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由贸易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该分工生产小麦而放弃生铁的生产。
第二,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后,产品总产量增加。
(如表2)
表2
英法分工后产品量的变化
生铁(吨)
小麦(吨)
英国 50天+100天/50天=3吨
0
法国
0
50天+100天/50天=3吨
可见,分工后,英法两国投入的劳动总量未变,仍然是300 天,但两种产品的产量却增加了,由分工前的2吨生铁和2 吨小麦,增加到了分工后的3吨生铁和3吨小麦。这就是分 工所带来的利益。.
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 限制进口葡萄酒,并鼓励在本国种植葡萄和酿造 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
(3)绝对成本论概述
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 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称为“绝对优势”。 如 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自然优势”或 已 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优势, 发 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且出口这种产品,以换回 他斯国密在的生这产种上国占际有贸绝易对理优论势被的称产作品“,绝这对样优做势对贸 易 说双”方,都也更称加“有地利域。分工论”。
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 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
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论 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创立者,代表产业资本 的利益。
斯密先后在格拉斯哥大 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毕 业后曾在爱丁堡大学讲 授法学、政治学和修辞 学,后来到格拉斯哥大 学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 学。1778年他被任命为 苏格兰税务监督,1787 年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 长,1790年逝世,终年 67岁。
斯密的代表著作是《国民 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 究》, 即《国富论》。该 书初版于1776年,先后被 译成多国文字,它集经济 理论、经济史和经济学说 史于一体,标志着古典经 济学已经成熟并形成体系。
李嘉图童年所受教育不多,14 岁时,随父亲从事证券交易活 动,21岁的李嘉图独立开展证 券交易活动,很快便获得成功, 25岁时他已拥有百万英镑财产。 这时的李嘉图深感早年教育不 足,因此在经济生活有了保障 以后开始自学。
第三,英法两国进行产品交换,对双方都有利。
在分工生产的前提下,英法两国进行产品的等价交换,即 英国用1吨生铁交换法国的1吨小麦。这种交换是公平的, 因为分工生产后的1吨生铁和1吨小麦都是花费50天的劳动, 价值相等。
英法两国进行产品交换后,英国比分工前多得1吨生铁。 法国比分工前多得1吨小麦。可见,在进行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后,英法两国的产品产量和消费水平都提高了。
(4)绝对成本论例证
这里以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生产生铁和小麦为例。
第一,英国和法国进行国际分工之前,各自具有不同产品 上的绝对优势。(如表1)
表1 英法分工前每吨产品所需劳动量
生铁(吨) 小麦(吨)
英国 50天 法国 100天
100天 50天
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密的理论,英国在生产生铁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应该分工生产 生铁而放弃小麦的生产;相反,法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 对重商主义理论进行了批 判,提出了“绝对优势论” 又称绝对成本论,这标志 着国际贸易纯理论的真正 开端。
1.2 斯密理论的中心是经济自由主义
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放 任、依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对市场 的 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 会利益,从而使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 斯密 凯恩斯主义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 义
以上就是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
1.4 简评
(1)斯密以绝对成本论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理论在历史上 起过进步作用。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成为英国工业资产 阶级反对封建残余,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在历史 上有积极作用。
(2)斯密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
(3)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有个重大缺陷。它只能说明在某 些产品的生产中具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
他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斯密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原因主要有三点:
1
劳动者的技 巧因分工而日 进;
2
分工免除了 从一个工序转 到另一个工序 所损耗的时 间;
3
分工促进了 专业化机械设 备的发明和使 用。
(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
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家气候寒冷, 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 萄酒。但如果采用建造温室等方法,苏 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 只是其成本要比从国外购买高3倍。
国际贸易学
第3章
自由贸易理论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范爱军
慕课学习第3周
自由贸易理论
第1单元 绝对成本论 第2单元 比较成本论 第3单元 资源赋予论 第4单元 机会成本理论 第5单元 动态周期理论 第6单元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1单元 绝对成本论
1.1 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 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 要求扩大对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 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1.3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 动生产率
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 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
生产率极大提高。
斯密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分工协 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 针,所有的18道制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 天最多只能生产20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由10 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 4800枚。
和国际贸易才能获得利益。
.
第2单元 比较成本论
2.1 历史背景及作者生平
李嘉图继承发展了斯密的理论,提出 了比较成本论。比较成本论的历史背景 与斯密理论的背景相似,也是英国资产 阶级在争取自由贸易的斗争中产生和发 展起来的 。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 是继亚当·斯密之后的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