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运动的相对性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第4节《运动的相对性》(共22张PPT)

新苏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第4节《运动的相对性》(共22张PPT)
021 ▪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上午10时6分9秒上午10时6分

zxxkw
友情提醒!
选择参照物要注意的问题: 1、任意的(自身除外)
2、常选地面
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 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 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
zxxkw
四、运动的相对性
zxxkw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
动,简称运动。
zxxkw
在判断一个物体运动还是
静止时,要先选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这个被选来作为标准的
物体叫做参照物。
辩一辩:
小明和小华 谁说得对?为 什么?
zxxkw
做一做
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
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zxxkw
zxxkw
请你当导演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我们经 常看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场面,但演员实 际上是不能飞的,在学了运动的相对性知 识以后,你能否当一次导演,设计出孙悟 空飞行的镜头呢?
zxxkw
zxxkw
1、我国发射的嫦娥卫星是月球同步卫星, 如果以月球为参照物,它是 静的止。 而以地球为参照物,则它是 运的动。
4、下列各种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的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着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遮月;
⑤如影随行
A 、② ③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zxxkw
zxxkw
பைடு நூலகம்

运动的相对性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册
再见
预习反馈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__基__本___、最__简__单___的运动形态。 2.运动是_绝__对__的_,静止是_相__对__的_,没有绝对的_静__止___。
3.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 标准物体叫参__照__物__。
课堂探究
【思考】 我们参加运动会的项目,或者骑行者蹬车远行,它们都属于什么

课堂探究
【思考】 在“神舟飞船”与“天宫二一号”对接的过程中,它们
彼此都处于运动状态,那它们又如何实现对接呢?
课堂探究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思考
右图中两个 同学谁的说法 是正确的?又 该如何判断呢?
课堂探究 结论 由于运动具有相对性,所以两位同学的说法都正确。
课堂探究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 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 物体是运动的情况。
解析:神舟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后,若认为“天宫一号” 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选择“天宫 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课堂探究
参照物的选择
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 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 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 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参照物
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
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 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课件

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课件

典例分析
例 下列说法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四季更替
B.花开花谢
C.流星划过夜空 D.生物的新陈代谢
)C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讨论一下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事例一:坐在行驶的汽车中,感觉路边的 树木高速后退,车内的物体是静止的。路边的人 觉得树不动,车运动得很快。
事例二:高速路上超车时感觉对方车辆慢慢 后退。会车时却感觉对方车辆速度很快地冲过来。
课桌
运动
钢笔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课本
静止
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
以车为参照物,树木是______向__后__运_的动; 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______静__止_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是___向__前__运___动_的。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要选定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甲 运动中的自动扶梯
乙 加油机和战机
以__地__面__为参照物时,人是运动的;
以__自__动__扶__梯__为参照物时,人是静止的。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以__地__面__为参照物时,战机是运动的; 以__空_中__加__油__机___为参照物时,战机是静止的。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
以扶梯为参照物,乘客是___静__止__的。
结论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地球、卫星的运动和静止
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在做 同步运动,如果以地球为参照 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还 是静止的?
点击画面 播放动画
是静止的
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归纳
参照物的 选择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四、运动的相对性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四、运动的相对性

2、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地面 为参照物。说“太阳躲进云层” 是以_____ 云层 为参照物。 是以_____
3、某人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此人 静止 的。若以 若以车为参照物,他是_____ 运动 路边的一颗大树为参照物,他是_____ 的。若相对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 静止 的。 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他是_____
四、运动的相对性
世界
物理学中把 一个物体 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 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如果 一个物体 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 的位置 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运动和静止
参照物:判断 一个物体 是否运动时,
被选来作为标准的 另一个物体 。
运动员交接棒 时,两人速度 相同,保持相 对静止。
游戏3:转风车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让 风车转起来?
法1:风车不动,气流动; 法2:气流不动,风车动。
生活· 物理· 社会
风洞
以气流为参照物, 飞机是运动的。
以飞机为参照物, 气流是运动的。
练习
1、小船在河里顺水漂流而下,船上坐 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于树来说,人是(运动 )的,小 船是(运动 )的。 相对于水来说,人是(静止 )的,树 ( 运动)的。
火车终于 动起来了
站台 小华说火车动了, 选的参照物是 另一列火车
运动的相对性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相对于青山 相对于竹排
运动的相对性
“游云西行,而 谓月之东驰。”
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 月亮 为参照物
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 云朵为参照物
运动的相对性
空中加油
运动的相对性
空中加油时, 加油机和受油 机相对静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运动的相对性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运动的相对性
-唐·李白《望天门山》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唐·无名氏《浪淘沙》
受油机和加油机必须保持 相对静止。
地球同步卫星是在地球同步轨道
上运行的。以地球为参照物,通信卫 星是 静止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通 信卫星是 运动 的
风洞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以模拟气流为参照物,飞机是_运__动__,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_静__止__。
相对位置是否改变 不改变
改变 不改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运动还是静止 静止 运动
静止 运动
运动 运动
竹排江中游是以 青山或江岸 为参照物 青山两岸走是以 竹排 为参照物的
有关运动相对性的诗句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唐·李白《秋浦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四、运动的相对性
• 焦山
京口中学
伯先中学
0.8公里
24公里
西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叫做参照请物同学们观察下面两幅照片,你
物能理学看中出把汽一个车物动体相了对吗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
动,简称运动
物:
运动员是_运__动__的, 因为运__动__员_相__对_于__地__板_位__置__发_生__了__改_变__; 墙是_静__止__的, 因为墙__相__对_于__地_板__位__置_没__有__发_生__改__变__。
在4×100m接力赛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也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为保证交 接棒的顺利进行,你能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
OVER
“鸟弹”把飞机撞了一个大窟窿。
1.机械运动 2.运动和静止 3.运动的相对性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参照系和相对运动的概念2.掌握定量描述相对运动的方法3.理解相对运动的相对性质二、教学内容1.参照系的概念2.相对运动的概念3.定量描述相对运动的方法4.相对运动的相对性质三、教学重点1.掌握定量描述相对运动的方法2.理解相对运动的相对性质四、教学难点1.精确地描述相对运动2.理解相对运动的相对性质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实验演示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简单介绍参照系和相对运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讲解定量描述相对运动的方法,包括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计算。

3.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参照系下相对运动的差异,并试图找到特殊的参照系。

4.进行实验演示,展示相对运动的相对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下观察相对运动的现象。

5.总结学习成果,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进行巩固。

七、教学工具1.课件2.实验器材八、教学评价1.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相对运动,在不同参照系下准确观察相对运动的现象。

4.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定期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

教学效果比较好,学生参与积极,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是,本节课实验器材较为特殊,甚至有些学校无法提供相应的器材,为后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处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与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与反思

教案与反思: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5.4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章节为5.4运动的相对性。

具体内容包括: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相对性原理:介绍牛顿的相对性原理,即在惯性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不变。

3. 速度的相对性:解释速度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速度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能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掌握速度的相对性,并能运用速度的概念解决简单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理解相对性原理,掌握速度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乘坐公交车的人看路边的树木,引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并提出问题:“运动和静止到底哪个是真实的?”2. 新课讲解: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通过PPT展示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接着介绍相对性原理,解释在惯性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形式不变。

讲解速度的相对性,让学生理解速度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运动状态。

3.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与运动和静止、速度相关的例题,如两个人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问题,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运动和静止、速度的概念,并学会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运动和静止、速度的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相对性原理3. 速度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

2. 根据相对性原理,分析一个实际问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1. 相对性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对性,以及相对性的基本原理。

2. 运动的相对性: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学会通过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概念,掌握相对性的基本原理。

2. 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学会通过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相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相对性的理解,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相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判断它们的运动状态。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相对性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相对性的概念2. 相对性的基本原理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 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相对性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例。

3. 找一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相对性是如何应用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对性的基本原理,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对性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相对论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相对性的基本原理相对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的参照系下,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5.4节中,让学生理解相对性的基本原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2020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共19张PPT)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2020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课件(共19张PPT)

方法: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必须选定 参照物,通常我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一般不选 研究对象本身、天空、海平面、地平线)。
探究新知
受油机和加 油机必须保 持相对静止。
我国的“亚洲一号”地球同 步卫星,他相对于地面是 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 _____的。
探究新知
① 物体与参照物速度大小相等 ② 物体与参照物运动方向相同
信息快递: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 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作参照物。
探究新知
活动2 观察与思考
以地板为参照物, 运动员是___运__动_____的, 因为_相__对__于__地_板__的__位__置__改_变__了_ ; 墙是_静__止__的,因为_相__对_于__地_板__的__位_置__没_有__改_变___。
探究新知
同样的方向,同样的 速度
在4×100m接力赛 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也 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 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 进行,你能给他们提出 什么建议?
探究新知
在新型飞机的研 制中,需将飞机模型 固定在风洞中,让风 迎面吹来,模拟飞机 在空中的飞行情况。
探究新知
同样的方向,同样的速度 列举生活中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例子。
运载火箭升空
探究新知
活动1 观察右 图,议一议:小 明(左)和小华 (右)谁说得对? 他们又是如何判 断?
运动与静止
火车没动, 还停在站
台上
火车终于 开动了
探究新知 思考:通过上述活动,你认为应该如何判断一个物体 是否运动? ➢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然后,将物体与参照物进行位置比较;
➢判断: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我们 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运动的相对性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四、运动的相对性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四、运动的相对性
太平中学物理组 郭任芝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 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运动与静止
●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
● 运动 ● 静止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
思考:分析壶和杯子的运动情况
以地面为参照物,壶是
的,杯子是

如果以壶为参照物,杯子是

生活 物理 社会
空中加油时,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于地面是 运动 的; 加油机和受油机相对 静止 。
生活 物理 社会 运动员交接棒时运动速度要保持 相同 ,即保持相对 静止 。
生活 物理 社会
“神州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太空交会对接后,两者保 持 相对静止 。
学生活动1: “用书本运送一支笔”
思考: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到底是谁位置 不变
.
火车没动,还 停在站台上
火车终于 动起来了
静止
女同学以 另一辆火车 为参照物, 火车与它的位置 改变 .
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
● 同一物体
参照物不同
运动 静止
“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 交会对接过程
学生活动3
可以用哪些方法让 风车转动起来呢?
方法一:风车不动,使空气流动 方法二:空气不流动,使风车运动
风洞实验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球 每年约发生万次“鸟弹” 撞飞机的事件,鸟害被定 为A级空难。近8年来, 我国民航共发生234次 鸟击飞机事件,其中造成 3次空中停车,8次中止 飞行,1次冲出跑道,2 4次返航,4次改航。

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我设计了这节《运动的相对性》的物理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自行车模型、滑板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如卷尺)。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自行车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通过自行车模型和滑板模型,展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实际运动中的运用。

3. 实践:学生分组,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并记录自行车的速度和运动时间,计算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然后,让学生观察并解释自行车在不同速度下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理解。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一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自行车作为引入的实例,因为自行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展示自行车的运动和静止状态,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
位置不变——静止 位置改变——运动
活动二:
挑战最高点
自学二: 自学内容:运动的相对性 要求: 1.阅读课本P118---P119之前内容,重点圈画, 完成学案1—3题 2.有疑惑翻红牌,完成的翻绿牌进入知者加速 知者加速: 阅读P119-P120页“生活 物理 社会” 完成学案对应内容
互帮二: 1.组长组织以 “讨论式”起立讨论 2.1、8号,2、7号,3、6号,4、5号结对互说 3.知者答疑,5号在学案上写下不能解决问题 4. 6号选取本组典型的事例、或设计的实验(说 明运动相对性)7号准备展示 5. 8号准备展示 “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展示二
1.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运 动 的 相 对 性
展示二
2.列举生活事例或设计实验说明运动相对性来自活动三据理力争
互帮与展示二
为了完成空中加油,加油机和受油机要 。
互帮与展示二
展示3:以地面为参照物,小鸟的飞行速 度 ,以正在迎面飞来的飞机 为参照物,小鸟的速度 , 所以小鸟对飞机会造成损伤。
3号书写在互帮显示板.4号准备展示.
展示一:
深度追击
问题1:在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涉及 了几个物体?
问题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什么最重要?
问题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步骤
深度追击
• 确定研究对象 • 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视察 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四、运动的相对性
活动一:考考你眼 力
黄色棋子向哪动 ?
自学一: 自学内容:运动与静止 要求: 1.阅读课本P117---P118之前内容,重点圈画, 完成学案2—3题 2.有疑惑翻红牌,完成的翻绿牌进入知者加速
知者加速: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一般步骤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

知2-讲
假定性 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任意性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 以是静止的物体
排己性
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因为若以自己为参照物, 研究对象的位置是不可能变化的,即永远是静止的
不唯一 参照物的选择不唯一,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 性 若选用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往往是不同的
感悟新知
知3-讲
2. 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 都相同。这时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中考·益阳] 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 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 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 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 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 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感悟新知
1.如图所示,卡车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
为了保证作业顺利进行,关于卡车和收割机的运动
知3-练
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者同向行驶,卡车的速度
大于收割机的速度
B.两者同向行驶,卡车的速度
等于收割机的速度
C.两者同向行驶,卡车的速度小于收割机的速度
D.两者相向行驶,卡车的速度等于收割机的速度
知3-导
运是 绝对的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静止是 相对的
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相对于所选取参照物 的位置没有产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为参照物 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 的物体不存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1. 参照物的概念;2.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定义;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4. 运动相对性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能够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让学生掌握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定义,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运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选择,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判断。

2. 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尝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概念讲解:讲解参照物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状态判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不同的实例,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解释原因。

4. 原理阐述:讲解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运用运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火车、汽车、自行车等物体的运动状态。

六、板书设计1. 参照物的概念2. 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定义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七、作业设计答案:桌子、椅子、窗户相对于地球都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1)坐在火车上的人,相对于火车是相对静止的。

(2)坐在汽车上的人,相对于地面是相对运动的。

答案:(1)相对静止;(2)相对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参照物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相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判断方法,通过练习巩固,让学生能够运用运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5.4运动的相对性一、教学内容1. 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及其含义;2. 相对运动的判断方法;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能够运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的相对性的理解和判断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同学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引导他们思考运动的相对性。

2. 知识讲解:(1)介绍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解释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讲解相对运动的判断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来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

3.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相对运动现象,如行驶的汽车、走动的行人等,引导学生运用相对性原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现象,并判断其相对性。

6. 板书设计:运动的相对性:1. 概念: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 判断方法:观察、分析、推理。

3. 应用:实际生活中的相对运动现象。

7. 作业设计:(1)请描述一下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对运动现象,并运用相对性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1)略。

(2)错误。

运动的相对性原理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研究,还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密切相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运动的相对性。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例题分析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运动的相对性的判断方法。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避免片面追求趣味性而忽视知识的严谨性。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运动的相对性 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火车终于 动起来了
谁说的对?
图中小明的参照物是 站台

小华的参照物是 另一列火车 。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判定物体静止或运动的方法: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选取参照物 ③明确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完成P118图5—36的填空:
注意视察图中每帧画面中地板和墙上线 条的位置以及运动员的位置,得出结论: 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运__动____的,因
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条件: 1、速度大小相同 2、运动方向相同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风洞实验
同步卫星
利用空气流动、飞 机模型不动,模拟 飞机试飞。
同步卫星与地球 的自转保持同步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阅读课本P120“小鸟撞毁飞机”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1、某人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此人若以 车为参照物,他是__静__止___的。若以路边的 一颗大树为参照物,他是__运__动___的。若相 对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方向相同的另一 辆汽车,他是__静__止___的。
谁说的对?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 体,叫做参照物。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我们就说 它是静止的。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火车根本就 没动,还停 在站台上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 ,前句中的参照物是 青山或岸 ;后句中 的参照物是 竹排 。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一抓抓了一颗飞行 的子弹,其原因是( D )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运动相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状态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其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运动相对性的概念,掌握参照物的选择对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相对性原理分析复杂运动现象,理解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与教具准备:初中物理教材、投影仪、PPT课件、实验器材(如小车、轨道、标志物等)。

2. 环境准备:物理实验室或教室,确保有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安全设施。

3.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学习用具。

通过以上条件满足后,实验可以正式开始。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他们将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谨慎而有序地进行每一个实验环节,同时记录下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

此外,学生们也需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用具,如笔记本和笔等,及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疑问,以便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总的来说,当有了足够的实验空间和安全设施,以及学生们的充分准备,实验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乘坐公交车时,是否感觉到有时候路边树木是在向后移动,而有时你们却感觉自己是静止的?”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初步思考。

接着,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运动的相对性这一概念,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内容展示1. 概念引入教师利用PPT或实物演示等方式,详细解释运动的相对性概念。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四、运动的相对性-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运动的相对性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相对论、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等概念及其运用方法3.能够运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二、教学重点1.运动的相对性及相对性原理的理解2.相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相对运动及其实际问题解决三、教学难点1.运用相对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与其他章节的知识联系与应用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运动的相对性1.讲解物体运动的绝对和相对性,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2.利用实验展示相对性的实验现象,如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等3.比较两种极端情况:绝对静止和光速不变,并引入相对性原理的概念2. 相对速度1.定义相对速度及其计算方法,给出实际例子2.运用相对速度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如双车追及问题等3.引导学生思考相对速度与相对性的关系和运用3. 相对运动1.介绍相对运动的概念2.给出实际应用实例,如船过桥问题等3.引导学生思考相对性原理对相对运动的解释和应用4. 其他应用1.应用相对性原理解释和分析天体运动等实际问题,如星座变化等2.探究相对性原理对电磁场的影响,引入狭义相对论的概念5. 教学方法1.PPT展示法:以图表、实验现象等形式展示理论知识2.课堂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相对性实验现象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3.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思考相关概念和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五、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对于教师提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问题,学生能够做出较好的回答2.小组讨论:对于相对性原理、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正确结论3.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等相关计算题,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解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较高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足够的案例和实验展示来说明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和钻研精神;同时也应该注重实际问题分析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 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 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 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甲火炬一定静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 C.乙火炬一定静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1)确定研究对象 (2)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3)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 物的位置有没有变化的过程
观察与思考
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运动 的,因

运动员相对于地板的位;置改变
以地板为参照物,墙是 静止 的,因

墙相对于地板的位置。不变
二、运动的相对性
对于同一物体, 由于选取的参照 物不同,我们可 以说它是运动的, 也可以说它是静 止的。机械运动 的这种性质叫做 运动的相对性。
苏科版 初中物理
第五章 第四节 运动的相对性
江苏省海门市开发区中学 王 珏
一、运动与静止
讨论:
火车根本就没 动,还停在站 台上
火车终于动 起来了
小明和小华谁说得对?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火车 相对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站台 位置不变 静止
火车
相对于
窗外 火车
位置改变 运动
一个物体
另一个物体
研究对象
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
游云西行而谓 月之东驰
再议图中小明和小华谁说得对?
火车根本就没 动,还停在站 台上
火车终于动 起来了
认为火车运动了, 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认为火车没有动, 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说明了什么?
分析下面描述运动的诗句中所选的参照物?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唐·无名氏《浪淘沙》
三、应用
空中加油机
风洞中的飞机模型
四、学以致用
电视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 镜头,你能为导演设计一种拍摄方法吗?
OVER
五、课堂小结
1、运动和静止的概念和判别 2、运动的相对性
六、拓展提升
1.学校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同学
超越乙同学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同学相对于乙同学是向后运动的 B.乙同学相对于地面是向后运动的 C.裁判员看甲乙两同学都是向前运动的 D.观众看甲同学是向前运动的,看乙同学 是向后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