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共 54张PPT)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588f6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6.png)
中俄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研究中俄两个国家文化背景迥异,因此跨文化企业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
这种差异包括:1)文化价值观的不同;2)商业交际方式的不同;3)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的不同。
本文将重点探讨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影响。
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是中俄两个国家最大的差异之一。
中华文化强调“和谐”和“合作”,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是人际关系的领导、团队合作与共荣、注重信誉与忠诚。
而俄罗斯文化则强调“权力”和“彰显个性”,体现在企业管理上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强调个人的责任与权利、崇尚成就及一定的现实主义。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企业员工有不同的价值观,这直接影响到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与行为。
因此,跨文化企业管理必须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充分理解员工的文化背景,积极辅导员工适应企业的文化理念。
商业交际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企业管理中的另一个挑战。
中方企业管理更注重个人友谊、信誉积累和文化传承,强调人际关系在商业关系中的重要性。
而俄方企业管理则更加注重交易的结果、利益分配以及在建立商业合作关系时的“等级秩序”问题。
这种不同的商业心理反映在跨文化企业管理中,中俄两国的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商业交流中综合考虑双方文化特点,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解决方案,建立信任关系,并尊重并接受不同文化的观念。
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方式差异也是跨文化企业管理的挑战。
中华文化强调“言行一致”,员工间平等沟通并各领其职。
而俄罗斯文化中,虽然也有拜访和请教的方式,但更多的是安排和整合资源,符合企业所需要的人员进行沟通。
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员工与领导的沟通方式所需的口语表达和非语言行为也从根本上存在差异。
若不充分地了解这种差异,管理者可能很难与员工交流,从而导致管理不当,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不稳定。
综上所述,中俄两国文化背景不同,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两国文化差异,尽可能地进行充分的沟通,充分利用各自的文化优势,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以达到合作双赢的局面。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83e08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8.png)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一、引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西企业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以中西企业文化为研究对象,对比中西企业文化的异同点,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的企业文化。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背景和特点1. 中西企业文化背景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中华文化注重家族观念、尊重权威、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关系,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自由意志。
这些文化差异在企业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2. 中西企业文化特点对比(1)领导风格:中西企业文化的领导风格存在明显差异。
中式企业更加注重权威和集权,领导者通常以权威和责任感为核心,决策权较为集中。
而西式企业更加注重平等和民主,鼓励员工参与决策,领导者更多的是服务型领导。
(2)员工关系:中西企业文化在员工关系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式企业更加注重人情关系和家族观念,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形成了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
而西式企业更加注重公平和竞争,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和松散。
(3)工作态度:中西企业文化对于工作态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中式企业更加注重稳定和忍耐,强调长期的奉献和忠诚。
而西式企业更加注重效率和创新,鼓励员工追求个人的成就和发展。
三、中西企业文化的优劣势对比1. 中式企业文化的优势(1)稳定性:中式企业文化强调长期的奉献和忠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强,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2)人情关系:中式企业文化注重人情关系和家族观念,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2. 中式企业文化的劣势(1)创新能力不足:中式企业文化相对保守,对于创新和变革的接受度较低,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决策效率低:中式企业文化的决策权较为集中,决策效率相对较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3. 西式企业文化的优势(1)创新能力强:西式企业文化鼓励员工的创新和自主性,有利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c6cf9e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4.png)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一、引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企业文化因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企业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和运营。
二、中西企业文化的特点对比1. 价值观和信念中式企业文化强调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注重忠诚、尊重长辈、团队合作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而西式企业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自由和个人成就,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选择。
2. 组织结构和权力分配中式企业文化中,权力集中在高层管理者手中,决策过程相对较为集中化。
而西式企业文化则更注重平等和民主,强调员工参与决策和权力下放。
3. 沟通和合作方式中式企业文化中,沟通方式更为间接和非言语化,注重面子和尊重。
而西式企业文化则更注重直接和开放的沟通方式,注重理性和事实。
4. 奖惩机制和激励方式中式企业文化中,奖惩机制相对较为严格,注重纪律和秩序。
而西式企业文化则更注重激励和奖励,注重个人成就和创新。
5. 员工关系和福利待遇中式企业文化中,员工关系更为亲密和稳定,注重长期雇佣和保障。
而西式企业文化则更注重雇佣灵活性和绩效导向,注重员工个人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中西企业文化的优缺点对比1. 中式企业文化的优点中式企业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同时,权力集中和奖惩机制的严格执行,有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执行力。
2. 中式企业文化的缺点中式企业文化中,权力过于集中可能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创新能力不足。
同时,过于注重面子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可能限制了员工个人发展和多元化思维。
3. 西式企业文化的优点西式企业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选择,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和个人动力。
平等和民主的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有助于提高员工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西式企业文化的缺点西式企业文化中,过于强调个人成就和自由选择,可能导致员工流动性增加和组织稳定性下降。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管理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管理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25fba944b307e87101f696de.png)
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下企业管理的 差异与整合
• 4.判断管理效果的标准不同 结果作为评价的标准, • 西方文化下的企业习惯讲结果 结果 东方则一般观察其动机,典型的如“干不干是态 “ 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 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能力问题”。 • 西方以效果作为判断好坏的准则,会迫使人们更 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而东方则一般以行 的动机进行判断,容易造成本末倒置,只追求过 程,忽略了结果。
东方文化中其他文化种类主要产生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之言影响较大的就有老子的无为而治墨子的兼爱非攻以及荀子关于礼的思想虽然各种思想观点各异但却离不开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色彩也就是说各种思想的表现方式不同但其根却是相同的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 管理文化差异
张佳磊10081542 李翔10081553 巩春照10081555 李鹏10081556
东西方不同文化传统下企业管理的 差异与整合
• 比如,大多数老师都喜欢做PPT的同学,做 了就是态度认真,可以得到加分。 • 结果不是最重要的,就像要讲一商人的管 理思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PPT上一大堆商 人介绍,再一堆公司介绍,讲到最后才点 一下题,但这至少也是态度认真。
谢谢!
西方文化的内容及其特点
东西方文化差异PPT教学课件
![东西方文化差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2e32f5a98271fe910ef9c7.png)
“发明大王”爱迪生
人们对爱迪生作出高度的评价:希腊神 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而 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
爱迪生的同事、中央电气公司的副总监麦礼逊在与一位叫维尔 的记者谈到爱迪生的勋绩时说:“称爱迪生为一个伟人,为一个杰 出的发明家,为一个可惊的天才,那是容易不过的事,毫无疑义 地,他是世界上一个最有用的人物——他的功勋所影响于千万人 的生活方面的,比现在任何生着的人都要大”。
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 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从背景看:
1.都是在政权的建立和持续稳定的 基础上开展起来的。 2.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3.都有充分的自由劳动力。 4.都有必要的科技积累。 5.都具备雄厚的资金。 6.都有广阔的市场,市场的需求对科技 提出新的革新要求。
马车型车身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 于1886年1月29日向德国皇 家专利局申请,同年11月2 日批准。专利号为37435, 类别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 械类,专利名为气态发动机 车。即公认的世界上第一辆 三轮汽车"奔驰1号"。
奔驰西姆皮勒克 斯旅游车——19 07年制造,最高 时速80公里/小 时。
箱型车身
各国汽车诞生史
在法国,定居在巴黎的里诺于 1858年发明了煤气发动机, 该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作动力,。一种使用液体燃料并采 用原始化油器的发动机,于1862年制成,且于1863年被装在一 辆三轮小客车上,从巴黎到乔维里博达来回跑了18公里。
在美国,第一辆汽车是 1891年约翰·兰伯特制造的三轮汽车。 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
“中西文化差异”PPT
![“中西文化差异”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082d6e27d3240c8447ef8c.png)
Defferent in greeting
Defferent in greeting
Defferent in medicine
Western
China
Chinese custom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The Tomb-sweeping Festival
Western Countries
Education is not the preparation for making their living, but for survival.
Emphasize “the learned education.”
education method
China
The culture includes many things,such as food,festival , greeting, wedding and so on.Now I want 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i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ood
China
The west
China:
The dishes are placed on the table and everyone shares
The west:
You have your own plate of food
Defferent in education
western
The west:
土司:Toast 果酱:jam 咖啡:coffee 牛奶:milk 柳橙汁:orange juice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0b29a2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d.png)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企业成为了国际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跨国企业的经营不限于某一个国家,而是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涉及的操作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克服这些挑战。
第二章:文化差异的定义文化差异指的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导致人们在跨国企业管理中产生沟通和协调的困难。
第三章: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1. 沟通障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的语言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跨国企业在沟通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误解、甚至是失误。
2. 行为准则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行为准则,例如礼仪、商务礼节等方面。
如果跨国企业的员工跨越不同的文化界限,他们不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准则,可能就会犯错。
3. 价值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价值观念差异较大,在跨国企业中,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摩擦。
例如,中国文化强调家庭、团队等概念,而西方文化更加关注个人自由和竞争的概念,这些相互之间的价值观念冲突需要跨国企业管理者加以处理。
第四章:如何克服文化差异的挑战1. 加强培训跨国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有关文化差异的培训。
这些培训需要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
2. 建立文化交流机制跨国企业需要建立文化交流机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员工之间可以交流和沟通。
例如,可以组织员工互访、文化体验等活动,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认知。
3. 建立共识跨国企业需要建立共识,制定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同时,需要在跨国企业中建立诸如反腐败、反贪污等制度,以减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歧。
第五章:结论文化差异的存在是跨国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但也是跨国企业发展的机会。
东西方文化差异PPT
![东西方文化差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d36f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5.png)
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在初次见面时握 手,而在更正式的场合,可能会鞠躬或 行抱拳礼。而在西方文化中,握手是常 见的初次见面的礼仪,有时也会行贴面
礼。
东方文化中,称呼对方时通常使用尊称 ,如“先生”、“女士”等,而在西方 文化中,更倾向于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
。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通常不会直呼长辈 或上司的姓名,而是使用尊称或职务来 称呼,以示尊重。而在西方文化中,直
03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东西方文化差异问 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 根源、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促进跨文化 理解和交流。
3. 提高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反思, 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2. 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借鉴和学习, 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ຫໍສະໝຸດ 07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交流
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增进相互理解
通过文化交流,东西方人民可以 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价值观 和生活方式,从而增进相互理解 与尊重。
促进世界和平
文化交流有助于减少文化误解和 偏见,增强不同文化间的包容性 和共存性,为世界和平创造有利 条件。
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旅游、艺术、 影视等领域的发展,为东西方国 家创造经济利益。
在东方文化中,商务着装相对保守和正式,男性通常 会穿西装打领带,女性则穿套装或职业装。而在西方 文化中,商务着装则更为随意和个性化,可以根据公 司的文化和行业特点来决定着装风格。
05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
强调直觉、情感和经验,重视主观感 受和情感表达,往往基于个人感受和 经验做出决策。
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与融合-PPT模板
![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与融合-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18f999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8.png)
松下电器的企业文化
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四)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
15
从价值观、企业管理及行为方式这三方面,将中西企业文化进行对比,可概括为表5-1:
对比内容 价值观
企业管理
行为方式
表5-1 中西企业文化对比
中国企业文化
西方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文化倡导“义以生利,义利合 一”“重情义,轻规范”,因此,中国的企业 员工更加团结互助,有大局意识和群体意识
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二)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
8
4.注重伦理观念 中国的企业文化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以儒家传统文化作为维护人与人之间的 伦理规范,从而形成了“重义轻利”、重“人伦”的价值观念。企业在经营管理、企业决策及其行 为的选择和评价方面,往往会重视伦理道德标准;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人际关系格局。
松下认为,企业的经营目的是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松下认为,考虑企业发展时不能只从企业内部考虑,还需要从企业与社会 的关系角度去考虑。 松下认为,企业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 界观和社会观。 松下认为,在经营过程中应该有坚定必胜的信念,不能认为“胜败乃兵家 常事”,做不好的事情就不要去做,既然决定要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将其做好。 松下认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与其他企业、供货商、银行、社区等多 方面处好关系,一定要明确这是一种合作关系,而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中西企业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三)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14
成立于1918年的松下电器(以下简称“松下”)历经百年风霜,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在漫长的岁月 中,松下的企业文化也与公司的成长历程一样不断完善和发展着,其经营哲学使得公司文化成了其他企业竞相学 习的对象。松下认为,企业文化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得来的。
中西方管理差异和企业实践概述
![中西方管理差异和企业实践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d334dd11ed9ad51f01df2b8.png)
中西方治理差异和企业实践建议西方是通过平等、契约和权利形成的个体主义,而东方是在仁、义和礼基础上形成的集体主义,在日本等国家表现尤为突出,我认为中国的传统还不是简单的集体主义,而是在团队中完成自我,从仁义礼的解释来看,礼是礼俗、制度和典范,义确实是"宜",是要合理的运用礼,确实是孔子讲的"摄礼归义",那么如何合理的运用礼呢?答案确实是孔子讲的"纳礼于仁",那么什么是仁呢?仁从字形来看,是"人"和"二"组成,也确实是讲在我之外还有不人,我们做任何情况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不人,确实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中国完人的标准是只求做一个四面八方和我有关系的人所希望于我的,而又是我的确能够做到的那样一个人,不能仅做想做的事,应做该做的事,因此也要考虑自身情况做能做的事。
事实上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并无好坏之分,就像西方和日本都能取得成功一样,中国的仁义礼事实上是"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产物,既是最合乎自然规律的,又是最难掌握的,就像一黑一白专门清晰,但在黑白中加入一个调节而生成的灰色却是千变万化的,而恰恰确实是多了那个调节,才使得"三生万物".合乎规律使得中国的传统思想充满希望,但难于掌握又使得传统必须现代化。
有种观点讲中国是伪集体主义,即表面上讲集体主义,实际行的利己主义,再往深层次来分析,我们会发觉真正的平等是不存在的,就像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一样,西方解决那个问题的方法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而产生的明确有形的精细化分工、职业化和制度化,其代表确实是科层制。
事实上从西方的科学那个词就能看出,科(科目)本身确实是细分的意思,西方解决差异和变化的重要方法是精细化,尽可能把所有的前提条件给界定清晰,如此结果确实是唯一的,从而实现明确、简单和可操作,如此才使得大规模应用有可能得以实现,中药和西药的应用差异就讲明了这一点。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4c04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0.png)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国企业管理成为了现代商业中的重要议题。
然而,在跨国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文化差异常常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本文将对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组织结构、沟通、决策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首先,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产生了影响。
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导致了对组织形式和权力分配有着不同的偏好。
例如,在某些亚洲国家,员工通常愿意接受垂直的层级管理结构,而在西方国家,更加倾向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此外,一些国家注重个人权力,而另一些国家更加强调团队合作。
这些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管理者而言,需要了解并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以设计和调整适合当地文化的组织结构。
其次,沟通也是受文化差异影响较大的方面之一。
不同国家的语言、沟通风格和非语言交流方式都存在差异,这给跨国企业的沟通带来了困难。
例如,某些西方国家的员工更加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们更加注重面子,倾向于通过间接方式传递信息。
因此,在跨国企业的管理中,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尊重不同国家的沟通方式,设立多元文化的沟通渠道,消除误解和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效率。
决策也是文化差异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某些文化背景下,集体决策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而在其他文化中,个人的决策权重被强调。
这种文化差异对于跨国企业管理者来说,需要理解并应对。
在进行决策时,管理者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采取适当的决策方式。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管理者可以倾向于与员工一起共同决策,以尊重集体决策的文化价值观。
而在西方国家,个人决策方式可能更加普遍,因此管理者可以更多地依靠个人的决策权。
最后,人力资源管理也受到了文化差异的影响。
不同国家对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视程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以及工作动机和激励机制都存在差异。
管理者需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设计和提供符合当地员工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差异研究
![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514202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6.png)
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差异研究经过多年的开放和改革,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入市场。
随着中外企业的合作愈加紧密,跨文化管理问题逐渐显现。
本文将从文化角度探讨外资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差异,探索跨文化管理中的挑战和潜力。
一、文化差异引发的管理难题文化是指人们生活在一起形成的习惯、价值观和信仰体系等,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根本差异。
在商业活动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带来了许多难题。
比如:1. 沟通障碍:语言障碍、礼仪差异、态度习惯等会影响到企业内外部的沟通。
中式心理学多以名族特征、宗教信仰等因素为主,而西方文化多以个体主义、竞争、实用等因素为主。
这样在商业活动中就可能出现的误解、偏见等会导致沟通失败。
2. 相互理解障碍: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就难以理解或认同对方的行为。
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利益最大化”是一种普遍的经济行为,而在中国文化中,关注家庭和团体的荣誉感可能比个人收益更重要。
这些差异会导致企业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方向出现误差。
3. 管理模式冲突:管理模式的不同是跨文化管理中最明显的差异之一。
在外资企业中,传统的人事管理过程如选拔、激励和反馈等经验被广泛应用,而在中国管理模式中,更注重强调组织身份,职务和长期的稳定性。
这些模式的冲突也会引发整个企业的不适,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
二、外资企业的文化管理策略1. 积极了解与尊重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是外商必备的技能之一。
企业家和管理者需要全力熟悉中国文化,包括日常礼仪、家庭价值观、信仰体系和到国家政策等方面。
如此可以帮助外资企业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从而改善跨文化沟通和人际关系。
2. 选择适当的管理方式外资企业需要多样化的管理方式。
对于中国企业,他们应该适应中国的管理模式,根据国家的法律和企业文化特点,进行诉求的改进。
例如,外资企业可能需要了解识别中国员工的必要程度,创造更加宽松和易于适应的工作环境。
3. 增进文化融合文化差异需要思考文化融合。
中外企业文化比较PPT课件
![中外企业文化比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76994f7c1cfad6185fa752.png)
中外企业文化的比较
主讲
约82%跨国公司的失败都归咎于跨文化管理失 败。目前约有三分之一的著名跨国公司因为多元企 业文化管理不善而面临内部关系紧张的状况。
周 末街景 Weekend Street Scene
交 通工具 Methods of Transportation
生 活方式
老 人的生活 Senior Citizen's Lifestyle
自我 Self
心 情和天气
淋浴
排队
旅游
准时
胃 痛时饮品
时
中国 中国是强集体主义国家,人们之间相互依存,团结合作,员 工对组织怀有忠诚感和效忠心理,工作中倾向于群体的努力 和集体的回报,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矛盾时,集体利益 占首位,所以维护了集体利益压仰了个性发展,所以崇尚集 体主义的社会更易于创造员工和管理者之间融洽的关系。
文化差异的管理表现:权力距离
中国的企业领导的一天--
财务经理说:税务局明天要来查帐,应该怎么应付? 营销经理拿着一摞用款单,请老板签字。 财务说库存太大,占用很多资金,请示老板怎么
办。 老板一直忙到晚上12点。。。。。。
中国的企业领导的一天--
CEO正在前往他国的专机上, 通过网络传来全球各地下属单 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库存记录 C。FO刚从摩根银行出来,带着收购某企业的贷款协议。 COO正在制定一份把存货期从七天压缩到五天的计划。 CTO研究三天前已经研制的一个新产品的样机。 公司的管理学院有一批学员学习“高级管理培训课程”。 11位董事正在听取一个著名咨询公司为他们制定进入中国 的投资战略报告。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813ddf3453610661fd9f40a.png)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 进而使得东西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着许多显著的不同。
1 、在人才理念方面:东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 , 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但核心理念不同:西方企业往往以企业及个人的美好前景、对个人的尊重、对人们生活的改善等人性的光辉来吸引人才。
例如:美国 GE 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 我们为生活带来美好的东西 (We BringGood Things To Life )", 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理念是: " 为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创造机会 , 培养并实现他们的梦想";而摩托罗拉公司则强调对人持久不变的尊重 , 提出:" 摩托罗拉是一个向员工提供均等发展机会的公司 " 。
而在东方 , 儒家修齐治平的入世思想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的传统 , 对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许多企业都以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
比如:深圳华为公司的企业理念是:" 以公司文化为纽带 , 大我与小我相融合 , 共铸民族通讯业的辉煌 "; 而韩国三星公司的基本理念是:" 人才第一、事业报国、合理经营 " 。
2 、在选人方面: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 , 都要不断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人才。
但在人才的选择标准方面 , 东西方明显不同:西方企业在选人方面通常是以寻找最好的人才为最高标准。
比如Intel公司提出了用聪明人吸引聪明人的口号 , 而微软则要寻找比我们 ( 微软现有员工 ) 更优秀的人才。
在具体的招聘技巧方面:Intel 公司有一套严谨的招聘程序 , 通过面试、心理测试、模拟测试 ( 最终测试 ) 来获得需要的人才 , 而微软则对心理测试不感兴趣 , 它更注重通过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一个人的创造性和可塑性 , 而且强调高层管理者亲自参加招聘。
中外企业文化差异
![中外企业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fbbf5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9.png)
中外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涵丰富、表达方式多样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规范准则。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外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管理风格中外企业在管理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企业注重权威和集权,管理者通常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下属需服从领导的指示。
而在西方企业中,注重弹性和自主性,管理者更加注重发挥员工的潜能,鼓励员工展示自己的创新和才能。
二、决策方式决策方式也是中外企业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
在中国企业中,决策往往是由高层管理者集中决策,下属很少有发言权。
而在西方企业中,决策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民主决策,员工可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
三、工作效率中外企业在工作效率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企业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的整体效能。
集体主义文化让员工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可以通过团队协作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西方企业则更注重个人目标的实现,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多地依赖个人能力和动力的发挥。
四、沟通方式沟通方式也是中外企业文化差异的一个显著特点。
中国企业中,领导者往往通过口头的方式进行沟通,强调面对面的交流并非常注重语言和肢体语言的表达。
而在西方企业中,远程和电子沟通方式往往更加常见,例如邮件、电话等,注重文字和书面表达的清晰和准确。
五、员工关系中外企业在员工关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国企业注重员工之间的感情交流,强调关系的亲密和相互依赖;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也更多是寻求互助和共同发展。
而在西方企业中,更注重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商业关系,强调和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并追求公平和专业。
总结而言,中外企业文化差异是由于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管理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
了解和适应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将有助于跨国企业的合作和发展。
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应认真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和沟通方式,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融合和提升。
企业文化差异对中外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企业文化差异对中外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54ac2a1ad02de80d4d840f4.png)
企业文化差异对中外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营造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但是企业文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从民族、时代、个性等方面分析企业文化的差异,探讨怎样在中外企业的管理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
标签:企业文化民族差异时代差异个性差异企业管理模式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这种形势下,营造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综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
因为它涉及企业的价值观、领导方式、时代特征、民族文化等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因此,本文拟从企业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怎样在中外企业的管理中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一、注意企业文化的民族差异所谓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由此而产生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由于历史、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也各具特色。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中外企业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不考虑文化背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西方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法是很难收到满意效果的。
比如1995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创立并推行的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通用电器、摩托罗拉、戴尔、惠普等众多知名跨国企业中采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在我国一些企业中采用却收效不大。
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如果不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全照搬国外大企业的成功经验,结果往往失败。
补充_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PPT54页)
![补充_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PPT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2ddc38c26fff705cd170a59.png)
▲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 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 行为准则。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有为善的天性,具有 四心:
美国小学生守则: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 10.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 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1.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西方人对中国小学生守则的评价
“中国的学生守则没有一条说到上课的事情, 感觉中国守则都是很空的。中国的学生守则特别 像来自圣经的一些指导。”
“这个守则的区别让我想起美国人和中国人 开会的不同,美国人开会是直奔主题,中国人开 会一开始都是在讲空话。”
二、中方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中国文化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它起源于儒家 思想,儒家的核心精神是“封建伦理“的三纲五 常:
秩序和体力哪个更强大?
秩序和马力哪个更强大?
西方文化实际上是通过虚拟的上帝建立所有 人共同的精神信仰,通过鼓励平等,自由,人权 的个体主义解决方案来达成集体的平衡。因为每 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大家需要尊重每个人的 权利和自由,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教育从小就鼓 励个人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游说 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既然是个体主义的解决 方案,如何让众多的独立的个人能和谐的生活在 同一个屋檐下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方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中国文化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它起源于儒家
思想,儒家的核心精神是“封建伦理“的三纲五
常:
▲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
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
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
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 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oneself/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 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
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枪打出头鸟 出头的椽子先烂
因此,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 家,需要考虑东西方彼此不同的 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企 业真正走向国际化。
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中西方不同价值观的历史和文化根源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儒家思 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
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 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 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 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
10.唯一可以允许的缺勤理由是个人生病、家人亡故或宗教节日。其他 原因呆在家里不上课都是违规。
11.当老师提问且没有指定某一学生回答时,知道答案的都应该举手。
西方人对中国小学生守则的评价
“中国的学生守则没有一条说到上课的事情, 感觉中国守则都是很空的。中国的学生守则特别 像来自圣经的一些指导。” “这个守则的区别让我想起美国人和中国人 开会的不同,美国人开会是直奔主题,中国人开 会一开始都是在讲空话。”
需要的就是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这也是为什
么西方的文化要杜撰出上帝这个角色让所有人知道他
们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他们必须遵守契约才能得救。
如果光讲自由,平等,权利,没有契约和严刑峻法,
西方世界早就乱套了!所以西方文化追求自由,平等,
权利的唯一基础就是建立“非人格化”的法治,只有
每个人遵守契约,并且在严格的法治监管下,不管你
▲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 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 行为准则。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有为善的天性,具有 四心: 恻隐之心,即仁; 羞恶之心,即义; 恭敬之心,即礼; 是非之心,即智。 由于后天的影响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同,能够 保持四心的,就成为了君子。信是仁推引的结果, 指人的信义,即信用 。
公司内部一般就不能直呼其名,尤其是对领导,用
的多的称呼,一般是王总,张总等。
在微软公司的员工休息室每周都放电影给员工
看,普通员工先到就坐第一排看电影,就算比尔盖
茨来了,也基本不会有人站起来让座或刻意逢迎,
他也就是坐在后排安静的欣赏电影。
西方基本不会把职位或财富上的差异带入对人
格的歧视,强调的还是平等。关于契约,我们看到
中国人里最重要的三种关系是三纲“君与臣”、
“父与子”、“夫与妻”,五常中最重要的是
“仁(良心)”和“义(正义)”。这些能说明
什么问题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生来就
把人分成了三教九流,天生就确定了人与人之间
是不平等的,所有人遵守的是最基本的道德伦理,
尤以仁和义为首。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中方文化
缺少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权利和“普适性”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不
可分的。我们的集体主义解决方案天生就把人放在不
平等的地位上,位高者享受更多的权利,但是承担的
责任少,集体中的成员都想往上爬,但是伪集体主义
又不能创造出公平,公正的晋升环境,人们只能寻求 其他的渠道,通过关系网,特殊渠道来钻营。因此中 国人特别喜欢靠私人关系来发展,干什么事情都想通 过找关系来方便个人,不喜欢遵守既有的规章制度, 这也是中国企业很难做大做强的原因,也是政府不可 能不透过干预来管理整个中国的原因。
相之间的认同感非常强,特别是当大家能用同一种方
言对话的时候,比如近代的晋商,徽商,潮州人,闽 南人互相帮衬的同乡网络,就连大家上大学的时候, 学校都有来自不同地域的同乡会。
极具传统特色的同乡会馆
美国旧金山
斯坦福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中方文化所谓的集体主义解决方案也就是说集体
中地位低下的人有为集体奉献的义务,要绝对服从集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管理思想进入中国,我们的企业管理
又进入了模仿阶段,因为不太了解西方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我们在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时因为忽视了背景而搞成了 “四不像”,他们的企业制度被我们改成“军事化管理”, 他们的企业文化被我们发展成了“洗脑型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国的企业管理逐步 进入了“洋为中用的创新型组织”阶段,比如海尔。但是中 国的公司治理水平仍然还是很低,现在也只是刚刚入门,除 了文化原因外,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太多的依靠国有企业, 如果民营企业能挑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梁,那么这一切将会 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如何管理几千人的企
业呢?他们发现制度过多的约束员工的行为,不能
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制度永远也不可能涵
盖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果遇到企业制度没有明
确规定的情况,员工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又发明 了企业文化,希望通过文化来弥补制度管理公司的 不足,当制度里没有明确规定,员工可以根据公司 的文化(使命,目的,价值观)自己来做决定,其
人共同的精神信仰,通过鼓励平等,自由,人权
的个体主义解决方案来达成集体的平衡。因为每
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大家需要尊重每个人的
权利和自由,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教育从小就鼓
励个人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游说
让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既然是个体主义的解决
方案,如何让众多的独立的个人能和谐的生活在
同一个屋檐下呢?
人是一切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而每个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等 又受其成长环境(文化)的影响。因此,跨国 公司的组织管理,必须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间的文化背景因素。
补充: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的起源和特点
契约,平等和博爱思想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核
心。在西方企业里,同事相互称呼英文名,而中国
目的还是期望达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这样的过程,公司治理的三个层次:工具、 制度、精神就产生了,但是西方管理思想的核心还 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特有基础之上,他们“重平等, 尚贤,求公益”,所有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遵守契 约和严刑峻法上,如果没有契约精神和严刑峻法, 企业和员工又如何会履行社会责任呢?
化传统中契约精神的缺失才是关键所在。
世界的华人都普遍依赖私人关系作为组织的 基础,仔细的观察这些华人所选择的发展行业, 第一类是通过与政府高层的特殊关系,垄断烟草,
博彩等一些特殊行业,例如马来西亚的赌王林梧
桐,菲律宾的烟草大王陈永栽,印尼烟草大王蔡
道行等。第二类是地产或以地产业为主的多元化,
如李嘉诚,郭鹤年(香格里拉),郑裕彤(新世 界)等。他们所选择产业的特征是,依靠个人关 系发展的产业,也许可以命名为“关系密集型产 业”。
总结:西方文化追求的是法治,只有法治才能保证个体 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的共存;中方文化追求的是人治,通过
伦理道德来达成个体和集体的平衡。西方的方案科学性更强,
但是执行成本也高;中方的方案完全依靠伦理道德和集体成 员的自觉性来达成集体平衡,执行成本要比西方低,但是这 种集体平衡不牢靠,要么容易变成中国今天的“伪集体主 义”,要么组织的平衡很容易坍塌,所以不管是国家还是企
最多的是西方人习惯遵守习俗和规章制度,在西方,
如果有行人穿越马路,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所有
的车辆都自觉停下来等候,待行人过完马路,他们
再重新启动汽车前行,这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契
约精神,西方人认为如果不遵守契约和规章制度, 自己一定会得到上帝的惩罚。
秩序和体力哪个更强大?
秩序和马力哪个更强大?
西方文化实际上是通过虚拟的上帝建立所有
体,要尊重集体中地位高的人;位尊者作为领导或地
位高者,要起表率作用,要照料集体中各个成员的义
务。因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沉淀下来的文化鼓励
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培养的是一种容忍的文化,强调
内敛,能忍就忍,勤劳;善良的中国人不善于表达,
防守多于进攻,统治阶级也不主张个人观点的表达。
如果位卑者和位尊者都能尽其义务,整个民族也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日常表现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在其中 的个体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让我们从 点滴细节看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Opinion/意见
Way of Life/生活方式
Punctuality/准时
Contacts/人际关系
Queue when Waiting/排队
In the restaurant/在餐厅
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是为了适应西方商业的
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早期的生意人找到一 个好的商业机会就像我们的个体户一样开始经营自己 的买卖,随着生意的发展和海洋贸易的兴起,他们发 明了公司这个概念并发展到今天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 份有限公司,自己雇佣的人越来越多后,发现不太好 管理,于是就产生了公司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人, 希望所有的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来降低管理的成本。
1.总是称呼老师职位或尊姓。
2.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 3.提问时举手。 4.可以在你的座位上与老师讲话。 5.缺席时必须补上所缺的课业。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6.如果因紧急事情离开学校,事先告诉你的老师并索取耽误的功课。
7.所有作业必须是你自己完成的。
8.考试不许作弊。 9.如果你听课有困难,可以约见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会高兴地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