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产业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甘肃各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甘肃各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甘肃各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甘肃省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经济相对较欠发达的地区之一。

现状上,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相对较弱。

甘肃省属于中国的内陆省份,交通条件相对较差,对外交通相对闭塞。

甘肃省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马铃薯等。

畜牧业也相对发达,以养殖牛、羊为主。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匮乏,甘肃省的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工业方面,甘肃省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传统的能源工业为主导。

甘肃省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但由于能源价格下降和环境保护的要求,煤炭和石油产业的发展面临一定挑战。

除了能源工业,甘肃省还有一些轻工业和冶金工业,但规模相对较小。

然而,甘肃省政府和中央政府一直在推动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交通条件,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此外,甘肃省还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打造了一批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总体来说,甘肃省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升级的方向发展。

未来,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产业
的发展。

同时,甘肃省还将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甘肃省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国际合作,拓展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对外交流与合作。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甘肃省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占据了甘肃省经济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扶持政策,甘肃省的经济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甘肃省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除了农业之外,工业、建筑业和旅游业也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甘肃省还因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历史文化而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旅游业成为了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支柱。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甘肃省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不断加快,与甘肃省的周边省份和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

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甘肃省内部的经济交流和合作,还有利于吸引外部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然而,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甘肃省的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依赖于农业和资源开发的程度较高,对经济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

此外,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仍然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加快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发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还需要注重发展教育、
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重要的是,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只有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甘肃省的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从 图 1可 以 看 出 ,甘 肃 省 产 业 结 构 经
历 了比较复杂 的波形 变化历程 ,这个变化 过程可 以分 为四个阶段 。
( )重 型 化 产 业 结 构 形 成 时 期 一
年份 第 一产业
16 96 16 97 27 9 8 2933
第二产业 第三产 驰
53 9 .8 51 6 5 1 4 80 1 0 9.2
由 15 9 2年 的 3 0 ,上 升 到 1 7 53 % 9 8年 的
81 6 . 7% 。
这一阶段形成的产业结构是典型的重
型 化 产 业 结 构 ,由 于计 划体 制 的 原 因 ,甘 肃产业结构一直得不到优化。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时期 二
耿小娟 (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兰州 7 07 1 30 0
况如 图 1 示。 所
产业首 次超过 第一产
业 ;1 7 9 8年 ,第 一 产
6 D 0 0

二≥< 一 鲁
\ ._ 。 ^ -●
4 O r 0 O
2 0 0 0
业的 比重是 2 1 04 %,
第 二 产 业 的 比 重 是 6 .1 , 三 产 业 的 03 % 第 比 重 是 1 .8 , 二 92 % 第 产 业 远 远 超 过 第 一 产
由 15 9 2年 的 6 2 ,下 降 到 1 7 50 % 9 8年 的
次产业结构变化 的具体情况见表 2 。
表 2显 示 ,这 一 时 期 ,第 一 产 业 的 比 重 保 持 在 2 % ~3 %之 间 , 是 因为 市 场 0 0 这
内 容 摘 要 :在 国 家 不 同发 展 阶 段 的 产 业 发 展 战 略 指 导 下 ,甘 肃 产 业 结 构 经

甘肃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甘肃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甘肃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口文 / 郭天龙 云 雪
提要
3, 3 9 几乎都是上升 的, 国民 4 . 第三产业上升了 1 个百分点。 但 本文以 灰色 关联度分 析为主 要研 的劳动力相对 比重,
近年 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来看, 三次产业增加值 究方法,并运用 三次产业对经 济增 长的贡 献 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产业结构因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 在 G P中所 占比重互不相同 。由表 1 D 可知, 第 率、 拉力度等指标, 对甘肃省 17 ̄20 年间 来, 8 08 9 并形成了大量研究文献。国内 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NJ十年代初期保持 r ,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 引起广泛重视, 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经 上升趋势,95 19 年为 1. %,到 19 年上升 94 8 99 析,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 学者几乎一致认为:
4 . 65 O 4 .8 31
4 .7 25
投入应遵循农工批零商业的顺序。此后, 克拉
克受配第 等有关思想 的启发 , 《 济发展条 在 经 件》 14) ( 0 一书中运用三 次产业分类法研究 了 9
1 9 1 .4 95 98 1 9 2 .4 96 60
1 9 2 .7 97 39
中图分类号:17 文献标识码 : F2 A
引言
甘肃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次产业中的比重为 1. %;第二产业比重 自 45 5
改革开放 以来 , 甘肃产业结构摆脱 了改革 改革初期到 20 0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到 20 00 05 0 01 开放 以前 ‘ 农业基础薄弱 , 工业大而全 , 第三产 年 比重为 4. %,从 20 年 由下 降转 为上

甘肃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

甘肃省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
21 年 1 01 2月 第 6 1 5 2 期 1 41 1






学URNAL OF (ANS AGRI U CUITURAL UNI RS TY VE I
甘 肃 省 区域 产业 结 构 转换 能力 的 比较 分 析
付 春 燕 , 宇 硕 , 录 仓 张 王
高, 相对 于全 国其他 省 区产业 结 构 升 级 和转 化 能 力
产业 结 构转 换 能力 是 一 个综 合 概念 , 何 一个 任
单一 指标 都不 可能全 面衡量 一个 地 区产 业结 构 的转
的不 断快 速增 强 , 甘肃 省 产业 结 构 竞 争 力却 呈 相 对 下 降趋势 . 十二五 ” “ 时期 是 甘 肃省 产 业 结 构转 换 的
关键 时期 , 各地 区能否 因地 适 时地 对 产 业 结构 进 行
换能力 , 因此 , 要从整体上衡量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
转换 能力 , 应选 取多个 指标 进行 综合评 价 . 循 科 ]遵
学性、 实用 性 、 操作 性 、 比性 、 量 化 的原 则 , 可 可 可 基
调 整与转 换 , 增强 其产业 结构 转换能 力 , 仅关 系到 不 甘肃省 产业结 构 的优 化 升 级 和地 区 间的协 调发 展 , 也将直 接决定 着甘 肃省 在未来 全 国和西 部地 区经 贸 联系 中的相 对地位 , 于充 分 发 挥第 二 亚 欧 大 陆桥 对 东段 陇 一 线 经 济 区 和 兰一 线 经 济 区之 间 产业 承 海 新 接与联 系 的 中转 站作 用具有 重要 的影 响. 于此 , 鉴 本 研究 对甘 肃省各 地 区 产业 结 构 转 换 能力 进 行 分析 , 以期 为甘 肃省加 快 调 整产 业 结 构 、 升产 业 结 构 竞 提

甘肃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甘肃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

甘肃产业结构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摘要: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甘肃三大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甘肃省三大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然后对甘肃三大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产值结构与贡献率、就业结构不相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新形势下甘肃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不断演进的结果,而产业结构既是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又对资源是否优化配置、经济是否健康发展起着根本的影响。

因此,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本地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本地区综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当今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在竞争中区域的三大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近年来对于产业结构的问题的研究很多,有些是从全国的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问题,有些是研究城区性的产业结构。

甘肃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一个西部省区,在三大产业结构上,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既存在共性的问题,也有自身的特点。

本文拟通过对甘肃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一些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1. 甘肃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1949~1978年)是甘肃区域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时期。

建国以后,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资源优势,甘肃被确定为重化工基地,之后又从部分工业较为发达的省、市搬迁了轻工、电子、机械等行业中部分骨干企业到甘肃,为甘肃的经济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甘肃逐渐形成了以机械、冶金、有色金属、能源等重工业为主导,农产品加工、轻纺等相配套的现代工业体系。

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尤其是在1960之前下降很快,之后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比重大幅上升,波动趋势与第一产业几乎是完全相反,在1971年达到最高后呈现小幅变动的趋势;第三产业比重总体来说变化不大,1978年与建国初期相比还有小幅度的下降(图1)。

甘肃省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分析报告

甘肃省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分析报告

甘肃省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分析报告一、GDP增长情况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甘肃省的GDP总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024年至2024年,甘肃省的年均GDP增长率约为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产业结构特点甘肃省的产业结构较为特殊,主要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

在这五年间,第一产业(农业)的贡献度略有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的贡献度有所提高。

这一变化可能与甘肃省政府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和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政策密切相关。

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在甘肃省的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尤其是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上升。

这表明甘肃省正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农业和重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三、就业情况五年来,甘肃省的就业形势逐渐改善,就业人口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就业环境不断改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农民转产就业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时,就业结构也在逐渐优化。

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而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相对减少。

这一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显示了甘肃省正朝着经济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转型的目标前进。

四、社会发展指标五年来,甘肃省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基础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增加,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

卫生医疗条件也得到改善,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分布,健康保障覆盖面扩大。

此外,甘肃省还大力倡导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过去五年中,能源消耗强度明显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环境质量逐渐改善。

这些举措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甘肃省在过去五年中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在一些方面,如人均GDP水平、产业升级速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甘肃省需要进一步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新台阶。

甘肃省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甘肃省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甘肃省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中亚和西亚的重要通道。

尽管甘肃省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但其经济发展却一直不够突出。

那么,甘肃省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一、资源禀赋不足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干旱少雨,土地贫瘠,资源禀赋不足。

甘肃省的土地面积较大,但实际可耕种的面积却很少,而且大部分土地都是荒山荒地,难以开发利用。

甘肃省的水资源也非常匮乏,水资源的不足导致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甘肃省的能源资源也相对较少,不仅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储量少,而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不够充分。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甘肃省地处偏远,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不便,这也是甘肃省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甘肃省的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设施都相对落后,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相对滞后,这导致了甘肃省的物流成本较高,对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甘肃省的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这也限制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三、产业结构单一甘肃省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业、畜牧业和煤炭等资源型产业为主,而且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很低。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水资源的限制,而煤炭等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则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难以稳定发展。

甘肃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低,这也限制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四、人口素质较低甘肃省的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教育、科技水平和人才储备都不足。

甘肃省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地区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都较低,这导致了甘肃省的人才储备不足。

甘肃省的科技水平也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这也限制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

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资源禀赋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和人口素质较低等。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人口素质等,以促进经济发展。

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包括资源禀赋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和人口素质较低等。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与对策建议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推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甘肃高质量发展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难点:甘肃省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对策建议:加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难点:甘肃省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对策建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增加研发经费,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难点: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等方面存在短板。

对策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四、人才流失严重难点:甘肃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流失较多。

对策建议: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留住人才。

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人才留在甘肃发展。

五、农业发展面临困难难点:甘肃省农业发展面临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对策建议: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优化农业布局。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农村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六、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难点: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资源环境压力大。

对策建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

七、区域发展不平衡难点: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

对策建议: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甘肃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甘肃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甘肃省作为中国的西部省份之一,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近年来,甘肃省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甘肃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甘肃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西部内陆,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转型升级。

据统计数据显示,甘肃省的GDP总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16年的1.86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39万亿元。

同时,人均GDP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表明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次,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甘肃省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对外交流。

同时,甘肃省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过度依赖传统的农牧业和资源型产业,缺乏高新技术和创新驱动的支撑。

此外,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压力。

这些问题使得甘肃省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接下来,让我们展望一下甘肃省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首先,甘肃省将继续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科技研发资源,应该加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甘肃省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和物流的便捷性。

加强区域合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促进产业对外开放,助力经济的快速发展。

此外,甘肃省还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在未来的发展中,甘肃省可以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比如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引进优秀企业和人才,借助外部力量推动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甘肃省还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条件,开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提升当地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甘肃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内容摘要:在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发展战略指导下,甘肃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波形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各个阶段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分析,将甘肃产业结构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其特征。

关键词:甘肃产业结构阶段特征甘肃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是与国家实施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实行均衡发展战略,其重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地方资源优势,甘肃省被确定为国家的重化工基地,由此而形成了其产业“重重轻轻”的结构。

改革开放后,随着地方政府自主权的扩大,为了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甘肃省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甘肃产业结构也因此有了明显变化。

1952-2008年甘肃省GDP构成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波形变化历程,这个变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重型化产业结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1953~1978年)是甘肃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甘肃省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国家宏观战略的影响,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

这一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1、图2。

从表1可以看出,在1952到1978年26年中,甘肃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第三产业变化相对较小。

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65.02%,下降到1978年的20.41%;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12.99%,上升到1978年的60.31%;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22.00%,下降到1978年的19.28%。

可以看出,1952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是65.02%,第二产业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是12.99%;1959年,第一产业的比重是31.98%,第二产业的比重是43.03%,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1978年,第一产业的比重是20.41%,第二产业的比重是60.31%,第三产业的比重是19.28%,第二产业远远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甘肃工业行业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

甘肃工业行业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

甘肃工业行业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甘肃工业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在50年代,我国实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战略,甘肃也在这一时期分设了一些重工业项目,形成了甘肃工业的基本布局。

60年代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内迁,建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使得甘肃工业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国家建设重点集中于东部地区,因而后续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延长产业链,未改变以粗加工为主体的工业行业现状,因而与东部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从工业结构和所有制来看,甘肃工业长期以重工业为主,而重工业中又以能源原材料为主。

甘肃工业还处于工业化初期,以投入漏出、附加值低、外延式结构为特点。

这种结构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由本身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但与工业经济的投资规划与总体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结构失调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在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甘肃工业所有制结构、工业分行业结构、工业地区分布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测算,并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比较分析,文章整体思路如下1、首先就研究目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工业产业结构发展规律以及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了说明。

2、阐述了甘肃工业的总体发展特征,对工业的轻、重比重,产值结构,规模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指标进行了分析。

3、通过经验模型的构建及检验,测算了甘肃省工业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效益,并揭示其演变规律。

4、选用了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能力测度,进一步对甘肃省工业分行业结构进行了分析。

5、从地区聚类和分行业的灰色聚类入手,对甘肃省的主要工业结构进行了计算分类,找出甘肃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结构布局。

6、最后,对工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和对策。

甘肃省产业结构

甘肃省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内部,重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家工业结构由重工业转向轻 工业的调整中显得极为滞后。这一阶段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3。 表3显示,1979-1991年,重工业比重由80.64%降为72.56%,虽然比重有所 下降,但降幅不大,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仍然很高,继续保持重型产业结构 的特点。 (三)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演进时期 这一时期(1992 ~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 保持不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这一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图3。 图3显示,这一时期,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工业品价格的 不断上涨,工农产品的比价复归,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再次下降,而且随着城 市改革的逐步展开,农业变革的制度效应相对减小;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 1992~1995 年期间一直呈攀升趋势,1996 年以后有了一定比例的下降,最 终1992年和2001年的比例保持不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10年间比重仅由 36.17%增长为40.82%。 (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启动时期 这一时期(2002 ~2008年),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 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这一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图4。图4 显示,这一时期,第一产业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 产业比重下降。甘肃产业结构在这一时期进入产业结构升级与高度化准备阶 段。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基于国内产 业结构高度雷同的局面,国家开始对区域产业进行调整,并将中西部地区的 能源、原材料产业列入战略重点。
• 甘肃省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二元型结构 产业的二元结构对甘肃省来说主要表现在:在三次 产业内部,落后的农业与大城市中发达的工业并存;在 工业产业内部,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由于甘肃省 农业非常落后,按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无法支撑起 目前甘肃的重型工业化结构。这种二元结构,严重影响 着甘肃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重化工型结构 将甘肃产业结构与世界经济模型中同等经济收入水 平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甘肃产业结构演进 进程同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不相符的。甘肃 产业结构演变存在着明显的偏差,突出表现在于建筑业增长速度,而工业内部, 重工业增长速度又远远超过轻工业增长速度,使得重工业比重大 大超出轻工业的比重。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图2。 在1952—1978年的26年中,甘肃省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重 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轻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64.70%,下降 到1978年的18.33%;重工业的比重由1952年的35.30%,上升到 1978年的81.67%。 这一阶段形成的产业结构是典型的重型化产业结构,由于计 划体制的原因,甘肃产业结构一直得不到优化。 (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这一时期(1979~1991年)甘肃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主 要受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策的影响。1978年,中央决定在农村进 行改革,1979年第一产业比重发生变化。1979年中央动员重工 业向轻工业转产,工业内部比例开始调整。这一阶段三次产业结 构变化的具体情况见表2。 这一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保持在20%~30%之间,这是因 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制度变革使农村的比较利 益相对提高;第二产业呈缓慢下降趋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由60.7%下降到41.2%,这是对以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的校正; 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即由 1979年的20.2%上升到1991年的34.24%,这是产业结构趋向均 衡状态的最显著的标志。

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

甘肃省经济发展分析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边疆内陆省份之一。

作为一个多山地区,甘肃省地理环境对其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挑战。

然而,甘肃省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甘肃省的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甘肃省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

山地占据了该省总面积的70%以上,其余为河谷和盆地。

这种地理环境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水力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甘肃省的资源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力资源:甘肃省的山脉众多,拥有许多河流和湖泊。

这些水资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力发电提供了重要支持。

2. 土地资源:尽管山地和河谷地形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限制,但甘肃省的土地资源仍然十分丰富。

适宜的土壤质量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矿产资源:甘肃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等。

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甘肃省的经济特点和发展趋势1. 农业发展:甘肃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甘肃省的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和牧业为主导。

然而,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甘肃省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

2. 工业发展:甘肃省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

该省政府鼓励发展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并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3. 旅游业发展:甘肃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兰州中山桥等。

近年来,甘肃省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该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4. 区域发展:甘肃省地域广阔,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全省经济的均衡发展,甘肃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例如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

三、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对策尽管甘肃省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_李懿洋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_李懿洋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李懿洋[摘要]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最高阶段呈“三、二、一”形式的结构,即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

数据显示,甘肃省目前产业结构中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相差不大,且产业结构内也呈现明显的不合理态势。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了甘肃省三次产业与GDP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发现第三产业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明显。

在此基础上,为甘肃省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灰色关联分析;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甘肃省[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5-0020-04[作者简介]李懿洋,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生,研究方向审计学。

(云南昆明650500)Abstract:According to Petty-Clark Theorem,the 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on its highest stage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ree,two,one,which mean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ird industry in GDP is the largest.The Data shows that there a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 of Gansu province at the aspect of proportion in GDP and an obvious unreasonable situation within industrial structure.This paper use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ansu province to analyze the three industries of Gansu province.Consequently,it has found the effects of third industry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Gansu province the most obvious.And thus,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Gansu province,th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have been provided.Keywords: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industry structure;economic growth;Gansu province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甘肃省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作者:张莉陈秉谱杨清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26期摘要: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运用“产业结构变化率”的分析方法,对甘肃省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

认为甘肃省应通过对第一产业进行内部调整以及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来发展现代农业;在改变传统工业增长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创新;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应以“四抓三支撑”的工作思路和十六字方针的区域发展战略来推动甘肃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化率;演变;甘肃省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43-03前言产业结构演变是指产业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和内容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甘肃省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指引下,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在优化第一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和产业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新思路、新举措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一、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2010年,甘肃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了生产总值4 1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7%,人均生产总值16 113元。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99.28亿元,增长5.48%,人均2 343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 984.97亿元,增长15.25,人均2 762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 536.50元,增长9.88%,人均第三产业6 008元。

2010年,第二产业占甘肃省生产总值的48.17%,第三产业占37.29%,第一产业占14.54%;与2009年相比,第二产业上升了3.09个百分比,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2.95和0.13个百分比[1]。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4 8 . 1 7 %;第 三 产 业 呈稳 步 上 升 的趋 势 。 经 济学 中
结 构 相应 的调整 ,就 业结构 的 变化也 会对产 业结 构 的调 整产生 影 响 ,合 理 的就业结 构可 以很好 地促 进
产业 结构优 化 和调整 。
本文 通过查 阅甘 肃省 统计 年鉴 的数据 资料 ,收 集2 0 0 0 年到 2 0 1 0 年l 0 年 间甘肃 省 国 民生产 总值 的 产业 结构数 据 与省 内就业 人员 的就业 结构 状况 的相 关数 据 ,运用 产业经 济学 和统 计学 的相关 知识 对数
以用 产业 经济 学 中的结 构偏离 度来 测算 和论述 。结 构偏 离 度指各 产业 的增 加值 比重 和就业 比重 之 比与
产 业 的就 业 人 口从 2 0 0 0 年的 1 8 . 9 5 %下 降 到 2 0 1 0 年
( 一 )产业结 构 偏离 度 的测 算 对 甘肃 省产 业结 构 与就业 结构 的偏 离度 分析 可
的1 5 . 3 6 %,呈现下 降的趋势 ;第三 产业 的就业人
表 1 甘肃省 2 0 0 0— 2 0 1 0年各产业 结构偏离度
二 、甘肃 省产 业结构 与就 业 结构 的偏 离度分 析
2 0 0 0 年到 2 0 1 0年 几 乎 没 有 下 降 ,从 2 0 0 0年 的
5 9 . 5 5 %到 2 0 1 0年 的 6 1 . 6 2 %还 有 略 微 的上 升 。在 测
算 时间 内 ,甘肃 省的人 口出生率平 均高达 6 . 5 %, 同时农业 人 口的 比重 占 7 0 %以上 ,这在 一定 程 度上 可以解释第一产业就业人 口居高不下的现象;第二
降并趋于稳定 ,这与工业化完成后 ,工业生产的机 械化 、技术 化 投入 以及 资本投 入有 关 。 通过上述两图可以看 出,甘肃省整体上就业结

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3. 4 9 5 。与 全 国平 均水平 相 比 , 肃三 次产 业构 成 表 甘 现 为第一产 业 比重过 高 。与 沪 、 、 相 比, 肃 产 苏 浙 甘 业 结 构存 在 的主要矛盾 和突 出 问题 是 第二 产业 实 力 不强 , 第三产 业 的 比重 明显偏 低 。 2 就业 结构不 合 理 。2 0 ) 0 6年 , 肃省 第 一 产业 甘 就 业人 数 比重 为 6 . 3 第 二 产 业 就 业 人 数 比重 3 2 %,
3. 。总体来 看 , 国三 次 产业 结构 变化 基 本 符 95 中
合 世界 范 围的产 业 结 构 演变 规 律 , 即第 一 产 业 比重
下 降 , 第二 产业 、 而 第三 产业 比重 上升 。从 增加 值 的 比重 变化 上看 , 国民经 济总量增 长从 主要 由第 一 、 二 产业 带 动转 为 主要 由第 二 、 三产 业 带 动。 至此 , 国 我 产业 结构调 整逐 步趋 向知识化 、 科技化 、 服务 化 。
经 济发 展 水 平 和 运 行 质 量 的 主 要 指 标 之一 。2 0 06 年 , 国三 次产 业 结 构 比例 为 1 . 4 . 全 1 8: 8 7: 9 5 3. ,
技术 、 源环境 技 术 、 空 航 天 技 术 、 源 技术 和先 资 航 能 进 防御 技术 等一 批 高新技 术产 业正 脱颖 而 出 。知识 型服 务业 成为 拉 动 经 济增 长 的主 导产 业 , 特别 是 信 息和通 讯 、 教育 与培 训 、 究与发 展等领 域 。 研 产 业 结构 的发 展 、 变化 , 其 自身 的客 观 规 律 , 有
降 ,0 6年 , 一 产 业 只 占 GD 20 第 P总 值 儿. , 比 8 但

【推荐】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word范文模板 (6页)

【推荐】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word范文模板 (6页)

【推荐】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word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使同一分类过程中有了一个统一性的定量标准,避免了一般定性分类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研究聚类分析的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

关键词: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摘要:一般的聚类分析方法的应用,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同时,忽视了指标间相关性及权重问题的存在,论文拟结合因子分析法来进行聚类分析,以解决相关性和权重分配的问题。

同时,本文利用基于因子分析的层次聚类分析法来对甘肃省工业行业结构进行研究,将甘肃省工业行业划分为4类,并根据4类行业的指标数据得分指出其行业结构存在的特点及相应问题。

一、引言聚类分析是研究指标(或样品)分类问题的一类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总称,其中心思想是将一些相似度较大的指标(或样品)聚合为一类,同时把另外一些相似度较大的指标(或样品)聚合为其他的类,然后再将这些小类依据其相似度聚合为一个大类,直至所有的指标(或样品)都聚合完毕,以更直观的显示出研究对象的差异和联系。

作为一种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从数据分析的角度,使同一分类过程中有了一个统一性的定量标准,避免了一般定性分类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从而在经济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聚类分析法曾用于区域经济结构的分析(王强 201X),也曾有学者将聚类分析应用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与比较(倪鹏飞 201X,吴庆军 201X),也有一些学者将聚类分析应用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张德平 201X),在产业结构方面,许多学者也曾经应用聚类分析法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如:有学者应用聚类分析法研究了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张春勋 201X),而灰色聚类分析法曾用于确定区域工业支柱产业(李胜 201X),在工业结构方面也有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得过一定的研究成果(吴海建 201X),这些聚类方法的应用为分析研究对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甘肃省产业结构分析学号:20092509310022姓名:王文杰年级:2009级学院:旅游学院系别:旅游管理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指导教师:李洁琼完成日期:2013 年05 月15 日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摆脱了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全,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并且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使甘肃省产业结构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本文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甘肃省内各地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产业结构的空间单元,选取各地区2004-2010年三次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作为研究数据,对省内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分析。

分析显示,在甘肃省各地级行政区域空间单元中,各地区第一产业在本区域经济增长中属于衰退部门,在产业结构上竞争力不明显,但大部分地区具有区位竞争力。

第二产业是各地区经济增长中的高速增长部门,区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的优势明显,而第三产业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各地区在结构上的优势不明显,但大部分地区具有区位优势。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的结果再结合甘肃省整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分析,提出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法;甘肃省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Gansu province h as shaked off the state that agricultural infrustructure was weak, industires were large and all-inclusi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was seriously st agnant before and substantial progress has been made, which have made the ind ustrial structure of Gansu province develop in the orientation of optimization an d upgrade.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hift-Share Method,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 conomic growth disparity of all regions in Gansu province by making local-leve l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s research unit and choosing reginal total output value in 2004-2010 as research 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some findngs hav e been made. Firstly, the primary industry in each region is getting weak with un obvious competitive power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most areas still have locat ion competition power. Secondly, the second industry is an increasingly growing department i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area and this advantage is obvious. Third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industry is unbalanced. the advantage on st ructure in every region is unobvious, but most regions own advantages in geogr aphy.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 al structure in Gansu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hift-Share Method, to gether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province.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Shift -Share Method; Gansu Province目录1引言 (1)2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 (1)2.1基本原理 (1)2.2数学模型构建 (2)3甘肃省产业结构分析 (3)3.1数据处理与理论分析 (3)3.1.1各地区偏离分析 (4)3.1.2绘制shift-share图 (5)3.2甘肃省整体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分析 (7)3.2.1就业结构分析 (8)3.2.2产业结构分析 (9)3.2.3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综合对比 (10)4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11)4.1全面调整产业结构 (11)4.2科学合理的选择主导产业群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1 引言产业结构是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区域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协调区域内部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具备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能提高产业结构效益。

本文选取在区域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偏离份额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以甘肃省地级行政区域作为研究的空间单元,以甘肃省作为参照,以省内各地级市2004-2010年间的三次产业的GDP作为基础,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甘肃省各地区各产业的结构,并结合甘肃省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据此提出对甘肃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建议。

2 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method是由美国学者Dunn,Perloff,Muth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普遍采用的形式。

偏离份额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的分析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是揭示区域与城市部门结构变化原因,确定外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2.1基本原理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 nationa1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1 n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shift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2数学模型构建假定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

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 i,0(可用总产值或就业人数表示),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 i,t。

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 ij,0,b ij,t(j=1,2,…,n)表示区域i第j 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

并以B0,B 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 j,0与B j,t所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r ij=(b ij,t-b ij,0)/b ij,0 (j=1,2,…,n)所在大区或全国j产业部门在[0,t]内的变化率为:R j=(B j,t-B j,0)∕B j,0(j=1,2,…,n)以所在大区或全国各产业部门所占的份额按下式将区域各产业部门规模标准化得到:b ij′=b ij,0·B j,0∕B0(j=1,2,…,n)这样,在[0,t]时段内区域i第j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 ij可以分解为N ij,P ij,D ij,三个分量,表达为:G ij=N ij十P ij十D ij(1)N ij=b ij′·Rj (2)P ij=(b ij,0-b ij′)* Rj (3)D ij=b ij,0·(r ij-Rj)(4)G ij=b ij,t-b ij,0(5)N ij称为份额分量:是指j部门的全国(或所在大区)总量按比例分配,区域i的j部门规模发生的变化,也就是区域标准化产业部门如按全国或所在大区的平均增长率发展所产生的变化量。

P ij被称之为产业结构转移份额(或产业结构效应):由式(3-3)可以看出,它是指区域部门比重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比重的差异引起的区域i第j部门增长相对于全国或所在大区标准所产生的偏差,它是排除了区域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区域的平均速度差异,假定两者等同,而单独分析部门结构对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所以,此值愈大,说明部门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愈大。

D ij被称之为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或区域份额效果):是指区域i第j 部门增长速度与全国或所在大区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差别引起的偏差,反映区域的j部门相对竞争能力,此值越大,则说明区域j部门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

3 甘肃省产业结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不断提高和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近年以来,甘肃省经济步入了历史上做好的发展时期。

尽管如此,我们还需理性的认识到甘肃省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甘肃省各地区各产业进行理论的分析,并结合甘肃省整体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理性全面的了解甘肃省产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做出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3.1数据处理与理论分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本文选取了2004-2010年甘肃省及各地区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等数据(均按可比价计)(以下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甘肃省年鉴、甘肃省发展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为了减少误差,本文选取以一年为时间间隔,将2004-2010分为6个时间段,对各相邻年份间的各个地区各个产业的生产总值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计算,然后对6个时间段的结果进行叠加,这样得出甘肃省各个地区各个产业2004-2010年内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并对省内各地区做以编号,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 各地区2004—2010 年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亿元)3.1.1各地区偏离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甘肃省内14个地区第一产业的份额分量均超过了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量,这说明全省内各地区的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均低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