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版

合集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及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及措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及措施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农产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农药残留、兽药滥用、非法添加等问题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健康风险。

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1.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残留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先进仪器设备,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谱仪、质谱仪等仪器对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兽药残留是另一个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

通过核磁共振仪、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农产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为了改善食品口感、延长货架期等目的,一些商家会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利用色谱仪、电泳仪等现代化检测设备,可以有效地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规范发展。

2.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水平,确保产品达标出厂。

3. 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的来源可追溯,便于追究责任和排查问题症结。

四、结语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及消费者共同努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能够享受到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8511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

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

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是关乎咱们每个人“舌尖上的幸福”的大事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一堆红彤彤的西红柿,那颜色,真是诱人得很。

我满心欢喜地挑了几个,回家一洗一切准备大快朵颐。

结果咬下去的那一刻,味道却让我大失所望,没有了小时候那种酸酸甜甜的浓郁味道,感觉就是个空有其表的“漂亮家伙”。

这让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农产品,外表看起来是光鲜亮丽,可这质量和安全到底咋样呢?咱们先来说说农产品质量安全到底有多重要。

想象一下,您正在美滋滋地吃着一盘青菜,突然觉得肚子一阵翻江倒海,去医院一查,原来是这青菜上残留的农药在捣乱。

这多闹心呀!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影响着咱们的身体健康,还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农产品质量不过关,大家都不敢买、不敢吃,那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不就白费了吗?那怎么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呢?这就得提到检测技术啦。

检测技术就像是农产品的“安检员”,为咱们把好每一道关。

比如说农药残留检测,检测人员会从农产品中抽取一小部分样本,然后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分析。

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检查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毛病”。

再来说说重金属检测。

有些土地可能受到了污染,种出来的农产品就有可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像铅、汞、镉这些坏家伙。

检测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它们的存在,避免这些“毒物”进入咱们的餐桌。

还有微生物检测,这可关乎着农产品是否受到了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

想象一下,要是您吃的水果上长满了霉菌,那得多可怕呀!给大家讲讲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儿。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看到检测人员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神情专注地操作着各种仪器。

他们对待每一个样本都小心翼翼,就好像在对待一件珍贵的宝贝。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特别踏实,觉得有他们这么认真负责地检测,咱们吃的农产品肯定更安全。

说了这么多检测技术,那这些技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其实,它们依靠的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检测方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示范文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

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

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一、种植环节
1.选用优良品种和健康种子。

2.采用绿色种植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科学施肥,保证作物营养均衡。

4.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5.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程,遵守药残期。

二、收获与储运环节
1.选择适当的收获期,避免过早或过晚收获。

2.采用无公害方式收获,避免污染。

3.及时分拣,剔除烂品和异物。

4.采用适当包装,防止损耗和污染。

5.控制储运环境,保持低温湿度。

三、加工环节
1.加工场地、设备和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状况。

2.采用无公害加工工艺,避免添加非法添加剂。

3.严格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源。

4.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四、销售环节
1.建立产品追溯体系,追踪产品来源。

2.规范产品包装标识,如实标注相关信息。

3.采取冷藏或冷冻等方式保鲜。

4.销售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

五、监管措施
1.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

3.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

4.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5.提高公众质量安全意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新技术与方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新技术与方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新技术与方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和方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新技术与方法。

一、溯源技术的应用溯源技术是一种通过追踪和记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

通过对农产品的来源、生长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进行记录和追踪,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指通过传感器感知和监测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和预警。

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产品生产环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前采取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远程监控技术的应用远程监控技术利用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远程监控。

通过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农药和农产品贮存条件等情况,及时掌握农产品生长情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智能农机技术的应用智能农机技术是利用传感器、无线通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农机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通过智能农机技术,可以精准施肥、喷药和收割,减少农产品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五、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载体改良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的技术。

例如,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增加农产品的抗虫性和营养价值;利用发酵技术提高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性。

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六、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大数据分析是通过对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分析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规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七、远程教育和培训的应用远程教育和培训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农民和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的方式。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农产品经济、卫生、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

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重要。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在目前的社会中,农产品安全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事例说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大众的担忧和不安。

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国家健康发展。

1.保障人们食品安全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能够保障人们饮食的健康与安全,避免食品中毒等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的发生。

2.提高社会和生态效益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有效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升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此外,合理的技术管理也能够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促使人们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生态保护更为重视。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实施1.加强农产品生产全程监管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全程的监管,从种子选取、土地选择、化肥农药的使用等控制全程,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

2.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记录种植管理、农药使用、质量目标等信息,方便监管机构对于农产品进行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行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通过认证和监督,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对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全过程的监管,认真执行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掌握农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掌握农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掌握农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控制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农业技术工作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是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性状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等。

在物理性状检测方面,常用的方法有外观检查、重量测定和尺寸测量等。

外观检查可以直观地判断农产品的外观质量,重量测定和尺寸测量可以获得农产品的物理性状数据,用于评估其质量。

化学成分分析是判断农产品是否安全和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和光谱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从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微生物检测主要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微生物质量合格。

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培养法、酶标法和PCR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农产品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证农产品的卫生质量。

二、农产品储藏技术农产品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和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质量变差。

为了保持农产品的质量和延长其保鲜期,需要掌握一些储藏技术。

常见的农产品储藏技术包括冷藏、低温贮藏和包装技术等。

冷藏是将农产品放置于低温环境中,通过降低温度来延缓农产品的新陈代谢,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低温贮藏是将农产品放置于极低温度的环境中,以达到冷藏的更高效果。

包装技术则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合理的包装方法来保护农产品,防止其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和损害。

三、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保鲜期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脱水、干燥、酸奶制作和果蔬罐头等。

脱水是将农产品中的水分脱去,降低其水分含量,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干燥是将农产品放置于适当的环境中,通过风或热等方式将其水分蒸发掉,达到保鲜和加工的目的。

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完整版ppt课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完整版ppt课件
特点:生物污染食源性事故多,事件发 生规模大,影响范围广。
1、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污染的途径考虑,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大体上可 以分为四种类型:
1
物理性污染
2
化学性污染
3
生物性污染
4
本地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 生的危害,是由于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 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毒有害杂质,导致 农产品受到污染,比如在常规产品中混入转基因产 品。该污染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预防。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第一部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第二部分 农药小常识 第三部分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检测
第一部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
目录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2 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 3 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 4 提升农产品质量途径 5 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民 以 食为 天
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各环节均可导 致污染 。
微生物污染、兽药、农药残留、动物疫病、环境因素造成 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及人为的掺杂使假等;
2、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是“总的是好的,是安全的。”去年全国范围内的例行 检测,蔬菜合格率96.6%,畜产品合格率99.7%,水产品合 格率94.4%,水产品产地合格率达到98%以上,比上年都有 不同程度的提高,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局面,呈现出向好的基 本态势。
2012年4月部分地 区的不法厂商使用重 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 胶生产药用胶囊,铬 含量超过国家标准规 定2mg/kg的限量值, 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2012年11月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
…………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的问题及主 要影响因素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一、引言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决定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以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和操作要求。

二、目的和意义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可有效遏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的各级农业企事业单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民等。

四、主要内容4.1 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1.农产品种植管理规范:明确不同农产品的种植要求,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浇水、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2.农产品养殖管理规范:针对不同动物的养殖要求,包括饲料配方、饲养环境、疾病防控等。

3.农产品有机种植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要求: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农产品采摘、包装和贮存规范:确保采摘、包装和贮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损失,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5.农产品质量检测规范:明确各类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和程序。

6.农产品追溯管理规范: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追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4.2 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1.种植环节的操作规范:包括土壤准备、种子选择和处理、种植密度和间距、灌溉和施肥等操作。

2.养殖环节的操作规范:包括饲料配制和喂养、疾病防治、养殖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操作。

3.采摘环节的操作规范:包括摘取时间和方法、采摘工具的卫生和清洁等操作。

4.储存和运输环节的操作规范:包括存放温度和湿度、包装和装卸过程的卫生保证等操作。

五、责任与监管5.1 责任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和相关农业企事业单位、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民等应共同承担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责任,确保本规程的执行。

5.2 监管各级农业执法部门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生产环节予以纠正和处罚。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控制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控制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和控制技术一、前言农产品是人们饮食的重要来源,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与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也在逐步发展。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1.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农产品中残留物超标,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是常用的技术。

化学检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其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但存在某些化学物质不能被检测的缺点。

生物检测技术优点在于可以检测到特定的农药,但缺点在于操作时间长,不适用于大规模检测。

2. 农产品重金属检测技术重金属对人体有害,而现实中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往往超标。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另一个重要技术就是重金属检测技术。

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电化学分析等。

这些技术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但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

3. 农产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农产品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之一。

目前,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PCR技术、改良平板计数法等。

PCR技术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的DNA,检测结果准确性高。

但PCR技术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以及操作技术,成本较高。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1. 农药使用控制技术农药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农产品中残留物的产生。

因此,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使用控制技术十分重要。

其中包括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合理使用农药、加强对农药的管理等综合措施。

2. 农产品保鲜技术农产品的保鲜技术对于减少农产品质量变化以及腐败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农产品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二氧化碳保鲜、包装保鲜等。

其中,低温保鲜技术是最为通用的技术,能够较好地控制农产品的品质及新鲜度。

3.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控制技术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这一技术包括有机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残留、添加及残留等因素,也包括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开展农产品认证认可和监督管理的技术支撑。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水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
检测目的:确保水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检测方法:采用生物检测、理化检测和感官检测等多种方法 检测范围:涵盖水产品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 检测技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检测技术
茶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
检测项目:农药 残留、重金属、 有害微生物等
生物检测技术
生物传感器技术:利用生物分子识别和转换信号的传感器,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 和农药残留。
免疫分析技术:利用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 物。
生物酶技术:利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
生物芯片技术:利用生物芯片的微纳结构和高通量特点,检测农产品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和 病原微生物。
加强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规范检测行为和操作流程
推动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提高检测技术的水平和能力
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化检测技 术:利用人工 智能和机器学 习算法,提高 检测精度和效

自动化检测技 术:减少人工 干预,实现快 速、连续的检 测,提高生产
效率
集成化技术: 将多种检测技 术进行集成, 实现多功能、 高效率的检测
快速检测技术
定义:利用化学、生物、免疫等原理,快速检测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和农药残留等指标 优点: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可现场检测 应用范围: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快速检测技术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5、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专业认证分中心审查情况,组织 召开“认证评审专家会”进行最终评审。
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认证证书、核发认证
标志,并报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
实用文档
18
三、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的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对各类无公害农产品中禁用 农药的品种作了详细的规定: 1、无公害蔬菜韭菜禁用农药品种
4、三个特征:
(1)安全性 严格参照国家标准,执行省级地方标准
①生产全过程监控,实行综合检测
②实行归口专项管理
③实行抽查复查和标志有效期制度
实用文档
16
(2)优质性 食品无异味,口感好,色泽鲜艳; 无有毒、有害添加成分
(3)高附加值 价格较同类产品高
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遵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及产品认证程序》执行,分为 六个步骤: 1、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包括产地 环境检测),并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省级承办机构接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书》及附报材料后, 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核实材料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实用文档
17
生产过程是否有禁用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其他投入品使用不规 范的行为。
3、无公害农产品的定点检测机构进行抽样、检测
4、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心所属专业认证分中心对省级承办 机构提交的初审情况和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复查,对生产过程控制措施 的可行性、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检验报告》的符合性进行审查。
财政所能承受的粮食量 结构合理:适应国家储备目标需要的主要储备粮品种所占的比例
小麦、大米、玉米 布局合理:服从宏观调控的需要,便于集散、调运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课件

2、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
理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 危害。
该污染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进行控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5
3、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因
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有些可以通过预防控制,大多数则需要通 过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以控制。
4、本底性污染: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
要求食物的营养卫生,对健康无害。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3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
公共卫生问题
2. 狭义: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可能 对人、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因素, 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污 染等。
食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
11
三、新技术带来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 转基因技术 2. 辐射技术 3. 纳米技术
四、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
1. 食品和饲料的异地生产、销售形式为 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
2. 农产品和食品的运输、存储、制作、食品贸易 的全球化为食品的安全带来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12
第四节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业 5. 部,也非来自于卫生部,而是来自于新闻媒体的报
三道、。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误解
1. 消费者要求食品安全“零”风险
2. 过于重视化学性污染,而忽视食源性疾病
3. 把食品的假冒伪劣与食品安全划等号
4. 将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
5. 不合格的食品等于有毒食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检测技术
8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植技术要求:确保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种子或良种,并按照科学合理的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进行种植。

2. 农药使用和管理规定:按照农药使用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和使用剂量,并确保符合规定的预收获间隔期和最大残留限量。

3. 施肥和土壤管理:选择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的合适肥料种类和施肥量,并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和管理。

4. 灌溉和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灌溉水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农药和污水等对水源的污染。

5. 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等综合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 农产品采收和运输规定:根据农产品的生理成熟度和采收指标,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期和方法。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损坏和污染。

7. 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测:依据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监测,确保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

8. 农产品溯源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和供应链的溯源体系,确保农产品的来源可追溯和可信任。

以上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要求和规定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正式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正式版

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正式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于保障民众健康,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律检测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能够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觉遵守质量安全标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此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正式出台,旨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首先,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履行主体责任。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健全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同时,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自主实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推动农产品市场监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和人员,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执法监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罚,建立黑名单制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

制定和落实农产品质量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按照标准要求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监管部门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和评估,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

综上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自律检测制度的正式出台,对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自主实施质量安全检测。

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推动科学化和规范化监管。

同时,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质量优化。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持续提升。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肥农字[2010]7号各乡镇(办事处)农技站:为更好地指导农民标准化生产,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科学防治病虫害,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农业局组织制订了我市主要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包括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有机菠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大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绿菜花栽培操作规程、有机胡萝卜栽培操作规程、有机毛豆栽培操作规程、有机青刀豆栽培操作规程、“两菜一粮”马铃薯栽培操作规程、“两菜一粮”大白菜栽培操作规程、大棚西红柿越冬茬栽培操作规程、青椒越冬茬栽培操作规程等,现印发给你们,望各乡镇(办事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动我市标准化生产。

2010年2月8日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一、有机蔬菜的定义有机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认定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

有机蔬菜具有优质、安全、营养的特点,口感好,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二、品种选择基地上全部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禁止使用任何基因作物品种。

选择应用品种时,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我们要注重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以增强抗病虫和抗逆的能力。

主要选用日本全能菠菜、急先锋菠菜、富士绿菜花、球绿菜花、日本黑田五寸人参胡萝卜、宝冠五寸人参胡萝卜、月毛豆、黄粒毛豆、蒲棵蒜、糙蒜等优良品种。

三、作物轮作根据《有机食品技术规范》,有机蔬菜基地一般采取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三种作物的轮作制度,这样能起到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主要模式有:春菜花—毛豆—秋菜花;早春菜花—刀豆—秋菜花—冬菠菜;大蒜—毛豆—秋菠菜;春菠菜—刀豆—秋菜花;春胡萝卜—毛豆—秋菜花等。

四、配套栽培技术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一、背景和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推动农业生产向高质量、高效益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业部决定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

本通知旨在规范农产品生产过程,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可控。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其工作人员。

三、主要内容和要求3.1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要求1.农产品种植及养殖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不得违反环境保护和动植物防疫要求。

2.种植和养殖过程中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确保不超过安全使用标准限制,不得滥用、乱用农药和化肥。

3.农产品采收、储存、加工过程应符合卫生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劣质的保质期限制,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4.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准确标注产品来源、质量等信息,并确保标签真实、准确。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农产品从种植/养殖、采收/捕捞、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应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2.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应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和可控。

3.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风险。

4.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技能。

四、监督检查和处罚农业部及其派出机构将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附则本文档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

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其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文档要求。

农业部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要求与时俱进。

以上为关于印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的通知。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版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迅速发展,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移,农业结构有所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不断增加,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存在着一些前进中的薄弱环节,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从土地到餐桌的整体链条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

一些地区的农业环境受到工业“三废”和城市的废弃物污染,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兽药、添加剂等使用不当,加工技术和工艺不合理、陈旧落后,导致部分食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流。

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代表的绿色事业,能较好地协调资源、环境、食物、健康之间的关系,减少和防止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这是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方式的一场革命。

一、无公害农产品(一)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这个概念包含有三层含义。

——无公害农产品必须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生产,并且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质量安全允许范围内;——必须经过有关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定;——指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是良好的环境保护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科学组合。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地环境选择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灌溉水(畜禽饮用、加工用水)、土壤、大气等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要求,产地周边3公里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和医院等污染源)。

蔬菜、茶叶、果品等产地应远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并集中连片。

产品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模。

粮油作物达2000亩以上,露地蔬菜(含西甜瓜)500亩以上,设施栽培200亩以上,茶、果300亩以上,食用菌1万平方米以上;蛋用家禽栏存2万羽以上,生猪年出栏5000头以上,奶牛栏存100头以上,羊栏存500头以上;水产品基地2000亩以上。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能确保按标准化组织生产,并有相对稳定的产销组织形式,要配备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或依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病虫测报、疫病防治、生产技术指导及环境检测、产品质量检测等工作。

2、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核心是无公害健康生产技术。

主要包括,一是选用适宜于当地的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农作物、畜禽、水产优良品种;二是农作物合理间套复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提高农作物素质、科学养殖,提高畜禽鱼抗病能力;三是科学制定农作物肥水调理、农药使用和畜禽、水产饲料添加剂使用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投入品的使用。

3、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或规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操作规范并组织生产。

建立严格的农药、肥料、生产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建立生产过程台帐,规范使用和限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

建立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点、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动物疫病监测点和农产品快速监测点,对产地环境和上市前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检。

4、无公害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周围50米内应无污染源,并执行加工操作全程无污染。

无公害农产品的包装、贮藏运输要求符合规定标准,防止无公害农产品成品污染,确保无公害农产品最终质量。

(三)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志管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是加施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证明性标记。

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认证机构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并在证书规定的产品或者其包装上加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用以证明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印制工作由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考核合格的印制单位承担,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印制。

伪造、变造、盗用、冒用、买卖和转让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概念绿色食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是指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是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在一个物种上的细化和落实。

1、种植业生产操作规程种植业的生产操作规程是指农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浇水、喷药及收获等五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规定。

其主要内容是:——植保方面,农药的使用在种类、剂量、时间和残留量方面都必须符合NY/T 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作物栽培方面,肥料的使用必须符合NY/T 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有机肥的施用量必须达到保持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程度;——品种选育方面,选育尽可能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并对病虫草害有较强的抵抗力的高品质优良品种;——在耕作制度方面,尽可能采用生态学远离,保持物种的多阳性,减少化学物质的投入。

2、食品加工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是:——加工区环境卫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加工用水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标准;——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加工所用设备及产品包装材料的选用必须具备安全无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NY/T 392-2000《绿色食品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

(三)绿色食品包装1、食品包装的概念及基本要求食品包装是指为了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总称。

是为了在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的技术方法的操作活动。

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较长的保质期(货架寿命)——不带来二次污染——少损失原有营养及风味——包装成本要低——储藏运输方便、安全——增加美感,引起食欲2、绿色食品的包装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准正在制定。

我国的包装工业起步较晚,在发展与环保问题上,现有传统的某些包装不利于环保。

包装产品从原料、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它包括节省资源、能量,减少、避免废弃物产生,易回收利用,再循环利用,可降解等具体要求和内容。

也就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要求包装做到“3R”、“1D”(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再循环和Degradable再降解)原则。

(四)绿色食品的标志使用绿色食品防伪标签对绿色食品具有保护和监控作用。

防伪标签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使用的专用性、价格的合理性,标签类型多样,可以满足不同的产品的包装。

标准规定:1、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必须加贴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2、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只能使用在同一编号的绿色食品产品上。

非绿色食品或与绿色食品防伪标签编号不一致的绿色食品产品不得使用该标签;3、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应贴于食品标签或其包装正面的显著位置,不得掩盖原有绿标、编号等绿色食品的整体形象;4、企业同一种产品贴用防伪标签的位置及外包装箱封箱用的大型标签的位置应固定,不得随意变化。

三、有机食品(一)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指一种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农(兽)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和畜禽、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机食品的生产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兽)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

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作物秸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和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有机转换过程。

1、有机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至少经12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