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讲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修正排版)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1cfc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c6.png)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厨房家电设备。
它使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食物的加热和烹饪。
电磁炉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家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变化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电磁炉利用这一原理,通过电流在导体中的流动产生的磁场来加热食物。
二、电磁炉的结构电磁炉主要由电源、电路板、线圈和玻璃面板等组成。
1. 电源:电磁炉的电源通常为交流电源,电压一般为220V。
电源通过电线与电路板相连,为电路板提供能量。
2. 电路板:电路板是电磁炉的核心部件,包含了控制电流和功率的电子元件。
电路板根据用户设定的加热功率和时间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从而控制电磁炉的加热效果。
3. 线圈:线圈是电磁炉的加热元件,通常由铜制成。
线圈位于电磁炉的底部,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这个磁场会穿透玻璃面板和锅底,将锅底中的铁磁性材料加热。
4. 玻璃面板:玻璃面板是电磁炉的工作平台,用于支撑锅具。
玻璃面板具有耐高温、耐磨损的特点,能够承受锅具的重量。
三、电磁炉的工作过程电磁炉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开机:当用户按下电磁炉的开关按钮时,电路板开始工作,接通电源。
2. 设置参数: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来设置加热功率和时间等参数。
电路板会根据用户的设定来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
3. 电流产生磁场:当电路板接收到用户设置的参数后,会控制电流的大小和频率。
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4. 磁场穿透锅底:电磁炉上放置的锅具通常由铁磁性材料制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会穿透锅底,使锅底中的铁磁性材料发生磁化。
5. 磁化产生热能:锅底中的铁磁性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快速的磁翻转,从而产生大量的分子摩擦和碰撞。
这些分子的运动会转化为热能,使锅底迅速加热。
6. 食物加热:锅底的加热会传导到食物,使食物迅速加热。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bb54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0.png)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电磁炉的原理:电磁炉利用高频感应原理制成,将200伏50赫的市电进入灶体,通过电子电路转换成高于20千赫的超音频电流。
高频感应线圈产生磁力线,磁力线直接穿过导磁阻燃耐高温的微晶玻璃板,从而使放在面板的铁锅底部产生涡流而发热,达到烹饪食物的目的,这就是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目前,电磁炉型号颇多,其结构、制造工艺及元件选用都不同,但总体结构原理和主要电气结构基本相同。
电磁炉主要由加热部分、电气部分、挖制部分、冷却部分、功能保护电路、外壳制成。
其中,加热部分和电气部分较为重要。
工作时,经滤波后将工频电流转变为直流电,再经振荡电路转换成几十千赫的高频电流。
其振荡频率由加热感应线圈的电感量和回路的电容值决定,再将高频电流经功率极放大,送至加热线圈产生磁力线。
磁力线穿过微晶玻璃面板,在铁锅底部产生热量,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
电磁炉基本结构:电磁炉由外壳、微晶玻璃面板、励磁线圈、磁力线、功能保护电路、冷却系统组成。
平时要多加了解,以便电磁炉故障时能准备找出故障部件。
具体如下:电磁炉外壳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工程塑料注塑而成,经精密加工,起装饰作用。
灶面板采用高强度遇冷不易爆裂的微警玻璃面板制成,密封性良好,不会渗透。
为使电磁炉更好地工作,易于控制,正面面板上设有电源开关旋钮、加热速度旋钮和温度调整旋钮等。
此外,在电磁炉外壳底部设有冷却装置。
冷却部分主要包括进气口、排气风扇、排气口等。
而电磁炉的功能保护电路同时可用来自动检测非磁体锅具和台面放置小物体或设放置锅具的异常现象。
在空锅加热或排气阻塞引起温度异常上升时,也能自动停止加热,发出蜂鸣警报,告示人们处理,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电磁炉使用说明:为避免用错电磁炉而引发故障,应按正确的方法使用。
那电磁炉怎么用才对呢?以下是使用注意事项,千万别错过哦:1、锅具要擦干再放到电磁炉的面板上,通电后不要随意移动,也不要把小物件放上去。
(2021年整理)最全最牛电磁炉工作原理
![(2021年整理)最全最牛电磁炉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7435ffbcd126fff6050bdd.png)
最全最牛电磁炉工作原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最全最牛电磁炉工作原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最全最牛电磁炉工作原理的全部内容。
目录第一章电磁炉的基本工作原理的介绍…………………….。
3第二章电磁炉组装结构图…………………………………。
5第三章电磁炉的基本加热功能及保护功能介绍 (7)第四章电磁炉的原理图各功能部分的分析………………。
9第五章电磁炉常见异常故障分析之“葵花宝典"…………。
32第六章电磁炉元器件的认别及其测量方式………………。
43第七章电磁炉上元器件的规格与作用简介 (48)电磁炉由于具有热效率高、使用方便、无烟熏、无煤气污染、安全卫生等优点,非常适合现代家庭使用第一章电磁炉的基本工作原理的介绍电磁炉的加热原理电磁炉又称电磁灶,分为工频(低频)和高频两种。
其中,工频电磁炉工作简单可靠,但躁声大,热效率低,这里所说的电磁炉指高频电磁炉.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工作原理。
由整流电路将50/60Hz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AC—DC—AC、交流-直流—交流),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35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达到用户使用的结果. 如图1图1图2如图2。
电磁感应加热的基本过程,至少需要整流单元、功率开关管、功率开关管驱动控制单元、加热线圈单元及锅具等部件。
电磁炉是运用高频电磁感应原理加热。
全面讲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修正排版)
![全面讲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修正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f9ebf95ef7ba0d4a733b85.png)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一、原理简介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三、电磁炉工作原理说明1.主回路图中桥整DB1将工频(50HZ)电流变成直流电流,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 由控制电路发出的矩形脉冲驱动,IGBT导通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
IGBT截止时,L2、C12发生串联谐振,IGBT的C极对地产生高压脉冲。
当该脉冲降至为零时,驱动脉冲再次加到IGBT上使之导通。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生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置的铁质锅底感应出涡流并使锅发热。
串联谐振的频率取之L2、C12的参数。
C11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在时,即瞬间短路,使保险丝迅速熔断,以保护电路。
2.副电源开关电源式主板共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T的驱动回路和供主控IC LM339和风扇驱动回路使用,由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使用。
3.冷却风扇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出热空气,以达到机内散热目的,避免零件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
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PU,停止加热,实现保护。
通电瞬间CPU 会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
4.定温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功能为依据置于陶板下方的热敏电阻(RT1)和IGBT上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探测温度而改变电阻的一随温度变化的电压单位传送至主控IC(CPU),CPU经A/D转后对照温度设定值比较而做出运行或停止运行信号。
5.灯板排线引脚功能(1)12V电压,触摸供电用。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408b5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0.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炊具。
它使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通过电磁场产生的涡流和焦耳热来加热锅底,从而将食物加热烹饪。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的核心是电磁线圈。
当电磁炉通电时,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这个磁场会穿过玻璃面板和锅底,与锅底中的铁质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与锅底相互作用时,会在锅底中产生涡流。
2. 涡流加热涡流是由磁场的变化引起的电流环流。
当涡流通过锅底时,会产生焦耳热。
焦耳热是由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将食物加热到所需温度。
涡流在锅底中产生的热量会传导到锅内的食物,使其加热。
3. 控制系统电磁炉的控制系统是通过电子元件实现的。
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调整电磁线圈中的电流,从而控制磁场的强度和频率。
通过调整电流,可以控制涡流的大小和加热的强度,进而控制食物的加热温度。
控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加热时间和功率。
4. 安全性电磁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电磁炉只在锅底产生热量,锅底以外的部分基本上不会发热。
因此,即使在炊具工作时,用户可以安全地触摸电磁炉的表面。
此外,电磁炉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避免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5. 能效高电磁炉具有较高的能效。
由于电磁炉的加热方式是直接将热量传导到锅底和食物中,相比传统的燃气灶和电热炉,能量损失较小。
此外,由于电磁炉的加热速度较快,可以更快地将食物加热到所需温度,节省烹饪时间。
总结: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炊具。
它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和涡流加热锅底,将食物加热烹饪。
电磁炉具有安全性高、能效高的特点,能够快速加热食物并节省烹饪时间。
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和调整加热参数,满足用户的需求。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的烹饪方式。
电磁炉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多图教程)
![电磁炉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多图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9885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1.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多图教程)电磁炉基本原理介绍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2.电磁炉主要元件介绍;3.电磁炉电路各模块原理讲解;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2 电磁炉原理方框图;1.3 LC振荡电路;1.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2 电磁炉原理方框图1.3 LC振荡电路示意图2.电磁炉主要元件介绍2.1 QF808单片机简介;2.2 RS2007M整流桥介绍;2.3 LM339集成电路介绍;2.4 IGBT简介;2.5 74HC164移位寄存器介绍;2.1 QF808单片机简介QF808为前锋和台湾中颖共同研发的一款单片机,存储器大小为64K bits ROM,里面集成5个比较器,6通道8位ADC转换,2个8位定时计数器,8位高速PWM脉冲输出,内部频率复合放大器,在线振荡时钟电路,在线看门狗定时器,采用低电压复位;2.2 RS2007M整流桥介绍;电压输入范围为50到1000V,承受电流最大为20A;特点为输出电流大,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能承受较高的峰值反向电压;2.3 LM339集成电路介绍LM339内置四个翻转电压为6mV的电压比较器,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正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入输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截止, 此时输出端相当于开路; 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反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导通, 将比较器外部接入输出端的电压拉低,此时输出端为0V。
2.4 IBGT简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集BJT的大电流密度和MOSFET等电压激励场控型器件优点于一体的高压高速大功率器件;IGBT有三个电极,分别称为栅极G(也叫控制极或门极) 、集电极C(亦称漏极)及发射极E(也称源极),将场效应管作为推动管,大功率达林顿管作为输出级就构成了IGBT开关管;2.5 74HC164移位寄存器介绍74HC164为8位移位寄存器,现有电磁炉的面板显示项目较多,对单片机端口要求叫多,而现有单片机端口有限,为了达到显示电路的控制,现需要采用移位寄存器来扩展控制口;74HC164是8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单向移位寄存器;A,B为串行码输入端,MR为清零输入端,CLJ为时钟脉冲的输入端,IC随着时钟脉冲上升沿的到来,A,B相与后状态依次由Q0移向Q7;如下图:3.电磁炉电路各模块原理讲解3.1 EMC防护电路和整流电路3.2 高频谐振电路3.3 驱动电路3.4 同步电路及反压保护电路3.5 温度检测电路3.6 高低电压监测电路3.7 电压浪涌保护电路3.8 电流浪涌保护电路3.9 电流检测电路3.10 风扇电路蜂鸣器电路3.11 电源电路3.12 按键电路3.13 显示电路3.1 EMC防护电路和整流电路FUSE1为保险管,其规格为15A/250V,此款电磁的最高功率为2100W,AC220V其工作的最大电流为9.6A,正常状态下,不会超过保险管的正常值。
美的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图)
![美的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f8ab3af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f.png)
美的电磁炉工作原理和结构(图)第一节电磁炉工作原理电磁炉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当电磁炉在正常工作时,由整流电路将50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电磁炉线圈盘上就会产生交变磁场在锅具底部反复切割变化,使锅具底部产生环状电流(涡流),并利用小电阻大电流的短路热效应产生热量直接使锅底迅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具内的东西。
这种振荡生热的加热方式,能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提高制热效率。
电磁炉的电控工作原理方框图如下:第二节电磁炉的型号和货号表示方法一、电磁炉的型号表示方法M——Midea C——电磁炉1.就陶瓷板而言:P——表示陶瓷板的面为平面A——表示陶瓷板的面为凹面2.就显示方式而言:V——表示VFD显示。
即荧光彩色显示(高档系列)C——表示LCD显示。
即蓝屏液晶显示(中档系列)S——表示数码显示。
即数码管显示(中档系列)空缺——表示无显示功能。
(低档系列)3.就陶瓷面板形状而言:Y——表示面板为圆形(Y:yuan 圆)F——表示面板为方形(F:fang 方)4.功率说明:由两位数组成,数据×100即得电磁炉的最大功率。
如:08——表示最大功率为800W;16——表示最大功率为1600W5.设备区分码:A、B、C、D 用于区分同一系列中不同电磁炉注:新产品PSF系列产品为尽早上市,暂时使用老品PSD的认证,因此该系列产品保留PSD的编码。
编码示例:MC——PVF20A M——MIDEA;C——电磁炉;P——平面陶瓷板;V——VFD显示方式;F——方形陶瓷面板;20——最大功率为2000W;A——A型号;二、电磁炉的货号表示方法第三节电磁炉的主要部件介绍及功能美的电磁炉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1、电源线2、风扇3、线圈盘 4、变压器 5、热敏电阻 6、陶瓷板 7、底坐 8、上盖、9、电控板下面分别讲述各零部件的功能及特点:1、电源线:功能:是将外部市电引进电磁炉,由于电磁炉的耗电量比较大,所以要求电源线的过电流能力比较强,如果线芯的直径太小,电源线将会发热,长期使用外皮会变硬,甚至烧毁。
电磁炉工作分析原理
![电磁炉工作分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c85e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7.png)
电磁炉工作分析原理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
它采用了高频电磁场和能量转换技术,具有快速加热、高效能耗、精确控温等特点。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电磁炉内部的线圈通电产生一个高频交流电磁场。
这个电磁场的频率通常在20kHz至
100kHz之间。
当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底处于磁感应线圈的范
围内时,锅底的铁磁性材料会吸收电磁场的能量并转换为热能。
具体来说,电磁炉的线圈会生成交变磁场,磁场会通过锅底产生涡流。
涡流会在锅底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并使锅底受到感应电动势的作用。
由于涡流的存在,锅底上的电流产生剧烈的震荡。
锅底的电流在锅底材料的阻力作用下产生热量,从而使锅底升温。
随着锅底的升温,锅底传导的热量会传递给食物或液体,实现加热的目的。
电磁炉还配备了感应线圈和功率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加热功率的调节和控制。
通过控制供电频率和电流大小,可以精确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
有些电磁炉还具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底和食物的温度,并通过反馈控制系统进行温度的调节。
总之,电磁炉通过高频电磁场和涡流效应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加热食物。
它具有快速、高效、精确的加热特点,成为现代厨房中受欢迎的烹饪工具之一。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616c2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厨房家电,它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欢迎。
那么,电磁炉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
当电磁炉通电后,电流通过线圈
产生磁场,然后在磁场的作用下,锅底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锅底发热,进而加热食物。
这种加热方式与传统的燃气或电热管加热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解释。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
定律,当导体(锅底)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而电磁炉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就是导致锅底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
在电磁炉的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会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交变磁场。
这
个交变磁场会穿过锅底,导致锅底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从而加热食物。
这种加热方式不仅高效,而且可以精确控制加热温度,使得电磁炉在烹饪过程中更加方便和安全。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了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
电磁感应加热是一种局部
加热方式,只有锅底与电磁炉的线圈处于接触状态时,才能有效加热。
这就意味着,当锅子从电磁炉上移开时,加热会立即停止,从而避免了燃气或电热管加热方式因热量传导而产生的延迟关断现象,更加节能。
总的来说,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通过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
使锅底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加热食物。
这种加热方式高效、精确、安全,成为现代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61b1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6.png)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快速、高效的加热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电磁线圈,也称为感应线圈。
当电磁炉通电时,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放置在电磁炉上的磁性锅具相互作用。
2. 磁性锅具电磁炉只能与磁性锅具一起使用,因为只有磁性锅具才能与电磁炉产生相互作用。
磁性锅具通常由铁、镍、钢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磁导率。
3. 电磁感应加热过程当磁性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并通电时,感应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在磁性锅具中产生涡流。
这些涡流会在磁性锅具内部产生电阻,从而使锅具发热。
4. 热传导过程当磁性锅具发热后,热量会通过传导方式传递给食物。
磁性锅具通常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可以迅速将热量传递给食物,实现快速加热。
5. 温度控制系统电磁炉通常配备有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加热过程中的温度。
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感应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和频率来控制磁场的强度,从而控制磁性锅具的加热程度。
用户可以通过调节电磁炉的控制面板上的温度设置来实现对加热温度的控制。
6. 优点和缺点电磁炉相比传统的燃气灶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
首先,电磁炉加热快速,热效率高,能够迅速将热量传递给食物,节约了烹饪时间。
其次,电磁炉的加热过程相对安全,不会产生明火,减少了火灾的风险。
此外,电磁炉的温度控制精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细调节。
然而,电磁炉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需要使用磁性锅具,不适用于非磁性材料的锅具;同时,电磁炉对电源电压和频率的要求较高,不同地区的电网标准不同,可能需要额外的适配器。
总结: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性锅具相互作用,使锅具发热。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热效率高、温度控制精确等优点,但需要使用磁性锅具,并对电源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
电磁炉加热工作原理
![电磁炉加热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9b5d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7.png)
电磁炉加热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加热的现代化厨房用具。
它的使用非常便捷,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因此在家庭和餐饮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炉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一、电磁炉的基本构造电磁炉由主体机和磁生器两部分组成。
主体机包括加热盘、控制面板、显示屏等,而磁生器则负责产生磁场。
主体机内部有一个金属线圈,称为电磁炉线圈,通过通电使其产生交变电流,从而形成电磁感应。
二、电磁感应原理当电磁炉通电后,电磁感应发生在加热盘内的底部。
电磁炉线圈通电后,产生的交变电流在金属线圈内形成磁场。
这个磁场与锅底内的金属(一般锅底要使用不锈钢等磁性金属)相互作用,使金属内的电子产生频繁的运动,从而产生热能。
这个过程是一个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也是电磁炉加热的基本原理。
三、电磁炉的加热机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场作用于锅底的金属,使金属内的电子产生剧烈运动。
这种运动会使金属内的原子与分子互相摩擦,产生热量。
通过这种方式,金属底部会迅速加热,并传递热量给锅具内的食物。
电磁炉加热的优势之一是高效。
相对传统的燃气炉来说,电磁炉的能效更高。
这是因为电磁炉的热能直接作用于锅底,不会有明火的热量散失,因此更加高效。
另外,电磁炉的加热也比较均匀,不容易出现食物煎糊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电磁炉只能在磁性金属底的锅具上使用,这种金属底可以与电磁炉产生磁场相互作用。
如果锅底不是磁性金属,电磁炉就无法产生磁场作用,无法加热。
因此,在购买电磁炉时,需要注意锅底是否是磁性金属。
四、电磁炉的安全性电磁炉在加热过程中,锅底会迅速加热,但电磁炉本身并不会发热。
这就意味着,只有锅底受热,而其他部分基本不会变热,不会对用户造成烫伤的风险。
此外,由于电磁炉使用电能作为能源,相对于燃气炉来说,燃气泄漏的风险较低,从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此外,电磁炉还具有多种安全保护措施。
例如超温保护、过电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e8b86c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e.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众所周知,电磁炉是一种现代化的烹饪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来加热食物。
其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感应、能量转换等物理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一、磁场的生成电磁炉内部装有一个铜线圈,通常称之为感应线圈。
当电磁炉通电时,感应线圈内会产生一个交变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因此,感应线圈产生的电流会形成一个磁场。
二、感应电流的产生在电磁炉内放置了一个铁制的锅具。
当电磁炉通电后,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会穿过锅具。
根据楞次定律,磁通量的变化会诱导出感应电流。
因此,锅具中会形成一个感应电流。
三、感应电流加热食物感应电流在锅具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感应环路,该环路会受到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的影响,通过电磁耦合作用,感应线圈中的磁场会与感应环路互相作用。
根据焦耳定律,当感应电流通过锅具时,会产生热量。
这样,感应电流会加热锅底,进而传导到食物。
四、效率和安全性与传统烹饪方式相比,电磁炉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由于感应电流直接加热锅具和食物,热量的损失较小,加热速度更快。
而传统的火炉或燃气灶则会产生大量的废热。
此外,电磁炉没有明火,消除了燃气泄漏和火灾的危险,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五、温度控制电磁炉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调整加热功率和温度。
通过内置的温度传感器,电磁炉能够实时监测锅具和食物的温度,并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保证食物的烹饪质量。
六、适用锅具由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依赖于感应电流,所以只有铁制的锅具才能有效地相互作用。
一些厂家为了方便消费者的使用,还在锅底添加了铁质导磁层,以增加感应电流的效果。
因此,使用电磁炉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锅具。
七、总结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加热食物,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诱导出锅具中的感应电流,进而加热食物。
其高效、安全、温度可控的特点使得电磁炉成为了现代厨房不可或缺的烹饪设备。
然而,由于其工作原理所限,电磁炉只能使用铁制的锅具。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aa12c50af1ffc4ffe47acd1.png)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日期: 2008-03-22 发表人: 稻田守望者一、原理简介原理简介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三、磁炉工作原理说明 1、 主回路图中桥整DB1将工频(50HZ )电流变成直流电流,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 由控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
IGBT 截止时,L2、C12发生串联谐振,IGBT 的C 极对地产生高压脉220V/50HZ 输入熔断器平衡 滤波1:3000 互感器 桥式 整流扼流 圈 电磁线盘(LC 回路) IGBT功率检测 过流保护浪涌检测锅具材 质检测同步检 测调整反压抑 制驱动回路闭环振荡回路IGBT 过热保护PWM 输出 功率调整主控CPU炉面温度检测控制面板至风机至蜂鸣电压变换整流18V 至风扇 5V 到CPU18V 至驱动 过欠压 检测到IGBT上使之导通。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生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谐振的频率取之L2、C12的参数。
C11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在时,即瞬2、副电源开关电源式主板共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T的驱动回路和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使用。
3、冷却风扇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
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 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4、定温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功能为依据置于陶板下方的热敏电阻(RT1)和IGBT上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的电压单位传送至主控IC(CPU),CPU经A/D转后对照温度设定值比较而作出运行或停止运5、灯板排线引脚功能(1)12V电压,触摸供电用。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f82276631b765ce050814b6.png)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日期: 2008-03-22 发表人: 稻田守望者一、原理简介原理简介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三、磁炉工作原理说明 1、 主回路图中桥整DB1将工频(50HZ )电流变成直流电流,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 由控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
IGBT 截止时,L2、C12发生串联谐振,IGBT 的C 极对地产生高压脉220V/50HZ 输入熔断器平衡 滤波1:3000 互感器 桥式 整流扼流 圈 电磁线盘(LC 回路) IGBT功率检测 过流保护浪涌检测锅具材 质检测同步检 测调整反压抑 制驱动回路闭环振荡回路IGBT 过热保护PWM 输出 功率调整主控CPU炉面温度检测控制面板至风机至蜂鸣电压变换整流18V 至风扇 5V 到CPU18V 至驱动 过欠压 检测到IGBT上使之导通。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生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谐振的频率取之L2、C12的参数。
C11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在时,即瞬2、副电源开关电源式主板共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T的驱动回路和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使用。
3、冷却风扇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
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 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4、定温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功能为依据置于陶板下方的热敏电阻(RT1)和IGBT上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的电压单位传送至主控IC(CPU),CPU经A/D转后对照温度设定值比较而作出运行或停止运5、灯板排线引脚功能(1)12V电压,触摸供电用。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3a5f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a.png)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流在盘底的线圈中产生磁场,进而使铁制或磁性材料的锅具内部产生涡流,通过涡流的热效应将食物加热。
以下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磁场;反之,当磁场穿过导体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原理。
电磁炉利用这一原理来加热食物。
2. 线圈和电源电磁炉的底部有一个线圈,通常由铜制成。
这个线圈是通过电源供电的,电源提供的交流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3. 涡流产生当电源通电时,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一个交变磁场。
这个交变磁场会穿过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
如果锅具是铁制的或是具有磁性的材料,它们会被磁场吸引并成为磁路的一部分。
4. 涡流加热当锅具成为磁路的一部分时,磁场会在锅具内部产生涡流。
涡流是一种环形电流,沿着锅具内部的路径流动。
由于涡流在锅具内部流动时会遇到阻力,所以会产生热量。
这个热量会传递给锅具内的食物,从而使其加热。
5. 温度控制电磁炉通常具有温度控制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加热功率。
温度控制通常通过控制电源的电流大小和频率来实现。
当设定的温度达到时,电磁炉会自动调整电流的大小和频率,以维持设定的温度。
6. 安全性特点电磁炉相比传统的燃气灶具有一些安全性特点。
首先,电磁炉不直接产生火焰,减少了火灾的风险。
其次,电磁炉的加热区域仅限于锅具底部,周围区域不会过热,减少了烫伤的风险。
此外,电磁炉通常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7. 能效高电磁炉相比传统的燃气灶具有更高的能效。
传统燃气灶在加热过程中会有热量散失,而电磁炉通过电磁感应直接加热锅具底部,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总结: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在锅具内部产生涡流,从而加热食物。
它具有安全性高、能效高等优点,成为现代厨房中常见的加热设备之一。
(完整版)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电磁炉电路图分析
![(完整版)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电磁炉电路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ba2a48ad51f01dc381f16b.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电磁炉电路图分析电磁炉工作原理及电磁炉电路图分析(一)一.电磁加热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
在电磁灶内部,由整流电路将50/60Hz 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 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 导磁又导电材料) 底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东西。
二、电磁炉电路工作原理分析2.1 常用元器件简介2.1.1 LM339 集成电路LM339 内置四个翻转电压为6mV 的电压比较器, 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正向时(+ 输入端电压高于- 入输端电压), 置于LM339 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截止, 此时输出端相当于开路; 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反向时(- 输入端电压高于+ 输入端电压), 置于LM339 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导通, 将比较器外部接入输出端的电压拉低, 此时输出端为0V 。
2.1.2 IGBT绝缘双栅极晶体管(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集BJT的大电流密度和MOSFET等电压激励场控型器件优点于一体的高压、高速大功率器件。
目前有用不同材料及工艺制作的IGBT, 但它们均可被看作是一个MOSFET输入跟随一个双极型晶体管放大的复合结构。
IGBT有三个电极(见上图), 分别称为栅极G(也叫控制极或门极) 、集电极C(亦称漏极) 及发射极E(也称源极) 。
从IGBT的下述特点中可看出, 它克服了功率MOSFET的一个致命缺陷, 就是于高压大电流工作时, 导通电阻大, 器件发热严重, 输出效率下降。
IGBT的特点:1.电流密度大, 是MOSFET的数十倍。
2.输入阻抗高, 栅驱动功率极小, 驱动电路简单。
3.低导通电阻。
在给定芯片尺寸和BVceo下, 其导通电阻Rce(on) 不大于MOSFET的Rds(on) 的10%。
电磁炉工作原理
![电磁炉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4123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e.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锅底产生高温,从而加热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改变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电磁炉利用这一原理,通过交流电源产生的高频电流在线圈中形成交变磁场,进而感应产生涡流。
2. 涡流加热电磁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涡流加热。
涡流是指在导体中由于磁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环流。
当电磁炉上方的线圈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会穿过锅底,使锅底内的金属材料(通常是铁)产生涡流。
涡流的大小与磁场变化的速度、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以及导体形状有关。
3. 磁场与涡流的相互作用涡流在金属材料中产生的时候会受到磁场的阻碍,产生阻力。
根据涡流效应的特点,涡流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的表面附近,而金属材料的表面积较小,因此涡流的阻力较大,产生的热量也较多。
这样,金属材料就会被加热,进而传导热量给食物。
4. 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电磁炉通常具有多档加热功率调节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档位。
调节加热功率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来改变磁场的强弱,从而控制涡流的大小和加热功率。
5. 烹饪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电磁炉通常配备有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底和食物的温度。
当锅底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电磁炉会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这种温度控制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防止食物过热或过煮。
总结:电磁炉通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食物的加热。
它利用交变磁场感应产生涡流,通过涡流的阻碍作用使金属材料加热,并将热量传导给食物。
通过控制加热功率和温度,电磁炉能够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并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效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厨房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427f982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3.png)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在底部放置一个线圈,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激发了磁感应线圈中的涡流。
这些涡流会在磁感应线圈中产生热能,进而加热锅底,使食物得以加热。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电源供电、电磁感应和加热。
1. 电源供电电磁炉通常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供电。
当我们将电磁炉插入电源插座时,电流通过电源线进入电磁炉的控制电路。
2. 电磁感应电磁炉的核心部件是电磁感应线圈,也称为发热线圈。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会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3. 加热当我们将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接触到电磁炉的工作面板上时,锅底会感受到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
由于锅底是导电材料,磁场的变化会在锅底内产生涡流。
这些涡流会在锅底内产生热量,从而加热锅底。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锅底)相对于磁场(电磁感应线圈)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而根据洛伦兹力定律,感应电流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产生热能。
电磁炉的优点包括快速加热、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等。
相比传统的燃气灶或电炉,电磁炉的加热速度更快,可以迅速将热量传递给锅具。
由于只有锅底接触到热源,锅身周围几乎没有热量散失,因此可以更高效地利用能源。
此外,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明火,不会产生火灾隐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更加安全可靠。
然而,电磁炉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电磁炉只能使用具有磁性的锅具,如铁制、铸铁制或不锈钢制的锅具。
其次,电磁炉的价格相对较高,不同型号和品牌的电磁炉价格差异较大。
此外,由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锅底受热均匀性可能不如传统的燃气灶或电炉。
总结一下,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
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变化的磁场,激发磁感应线圈中的涡流,进而产生热能,加热锅底。
电磁炉具有快速加热、高效节能和安全可靠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ce9c6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7.png)
电磁炉工作原理详解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物体的厨房电器,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电磁炉由一个铜线圈、电子电路和玻璃陶瓷面板组成。
当电磁炉通电后,电子电路会产生高频交流电,并将其传送给铜线圈。
铜线圈内通过高频电流的流动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
当锅具放在电磁炉上时,铜线圈产生的磁场穿透锅具并与锅底产生交变磁场。
根据楞次定律,交变磁场会在锅底产生电流。
锅底电流会受到电阻加热,进而加热锅内的食物。
此外,电磁炉还配备了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具是否放置在炉面上,以及锅具的尺寸和形状。
传感器可以通过监测锅底的反射信号来获得这些信息。
根据不同的锅具形状和尺寸,电磁炉会调整电磁线圈的功率和频率,以获得最佳的加热效果。
电磁炉的优点是加热快速、高效节能,因为它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无需通过传统的炉具引燃燃气或加热导体。
此外,电磁炉的炉面很容易保持清洁,因为只有锅具底部接触到热源。
然而,电磁炉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只有具有磁性的锅具才能在电磁炉上使用,因为只有这样锅底才能与磁场产生相互作用。
其次,电磁炉的炉面仅有限的尺寸,因此较大的锅具可能无法放置在上面。
最后,由于电磁炉产生的磁场,可能对某些医疗器械和心脏起搏器等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
总之,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快速、高效的加热。
它具有快速加热、高效节能和易于清洁的优点,但也有使用限制和对某些电子设备的干扰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
一、原理简介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
三、电磁炉工作原理说明
1. 主回路
220V/50Hz 输入
熔断器
平衡 滤波
1:3000 互感器
桥式 整流 滤波
扼流 圈
电磁线盘(LC 回
路)
IGBT
功率检测 过流保护
浪涌检测 锅具材 质检测
同步检 测调整
反压抑 制
驱动回路
闭环振 荡回路
IGBT 过热保护
PWM 输出 功率调整
主控
CPU
炉面温度检测
控制面板
至风机 至蜂鸣
电压变换
整
流 回
路
18V 至风扇
5V 到CPU
18V 至驱动
过欠压 检测
图中桥整DB1将工频(50HZ)电流变成直流电流,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由控制电路发出的矩形脉冲驱动,IGBT导通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
IGBT截止时,L2、C12发生串联谐振,IGBT的C极对地产生高压脉冲。
当该脉冲降至为零时,驱动脉冲再次加到IGBT上使之导通。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生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置的铁质锅底感应出涡流并使锅发热。
串联谐振的频率取之L2、C12的参数。
C11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在时,即瞬间短路,使保险丝迅速熔断,以保护电路。
2.副电源
开关电源式主板共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T的驱动回路和供主控IC LM339和风扇驱动回路使用,由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 使用。
3.冷却风扇
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出热空气,以达到机内散热目的,避免零件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
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PU,停止加热,实现保护。
通电瞬间CPU会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