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评价3第3课囚绿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
(45分钟,4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囚绿记》中蕴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之道。

把个人意志强施于别人,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种痛苦。

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因为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如果总是让别人来操纵自己,( )。

在养子育子的教育中,很多孩子成为家长操纵的对象。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犹如一群________的骆驼,在漫漫求学的道路上苦苦前行。

由于课业的繁重,学时的紧迫,他们常常是________,没有甄别决定教育种类和教育内容的时间。

家长对各种艺体培训及重点科目的补习往往________,孩子只好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满足家长预设的任务。

久而久之,他们的大脑意识中渐渐忽略了自己的个性爱好,甘愿沦为父母眼中的“乖乖娃”。

更有甚者,不少家长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总是想方设法地借助各种培训辅导企图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人中龙凤,这种________的行为,其实是真爱中的最大的伤害。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导致的。

B.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的理由,是导致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原因。

C.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是当事人和旁观者有着不同的认知度。

D.旁观者和当事人有着不同的认知度,是导致我们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的理由。

【解析】选C。

画横线的整个句子句式杂糅,可去掉“导致的”;“理由”和“因为”重复,“的理由”与“因为”可去掉一个;“当事人”和“旁观者”的主次关系不同,句中“我们”应指“当事人”,所以“当事人”在前,“旁观者”在后。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B.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甚至是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
C.就有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安排
D.就有一种被束缚了手脚的感觉,甚至是思想被别人侵略的痛苦
【解析】选D。

A、C两项对下文内容概括不全面。

B项逻辑顺序不当,“甚至”表示递进,前后内容应调换。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任劳任怨急于求成置若罔闻舍本逐末
B.忍辱负重急不暇择视同至宝揠苗助长
C.忍辱负重急于求成置若罔闻舍本逐末
D.任劳任怨急不暇择视同至宝揠苗助长
【解析】选B。

忍辱负重: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屈辱,承担重任。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于求成:不顾一切地想要马上取得成功。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视同至宝:比喻将某样东西看成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

4.仿照画线语句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再写一个句子。

(4分)
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答:
答案(示例):我怀念着绿色,如同久旱的禾苗急盼着甘霖!我迫不及待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奉为神明。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散文毕竟不是诗,仅就散文的抒情而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这感情为何不用诗来抒发呢?它们之间的不同,从整体上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更在于情感形式的不同。

一般来说,诗更倾向于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独白”式的抒情,因而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散文抒情常以客观的景和事为依托。

答案:①并不完全与诗等同②还不完全是形式和手法的不同③诗的抒情具有更强的主观色彩
6.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连贯的短句,可以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分)
在那遍地生长了青草,娇翠欲滴,树林的轮廓显得那样分明的山丘上缓慢移动着的羊
群,就像在广袤的绿洲上开满了洁白如雪的花朵。

答:
答案:①山丘上遍地生长了青草,娇翠欲滴;②树林的轮廓显得那样分明;③羊群在山丘上缓慢移动着;④就像在广袤的绿洲上开满了洁白如雪的花朵。

7.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改变的“成语”,显得特别有新意,还能给人以触动,合情合理。

请仿照示例,写两个创新的“成语”,并做解释。

要求:所写创新“成语”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解释合理,有正面意义,句式不要求相同,字数不限。

(5分)
“疫”不容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责任所在,“疫”不容辞。

答:(1)
(2)
【解析】示例“‘疫’不容辞”,是对成语“义不容辞”的创新,表现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责任十分重大,的确是“‘疫’不容辞”。

由于情景限制了是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所以选用谐音的方式,如“万无‘疫’失”“‘疫’往直前”分别表现的就是防控工作,周密细致,不出任何纰漏和在疫情面前,我们的白衣天使战斗在第一线,他们是抗击疫情的战士,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先通过谐音的方式仿写,然后联系当前的抗疫工作指出其内涵,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1)“疫”往直前——明知病毒危险,但仍然选择奔赴抗“疫”第一线。

(2)万无“疫”失——全面部署,全面排查,全民动员,全体监督,才能确保疫情防控取得胜利。

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8~11题。

(16分)
碱蓬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

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

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

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

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

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

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

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

我虽不是伴着碱蓬草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细细阅读。

暂时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

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

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

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

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

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

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

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

20世纪60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

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

今天,也不会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

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

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

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

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

为了看
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

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

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

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

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

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

(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意在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

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生长,展现出朴拙而厚重的美。

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识。

【解析】选A。

“意在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关注”于文无据。

作者开头写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花的活动,是为下文写自己对碱蓬草的特殊感情做铺垫。

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作者在第一段就铺写碱蓬草的美丽,绘形更绘色,“丛丛簇簇”是形,从“翠绿如滴”到“逐渐开始变红”再到“漫滩遍野的红”是色。

B.作者说碱蓬草“正适合我细细阅读”,这是把碱蓬草比作一本可以阅读的书,借以暗示作者平时喜欢读一些有关大自然植物类的书籍。

C.“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这句话很妙,使用了两种手法,一是比喻,把“喧扰”的生活比作“作秀”;二是对比,“作秀般的喧扰”与“朴实的宁静”形成对比。

D.这篇散文在词句的选择上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褒贬对应,比如“被油腻堵塞的肠胃”“自作多情”含有明显的贬义,而“鲜红亮丽”则含有明显的褒义。

【解析】选B。

“借以暗示作者平时喜欢读一些有关大自然植物类的书籍”属于无中生有,
作者说碱蓬草“正适合我细细阅读”,是用比喻来表达自己对碱蓬草的感情。

10.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4分)
答:
答案:(1)最突出的特点是“自然”。

(2分)
(2)文中从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生长环境方面,自然地生长在人迹罕至的盐碱地;(1分)生长过程方面,随季节变化自然地生长、凋萎。

(1分)
11.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这是否矛盾?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分)
答:
答案:不矛盾。

(1分)①陶渊明真挚地热爱秋天,又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颂秋咏菊诗;(2分)②很多登高赏菊的人,并不具有陶渊明的情怀,只是在形式上模仿陶渊明;(1分)③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很多人不能真正地欣赏草木的本性。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