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符号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语言符号浅析
【摘要】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不仅使用非语言符号,而且无时无刻不在配合或者单独使用非语言符号。相比之下,非语言符号具有一些语言符号没有的功能和作用。不同非语言符号技能的使用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能适当的使用非语言符号有益于传播的有效性。本文概述了非语言符号的概念、类型、特点、运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字】非语言符号类型特点应用注意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麦洛宾对人际传播中信息表达的情况做出研究后,得出结论: 人们交谈时,传递一项信息的总效果= 言语7%+ 声音38%+ 面部表情55%。其中言语属于语言符号,而声音和面部表情属于非语言符号。从这一数据看出,非语言符号在人际传播中的运用可见一斑。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符号之外的其他所有能发挥意指作用传播信息的符号,如表情、图像、手势、标志、声音、气味等。非语言符号通常分为三大类:(I)视觉性非语言符号;(II)听觉型非语言符号;(III)其他非语言符号;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又分为动态视觉非语言和静态非语言符号两类。动态非语言符号包括体语(姿态、眼神、面部表情、物件等)、运动画面、人际距离等。静态非语言符号主要指象征符号、实义符号、环境、静态、图片等。
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分为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两类。类语言包括声音要素(音调、音量、音素、音质等)和功能性发声(哭、笑、哼、哈、呻吟、口语等)。其他声音符号:除了类语言外,凡是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非语言符号(风声、雨声、鸟叫声、汽车鸣笛等)。
通过以往的研究,可发现任何一种非语言符号,不论是有意或无意为之,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特点:
1.连贯性:
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是在一连串的符号中着重突出某个符号,而该符号的表述并没有固定的位置,而且它总是与语言符号或其他表达方式结合在一起,很少单独出现。
2.相似性
非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因为它是把客观事物符号化。比如,竖起食指可以代表数字“1”,伸出食指勾动中指可以代表手枪,用双手可以表示某一物件的大小或形状,等等。
3.协同性
雷蒙德•罗斯(1986)写道:各种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是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协同一致的。如果它们不是这样,你的意图就要受到怀疑。”
当你为迷路者指示路径,你的眼睛、表情、身体也会随着你手臂的指向配合行动。除了单幅图片,现实中的非语言符号都是协同传播、同时送出的。
4.通义性
对于非语言符号的译读、理解,似乎无须接受专门教育,因为非语言符号与实物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产生出举世通用的意义。比如,向人作威胁的姿态,向人表示乞求的行为,向人做出欢迎或喜爱的动作,这些身体符号所传达的意义,不同国家的人都能作出相近、共通的理解。
5.即时性
非语言符号往往未经思考就立即作出条件反射式的传播。驾驶汽车,红灯一亮即踩刹车;一看到美味佳肴,饥者就忍不住要流口水;突然一声巨响,听者立即大惊失色。对于外在变化的事物,人体立即作出反应,输出非语言符号,是精神正常的标志;而延时反应,则可能是不正常的。
6.真实性
人浑身都可遮盖,唯独面目无法掩饰。因此,一般人很难以非语言符号骗人。如果你的讲话同你的目光和面部表情不一致,聪明的听者总是依据非语言符号作出正确的判断。甚至连孩子也会从父母严厉批评之后的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中,将批评的份量降到适当程度。因为,非语言符号显得更加真实。
从上述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可略微看出一些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1. 补充
声调、面部表情、手势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来填补、增加、充实语言符号在传播信息时的某些不足、损失或缺欠。例如,在战场上,指挥员高喊“同志们,冲啊”的同时,右手猛力向前一挥;在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们“注意听讲”的时候,两眼盯着两个讲话的学生。
2. 替代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代替语言符号传播信息。当某件事不便用言语表述或特定环境阻碍了言语交流,这时就使用替代法。比如,当一位朋友在饭桌上将你一次尴尬的经历准备告诉别人时,你用脚踢了他一下,他会意后打住。
3. 强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到重点时“注意看”一边说一边用粉笔敲击黑板,敲击突出强调了教师让学生主义的意图。对话中的某些词或话故意提高音量或者拖长,也是为了强调和突现其特别之处。
4. 否定
有时非语言符号会否定语言符号所传播的信息含义。假装的笑脸往往会否定高兴、愉快的言语,痛苦的表情又会被人“读”出幸灾乐祸的心境。当它们发生矛盾时,人们倾向于相信非语言符号承载的信息,而不相信语言符号。
5. 重复
以非语言符号重述语言符号的信息,例子是很多的,如在对服务员说“再拿两瓶啤酒”时伸出两个手指,说“有意思”时连连点头,说“无聊”时连连摇头。重复可以使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6. 调节
这是指以非语言符号来协调和调控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状态,如把一个手指靠近嘴唇,意思是“别说了”或“小声点”。
非语言符号属于个体外部行为,但它又是人内心世界的客观反映,所以能适当的运用非语言符号很有必要。
微笑,微笑可以消除戒备,体现出一种谅解、关心、同情、含蓄、友好等。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信息传播中通过眼神传递不肯名状的思想意思。把握人体距离(L):12步 4步 1。5步 L<1。5步,亲密距离(家人或密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应注意: 注意真情实感,收放自如。教师的心境,表情,态度,喜怒哀乐,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提问中总是和颜悦色,和蔼亲近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适当把握非语言符号的应用,会激发学生良性的情绪,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此外,教师不能将个人的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情绪带入课堂,以免影响学生听讲的情绪。 注意师生配合:①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使用的非语言符号,有共同的含意,应都能被对方接受、领会、运用和掌握,而且要符合本民族或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的。应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配合能力,使教、学双方达成某种默契,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正确理解且自觉执行教师的非语言符号所提示的信息。 ②在课堂上,教师的举止风度、衣着服饰、坐立姿态、行走姿势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本人要有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文化修养,使手势、身姿、眉目、面部表情等教学中的非语言符号都要准确适度地运用。③教师的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要有利于准确表达特定的教学内容,要适合特定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接受心理和表达习惯,在程度上应有所控制,应做到简洁、明了、恰当、适度,一切皆应以师生达到最优沟通为度。比如对大多数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直接注视、较近的身体距离和温柔的声音都很容易作为一种接受和喜欢的信息而被学生所接受,而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某种信息可能为他们所害怕,也可能被误解成另一种含义。 总而言之,能合理适度的利用非语言符号对人际交往、教师教育、谈判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不仅能使人际交往和谐,教师教育更优化,还能提高个人水品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张冠文.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山东教育科研,2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