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

结课论文

题目:关于对天津海河生态环

境问题的初步探讨

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就在人们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为巩固和扩大发展而不遗余力时,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不期而至。生态环境危机的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又是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动因。在这一转变中,新的平衡尚难达到,但是人与自然之间恶性互动的关系必须扭转。水利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与治水方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关键词]天津海河流域; 生态环境;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以海河为轴线,一二级河道

综合交错,洼淀棋布,曾被誉为“北国江南、水乡泽

国”。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

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起自天津金钢桥,到大沽口入渤

海湾,

故又称

沽河。

海河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

河、南运河五大河流及300多条支流组成海河

水系,以卫河为源,全长1,090公里,其干流

自金钢桥以下长73公里,河道狭窄多弯。海

河水系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

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

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流域总面积229,000

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3.3%,其中山区

约占54.1%,平原占45.9%,人口7,000多万,

耕地1.8亿亩。沿海河两岸先后形成的老城厢

和租借地构成了代表天津市城市风貌的中心城区。

但海河流域面积只有全国总面积的3.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5m(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7),但是人口总数却达到1.2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近1/10),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同时,还要支撑起像天津这样急剧扩展的超级城市。流域固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必不可免也是无所顾忌地被打破了。

目前,天津市地下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到105m,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达1-3m 不等,暴雨过后涝水难排。城市水环境虽经治理有所改善,但是周边仍在恶化之中。2000 年,因大旱连年,滦河上的潘家口水库水资源几近枯竭,国务院决定第6次引黄济津,投入巨资从千里之外的黄河紧急调水4亿m,才解了天津缺水的燃眉之急。而今,市民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体会,除了水少、水脏之外,又添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市场上农产品、水产品虽然丰富,但是谁知道是不是要命的污水灌养的呢?

就在人们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为巩固和扩大发展而不遗余力时,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危机不期而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湖泊干涸、湿地萎缩、水土流失、沙尘暴肆虐、地下水过度超采、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严重问题,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于流域中、东部与滨海平原区生活的居民来说,生态环境的危机已是威胁生存而单凭自身又无力摆脱的困境。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危机与流域内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 世纪50年代以来,世人看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先后赶超发达国家的历程。他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产生了严重的水问题。但是,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水平之后,就为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了较强的实力。但是,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已经处于危机的状态,而人均GDP尚不足1千美元,这就迫使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改善之路。

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湖泊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几近枯竭、水土流失严重。以上情况表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各种症状都是以水为主体,或者说,水资源是海河流域生态环境危机的核心要素。

目前,海河流域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生态环境危机的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又是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动因。在这一转变中,新的平衡尚难达到,但是人与自然之间恶性互动的关系必须扭转。水利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与治水方略,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向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在过去短短的50年中,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环境的危机在一些区域已经达到了威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程度。生态环境的恢复,成为海河水利的重要使命。在人类活动密集、资源型缺水的区域,生态环境危机的形成,往往意味着环境要素的变化超出了自然界自身能力可恢复的范畴。因此,生态环境的恢复,难以简单地通过人类活动的退缩而回复到过去的状态。根据林镇洋等(2001)的综述,生态环境的恢复有4种模式可以选择,即复育、修复、改善和再造。海河流域生态系统是依赖水利系统维护的自然和人工的混合系统。系统安全性的保障,需要从两方面考虑:①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调控能力,将环境要素的变化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限度之内;②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整,增强系统自身对环境变化的承受能力和自调节能力。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主要有3个具体方案:泛滥允许型的治水模式、在蓄滞洪区部分恢复湿地、发展河道滩地型污水治理工程。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海河水利的重任。治水思路的转变,流域水管理体制的完善,治水对策、技术的发展,水利投资渠道的拓宽等,是实现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必要前提。传统水利虽然极大地增强了流域内调控水多水少的能力,支撑了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难以胜任流域内协调配置水资源、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为了摆脱困境,必须大力加强前期基础研究工作,具体建议有:健全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探讨人与自然和谐的治水模式、增强生态系统的自调节和自适应能力、规范信息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晓陶.关于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北京100044.

[2]杨洋张颀.天津市海河开发改造工程实录与思索.城市环境设计记录与思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