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功课件

合集下载

功和功率(第1课时:功)(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功和功率(第1课时:功)(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W W1 W2 F1l cos1 F2l cos2
2.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功,即:
W总=F合Lcosα
第三部分:拓展学习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
思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正负相反吗?如果 不是,那他们的做功情况有哪些?
SN
SN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其大小不一定相等,正负也不一定相反。
下滑到底端并滑上水平面,最后停在B处。已知全程动摩擦因数为μ,
物块初末位置的水平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整个过程克服摩擦力做
功为( )
A.等于μmgL B.大于μmgL
C.小于μmgL D.以上皆有可能
【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7】(多选)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在F=100N斜向下的推力
D.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4】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 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力F1对物体做8J,力F2对物体做功6J,则力F1与F2 对物体做的总功为( )
A.14J B.2J
C.10 J D.7J
【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5】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
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合外力做功50J
B.克服阻力做功700J
C.重力做功500J
D.支持力做功50J
【参考答案】AB
课堂练习
【练习3】如图所示,甲、乙两名学生的质量都是m,当他们分别以图
示的路径登上高h的阶梯顶端A时,他们的重力做功情况是( )
A.甲的重力做功多
B.乙的重力做功多
C.甲、乙的重力做功一样多

高一物理怎样计算做功课件

高一物理怎样计算做功课件
高一物理怎样计算做功课 件
本课件将教您如何精确计算物体做功和运用做功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高 一物理学习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做功?
1 概念和公式
2 单位
做功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所 进行的能量转化过程。W=F*d。公式很 重要,但如何理解和灵活应用更加关键。
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oule),既牛 乘米,表示1牛的力使物体运动1米时所 做的功。学生应明确掌握与其他物理量 之间的转换关系。
滑雪缆车
体验滑雪的乐趣,可以飞驰向上而不费力。但 要知道,上桥也是一种功。
自行车发电
能够通过自行车的“蹬动”将人体潜在的化学能 转变为机械能并用于发电。
风力发电
风能被转换为机械能,进而被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由光伏电池将太阳 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
做功的例题解析
问题:
一名体重75kg的职员每天上楼爬4次,每次楼 层高度为10m。根据做功的公式,分别计算 一次上楼所需要的能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答:
由W=F*d可得,人所需要的能量是mgh,即 道路高度的重力势能。则答案为3000焦耳/kg。 通过这道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做功的奥秘。
总结和要点
重要原理
强调了做功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
计算方式
通过简单易懂的例子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做功的计算
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注意做功的时候可能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3 力与位移的关系
4 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关系
力引起的位移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定相 同,物体的位移方向为力的方向和与力 方向夹角90度时,物体所做的功为最大。

高一物理功ppt

高一物理功ppt
功=力×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如何求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呢?
F 静止 ������������ = 0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 = ������ cos 900
F ������ ������������ = ������ = ������ cos 0
������
7.2功
学习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 = Flcos θ 3、知道功是标量 ,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 4、会求总功
列车在机车牵引力的作用下 ? 能增加
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作用下 ? 能增加
木头在起重机的拉力作用下 ? 能增加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能量发生了变化, 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V
F
N
L
f
G
V
F
N
L
f
G
三、总功的计算 (1)W总=W1+W2+……+Wn (2)W总=F合Lcosα
——必须每个力都是恒力
(3)计算总功的意义:判断动能的变化
四、小结 1、功的要素 2、功的表达式 3、功的正负 4、总功的计算
有了总功的计算方法,我们得到: 计算F做功,可以将F分解
F
������
F
������������ = −������ = ������ cos 1800
������������
������
������������
F
������ ������������ = ������������ = ������ cos ������
������������
F
������

3.2高一物理上课课件功

3.2高一物理上课课件功

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为: 合力所W做的=功W为1:+WW=2F=s(cFos0c0o=s(αF-cosf)α-Xf)s
第七章 第一节 功
求解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合外力 做功的两种方法。
(1) 分别求出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 的代数和。即: W总=W1+W2+……+Wn
(2) 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 功,即:W总=F合S cosα
手托着书静止
第四章 第一节 功
二、功的计算
1、 F方向与X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FF
X
2、 F方向与X的方向垂直
N
功=力×位移
W=F·X
功=力×位移
X
W=0
功的单位:焦耳 (焦、J)1 焦耳 = 1 牛顿·米
第四章 第一节 功
探究活动: 用F=100N的水平力推着质量 为50kg的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速前 进10m,探究重力、拉力、摩擦力做功情 况
x N fy f
Nx m
fx
V
θ
mg
第四章 第一节 功
三、几个力做功的计算
例:如图,一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右 移动位移为X,求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 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如何 ;物体所受的合 力是多少;合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FN F
f
α
X
G
第七章 第一节 功
根解据:正重力交和分支持解力不法做求功∵得它们物和体位移所的受夹角的为合900力 FF合所=做F的功c为os:αW-1=fFscosα, 合力滑所动摩做擦的力f功所做为的功:为:W2=fscos1800=-fs
1、力为动力,功为正 2、力为阻力,功为负

功(高一物理精品课件)

功(高一物理精品课件)

F
例1.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及水平面对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N
G
例1.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重力及水平面对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小球的支持力是否做功? N L G
例2.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F作用在水平面上 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F 运动一段距离L 拉力F是否做功? 运动一段距离L,拉力F是否做功?
37° °
l
解:拉力F1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1=F1l cosα1= F1l cos37° 拉力 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 摩擦力F 小车所组的功为: 摩擦力 2对小车所组的功为:W2=F2l cosα2= F2l cos180° °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W等于 的代数和: 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 等于W1和W2的代数和: 等于 W=W1+W2=16+(-8.4)=7.6J ( )
二、功的概念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位移, 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 物体做了功 做了功。 物体做了功。
F
l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作用在物体上的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
F F
α
L
α
例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否做功?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否做功?
O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F
l
F
W=Fl
三、功的公式
1、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 W = F l 2、力F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 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角度α

高一物理功.ppt

高一物理功.ppt
合力所做合的力所功做为的功:为:WW==FFsc合ossc00o=s(0F0c=os(α-Ff)cs osα-f)s
第七章 第一节 功
求解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 一段位移时,这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求解。
(1) 分别求出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 的代数和。即: W总=W1+W2+……+Wn
(1)当α=0时,COS α=1,W =F S 和我们在初中学过的
1、 功的公式相同。
(2)当α=π/2 时,COS α=0,W =0 , 这时我们就说力对
讨 物体没做功。举例。
(3)当α<π/2时,COS α>0,W>0,这时我们就说力对物
论 体做正功。举例。
(4)当π/2 <α≤ π时,COS α<0,W <0
Wmg=-120J
Wf=-80J
F
WF=240J
WFN=0J
W总=40J
mgsin37°=60N FN=80N Ff=40N
拓展 变力做功
对于变力做功不能依定义式 W Fs cos
直接求解,但可依物理规律通过技巧的转化间接求解。
1.可用(微元法)无限分小法来求, 过程无限分小后, 可认为每小段是恒力做功。 2.平均力法:
(2) 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 功,即:W总=F合L cosα
练习3、 如图所示,在倾角α = 37°的斜面上,质 量m=10 kg的物体在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 F = 120 N作用下,沿斜面上滑距离l = 2 m, 已知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 = 0.5。 (1)计算各力对物体做的功; (2)计算物体所受各力所做的总功。 (取g = 10 m/s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第七章 功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第七章 功课件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2功
提出问题:人类对于能力及其转化的认识与功的概念紧密相连,功的 概念是怎样建立的?我们又怎样计算?
1、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
蒸汽机工作时: 燃料燃烧 化学能
如何比较蒸汽机的优劣?
使机械举起重物 机械能
燃烧同样多的的燃料时
机械举起重物的重量与高度的乘积 -------量度机械的效能
Jixie
机械对重物做功
2、19世纪20年代,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受力点沿力 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叫做“力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l
注意:(1)做功必须指明是哪一个力做功
(2)一般物体可以看成质点模型
(3)位移:初位置
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功的表达式: 正功:其他形式
上升过程:
下落过程:
全过程:重力大小方向都不变,是服阻力做功
S-----物体通过的路程
变力做功
-------化曲为直
用大小恒为F的力沿切线方向推石磨,已知 石磨半径为R,求力F做的功?
练习.【功的判断】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水平轴O转动。木板从水
平位置OA缓慢转到OB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用
7. 其 实 , 每 个 人心 中都有 一座山 峰,雕 刻着理 想、信 念、追 求、抱 负;每 个人心 中都有 一片森 林,承 载着收 获、芬 芳、失 意、磨 砺。一 个人, 若要获 得成功 ,必须 拿出勇 气,付 出努力 、拼搏 、奋斗 。无论 何时何 地,都 要牢记 :成功 ,不相 信眼泪 ;成功 ,不相 信颓废 ;成功 ,不相 信幻影 ;未来 ,要靠 自己去 打拼!
3. 每年的诺奖季,村上春树都会被预 测为热 门得主 ,曾几 何时, 连声称“ 喜欢的 日本作 家只有 村上春 树”的 石黑一 雄都已 获奖, 而村上 仍与诺 奖擦肩 而过。

高一物理功授课PPT教学课件

高一物理功授课PPT教学课件
2.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力 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3. 功的公式: W = Fscos
4.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焦耳(J)
2007年上学期
5. 正功、负功 6. 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描述力在 空间位移上积累效果的物理量. 功是 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标量, 功的正 负既不是描述方向也不是描述大小.
10m/s2, 求在最初2s内:
2007年上学期
①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②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③摩擦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④合力所做的总功.
2007年上学期
①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②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③摩擦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④合力所做的总功.
答案: ① 0 ② 9J ③ -4.5J ④ 4.5J
2007年上学期
F
s
2007年上学期
F
Fy
Fx s
S2= s cosα
F
s
s1
2007年上学期
F
Fy
Fx s
W = Fscos
S2= s cosα
F
s
s1
2007年上学期
注意
①讲“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 力对哪个物体做的功.
②公式中F是恒力,s是物体对地 发生的位移.
③公式中的F和s必须具备同时性.
2007年上学期
小结: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 以两个力均不做功;可以一个力做功, 另一个力不做功;也可以一个力做正功, 另一个力做负功;还可以两个力均做正 功或均做负功.
2007年上学期
1.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 的作用, 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007年上学期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物理7.2功(一)(15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物理7.2功(一)(15张PPT)
=Fcosα·l,表达的物理意义是功等于位移与沿位移方向
的力的乘积。
5)一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求力做功时必须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功.
6)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时,位移必须以地面为参考 系。
例1:一同学在操场上踢球,飞起一脚用平均为50N的 力将球踢出,球在操场上滚了20m,关于脚对球做功下
表示力F对物体 COSα= 0 W = 0 不做功
α<π/2 π/2<α≤π
COSα>0 COSα<0
W > 0 表示力F对物体做
正功,能量增加
W<0
表示力F对物体做 负功,能量减少
5、功是标量
结合表格思考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
正功的意义: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效果是 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一.功的定义: (1)功的定义?
1、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 发生了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是什么?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i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ii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3)功的大小如何计算?
1)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
W= F l
2)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
力f=200N。(cos37o=0.8)求:
(1)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解:WF= Flcos θ=1440J
FN
Wf=-fl=-600J WG=0J W支=0J
(2)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θf F mg
W总=WF+Wf+WG+W支=840J
(3)物体所受的合力;
F合=Fcos θ-f =280N
(1)手托举着课本,水平匀速走动,手对课本的支撑力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高中物理中的“功”的概念,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功与能”,详细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功的概念,了解功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功的原理分析物体受力时的能量变化。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功与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功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力计。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运动员举重、跳高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为什么能够举起更重的物体,跳得更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2. 理论讲解(1)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功。

(2)介绍功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阐述功与能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功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与能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所做的功。

(2)分析一个实际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与物体的能量变化。

2. 答案:(1)W = F × s × cosθ(2)物体受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能量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计算物体所受力所做的功?2. 功与能的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有哪些?3. 探讨如何提高物体受力时的能量利用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2. 功的计算方法的讲解;3. 功与能的关系的阐述;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1. 选择与功相关的实际运动实例,如运动员举重、跳高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7.2功(23张)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七章:7.2功(23张)

• [例]: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 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在 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2m。物体与地面 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N。求 (1)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 (2)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 (3)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G、支持力F3的作用。 拉力F1、滑动摩擦力F2。重力和支持力不 做功,因为它们和位移的夹角为90°;
一、 功
1 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 用, 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 的位移

问题:人提水桶上坡,提力竖直向 上,提力对水桶是否做功?
L
L2
L1
分析:水桶沿斜面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L1、竖直 方向L2.提力对做水平方向分运动的水桶不做功,对做 竖直方向分运动的水桶做了功。但物体并没有真正通 过L2,因此用力的方向“发生位移”取代“通过距离” 更科学、严谨。
l2
理解:力与位移在力的方向的分量的乘积
若物体做曲线运动,利用力和速度的夹角来判断做。 ① 0≤α<90O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② α=90O时,力对物体不做功。
③ 90O<α≤180O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物 体克服力做功)。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正负只表示力做功的效果, 决 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即:表示是动力或阻力做功。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 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做功。 负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 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是阻力做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 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1、做功的两个不 可缺少的因素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2、功的计算 W = F l cosα

高一物理必修二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ppt课件.ppt

高一物理必修二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ppt课件.ppt
⑶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对
于钩码、砝码和小车组成的 系统,钩砝的重力做正功,
测量点 O A B C
S/cm 0.00 1.51 3.20
_5__.0_6__
小车受摩擦阻力 做负功. D
7.15
E
9.41
12 v/(m·s-1)
0.35 0.40 0.45
_0_._4_9__
0.54 0.60
⑷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2中的图线(其中
过 2.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前端.拉长橡皮筋使小车位于靠
程 近打点计时器处,记下小车位置.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释放小条、4 条、5 条橡皮筋分别代替1 条橡皮 筋重做实验,保证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相同,即橡皮筋 被拉长的长度相同.
4.在上述实验中打出的5 条纸带中,分别找出小车开始 近似做匀速运动的点,并分别测出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v1 、v2 、v3 、v4 、v5 .
量,更换纸带,重复②的操作.
⑵图1是钩码质量为0.03 kg,砝码质量为0.02 kg时 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 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
纸带运动方向
OA B C
D
E
0cm1 2 3 4 5 6 7 8 9 10 11
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 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 在表1中的相应位置.
W弹
E
= P
1 2
kl12
1 2
kl22
外力做功W
速度
一.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定性:在物体质量一定的前提下: 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的速度变化就越大.
1.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 变化的关系 2.体会探究的过程和所用的方法

功和功率(第2课时:功率)(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功和功率(第2课时:功率)(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课堂练习
【练习5】(多选)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
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
保持不变,则( )
A.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5F (2t) m
【参考答案】BD
B.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15F(2t)
m
23F (2t)
C.在t=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4m
【参考答案】B
课堂练习
【练习2】如图所示为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9.0×104W。当汽车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大
小为3.0×103N,此时汽车发动机输出的实际功率为( )
A.1.0×104W B.1.5×104W
C.3.0×104W D.9.0×104W
【参考答案】C
A.0.5×103s B.1.0×103s
C.1.5×103s D.2.0×103s
【参考答案】CBiblioteka 课堂练习【练习4】如图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 m=5×103kg的重物由静止开始竖直吊起,已知重物做加速度a=0.2m/s2匀加 速直线运动,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不变, 直到重物做vm=1.02m/s的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和额外功。则( ) A.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P0=5.2×104W B.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P0=5.1×104W C.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t=5.1s D.重物速度v1=0.8m/s时,起重机输出的功率为4×104W 【参考答案】B
瞬时功率
度时功率为瞬时功率.
联系 (1)公式P=Fv是P=W/t的推论 (2)功率P的大小与W、t无关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

高中物理功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选自高中物理教材《功》章节,具体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详细内容如下:1. 功的定义: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与力的方向一致的分量乘积。

2. 功的计算方法:恒力做功的计算,变力做功的近似计算。

3. 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等于外力所做的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能准确描述功的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功的概念分析物体的能量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力做功的近似计算,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恒力做功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物理实验器材(如滑轮组、砝码、测力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起重机吊起货物、人推车等),引出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力与位移的关系。

(2)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讲解变力做功的近似计算,引导学生掌握求积分解法。

(4)讲解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结合板书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基础题目,让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测量恒力做功,观察能量转化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方法(1)恒力做功计算(2)变力做功近似计算3. 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4. 典型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给定力的功。

(2)分析题:分析物体能量转化的过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1)研究物体在非水平面上的运动,探讨重力做功的特点。

(2)了解现代物理学中关于能量转化的新理论,如量子力学中的能量转化现象。

高一物理精品课件集 功

高一物理精品课件集 功

0
W=0 W>0 W<0
表示力F对 物体不做功
表示力F对 物体做正功
COSα>0
π/2<α≤π
COS
α<0
表示力F对 物体做负功
1、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只表示做功的 力的效果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 即:表示动力或阻力做功。 2、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3、力必须是恒力
4、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 也就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3、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如图所示, 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40N 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 8m,求: (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 的功;(3)外力对木箱所做的总功。
F
60°
正功和负功
α
COSα
W
物理意义
α=π/2 α<π/2
COSα=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1、做功的条件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W = F S cosα
2、功的计算
a、功一定要指明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
b、力必须是恒力 3、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只表示做功的力 的效果功的正负决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
4、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也 就是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机械能和能源
第一节 功
高一物理组
力对物体做了功
列车在机车牵
引力的作用下 ? 能增加
木头在起重机
的拉力作 能增加
一、怎样才算做了功?
F 物体静止 F
匀速运动
l
⑴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⑵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将地面上 的物体往 上堆积
在水平方向上 搬运一盆花

高一物理怎样计算做功课件

高一物理怎样计算做功课件

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教学重点:
正确应用公式W=FSCOSα计算力的功。
教学难点:
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 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功?
(一)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距离。 (二) 功的计算公式: W=F×S 功的单位:焦耳,用符号“J”表 示。功是标量
和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功的公式相同。
2、当α=π/2时,COS α=0,W =0 这时我们就说力对物体没做功。举例。 3、当α<π/2时,COS α>0,W>0 这时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正功。举例。
4、当π/2 <α≤ π时,COS α<0,W <0
这时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负功。举例。
三、多个力做功的总功有两种 计算方法:
S
F α S
答案:α
S F 答案: α

答案:π- α α S
α 丙
F
答案: π- α

技巧:寻找“夹角α”可以将 力的方向向位移方向旋转,当力 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力的 方向所转过的角度就是力与位移 方向的夹角。
二、做功正负的含义
讨 论
功的公式:W=FScosα
1、当α=0时,COS α=1,W =FS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2
3.2 怎样 计算做功
秦岭中学:于存海
教学目标:
的实质,能正确判断正功和负功。

1、正确认识功的含义,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 2、正确应用公式W=FSCOSα计算力的功。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 4、知道多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
上发生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的因素。

精品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功课件精品ppt课件

精品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第七章第二节功课件精品ppt课件
F
拉力F做的功W = ?
F

l
分析:
F2
F
α F1
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可以 把计算F做功的问题转化为 分别求F1和F2做功的问题
W1= F1l = F COSαl= F lCOSα
W2 = 0
W = W1 + W2
W = F l COSα
思考:若将位移 l 分解,结果如何?
l1 F 90。
α
l
1J=1N×1m=1N·m
思考: 1J什么物理意义呢?
1J就是1N的力让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思考
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质量为0.5kg的球迅速 踢出,球在水平路面上滚出20m远,则该学
生对球做的功是:(D )
A、2000J
B、1000J
C、16J
D、无法确定
要点:
公式中F为恒力,且始终作用在物体上
思考:在什么条件下 力对物体做功呢?
概括总结
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有力. (2)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功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并且在力的 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 体做了功.
动脑思考
关于力对物体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A、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B、行星绕太阳在圆轨道上运行时,引力对物体做功 C、沿斜坡向上加速行驶的汽车,牵引力一定做功 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石块又落回抛出点的过 程中重力一定做功
观察分析
2.负功的意义
负功的意义,表明该力的作用效果是 阻力,它将阻碍物体运动。
概括总结
功的正负理解
1.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的正负只表示力 做功的效果(即:表示是动力或阻力做 功 ), 既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时, 2
α= π 2 时, cosα=0,W =0 力对物体不做功
π <α≤π时, 2 cosα<0,W<0
cosα>0,W>0 力对物体做正功
力对物体做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取绝对值),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重力对球做了-100J的功 球克服重力做了100J的功 摩擦力对汽车做了-2000J的功 汽车克服摩擦力做了2000J的功
l
α
l
F
l2
F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 功的定义式为
W=F l cosα
力的大小
力与位移的 方向的夹角
力F对物体做的功
位移的大小
W=F l cosα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 的大小、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功是一个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是焦耳, 简称焦,符号是J。 1J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m 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1J=1N×1m=1N•m
10N的水平向右的力将一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向右推,运动8m 时突然将此力反向,但大小不变,一直把物体推回原处,则此力在 全过程中做的功为多少?
F
A
F
B
F
光滑 C
W=Flcosα
若不是恒力?
适用条件:F为恒力
将运动分段, 使每段都可以看作是“恒力”
对功的公式的理解
1.公式只能用于求恒力的功,如果力是变力, 无论力的大小变化,还是力的方向变化, 都不能直接用该公式求解; 2.功与物体受力后通过这段位移做什么运动 无关; 3. α角是“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B. 静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C. 摩擦力可能不做功。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A. 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B. 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
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大小相等,正 负符号相反.
D.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负功. 小结: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两个力均不做功; 可以一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也可以一个力做 正功,另一个力做负功;还可以两个力均做正功或均 做负功.
机械能守恒定律
§7.2

力和运动的角度
直线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能量的角度
能量之间如何转化,又如何定量地量度?
一、功
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 化,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二、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 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 功。 2、功的两个因素:
解: 重力和支持力与运动方向垂直,对物体不做功 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 W拉=Fl cosθ=Flcos37° F
v FN
θ
阻力F阻对物体做的功
W阻=F阻l cos180°=- F阻l 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F阻 G
W合=W拉+W阻=Fl cos37°-F阻l 代入数据,得 W合=1500 J
四、求合力做的功
F阻
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G
W合=F合 l cos0°= (Fcosθ - F阻)l 代入数据,得 W合=1500 J
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撬,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 =37 °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 上移动的距离l=5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阻=100N。求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1、功是标量,所以合力的功(即总功) 就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W总=W1+W2+W3+••••••
2、力是矢量,故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合 力做的功:
W总=F合 l cos α
α指什么?
归纳总结 一、功的概念: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二、功的公式:W=Flcosα 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功是标量 三、功的正、负。
四、总功的求法: (1) W合=W1+W2 +…. + Wn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W = F l cos
合 合
1.用起重机把重量为2.0×104N的物体匀速地提高 了5m,支持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做了多少功?物体 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这些力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l
F

G
课堂练习
2、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物体(所有接 触面都光滑)物体受到的各力是否做功?做正 功还是做负功?
FN
l
mg
课堂练习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木块,放在倾 角为α的斜面上,当斜面与木块保持相对静止,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的过程中,作 用在木块上的各个力分别做功多少?合力做 功又是多少?
FN l )α
v
α
Ff α
mg
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的一端固 定,在绳的另一端经动滑轮用与水平方向成α角、大 小为F的力拉物块,如图示,将物块由A点拉至B点, 前进l,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有多大? 解一:注意W=FS cosα中的l应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 当物体向右移动l时,力F的作用点既有水平位移l, 又有沿绳向的位移l,合位移为l合, l合=2l cos(α/2) W=F l合cos(α/2) =Fl(1+cosα) 解二: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效于水平绳和斜绳上 的两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W=Fl+Fl cosα =Fl(1+cosα) F F l F F 合 α α α F A l B A l B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
三、功的计算
FN
F
G
l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发 生了一段位移l。
三、功的计算
F
l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时,功的定义 式为
W= F l
力F对物体做的功
力的大小
位移的大小
W=l Fcosα
F1
W=F lcosα
l1
α F2
用力F拉动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上加速运动l;在 粗糙水平面上匀速移动l;沿斜面向上减速移动l。 撤去力F后,物体继续运动了一段位移s。
F F μ=0 l F
μ≠0
F
F
F l
l
注意:1.计算做功时,明确哪个力在哪个过程中对物体做 功 2.力 F 对物体做功,只跟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以 及两者的夹角有关,而与物体受力后通过这段位移做什么 运动(运动状态)、是否还受其他力等因素无关。 3.力F与l必须具备同时性。
[例] 分别计算这三种情形下力对物体做的功。设这三种 情形下力和位移的大小都相同:F=10N,l=2m。角θ 的大小如图所示。
F
θ θ=150°
F
v
θ
F v
θ θ=30°
v
θ=30°
问题3:矢量的正、负表示的是方向。功是标量,它 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呢?
四、正功与负功
W=F l cosα
0 ≤ α<
说 明
功是标量,没有方向
功的正负不是数量上的正与负,我 们既不能说“正功和负功方向相反”也 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 ,它们仅表 示相反的做功效果。
正功 说明 此力 为动 力
v F
FN
α
F阻 G
负功 说明 此力 为阻 力
关于摩擦力做功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

2 2
2.一个质量m=150kg的雪撬,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 °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 离l=5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阻=100N。求合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v 解:F =Fcosθ 1 F2=Fsinθ F合=F1 -F阻= Fcosθ- F阻
F F1
θ
FN F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