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记录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检测总结汇报范文
![水土保持检测总结汇报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61ba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5.png)
水土保持检测总结汇报范文水土保持检测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大家好!我是水土保持检测小组的组长,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小组最近对水土保持情况的检测工作。
一、检测目的和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使得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及时掌握我国各地的水土保持情况,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小组决定开展水土保持检测工作。
二、检测方法和步骤我们小组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具体步骤如下:1. 调查研究:我们首先对检测区域的地理环境、土地利用状况和人口密度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于明确检测目标和范围。
2. 采样测量:我们在检测区域随机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样点,并对其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率等进行了测量和采样。
3. 室内实验:我们将采样得到的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针对不同样品进行了室内土壤侵蚀试验,以评估其抗侵蚀能力。
4.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水土保持情况的详细数据和分布图,以及相关的统计结果。
三、检测结果与分析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的检测结果:1. 土地利用状况:我们发现在检测区域内,农田占比较高,而林地和草地的面积较小,这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风险。
2. 土壤侵蚀情况:我们的数据显示,检测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问题,其中部分地区土壤侵蚀量超过了安全范围。
3. 植被覆盖情况:检测结果显示,植被覆盖率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区植被丰富,而另一些地区植被几乎没有保留,这也是土壤侵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抗侵蚀能力:通过室内实验,我们发现一些耕地的土壤抗侵蚀能力较弱,需要加强保护措施。
四、对策建议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在土地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的要求,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减轻土壤侵蚀风险。
2. 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大植树造林和草地建设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减缓土壤侵蚀速度。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317ba36bec0975f465e2af.png)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篇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附件3: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提纲一、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2、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3、监测工作实施概况二、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1)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2)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2、取土监测结果(1)设计取土(石)情况(2)取土(石)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取土(石)量监测结果3、弃土监测结果(1)设计弃土(渣)情况(2)弃土(渣)场位置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3)弃土(渣)量监测结果4、………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1、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2、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13、临时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四、土壤流失量分析1、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2、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五、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4、土壤流失控制比5、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六、结论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3、存在问题及建议4、综合结论2篇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总结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我局众多行政许可中的一项,对于在“三化两区”建设中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宜居房山的成功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怎样做好服务工作,在解决开发建设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又要加快审批进度,为加快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情况自北京市水务局、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局加强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的监督力度,与环保局协调开展项目前期的环评水保工作,定期同环保局环评科进行业务交流,并经常邀请环保局相关人员参加水土保持方案专家审查会。
截止到11月底,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46项(报告书36项,报告表10项),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4.87亿元,减少水土流失量6.86万吨。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1e598f102de2bd9605888b.png)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篇一:XX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总结XX年,我省监测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运行良好,生态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展顺利,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面展开,发布了XX年度《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全省监测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一、工作实绩(一)监测站网情况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省“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初步验收,在生产试运行期间,各监测站对专家组提出的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如朔州市政府已同意成立市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各项手续已办理完毕;长治分站的平顺县白马监测点和临汾分站的乡县冷泉沟监测点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新建了太原分站的娄烦县东山监测点;各监测站的监测设施设备已投入使用。
我省“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基本满足了最终验收的要求。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将于明年实施,我省投资约800多万元,需建设约80个常规监测点。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统一部署,我省以承诺函的方式对配套资金进行了承诺,并积极与水文水资源局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针对各监测站所辖地区水土流失特点进行了监测点布设地的初步规划。
(二)生态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情况1、“21世纪首都水资源项目”今年年初,我们以朔州市朔城区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为范本,对其它各项目区的监测报告的格式、监测指标以及操作规范进行了统一。
7月,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对各项目区的监测人员进行了现场指导,具体讲解了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写要求以及数据获取和整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当地市、县水利局的大力配合下,完成了各项目区的监测任务。
2、“淤地坝项目”在西安黄土高原坝系监测启动会后,我省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河曲县树儿梁流域和地处黄土残塬沟壑区的永和县岔口流域被确定为示范监测坝系,并签订了监测合同。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自验报告示范文本、监测总结报告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自验报告示范文本、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2bc3da102de2bd96058850.png)
附件1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验报告示范文本前言简要介绍项目背景、立项和建设过程、水土保持后续设计、自验情况等。
1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 项目概况1.1.1 地理位置说明项目在行政区划中所处的位置。
点型工程介绍到乡(镇),线型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经县(市)、主要控制点和终点。
1.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建设性质、规模与等级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3 项目组成及布置说明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构)筑物、工程布置等。
1.1.4 施工组织及工期介绍土建施工标段划分、施工场地布置、施工道路、工期等。
1.1.5 工程投资包括工程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投资方等。
1.1.6 工程占地介绍工程实际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
1.1.7 土石方情况介绍工程实际发生的土石方挖填数量。
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说明年排放灰渣(矸石、尾矿等)量及利用情况。
1.1.8 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简要说明拆迁(移民)安置、专项设施改(迁)建内容、规模和实施单位。
1.2 项目区概况1.2.1 自然条件简要介绍项目涉及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等情况。
点型工程介绍到县;跨省的线型项目介绍到省,不跨省的线型项目介绍到市。
1.2.2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介绍项目所涉及区域的水土保持分区、水土流失类型、容许土壤流失量等,点型工程介绍到涉及县(市)所属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三级区,线型工程介绍到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的二级区。
介绍涉及的国家及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2 水土保持方案和设计情况2.1 主体工程设计简要说明前期工作相关文件取得情况、不同阶段设计文件的审批情况等。
2.2 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及后续设计简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批复和水土保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后续设计情况。
2.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介绍批复方案的防治责任范围。
2.4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介绍批复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某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某工程施工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184c80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3.png)
核工业265地质大队职工经济适用房建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监测单位:工程勘察院2008年9月核工业265地质大队职工经济适用房建立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批准:核定:审查:校核:报告编写:监测人员:目录1 建立工程及工程区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工程区概况31.3工程水土流失特点51.4现有水土保持措施简介72 监测实施92.1监测目标与原那么92.2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13 监测容和方法123.1监测容123.2监测方法和频次133.3监测时段163.4监测点布设164 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17 4.1侵蚀单元划分174.2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19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29 5.1防治责任围动态监测结果295.2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315.3地表扰动面积动态监测结果345.4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346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356.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356.2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416.3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分析457 结论467.1水土保持措施评价467.2监测工作中的经历与问题511 建立工程及工程区概况1.1工程概况***第二发电XX三期工程是在二期主厂房扩建端预留场地上进展扩建的工程。
工程区位于******市***区境,东北方向距***市132km,南距***县26km,南邻***公路,东靠***工矿区城市道路,西侧为***河,北侧为起伏的低丘。
该厂原有装机是2台容量300MW的燃煤机组〔*5、*6机组〕,于1995年开工建立,到1997年9月全部投产。
本期工程属三期工程,是在二期工程根底上的新建工程,建立规模为2×300MW〔*7、*8机组〕的亚临界纯凝发电机组。
动态投资25.117亿元。
本工程的建立为***地区经济开展提供了电力,对于***电网的平安运行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工程冷却技术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同步建立烟气脱硫设施,设计煤种含硫量为0.33%,校核煤种含硫量为0.48%,脱硫装置按含硫量为0.48%设计,技术成熟可靠,吸收剂廉价可得,副产品能够综合利用,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脱硫效率在90%以上。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38b817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2.png)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报告示范文本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X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X市XXX区XXX街道XXX路XXX号建设内容:XXX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本项目按照《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设施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了建设。
具体情况如下:1. 土地利用方式本项目土地利用方式为XXX,按照《水土保持设施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2. 土地平整本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土地平整,确保了土地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3. 土地覆盖本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土地覆盖,采用了XXX等覆盖材料,确保了土地覆盖率符合要求。
4. 植被建设本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植被建设,采用了XXX等植被种植,确保了植被覆盖率符合要求。
5. 沟道治理本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沟道治理,采用了XXX等沟道治理措施,确保了沟道的排水能力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6. 集水排水设施建设本项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水排水设施建设,采用了XXX等设施,确保了排水能力符合要求。
三、验收结果经过对本项目水土保持设施的检查和测试,符合以下要求:1. 土地利用方式符合《水土保持设施管理办法》的要求。
2. 土地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土地覆盖率符合设计要求。
4. 植被覆盖率符合设计要求。
5. 沟道排水能力和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6. 集水排水设施排水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经检查发现,本项目存在以下问题:1. XXX问题整改措施:XXX2. XXX问题整改措施:XXX3. XXX问题整改措施:XXX五、结论本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符合《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设施管理办法》的要求,经验收合格。
同时,存在的问题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c6d7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73.png)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水土保持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监测水土保持的状况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本次监测总结报告主要针对某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有价值的发现和建议。
首先,本次监测通过采集土壤样本和水体样本进行实验室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处于一般水平。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导致土壤结构紧密且容易流失。
同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相对较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水体样本中的重金属含量接近或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表明水体受到了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其次,通过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仍有改进的空间。
农田畜禽养殖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田间排水体系不完善,导致水体积聚和土壤侵蚀。
此外,道路和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大量的土壤和扬尘的流失,同时也污染了附近的水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建议加强农田的水土保持工作。
通过改善田间排水体系、修建护岸和坡地梯田等措施,减少水体积聚和土壤侵蚀的可能性。
同时,鼓励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加强土壤养分的管理,提高土壤质量。
其次,建议加强建设工地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覆盖和固定裸露的土壤,减少土壤流失。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堆放和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
最后,建议加强水体的监测和治理工作。
定期对水体进行抽样分析,掌握水质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少水体的污染和影响。
总之,本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地区的水土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9d70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5.png)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及时掌握土壤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各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十分必要。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一、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监测是对土壤、水文和植被状况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为灾害预防、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土壤侵蚀、水资源枯竭等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水土保持监测还可以评估土地利用政策的效果,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土保持监测面临的挑战然而,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技术手段相对滞后,无法实现对大范围土地的实时监测。
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数据整合和分析平台,使得监测数据的利用率较低。
此外,监测工作经费相对不足,人力资源也面临短缺的情况。
三、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上述挑战,我们应该加强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土地的高效监测。
同时,需要建立起数据共享和交流机制,促进监测数据的有效利用。
政府应加大对监测工作的投入,提供足够的经费和支持,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此外,水土保持监测还需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关注。
例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和干旱地区,应给予更多资源和关注,加强监测和保护工作。
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监测,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土地的状况,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水土保持监测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面对挑战,我们应加强技术研发,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加大监测经费投入,关注重点区域,以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7dc79fa2161479171128d5.png)
二、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编写提纲)1 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 项目概况;1.2 项目区概况;1.3 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2 监测实施2.1 监测目标与原则;2.2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 监测内容及方法3.1 监测内容3.1.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3.1.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3.1.3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3.1.4 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
3.2 监测方法和频次3.2.1 调查监测;3.2.2 定位监测;3.2.3 临时监测;3.2.4 巡查。
3.3 监测时段3.4 监测点布设4 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4.1 侵蚀单元划分4.1.1 原地貌侵蚀单元划分;4.1.2 地表扰动类型划分;4.1.3 防治措施分类。
4.2 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4.2.1 原地貌侵蚀模数;4.2.2 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4.2.3 防治措施实施后侵蚀模数。
5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5.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5.1.1 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5.1.2 施工期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5.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5.2.1 设计弃土弃渣情况;5.2.2 弃土弃渣场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5.2.3 弃土弃渣量动态监测结果。
5.3 地表扰动面积动态监测结果5.4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5.4.1 各阶段土壤流失量;5.4.2 各扰动地表类型土壤流失量。
6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6.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6.1.1 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6.1.2 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6.1.3 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进度。
6.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6.2.1 扰动土地整治率;6.2.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6.2.3 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6.2.4 土壤流失控制比;6.2.5 林草植被恢复率;6.2.6 林草覆盖率。
6.3 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分析7 结论7.1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7.1.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防治达标情况;7.1.2 综合结论;7.1.3 存在问题及建议。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9901b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d.png)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一、项目背景某工程位于某省某市,总投资亿元,是一项重要的建设项目。
该项目建设时涉及大量的土方开挖和填方工作,在施工期间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地质地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确保工程施工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二、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为确保水土保持监测的全面性和实效性,本工程在施工前制定了细致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监测网络本项目监测网络主要围绕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环境展开,通过布置土壤墒情观测点、地下水位监测点、土壤侵蚀监测点等,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点或有风险的部位巡查监测。
2.监测参数和监测频次本项目主要监测参数包括土壤水分含量、地下水位、径流量、颗粒物浓度和土壤侵蚀速率等,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监测方法和设备本项目监测采用了多种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设备,如土壤水分全自动观测系统、数字式水位计、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等,以确保实时监测和数据自动化处理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三、监测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际的监测工作,我们得到了以下主要监测数据和结果:1.土壤水分含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同地点的土壤水分含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施工期间,土壤水分含量主要集中在20%~30%的范围内,说明土壤具有较好的防风保水能力。
2.地下水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主要受到降雨以及地下水排泄等因素的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地下水位总体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说明本项目施工并没有对地下水系统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3.颗粒物浓度在施工过程中,颗粒物浓度主要受到土方开挖和运输等因素的影响。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颗粒物浓度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且在累积降雨量较高时,颗粒物浓度会明显上升。
4.土壤侵蚀速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土壤侵蚀速率的监测,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土地资源的损耗程度。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壤侵蚀较轻微,与工程施工所在地区的地貌环境相符合。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ee0e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0.png)
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1. 前言本文档总结了某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情况和结果。
通过对该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与总结,旨在评估和改进工程的环境影响,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2. 监测目的本次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工程对土壤侵蚀、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3. 监测内容3.1 土壤侵蚀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工程周边的土壤侵蚀情况,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根据土壤类型和坡度,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侵蚀量的测定。
•对工程周围的河流、水库等水体进行水质监测,评估土壤侵蚀对水质的影响。
•根据野外观测和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定期监测工程周边的裸露土地面积变化。
3.2 水质污染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工程周围的水体,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定期采集水样进行水质指标检测,包括水质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对污染源进行定位并加强监管,预防污染物进入水体。
•加强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污染问题。
3.3 生态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工程周围的自然环境,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对周边植物、动物群落进行调查与监测,评估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定期进行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监测,了解工程施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加强对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和改善受影响的生境。
4. 监测结果4.1 土壤侵蚀监测结果根据土壤侵蚀量的测定和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在工程施工期间,土壤侵蚀情况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为工程周边的裸露土地面积增加,导致土壤流失和水质污染加剧。
4.2 水质污染监测结果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工程周边的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包括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此外,部分水域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4.3 生态环境监测结果通过对周边植物、动物群落的调查和监测,发现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明显。
部分植物群落受到破坏,动物种群数量减少。
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显示,工程施工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范本模板】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cbb281a98271fe900ef9af.png)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综合说明 (3)第二章编制依据 (5)第一节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依据 (5)第二节技术标准依据 (5)第三节合同及其他依据 (5)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 (6)第一节开发建设项目规模 (6)第二节工程布局 (7)第三节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8)第四章项目区水土保持状况 (9)第一节水土保持影响因素概况 (9)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11)第三节项目区水土保持实施进度 (12)第五章水土保持监测目标和原则 (13)第一节监测目标 (13)第二节监测原则 (14)第三节监测时段的划分 (15)第六章监测目的、内容和方法 (16)第一节监测目的 (16)第二节监测内容 (17)第三节监测方法 (19)第七章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22)第一节工作组织 (22)第二节质量控制 (22)第八章监测结果及分析 (23)第一节监测成果 (23)第二节水土流失危害 (29)第三节水土保持效益 (31)第九章建议与结论 (33)第一节结论 (33)第二节建议 (33)第一章综合说明××水电枢纽工程位于××中游右岸支流南河上游粉清河上,坝址在××省××县××镇肖家湾,距××镇6km,距××县城38 km。
南河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
1℃,多年平均风速1.5m/s,风向多为北西向。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890mm。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2150 km2,占全流域的33%,坝址多年平均流量30.5m3/s,多年平均径流量9.36亿m3.坝区南河蜿蜒曲折,总体流向自西向东,坝址河段则近南北向.南河河谷深切,呈不对称“V"形,河床纵坡降约4‰,河床枯水位235—240m,河宽30—50 m,水深0—5 m。
坝址区出露岩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页岩,砂砾石和粘土等天然建筑材料较丰富。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06ee2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6.png)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水土保持是指保护和改善土壤资源、水资源的一种综合性维护工程。
在我国这样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和提高水土保持的效益,我单位于近期进行了一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并将在本文中给出总结报告。
一、水土保持的意义和目标水土保持的意义在于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和肥力,防止土壤的流失和侵蚀。
同时,水土保持工作也可以起到调节地下水位和净化水体的作用,促进区域生态的平衡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监测了解当前的水土保持状况,并为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参考。
二、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和过程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包括实地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专业设备的使用等。
监测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监测区域,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形成监测报告。
三、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及问题分析在监测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部分农田中存在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土壤质量下降,水资源利用率低,农田生产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其次,在城市地区,由于工地土方开挖过程中的不规范施工等原因,导致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现象。
四、水土保持监测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术水平。
其次,引导城市工地的规范施工,避免土壤裸露,减少水土流失。
另外,也可以适时进行植被恢复和水体保护工程等,以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
五、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成果通过本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我们不仅增加了对水土保持问题的了解,更为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将监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报告,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展望水土保持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监测工作的力度,不断完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质量。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a7336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0.png)
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频繁,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为了科学评估水土保持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我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和总结,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监测范围。
本次监测范围包括了我单位所属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
涵盖了多种地形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河谷等,监测工作涉及到了植被覆盖、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多个方面。
二、监测方法。
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定点观测、实地调查等。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获取了大范围的植被覆盖信息和土地利用状况,为后续的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还选取了代表性的监测点进行了定点观测和实地调查,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
三、监测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监测结果:1.植被覆盖。
在监测范围内,植被覆盖率整体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
其中,经过水土保持工程治理的区域植被覆盖率有明显提升,而部分未进行治理的区域植被覆盖率仍然较低。
2.土壤侵蚀。
监测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问题。
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带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而河谷地带的土壤侵蚀相对较轻。
3.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水土保持工作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监测结果显示,经过水土保持工程治理的区域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四、问题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不到位。
部分地区存在水土保持工程治理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植被覆盖率低、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2.人为破坏。
部分地区存在人为破坏植被的情况,加剧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
3.自然因素。
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如降雨量过大、地形地貌复杂等。
五、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治理。
水土保持监测结报告范文
![水土保持监测结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40260d1eb91a37f1115c66.png)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149号水土保持方案丙云字第101号永德县忙海河七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目录1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 1.1项目概况 11.1.1项目地理位置 11.1.2项目建设规模及特性 11.1.3项目组成 21.1.4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 61.1.5工程占地 81.1.6土石方平衡 91.1.7工程实施进度及投资 101.2项目区概况 111.2.1自然环境概况 111.2.2社会经济状况 141.2.3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作开展状况 141.3工程水土流失特点 152、监测实施 162.1监测目标与原则 162.2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72.2.1监测依据 172.2.2监测组织 182.2.3监测实施 183监测内容与方法 20 3.1监测内容 203.1.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 203.1.2弃土弃渣动态监测 203.1.3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 203.1.4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 213.1.5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223.2监测方法和频次 223.2.1调查监测 223.2.2定位监测 243.2.3临时监测 263.2.4巡查 263.3监测时段及监测频次 263.3.1监测时段 263.3.2监测频次 273.4监测点布设 273.4.1监测点布设原则 273.4.2监测点布设主要思路 283.4.3监测点布设结果 283.5监测设施设备 314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 33 4.1侵蚀单元划分 334.1.1原地貌侵蚀单元划分 334.1.2地表扰动类型划分 334.2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 364.2.1原地貌侵蚀模数 364.2.2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 365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39 5.1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395.1.1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 395.1.2工程建设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 395.1.3防治责任范围变化分析 405.2弃土弃渣监测结果 415.2.1设计弃土弃渣情况 415.2.2弃渣场实际情况 415.3地表扰动面积监测结果 415.4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 425.4.1各阶段土壤流失量 425.4.2工程建设过程扰动地表类型土壤流失量 425.4.3工程现状防治措施实施后土壤流失量 426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 45 6.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456.2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 466.2.1扰动土地整治率 466.2.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476.2.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率 476.2.4土壤流失控制比 486.2.5林草植被恢复率 486.2.6林草覆盖率 496.3运行初期水土流失分析 507结论 517.1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517.1.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与防治达标情况 517.1.2综合结论 517.1.3存在问题与建议 517.2监测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 527.2.1监测工作中的经验 527.2.2存在问题与建议 52附件:(1)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委托书;(2)《临沧市水利局关于永德县忙海河七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临政水复〔2010〕73号。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4b51395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b.png)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示范文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范本)前言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等,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见附表)。
1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1.1 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简要介绍项目地理位置、建设性质、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建设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等。
1.1.2 项目区概况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等情况。
1.2 水土保持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及变更,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
1.3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3.1 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执行情况。
1.3.2 监测项目部设置监测任务委托、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3 监测点布设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3.4 监测设施设备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5 监测技术方法简要介绍应用的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重点介绍针对项目特点采用的先进监测技术和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3.6 监测成果提交情况包括监测实施方案、监测记录表、监测意见、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
2 监测内容和方法2.1 扰动土地情况列表说明扰动土地情况(包括扰动范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等)的监测频次与方法。
2.2 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列表说明取料(土、石)、弃渣(土、石、矸石、尾矿等)(以下简称取料、弃渣)的监测内容(包括取料场、弃渣场及临时堆放场的数量、位置、方量、表土剥离、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监测频次与方法。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总结报告示范文本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总结报告示范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77d5f7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b.png)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总结报告示范文本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中,监理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全面监管和管理,确保水土保持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将就某公司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进行总结报告,以期为监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工程概况该生产建设项目位于某农村,规划建设占地面积为200亩。
水土保持工程主要包括梯田建设、沟道加固、坡面覆盖等方面。
三个月内,共有1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工程监理工作。
二、监理工作内容1.工程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审核。
在监理工作开始前,我方就对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审核,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最终得到了工程建设单位的认可,并且将建议纳入方案中,确保后续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2.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措施检查。
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每天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检杳,包括护坡网和护坡石的安装情况、雨水收集设施是否开启、沟渠是否清理、梯田是否平整,坡面是否被覆盖、是否完善防洪灾设施等等。
检查结果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并对存在的问题抽查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工程施工技术监督。
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进行了严格监督,要求施工方在安装梯田、加固沟渠、覆盖坡面等方面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并针对施工过程及时指导,要求施工方采用节能环保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环保达到最优。
三、监理工作效果在监理的三个月时间内,我们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和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监理工作中加以执行。
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检查结果的不合格之处提出指导与纠正。
同时,对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监理人员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不合理的建议,并在重大的工程问题处给其相应地整改时间。
远距离实行监理工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误差可能,提高了监理工作的质量、效率以及履行监理职责的公正洁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记录示范文本
————————————————————————————————作者:————————————————————————————————日期: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
示范文本
前言
简述项目情况、水土保持监测过程及成果等,并附水土保持监测特性表。
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地理位置(点型工程介绍到乡级,线型工程应说明起点、走向、途径县级名称)、建设性质(新建或改建)、工程规模与等级、项目组成、投资(概算总投资、土建投资)、建设工期(开工与完工时间、总工期)、占地面积、土石方量(挖方、填方、借方、弃方)等。
1.1.2项目区概况
简要介绍项目区地形地貌(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气象(气候类型、降水量、雨季时段、风速及主导风向、风季时段、冻土
深度)、水文(水系、水功能区划)、土壤(土壤类型)、植被(植被类型与林草覆盖率)、容许土壤流失量、侵蚀类型与强度、国家(省级)防治区划等情况。
项目区点型工程按乡(镇)或县级行政区域确定,线型工程按县或地市级行政区域确定。
1.2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情况。
包括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管理(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三同时”制度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水土保持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变更、备案,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意见落实及重大水土流失危害事件处理情况等。
1.3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1.3.1监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
对照监测实施方案,说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路线、布局、内容和方法等实施情况。
1.3.2监测项目部设置
接受委托时间、监测进场及技术交底时间、监测项目部组成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1.3.3监测点布设
监测点的位置、类型、数量及影像资料等。
1.3.4监测设施设备
包括固定观测设施的建设情况,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情况等。
1.3.5监测技术方法
简要介绍一般监测方法(包括遥感监测、实地测量、地面观测、资料分析等)类型,重点介绍针对工程特点采用的监测方法,如无人机、实时监控等。
1.3.6监测成果提交情况
包括监测实施方案、记录表、水土保持监测意见、监测季度报告、监测年度报告、监测总结报告等成果的提交时间、对象(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等。
2监测内容和方法
2.1扰动土地情况
列表说明扰动土地情况(包括扰动范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情况等)的监测频次与方法。
2.2取土(石、料)弃土(石、渣)
列表说明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的监测内容〔包括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及临时堆放场的数量、位置、方量、表土剥离、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监测频次与方法。
2.3水土保持措施
列表说明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的监测内容〔包括措施类型、开工与完工日期、位置、规格、尺寸、数量、林草覆盖度(郁闭度)、防治效果、运行状况〕、监测频次与方法。
2.4水土流失情况
列表说明水土流失情况〔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
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潜在土壤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的监测频次与方法。
3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3.1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3.1.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分别说明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和监测的防
治责任范围,并对比说明变化情况及原因。
3.1.2背景值监测
运用遥感技术,获取大型渣场(弃土(石、渣)量50万m3以上)、大型取土场(取土(石、料)量10万m3以上)、大型开挖填筑面(占地面积2000m2以上或开挖填筑高度30m 以上)等扰动强度较大的区域的背景值监测成果。
3.1.3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根据工程建设进度,按照监测分区,按年度说明扰动土地面积情况。
3.2取土(石、料)监测结果
3.2.1设计取土(石、料)情况
包括设计的取土(石、料)场数量、位置、占地面积、取土(石、料)量等情况。
3.2.2取土(石、料)场位置、占地面积及取土(石、料)量监测结果
实际设置的取土(石、料)场数量、位置、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及取土(石、料)量等情况。
3.2.3取土(石、料)动态监测结果
将实际设置的取土(石、料)场情况与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差异原因。
3.3弃土(石、渣)监测结果
3.3.1设计弃土(石、渣)情况
包括设计的弃土(石、渣)场数量、位置、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等情况。
3.3.2弃土(石、渣)场位置、占地面积及弃土(石、渣)量监测结果
实际设置的弃土(石、渣)场数量、位置、占地类型、占地面积及弃土(石、渣)量等情况。
3.3.3弃土(石、渣)对比分析
实际设置的弃土(石、渣)场情况与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变化原因。
3.4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按监测分区说明工程土石方监测结果,与水土保持方案对比分析,逐项说明变化原因。
3.5其他重点部位监测结果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说明大型开挖填筑区、施工道路及临时堆土场的监测结果。
4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
4.1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说明工程措施的设计情况、分年度实施情况、监测结果等。
4.2植物措施监测结果
说明植物措施的设计情况、分年度实施情况、监测结果等。
4.3临时防护措施监测结果
详细说明临时措施的设计情况、分年度实施及保存情况等。
4.4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按监测分区汇总工程、植物、临时措施等实施情况,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应多采用量化指标说明。
5土壤流失情况监测
5.1水土流失面积
根据各阶段水土流失面积监测结果,汇总分析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水土流失面积。
5.2土壤流失量
根据项目类型,重点说明土壤流失量实际发生的部位、时间、数量及对周边影响情况。
5.3取土(石、料)弃土(石、渣)潜在土壤流失量
根据实际监测情况,统计监测的取土(石、料)弃土(石、
渣)潜在土壤流失量〔项目建设区内未实施防护措施,或者未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且未履行变更手续的取土(石、料)弃土(石、渣)量〕,重点说明部位、时间和数量、对周边产生的影响。
说明建设单位在发现潜在土壤流失量后落实的防护措施情况和处理结果。
5.4水土流失危害
根据实际情况,说明水土流失危害发生的时间、地点、面积、对周边造成的影响以及处理情况等。
6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6.1扰动土地整治率
分析说明各监测分区扰动土地整治情况,计算项目建设区扰动土地整治率。
6.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分析说明各监测分区水土流失面积及治理情况,计算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6.3拦渣率与弃渣利用情况
说明弃渣拦挡及利用情况,包括临时堆渣的防护情况等,计算拦渣率。
6.4土壤流失控制比
根据土壤流失量监测结果,分别计算施工准备期、施工期、试运行期(植被恢复期)土壤流失控制比。
6.5林草植被恢复率
分析说明各监测分区林草植被恢复情况,计算项目建设区林草植被恢复率。
6.6林草覆盖率
分析说明各监测分区林草覆盖情况,计算项目建设区林草覆盖率。
7结论
7.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土石方的变化分析评价。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T50434-2008),对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及实际达到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
7.2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从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数量、适宜性、防治效果及运行情况等方面,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评价。
7.3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结相关问题(包括水土流失防治、监测工作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7.4综合结论
根据六项指标达标情况,说明项目达到的防治标准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
8附图及有关资料
8.1附图
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2、监测分区及监测点布设图
3、防治责任范围图
4、取土(石、料)场、弃土(石、渣)场分布图
8.2有关资料
1、监测影像资料
包括监测项目部设立照片,大型弃土(石、渣)场、大型取土(石、料)场、大型开挖填筑面、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等汛期前后动态对比照片,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前后对比照片,以及临时防护措施实施情况照片等,并标注拍摄时间、地点。
2、其他资料
其他与项目监测工作相关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