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性别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导论

导论部分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社会性别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第二章介绍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渊源,这些理论包括父权制起源的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章介绍社会性别研究的方法论,讨论社会性别的知识建构问题。

第一章性别与社会

引子

当代中国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他的小说《怀念狼》中表达了他对现代生活中男性阳刚之气削减的焦虑与悲哀。小说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清晨对着镜子梳理,一张苍白松弛的脸,下巴上稀稀的几根胡须,照照,我就讨厌了我自己!遗传研究所的报告中讲,在城市里生活了三代以上的男人,将再不长出胡须。看着坐在床上已经是三个小时一声不吭玩着积木的儿子,想象着他将来便是个向来被我讥笑的那种奶油小生,心里顿时生出些许悲哀。”①

作者的悲哀与焦虑说明什么呢?每个人都对阳刚之气的男性与阴柔之美的女性有自己的想象,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有内在的要求。社会性别研究使我们有机会想一想我们有关性别的想象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别想象?这种想象对自身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丁玲女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坎坷的一生反映了她那个年代中国政治的复杂性。1942年,她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写下了“三八节有感”一文。这篇文章成为她政治旅途的重要事件。

①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我是最以一个女人自己不进步而还要拖住他的丈夫为可耻的,可是让我们看一看她们是如何落后的。她们在没有结婚前抱着凌云的志向,和刻苦的斗争生活,她们在生理的要求和‘彼此帮助’的蜜语之下结婚了,于是她们被逼着做了操劳的回到家庭的娜拉。她们也唯恐有‘落后’的危险,她们四方奔走,厚颜地要求托儿所收留她们的孩子,要求刮子宫,宁肯受一切处分而不得不冒着生命的危险悄悄地去吃堕胎的药。而她们听着这样的回答:‘带孩子不是工作吗?你们只贪图舒服,好高骛远,你们到

底做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工作!既然这样怕生孩子,生了又不肯负责,谁叫你们结婚呢?’于是她们不能免除‘落后’的命运。‛①

丁玲在文章中把女性的“落后”和“不求上进”直接指向了婚姻,指向影响两性生活的社会要素——婚姻制度。在《有感》里,婚姻与“生理的要求”和“彼此帮助”相关联,生育成为女人无法摆脱的责任,并与“政治”与“落后”联系在一起。那么,劳动性别分工是如何被政治化的?性关系又如何影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展呢?

引用两位文学家的寥寥数笔,勾画出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性别问题的关心以及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对两性生活的作用,将这些问题概念化、理论化正是“社会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要做的事情。

第一节性别与社会性别

一、性别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为了更好地说清楚性别问题,有两个基本的概念,一是性别(sex),二是社会性别(gender)。两者有什么区分呢?当我们填写表格“性别”一栏时,不假思索地就会写上“男”或“女”。而当我们看到街头一位留着长发,身着花衬衫的男青年时,心内会疑惑:“这人男不男,女不女的”,此时,认为一位男人应当英

①郜元宝、孙洁:《三八节有感――关于丁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武而非文弱的“印象”在起作用,这时有关性别的看法就是“社会性别”了。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在于人是社会性动物,当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人的社会性就会起作用,在性别关系上表现为性别的双重属性。

性别的双重属性是指人的性别特征是由其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决定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在谈论生命历史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

‚生命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支流众多,却似乎是在两条明显分开的河道里流动的。也许我们用一条河流和沿着这条河流的一条公路来比喻这两条生命的传递线更为恰当。河流是遗传或动物性传递,公路是交流或者社会传递。河流里传递的是生物种质,公路上传递的是语言、交流和教育。公路比河流出现得晚:它是一种发展,在早期的动物生命进程中是不存在的,但后来沿着河流出现了模糊的痕迹,渐渐显著和充实起来,最后发展为精致的公路,承受各种车辆,达到和河流相等的运载量。‛①

人的生命受到遗传和社会两种因素的影响,两性的行为和观念体现遗传和社会两种因素的作用,两性的共性与差异受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双重作用。

(一)性别的生物属性

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中,人们常常会将人的某些特性归于“遗传基因”,人们相信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会对人的个性以及社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作为生命,两性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甚至比差异大得多。两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染色体、性腺、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方面。20世纪70年代之前,生物学上的两性差异更多的是解剖构造上的判别;而这之后,染色体差异成为更重要的区别两性的内部标志。

正常的人类个体具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即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由一条χ型染色体和像翻转的у型染色体组成。女性的性染色体则由两条χ型染色体组成。从卵子受精的那一刻起,不同的染色体构成就决定了性器官、性腺等一系列生理性征的形成。染色体是决定人类生物性别的要素。1972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决定,运动员必须

①[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王源译,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通过染色体检验证明其“性别”。染色体不是绝对二元的,存在某种模棱两可的、异常的性染色体构成,这是科学上难以精确地鉴别性别的极端状况。

(二)性别的社会属性

除了生物学概念的性别差异外,对“性别”的确定更多的还是文化概念。因为男性与女性在智力和社会行为具有基本的相似性。两性存在的差异不是生物学的结果,而是由社会化引起的,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累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染色体是看不见的,人们的性征也被衣服掩盖。然而我们总是可以通过人们的发式、穿衣和打扮来确定某人的性别,这种对性别的确定就是一种文化,这时的性别是“社会性别”(gender,以下简称为性别),即社会对人们性别的判断。社会性别是指人们以文化为基础、以符号为特征判断的性别。社会性别表达了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性别的社会标准。社会性别概念更多地强调性别具有的文化特性,强调社会与文化赋予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那些意义,例如,人们把“男儿有泪不轻弹”视为一种男性美德,并非是生物因素决定了男人只能是“流血不流泪”,而是社会界定了男性“适当”的行为就是“泪往肚里流”。对“奶油小生”的嘲讽不仅是嘲讽一个男人是否有胡须这样的生物特征,是与一整套以“男子汉”相对应的社会想象,社会对“奶油小生”的贬低表明,人们对男子汉形象的想象决定了他们不能接受和容忍男性的女性化行为。

二、性别/社会性别体制

(一)“性别/社会性别体制”概念的提出

1975年,美国人类学家鲁宾以“交换女人”为题,首次提出“性别/社会性别体制”(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在论文的开篇,她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个顺从的女人是个什么人?她是人类雌性中的一员。可这个解释就跟没解释一样。一个女人就是一个女人。她只有在某些关系中才变成仆人、妻子、奴婢、色情女招待、妓女或打字秘书。脱离了这些关系,她就不是男人的助手,就像金子本身并不是钱……等等。那么这些使一个女性变成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