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
摘要本研究探讨了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拔管失败中的进展HHFNC属于一种呼吸支持模式,能够促进患儿代谢功能的降低,提供气道正压,最终有效实现呼吸支持,且具有简便的操作及护理,患儿耐受性良好。

关键词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新生儿疾病;进展
新生儿无创呼吸支持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或头罩吸氧、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等,其中NIPPV、NCPAP极易导致表皮脱落,损伤鼻中隔,治疗过程中患儿具有较差的耐受性、较强的不适感,需要增加镇静剂,对护理造成了阻碍。

头罩吸氧、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儿的舒适度,患儿具有较好的依从性,但是并没有加温湿化气体,无法对氧浓度进行精确调节,对患儿肺功能具有较小的辅助作用。

加温HHFNC较传统面罩吸氧更能对急性呼吸窘迫患儿的氧合进行改善,促进患儿呼吸频率的降低。

近年来,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在美国,应用HHFNC的医院占总数的77%;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应用HHFNC的医院占总数的63%。

但是,在我国,只有较少医院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应用HHFNC。

本研究现就HHFNC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从理论上来说,HHFNC能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有效治疗,但是缺乏充足的临床资料,同时非随机回顾性分析资料占了较大比例。

相关学者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HHFNC与NCPAP的效果进行了比较[2],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潮气量及呼吸功能,在流量为3、4、5 L/min时,HHFNC 具有稳定的压力、较小的变化。

相关学者对早产儿氧饱和度、心率等变化进行了观察[3],发现NCPAP治疗组与HHFNC组流量从6 L/min逐渐降低到1 L/min 具有相似的上述参数。

相关医学研究[4]也表明,在HHFNC气体流量>3 L/min 时能够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有效治疗。

在早產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中,临床也只研究了HHFNC的短期呼吸相关参数,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及远期随访资料缺乏,因此仍然需要相关医学学者加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从而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HHFNC的可行性进行清晰报道。

2 早产儿呼吸暂停
相关学者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1~6 L/min HHFNC与6 cm H2O (1cm H2O=0.098 kPa )NCPAP的效果进行了比较[5-8],发现NCPAP等效于HHFNC。

相关学者对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等轻度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2、3、4、5 L/min HHFNC与6 cm H2O NCPAP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9-12],所选患儿39例,出生体重均<2.0 kg,结果表明,二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但是,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3-18],在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中,和
NCPAP相比,HHFNC具有较差的疗效。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为选取了不同患儿、采用了不同流量等。

3 预防拔管失败
相关学者对胎龄<32周的早产儿拔管后NCPAP和HHFNC的呼吸支持效果进行了比较[19-26],发现两组患儿具有相似的拔管失败率,但是后者比前者具有较低的鼻黏膜损伤发生率。

相关学者随机将60例早产儿分为NCPAP组和HHFNC组[27-35],所有患儿胎龄均<28周,均接受NCPAP呼吸支持≥24 h,NCPAP呼吸支持5 cm H2O、吸入气体氧浓度(FiO2)≤0.30,均具有平稳的呼吸,NCPAPA组患儿接受24 h持续NCPAP呼吸支持治疗,NCPAP直接撤离的指征为FiO2为0.21;HHFNC组患儿在FiO2≤0.30时改为HHFNC呼吸支持,流量为2 L/min,在FiO2为0.21时将氧流量逐渐降低到0.5 L/min,撤离鼻导管。

发现和NCPAP相比,HHFNC组患儿具有较长的需氧时间及呼吸支持持续时间。

HHFNC属于一种呼吸支持模式,其通过对患儿鼻咽部解剖无效腔进行冲洗,让患儿吸入暖化、湿化气体,从而促进患儿代谢功能的降低,提供气道正压,最终有效实现呼吸支持。

现阶段,在非侵入性呼吸支持方式中,NCPAP、HHFNC较为常用,但后者较前者具有更为简便的操作及护理,患儿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因此能够有效取代前者。

参考文献
[1] 魏文举,夏金根,石妮,等.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41-2145.
[2] 黄玉琼,梁武华.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8):2227-2230.
[3] 刘剑,杨祖铭,朱梅英,等.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32周以下早产儿撤机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63-64.
[4] 左晓晓,薛爱梅,那利,等.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5(4):294-296.
[5] 王丽娟,夏金根,杨晓军,等. 成人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的应用进展.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2):153-157.
[6] 康文清,许邦礼,刘大鹏,等.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32周以下早产儿撤机中的疗效比较.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6,18(6):488-491.[7] Díaz-Lobato S,Folgado MA,Chapa A,et al. Efficacy of high-flow oxygen by nasal cannula with active humidification in a patient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of neuromuscular origin. Respir Care,2013,58(12):e164-167.
[8] Chikata Y,Ohnishi S,Nishimura M. Humidity and Inspired Oxygen Concentration During High-Flow Nasal Cannula Therapy in Neonatal and Infant Lung Models. Respir Care,2017,62(5):532-537.
[9] Kikuchi K,Yasuoka J,Nanishi K,et al. Postnatal care could b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continuum of care i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Ratanakiri,Cambodia. PLoS One,2018,13(6):e0198829.
[10] Sargiacomo C,El-Kehdy H,Pourcher G,et al. Age-dependent glycosylation of the 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er polypeptide:From fetal to adult human livers. Hepatol Commun,2018,2(6):693-702.
[11] Tosun G,?nan A,Kanmaz G,et al. Does fetal sex affect placental delivery times?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8 ,10(4):100-101.
[12] 馬莉. 新生儿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复旦大学,2009.
[13] 孙立波. 基于淮安市2010年出生人群的围产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 复旦大学,2011.
[14] 金未来. 两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苏州大学,2015.
[15] 王灿. 一氧化碳吸入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2014.
[16] 高镝. 深圳市新生儿呼吸衰竭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价. 中国医科大学,2009.
[17] 陆妹.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2013.
[18] 张潞.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中的效果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1):229.
[19] 赵玉祥,武荣.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15,14(19):3532-3534.
[20] 杨予,王运媛. 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海南医学,2013,24(17):2635-2636.
[21] 王明霞,方妍.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疾病所致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1):87-88.
[22] 陈朝晖,张宏艳. 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及治疗.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1.
[23] 沙小丹. 剖宫产新生儿临床特点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复旦大学,2012.
[24] 孟灵芝.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2012.
[25] 朱燕. 出生早产儿流行病学特征的前瞻性多中心调查. 复旦大学,2012.
[26] 李桂芳.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血清MIF和PLTP表达水平及意义. 泰山医学院,2012.
[27] 门光国,王丽丽,王凤敏,等. 氧化应激相关的早产儿和新生儿疾病研究进展.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2):1503-1507.
[28] 李海英,吴尤佳,索桂海,等. 三明治教学模式在新生儿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交通医学,2017,31(3):302-304.
[29] 郭丽军.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探讨. 临床研究,2017,25(10):94-95.
[30] 曹献云,李岩,剧松丽,等.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发生与疾病危重评分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425-428.
[31] 郭玥馨.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新生儿疾病危重病例评分及多脏器功能损害间的关系. 临床研究,2017,25(7):11-12.
[32] 李开花. 心肌酶变化与新生儿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中国乡村医药,2018,25(3):16-17.
[33] 王雪莹,刘帅,郭薇,等.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新生儿体重及疾病构成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生殖医学杂志,2017,26(8):749-752.
[34] 王燕敏,田国力,周卓,等. GSP分析仪筛查新生儿疾病的性能验证和应用. 临床检验杂志,2017,35(2):152-154.
[35] 李灏,杨胤颖. 有核红细胞数量与新生儿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临床儿科杂志,2017,35(9):703-7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