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阅读答案
李商隐《落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商隐《落花》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4628015022aaea988f0fd6.png)
李商隐《落花》阅读练习及答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落花①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②,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解)①落花:这首咏物诗写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乐。
当时,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境况不佳。
②曲陌:曲径。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不以华丽浓艳见工,而以白描擅长,在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
B.“小园花乱飞”本为人皆可道之景,妙在和“客竟去”联系了起来,如此,好像花落是因客去的缘故,从而使花情人意融为一体。
C.颔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花乱飞”的具体情状,上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缤纷乱舞,下句从时间着眼,写落花连绵不绝。
D.“眼穿仍欲归”一句写出了诗人的痴情、执着和失落,他望眼欲穿,巴望友人能停下脚步,却事与愿违,友人仍要执拗地归去。
15.尾联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D15.尾联有三重意义:一是感叹花儿用自己的美艳装点了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感叹自己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能泪下占襟;三是悲叹自己虽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
【解析】14.D项,“他望眼欲穿,巴望友人能停下脚步,却事与愿违,友人仍要执拗地归去”理解不正确。
“眼穿仍欲归”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巴望花不要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越来越稀疏。
《己亥杂诗》中考试题集锦及阅读答案
![《己亥杂诗》中考试题集锦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54d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8.png)
《己亥杂诗》中考试题集锦及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己亥杂诗》中考题集锦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借景(物)抒情(间接抒情)(1分),诗人抒发了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或:对理想和信念执著追求)的思想感情(1分)。
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____和_____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政治抱负个人志向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
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
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
“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啊!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
卸甲归田的惆怅__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卸甲归田的惆怅__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__”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浩荡离愁(离愁)。
二:(1)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
(2)“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3)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b299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e.png)
《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落花》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落花宋祁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①烟忍相望。
将飞更作回风舞②,已落犹成半面妆。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可能无意传双蝶,尽付芳心与蜜房。
【注】①青楼:墙壁涂以青色的楼房。
②回风舞:古小说《洞冥记》载,汉武帝宫人丽娟在芝生殿唱《回风曲》,庭中花皆翻落。
(1)诗首联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分析。
(5分)(2)本诗写“落花”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参考答案(1)白花坠落,红花凋谢,残红满地,烟雨青楼,烘托了一种迷离凄苦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伤感,奠定了忧伤的基调,照应标题“落花”。
(意象描绘2分,迷离凄苦1分,基调,照应各1分)(2)借代,以“素”“红”代指花,写出花的娇艳,而“坠”“翻”形象地写出了红颜薄命,花的凋谢,表达了诗人的叹惋之情。
(修辞1分,分析2分)比喻,第二联作者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以美女喻花,别具匠心,写出了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扰坚持到底的精神。
拟人,首句“花自伤”,人也就更不忍相望了,显得更加感人;末联花把自己的芳心已经交给蜜蜂,就无意招引蝴蝶了,写出了落花的精诚专一,表达了诗人的忠厚悱恻之情。
(写出任意两种,分析得当即可给6分,其它手法,言之有理也可给分)二1.从修辞的角度对诗歌的首联和颔联进行赏析。
(5分)【答案】诗歌的前两联运用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落花。
(1分)首联中用颜色“红”和“素”借代落花;(1分)第二联中用以美女的快舞形容花之飞空,以美女残妆形容花之委地。
(1分)形象生动的写出了落花的姿态和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2分)2.诗写到了落花,寄寓了什么情感,结合诗歌进行简要分析。
答: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各自伤”“忍相忘”表达作者不忍花落的伤感和惋惜。
通过“花落犹舞”“骨有遗香”“付芳心与蜜房”表达了作者对落花精神的之情。
(2分)(3)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杨万里的《落花》的阅读答案
![杨万里的《落花》的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c52a2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4.png)
杨万里的《落花》的阅读答案《落花》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许春。
答:用了拟人手法,落花辞树凋谢,虽然无语,但是倩丽的黄鹂对它许诺春天。
答:表现了杨万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天顶上,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空中还飘浮着假设有假设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漉漉、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
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
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阕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了一管清脆、欢腾的笛音,给这雨后阴沉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
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
这是四株石榴树,分列在窄窄的甬道两侧,枝丫交织,搭起了一座花红叶绿的天然门楼。
树只有一个人高,花却开得十分繁茂。
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倘徉于灯市之中。
前后左右,俯仰四顾,都是火苗一样燃烧着的石榴花。
早就听说石榴花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
如今看去,果真如此。
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在从花到果的生长过程中,呈现出变化微妙的千姿百态——有的蓓蕾婷立,含苞待放;有的半开半合,微露金蕊;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花萼圆鼓鼓地胀起,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
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
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
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
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谢落花的深情。
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绯色。
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
落花的夜阅读答案
![落花的夜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41a82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48.png)
落花的夜阅读答案那个落花的夜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们两个字:成长。
下面是收集的《落花的夜》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那时我小学快毕业,正是小屁孩儿的年纪,成天横冲直撞。
我昏天黑地看金庸的小说,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小学毕业了,要上中学。
春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好友一起去桃园玩。
桃园很美,开满了红艳艳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
当天晚上,有月亮。
小青说,我们赏月吧。
于是,我们坐在了月亮底下的桃园里,好静,好香。
我刚好看了《射雕英雄传》,我说,这里真像桃花岛。
我讲起蓉儿,小青讲起她的漂亮裙子,雷雷那么说,你们女生真臭美。
春天的晚上,十来岁少年的心,有的是闲情,有的是快乐。
我们吃着饼干,喝着可乐,笑声与花香融合。
夜渐渐深了,有一层薄薄的淡雾,是蓝的,开始笼罩着桃园。
那雾竟似可以流动的,在我们身边,丝丝缕缕,层层叠叠。
我们的笑声更大了,我们说,真快乐啊,真快乐啊。
很突然地,起了风,风吹过那一树树的桃花、梨花,那纤细的花瓣顿时如雨飘落——红红白白的花瓣好似漫天的花雨。
我们的头上,身上,全是花瓣。
那漫天的花瓣啊,还带着漫天的甜香,那时的天和地,仿佛只有这些。
我们呆住了,谁都说不出话。
像是有什么被触动,少年的心,在那一瞬间觉得了忧伤。
那么美的花,在一瞬间就全部飘落,好短暂啊。
虽然那飘落是那么美,美得让人不能相信,不能呼吸,不能说话。
那样地散了吧,散了吧。
好久好久,一向粗心的雷雷说,不知道我们毕业了,上中学还能在一起吗?我们没再说话,在漫天的花雨中,学会了沉默。
后来我们上中学,后来我们上大学,后来我们有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有天我讲起了那漫天花雨的震撼,我对朋友说,那时的心,好似一下子变得那么柔软、敏感,第一次看见大自然带着忧伤的美,那么傻傻地呆住,而且想到了毕业,想到了别离,想到了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可把握的命运。
朋友说,你知道吗,那个落花的夜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们两个字:成长。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并注音。
憧憬:( )(2)文中随时间的变化,情节的开展,“我们”的感情也在变化。
落花人独立阅读答案
![落花人独立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4f897fe4733687f21aa16.png)
落花人独立阅读答案忧郁,是一个像《红楼梦》中林黛玉那样病态,伤感却又美丽无匹的词语,毫无媚俗的情调,我轻易是不敢去碰触的。
哲人说:凡夫俗子只配有寻常的喜怒哀乐,至于忧郁,它是思想者伤口上的碘酊。
我因此而惶恐了,我实在称不上一个思想者,但偶尔感受到一种悒悒的潮水漫过自己的心怀,那又是什么?先前,朋友太多,如草地上的聚餐,一起嬉游笑闹,真的无忧无虑,浪掷自己大好的日子,竟似挥霍他人手中的金钱,不知节制。
后来,朋友们风云散尽,才觉到那些闲暇只是一季的落花,再也追悔莫及。
一个读书人,竟忍心让书籍蒙上厚厚的灰尘和密密的蛛网,竟忍心看它们旷夫怨女似的神情。
往日,我最喜欢在书籍中勾留,且心旌不为世事所摇动。
然而,那种恬适的情趣终被琐碎无聊的生活蚕食殆尽。
初春的薄暮,轻寒翦翦,细雨霏霏。
我独倚小窗,听喜雨的燕子在低空中呢喃,它们嬉逐着,迟迟不肯归巢。
心中空净得像一片幽谷,哪怕是一只蜜蜂的嗡鸣都能在里面激起回响。
此刻,有幻觉飘然而至,它引领我进入岑寂的旷野。
“前面有一颗花树,后面有一丛荆棘,站在原地,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愿望。
”我走向花树,丝毫也没有踌躇。
灼灼的花朵,如蓬勃的火焰,这也是一种燃烧,最美丽的事物一旦燃烧,就注定不会留下果实。
“火光”渐渐地微弱了,渐渐地暗淡了,最后,它们纷纷凋零。
“我若选择的是那些荆棘又会是怎样的情形?”“你将得到甘甜的刺莓。
”我开始有一些懊丧。
然而,花朵飘谢,我还可以独对空枝;刺莓非我所求,我只有远离它。
四月的薄暮,一声悠悠的叹息在心头萦绕,久久不绝。
一个女孩就在这时走过我的窗前,宛如我最熟悉的影子惊鸿一瞥,就悄然消逝了。
不如什么都不想,只让四月的细雨在心中浅浅淡淡的描,描出一些朦胧的印象,犹如昔年的一张笑脸,几乎经不起轻轻的一抹。
她执意不肯与我在同一个屋顶下生活,但她乐意有一方天空,一片草地暂时属于我们。
执手相看,久久无话,没有一点点欲念;在那一刻,便是死去也决不会遗憾。
她说:“你明白就可以了,一个人走进你的心里去,又从你的心里退出来,她不曾带走什么,也不曾留下什么。
【古诗文阅读】《峨眉山月歌》《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古诗文阅读】《峨眉山月歌》《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4c92a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5.png)
【古诗文阅读】《峨眉山月歌》《襄邑道中》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襄邑道中南宋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江,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备注:此时诗人陈与义年仅二十七,初涉仕途。
(1)两首诗均为诗人在行舟上所作,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如何表现“舟行江上”的?(4分)(2)分析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4分后)答案:(1)李诗充分运用地名整体表现“舟行江上”。
后两句中诗人乘舟从清溪启程,途经三峡前往渝州。
陈诗以景物衬托舟行。
前两句就是静景生动(化静为动)以两岸的花掉与二叉树整体表现舟行之慢。
后两句就是动景生静(化动为静)。
以江上行舟上的“我”回去观流动的云,物与我俱静,写下平原行舟稳定的特点。
(2)李诗表达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
陈诗表现了风华正茂的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前程充满信心,抒发了豪迈俊发而又沉稳自信的襟怀。
【赏析】峨眉山月歌这首诗就是年长的李白初距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白,音韵简洁。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启程步入岷江,向三峡进发。
“仗剑回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距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到月,例如见到故人。
《宿山寺》《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惜花》《昭君怨》《苦雨后感怀》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宿山寺》《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惜花》《昭君怨》《苦雨后感怀》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3aac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0b.png)
贾岛《宿山寺》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宿山寺贾岛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注释⑴众岫:群山。
岫:峰峦。
耸:耸托、托送。
⑵精庐:小小的佛寺。
⑶流星透疏水:流星,不是一般意义上一闪而过的流星。
这里的“流星”(星星在流动),用法对应后句的“走月”(月亮在行走)。
疏水,是本诗一大亮点,作者把水分为疏水、密水,疏水清亮透光;密水浑厚不透光。
透过清澈缓流的水,看见夜空的点点繁星;水在流动,看起来却是星星在流动。
⑷走月逆行云:云在移动,看起来却是月亮在走。
(月亮当然也在走,当然相对流云而言是更为静止的)(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答:“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
“逆”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4分)答:①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
(一是围绕“高”,二是围绕“静”三是围绕“不俗”)②主要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行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都衬托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厌世慕隐,佛家情怀(大意对即可,大体答到“厌恶世俗”,“归隐之念”“高洁情怀”“超凡脱俗”“皈依之念”都算对。
)译文群峰托送着寒气,一座佛寺悄立在山顶。
清澈潺潺的水里透见夜空点点繁星,水在流动,看起来却是星星在流动;天空的云飘过月亮,云在飘移,看起来却是月亮在走。
来到山峰绝顶之上的人很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赏析】:贾岛的《宿山寺》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三。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0be0f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2.png)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指李龟年。
【翻译】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相关试题①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追忆的是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流露出来的是对盛世生活的怀恋。
②谈谈你对“落花时节”的理解:答:(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诗人衰病漂泊之时。
③请欣赏这首诗的成功之处:答: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时节”的相“逢”,一晃就是几十年,岁月沧桑,人世巨变,令人感慨不已。
全诗无一字直写诗人身世之飘零,世事之变迁,但读者的心中却不能不有所触动:安史之乱,国之浩劫。
【赏析】《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该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
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李商隐《落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商隐《落花》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25432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d.png)
李商隐《落花》阅读答案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李商隐《落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梅寒《与落花一同漂去》阅读训练及答案
![梅寒《与落花一同漂去》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afe5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9.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落花一同漂去梅寒1904年道院,飞花漫天,一名道台和一名盐运使面对他们即将临盆的妻子立下了生死契约:若生女,此生为姐妹;若生男,此生做兄弟;若是一男一女,此生就是夫妻。
他们是至交好友,希望那样的友谊能在子孙间世代传袭下去。
那一年,他和她呱呱坠地。
男孩取名朱湘,女孩取名刘彩云。
一对不谙世事的小人儿,还没来得及睁开好奇的眼睛打量一眼这个世界,爱情的命运已被双方的父母框定。
16岁,朱湘辞家北上,考入清华学堂,只为逃避那一段束缚他的姻缘,躲开那一个他厌恶至深的女子。
清华校园里,朱湘读书,写诗,诗人的浪漫天性与遮不住的才情渐渐显露。
他的视线也越过家乡小镇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努力读书,取得公费赴美留学的名额,然后远渡重洋,永远脱离那桩婚姻的羁绊,找一个与自己心心相印的人携手度过一生……那年冬天,大哥来到北京,山水迢迢,带着朱湘最不愿意见面的女子。
那时,朱湘的父亲已经去世几年,大哥此行,是以家长的身份让朱湘回家与刘彩云结婚的。
在一间很窄小的旅馆里,朱湘与刘彩云以一种很尴尬的方式见面了。
她很热烈地谈论着他的新诗,言语之间是压抑不住的崇拜与爱慕,他则始终冷若冰霜。
她说,这一辈子她听从父母之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定他了。
他闻听此言愤然拂袖而去,丝毫不顾及大哥在场,不顾及那个青春女子的尊严。
屋里,留下刘采云独自伤心哭泣。
最终,大哥无奈地带着刘彩云返回故乡。
面对固执的小弟,这个年长他很多的哥哥也有些束手无策。
朱湘有很多事要忙,他参加学校里的文学社,与校园里几位同学兴致勃勃地写新诗,期待着半年之后的赴美留学。
那时,他甚至已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叫刘彩云的未婚妻。
可就在大哥他们离开北京不久,清华学堂的一纸布告让朱湘傻了眼——他被学校开除了。
因为在学校斋务处的饭前点名中,他已经超过27次不到场——他公然与自己不喜欢的形式主义抗争。
赴美不成,连书也读不成了,同学们替朱湘惋惜,纷纷去向学校求情。
鉴于朱湘平时优异的成绩,学校最终同意解除对他的开除处分,允许他继续留在学校读书。
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后来,有了蕨类阅读答案
![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后来,有了蕨类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ffd467e21af45b307a8a2.png)
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
后来,有了蕨类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
后来,有了蕨类和苔薛,有了松类和苏铁类。
但是,这些植物并不形成真正的花和果,其中一些是无性繁殖,以种种手段来克隆自己。
有性繁殖是经过相对发展的事情,通常与花粉被释放到风中或水里有关。
由于一些纯粹偶然的机会,花粉找到了到达这一种类其他成员那里的途径,一颗小小的、原始的种子就产生了。
与现在相比,这个有花之前的世界是一个更为缓慢、简单与沉睡的世界。
进化缓慢地持续。
世界上的性太少了,它发生在那些靠得很近和种属紧密相连的植物之间。
这种保守的繁殖途径就产生了一个生物学上较为简单的世界,因为它所产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变化相对较少。
由于缺乏果实和大种子,不能支撑许多温血的生物,爬行类动物统治着世界。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变得寒冷,生命就会减缓为一种爬行。
当时的世界看起来更为质朴,比起现在来还要绿,缺乏花果所能带来的色彩和形状模式(更不必提气味了)。
美还不存在,也就是说,事物被观看的方式与欲望毫无关系。
花改变了一切。
被子植物――那些能够形成花,然后又形成被包裹住的种子的植物――在白垩纪出现了,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上传播。
现在,不再需要依赖风或水到处运送基因了,植物已经可以谋取动物的帮助了。
这是一份共同进化的巨大合同:用营养来换取运送。
有了花的出现,各种全新水平的复杂性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相互依赖,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交流,有了更多的试验。
植物的进化依据新的动力来进行,这就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吸引。
现在自然选择就更为喜欢那些能够固定住花粉传递者注意力的花,那些能够吸引住采集者的果了。
其他生物的种种欲望在植物进化中变得极为重要了。
道理很简单:那些成功地满足了这些欲望的植物会有更多的后代。
美作为一种生存策略出现了。
新的规则加快了进化的速度。
更大、更明亮、更甜、更为芬芳,在新的规则下,所有质都很快得到了回报。
《落花》郝经阅读答案赏析
![《落花》郝经阅读答案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5db8c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6.png)
《落花》郝经阅读答案赏析《落花》郝经阅读答案赏析落花郝经彩云红雨暗长门,翡翠枝余萼绿痕。
桃李东风蝴蝶梦,关山明月杜鹃魂。
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谩一尊。
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
注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1.结合诗歌题目和诗境,说说首联“余”字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后两联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情?请结合诗境来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诗人描写春天落花时节,那绿如“翡翠”的花树枝头而今只剩下一片空萼的情景,这景象中再也找不到如火、似锦的繁花了。
“余”字包含着作者的轻轻叹惋之情,仿佛萦绕在绿枝空萼之间。
2.作者在惜花留春之际,涌出了浓浓的思念故乡的情感,呼唤出了缤纷的落花不要消逝,给诗人那落寞的心以慰藉的心声。
后两句意象空旷,境界悠远,意蕴凄婉动人。
二:⑴颔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⑵请从虚实角度赏析颈联两句。
参考答案⑴颔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和思归之情。
⑵颈联呼应首联描写落花之景。
上句写的是实景:那曾经为千里莺啼、繁花照眼的`春色所辉映的楼台玉栏,现在该已花空千树,只留下冷烟般凝止的孤清一碧;下句写的是虚境:即使在今令西晋石崇引为自豪的洛阳“金谷园”,现在大概也客散人去,唯有虚筵席空樽,陪伴着消殒的群芳了罢?诗人从眼前实景,转向思致绵邈的虚境,在极为广大的空间转换中,展出了一个花歇春去的寥落世界,抒发了内心黯淡的寂寞之情。
名句赏析狼藉满庭君莫扫,且留春色到黄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庭院中的落花狼藉,你不用把它扫去,且把这一点春色留到黄昏时分吧。
这两句诗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落花之美阅读答案
![落花之美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da2f5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9.png)
落花之美阅读答案《落花之美》的作者是徐迈,这篇文章讲述的一个主题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落花之美》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希望能对你有帮助!《落花之美》阅读原文是夜,暖风袭人,无法入眠。
独靠窗前,陪我度过这无眠之夜的只有院中那盆姣好的迎春花。
月光(飘落飘撒)在花瓣上,清幽怡人。
猛然间,发现如霜的地上落了些黄色的小花,还鲜嫩呢。
我轻声叹了口气:‚唉,都说‘昙花一现’,你怎么也那么柔弱呢?多好多嫩的小花呀,可惜了。
‛微风拂过,又落下几点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我是读过的,理我也是明白的,可我总也做不到龚自珍那种豁达。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循环之中,你还是争艳之时,就这样‚化泥护花‛,逝去鲜嫩之美,我越发(悲伤忧伤)了。
本来极爱这种夜风,现在担心花再被吹落不免诅咒起来。
然而风吹依旧,我终不忍看下去,转回身。
为什么美好的东西那么容易逝去?为什么人们不能用手去挽住那即将逝去的美呢?美就注定是短暂的,不可保存的吗?我不愿再想下去,也许我是天生的悲观者。
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一个精致的小本子,看看书排遣抑郁。
原来是我的日记,从我记完就再没翻过了。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植物园……放眼望去一片绿色,特别是那巨大的榕树,枝枝相连,叶叶相交……绿色,太美了!‛夏令营真的很有意思,对了,我还照了许多照片,于是又翻箱倒柜找出了那些回忆。
瞧这张,我坐在草地中,身后的水车还不停翻转,多富有田园色彩;还有这张,我们爬山爬得浑身是泥,原来是走错了山路,哈哈……欢笑让我轻松了许多,这日记,这照片让我好像对什么都(释怀开怀)了。
日记和照片不是珍藏了我过去美好的时光吗?其实我一直都拥有我所向往的那份美,只是现在才懂得。
我拾起一朵黄花,把它夹在了日记里。
我不再担心花落,不再为美的短暂易逝而哭泣,因为我可以珍藏它,珍藏那段美丽,珍藏那块乐土,珍藏……珍藏使美丽永恒。
今夜,我珍藏了落花之美。
落花阅读答案范文
![落花阅读答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43c4c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2.png)
落花阅读答案范文①10年前的暮春,芬芳将尽,花事阑珊,和写诗的朋友相约写一首题目叫《落花》的诗。
朋友是个很小资的女子,那首诗写得迷离炫目,“落花的梦里|喧嚣着草儿拔节的歌唱”。
花落春深,花落,春更深罢了。
我却迟迟不能动笔,总觉得思绪太浅,浅到无以承载那一场纷纷扬扬的盛宴。
②的诗让心澄明,花也好鱼也罢,总在幽深的底色里,吟唱着生命的静美。
有一首诗,喜欢到无以释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无人的山野,花儿开了又落,开时淡淡,落时浅浅。
生命从妖娆炫丽复归宁静平和,日子从舞台上的热烈到落幕后的寂静,这便是一朵花书写的人生。
如果尽此而已倒也罢了——坠入凡尘,便由着凡尘的轨迹,在众生的眼里,花开花谢只是一次过程。
可如果一朵花的人生是在那样寂寥的山涧,倾尽激情把生命绽放到极致,像舞者在空寂的舞台,越是美到惊心屏息也越是苍凉凄艳。
王维让我感动,简单的字眼,深厚的意蕴,娓娓地就把苍凉都化了,生命来去只是一首歌,那样的落花,是一种境界。
③年少时看《》,林黛玉埋香冢泣残红,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就让人柔肠百结,后来听改编的歌曲,乐曲声中似有风萧萧飞花漫舞,一片一片飞旋而下,飘离枝头的姿势轻盈如雪花斜织,似悠然,却决绝。
林花谢了春红,无声零落。
所以一直认为落花无声。
④上班必经的路旁长着两株泡桐,碗口粗的树干支起婆娑的冠盖,和人行道上两排整齐的广玉兰相比,他们是无人问津的野生孩子,在公交车穿梭往来的路边,像流离失所的兄妹,有点落寞寡然。
4月,是泡桐开花的季节,空气中有清甜的气息弥漫,淡紫的桐花像烟雾笼上树梢,从树旁走过,烟雾散去,枝头串起千百铃铛在风中轻舞。
淡紫色有点清冷,淡紫的花儿把自己开成铃铛模样,总有一些更深的孤寂。
开到最盛,有一天他们就落了,从枝头奔向地面,“扑嘟”一声,短暂干净,轻叹般一声喘息。
那是一种静谧的花,只因生如铃儿,便用生命最后的华美完成一生的绝唱。
复想起几年前采风的地点,泡桐栽了满山,也是4月,枝头桐花如云,树下落花缤纷,山风浅吟,风声中就有扑扑沙沙的落花声,一阵一阵细密轻柔,林中穿行,往往就有三两朵桐花挟着甜香兜头而下,花雨点点,惹人神醉。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阅读答案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d6a03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9.png)
唐寅《和沈石田落花诗》阅读答案【阅读理解题目】:和沈石田落花诗唐寅(明)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1)诗中颔联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妙处。
(4分)【参考答案】:(1)用典(1分)使用了王昭君不被赏识,张丽华不得君王留幸之典(1分)表达出诗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不得重用的苦闷(2分)(2)“不见莺啼有吠蛙”寓指春去夏至,花落时节;(1分)呼应首联(或呼应标题)以景结尾,(1分),委婉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寂寞(或无奈与自嘲)。
(1分)唐寅(1470——1523),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
商人在封建时代地位比较低下,他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阅读答案
落花张诗群
①10年前的暮春,芬芳将尽,花事阑珊,和写诗的朋友相约写一首题目叫《落花》的诗。
朋友是个很小资的女子,那首诗写得迷离炫目,落花的梦里|喧嚣着草儿拔节的歌唱。
花落春深,花落,春更深罢了。
我却迟迟不能动笔,总觉得思绪太浅,浅到无以承载那一场纷纷扬扬的盛宴。
②王维的诗让心澄明,花也好鱼也罢,总在幽深的底色里,吟唱着生命的静美。
有一首诗,喜欢到无以释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在无人的山野,花儿开了又落,开时淡淡,落时浅浅。
生命从妖娆炫丽复归宁静平和,日子从舞台上的热烈到落幕后的沉寂,这便是一朵花书写的人生。
如果尽此而已倒也罢了坠入凡尘,便由着凡尘的轨迹,在众生的眼里,花开花谢只是一次过程。
可如果一朵花的人生是在那样寂寥的山涧,倾尽激情把生命绽放到极致,像舞者在空寂的舞台,越是美到惊心屏息也越是苍凉凄艳。
王维让我感动,简单的字眼,深厚的意蕴,娓娓地就把苍凉都化了,生命来去只是一首歌,那样的落花,是一种境界。
③年少时看《红楼梦》,林黛玉埋香冢泣残红,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就让人柔肠百结,后来听改编的歌曲,乐曲声中似有风萧萧飞花漫舞,一片一片飞旋而下,飘离枝头的姿势轻盈如雪花斜织,似悠然,却决绝。
林花谢了春红,无声零落。
所以一直认为落花无声。
④上班必经的路旁长着两株泡桐,碗口粗的树干支起婆娑的冠盖,和人行道上两排整齐的广玉兰相比,他们是无人问津的野生孩子,在公交车穿梭往来的路边,像流离失所的兄妹,有点落寞寡然。
4月,是泡桐开花的季节,空气中有清甜的气息弥漫,淡紫的桐花像烟雾笼上树梢,从树旁走过,烟雾散去,枝头串起千百铃铛在风中轻舞。
淡紫色有点清冷,淡紫的花儿把自己开成铃铛模样,总有一些更深的孤寂。
开到最盛,有一天他们就落了,从枝头奔向地面,扑嘟一声,短暂干净,轻叹般一声喘息。
那是一种静谧的花,只因生如铃儿,便用生命最后的华美完成一生的绝唱。
复想起几年前采风的地点,泡桐栽了满山,也是4月,枝头桐花如云,树下落花缤纷,山风浅吟,风声中就有扑扑沙沙的落花声,一阵一阵细密轻柔,林中穿行,往往就有三两朵桐花挟着甜香兜头而下,花雨点点,惹人神醉。
⑤想起梅艳芳。
MTV中看她颓靡的眼神,便有许多的凄凉流灌全身。
我有花一朵长在我心中,真情真爱无人懂,遍地野草已占满山坡,孤芳自赏最心痛。
梅艳芳是一朵凄艳的落花。
一生绚烂一生悲凉,什么都有又什么都没有。
她用男人的豪爽大气,演绎着女人的心碎与寂寞,那样的性情,注定难逃落花飘逝的结局。
⑥杨丽萍是另一种落花。
看她的舞蹈需要干净的灵魂,她把肢体舞成两棵树,让指腕间跳动着鸟雀的精灵,让月神在人们的想像中复活。
她说舞蹈是生命的需要,她在心里那个场地起舞,是在跟神对话。
她从民间来,在反传统的审美下舞动着神秘诡异的生灵气息。
在纯粹的艺术舞台,杨丽萍是一朵盛放的雪莲,因洁净高寒而光芒丛生。
为了歌舞剧《云南印象》,40多岁的杨丽萍从歌舞团提前退休,像花朵离开赖以生存绽放的枝条,她要把飘离舞成一首诗。
那是一条艰难的路程,在电视中看她的纪实,瘦弱单薄的身体在黑色的风衣中晃荡,经济告急,演员流失,那么多不信任不合作的眼光随便哪一样就能把她压趴下。
合作方看不到市场前景中途撤资,但杨丽萍坚持,卖房产接广告,把一条艰难的路走到通透,最本源的民族生态歌舞终于在濒临流失时重现了光彩。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
月亮歇歇么?歇得呢。
女人歇歇么?歇不得。
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哪会过得甜?杨丽萍用云南方言缓缓吟诵高原女人的歌谣。
裙裾飞旋,如落花飞舞,那种姿势,是一生的经典。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十年前没有写出《落花》诗,是觉得他思绪太浅,十年后才写有此文,是觉得他的思想认识提高了。
B.本文将无声的落花和有声的落花进行对比,并托物言志,由花写到人,歌颂了梅艳芳和杨丽萍辉煌灿烂的人生。
C.作者写落花,不仅善于描摹意境,表现落花飘离枝头的静美,而且善于挖掘落花飘逝的生命意义。
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拓展了落花的审美意蕴。
D.作者认为梅艳芳具有男性身材和气质,用男人一样的大气与豪情,演绎着女人的寂寞与心碎。
一朵凄艳的落花是慨叹一代名伶就这样香消玉殒。
E.本文语言典雅,笔触细腻,感情真挚,结合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把叙事、议论、抒情完美地融为一体。
2.第④段作者写落花,并写到落花的声音,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3.杨丽萍是一个依然活跃于舞台的中年舞蹈家,作者却说她也是一种落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E
2.落花的声音是花儿用生命最后的华美完成一生的绝唱,是花儿开到最盛时的喘息,是挟着香甜的生命奉献,惹人神醉。
承接上文,由无声的落花写到落花有声,并引出下文的联想,赞美歌唱演员梅艳芳。
在作者看来,即使落花无声,那飘离枝头的姿势,也是花儿在吟唱着生命的静美。
3.杨丽萍为了《云南印象》提前退休,像花朵离开赖以生存绽放的枝条,她的飘离是为了完成艺术生命中的绝唱。
在实现艺术理想的过程中,杨丽萍历经种种艰难,像落花一样把生命绽放到极致。
杨丽萍在跳《云南印象》时,裙裾飞跃,如落花飞舞,那种姿势,是她一生的经典。
【解析】
1.试题分析:A.思想认识提高错;B.没有对比和托物言志;D.具有男性身材错,一朵凄艳的落花是指她的绚烂和悲凉。
选对1项得3分,选对2项得5分。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那是一种静谧的花,只因生如铃儿,便用生命最后的华美完成一生的绝唱。
这是花儿的美丽奉献。
少年时看《红楼梦》,以为林花谢了春红,无声零落。
所以一直认为落花无声,但是4月,枝头桐花如云,树下落花缤纷,山风浅吟,风声中就有扑扑沙沙的落花声,一阵一阵细密轻柔,林中穿行,往往就有三两朵桐花挟着甜香兜头而下,花雨点点,惹人神醉。
引出下文对梅艳芳的赞美。
她用男人的豪爽大气,演绎着女人的心碎与寂寞,那样的性情,注定难逃落花飘逝的结局。
凄艳的落花。
一生绚烂一生悲凉。
无声静谧的花,,飘离枝头的姿势轻盈,也是花雨点点,惹人神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为了歌舞剧《云南印象》,40多岁的杨丽萍从歌舞团提前退休,像花朵离开赖以生存绽放的枝条;她为了要把飘离舞成一首诗,瘦弱单薄的身体在黑色的风衣中晃荡,她却把一条艰难的路走到通透,最本源的民族生态歌舞终于在濒临流失时重现了光彩;杨丽萍用云南方言缓缓吟诵高原女人的歌谣。
裙裾飞旋,如落花飞舞,那种姿势,是一生的经典。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作出评价。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