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我见(1)
作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习作、自主发展的活动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构建的“写作系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作文教学大多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评改”的流程。
模式僵固,没有活力,没有生机。
要强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新的课程标准就写作总目标定了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一、二年级称之为“写话”;三至六年级称之为“习作”;七至九年级称之为“写作”。
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写作从难点上降低了,层次性显而易见。
一、作文教学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切入点,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准1、注重写作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最好老师。
如果将作文训练重点定位在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上,学生就会敢于写、乐于写、主动写。
点燃学生中熊熊燃烧的创作之火。
2、多引导、多鼓励、拓宽训练时空,增强写作质量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多加指导,对训练结果要给予肯定。
对于学生习作中闪光的地方多鼓励,多表扬。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学生的写作这一环节上,学生经常坚持写日记、心得是大有好处的。
学生经常练笔、随感而发,及时记录。
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日常观察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润色、提炼,从而走向成功。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力和独创造性。
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下笔成篇。
3、强化作文训练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常言道:“文贵于新”。
作文也一样。
创新理念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是必须的、经常的。
固定的传统模式教学将使学生对习作失去兴趣,流于形式。
要激活学习主体的创作欲望,将定向观察与随时观察有机结合,作文就会“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创新理念将学生平时对生活的所观、所感、所悟、所思进行收集、归类、整理,把“零碎”变为系统,由“分散”变成集中,将“信息源”变成“信息库”,一使即用。
新课改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新课改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之我见“研究考纲,研究高考试题,教学目标要直向高考”,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从高中起始年级就丢开教材,另起炉灶,把精力放在新题的收集及演练上。
加之频繁的月考,让一些教师的作文教学乱了阵脚,很少考虑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过高写作的要求,导致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一些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空洞无物,就是文体不明。
无序难免重复,这让学生渐渐对写作产生厌倦,写作处于低效运作状态。
加之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整天埋头题海,根本无暇顾及中外名著,致使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找不到素材,思想没有深度。
此时不管教师讲授的技法有多好,学生都在为“无米下锅”而苦恼,作文教学陷入窘境。
针对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现状,笔者特对高中新课改作文教学提出以下建议:一、重视生活和语言积累(一)积累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作家,没有一定素材也难以成篇。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文章、书籍给学生看,教会他们如何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对这些人和事进行分析和评价。
让学生学会“由小见大”、“从窗口看世界”,善于捕捉瞬间闪光点等。
总的来说,适合学生收集、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一般有查阅书报杂志、课外读书笔记、调查采访、进行实验、观看音像制品、收看电视节目等。
长此以往,就不会“没素材”,不会“无从写起”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从生活中找“米’,获得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到实践中去获得真切的体验;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引导学生多参观游览,养浩然正气,写大气的文章。
(二)积累语言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尽管现行高中新课改教材读写结合不是十分紧密,但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尽量做到读写结合,认真学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把教材中的文章作为我们写作的范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积累文中好词佳句,熟读或背诵文中精彩语段。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写作训练必须与写作兴趣同步发展,必须降低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难度,使写作训练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台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因此,在写作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尤为重要。
几年来,我做了一些尝试,并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敢写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入学后,虽说识的字不多,说的话也不一定太连贯。
但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神圣的好奇心”,使学生敢于说话、说完整话、说连贯的话,再启发他们把说的话写下来(不会的字用拼音代替),让孩子们知道文章是文字组成的,文字就像积木,一块块积木垒成房子,文字可以组成文章。
有一个小学生开始写了,他写到:“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还夸我的字写得好。
”老师马上在班里表扬了他,并接着启发学生,这就是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听到、看到、想到、做到的、玩过的、受表扬的、挨批评的都可以写。
孩子们纷纷举手说,老师,我也会写!虽然学生的处女作大都是三言两语,但只要写,老师就鼓励、表扬。
就这样,学生越来越敢写了。
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以写日记铺路,学生轻松愉快地迈开写作的第一步。
二、培养兴趣,使学生愿写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还要不断地进行培养,因为儿童的兴趣和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容易转移,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引导。
学生因识字不多,词汇量少,最初的日记很不像样。
于是我就提前教学生使用工具书,在向他们推荐查字典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他们自己不但从字典中学会了生字,还理解了字意,另外,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手册,从短小生动的文章中及时摘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
我还把一些课外好文章,不断地介绍给学生,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板报、班级图书角等阵地的作用,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他们的语言仓库。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对于农村小学教学而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们望而生畏的科目。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获不大。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积累,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平时积累作文教学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教学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等。
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了材料。
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日后写好作文做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学完《颐和园》这一课后,我就教给了学生写景的方法,为以后写观赏到的景物做好了铺垫。
1.2通过写日记进行积累。
教会学生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小学生练笔的最佳途径,因为日记的内容广泛,可以写听到的、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想象到的。
题材和体裁都很宽泛,使学生不受约束和限制,可以淋漓尽致地将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
也能够培养和激发他们写出真实的事情和感受。
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就可以安排他们写观后感,每周进行完一次大扫除,就可以让他们写一写本次劳动中谁表现最突出,这些身边显而易见的场景,学生完全能够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2注重学以致用小学生的知识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的进行指导。
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开展了一次”我思念的一个人”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要求学生把自己最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转眼间,又一个中秋节到来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是跟在她身边,她出去我就尾随,她睡觉我就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住她的手不放,生怕她离去的时刻马上到来。
教学相长之我见作文
教学相长之我见作文
《教学相长之我见作文》
嘿,咱今天就来说说教学相长这档子事儿。
就说有一次吧,我去给我那小外甥辅导功课。
这小家伙,那可真是调皮得很呐!我给他讲数学题,讲到那什么几加几等于几的时候,他眼睛珠子骨碌碌一转,突然就冒出一句:“舅舅,为啥要做这些题呀,好无聊哦。
”哎呀,可把我给逗乐了,我就跟他说:“傻孩子,这是为了你以后能聪明呀。
”
然后我就继续给他讲,可这小子一会儿玩玩铅笔,一会儿瞅瞅窗外的小鸟,心思根本就没在题上。
我有点急了呀,提高了点声音说:“认真听着呀,别走神!”他这才老老实实坐好。
我一题一题地给他讲,讲着讲着,嘿,我发现我自己对一些概念也理解得更深刻了呢!比如那个乘法的原理呀,以前我虽然知道,但是经这小家伙一问,我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能给他解释清楚。
慢慢地,我发现我和他一起在进步呢。
他学会了知识,我呢,也把以前那些模糊的地方给搞明白了。
这教学的过程呀,还真像一场奇妙的旅程。
我在教他,他也在启发着我。
这可不就是教学相长嘛!到最后,小外甥开心地说他懂了不少,我也觉得自己收获满满呢。
所以呀,我觉得教学相长真不是一句空话,在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呢。
以后呀,我还得多和这小家伙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哈哈!
咋样,我说的这件事有意思吧,这就是我对教学相长的小体会啦。
作文教学之我见
2013-08方法交流行比较的横向联系。
如,在讲述“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时可提出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如何的调整与创新?你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学生对所学的苏、美、中等国经济体制的变革进行重新整理,得出基本的结论是:苏联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没有根据国情变化进行调整,改革不成功。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实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
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的学习、思考角度的创设使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了新的看点,原来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彼此借鉴,都在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
这样,通过纵横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学会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方法。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如今的中学生知识面宽,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上的东西,渴望教师能把他们带入广阔的知识领域。
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实践性强,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教育教学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场所,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我因地制宜,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的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大埔乡土历史资源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总结反思的整个过程,这对训练学生的创新才能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在全面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主的发展。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就“文物保护”“环境治理”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各抒己见,积极撰写调查报告,并在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撰写的《大埔旅游资源开发情况调查报告》获得大埔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老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可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个人魅力和引领个性发展的主渠道。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呢?下面是笔者的浅见。
一、注重字词句的积累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鲁迅先生讲过,要把作文写好,最可靠的是看课外书。
但读课外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阅读的作用就会大大减弱。
因此,阅读要注意精读,积累词汇,把文章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如能把平常的积累运用到写作当中,作文一定增添光彩。
可见词汇的积累对写作非常重要,我们应重视:(1)积累语文内容,重视文本知识。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有“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一些好词佳句为写作做好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这节课后,我就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用其来写写熟悉的景物(如家乡)。
(2)多读课外书或报刊、杂志,摘抄好词、佳句。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老师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
在阅读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勤写心得,同时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及典型事例就摘录下来,还可以做佳作摘要。
这样,学生的的知识丰富起来了,那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文章自然不会空洞,生涩。
(3)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
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在日记中表现出来。
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
作文教学之我见论文
作文教学之我见我是一个农村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十几年的教书生涯,面对孩子们的作文我也曾“一个头两个大”。
因为山里的孩子视野狭窄,阅历浅薄,一提起写作文就目瞪口呆,不知从何下手,他们畏惧作文!于是我力争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学会抒写自己的心灵!我坚持让他们“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心”。
可要让学生写出才情并茂的作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需要长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
在批阅作文时,我不难发现为数不少的学生遣词用句能力功底薄弱。
写出来的作文,要么语句不通顺,情感枯燥乏味,要么谋篇布局不周到,构思呆板。
我一直坚信只要通过透彻的分析,总会有合理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流水不腐”,作文亦是如此,胸中有“丘壑”,写作时才能有底气。
为此,平时可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积累作文素材。
1.博学广识,勤记录。
我常常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就推荐给学生,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好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
对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
好记性当不了烂笔头,只有让学生养成善于做笔记的习惯,他们才能总结成功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这样学生胸中有了“材料”,他们在写作时方能得心应手!2.善于观察,多动笔。
我们的作文都来源于生活,只有爱生活的孩子才能品评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因此我们要善于让学生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从而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平日里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以及自己想说的。
3.深化活动,常训练。
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多与学生沟通,及时引领孩子们驾驭素材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取舍。
当然我们开展的活动还可以跟校园时令活动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题,作文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
学会说话,奠定写作的基础;走出教室,积累写作素材;热爱读书,开阔学生视野;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身作则,树立楷模形象。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难题,作文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
小学作文教学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如何让孩子们爱写、想写、会写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学会说话,奠定写作的基础。
作为语文教师,在识字阅读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到句再到段的规律。
学完汉语拼音后,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每天练说一句简单的、完整的话,并建议学生用汉语拼音写下来,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交流。
刚开始,学生可能说的不太好,写的不太好,老师要学会倾听和鼓励,给他们自信。
只有当教师作为一名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时,融洽,合作欣赏的阳光才会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二、走出教室,积累写作素材。
除了交给学生“文章离不开生活”这一道理,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外,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积累素材,为写好作文打基础。
南宋爱国诗人有句名言:“功夫在诗外”,就是说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对生活现象才有所感触,对所写的人或物才能了如指掌,写文章才会有感而发,顺理成章。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素材有许多,如早上来到学校,帮助值日生擦桌子,得到老师的表扬,心里美滋滋的;上午跟同学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感到非常开心;下午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书,受益匪浅;晚上看了一部精彩的动画片,急于跟伙伴们交流……同学们只要认认真真想一想当天发生的事,就会觉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可以写的东西是很多的。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表达思想与见解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动笔,积极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社会,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实际教学中,虽然学生每天读书写日记,每周写作文,老师也被作文批阅忙得晕头转向,并且越来越感受到作文教学不好教。
但作文教学一直是个棘手问题。
如何去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一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大的财富。
教师要认真备好作文课,扎实上好作文课。
许多教师习惯于备讲读课,对作文教学却不认真对待。
既不去认真备课,也没有好的办法来上课,随便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去做就了事了。
教师只有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挥洒自如,课堂语言才能生动有趣,也才能做到精讲精练,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这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必然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优秀的教师无不都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都能很好地通过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潜能,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写作文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成绩。
二丰富语言积累,注重语文实践积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关数量的练笔,要想提高读写水平是困难的。
课内积累主要是在诵读中积累,如描写人物、景物的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富有哲理、意味深长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抓住课文的一些补白进行片断训练,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课外积累,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爱读书,并指导他们做好摘抄与读书笔记。
作文教学之我见
同一件事写出不同的精彩——作文教学之我见现今,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问题“千篇一律”,同写一件事情,搞不好都是“一个模子里雕刻出来的”。
那么就急需我们的语文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明白同一件事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求异,写出自己的个性。
为学生打开一扇透亮的作文窗户,让学生写出自己眼中的精彩。
针对如何教授学生进行习作,我从以下四方面谈谈自己不足的见解。
一、走进生活作文就是写生活,写生活的感受。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是永不磨灭的真理。
如果在一堂作文课上,能像“拉家常”一样和学生们就事论事,谈谈自己的见闻,习作就不会枯燥,乏味,反而会像高山流水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一次习作课上,我这样设计:同学们,昨天我买完东西,坐公交车回家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稀奇事。
因为我坐了二十多年的公交车,今天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遇到这样的事情。
学生们哈哈大笑,我紧接着问:你们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在孩子们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快他们就进入了习作的思维空间。
不同的想象,如同泉涌,溢满课堂。
学习需要激情,作文更需要激情。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设置悬念解开故事中的悬念,其实就是在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但不是通过一本正经的心理描写进行的,而是在笑谈间轻松展开的,甚至学生还不知道自己在进行心理描写。
同一节作文课中,我启发诱导学生:走上公交车,人非常的多,男女老少,满满一车。
可是在前排有一个座位却没有人坐,空空荡荡的。
要是你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心里会怎样想?同学们都精神抖擞,积极的发挥着自己的想象。
王文浩说:“可能是那个位置上放了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坐。
”李鹏说:“也许是那个位置上被小孩撒了尿,很臭,没有人愿意坐。
”同学们又是哄堂大笑。
王卓紧接着说:“可能是那个位置被人踩了几脚,弄脏了。
”等等等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表达着自己的猜测,唯恐没有发言的机会。
心理描写在不经意间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并展现的淋漓尽致。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语文学习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和积累。
作文教学就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递和应用。
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积累的语言文字与在生活实践中具体运用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文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怎样去用好自己已积累的语言文字。
我一贯的指导思想就是作文教学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也就是在统一的训练目标指导下,要求学生能写多少就写多少,能写多好就写多好。
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每次的作文训练都有一个具体的训练目标。
为了完成一个个的训练目标,达到一个个的训练目的,在每次作文训练时,我都要给学生讲清楚训练要求,让他们在这个具体目标的要求下宽松地去作文,能写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
在一次次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地达到训练目标的要求。
对于训练内容的把握,我对学生的要求也要宽松,不一定都按教材要求的内容去训练,因为教材中要求的有些内容离我们很远,甚至可以说是陌生的,学生训练起来就很吃力,很困难。
这样的作文又怎能较好地达到训练目标的要求呢?这就要求学生选择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听到过或看到过的与训练目标相一致的内容来写,写什么都行,哪怕是细小的琐事。
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教材内容的地域局限性,也解决了学生无材料可写的难题。
写作过程的探讨行为。
俗话说,集思能广益。
所以在每次讲述完训练目标的具体要求之后,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选择作文内容的时间。
然后要求学生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把口语训练结合起来,同桌之间,先口头把自己的作文叙述给同桌听,随后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我写同桌的内容我又该怎样写昵?给同桌提出修改意见。
这种做法一定要落到实处,而且要督促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先不论质量进行,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继而在全班中推荐口述。
成绩优异的学生要口述,成绩中下甚至较差的学生也要口述。
让同学之间互为借鉴,取长补短。
一步一个脚印并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着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不断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说到作文批阅,有的老师一谈到头就大,批阅起来不够上心。
作文教学之我见_1
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教学之我见姚红梅四川省罗江县深雪堂小学(618500)可见,1从一年都给予孩完整。
“像”“孩有孩子说:“雨滴:天空落下了圆溜溜的雨滴,像云孩子的眼泪。
”“孩子,你一是个有创造力的语言大师啊!掌声送给他。
”举手的越来越多,一只怯生生的小手举起来了,他是我班一个不太爱交流的孩子,我温柔的叫着他:“鑫羿,你来说。
”“我家地里的芋子叶上有亮晶晶的水滴,像芋叶的小眼睛一闪一闪的。
”“我们把掌声也送给这位语言大师。
”他不好意思的左看看,右看看,但嘴角有抑制不住的微笑。
我继续说:“你们是语言大师,把刚才你们说的写下来,您们就是小作家了,今晚,选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词写一句话在彩色的树叶卡片上,看谁写得最美,我们就把它贴在后墙的知识树上。
第二天,孩子们的话一句比一句打动人心,一天、两天……知识树上的叶子越来越茂盛。
“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安慰别人的话,实际上,失败只能是失败之母,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你的肯定,鼓励会让孩子更有信心说,更有兴趣写!22.1但却不到:(2)再如:在教学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有这样几句谚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孩子们在理解句意后,我出示了一副老奶奶提水果,袋子破了,苹果滚落在地上,一个少先队员看见了主动拾起苹果递给奶奶的组图,请孩子们写写这个故事,并用上我们今天积累句子。
有孩子这样写: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早上我系好红领巾,背上书包,唱起欢快的歌儿朝学校走去,这时,我看见一个老奶奶提着一大袋水果,她看起来好像很累,我都听见她喘气的声音了,只听咚的一声,一个苹果落了下来,第二个苹果落了下来,呀!口袋破了一个洞,我急忙跑过去帮她拾起来,一边递一边说:“奶奶,你的苹果掉了,快把口袋绑起来!”奶奶微笑着说:“好孩子,谢谢你!你真是一个懂事的乖孙子!”我不好意思的笑着说:“老师教过我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23。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它是一个庞杂而又工细的、需要经过教师日久天长不懈努力、不断渗透的潜移默化的艰巨工程。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来写作乃是学生写作之根本。
我们应激励学生:作文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每个人都能够写文章,每个人都能够用文章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当写作中有了热情,写作便成了人生中的一件极其自然的事,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一)命题关注学生“热门”问题,让学生有急切倾诉的愿望如果你给忙得不可开交的农夫讲人造卫星,他必不发生兴趣,如能改讲农业科技之类知识,他一定会认真听取。
同样,平常作文训练中,如能写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学生一定会热情很高。
如电视中热播《喜羊羊与灰太狼》,我们就写《看有感》;学校开运动会,我们就以运动会为主题写自命题作文;校门前50米外由于规划,修了一条高速公路,一条高速铁路,两条路成了学生茶余饭后的话题,就写半命题作文《那两条路……》,让他们去观察,去描绘这两条路带来的或将带来的变化。
学生对这些命题因为深有感触,所以大多写的很深刻。
(二)放大学生闪光点,让学生爱上作文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
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缺点是贪财。
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
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教学中请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学生一句形象的描写,我赞扬着;学生一段生动的心理刻画,我赞叹着;学生一篇精彩的作文,我更是喜形于色。
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热情,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了。
二、积累写作素材“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作文教学心得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心得反思: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能考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环节。
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缺乏兴趣、缺乏素材、缺乏思考等问题,导致作文质量不高。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质量。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组织写作比赛、评选优秀作文、发表学生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学生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这是因为他们缺乏素材的积累。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
在读书方面,我们可以向他们推荐好书、组织读书活动等;在观察方面,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注意身边的人、事、物,从中发现写作的灵感;在思考方面,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对所读所看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作文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维的展现。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题目、认真审题立意、梳理思路框架,帮助他们形成清晰的写作思路和严谨的文风。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作文教学中,我将继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具针对性的作文教学服务。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摘要:作文教学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一些教学方法,提出来和大家探讨。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意识写作欲个性心理差异自改能力一、培养学生作文的意识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使学生具有实用的写作能力。
实际生活中,不少学生怕作文,不少老师怕上作文课。
学生怕作文是因为每次作文都是老师强加的作业,并非发自内心地想说想写;教师怕上作文课则因为每次作文课后,都很难看出学生有什么长进,指导细了,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指导粗了,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又缺胳膊少腿,文理不通,确实难以把握。
可是有时,当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用书面语言表达解决问题时,却想不到运用这个工具,即学生学了写作,却没有实际应用的意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指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在语言实践中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跟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有密切联系,是有为而发。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写作的动力,驱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作文。
此时,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不再是一种应付作业的行动,而是一种自觉的语言实践行为。
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由口述到手写,不断加强作文训练。
二、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生活是创造的源泉。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主要方法有: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请作家、学者讲学,传授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授作家的亲身经历和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消除作文的神秘感;举办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学生勤思勤写等。
目前有些学校对此尚未给予足够重视,但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一个做法就是加强文学教育,指导文学社团开展活动。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苦恼的问题,我们要改变观念,以人为本展示学生心灵,鼓励模仿,丰富自我,有所创新,让学生挖掘、利用生活素材,拓宽写作范畴,改变传统的作文评改,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激励学生广泛地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水平;能力提高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苦恼的问题,教师教着难,学生写着难,这是大多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看法。
那么怎样进行写作教学,让学生写好作文呢?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肤浅的认识和简单的做法。
一、改变观念,以人为本,展示心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必须以人为本,把作文和育人结合起来,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现在学生看见作文就头痛,一节课也写不出一句话来,很多情况是学生不敢写,不敢展示自我。
因为他们对事物、对社会的认识高低不同,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怕写错了老师批评,同学嘲笑。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彻底让学生打开封闭的心灵,畅所欲言,展现自我,描写自我,充分展示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鼓励模仿,丰富自我,有所创新老师留下作文,一些学生不会写,就抄一篇,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最不能容忍的。
一旦发现此现象就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说教一番。
学生词汇量少,不知道从何写起,这样做可能会让学生更加惧怕写作。
从古到今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学习别人的优点甚至抄袭他人的成果才会快速发展,以至超过别人。
我们的学生生活阅历与生活体验较少,这就导致了他们难以写出情节动人,寓意深刻的文章。
因此,抄写范文就成为提高作文水平的有利途径。
如何让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去学习创作呢?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运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范文。
如:拿出一篇范文,先让学生分析它的构思。
思考如果写这个题目,你怎样写,然后与作者的思路比较,找出异同与不足,这样新的写作思路就形成了。
让学生找线索。
线索也是文章的血脉,在写作中常被忽略,要重新认识它,只有血脉“通”,文章才会“活”,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的流畅自然。
作文教学之我见
作文教学之我见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衡量语文水平的基本尺度,作文素质更是语文素质的重要体现。
然而,作文教学现状却令人忧虑,在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误区。
一写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不堪入目,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书写潦草,材料陈旧……无数次作文训练,学生写得辛苦,老师改得更辛苦,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并没有提高,作文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大障碍。
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我认为,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水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
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就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融洽师生感情。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在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感受课堂的广阔和丰富,获得表达的乐趣,感到表达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使他们满怀信心地表达。
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学生就敢想、敢问、敢说。
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有了写作的动力,作文就不再是件难事了。
二、融入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如果没有生活作基础,作文就是一堆方字符号,空洞、乏味,死水一潭,缺乏童趣,缺乏真情实感。
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对作文而言是智慧能力的重要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如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小河田野、蔬菜瓜果……并尽可能让学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说话水平和写作水平的重要桥梁,特别是小学语文是孩子的语言启蒙阶段,更要注重孩子语言的规范化和写作水平的培养。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绝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
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
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
界。
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
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
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
”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
——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
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
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
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
例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自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
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劳动,有
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
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
如果不是亲自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有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增强课堂训练,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
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二是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
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
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对赤壁之
战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做的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三是要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
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
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
四、注重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机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
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