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有什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
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此刻,“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便检测飞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
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
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月亮上有什么发挥想象作文
月亮上有什么发挥想象作文月亮上的疯狂派对。
哇!月亮上竟然有个派对!是的,你没听错,就是在这银白色的月球上,一群外星人正在疯狂地跳舞,音乐震天响,整个月球都跟着摇摆。
他们扭动着身体,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快看!那边有个外星人正拿着一杯不知道什么颜色的饮料,一口喝下去,脸上立马露出了满足的表情。
他似乎觉得这还不够,又拿起一大块看起来像奶酪一样的食物,大口大口地啃了起来。
咦?那是什么?原来是一个外星人正在表演杂技,他站在一个巨大的球上,不停地翻滚、跳跃,看得人眼花缭乱。
旁边的观众都为他欢呼鼓掌,觉得他真是太厉害了。
还有一群外星人正在踢足球,不过他们的足球不是圆的,而是一个闪闪发光的立方体。
他们跑得飞快,踢得也很准,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队伍赢得胜利。
月亮上的这个派对真是太疯狂了,外星人们玩得特别开心。
不过,谁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或许,他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享受一下这独特的月球之夜吧!。
月球背面究竟有什么
月球背面究竟有什么作者:郑永春来源:《科学24小时》2019年第03期作为地球最亲密的邻居,月球是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大天体,陪伴地球已经超过45亿年。
月球对地球的地轴指向、自转稳定性、自转周期、潮汐、夜晚照明等有着重要意义。
可以说,离开了月球,地球根本不会是今天这种光景。
由于地球强大引力的影响,月球也为之付出了一定代价:将它的自转周期减慢为与围绕地球的公转周期完全一样,也就是潮汐锁定。
在这种效应下,身处地球上的人类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无法看到其背面。
也正因如此,人类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关于月球背面的阴谋论和谣言甚嚣尘上。
有人说,霍金告诉我们月球的背面有外星人;有人说,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很多在百慕大失踪的船舶;有人说,阿波罗登月是在摄影棚里面拍摄的;也有人说,月亮是空心的。
但这些都是真的吗?大家看到月球,往往会联想到有关月球的神话传说。
但在研究月球的科学家眼里,月球为什么现在是这样的?以前是怎么样的?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月球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利用月球为人类造福?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他们希望求解的答案。
很多人会好奇月球有多大。
实际上,月球相比地球还是很小的,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而月球的表面积相当于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倍,约3800万平方千米。
月球虽然不大,但与其他那些围绕着行星的卫星相比,它与地球之间的大小是最接近的,其他卫星往往要比它们所围绕的行星小得多。
月球上有三个主要的地貌单元:月海、月陆和环形山。
月海中是一些玄武岩的岩浆冷却之后形成的黑色石头。
月陆是由白色石头堆积而成的,是更古老的斜长岩。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遭到撞击后留下的坑,表明月球在历史上遭受了很多小天体的撞击。
以前人们认为,月球上是彻底无水的,是一个完全干燥的天体。
但现在,科学家认为月球可能是潮湿的。
特别是在月球南北极的深坑里,在太阳永远照射不到的地方(即永久阴影区),可能会有水冰。
人们还曾认为,月球已经完全冷却了,但现在科学家发现,月球内部可能仍然有一些温热的地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资料(全)第一课化石一、填空: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
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
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
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1、什么是化石?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填空: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
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体积,直径,月地距离,月球表面地形,知道月球表面没有水和空气,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了解关于月球的更多信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通过逻辑推理分析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3.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关于月球的信息,讨论月球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资料(文字,视频,图画等)第一课时1.提出研究问题(1)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月球已经知道哪些情况?(2)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写下来,然后实行小组讨论,将共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一类。
(3)板书根据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我们对于月球已经形成的共识我们对于月球还存有的争议…………(4)教师提问:你们怎么知道形成共识的内容是准确的?怎样解决存有的争议?2.分析处理关于月球的资料(1)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资料(如果有条件,能够播放介绍月球的录像资料),搜集其中介绍月球基本情况的信息。
(2)教师提问:根据资料你了解了哪些关于月球的信息?(月球上有没有水?月球上有没有空气?月球的体积有多大?月球表面的地形有几种类型?月球上的引力和地球是不是一样?……)你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自哪段资料?(3)简单归纳并且板书月球的基本信息3.探究月球上的各种独特现象(1)教师提问并且给每个组的学生提供类似下面的辅助文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
①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产生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条件?)②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这些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提供环形山、地球上的火山、陨石坑的图片](从图片来看,环形山和地球上的山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环形山和地球上的什么地形类似?地球上这些类似环形山的地形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而地球上却没有?)③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小学生也能够举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同样的重物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那么它在月球上和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有什么区别?)④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吗?(地球上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生存下来需要什么条件?月球上是否有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2)学生小组讨论上面的问题。
月球上都有什么作文100
月球上都有什么作文100
月球上的奇妙体验。
哇,月球上的沙子好细腻啊,感觉像是在走雪地。
而且,这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风沙声,好像整个宇宙都静止了一样。
我踩出一个又一个脚印,感觉自己就像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好酷啊!
对了,你看到那块大石头了吗?它旁边竟然有一株绿色的小植物!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月球上也有生命?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我凑近看了看,它的叶子还挺有光泽的,就像地球上的小草一样。
这让我想起地球上的生活,突然有点想家了。
啊!这块石碑是怎么回事?上面刻的是什么文字啊?看起来好古老,像是古代地球上的某种文字。
难道月球上曾经有文明?我试着用手机拍下来,打算回家后好好研究一下。
这次月球之旅真是充满了惊喜和疑问。
月球真是个神秘又充满魅力的地方,虽然环境恶劣,但总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这次旅行真是值了!。
〖2021年整理〗《月亮上有什么 12、24》优秀教案
月亮上有什么仓山小学郑红霞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2、认识部首“田“,并学写“世、界”两个字。
3、通过学习时间的表示方法,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过程,以及月球上的所见所闻。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文相关内容课件教学过程:一、背有关“月亮”的诗导入1、出示图片。
(圆月、月牙并播放优美音乐)师:月亮美吗?(美)谁会背诵有关“月亮”的古诗?(生背后)背得真好!从古到今,人们对月亮充满了遐想,诗中把它比作白玉盘。
现实与想象一样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课文。
请跟老师一起书空。
出示课题---月亮上有什么(生齐读课题)二、课文学习1、学习生字、词。
师:瞧,载人宇宙飞船来接咱们去探索月球的秘密了。
谁来当小老师?(1)小老师带读14个注音生字。
(2)小老师提醒容易读错的字音,并跟读。
师:大家跟读的不错,字音准确,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读完提醒大家哪些字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的?这个字音请你带大家读三遍。
(3)全班齐读词语师:词语朋友来找他们了,能读准吗?每个词读两遍。
)过渡语:同学们,字,词读准了,让我们一起登上月球,看看,月亮上有什么?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2、学习表示时间的词,并了解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用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
(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七月十六日三天多两个多小时七月二十四日)师:谁先来汇报你找到的表示时间的词?生汇报,师课件出示表示时间的词,找对的举手,漏掉的请补充。
)(2)把时间词分两类认读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七月十六日七月二十四日三天多两个多小时师:老师把时间分为两类,猜猜我为什么这么分?生答:一类是准确的日期,一类是表示经过的时间)(3)指导读好表示时间的词。
师:孩子们请注意观察,准确的时间叙说时是有规律的,你发现了吗?生:准确的日期,先说年再说月最后说日。
师:说得真好,朗读时需在年,月,日后稍停顿。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球上有什么》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总体设计思路本教案是为了教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月球上有什么》所准备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月球上的一些特征和现象,并能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月球上的现象。
本节课从分析月球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月球表面的山脉、坑洞、火山和月球撞击,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探索,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月亮,了解月相的变化。
通过活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描述月球上的一些特征和现象;–了解月球撞击的原理;–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训练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与导入活动导入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问题:–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月球? 月球上有什么?–你们认为为什么会有山脉、坑洞、火山等?3.2 探究活动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特征,了解月亮的月相变化。
•活动一:观察月亮的表面特征–学生分小组,每组配备一个月球模型和放大镜。
–让学生观察月球模型,发现月球表面的山脉、坑洞等特征。
–学生能够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月球特征,并进行讨论。
•活动二:实验探索火山喷发–老师准备好瓶装碳酸饮料和些小颗粒(可以使用苏打粉)。
–展示一个小火山的模型,告诉学生这个模型代表了月球上的一个火山。
–老师将瓶装碳酸饮料和小颗粒添加到模型中,模拟火山爆发的过程。
–学生观察火山模型的喷发过程,讨论其中的原理和机制。
•活动三:观察月亮的月相变化–导师与学生一起在晚上观察月亮。
–学生通过不同时间观察月亮,记录下月相的变化。
–学生能够使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描述月亮的不同月相。
3.3 总结与归纳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已经对月球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进行总结和归纳。
月球上有趣的事
《月球上有趣的事》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月球上有哪些有趣的事吗?让我来给你们讲讲。
月球上没有水,没有树,也没有小动物。
但是,那里有很多大大的陨石坑,就像一个个大碗扣在地上。
想象一下,有一天,一个小朋友坐着宇宙飞船来到了月球。
他一下飞船,就发现自己变得轻飘飘的,跳一下就能飞得好高好高。
他在月球上走路,就像在棉花上走路一样,软软的。
月球上的白天和黑夜特别长。
白天的时候,太阳一直挂在天上,特别热;晚上的时候,又特别冷,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
还有哦,在月球上看星星,星星可亮可亮啦,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有一次,小兔子和小猴子想去月球上探险。
他们带了很多好吃的,坐进了火箭里。
到了月球,小猴子跳得太高了,差一点就回不来啦。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月球有趣吗?《月球上有趣的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聊月球上那些好玩的事儿。
在月球上,你要是大声说话,声音可传不远哦,因为那里没有空气。
假如你在月球上扔东西,东西会飞得老远老远,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着它。
还有啊,月球上的尘土很特别,它们会粘在你的鞋子和衣服上,就像调皮的小精灵。
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
小松鼠和小鸟也想到月球上去看看。
它们好不容易到了月球,小松鼠一跳,哎呀,直接跳到一个大坑里去啦,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爬出来。
小鸟想飞,可是飞得歪歪扭扭的,差点撞到石头上。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月球体验一下呀?《月球上有趣的事》小朋友们,咱们再来好好说说月球上有趣的事。
月球上的石头可奇怪啦,有的长得像大蘑菇,有的像小饼干。
要是你在月球上睡觉,可不能随便滚来滚去,不然会滚得找不到方向。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熊和小羊一起去月球旅行。
小熊看到一块很漂亮的石头,想搬回家,可是石头太重啦,怎么搬也搬不动。
小羊在旁边笑得肚子都疼了。
小朋友们,月球是不是很神奇很有趣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未来能去月球上玩耍吧!。
2024年《月球上有什么》教案课件
《月球上有什么》教案章节:一、引言;二、月球的基本知识;三、月球的表面特征;四、月球的探索历程;五、月球的潜在资源一、引言1. 引入话题: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月球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相关问题。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月球的基本知识1. 月球的轨道:介绍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以及月球的周期性变化。
2. 月球的体积和质量:讲解月球的体积和质量,以及与地球的比较。
3. 月球的得名:介绍月球的名称来源及其含义。
三、月球的表面特征1. 月球的表面地形:介绍月球的地形特点,如平原、山脉、陨石坑等。
2. 月球的岩石和土壤:讲解月球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特性。
3. 月球的表面温度:介绍月球的表面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四、月球的探索历程1. 古代人们对月球的探索:介绍古代人类对月球的观察和认识。
2. 现代月球探测:讲解现代探测器对月球的探测成果,如月球车、月球样本等。
3. 中国月球探测:介绍我国嫦娥系列探测器的研究和探测成果。
五、月球的潜在资源1. 月球水的分布:讲解月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情况。
2. 月球矿产资源:介绍月球的矿产资源种类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3. 月球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析月球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影响。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月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月球的地质演化1. 月球的起源:介绍月球的形成和起源理论。
2. 月球的地质演化过程:讲解月球从形成至今的地质演化过程。
3. 月球表面变化:探讨月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如陨石坑的形成等。
七、月球上的生命迹象1. 月球生命的可能性:分析月球上生命的存在可能性。
2. 探测器发现的有机物:介绍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的有机物及其意义。
3. 未来月球生命探索:展望未来月球生命探索的方向和目标。
八、月球殖民与开发1. 月球殖民的挑战:分析月球殖民所面临的挑战,如生活保障、心理健康等。
月球上面有什么
除了环形山,陨石还给月球 送来许多尘土。它们一层层累积 , 形成 5 ̄10米厚的月尘。对宇航员 来说 ,月尘是个 “麻烦精”。航天 器粘上它们 ,会发 生故 障 :人不小 心吸入月尘,会一直打喷嚏 (ti)。
月球的引力很小,小得甚至 “抓”不住
气体。没有大气层的保护 ,月球被陨 (yon)
石砸得遍体鳞 (’Ifn)伤。那些 “伤疤 (b(3)”
中间低 ,四周高 ,被人们称为环形山。
环形山大小不一。它们有的比碗还小 ,
有的接近一个足球场 ,有的里面还有其他环
形山。贝利环形山是最大的环形山,相当于
两个海南省那么大。
。
一 一 j:。
·
,
。. …源自。/ / 月球车完成工作后,被人永远地留在月球上。
一
截 (j·6)至 目 前, 有 12名 宇 航 员登 上 过月 球。
瞄鲢 景了许多 ‘‘纪念
-、.
。
一 譬絮
,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月亮上的足迹》。
文章通过描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表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追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掌握,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将探索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展示月球探测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进行交流分享。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宇航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所见所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句式、词语等方面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探索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按照课文顺序,列出重要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类探月的历史。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探索宇宙的看法。
2. 答案:(1)略。
(2)人类探月历史: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2024年《月球上有什么》教案课件
《月球上有什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月球有基本的了解,激发他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基本信息,如位置、大小、外观等。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月球的景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章节二:月球的表面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如山脉、平原、陨石坑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地形地貌,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月球表面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月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描述和解释。
章节三:月球的组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组成,如岩石、尘埃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地质组成,通过实验或视频展示月球岩石的特点。
教学方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月球岩石的样本,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章节四:月球的表面温度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表面温度变化,如白天和夜间的温差。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温度特点,通过图表展示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
教学方法:观察图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释。
章节五:月球的探索历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如阿波罗计划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探索的重要事件,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探索过程。
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章节六:月球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自然资源,如月球土壤、水冰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的自然资源及其潜在价值。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月球资源的利用前景。
章节七:月球的地质活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地质活动特点,如陨石坑的形成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地质活动的特点及其对月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教学方法:观察月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地质活动的迹象。
章节八:月球上的生命迹象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上生命的可能性,如月球土壤中的微生物等。
教学内容:介绍月球生命探索的进展和争议。
教学方法:观看相关纪录片,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定义和存在条件。
章节九:未来的月球基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计划和潜在意义。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嫦娥玉兔”成功落月 传回月球表
面清晰图片
月球上有 众多的 环形山。 你认为 这些 环形山 是怎样 形成的?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玉兔”落月如何探秘“广寒宫”?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月球上有什么》PPT课件-完美版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 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 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 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 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 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
1、学生自读。指名读。
•
2、理解重点词语:
•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
趣味语文
•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
2、学生自读。指名读。
•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 得好?
达127℃,夜晚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83℃.
《月球上有什么》 图文
“嫦娥玉兔”成功落月 传回月球表
面清晰图片
月球上有 众多的 环形山。 你认为 这些 环形山 是怎样 形成的?
“玉兔”落月如何探秘“广寒宫”?
“嫦娥玉兔”成功落月后迎首个月圆夜
月球资料
• 1、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 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辉是多麼的想见到莉啊,可世间总有那麼多的无奈 清弦坠满心事,弹落片片梦幻,我该如何用这弦、这韵去丈量你我天涯的距离,一滴泪上的墨香,如何画下你最爱的睡莲? 清影摇曳,眉眼如水,缓缓来到钢琴前为你弹一曲你最爱的《莫失莫忘》,让我借琴声悄悄告诉天涯的你:今夜,我想喜欢一句话:能让人生灿烂的不只有阳光,还有你的微笑。 每天早上醒来,打开心灵的窗户,让阳光照射进来,你的心中便会亮堂堂,既便是在任何季节,也不会觉得孤单寒凉。每天当你迈开双腿,将微笑挂在脸上,你的步伐便会走的轻松和稳当。携着阳光,带着微笑行走在人生路上,就能看见一路上的美好风光。在四季辗 能有丰盈的成熟,当见冬雪时,便能够净化灵魂。每天的生活虽然都过得普普通通,可每一段路上我们都能看到不同的美丽风景,生活也因此淡而生香,。 走在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是你的微笑。人的一生会遭遇许多坎坷,经历许多风雨,纵然前面充满荆棘,也必须走下去。微笑着,无论是在平淡的日子里,还是在迷茫低落的时候,都让自己内心尽量靠近阳光,只要心中有阳光,前方就会有希望。微笑着,证明了你对未 无比的坚强,既然确定了目标就去奋斗,一切的阻挠都显得可笑和无力,丝毫都不能让你停顿半步。你脸上的微笑,会让你在行走时浑身增添起无穷无尽的力量;你脸上的微笑,就像是那照亮天空的火炬,能使你的眼前永远闪耀着光明与希望;你脸上的微笑
达127℃,夜晚最低温度可降到零下183℃.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 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 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 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 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 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2024年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对月亮足迹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课文主题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自豪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生字词。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主题的深入挖掘。
2.2课文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特点。
1.2学生分享对月亮的印象和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3.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哪些月亮上的足迹?4.分析课文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月亮足迹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1.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深入分析2.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3.拓展延伸3.1教师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3.2学生交流分享,表达自己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自豪。
4.课堂练习4.1教师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月亮上的足迹》。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这一历史时刻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登月历程和航天员的足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阿波罗11号登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球的了解和向往。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长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解读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航天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月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课文结构:引言:阿波罗11号登月主体: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结尾:历史意义及启示3. 生词和短语:飞跃、寂静、小心翼翼、无垠、荣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1)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包括: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留下清晰的脚印、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插上美国国旗等。
(2)航天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有了深入了解,但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月球上的坑坑洼洼是形成的作文
月球上的坑坑洼洼是形成的作文你抬头看月亮的时候,有没有好奇过月球上那些坑坑洼洼的是啥呀?今天咱就来唠唠这月球上坑坑洼洼的形成原因。
你想啊,月球就那么孤零零地待在宇宙里,周围可没什么遮拦的。
这时候呢,那些调皮捣蛋的小行星就登场了。
小行星就像宇宙里横冲直撞的小混混,它们在太空中四处游荡,也没个准儿的方向。
一旦这些小行星朝着月球飞过去,那可就不得了喽。
“砰!”的一声,就像一颗大石头砸到软软的泥巴地上,在月球表面砸出一个大大的坑。
而且啊,这种撞击可不是一次两次,在月球漫长的岁月里,无数的小行星就这么前赴后继地去撞它,于是就形成了好多好多的坑,这也就是那些坑坑洼洼的来源之一啦。
除了小行星这个“肇事者”,还有陨石呢。
陨石其实和小行星有点像,但陨石一般是小行星或者彗星的碎片。
这些碎片在宇宙中飘啊飘的,一不小心就被月球的引力给拽过去了。
然后呢,“哐当”一下,又在月球上砸出个坑。
你看,月球就这么不断地被这些外来的家伙撞击,坑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再有一种说法呢,就是月球内部也不安分。
月球虽然看起来是个安静的家伙,但它的内部可能会有一些活动。
就像我们地球会有火山喷发一样,月球也有可能有类似的情况。
当月球内部的能量积攒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些物质喷发出来,然后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坑。
不过呢,这种情况可能没有小行星和陨石撞击那么频繁,但也算是给月球的坑洼地形做了点“贡献”。
你看,就是这么多原因凑到一起,才让月球有了现在这样坑坑洼洼的模样。
这就像是月球脸上的一道道伤疤,不过呢,这些伤疤也让月球变得独一无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每次我们抬头看月亮的时候,看到那些坑坑洼洼,就像是看到了月球充满故事的一生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资料
• ④、月球表面引力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 的1/6.
• ⑤、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昼夜温差大, 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晚最低温度可 降到零下183℃.
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 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 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 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 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 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 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 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 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 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 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 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 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 球村的旅游业。
1.你知道月球上还有 那些未解开的谜吗? 2.假如30年后你登上 了月球,你准备去做 什么?
嫦娥三号玉兔车
玉兔月球车
玉兔月球车
嫦娥三号玉兔车
玉兔巡月
月亮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结下了 不解之缘,皎洁的月光,富有变 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 念与感慨,让人兴起无限的探索 遐想:月球上有什么东西?
你月球对是月从球哪 都 儿有来过的哪?上些 遐面有想什呢么?东
西?……
“嫦娥玉兔”成功落月 传回月球表面
清晰图片
月球上有 众多的 环形山。 你认为 这些 环形山 是怎样
“嫦娥玉兔”成功落月后迎首个月圆 夜
月球资料
• 1、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 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 于地球的1/49.
• 2、 月球表面高低起伏。我们看到的月球 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 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资料袋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 远生活在摇篮里。人类选择走出地球, 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离我们 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许 多年后回首人类登月的历史,我们会觉 得我们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很微薄,但是 对人类进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 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讲:“虽然这只是 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