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_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社会心理学_第七章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 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 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 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2.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噪音:在噪音条件下, ⑶噪音:在噪音条件下,人们帮助困境中陌生人的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巨大的噪音使人们忽略了环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中的其它事物,并驱使人们尽快逃离该情境。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㈠情境因素 3.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 时间压力也影响人们的助人行为。假如你正在校园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 里散步,这时候有人忽然拦住你,让你提供一些帮 你会不会帮他呢? 助,你会不会帮他呢?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急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 着去上课,你又会如何对待呢?常识及一些研究均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显示,在前一种情境下,我们更可能去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人们经常是因为太忙而无法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二、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 ㈡助人者的特点 3.助人者的内疚感 3.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 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们常常会选择去帮助他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角色冲突的缓解方法:1角色规范化(对角色的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的划分)2角色和并法(2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3角色层次法(将角色按重要程度排列,首先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角色)规定性角色:角色扮演着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开放性角色: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

功利性角色: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表现性角色:不计报酬,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自我过程:1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决定一个人的目标以及与此相关的自我表现)(社会比较,将自己和他人相比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自我估价,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己能力和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己)2自我增强(个人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个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和提升)3自我表现(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加强、维持和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1生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躯体性别体形样貌等生理物质的意识)2社会自我(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的意识,微观上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尊敬程度等的意识)3心理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社会认知1特征(选择性、防御性、互动性、认知的完形特性)2图式(人的图式、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3范围(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言语表情;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认知偏差1晕轮效应(光环作用),人们依据某人的特征得到印象后还据此推论此人在其他方面的特征;2投射效应(相似假定作用),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以自己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来推论他人,如果没有其他准确的信息,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结论代表实际的认知结果3刻板效应(类化原则),人们常常依据籍贯民族肤色职业等将人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人形成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一个人的依据。

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行为
(四)寻找替罪羊(scapegoat)
个体感受到挫折,却不明白挫折的来源是什么,这时他就倾 向于去寻找一只“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并 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发泄自己的与不满。
被当作“替罪羊”的人有如下特征:一是软弱性;二是特异性。
练习题
1.某人为了正当防卫而击伤歹徒,这一行为属于( )。
1967年的实验证实,被激怒的被试看到手枪时,比看到羽毛球拍 时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人 们 将 武 器 增 强 侵 犯 行 为 的 现 象 称 作 “ 武 器 效 应 ” (weapon effect)。
即: L.Berkowitz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修正为“多对一的关 系”
六 社会学习理论
(四)同情心与同理心
同理心( Empathy ):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对方 的感受感同身受.
Baston同理心-利他假说:当我们能体会到他人的感受 时,会激发出我们对他人的利他动机,帮助他人,改 善他人的处境,并不考虑回报与代价。
重点
三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助人者的特征 (二)情境因素 (三)受助者的特点
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 C.自愿的 D.利他者可
2.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 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 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A.我们比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 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 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我们决定是否给 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 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
他们设计了两个实验。
责任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上海大学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上海大学 社会心理学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第九章 攻击行为和利他行为

第一节 攻击行为
• 一、攻击性行为的定义
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1、攻击不是情感、动机、态度等内在状态,而是一 种外在行为。
• 2、注重攻击的动机、意图,而不涉及其结果,这样, 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就不属于攻击。仅仅以后果 来定义攻击是不确切的。如杀人未遂同样是攻击行为。 一个人向你扔酒瓶子,你躲过了,是侵犯行为。
– 价值:按照重要的价值观(如人道主义)行事 – 理解:认识世界或者学习知识和经验 – 强化:通过自愿行动从心理上成熟并发展 – 职业:获得职业相关经验 – 社交:加强社会关系 – 保护:减少消极情绪,如内疚感或专于个人问

3 被助者的特征
•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 • 帮助弱者,女性通常被认为是弱的 • 男性对女性帮助有时带有不自觉的浪漫或性 意向,有魅力的女性获帮助机会更多
• 内控:个体相信个体能够选择趋利避害的行为, 外控型的人人为世界上发生的事是由运气、命 运、强权人物和其他不可控因素决定的
• 低利己主义:不专注竞争、自我,不自私。
– 利己主义指过度关注自己的个人需要和幸福,忽略 他人的需要和幸福
*志愿者行为:长期的利他
• 有计划、持续的,并且消耗大量时间 • 自愿动机——为何自愿
• 贝克威兹强调,外在环境的攻击线索是使内在的攻 击冲动形成实际表现所必需的条件。但后来他又指 出,如果挫折引起的唤起强度达到一定水平,也可 以引发实际的攻击行为。
• 根据上述的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挫折是引 起人类攻击行为的一个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 起的作用可能是加强个人对与暴力有关事件的攻击 反应。
• 3、攻击不仅指伤害身体,也包括想要在精神上、心 理上给对方造成伤害结果的一切行为,如骂人、或使 人丢面子的行为。辱骂是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认知者 原有经验 价值观念 情感状态 相似假定作用 认知偏见 类化原则 认知对象 魅力 知名度 自我表演 认知情境 空间距离 背景参考
积极偏见
隐含人格理论
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眼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 这主要是因为(B)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社会化
1、基本社会化:基本的适应环境能力 2、预期社会化:学习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3、发展社会化:跟随社会变化发展 4、再社会化:跟随环境变化 5、反向社会化:年轻人向前辈传递知识 D、岗前培训 预期社会化
纵向划分 (社会化的时期)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D)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基本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
2.医生抢救病人的行为是利他行为。(×)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者的因素 性别 年龄 人格特征 (社会责任感) 助人者的心境 求助者的特点 性别 年龄 魅力 人品 环境和情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 作用 自然环境 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与同其他人 在一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从而 产生棘突坐视不管的冷漠行为。 解释:
5.各种媒体的广告通过改变观众的态度来推销其商品,这 种改变态度的方法属(D) A 群体影响法 B 活动参与法 C 角色扮演法 D 劝导宣传 法
态度测量
态度的测量:测量其方向和强度

总加量表法(里克特量表); 社会距离尺度法; 语意分析法(双极形容词分析) 投射法;eg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 行为观察法 生理反应法

社会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不完全)

社会心理学网上形考答案(不完全)

(爱情)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

(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

(公平理论)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的反社会行为。

(人际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理论认为,人际关系首先并且最重要的是…又必须给予他人。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

(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而及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在个体进入青春期后,他的影响日趋重要。

(信念)是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移情--利他假说)认为,人们的缺存在纯粹出于善心的利他行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如果有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自我暴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

“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未曾偷”的故事说的是一种(反暗示)。

“行之于心,应之于手”属于态度改变的(内化)阶段。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情感状态)会影响社会认知。

“三个和尚没水吃”属于一种(社会惰化)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第十二章 利他与侵犯
利他与侵犯
利他与侵犯
爱德华·威尔逊在其《论人性》一书 中,将攻击性、利他行为、性本能 和宗教行为视为人类行为基本范畴 的四个方面。 作为一名生物遗传决定论者,威尔 逊认为攻击行为是人类为了确保自 身的安全而形成的一种本能,利他 行为也是通过基因的进化和发展而 来的,其强度和频率随着亲属关系 的疏远而急剧下降。
没有

提供帮助
不帮助 不帮助 不帮助
旁观者介入决策过程(Darley & Latané, 1968)
第一节 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人格因素 利他者的性别差异 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 一方面受到弗洛伊德把挫折与精神病相联系的启示 ✓ 另一方面赫尔的学习理论可以解释侵犯行为的行为过程, 即源于后天的学习。
多拉德提出,人的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 起的,这便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这项理论的主要论点 认为,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 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 种形式的侵犯。可以看出,在多拉德等人刚提出挫折-侵犯 理论时,他们认为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一一对 应的因果关系。
第二节 侵犯行为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N.米勒在《挫折-侵犯假说》(1941)一书中,修正并扩充了挫折 -侵犯理论的内容。挫折作为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不同 反应,侵犯反应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已。挫折的存在,不一定 导致侵犯行为;但是,侵犯行为肯定是挫折的一种结果。实际 上,米勒保留了挫折-侵犯理论的前半部分观点,修正了其后半 部分观点,他把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 对多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考试(02047)

社会心理学考试(02047)

西师大本科自考社会心理学(02047)应考小资料一.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是指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社会及其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共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

2.期待效应:研究者本身对研究结果的期待有时也影响研究结果。

3.归因: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4.自我实现的预言(皮革马利翁效应):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叫做~5.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与他人在一起,或者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态度: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6.凝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7.去个性化:群体对个人会产生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做出他单独时不敢做的事情来。

8.传播:是通过语言、姿态、表情等各种符号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等信息的社会行为,传播试图与他人分享信息、思想和态度,建立与他人的认同和共鸣。

9.谣言:是某些人或团体、组织、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的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法连锁性传播通路中所流传的信息。

简答题1.杨国枢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杨国枢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使用社会取向的概念研究,并且用社会互动和性格特质两种观点论证中国人的社会取向特点。

他从人与文化—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区分心理—行为取向的类型,提出四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家族取向”、“关系取向”“权威取向”“他人取向”。

2.简要说明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

社会心理学一开始就存在心理学倾向和社会学倾向,属于心理学文脉的冯特,以个人心理为主线,研究个人的内在经验及行为的心理学文脉和思路;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思想,以社会要因或人与人相互作用为主线,研究作为社会过程或群体心理基础的社会学文脉和思路。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7.自我美化: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

18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自我参照效应: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自我效能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能成功地执行任何特定行动任务的期待,也叫功效期待。

换句话说,自我效能指个体能成功地执行特定情境要求的行为的信念。

3.自我设障指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

4.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

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1.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5. 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8.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10. 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20.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6. 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00266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社会化:指人类个体在社会环境下,从生物人、野蛮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学习自己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

道德情感:是个体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的体验。

道德行为: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的独特性过程。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和期望。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社会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主要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累加模式: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形成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发生的先入为主的作用。

近因效应:指的是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更加强烈,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投射作用:指一个人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等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以为他人也如此,结果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做出错误的评价,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认知偏见:指对于社会刺激的不正确的认识达到了固定化的程度。

社会态度:指我们对现实社会世界所有方面的评价,包括我们对问题、观点、他人、社会团体、物品等满意或不满意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

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利他和侵犯——精选推荐

利他和侵犯——精选推荐

利他和侵犯利他和侵犯⼈类可以表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社会⾏为,⽽如果以⾏为的后果作为划分的标准,可以将社会⾏为分成两类,⼀类是对社会或他⼈有益的⾏为,或者称之为亲社会⾏为;另⼀种是对社会有害的⾏为,即反社会⾏为。

⼈类的亲社会⾏为是那些⾃发性地帮助他⼈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的⾏为,其中包括了助⼈⾏为和利他⾏为。

⽽以侵犯⾏为作为典型代表的反社会⾏为则明显对他⼈和社会具有极为不利甚⾄是破坏性的影响作⽤。

本章以上述两类社会⾏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利他⾏为和侵犯⾏为为重点,着重对引起利他和侵犯⾏为的原因、它们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它们出现与否的⽣理、⼼理和社会因素进⾏详细的阐述。

第⼀节利他⾏为在⽇常⽣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愿意⽆偿地帮助他⼈,即便是他并不认识此⼈,或者他根本也不在意他的⾏为能否为他带来什么可以预见的好处,我们把这种⾏为称为利他⾏为。

利他⾏为是⼈类社会中⼀类美好的事物,也是社会⽣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利他⾏为概述(⼀)利他⾏为的定义顾名思义,利他⾏为(altruistic behavior)是⼀种⾃发形成的,以帮助他⼈为唯⼀⽬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为。

从利他⾏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为有如下⼏个特征:①以帮助他⼈为⽬的;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③⾃愿性;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其中第⼆个特征是利他⾏为的主要特征。

美国911事件中的华⼈英雄曾喆舍⾝抢救病⼈,他本⼈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并且还献出了⾃⼰的⽣命,这是⼀种典型的利他⾏为。

然⽽,⼈们助⼈的动机并⾮都如此单纯,通常的利他⾏为中既包含利他的因素,也含有利⼰的因素。

如果你志愿为某个慈善团体⼯作,以便给你的朋友们留下良好的印象或增加⾃⼰未来找⼯作时简历的砝码;当⼀个慈善家⼤量捐款帮助穷⼈的时候,他可能也会期望在社会上获得声誉的回报。

如此说来,利他⾏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其中有些⾏为是以利他为⼿段、以利⼰为⽬的,有些⾏为有微妙的利⼰动机,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的幸福⽽助⼈,丝毫没有想到⾃⼰的得失。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侵犯与利他(社会心理学)

CONTENCT

• 侵犯行为 • 利他行为 • 侵犯与利他的关系 •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01
侵犯行为
定义与类型
定义
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另一 个人或群体造成伤害的行为。
类型
侵犯行为可以分为直接侵犯和间 接侵犯,直接侵犯包括身体伤害 、言语攻击等,间接侵犯包括背 后说人坏话、散播谣言等。
侵犯与利他的联系
侵犯和利他行为都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的表现形式,都受到社会 规范的制约。
侵犯和利他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相互转化。例如,当个体为了 维护自己的利益而采取攻击行为时,这种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 伤害;反之,当个体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行动时,这种行为可能 会对侵犯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侵犯与利他的区别
利他行为的原因
01
02
03
04
同情心
个体对他人的痛苦和困难产生 同情,从而产生帮助的动机。
内疚感
个体为了减轻内疚感,可能会 通过利他行为来弥补自己的过 错或愧疚。
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鼓励人们 帮助他人,不自私自利。
自我形象
个体希望通过利他行为来提升 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自我价值感 。
利他行为的影响
侵犯行为的原因
情绪触发
当个体处于愤怒、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状态时, 更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
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侵犯行为, 特别是家庭和同伴的影响。
自我肯定
为了提高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一些人可能会采取 侵犯行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地位。
侵犯行为的影响
80%
社会关系
侵犯行为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冲突加剧,破坏社会和谐与稳 定。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利他行为名词解释嘿,咱今儿来聊聊社会心理学里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利他行为。

你说啥是利他行为呢?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对别人好,不为自己谋私利的行为呗。

这就好比大冬天你看见有人在路边瑟瑟发抖,你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人家披上,自己冻得直哆嗦也不在乎。

或者说你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好多钱呢,可你一点儿歪心思都没有,就想着赶紧找到失主还回去。

咱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可不少呢!你想想,那些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们,他们不顾危险去帮助别人,这不是利他行为是啥呀!就像那次地震的时候,好多人自发地去灾区帮忙,送吃的送喝的,照顾受伤的人。

他们图啥呀?啥也不图,就是单纯地想帮别人度过难关。

这利他行为啊,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

它得有几个条件呢。

首先,你得有那个心吧,得真心想帮别人。

要是心里压根儿就不想管闲事,那肯定不会有啥利他行为啦。

然后呢,还得有那个能力呀。

你说你想帮别人,可自己都自顾不暇呢,那也不行啊。

你再想想,要是这社会上人人都有点利他行为,那该多好啊!走在路上不用担心摔倒没人扶,遇到困难也不怕没人帮忙。

大家都相互照顾,相互帮助,那得多温暖呀!这不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嘛。

有时候,利他行为也不一定得是多大的事儿。

给老人让个座呀,帮邻居拎个东西呀,这些小小的举动也是利他行为呢。

可别小瞧了这些小事儿,积累起来那力量可大了呢!咱再说说为啥会有利他行为呢?有人说是因为人天生就善良,就有那种帮助别人的本能。

也有人说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从小就被教育要做好事呀。

反正不管是因为啥,这利他行为都是值得提倡的。

你说要是大家都光想着自己,那这世界得变成啥样啊?都自私自利的,谁也不帮谁,那得多冷漠呀!所以呀,咱都得有点利他行为,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

反正我觉得吧,利他行为就是一种特别棒的行为。

它能让别人感受到温暖,也能让自己心里踏实。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咱都别光想着自己,多为别人考虑考虑,这世界不就更美好了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人们会侵犯其他人? 是什么致使他们用猛烈的野蛮行为对待他 人?
二、对侵犯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生物因素的作用:从本能到进化心理 学的观点
(二)挫折—侵犯理论
(三)侵犯行为的现代理论:考虑到学习、 认知、情绪等诸多因素
(一)生物因素的作用

人类暴力产生于侵犯他人的遗传倾向 遗传的争斗本能 遗传因素对侵犯行为起作用

学者考察了1882 年到1930年之间 美国南方经济与 私刑处死黑人次 数的关系:经济 上的挫折导致侵 犯倾向增加 。
美国印第安纳马里恩私刑现场
2.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米勒(1941)在《挫折—侵犯假说》一书中,把 挫折与侵犯之间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修正为一对
多的关系。

伯克威茨(L.Berkwitz)也对挫折—侵犯理论提
三、利他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一)增加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二)提供利他榜样
(三)将人们的利他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四)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五)通过行为实践培养利他行为
第二节 侵犯行为
一、侵犯行为概述 二、对侵犯行为的理论分析 三、侵犯行为的产生 四、侵犯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一、侵犯行为概述
(一)侵犯行为的涵义

好心情导致助人行为增加的三个理由:
好心情使我们看到生活的光明面;
帮助他人是一个延续我们好心情的好方法;
好心情增加自我注意。
关心社会 令人愉快 的结果 助人事件 明显 助人事件 不明显 动力感 通常情 况更愿 意提供 帮助
对受害者的移情 觉得是由于自身原 因造成消极情绪 助人事件明显 帮助人物有趣或者 能够带来乐趣

涵义: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 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的特点
侵犯行为是一种行为。 侵犯行为是有意的,或者说是故意的。 侵犯行为是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
(二)侵犯行为的种类

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可划分为三种:
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 按照侵犯者的动机,可分为情绪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此外,还可以将侵犯分为广义的侵犯和狭义的侵犯、直接侵犯 和间接侵犯。
②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的行为;
③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越轨的行为;
④偿还行为。
(三)利他行为的基本动机
1. 社会生物学家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达尔文曾经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 利他天性的生物更有可能使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 韦克斯勒等人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证明了人类

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

群体选择、亲属选择


第一节 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概述 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三、利他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一、利他行为概述
(一)利他行为的涵义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是一种自发 形成的,以帮助他人为唯一目的,且不期 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的特征:
①以帮助(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不附有任何 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 ③自愿性; 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
越小。

责任扩散


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
评价焦虑
旁观者越多,助人的可能性越小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试 图 帮 助 的 旁 观 者 的 百 分 比
1
2 旁观者的数量
5

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
的责任就会减小的现象。
1.助人是一种本能的反映,以促进那些与我们基因 近似者的福利(进化心理学)。
2.助人的报酬常常超过成本,所以助人在我们的利
己之内(社会交换理论)。
3.在某些条件下,对受害者有力的移情感觉和怜悯
促使无私的奉献(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为何旁观者有时会采取行动,有时却很冷 漠?

为什么没有人提供帮助?
(二)挫折—侵犯理论
外在环境 (如挫折感, 令人不愉快 的环境条件) 引发损害或伤 害他人
公然侵犯
挫折—侵犯理论
1.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挫折—侵犯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是由 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和米勒(ler)等 人在1939年提出的。 理论要点: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 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 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挫折与侵犯之间是一种 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

2001年9月11日,曾喆在 上班途中看到世贸中心遭 遇恐怖袭击,毅然冒着生 命危险协助消防队员抢救 伤员,直到献出年轻的生 命。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现 场拍摄到他救人的镜头。 2004年9月11日,曾喆街 的命名仪式在美国纽约的 中国城举行。 曾喆(左一)在抢救伤员。

(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①人们在看到陌生人陷于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 人行为;
出修正意见:侵犯行为最终是否会发生,取决于
个体所处的环境是否给他提供一定的侵犯线索。
侵犯不总是来自于挫折的一个实例

职业拳击和摔跤选手 努力对他们的对手施 加伤害,主要是为了 获得显耀荣誉或巨额 奖金——不是因为他 们从他人那里受到了 挫折。
(三)一般情感性侵犯模型
输入变量
激怒 挫折 与侵犯相关的线索 不悦/消极情感等等
Kitty Genovese和她被谋 杀的地点。具有讽刺意味 的是,如果更少的人听见 她绝望的呼救声,她可能 不会死。
如何解释?

道德谴责? 人性拷问? 其他?

社会心理学家拉坦内 (tané)和达力
(J.Darley)的观点

旁观者效应 :目击一件紧急事件的旁观者 越多,他们中的任何人帮助受害者的可能性
你宁可在哪里发生这种事故——在一个乡村小镇 的主干道还是在一个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

城市过载假设:
城市过载假设:在大城市里的人比在小镇里的人更 少助人为乐,不是因为在价值观上的不同,而是因 为都市的压力导致他们独善其身。
志愿者忙着拍照,对这位 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 。
在上海地铁1号线,一位白发苍 苍的老太太孤身一人站在地铁 车厢内,旁观的青年竟无动于 衷,没有一个主动让座的。
消极情感 易怒 关于暴力的信念 A型行为模式 敌意归因偏差等等
唤醒
情感状态
侵略性认知
侵犯
被激怒

想想你最近受侮辱的经历: 什么挫折 发生在什么情况下? 你认为那是特定针对你的吗? 你是怎么回应的?
三、侵犯行为的产生
(一)愤怒的来源 1.袭击 2.挫折 3.归因 4.报复的期望
(二)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第八章 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搏击巨浪勇救人:魏青刚
把时间献给孩子:丛飞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
唐山十三农民兄弟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 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 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 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 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 2月 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 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 号。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 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 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 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第一步:注意突发事件 第二步:解释突发事件为突发事件 第三步:假设你有责任去帮助 第四步:知道要做什么 第五步:决定去帮助
五 个 基 本 步 骤
二 、 影 响 利 他 行 为 的 因 素
(一)情境因素
1.自然环境:天气、城市规模、噪音 2.社会环境:旁观者效应 3.事件的紧急性 4.时间压力

一个同性恋求助者VS异性恋求助者
同性恋求助者 VS 异性恋求助者
人 们 提 供 帮 助 的 百 分 比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异性恋提出要求 同性恋提出要求男性 Nhomakorabea女性
接电话人的性别
资料来源:Shaw,Botough&Fink,1994

研究一致表明:男性更愿意帮助那些忧伤 的女性。(Latane&Dabbs,1975;Piliavin&Unger,1985)
1.模仿
2.强化
电影《古惑仔》中的暴力镜头
社会学习理论
从班杜拉的研究可以看出,儿童会通过 模仿学到侵犯行为。
(三)与侵犯行为有关的因素
1.社会因素 2.个人因素 3.情境因素
美国校园枪击案反思
1.社会因素

挫折 挑衅 侵虐移置 媒体暴力 唤醒提高
侵虐移置

侵虐移置是指侵犯行为指向其他人,而不 是强烈的最初挑衅的源起。
1.00
2.00 2.72 2.72 2.84 3.18 3.75
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
4.87
(二)助人者的特点
1.人格因素:赞同的需要、公正世界的假设 2.情绪状态 3.内疚感 4.个人困扰和移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