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会计处理
少数股东损益为负亏损是什么意思

少数股东损益为负亏损是什么意思
答:少数股东损益是一个流量概念,是指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其它非控股股东享有的损益,需要在利润表中予以扣除.利润表的"净利润"项下可以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其对应的存量概念是"少数股东权益".
母公司编制合并利润表的时候,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如果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分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1、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2、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少数股东权益核算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少数股东权益核算的影响一、《企业会计准则》对少数股东权益的规定及合并报表调整《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公司少数股东承担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即子公司超额亏损主要由母公司承担。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除非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了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否则少数股东以其在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承担子公司的当期亏损,即母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不应为负数。
[例1]A公司2008年1月1日支付453万收购B公司6o%的股权,收购日B 公司净资产446万,其中实收资本6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一154万。
B公司2008年一2010年9月净利润情况如表1。
假设A公司对B公司的持股比例未发生变化,公司章程中未规定少数股东承担超额亏损义务。
A公司2008年一2010年合并报表调整分录如下(单位:万元):(1)2008年12月确认合并商誉:借:商誉(453—46×600/0=185-4) 185.4贷:长期股权投资 185.4确认B公司当年净利润中A公司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一171×60%=一102.6)一102.6贷:投资收益一102.6抵销对B公司的投资:借:实收资本 600年初未分配利润一154投资收益一102.6少数股东损益(一171×(1-60%)一68-4)一68.4贷:长期股权投资(275×6o%=165) 165少数股东权益(275×40%=1 10) 1 10A公司2008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为110万。
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损益会计分录

会计准则少数股东损益会计分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关于少数股东损益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是指在控股公司拥有的控股子公司或联营企业中,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所产生的损益应该如何纳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
少数股东是指控股公司或母公司没有控制的部分股东,在独立财务报表中,少数股东的股东权益是独立列示的。
在会计准则中,关于少数股东损益的会计分录是遵循一定的规范和原则进行的,主要是为了准确反映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或联营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少数股东损益的会计分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控股公司需要将少数股东的股权损益纳入到综合收益中,其中包括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所形成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控股公司需要将少数股东损益按照其持股比例进行确认,并在综合收益表中单独列示。
其次是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控股公司需要在少数股东权益的项目中列示少数股东所享有的权益。
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控股公司和少数股东各自在企业中的权益比例,准确反映少数股东的权益状况。
在进行少数股东损益的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只有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进行会计分录,才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的信息。
第二篇示例:会计准则要求对会计分录进行规范,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和准确性。
在会计准则中,关于少数股东损益的处理也有相应的规定,公司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分录,以正确反映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化。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少数股东。
少数股东是指持有被投资公司少部分股权的股东,一般来说,他们持有的股权不超过50%。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超过50%的权益,那么被投资公司就应该被合并到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如果持股比例不到50%,那么被投资公司就应该视为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
对于被视为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公司,少数股东的损益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

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当母公司以非账面价值购买子公司部分股份时,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公允价值计价还是以账面价值计价,取决于合并报表编制所采用的理论。
在母公司理论下,合并会计报表是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才能按公允价值计价,而属于少数股东部分的净资产应按账面价值计价,因而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中也以账面价值计价,并被列为一项负债。
在实体理论下,子公司已成为企业集团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整体的经济资源由多数股权和少数股权提供,它们应被一视同仁。
因此,子公司的净资产应采用相同的计价基础,即均按公允价值计价,同时,由母公司购买子公司股份所蕴含的子公司全部商誉也应由少数股东分享。
在这一理论下,少数股东权益应列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但可与多数股东权益一起附表列示。
从合并的观点看,少数股东是企业集团所有者中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所有权限仅限于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即只能分享子公司分派的股利,而当子公司清算解散时,他们也只能分享子公司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得到满足以后的剩余财产。
由于母人股东的付款责任,少数股权的本质并非负债,而是所有者权益。
在实务中,也可以单独列示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它通常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以一个总额单独列示,也可以分别列示少数股权所代表的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项目。
若子公司存在优先股而未被母公司所持有时,也可将其与普通股中的少数股权合并列为少数股东权益。
编辑本段少数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概述在我国的公司发展史,尤其是在股份公司的发展史中,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某种程度上,这已影响到了我国股份公司的发展进程。
因此,如何对少数股东权益提供切实、适当的法律救济,成为了我国公司法制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包括新近颁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确已规定了不少少数股东应享有的权利,同时亦规定了对一些少数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方式,但其中较为有效的少数股东权益法律救济方式仍乏善可陈。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所享权益如何处理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所享权益如何处理一、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所享权益如何处理?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应享有的份额,其余额仍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即少数股东权益可以出现负数。
母公司编制合并利润表的时候,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如果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应当分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以弥补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少数股东权益;2、公司章程或协议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的,该项余额应当冲减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该子公司以后期间实现的利润,在弥补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的损失之前,应当全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二、子公司设立程序1、《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企业设立登记申请表》、《投资者名录》、《企业负责人登记表》、《企业经营场所证明》等表格;2、《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及《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3、《指定(委托)书》;4、总公司拨款证明;5、公司对分公司负责人的任命文件,负责人不是本地的需要提供暂住证复印件;6、加盖公司公章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7、总公司章程(应提交经公司登记机关备案并己加盖登记机关菱形章的章程)复印件;8、公司拨付给分公司使用的资金数额证明文件;9、经营范围涉及前置审批项目的,应提交有关审批部门的批准文件。
三、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1、子公司受母公司的实际控制。
所谓实际控制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拥有实际上的决定权,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能够决定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
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母公司自己就可以通过行使权力而任命董事会的多名董事。
某些信托机构虽然拥有公司的大量股份,但并不参与对公司事务的实际控制,因而不属于母公司。
与少数股东进行权益交易的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

与少数股东进行权益交易的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合并重组越来越频繁,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确认和计量与少数股东的交易事项是重点与难点之一。
本文将从少数股东权益的确认、后续计量、少数股权的购进与出售等方面对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进行讨论。
一、少数股东权益的初始确认与计量少数股东权益是指对被控制主体不具备控制能力的少数股东所拥有的股东权益,表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净资产的所有权。
少数股东权益的确认条件取决于控制权转移的条件,当一个企业取得了另一企业的大部分控制权而形成一个报告主体时,就必须将被控制企业纳入合并范围,这时就需要确认少数股东权益。
在同一控制合并下,少数股东权益的初始确认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少数股东拥有的被控制企业合并日资产减去负债的账面净资产份额进行列报。
在非同一控制合并下,少数股东权益的初始确认采用公允价值计价,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少数股东拥有的被控制企业购买日资产减去负债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进行列报。
例 1:A 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支付 1 000 万元取得 B 公司 80%的股权,从而对 B 公司能够实施控制。
B 公司 2010 年1 月 1 日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 1 1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 200万元,之间差额系土地使用权增值形成,该土地使用权尚可使用 20 年。
A、B 公司均按直线法计提摊销,A、B 公司在合并前无任何关联方关系,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在购买日,A 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上应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金额为 240 万元(1 200伊20%)。
具体的会计处理通过编制合并抵销分录予以体现:借:B公司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 1 200,商誉 40;贷:长期股权投资1 000,少数股东权益 240。
二、少数股东权益的后续计量在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发生变动时,如实现盈利或亏损、分配股利、其他权益发生变动等,少数股东权益须按照被控制主体净资产变动价值的比例进行后续计量。
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调整会计分录

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调整会计分录示例文章篇一:《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调整会计分录》在咱们开始讲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调整的会计分录之前呀,我得先给大家说说啥是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
就好比一个大蛋糕,这个蛋糕是一家公司的利润。
可是呢,这家公司不是只有一个股东哦,有大股东,还有小股东,那些小股东占的份额相对少些,他们能分到的那部分利润就是少数股东损益啦。
而少数股东权益呢,就像是小股东在这个公司里所拥有的那一份财产份额。
咱们先来说说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分录。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投资的时候呀,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里面,有一部分就是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
比如说,母公司投资了一家子公司,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是100万,母公司占80%的股份,那少数股东就占20%的股份。
这个时候,在子公司的账面上,就会有这样的记录。
如果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了,比如说盈利了,增加到了120万。
那少数股东权益就从原来的20万(100万×20%)增加到了24万(120万×20%)。
那会计分录就会是这样:借: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变动)4万贷:少数股东权益4万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小家庭里,家里的财产增加了,那属于小股东(少数股东)的那份财产也跟着增加了。
再来说说少数股东损益的会计分录。
如果子公司在这一年里赚了20万的净利润,那少数股东能分到的利润就是4万(20万×20%)。
这个时候的会计分录就是:借:少数股东损益4万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4万这就像是一群小伙伴一起做小生意,赚了钱要按各自的份额来分。
少数股东就像那些小份额的小伙伴,他们也能分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利润呢。
“哎呀,那要是子公司亏损了呢?”可能有人会这么问。
这时候呀,情况就反过来啦。
如果子公司亏损了10万,少数股东承担的损失就是2万(10万×20%)。
会计分录就变成了:借:少数股东权益2万贷: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变动)2万对于少数股东损益呢: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2万贷:少数股东损益2万这就好像是做生意亏了钱,大家按照自己的份额来承担损失一样,少数股东也不能例外呀。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

负商誉的会计处理笔者认为,在企业并购活动中,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
主要理由如下:1、企业的许多资产实际上不可能分开出售。
如分开出售则其价值可能反而会大大的降低,这对许多专业配套设备来说尤其如此。
2、在单项出售的交易费用大于整体出售净资产的交易费用的前提下,理性的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者为避免过高的交易费用会自愿承受部分出售价格的损失。
3、在被并购企业出现连年亏损,行将倒闭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价值已经低于净资产的现行价值。
为了尽快将企业出售,避免更多亏损,企业业主可能会将企业降价出售。
4、被并购企业存在一些未人帐的不利因素(隐性的负债或成本),例如,拥有大量的退休工人,肩负着数额庞大的退休费支出。
因此,并购企业在确定并购价格时常常压低并购价格,以弥补这部分本来的付出。
5、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者可能急需资金面将其所有企业资产一揽子出售时,可能要将其售价打个折扣,以达到尽快出手的目的。
6、并购企业在与被并购企业业主进行并购谈判时,以较高的谈判技巧将并购企业价格压低。
最后,从我国现阶段企业并购的实践来看,并购目的是为困难众多的国有企业寻找出路,国家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安置下岗职工,鼓励和支持业绩好的企业兼并困难的国有企业,往往在并购中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将困难的国有企业以低于净资产公允价值转让给具有优势的收购企业。
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通常有三种方法:1、全部列作递延收益,并在规定期限内分摊计入各期损益。
对购进资产仍按评估的公允价值计价,不作任何调整,支付的款项低于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数额,全部记入“递延贷项——负商誉”帐户。
其理由:(1)在并购时点按照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净资产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决策更具有相关性;(2)对负商誉的会计处理应尽可能地与对正商誉的会计处理保持一致、对应;(3)负商誉与其说是因为预期到未来损失而带来的并购成本,倒不如说是存在交易费用情况下,理性的目标企业所有者为了降低交易费用而与并购企业达成的一笔廉价交易。
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会计处理

记录和报告
记录:在账簿中详细记录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的交易或事项 报告: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披露: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的原因和影响 审计:对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
披露要求
少数股东权益为 负数时,应在财 务报表中予以披 露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 财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强化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确 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 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 险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 业道德水平,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评估和调整股权投资策略
定期评估股权投资:对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的股权投资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经营状况和 财务状况。
目的:确保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能够反映其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 实际份额。
处理原则:当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时,相应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 价值;当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时,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调整方法:根据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所占的份额, 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合并报表处理
少数股东权益为负数时,应将其作为负债处理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应列示为负债 在合并利润表中,少数股东损益应列示为费用 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少数股东权益应作为权益抵消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 导致长期股权投资 的价值减少,需要 进行会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的原因包括被投资 企业经营状况恶化、 市场环境变化等。
针对资本投入不 足的问题,可以 采取增加投入、 调整股权结构、 引入新的投资者 等方式进行解决。
少数股东承担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

少数股东承担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关于少数股东承担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甲公司2008年1月1日以180万元从丙公司购入乙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份的80%。
购买日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225万元,其中股本160万元、盈余公积33万元、未分配利润32万元;甲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230万元,其中股本1000万元、盈余公积94万元、未分配利润136万元。
相关资料如下:1.2008年7月,乙公司将一厂房出租,形成投资性房地产,该地区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厂房原值为520万元,折旧为22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
2.2008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530万元,乙公司发生净亏损320万元。
3.购买日甲公司在账面上对乙公司有45万元长期应收款,该款项没有明确的清偿计划,其中40万元产生于非商品购销等日常活动,5万元由于商品购销引起,且无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4.假设甲、乙公司无其他长期股权投资、无其他长期应收(付)款,甲、乙公司会计政策一致,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公司章程规定投资各方均按投资比例承担子公司的超额亏损。
不考虑所得税因素和其他事项。
甲、乙公司之间没有内部交易,也不受同一企业控制,所得税税率均为25%。
不考虑公司合并资产负债的所得税影响。
要求:1.假设乙公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为正确反映集团整体的真实财务状况和母公司的管理责任,乙公司虽发生亏损,甲公司也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请作出甲公司对乙公司与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有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8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及应付款、股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等科目的合并后金额,以及合并利润表项目投资收益、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等项目合并后金额(金额单位:万元)。
解答:1. 2008年1月1日购入时,母公司个别报表中,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 180贷:银行存款1802. 2008年末,编制合并报表,应将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浅谈负商誉的性质和会计处理

浅谈负商誉的性质和会计处理随着企业有偿转让的行为的增多,正确认识负商誉的性质,以及会计处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简要介绍负商誉存在和其性质的理论,并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国际比较分析。
标签:负商誉会计处理对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新准则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会计处理的方法。
会计界将这个“差额”约定为“负商誉”。
一、负商誉的存在性会计学界对负商誉的存在性看法并不一致。
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如果被购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大于购并企业的收购价格,那么被购并企业的所有者就会将企业的净资产单项出售,而不会像存在商誉那样将企业整体出售或一揽子出售。
”因此,在逻辑上就不可能存在负商誉。
然而在现实中,“零价格”兼并,“百元价格”兼并等购买价格低于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情况很多。
国内部分学者认为由于被并购方存在隐形负债及其他不良资产,被并购方资产具有专有性,以及存在交易费用等原因,负商誉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二、负商誉的性质对负商誉的性质,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当期收益观。
被购并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减去收购成本,再减去被收购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若仍有余额,则说明被收购的货币性资产的价格低于其公允价值。
因此,这部分利得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
但该观点没考虑因可能影响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因素而产生的负商誉,比如被并购方存在未入账的隐性负债且可能需要购并方在合并后承担,被并购方就可能通过给予并购方一定价格上的优惠来出售自己的净资产。
2.递延收益观。
当并购成本低于被并购方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对购并方来说就是一笔“收益”,但该“收益”的受益期间并不只是当期,应随着被并购方的资产得以出售、负债得以清偿或资产价值转移到各期收益中时,逐期确认。
该观点同样忽略了被并购方由于存在隐性负债而低价出售的可能性。
另外,管理当局可能会通过将负商誉在并购后各会计期间摊销以“平滑”其经营业绩,造成假象。
报告期内增加减少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的处理

很多公司出于规模发展的考虑,会并购增加股权投资。
同时,企业在持有子公司股权的过程中,出于各方面考虑,会将持有的股权全部或部分对外出售。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司在报告期内增加、减少子公司进行了规范,但在具体实务操作中,一些合并报表的处理方式还未见明确,就此,笔者将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处理方式提出进行讨论。
一、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合并利润表的处理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母公司失去了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能力,不再能够从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表明母公司不再控制被投资单位,被投资单位从处置日开始不再是母公司的子公司,不应继续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但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
母公司在处置子公司时,处置收入扣除该子公司的投资成本确认为投资收益或损失。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在合并报表的编制中,母公司报表处置子公司反映的投资收益或损失已经包含了子公司以前年度已经实现但母公司未确认的损益。
但是从整个合并报表的角度看,母公司处置投资收益或损失应当扣除被处置子公司以前年度已经实现的损益作为本期的转让损益。
因此,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抵销处理。
举例说明:甲公司持有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300万元,股权比例为100%,持有期间,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50万元,2009年以前年度累计亏损150万元,2008年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的产品中未实现销售损益的存货金额为35万元。
2009年10月,甲公司将乙公司处置,处置收入为600万元,2009年1—10月份乙公司实现利润80万元。
按照上述交易,母公司实现处置收益金额为3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从合并报表的角度看,实现的投资收益应当是285万元(600万元-300万元-50万元+150万元-80万元-35万元)。
期末编制合并报表时,母公司不再合并处置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但需要合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利润表,在本例中,需要合并子公司2009年1-10月利润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少数股东权益核算的影响

A 司2 0 年 1月 3 日合并 资产 负债 表 中少数 股 东权 益为 公 08 2 1
()09 1月确认合并商誉( 220年 2 同上 ) 。 确认 B 公司净利润中A 公司应享有的份额 :因B 公司2 0 年度 09
已超额亏损 , 且公司章程中未规定少 数股 东有 义务 承担 , 因此少数
冲减 少数股东权益 。本解释发布前子公 司少数股东权益未按照上 述规定处理 的 , 当进行追溯调整 , 应 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 的除外。 ” 根据上述规定 ,无论公 司章程或协议是否规定少数股东承担超额
少数股东损益 ( 11 1 6 %) 6 -) 一 84 一 7 ×(- 0 一 84 6 .
益。 司章程或协议 未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 承担 的, 公 该项余额应当 冲减母公 司的所有者权益 。 子公 司以后期 间实 现的利润 , 该 在弥补 了由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所承担的属于少数股东 的损失之前 , 应当全 部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 即子公司超额亏损 主要 由母公司承
年初未分配利润( 1 1 0 一 7 ×6 %一 12 )一 0 . 0 . 126 6
并 报表 调 整
一 8 31
贷: 长期股权投资 15 8. 4 确认B 司当年净利润中A 公 公司应享有的份额 : 借: 长期股权投资( 1 1 6 %= 12 ) 126 一 7 × 0 一0 . 一0. 6
贷 : 资收益 投 抵销对B 公司的投资 : 借: 实收资本 年初未分配利 润 投资收益 60 0 一5 14 一 0. 126 一0. 126
年 初 未 分 配 利 润 ( 14 1 1一 2 ) 一 5 — 7 = 3 5
-2. 48 6
一2 36
《 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合并财务报表》 3 第二十一条规定 , 子公司少数股东 承担 的亏损超过 了少数股东在该公 司期初所有者 权益中所享有 的份额 ,公司章程或协议规定少数股东有义务承担 , 并且少数股东有能力予 以弥补 的,该项余额应 当冲减少数股东权
如何理解负商誉进行会计处理

如何理解负商誉进⾏会计处理负商誉问题⼀直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却并没有⼀个定论。
由于近年来全球企业并购热潮的⼜⼀轮掀起,正确认识负商誉问题的本质以及会计处理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下⾯店铺⼩编将简要介绍⼀些负商誉存在的理论,并对负商誉的会计确认与计量进⾏国际⽐较与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键词]负商誉企业并购公允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活动⽇益频繁。
全球并购热潮不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的深⼊,这股热潮也正在推动着中国企业的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规定:购买⽅对合并成本⼤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
⽽对合并成本⼩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新准则并未给出⼀个明确的定义,只是给出了会计处理的⽅法。
会计界将这个“差额”则约定为“负商誉”。
⼀、负商誉产⽣的原因负商誉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企业的许多资产实际上不可能分开出售,如分开出售则其价值可能会⼤⼤降低,这就决定了企业只有采取整体出售资产的⽅式,才可能将其损失降⾄最⼩;单项出售的交易费⽤⼤于整体出售净资产的交易费⽤时,理性的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者为避免过⾼的交易费⽤会⾃愿承受部分出售价格的损失;在被并购企业出现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实际上企业的实际价值已经低于净资产的现⾏价值,为了尽快将企业出售,避免更多亏损,企业业主可能会将企业降价出售;被并购企业存在⼀些未⼊账的不利因素(隐性的负债或成本);被并购企业与施并企业的谈判能⼒以及所掌握信息的情况;政府的⾏政⼲预等。
⼆、不同国家对负商誉的账务处理由于在会计实务中,负商誉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账务处理上就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必须合理的在账⾯上进⾏反应,并在财务报表中进⾏披露。
下⾯⽐较⼏个主要国家(组织)对负商誉的账务处理。
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颁布了《企业合并》准则(IAS22),曾提出三种处理负商誉的⽅法。
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变化及填列的思路

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变化及填列的思路郭磊【摘要】在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中,需要填列“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这两个项目,但是实务中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变化的数据很难从工作底稿中获得,因此合并权益变动表中“少数股东权益”的填列成为了一个工作的难点.本文通过实务中常见的引起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七种业务因素展开分析,提供了一个分析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变化及填列的可行思路.【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4页(P97-100)【关键词】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合并范围;利润分配【作者】郭磊【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合并报表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合并范围利润分配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合并报表中需要对少数股东有关情况进行列报,即合并报表中列示“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两个项目。
以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为例,合并方可直接以子公司净资产持续计量的公允价值以及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按照少数股东份额分别确认“少数股东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
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给实务工作带来高效与简便,但是少数股东权益、损益在会计期间的变化过程并未展现,往往也会导致按照少数股东份额直接确定的权益金额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间接计算期末少数股东权益金额两者存在差异,而这往往是实务工作着需要重视的。
现行合并方法直接按照少数股东份额确定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份额,并未考虑会计期间的变化过程,导致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需还原计算填列。
传统方法下,先需要找出各种引起少数股东权益变动的影响因素,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影响少数股东权益的内在逻辑,信息还原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才能准确计算“少数股东权益”的期末余额。
通过对传统方法核算的少数股东权益信息进行还原计算,得到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期末余额数,这样可以将少数股东权益在各个合并报表中的勾稽联系明朗化。
一文秒懂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

一文秒懂少数股东权益与少数股东损益利润表并不是以科目“净利润”结尾,净利润后面还有“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两个科目,与此对应,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后面分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
比如万科2019年三季报利润表显示,实现净利润285.90亿元,其中少数股东损益为103.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41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万科年报,作者整理万科2019年三季报资产负债表显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672.74亿元,少数股东权益776亿元,合计构成了所有者权益合计2448.52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万科年报,作者整理2019年一季度时,少数股东损益为20.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21亿元,同期的少数股东权益为78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76亿元,为什么万科一季报披露的数据被广大投资者诟病呢?今天初善君跟大家一起用四千字学习一下少数股东的秘密。
1、少数股东是谁?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均指少数股东所拥有的权益或损益,权益对应净资产,指少数股东所投入地资产,损益对应净利润,只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净利润。
什么是少数股东呢?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并不全部100%持股的,有些只持有并表子公司80%股权,有些只持有并表子公司60%的股权,那么另外20%或者40%的持股股东就是少数股东。
也就是说,只要有非100%并表的子公司,就会有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
比如A上市公司,持有B公司70%的股权,且合并B公司报表。
A公司母公司报表净资产10亿元,一年可以确认1亿元的净利润,B 公司净资产2亿元,一年可以确认5000万元净利润。
在合并报表里,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如何体现呢?首先看利润表,A公司合并报表显示共有1.5亿元净利润,其实5000*30%即1500万净利润是少数股东损益,剩余的1.35亿元才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报表上显示实现净利润1.5亿元,少数股东权益0.15亿元,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的概念

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minority stockholder's interest)目录[隐藏]•1 什么是少数股东权益•2 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3 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4 少数股东权益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1]•5 少数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6 少数股东权益的相关规定•7 参考文献[编辑]什么是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简称少数股权,是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表示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的份额。
在控股合并形式下,子公司股东权益中未被母公司持有部分。
在母公司拥有子公司股份不足100%,即只拥有子公司净资产的部分产权时,子公司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属于母公司所有,即多数股权,其余部分仍属外界其他股东所有,由于后者在子公司全部股权中不足半数,对子公司没有控制能力,故被称为少数股权。
[编辑]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母公司在子公司的持股比例)[编辑]少数股东权益的会计处理当母公司以非账面价值购买子公司部分股份时,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以公允价值计价还是以账面价值计价,取决于合并报表编制所采用的理论。
在母公司理论下,合并会计报表是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才能按公允价值计价,而属于少数股东部分的净资产应按账面价值计价,因而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中也以账面价值计价,并被列为一项负债。
在实体理论下,子公司已成为企业集团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整体的经济资源由多数股权和少数股权提供,它们应被一视同仁。
因此,子公司的净资产应采用相同的计价基础,即均按公允价值计价,同时,由母公司购买子公司股份所蕴含的子公司全部商誉也应由少数股东分享。
在这一理论下,少数股东权益应列为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但可与多数股东权益一起附表列示。
从合并的观点看,少数股东是企业集团所有者中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所有权限仅限于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即只能分享子公司分派的股利,而当子公司清算解散时,他们也只能分享子公司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的权利得到满足以后的剩余财产。
少数股东持股确认为权益还是金融负债?

少数股东持股确认为权益还是金融负债?本期我们继续解读证监会监管适用指引—会计类第3号:3-5对少数股权远期收购义务的会计处理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进行分类时,应当考虑企业集团成员和金融工具的持有方之间达成的所有条款和条件,以确定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因该工具承担了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义务。
如果一项合同使发行方承担了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义务,发行方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该义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其金额等于回购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
监管实践发现,部分公司对于附少数股权远期收购义务的企业合并相关会计处理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分歧。
现就该事项的意见如下: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如果购买方存在对少数股东的远期收购义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企业承担了一项不能无条件避免的支付现金以回购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义务,在合并日应将该回购义务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金额为回购义务所需支付金额的现值。
企业应根据合同条款的具体约定,判断少数股东权益是否实质上仍存在并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如果相关事实表明少数股东实质上仍享有普通股相关权利和义务,则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继续确认少数股东权益,企业确认上述金融负债的同时应冲减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反之,如果少数股东不具有普通股相关权利和义务,如不享有表决权、分红权、股票增值收益权等,则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应再继续确认少数股东权益,而应将上述金融负债视为合并成本的一部分。
C社:此问题在《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二、金融工具相关问题1.未确认少数股权远期回购义务”、《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2020)》“案例3-16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少数股东持有的卖出期权的会计处理”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会计监管动态(2022年第5期)》“新设子公司附有回购义务时的会计处理”,均有涉及。
加之本监管指引的规定,其处理已较为明确。
举例如下:甲、乙公司共同投资A公司,甲支付对价200万取得A公司80%股份,是控股股东,乙支付对价40万取得A公司20%股份,是少数股东,购买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是2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累计亏损为356.25万元,所有者权益小计为-156.25万元,母公司占51%的股份,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以减至零为限,在做合并抵销分录的时候,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已确认的102万元的亏损额,少数股东收益确认了98万元的亏损。
总计已经把200万的注册资本已全部抵销,那未分配利润中还有-156.25万元的亏损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中怎么体现啊?答: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承担的份额,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投资企业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一般以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为限。
其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以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增设“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同时,在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下反映,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新看点时间:2008-02-22 文章来源: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上体现了许多新理念、新变化,尤其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各类企业中分步实施的,2007年是新老会计准则共存过渡期的第一年。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合并财务报表是兼容着各种不同会计政策的,这就要求广大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掌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为正确阅读和理解2007年的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吃好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这一“拼盆”。
正确理解新规定对财务指标含义的影响老准则下采用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仅站在母公司股东立场设计合并财务报表。
而新准则下采用实体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站在集团公司全部股东的立场上设计合并财务报表。
“少数股东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项所有者权益列示,也就是说合并财务报表净资产中将包含少数股东权益。
如果少数股东权益为正,公司净资产将增加,如果少数股东权益为负,公司净资产将减少。
利润表中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为了方便母公司股东,在资产负债表上单列“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在利润表上单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与老准则相比,一些财务指标所代表的含义己发生变化。
如“净资产”、“净利润”,老准则所反映的是母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下表示集团所能控制的全部。
拥有和控制是二者的最大区别。
由于新老准则下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财务指标(净资产、净利润)的含义不同,因此要求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在阅读和理解时要注意,要从新的视角来更加深入分析这些财务指标,并在企业价值分析中确定新的合理的市盈率、市净率。
有必要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盈利进行再次确认。
若公司合并报表为盈利,但主要是由于依靠少数股东权益的贡献实现盈利,即实际上“净利润”项目中在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为负数,这种情况下,若认定公司当期是盈利的,那么就会出现一类很奇特的公司,即当期实现盈利却无法实施分红。
因为“净利润”在扣除“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后当期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负数。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盈利的公司,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对投资者有一定误导作用。
掌握集团内企业执行的新旧会计政策及其差异通常集团公司下属有各类单位,有的执行新准则,有的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老准则,甚至有的执行行业会计制度。
在我国新老准则共存的现阶段,为降低合并报表编制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规定企业集团无需进行会计政策调整,直接依据不同会计政策形成的母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汇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所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是兼容着各种不同会计政策的“大杂烩”。
国资管理部门为兼顾新旧准则过渡时期执行不同会计核算制度企业的填报需要,特意在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下加注:“表中带*科目为合并会计报表专用;加△仿宋体项目为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专用;加#楷体项目仅由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专用。
”2007年度财务报表格式兼容了新准则和原有企业会计制度的内容,由企业根据实际执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分别选择相关项目、口径和内容填列。
因此,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要仔细阅读合并会计报表附注,看清纳入合并报表的各类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了解各类执行的新旧会计政策企业的家数,找出新旧会计政策产生的差异。
特别关注相同业务在不同会计政策下处理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在新旧会计准则共存的情况下,常常会针对同一经济业务作截然不同的会计处理,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即使是都采用新准则的情况下,因选用了不同的具体会计政策,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这类差异同样会很大。
如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若选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一方面因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与账面价之间的巨大差额会大幅增加或减少公司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净资产,同时也增加或减少公司利润。
集团内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企业,部分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部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最终导致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并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项目是一个由两种计量模式混合而成的“混血儿”。
把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新规定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我国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在企业合并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我国新准则把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并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
这一做法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因在同一控制下合并了一家公允价大大高于账面价的子公司,导致合并方合并日的净资产大幅下降;有时期末因在同一控制下合并了一家盈利很好的子公司,导致合并方合并当期的净利润大幅增加。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一定要了解当期是否存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若有,需关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一行为对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列示的净资产和净利润的影响额。
另外,对于已执行新准则的集团公司母公司而言,与旧准则相比其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会显得非常“单薄”。
主要是因为按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下只要子公司不分配现金股利,其实现的利润无法反映到母公司财务报表上。
来源:《上海国资》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