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揠苗助长》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是小学组语文老师李琴。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四单元第一课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对本次教学进行简要说明。
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急性子,他急于求成,然而欲速则不达,最后违背规律,好心办了坏事情。故事内容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寓言揭示的深刻道理确是一个难点。本堂课旨在通过情景再现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地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否者会把事情办糟的道理。
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并且通过课外阅读,对寓言故事也有所接触,初步具有把握故事内容,感受人物特点的能力。但这一课,是学生首次明确接触寓言这种文章载体。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二年级孩子学习寓言重在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敢于大胆交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寓言中刻画的人物特点,能够读好故事,最后明白寓意。
根据对文本、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正确认读“揠、焦、喘、截”四个生字,并会写“焦急”“巴望”“筋疲力尽”3个词语,并能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联想想象等方式,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生难词语的意思。
2.抓住“急”这一关键词,联系上下文,通过联想想象,感受人物形象,从而感悟出故事的寓意:欲速则不达,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否者会好心办坏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大胆地联想想象,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等生难词的意思,感受人物形象“急”特点。
难点:能大胆地联想想象,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寓意。
根据对文本、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指向,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学法,引导学生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在教法上,以方法引领,个性阅读为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通过情景教学法,朗读体味法,讨论探究法引领学生感受人物个性之“急”,再探究“急”的结果,从而感悟出故事的寓意。
学生则主要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抓关键字词,联想想象,联系生活等方法读好寓言,感受人物特点,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看图猜寓言故事,引入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常见的寓言故事,唤醒学生对寓言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有趣的寓言,有意思的人——《揠苗助长》】
二、情景再现,回归原著,理解课题《揠苗助长》
通过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揠苗助长》,聚焦“揠”字意思,理解揠是用手轻轻往上提的意思。通过有表情朗读和动作再现把题目的画面感读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书写,通过联系生活,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读出课题画面感,读出题目的故事性。】
三、追因寻法看结果,体会“急”,感悟寓意。
(一)追因——体会“急”
1.追因,初感“急”
2.抓关键词,体会“急”。
3.理解关键句子,感悟“急”
4.联想想象,再悟“急”。
让种田人的“急”立体化,让学生通过层层阅读真切地体会到。为理解“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办坏事”的寓意做好扎实的铺垫。
(二)寻法——(感悟种田人)违背规律
(二)寻法——(感悟种田人)违背规律
通过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科学地帮助禾苗健康茁长成长呢?学生会回答
浇水施肥等有效办法,而种田人会觉得这些办法都太慢啦,从而采用了拔的方式,感受种田人之急于求成,违背规律。
(三)看结果——欲速则不达
他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通过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再通过对种田人的劝说?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层层深入地感悟寓意。
四、联系生活,总结寓意。
故事分享: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的?
(小组讨论)
总结寓意:欲速则不达,违背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办坏事情。
板书设计:
起因
经过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