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奖学金评定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奖学金评定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奖学金评定系统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网络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3 年6 月23日摘要奖学金评定是高校学生教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管理学生工作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奖学金评定系统清楚明了的看到学生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说明,奖学金的评定结果等诸多信息。

另外,也保证了奖学金评定工作的客观,公正,和透明化,使奖学金的评定更深入人心。

正是基于如此的优点和作用,本课程设计分析并设计了奖学金评定系统。

为了整个奖学金评定的尽可能公正公平公开,根据奖学金评定的流程现对系统进行规划。

整个系统包括:信息管理,职位管理,消息管理,活动管理,成绩管理,证书管理,课程管理,权限管理7个功能模块。

奖学金评定的流程如下:辅导员可以输入特定的号码登录此系统通过批量导入教务处成绩以及赋予特定学生权限录入活动得分记录,证书得分记录,职位得分记录以及特殊课程的得分记录从而系统根据记录计算出F1(思想政治道德法律)、F2(专业)、F3(人文社会管理)、F4(创新)、F5(信息科学工程)、F6(身体心理)并且排名,从而辅导员可以通过点击计算和查看管理部分对计算出的全院6项和总分排名以及各系6项和排名进行查看,辅导员登录后还可以授权给特定的学生对最新的活动和奖学金动态在消息管理平台进行公布;学生登录注册后可以通过计算和查分管理部分实现查看自己的各项素质分(由F1-F6六个模块组成)以及点击各个管理模块查看自己具体的得分情况以及如果出现素质分错误可以下载相应的表格进行填表反馈。

此奖学金评定系统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际软件发展情况设计而成,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软件投入使用后更是能够根据客户新的需求而不断的添加和更新其功能。

关键词:成绩查询、成绩管理、证书管理、活动赋分、绩点计算、动态信息显示、奖学金评定、客户机\服务器、SQL-Server目录1. 绪论 (1)1.1奖学金评定系统的重要性 (1)1.2 预期目标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1引言 (2)2.1.1 编写目的: (2)2.1.3 定义: (2)2.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2.2.1 基本要求: (3)2.2.2 开发目标: (3)2.3 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3)2.3.1支出 (3)2.3.2效益 (3)2.4 社会可行性分析 (4)2.4.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4)2.4.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4)2.5 结论 (4)3.项目开发计划 (5)3.1引言 (5)3.1.1编写目的 (5)3.1.2项目背景 (5)3.1.3定义 (6)3.2项目概述 (6)3.2.1工作内容 (6)3.2.2条件与限制 (6)3.2.3产品 (6)3.2.4运行环境 (7)3.2.5服务 (7)3.2.6验收标准 (7)3.3实施计划 (7)3.3.1任务分解 (7)3.3.2进度 (7)3.3.3关键问题 (8)3.4人员组织 (8)3.5交付期限 (8)4需求规格说明书 (9)4.1引言 (9)4.1.1编写目的 (9)4.1.2项目背景 (9)4.1.3定义 (9)4.1.4参考资料 (10)4.2任务概述 (10)4.2.1目标 (10)4.3 系统描述 (11)4.3.1 系统概述 (11)4.3.2.系统结构功能图 (13)4.3.3系统流程图(辅导员登陆) (14)4.3.4 静态数据 (15)4.3.5 动态数据 (15)4.3.6 数据库描述 (15)4.3.7局部E-R图 (15)4.3.8 整体E-R图 (18)4.3.9物理设计 (19)4.3.10数据字典 (20)4.3.11 数据采集 (23)4.3.12 系统体系结构 (24)4.4功能需求 (25)4.4.1 功能划分 (25)4.4.2 功能描述 (25)4.5.性能需求 (26)4.5.1数据精确度 (26)4.5.2时间特性. (26)4.6.运行需求 (26)4.6.1硬件接口. (26)4.6.2软件接口. (26)4.6.3故障处理.. (27)4.7.其它需求 (27)4.7.1可使用性 (27)4.7.2保密性 (27)4.7.3可维护性 (27)4.7.4可转移、可转移性 (27)4.7.5注释 (28)5.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29)5.1.引言 (29)5.1.1定义 (29)5.2.需求概述 (29)5.2.1目标 (30)5.2.2用户的特点 (30)5.2.3 功能需求 (30)5.2.4性能需求 (33)5.2.5 其他需求 (33)5.2.6运行环境 (33)5.3.总体设计 (33)5.3.1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34)5.3.2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35)5.3.3 模块的详细设计 (36)5.4. 界面设计 (36)5.5.安全保密设计 (37)6.详细设计说明书 (38)6.1 引言 (38)6.1.1 编写目的 (38)6.1.2项目背景 (38)6.1.3定义 (38)6.2.该系统的相关用例图 (39)7.个人完成内容 (41)8.个人体会 (43)1. 绪论1.1奖学金评定系统的重要性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扩建,目前在学生的教务管理上,学分制管理已取代了过去的学年制管理。

浅析数学模型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应用——以信阳学院为例

浅析数学模型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应用——以信阳学院为例

致阵,对于 n ≥ 3 的成对比较阵 A,将它的一致性指标 CI 与同
阶 的 随 机 一 致 性 指 标 RI 之 比 称 为 一 致 性 比 率, 表 示 为:
CR

CI RI
,当 CR<0.1 时,认为 A 的不一致性程度在容许范围
之内,可以用其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
对于上式已经算出最大特征值 λ=3.11,归一化的特征向量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Ci比Cj的影响明显重要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Ci比Cj的影响绝对重要
2,4,6,8
Ci与Cj的重要性在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1,1/2, 1/9
Ci与Cj的重要性之比为上面aij的互反数
首先,构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指标体系判断矩阵。通过对
学习成绩 B1、平时表现成绩 B2、其他成绩 B3 综合分析,两两对比, 建立 A 的判断矩阵,记做 A,简写为: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浅析数学模型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应用
—— 以信阳学院为例
信阳学院 王 晶 李永奇
摘 要:每学年的奖学金评定作为高等院校的重点工作进行开展,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对原有的奖学金
评定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奖学金体系
DOI:10.16534/13-9000/g.2016.1289
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优秀学 生奖学金、院长基金奖学金
的奖学体系,并于每年的 10 月份上旬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排名,
结合学院分配名额开展奖学金评定工作。本文通过数学模型中
的层次分析法构建奖学金评定指标体系,对我院现有的评定模
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强化学习中奖励设计的多目标优化

强化学习中奖励设计的多目标优化

强化学习中奖励设计的多目标优化强化学习是一种通过试错来获取最优行为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强化学习中,设计有效的奖励函数对于智能体学习良好的策略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现实世界中往往存在多个相互矛盾的目标,如探索和利用、速度和精度等,因此在强化学习中如何设计多目标优化的奖励函数成为了一个挑战。

在强化学习中,奖励函数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智能体学习到的策略,因此需要谨慎考虑。

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设计奖励函数:1. 加权组合法:将不同目标的奖励通过加权相加的方式融合成一个综合的奖励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提前确定好各个目标的权重,且在不同任务中往往难以确定合适的权重比例。

2. Pareto优化法:通过确定Pareto最优解集合,引导智能体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这种方法能够找到一组最优解,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克服多样性和收敛性之间的平衡。

3. 多层次奖励法:将奖励函数设计成多层次的结构,分别对不同目标进行奖励。

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性和权重,可以有效平衡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4. 基于演化算法的奖励设计:利用演化算法来逼近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合,从而间接地优化奖励函数。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迭代次数,但能够有效应对多目标优化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任务的特点和目标的重要性,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设计奖励函数。

在强化学习中,多目标优化的奖励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智能体的学习速度、稳定性和最终性能,以实现对多目标的有效优化。

通过合理设计奖励函数,可以帮助智能体更好地适应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复杂环境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在强化学习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奖学金评选系统设计与实现

奖学金评选系统设计与实现

奖学金评选系统设计与实现
奖学金评选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开发环境等,为后续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基础。

在这个阶段,需要深入了解学校或组织的奖学金评选规则和流程,以及参与评选的人员和角色。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功能模块、数据库结构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将评选流程分解为具体的功能模块,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动。

同时,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库表来存储学生信息、评选规则、评选结果等数据。

3. 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结果,使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系统的实现。

在这个阶段,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建立数据库连接,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逻辑处理和数据存储。

4. 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全面的测试,检查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

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5. 系统部署与维护:将系统部署到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并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

在这个阶段,需要定期检查系统的运行状况,更新数据,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实现奖学金评选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确保数据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

2. 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3. 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

4. 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供友好、易于使用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基于决策树C4.5算法的奖学金评价体系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基于决策树C4.5算法的奖学金评价体系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基于决策树C4.5算法的奖学金评价体系构建--以湖南农业大
学为例
尹骁;龙陈锋
【期刊名称】《福建电脑》
【年(卷),期】2014(30)12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奖学金评定中存在受学校、专业等因素影响的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综合测评信息有关属性的数据分析,建立了奖学金评价体系数据集,并采用C4.5算法,构建了奖学金评价体系决策树。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尹骁;龙陈锋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湖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 C4.5决策树算法的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J], 胡杰;綦春明;孙冰;聂春龙
2.基于决策树的ID3算法和C4.5算法的比较 [J], 苗红星;余建坤
3.一种基于C
4.5决策树算法的Web页面分类算法 [J], 吕琳;刘培玉
4.决策树C4.5算法结合模糊判决算法的土地评价方法(英文) [J], 杨敬锋;李亭;陈志民
5.决策树C4.5算法结合模糊判决算法的土地评价方法 [J], 杨敬锋; 李亭; 陈志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l x l x 2 X f
第二阶段 : 为了避免不 同课程老师打分的差距 , 需要 求 出每个学生的每 门课程在当前班级的排名。 将 目标特征 值 阵x 按公式变换为 目标相对优属度矩 阵即每个学生 在
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助学金 , 学院设立 的奖助学金奖项有 综合奖学金 、 特困生 助学金 。 以2 0 1 1 ~ 2 0 1 2 年度的信息管
实施。
第一 阶段 : 学生成绩提交后 , 从学 院的中心数据库 中 导 出每个学生 的考试 成绩 , 按 照学生不 同专业 , 不同课程 的情况
l x l 1 x 1 2 X 1 f
x = i x 2 1 x 2 2 X 2 l = ( x i )
第3 2 卷第 1 5 期
Vo 1 . 3 2 No . 1 5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EC HN0L 0GI C AL DEVE L 0P MENT 0F ENT E RP RI S E
2 0 1 3年 5月
Ma v. 2 01 3
基 于矩 阵算法的奖助学 金分 配方案 的设计与实现
奖励 的 目的性 。 ②奖项多 , 名额多。 国家级的奖项就有 国家奖学金 、 国
2 理论依据及算法设计
基 于上 述 复 杂性 ,为 了实 现奖 助 学金 的公平 分 配 目
标, 学院各系部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奖助学金的
分配 。 为了在奖助学金公平分配的基础上 , 实现各专业之 间的平等竞争 , 实现评定奖助学金时对专业课程的导 向性 作用 , 实现奖学金 的快速分配。 本文提 出了一种基于矩 阵 算法的奖助学金 自动分配方案 , 方案主要分五个 阶段进行
中专 业技 能的培 养 , 利 用矩 阵算 法 , 实现 不 同专业 、 不能课 程 学生之 间的统 一排 名。 该 方案 已在 河 南经 贸职 业 学院信 息管理 系

案例分析——如何在矩阵式体制下实现公平分配

案例分析——如何在矩阵式体制下实现公平分配

案例一:某研究所矩阵式组织结构带来的问题。

问题:如何在矩阵式体制下实现公平分配。

答:矩阵式结构又称规划矩阵结构或规划目标结构,是一种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小组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它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一套是纵向的智能系统,一套是为完成各项任务而组成的横向项目系统。

横向系统的组织,一般是产品、工程项目或服务项目组成的专门项目小组或委员会,并设立项目小组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方案的综合工作。

纵向系统的组织,是在职能部门经理领导下的各职能科室。

如何实现项目管理体制下的分配公平在矩阵组织结构下,因为员工实际的职位是随着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来源于对员工职位与薪酬的动态管理。

1.建立项目管理体系下的职位动态管理。

在这里,职位的动态管理
与通常我们所说的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新增或减少的职位进行管理是不同的概念。

在矩阵组织结构下,员工所任职位随着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这里的职位动态管理应当是非项目状态与项目状态下,对员工担任的不同职位进行的管理。

2.在动态职位管理基础上实现薪酬的动态管理。

随着职位的变动,
薪酬也应当实现动态管理。

薪酬的动态管理要解决的是内部公平性问题,而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则离不开以下几个手段:a.对职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进行评价b. 薪酬与员工的动态职位保持一致。

C.
实际支付薪酬必须与实际业绩挂钩。

总结:在矩阵式体制下实现公平,就必须妥善处理好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性,从而达到成为一个动力十足的组织。

(完整版)matlab毕业课程设计(关于矩阵操作)

(完整版)matlab毕业课程设计(关于矩阵操作)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李圆超专业班级:信息SY1201指导教师:龙毅宏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题目:MATLAB矩阵操作设计要求完成的任务:1.利用MATLAB-mathematics对矩阵操作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创建(普通、单位、零)矩阵、矩阵运算、矩阵变形等。

2.验证如下函数的功能:all、any、find、isempty、isequal、xor。

课程设计的目的:1.理论目的理解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并能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矩阵的操作,设计。

2.实践目的熟练MATLAB的使用,验证并掌握MATLAB的一些基本函数,对矩阵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设计。

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字:年月日目录摘要............................................................ . (2)Abstract.................................................... .. (3)1引言............................................................ . (4)1.1M A T L A B的介绍 (4)1.2矩阵的介绍 (4)2M A T L A B对矩阵的操作 (4)2.1矩阵的生成 (4)2.1.1直接输入法 (4)2.1.2特殊矩阵的生成 (6)2.2矩阵的运算 (8)2.2.1矩阵的加减 (8)2.2.2矩阵的相乘 (9)2.2.3矩阵的乘方 (9)2.2.4矩阵的除法 (11)2.2.5矩阵的点乘 (11)2.2.6矩阵的数乘 (12)2.2.7矩阵的转置 (12)2.2.8矩阵的逆 (13)2.2.9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3)2.3矩阵的变形 (14)3验证部分函数的功能 (15)3.1a l l和a n y函数 (15)3.2f i n d函数............................................................173.3i s e m p t y函数 (20)3.4i s e q u a l函数 (20)3.5x o r函数............................................................ .2 1 4心得体会............................................................ .....235参考文献............................................................ .....2 4摘要矩阵是高等代数学中的一种运算工具。

AHP权重分配法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

AHP权重分配法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

AHP权重分配法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的应用作者:贾志绚刘秀英晋民杰杨春霞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09期摘要:从研究生奖学金评定的基本原则出发,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本学院的奖学金评定规则与评定模型。

通过调查确定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权重系数。

最后通过综合评定确定学生最终成绩,依据排名次序确定研究生的奖学金评定结果。

关键词:AHP法;研究生;奖学金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86-02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研究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评定奖学金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客观地对研究生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工作。

本文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结合学院研究生的实际情况,运用AHP法对各评定指标项目进行权重分配,是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奖学金评定应遵循的原则研究生奖学金评选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激励导向。

研究生奖学金旨在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积极性,促使研究生全面发展。

第二,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奖学金评定平台。

奖学金的评定是研究生关注、影响面很大的工作。

处理得好,可以达到激励和教育的目的,也可达到资助学生的目的,处理不好,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激起矛盾。

所谓公开,就是指标、名额、奖金的数目都要公开,让学生心里有数;所谓公平、公正,就是评定的方法和过程要保证公开、公平,评定的结果要让学生信服。

第三,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研究生不仅独立意识强,而且各专业、各年级的情况也不相同。

奖学金评定方案制定不仅要考虑本校本学院实际情况,更要考虑到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研究生的建议,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评奖中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在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既要反应问题的主要矛盾,还要兼顾次要矛盾,应对每一位研究生是公平和可比的,并且要便于获取和量化。

高等学校助学金分配方案的研究

高等学校助学金分配方案的研究

高等学校助学金分配方案研究摘要本文将高校助学金分配方案分为三个流程:高校自主确定贫困生人数,国家分配助学金至各类院校,高校自主分配助学金至贫困生个人。

对于第一个流程,运用模糊数学的打分法和综合评定法建立了贫困生判定体系;在第二个流程中,首先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全国地区分为五类,并得到各类地区的人均生活费用,然后根据不同院校的学生回报率的差异,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国家对不同院校学生的资助率之比,最后再综合考虑国家对特殊专业的需求,得出国家分配给各院校助学金的统一公式;对于最后一个流程,我们经过抽样调查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以贫困生年级,专业费用,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家庭月收入为自变量,理想资助金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

关键字模糊数学综合评定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多元回归一.建模背景现行的贫困生助学金分配政策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助学金分配的不公平性。

如,在贫困生的评定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标准,导致了贫困生评定工作中的不合理。

再如,国家在给予各地贫困生发放助学金时,未考虑到各地学生的情况(诸如家庭经济情况,就读院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消费水平以及具体专业的学习费用)的差异性,而笼统地发放相同的金额,因此,缺乏合理性。

为了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我们综合考虑了学生,院校以及所属地域等各项因素,建立了贫困生助学金分配模型。

二.问题提出为了制定出合理的贫困生助学金分配方案,我们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提出一个明确的贫困生评定方法,从而确定各院校的贫困生人数,以此作为向国家教育部申报的依据。

(2)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建立国家将助学金分配到学校的模型,从而得出不同学校应获得的总的贫困生助学金额。

(3)学校根据本学各位贫困生的自身情况进行内部调整,将助学金总额合理地分配到每一名贫困生。

三.问题分析针对问题(1),我们选取了学生的贫困程度,节俭程度,学习情况和德育素质作为主要考察项目,采用“打分法”和“综合评定法”确定各院校中具有获得助学金资格的贫困生人数n。

奖学金、助学金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

奖学金、助学金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

题目《奖学金、助学金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姓名:1111111学号:09102126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指导老师:熊思灿时间:2011/3/24奖学金、助学金分配问题的优化模型摘要奖学金、助学金分配方案涉及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因此,分配结果是否合理,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优秀学生的正确评选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采取Q值法和目标函数法来建立模型实施名额及奖金的分配。

针对问题一,我们首先将待分配参数从整体上单独分配,即将待分配总名额与待分配总金额分开考虑,依据Q值法模型分配给三个专业,用MATLAB编程求解得到结果一。

为了尽量使分配各类奖项所对应的待分配名额公平,先将每类奖项作为一个整体,用Q值法模型分配给各专业,并依据各专业所得各类奖项名额可求出所分配的金额,即得到结果二。

最后将结果二与结果一比较,对不同种类奖金名额进行人为对调,使得总名额与总金额保持相对公平。

各专业所得名额为:37、44、48;各专业所得金额:123000、146000、160000。

由于问题二是问题一的细化,以对数应专业的班级进行分配为例,我们假设问题一的分配结果公平,在问题一的分配基础上依据问题二的要求进行再分配。

此次我们首先采取比例法实施分配,把最终分配结果的数据做成表格。

经分析此结果,发现此法并不公平,因为071011班只比081011班多2人,而该班却多出两个名额和8000元。

故我们使用Q值法按问题二的要求再进行分配,求得数应各班所得名额为:8、8、8、6、7;所得出金额为:28000、26000、26000、19000、24000。

针对问题三,由于国家奖学金金额很大,我们应当结合分配金额及分配名额来处理这个分配。

故我们使用目标函数法来解决此问题。

用LINGO编程求解得各专业名额分配为:37、44、49;各金额分配结果为:125000、148000、164000。

由于问题一已经分配出了除特等奖以外的名额和奖金,所以通过对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加入特等奖之后的分配相当于信管增加了一个名额,而其他两个专业名额没有变化。

基于SSM框架的奖学金评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SSM框架的奖学金评定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
5、代码实现:根据系统设计和组件选择,编写系统的各个模块的代码,确保 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在系统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测试:
系统测试
1、单元测试:对每个模块的单元进行测试,确保每个单元都能够正确执行。
谢谢观看
开发技巧
开发技巧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技巧,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开发技巧
1、代码规范:采用统一的代码规范和命名规则,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 性。
开发技巧
2、文档齐全:为每个模块编写详细的文档,包括功能说明、接口文档、操作 手册等,以便于系统的后续维护和扩展。
开发技巧
3、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接口, 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系统测试
2、集成测试:对各个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模块之间的协调和整体功能的 稳定性。
系统测试
3、性能测试: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 响应速度。
系统测试
通过以上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奖学金评定管理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
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具体来说,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维护工作:
需求分析
2、奖学金申请功能:使用SpringMVC实现奖学金申请页面,允许学生在线填 写申请表并上传相关材料。
需求分析
3、申请审核功能:使用SpringMVC实现辅导员审核页面,允许辅导员查看学 生申请材料,并给出审核意见。
需求分析
4、综合评定功能:使用SpringMVC实现院系管理员综合评定页面,允许院系 管理员根据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等信息,进行综合评定。

矩阵运营奖励方案

矩阵运营奖励方案

矩阵运营奖励方案一、背景概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矩阵运营作为企业运营的一种新型模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热点。

矩阵作为企业内部组织形态的一种创新,其特点是高效、灵活、开放、协同,能够满足多维度、多角度的业务运营需求。

然而,由于矩阵运营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分工复杂性,所以在运营过程中,如何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矩阵运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本方案旨在从激励机制、奖励制度、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矩阵运营的积极性和效益。

二、激励机制1. 建立开放式沟通渠道:通过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员工参与矩阵运营的积极性。

2. 激发创新动力:为员工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鼓励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员工,给予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3.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通过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矩阵运营的能力和水平,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动力。

4. 建立共享共赢的文化:通过建立共享共赢的文化氛围,激励员工进行合作和协作,共同实现矩阵运营的目标和价值。

三、奖励制度1. 绩效奖励: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指标,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

同时,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确保奖励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 优秀团队奖励:对表现出色的矩阵运营团队进行奖励,鼓励团队合作和共同进步。

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或者是资金奖励,例如团队旅游、奖金等。

3. 创新奖励:对于具有创新能力的员工,给予特殊的奖励和认可。

例如,推出创新奖项,并公开评选,鼓励员工在矩阵运营中有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 激励专业技能提升:对于参与培训和学习,提升专业技能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例如,提供学习经费、课程补贴等。

5. 长期贡献奖励:对于长期在矩阵运营中作出贡献的员工,进行长期贡献奖励。

例如,提供股权激励、职位晋升等。

四、绩效考核为了确保奖励的公正和准确,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矩阵执行分配方案

矩阵执行分配方案

矩阵执行分配方案1.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矩阵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网络优化等。

对于大规模矩阵的执行和计算,如何分配任务和资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矩阵执行分配方案的原理和常用的策略。

2. 矩阵执行分配方案的原理矩阵执行分配方案的目标是将大规模矩阵的计算任务合理地分配给多个计算资源进行并行处理。

在理解矩阵执行分配方案之前,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2.1 矩阵分块矩阵分块是指将一个大的矩阵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矩阵块。

通常情况下,矩阵分块是基于数据的局部性原理进行的,目的是提高计算效率和减少通信开销。

常见的矩阵分块方式有行划分、列划分以及行列划分等。

2.2 计算任务划分计算任务划分是将矩阵的计算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独立执行。

在进行计算任务划分时,需要考虑任务的负载均衡,即每个子任务的计算量应该尽量相等,避免出现计算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者负载过重的情况。

2.3 任务调度任务调度是为每个子任务分配合适的计算资源,使得整个系统的利用率最大化。

常见的任务调度策略有静态任务调度和动态任务调度。

静态任务调度是指在任务启动前就确定好每个子任务的计算资源;动态任务调度是指根据系统实时的负载情况,动态调整子任务的计算资源。

3. 常用的矩阵执行分配方案3.1 行划分行划分是将矩阵按行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行块,每个行块作为一个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资源。

行划分的优点是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但可能会导致计算负载不平衡的问题。

3.2 列划分列划分是将矩阵按列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列块,每个列块作为一个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资源。

列划分的优点是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并且对于某些计算操作(如矩阵乘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但同样可能会导致计算负载不平衡的问题。

3.3 行列划分行列划分是将矩阵同时按行和列划分,形成一个二维的分块矩阵。

每个分块矩阵作为一个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计算资源。

行列划分结合了行划分和列划分的优点,可以更好地平衡计算负载,并减少数据的传输量。

基于Python的奖学金评定系统设计

基于Python的奖学金评定系统设计

第7期2019年4月No.7April,2019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从原来的小众化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化教育。

1964年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受过高等教育人口为228万。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2010年为止,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上升为1.18亿。

相比1964年增加了1亿多人[1]。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扶贫和奖励投入也有了巨大增长。

2008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免费师范生、勤工助学为主体的资助架构。

随着资助种类与资助人数的增加,在实施评选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轮流、平分等情况。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高等教育资助政策,进一步实现公平、公开、公正的评选,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设计开发一个自动评选奖学金与助学金的系统[2]。

系统主要针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3种资助类型的评选进行设计。

以下主要从数据库的设计和利用Python 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3个方面进行阐述。

1 数据库设计1.1 MySQL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是由瑞典MySQL AB 公司开发的,目前在Web 应用开发方面最流行、最好的关系型数据库关系系统,具有速度快、体积小、开源等优点。

同时,MySQL 支持包括C++,Java ,PHP 在内的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大量常用API ,使用可以快速高效的开发系统产品。

因此,尤其适用于开发中小型系统。

1.2 主要实体表设计(1)辅导员账号管理表(t_COunsellor ):包括辅导员ID 、登录密码、辅导员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等。

(2)奖学金/助学金评选资格表(t_ApReview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贫困等级、学生班级排名、获得国家奖学金资格(有、无)、获得励志奖学金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资格。

(3)学生账号管理表(t_Stu AccMange ):学号、姓名、登录密码。

利用矩阵解决分配问题

利用矩阵解决分配问题

利用矩阵解决分配问题作者:翟丽丽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29期翟丽丽(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摘要:线性代数是大学里一门基础公共数学课程,但是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运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分配问题的实例,讨论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实例应用问题。

关键词:线性代数应用匈牙利法中图分类号:O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0(b)-0000-001.前言线性代数是大学里一门基础公共数学课程,但是由于其一些定义定理的抽象性比较强,使得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实际上线性代数具有非常强的现实应用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应用实例的介绍所占的比例非常少,以矩阵为例,许多教材对矩阵的定义的引入都有相应的实例,但是对于矩阵的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则很少提及,下文将重点讨论如何运用线性代数中的矩阵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2.应用实例例1.某单位在三栋办公楼内安装监控设备,三个供应商对三栋楼的安装工程提出报价,如表(单位:元)所示,因在安装时间内,各供应商只能完成一栋楼的安装,所以需要将三个供应商分配到三栋大楼,请问,此单位该怎样分配安装工程,才能使安装工程花费最小?由以上分析可知,总报价最低为176000元,故此单位可以从以下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完成此次的安装工程。

供应商1安装楼A, 供应商2安装楼B, 供应商3安装楼C或者,供应商1安装楼C, 供应商2安装楼A, 供应商1安装楼B。

对于较大的成本矩阵,可采用匈牙利法,具体步骤如下:1.成本矩阵每行所有元素减去此行的最小元素(使每行至少包含一个零元素且无负数);2.成本矩阵每列所有元素减去此列的最小元素(使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元素且无负数);3.在适当的行及列上画上直线,使成本矩阵中所有零元素都在这些直线下,且所用直线数要最少;4.若所用的最少直线数为n,则可得一最合适分配;若所用最少直线数小于n,则从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找出最小的,所有未被盖上的元素均减去此元素,并将此元素加到同时被两直线盖上的元素,再回到步骤3.例2.某公司有四批货物分别放在不同的四个仓库中,现需要将这四批货物分别送到四个不同的地点,各仓库到各地之间的距离如表(单位:千米),问如何分配这四批货物到四处不同的地点才能使运输距离最小?由于此矩阵中的零元素无法用少于4条的直线覆盖,所以必然包含一个零最适分配,利用试误法可得方案(a)及方案(b):(a):仓库1中货物送到D地方案(b): 仓库1中货物送到B地仓库2中货物送到C地仓库2中货物送到D地仓库3中货物送到B地仓库3中货物送到C地仓库4中货物送到A地,仓库4中货物送到A地,可得(a)方案运输距离为80+55+95+45=275千米; (b)方案所需运输距离为75+65+90+45=275千米。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是指在完成学业期间所要达到的学术及技能水平。

针对不同的专业和院校,毕业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毕业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要求:学生需要完成一定的学分,取得相关课程的合格成绩,同时还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综合实践项目。

学术要求也可能包括考核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 技能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和技能。

例如,在工程类专业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在艺术类专业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能力。

3. 素质要求:学校还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例如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

了解了毕业要求之后,学生可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行动方案,来实现这些要求。

在实现矩阵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要达到的目标:将毕业要求列成一个矩阵,每个要求作为一列,学生需要分析自己在每个要求上的现状,然后确定自己的目标,即在每个要求上所期望达到的水平。

2. 制定计划:根据目标确定实现矩阵所需要的步骤和计划,比
如列出需要修的课程、参加的实践项目、需要提升的技能等。

3.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实施,完成所列出的任务和活动,不断提升自己在不同毕业要求上的能力水平。

4. 评估和反馈:在实施过程中,要持续对自己的进展进行评估,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可以通过定期的自我评估、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参加相关活动等方式获取反馈信息。

通过这样的实现矩阵过程,学生可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学业和技能水平,以满足毕业要求。

矩阵分解的应用案例与算法实现

矩阵分解的应用案例与算法实现

矩阵分解的应用案例与算法实现矩阵分解是一种将一个矩阵拆分成多个子矩阵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复杂的计算问题,并且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矩阵分解的应用案例,并探讨其中涉及的算法实现。

一、推荐系统推荐系统是矩阵分解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以电影推荐为例,我们可以将用户对电影的评分看作是一个矩阵,其中行表示用户,列表示电影,评分则是矩阵中的元素。

通过对这个评分矩阵进行分解,我们可以得到用户和电影的潜在特征向量,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征向量来预测其对其他电影的评分。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推荐系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推荐结果。

在推荐系统中,常用的矩阵分解算法包括SVD(奇异值分解)和ALS(交替最小二乘法)等。

SVD是一种经典的矩阵分解方法,它可以将评分矩阵分解为三个矩阵的乘积,分别表示用户的特征向量、电影的特征向量以及特征值矩阵。

ALS 是一种迭代优化算法,它通过交替固定其中一个矩阵,优化另外一个矩阵,反复迭代直到收敛。

这两种算法在推荐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效果和效率上都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二、图像处理矩阵分解在图像处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以图像压缩为例,我们可以将一幅图像看作是一个二维矩阵,通过对这个矩阵进行分解,可以提取出图像的主要特征,从而实现图像的压缩。

在图像压缩中,主要使用的矩阵分解方法是SVD。

通过对图像矩阵进行SVD分解,可以得到图像的奇异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奇异值表示了图像中的主要信息,通过保留较大的奇异值,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压缩。

同时,这种分解方式也为图像的去噪和增强等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三、自然语言处理矩阵分解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文本分类为例,我们可以将文本数据表示为一个词频矩阵,其中行表示文档,列表示单词,矩阵中的元素表示单词在文档中的出现次数。

通过对这个词频矩阵进行分解,可以得到文档和单词的潜在语义表示,从而可以实现文本的分类和情感分析等任务。

基于职业院校数据与指标匹配的编辑距离算法的应用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数据与指标匹配的编辑距离算法的应用研究

d[i, j] = min(d[i -1, j] +1、d[i, j-1] +1、d[i -1, j-1] + temp)
0 其 中 temp = 1
, Ai = Bj , Ai ≠ Bj
其中
i = 1,2,3,...., j = 1,2,3,...,
m m
,完
成整个矩阵的计算。
相似度
sim
=
1

ld max(m,
到目标字符串所需插入、删除和替换的数目,得到原字符串与目标字符串的相似度,进行字符串之间的匹配,进而解决了数
据与指标匹配的问题。
关键词:数据分析 指标匹配 编辑距离 相似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0(c)-0255-02
为给山西省职业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平台提供大量 且准 确的 数 据,必 须 通 过 调 研 采集 信息 或 梳 理 年 报等 方 式提取学校信息,由于学校无指标名称且各个学校信息不 同,所以梳理出来的数据名称各式各样,例如:就文本中关 于指 标“享受国家 助学金 人 次”就 有“享受国家 助学金 人 数 ”、“国家 助 学金 受 助 学 生 人 数 ”、“中职学 生国家 助 学 金受助人数”、“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人数”等4种叫法。 对于人工梳理信息,不仅要整理出原始数据,还要将数据 填到相应的指标,此外还要进行多次的重复检查工作,大 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采用编辑距离的算法通过算出指标字 符串与数据名称字符串的相似度,将相似度高的数据名称 被 指 标 替 代,并 把 数 据 提 取 出来,放 在 相 应的 指 标 下,这 样就实现了数据与指标的匹配。
n)
其中ld表示字符串A到B的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分配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国家奖助学金是国家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为实现奖学金分配的公平性,实现不同专业之间可以同时进行奖助学金的评定,突出日常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的培养,利用矩阵算法,实现不同专业、不能课程学生之间的统一排名。

该方案已在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得到了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地应用效果。

关键词:矩阵算法;奖学金分配;计算机
1 问题的提出
国家奖助学金是国家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为了激励大学生缩小大学生之间经济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目标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2007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配套办法,有效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困难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结合而成。

《意见》实施后,资助金额及资助覆盖面大幅提高。

学院为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在国家奖助学的基础上设置了院综合奖学金和院特困生助学金。

如此大的金额和覆盖面也使得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和学生关注的热点之一。

学院严格按照政策要求,首先进行贫困生的认定,建立贫困生库,然后再贫困生库里面按照平时的表现、学业成绩、班主任意见等条件评定奖学金。

但奖助学金在实际评定过程中有其复杂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部众多,参评人数各异。

以2011~2012年度的奖助学金评定为例,有9个系部和一个软件学院参评,各系部参评人数不等。

实际工作中往往按照各系部的人数多少来进行奖助学金的分配,不能实现奖学金针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的目的性。

②奖项多,名额多。

国家级的奖项就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设立的奖助学金奖项有综合奖学金、特困生助学金。

以2011~2012年度的信息管理系奖助学金评定为例,就有三个类别的国家奖助学金项目,两个类别的学院奖助学金项目,228个国家奖助学金名额和207个学院奖助学金名额需要同时进行分配。

③专业不同,评价标准不能统一。

学院实行了荣誉积分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建立有详细的档案,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打分。

但因为学生的专业不同,课程不同,老师给的分数区别较大。

例如较为容易的课程分数都普遍偏高,较为难的课程分数都普遍偏低。

相同的课程在不同专业之间成绩
区别较大。

例如计算机文化基础,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得分较低,在计算机专业中得分较高。

总体来讲,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学业成绩差距较大,不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在进行奖助学金评定时要分专业进行,非常麻烦。

④课程不同,导向性不同。

学院作为一个职业院校,强调技能立身,平时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倡导学生多关注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在评定奖助学金的时候不能很好的体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2 理论依据及算法设计
基于上述复杂性,为了实现奖助学金的公平分配目标,学院各系部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奖助学金的分配。

为了在奖助学金公平分配的基础上,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实现评定奖助学金时对专业课程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奖学金的快速分配。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自动分配方案,方案主要分五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学生成绩提交后,从学院的中心数据库中导出每个学生的考试成绩,按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情况,建立目标特征值(学生课程成绩)矩阵X:
第二阶段:为了避免不同课程老师打分的差距,需要求出每个学生的每门课程在当前班级的排名。

将目标特征值阵X按公式变换为目标相对优属度矩阵即每个学生在每门课中的相对排名:
第三阶段:学生成绩往往差距较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减少学生中的差距,对学生的成绩计算相对优属度(每门课中最优和最差的排名分)。

最大相对优属度(优等决策的相对优属度):
最小相对优属度(劣等决策的相对优属度):
第四阶段: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各系部可以根据不同课程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给出不同的权重。

第五阶段:计算每一个决策的距优距离和距劣距离(综合所有课程,每个学生和最优及最差的差异)。

第六阶段:决策分析。

为此定义:
可以选择的优化准则为:决策j的加权距优距离Djg平方与加权距劣距离Djb平方之总和为最小,即目标函数为求下式最小值:
根据以上的算法,能算出每个学生的值,根据每个学生的值得大小可以得出他们的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奖助学金的名额来进行分配。

3 应用及分配结果
基于矩阵算法的奖助学金分配方案提出之后,在我系11级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进行了试用。

按照算法设计,我们总共分成五个阶段来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学生成绩提交后,从学院中心数据库中导出了11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利用这部分数据进行测试,建立目标特征值(学生课程成绩)矩阵X,学生的成绩如表1所示。

目标特征值矩阵如下:
X=77 78 73 73 87 9395 73 76 61 67 6494 79 66 83 80 8881 71 81 85 87 7682 79 86 76 81 79
第二阶段:将目标特征值阵X 按公式变换为目标相对优属度矩阵(每个学生在每门课中的相对排名),按公式(1)将矩阵X转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