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合集下载

第8章遥感图像目视判读(补充)

第8章遥感图像目视判读(补充)
例如 , 当发现河流两侧有小路通至岸边 , 则可推断该处是渡 口或涉水处, 若附近河面上无渡船 , 就可确认是河流涉水处。
火山熔岩—火山
地理相关分析法: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 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法。
3、目视判读的一般顺序:
(1)直接判读法 (2)对比分析法 (3)信息复合法 (4)综合推理法 (5)地理相关分析法
直接判读法
对比分析法
2、目视判读的基本方法
信息覆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 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 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综合推理法:它是借助各种地物或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 用逻辑推理方法 , 间接判断某一地物或自然现象的存在和属性。
9.1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原理
目视判读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遥感图像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目视判读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 遥感图像 ➢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目的?
遥感图像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4、目视判读的具体过程:
(1)了解影像的辅助信息:即熟悉获取影 像的平台、遥感器,成像方式,成像日 期、季节,所包括的地区范围,影像的 比例尺,空间分辨率,彩色合成方案等 等,了解可判读的程度。
(2)分析已知专业资料:目视判读的最基 本方法是从“已知”到“未知”,所谓 “已知”就是已有相关资料或判读者已 掌握的地面实况,将这些地面实况资料 与影像对应分析,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 系。

遥感第六章 遥感图象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第六章  遥感图象目视解译与制图
(2) 对比分析法:依据解译标志的相近程度,从已知到未 知的 推断过程。 (3) 综合推理法:依据已有知识,经过分析、比较、综合 而做出的推断。
(4) 信息复合法:依据辅助资料,结合解译标志做出推断。
(5) 地理相关分析法:依据地学知识和地学基本规律做出 的推断解译。
4、遥感像片目视解译步骤 (1) 准备阶段: 对解译任务的深刻理解
☆ 摄影像片的基本特征:
(1) 投影方式:中心投影 (2) 视觉感受:地物顶(冠)的形态 ☆ 摄影像片的解译(判读)标志 (1) 直接判读标志:色调与色彩;形状;大小;
阴影;纹理;空间位置。
(2) 间接判读标志:相关布局;内在联系。
3、目视解译方法
(1) 直接判读法:依据解译标志做出的直接判断。
草地
建设用地
4-2
5 水域 未利用地 6
5、遥感制图
阅读重点: (1)遥感影像地图 (2)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过程和步骤
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
1 资料准备
(1)遥感信息源:googleearth上的遥感图作为更新调查的遥感数据源 (2)地形图(基期)、基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2 技术流程
利用遥感技术辅助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以googleearth的遥感图片为基础 调查资料,与原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套合对比,经实地调绘和补充调查,更新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其流程如下: (1)googleearth上下载调查区域的图像 (3)遥感图像几何校正(控制点从对应地形图上获取) (4)目视判读、解译并矢量化 (5)野外核实、调绘、补测 (6)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图型: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
空间位置:地物分布的位置地点。 相关布局:不同地物空间分布的内在联系。

遥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原理与应用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本章主要讲述遥感图像的解译原理、解 译标志、解译方法和目视解译的步骤。要求 学生重点掌握遥感图像的基本原理、目视解 译标志,掌握目视解译的步骤,了解解译方 法。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遥感原理与应用
遥感图像解译:是通过遥感图像提供的各种信息特征 进行分析、推理与判断,最终达到识别目标或现象的过 程。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 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 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解译者的知 识和经验在识别解译中起主要作用,但难以实现对海量 空间信息的定量化分析。 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它是对遥感原始数据的计算机处 理,速度快,数据处理方式灵活多样,但整个处理过程 多是以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的,需要人的经验或知识的 介入;主要利用地物的光谱特征,无法独立鉴别遥感信 息包含的地学内涵,难以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且对地 物的空间特征的利用不够。
上的蒙古包等。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
遥感原理与应用
遥感图像解译与我们日常的观察习惯有三点 不同:
遥感图像通常为顶视,不同于平日里的透视; 遥感图像通常用可见光以外的电磁波谱段,而大多数我
们所熟悉的特征在可见光谱段内,且表现各异; 遥感图像常以一种不熟悉或变化的比例和分辨率描述地
球表面。
反射率%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0-10
标准色调 白 灰白 淡灰 浅灰 灰 暗灰 深灰 淡黑 浅黑 黑
灰阶
1
2
3
4
5
6
7
8
9
10
亮度系数:用一定方向的表面亮度与照度相等的理想反射白 色表面之比来表示。 p=B/Bo,具有方向性。标志物体表面受到光 照后所产生的明亮程度的数值。一般讲,反射能力较高的表面, 亮度系数较大。亮度系数越大,受到同等长光安照大学时环境,科学明与亮工程度学院越3高1 。

实验八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实验八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实验八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一、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熟悉常用卫星遥感图像中各地物影像特征、建立解译标志,为进一步进行地物识别奠定基础,从而掌握遥感图像的识别方法。

二、 实验内容遥感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图像的分析,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环境要素,达到定性、定量分析和识别研究对象的目的,从而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上发挥它的作用。

建立各种解译标志是这一工作的重要步骤。

本次实验就是根据各地物的影像特征,建立起地类分类系统及其解译标志,识别出不同影像上地物。

三、 实验数据1. qb.img四、 实验操作原理及步骤图像解译就是建立在研究地性质、电磁波性质及影像特征三者的关系基础上的。

前面我们介绍了计算机解译的过程,但是实际上计算机解译往往在某些方面达不到实际精度,这就往往需要人机交互来实现,也就是需要目视解译的参与。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首先就需要建立地物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然后根据遥感图像特征与解译标志的关系进行判读,以达到目视解译的目的。

1.解译标志的定义和地物分类解译标志是遥感图像光谱、辐射、空间和事件特征决定图像的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特点,并导致物体在图像上的差别。

图像解译标志给出了区分遥感图像中物体或现象的可能性。

解译标志可区分如下:色调与色彩、形状、尺寸、阴影、细部(图案)以及结构(纹理)等。

地物特征可以分为:色:目标地物的颜色、色调、阴影。

形:形状、大小、图形、纹理(局部地域范围内的图形结构)位:目标地物分布的空间位置与相关布局目视解译有如下几种方法:(1)直接判定法: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与范围的一种方法。

(2)对比分析法:此方法包括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空间对比分析法和时相动态对比法。

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是在同一景遥感影像图上,由已知地物推出未知目标地物的方法。

(3)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者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的方法。

地质大遥感地质学课件08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地质大遥感地质学课件08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利用地质解译标志从遥感图像上,获取地质信息的基本过程称 为地质解译或地质判释。
二、地质解译标志
地质解译标志分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
直接解译标志指地质体、地质现象本身属性所表现出来的影 像特征标志,如色调、形态大小等;
间接解译标志是指与地质体、地质现象有内在联系的其它地 物所表现出来的影像特征标志,如土壤、植被等。两者解译标 志没有严格的界线,根据解译对象的不同两者可互为转化。下 面介绍的地质解译标志
(一)色调或色彩
色调或色彩是遥感图像上最直观、最重要的解译标志,它是 地物电磁辐射特征的记录。具有不同电磁辐射特征的地物,在 图像上具有不同的色调或色彩。地物的反射(散射)或发射是电磁 波长的函数,任何一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图像上具有不同的色调, 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色调的物理含义不同,解译的理论依据不 同,在0.4~2.5pm范围内,全色图像、多波段图像上反映了地 物在相应波段的反射率的大小,在热红外宽波段图像、多波段 图像上反映了地物发射能量的大小,在侧视雷达图像上反映了 地物对雷达波束后向散射能力的强弱。
如航空像片立体观察建立的立体模型,利用地形图 校正后的影像图和判读时利用的阴影等。实际上雷达 技术已经实现了三维观测。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三维景观图像会很快进入实用阶 段。
理论上地表景观投影到平面的几何形状会按比例 表现在影像模型上,但由于比例尺、分辨率的原因, 在不同的影像上不同尺度的地物几何形状会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由于投影方式、成像系统、地球自转等等 复杂原因形成的各种几何畸变,也会给通过影像几何 性状目视判读造成困难。
影像色调与反射辐射
在光学黑白图像(如黑白航片)上反射率越高,色调越浅。反 射率越低,色调越黑。
在彩色或假彩色合成影像上则需具体分析各种色调对应的波 段或者代表的真正含义。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一、实习目的目视判读是卫星图像应用的最基本方法,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时,训练样本的选择以及自动分类决策等,也都需要目视判读作为基础。

了解卫星遥感影像的波段特性以及对应的地物波谱特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从影像中目视解译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居民地、裸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并利用所学的专题地图制作方法将提取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制成专题地图。

二、目视判读原理及方法(一)目视判读原理在以遥感图像中识别地物和现象的属性及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变化规律时,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地物的光谱特性,以及它们空间和时间特性的变化。

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即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物质成分、内部结构、表面光滑程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风化程度、表面含水量及色泽等差别。

这就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基础和依据。

(二)目视判读方法1、直接判定法在卫星图像上直接判定一般是依据其色调标志和图型标志进行直接判定,色调(或色彩)标志在卫星图像直接判定中的重要性,对色调分析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图形或图像特征,即“色”要附于一定的“形”上,色调才具有实际意义,才可能判定识别地物。

2、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卫星图像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与地面已知资料或实地进行对比。

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和现象的对应关系,总结判读经验,发现图像异常,以便从卫星图像上提取更多信息,使判读成果更为准确可靠。

3、逻辑推理法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判读时更多的是应用地学规律的相关分析和实际经验,进行逻辑推理法的判读,即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专业知识的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和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

卫星图像的视域宽广,能显示较大区域的地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

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PPT课件

遥感图像的目视判读PPT课件
对变化的地区和原来资料上没有记载的地区进
行判读。
需收集的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各种
地图及专题图,以及实况测定资料和其它辅助
资料等等。
2021/7/24
51
4.了解图像的来源、性质和质量

什么传感器获取的?什么日期和地点?
哪个波段?比例尺、航高、投影性质?等
等。大多卫星遥感像片上印有各种注记,
可用于10-15m深的湖水和近海的水深探测,
对于描绘浅滩和暗礁很有利
MSS-5波段用于人文方面的判读较有利,如
城市、道路、新建区、采石场,因红色光散射
较小,有这些地物的地区图像反差较好。MSS5对混浊水,如泥沙注入清沏湖水现象显示也
很清楚,还对地貌和地质体的显示较清楚。
2021/7/24
23
布局:某一地物与其他地物的关系。
地物物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与能量的联
系,依据空间布局可以推断目标地物的属性。
类型:各大类别组成类型。如水系类型、地貌
类型、地质构造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
型等。
其他:分辨力,比例尺,图象色调平衡和图象
状况等。

2021/7/24
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
状况与分布的方法。
2021/7/24
48
二、准备工作
1.
2.
3.
4.
5.
明确任务与要求
训练判读员
收集充足的资料
了解图像的来源、性质和质量
判读仪器和设备
2021/7/24
49
2. 训练判读员


判读员的训练包括判读知识、专业知识
的学习和实践训练两个方面。
上按比例缩小后的相似性记录。

遥感课件-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课件-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综合考虑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 标地物的方法。
如:铁道延伸至大山脚下突然中断,可推断出隧道的存在。 由植被类型可推断出土壤的类型
6.3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准备工作。 (2)初步解译和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3)室内详细判读 (4)野外验证与补判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储堆放区等。
6.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1)直接判读法
依据判读标志,直接识别地物属性。(水,植被)
(2)对比分析法
多波段图像对比—某波段灰度相近,而另一波段灰度差别较大的物体 多时相图像对比—主要用于物体的变化情况监测; 多解译标志对比—一个或几个解译标志相近,通过多个解译标志对比进 行解译
(3)综合推理法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解译(image interpretation)
可分为: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
目视解译: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 图像上获取特定地物信息的过程。
一般应先建立目视解译标志,然后根据解译标志进行解译
6.1 目视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各种影像特征。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一般过程: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2)地理基础地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地图拼接 (5)地理基础地图与遥感影像复合 (6)数字注记图层生成(河流名称,街道名称等)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标题、图例、参考图、比例尺、指北针、图框) (8)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
6.4 遥感制图
遥感影像地图: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示制图区域 地理空间信息的地图。
特点:信息丰富、直观形象、现势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或其他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地质、地貌、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解译与制图。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手段,可以为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是指通过观察遥感图像,利用人眼对图像进行解译,识别出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目视解译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掌握地物特征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在目视解译过程中,可以利用图像的色调、纹理、形状、大小等特征,对地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通过目视解译,可以获取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水体分布等信息,为后续的制图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遥感图像的制图是指利用解译出的地物信息,绘制出地图产品。

制图过程需要将解译出的地物信息进行整合、分类、符号化,并绘制在地图上。

制图的关键在于准确地表现地物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以及地物之间的关系。

制图产品可以包括数字地图、专题地图、三维地图等,可以为各种应用领域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地质勘探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地质构造、矿产资源、地质灾害等地质信息,为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土地利用规划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识别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环境监测领域,遥感图像可以用于监测植被覆盖、水体分布、土地退化等环境信息,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目视解译与制图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和方法。

首先是图像预处理,包括图像校正、增强、配准等工作,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解译的准确性。

其次是地物分类与识别,需要掌握地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以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地物信息。

再次是制图规范,需要按照地图制图规范进行地图的绘制,确保地图产品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总之,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是一种重要的地球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可以为地质勘探、土地利用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一、实习目的
目视判读是卫星图像应用的最基本方法,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时,训练样本的选择以及自动分类决策等,也都需要目视判读作为基础。

了解卫星遥感影像的波段特性以及对应的地物波谱特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从影像中目视解译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居民地、裸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并利用所学的专题地图制作方法将提取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制成专题地图。

二、目视判读原理及方法
(一)目视判读原理
在以遥感图像中识别地物和现象的属性及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变化规律时,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地物的光谱特性,以及它们空间和时间特性的变化。

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着差异。

因此,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即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物质成分、内部结构、表面光滑程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风化程度、表面含水量及色泽等差别。

这就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基础和依据。

(二)目视判读方法
1、直接判定法
在卫星图像上直接判定一般是依据其色调标志和图型标志进行直接判定,色调(或色彩)标志在卫星图像直接判定中的重要性,对色调分析必须要结合具
体的图形或图像特征,即“色”要附于一定的“形”上,色调才具有实际意义,才可能判定识别地物。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对卫星图像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与地面已知资料或实地进行对比。

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和现象的对应关系,总结判读经验,发现图像异常,以便从卫星图像上提取更多信息,使判读成果更为准确可靠。

3、逻辑推理法
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判读时更多的是应用地学规律的相关分析和实际经验,进行逻辑推理法的判读,即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专业知识的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和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

卫星图像的视域宽广,能显示较大区域的地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

根据地物和现象在自然界中固有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规律,运用逻辑推理法,就能从易被人们忽视,或难于发现的潜在的或微小的图像差异中,寻找出识别地物的依据,从而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实习仪器与数据
计算机、ERDAS软件,TM4、3、2波段合成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

表1 TM 遥感影像的波段划分及其光谱效应
四、实习步骤
1、建立解译标志
指在遥感图像上能具体反映和判别地物和现象的影像特征。

根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综合影像的色调、阴影、大小、形状、纹理、图案、位置、组合等解译要素,结合地理区域和研究对象,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性;地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等进行判读。

表2 土地利用类型
表3 土地利用/覆被的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特征
2、土地利用类型目视判读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解译标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目视判读
图1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TM4、3、2标准假彩色图像上的特征
有林地
耕地
裸地
居民点
水域
草地
本实验要求提取的土地利用类型
3、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
用ERDAS 软件对目视判读结果进行数字化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

如下图所示:
图2 TM 影像中土地利用类型特征
(1)建立面图层
①在视窗中打开南宁市TM影像图
②建立图层
File—new—vexctor layer—*.shp(建立一个多边形(polygon)的shp图层) (2)数字化保存要素与属性值
①数字化:用面数字画工具提取出面图层;
②打开属性表attributes Table,输入属性值;
③保存数字化结果。

(3)图例设计
对数字化的结果进行图例设计,并保存图例。

也可以在ARCGIS中生成专题地图。

(4)制图
输出JPEG格式图,要求有图例、指北针、比例尺(单位为米)。

(在ARCGIS)中进行
设置单位View Properties—meters;
view—Layout进入制图窗口,进行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编辑;
File—Export—输出JPEG格式图。

五、实习要求
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分组撰写一份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原理与方法、实习仪器与数据、实习步骤。

2)重点写实习步骤,并要求附上操作过程中主要步骤的图和结果图。

3)叙述TM影像中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4)实习结果分析,并写出心得体会,通过实习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