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第二版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运输经济学作业题答案】运输经济学第二版答案

【运输经济学作业题答案】运输经济学第二版答案

【运输经济学作业题答案】运输经济学第二版答案运输经济学作业题第一章绪论一、基本知识点:1.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

2.1844年,法国经济学家(杜比特)发表了被后人认为是第一篇的运输经济学专论。

3.1878年,奥地利经济学家E.萨克斯提出的(运输政策论、运输经营论)对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马克思认为(运输)属于物质生产性活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物质生产的内容包括使物质发生空间位置变化的交通运输,是“第四个物质生产领域”,是特殊的生产和流通部门。

5.运输业的产品和所售出的东西是运输对象的位置变化,而不是实体产品,它不具有实物形态,不能脱离生产过程而存在,且运输产品所产生的效用是和运输过程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

6.运输业的资本结构特殊,只由垫付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上上下下的资本构成。

因此,运输资本的循环公式与一般工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不同,且固定资本比重较大,游动资本比重较小。

7.运输价值“要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而运输追加的价值量和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距离、货物的体积、重量及易损毁程度成正比。

8.运输业的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而不是用“人公里”、“吨公里”所表示的客货周转量等统计指标。

“人公里”、“吨公里”是反映客货空间位置变化的质量单位。

二、简答题1.运输经济学近几十年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答:⑴研究范围扩大,综合性日益加强;⑵过去一向以政策论和经营论为主的发展线索有所改变;⑶强调运输需求分析;⑷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⑸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的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

2.试述货物位移与吨公里的主要区别。

答:⑴货物位移指的是货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吨公里只是这种变化在重量和距离方面的一个度量单位;⑵货物位移是具体的,每一个货物位移都有确定的货物和起运终到地点。

而吨公里却是一种抽象物,它可以体现各种货物位移在重量和距离方面的共性,能够把不同的运输产品在数量上进行对比和综合,但同时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抽象掉了;⑶即使是相同的货物位移,在质量上也可能差距很大;如货物运到时间的差别、货物完好程度的差别,吨公里不能反映这些差别。

物流经济地理2

物流经济地理2

物流经济地理2《物流经济地理》作业第六页开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每题2分,共计20题)1.(B )又称技术作物、商品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是除粮食、饲料、绿肥等作物之外的各种作物的通称,包括纤维原料、油料、糖料、饮料以及水果、烟草等。

A.粮食作物B.经济作物C.林业D.油料作物2.(A)是以生产各种木材和竹林为目的的森林。

A.用材林B.防护林C.经济林D.国防林3.(C )是以生产果品、木本油料、工业原料和医药原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A.用材林B.防护林C.经济林D.国防林4.(B )是为了调节气候、减免干热、风沙及旱、涝、碱等自然灾害所营造的林带或大片森林防护林。

A.用材林B.防护林C.经济林D.国防林5.(C )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物质运动过程和与之有关的技术、组织、管理等活动,涉及到运输、储存、加工、装卸、搬运和信息管理等。

A.工业物流B.能源物流C.农业物流D.建材物流6.从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叫( B )A.人造石油B.天然石油C.原油D.成品油7.由两个以上的发电厂与变电所、高压输电线、配电线、低压配电站及用户组成的发、供、用电的一个整体,叫( D )A.电厂B.电力系统C.电力枢纽D.电力网8.(A)是指开采、精选、烧结金属矿石以及冶炼、轧制成材的工业部门。

A.冶金工业B.采矿工业C.机械工业D.电力工业9.( C )是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合称。

A.冶金工业B.采矿工业C.机械工业D.电力工业10.( B )是利用船舶、排筏和其他浮运工具,在江、河、湖泊、人工水道以及海洋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11.( C )是指在铁路上以车辆编组成列车载运货物、由机车牵引的一种运输方式。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E.管道运输12.(A)是指利用一定的载运工具沿公路实现旅客或货物空间位移的过程。

物流地理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课后习题答案物流地理课后习题答案物流地理是研究物流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联系和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物流网络的构建、物流节点的选择、物流路径的规划等内容。

在学习物流地理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一些物流地理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物流地理?物流地理是研究物流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联系和影响的学科。

它通过对物流网络的构建、物流节点的选择、物流路径的规划等内容的研究,为物流活动的高效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2. 物流网络的构建原则有哪些?物流网络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覆盖范围广:物流网络应该覆盖到所有的物流节点,以实现全面的物流服务。

(2)节点布局合理:物流节点的布局应该合理,以满足物流需求的最佳路径。

(3)网络结构简洁:物流网络的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出现过多的中转环节,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4)信息流畅通:物流网络应该保证信息的畅通,以提高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

3. 物流节点的选择原则有哪些?物流节点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优越:物流节点的地理位置应该优越,以便快速接收和分发物流货物。

(2)交通便利:物流节点应该交通便利,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3)资源丰富:物流节点应该有丰富的资源,以满足物流需求的多样性。

(4)政策支持:物流节点应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提供良好的物流环境和服务。

4. 物流路径的规划原则有哪些?物流路径的规划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最短路径原则:物流路径应该选择最短的路径,以降低物流成本和缩短物流时间。

(2)最经济路径原则:物流路径应该选择最经济的路径,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降低物流成本。

(3)最安全路径原则:物流路径应该选择最安全的路径,以保证物流货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最环保路径原则:物流路径应该选择最环保的路径,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生态环境。

《物流经济学》第2版习题答案

《物流经济学》第2版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物流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而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第三利润泉:第三利润源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这就是第二利润。

当销售达到了一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

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单选题1.D2.A3.C4.D5.A三、多选题1. ABCD2.ABC3.ABC4.ABC5.ABC四、判断题1.错。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2.对3.对4.对五、简答题1.研究物流经济学意义有哪些?答:.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管理者以“理”来“管”的水平;有利于物流产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更加合理、协调的发展;为物流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经营决策的有效方法2.物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物流的市场价值、物流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是以“物流服务”的形式存在的、物流服务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服务物流”、物流服务的价值表现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流地理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物流成本B. 物流网络C. 物流服务D. 物流设施答案:B2. 物流网络中的核心节点通常指的是什么?A. 仓库B. 配送中心C. 运输枢纽D. 制造工厂答案:C3.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物流网络布局的主要因素?A. 交通条件B. 市场需求C. 劳动力成本D. 气候条件答案:D4. 物流地理中,以下哪个概念不是描述物流节点的?A. 节点B. 网络C. 路径D. 运输工具答案:D5. 在物流地理中,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物流网络的效率?A. 运输成本B. 运输时间C. 运输距离D. 运输速度答案:B6. 物流地理分析中,常用的GIS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图制作B. 空间分析C. 网络分析D. 数据挖掘答案:D7. 以下哪个不是物流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物流节点布局B. 物流路径优化C. 物流成本控制D. 物流政策制定答案:D8. 在物流地理中,以下哪个因素对物流网络布局影响最大?A. 地理位置B. 运输方式C. 客户需求D. 政府政策答案:A9. 物流地理分析中,以下哪个工具不是用于路径优化的?A. 最短路径算法B. 最小生成树算法C. 网络流算法D. 数据库管理软件答案:D10. 物流地理研究中,以下哪个方法不是用于分析物流节点的?A. 空间分析B. 网络分析C. 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物流地理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流节点的布局?A. 地理位置B. 运输成本C. 市场需求D. 政策环境答案:ABCD2. 物流地理分析中,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优化物流路径?A. GISB. GPSC. 网络分析D. 数据挖掘答案:ABC3. 物流地理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流网络的效率?A. 运输方式B. 运输距离C. 运输时间D. 运输成本答案:ABCD4. 物流地理分析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物流网络的性能?A. 网络流分析B. 空间分析C. 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答案:ABC5. 在物流地理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物流节点的运营成本?A. 劳动力成本B. 土地成本C. 运输成本D. 管理成本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物流地理研究的意义。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辽宁
水果总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落叶果树栽培区中分别居全国第三 位和第二位。
矿产资源
黑龙江
矿产131种。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居东 北三省第一位。各类矿产年值居全国第二位。
吉林
发现矿藏136种。22种矿产保有量居全国前五位。镍储 量居第三位,钼储量居第二位,锗储量居第二位,硅藻土储量居 全国第一位。
4)八大经济区。 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 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 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 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 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辽宁
铁路密度居全国之首。辽宁有6个机场。通行100多个 大中城市。
主要经济中心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东北综合经济区物流发展 (1)物流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1)黑龙江省物流发展 黑龙江省物流建设目标:依托黑龙江省区位优势, 以哈尔滨为中枢,以各中心城市和口岸为依托,全面 构筑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三大平台;建立 以大型物流园区为轴心,以综合性、专业性、物流配 送为节点的物流体系框架;培育一批大型骨干物流企 业,形成黑龙江省物流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 使重点企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5%,物流业 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进而推动第 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至40%;建立起物畅其流、快捷准 时、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 转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体系。
吉林
主要有粮豆、油料、甜菜、烟、薯类、人参、药材、水果 种植量多。

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 主编李旸罗维燕 北理工版)课件: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第2版 主编李旸罗维燕 北理工版)课件:第5章 我国物流分区地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
史上相互联系比较紧密,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多,如资源枯竭问题、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等。 (2)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两市两省,总面积37 万km², 2009年总人口19 487万。这一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 便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达,在对外开放中成绩显著。 (3)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一市两省,总面积21万km², 2009年总人口14 826万。这一地区现代化起步早,历史上对外经济 联系密切,在改革开放的许多领域先行一步,人力资源丰富,发展优 势明显。 (4)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三省,总面积33万km², 2009年总人口14 129万。这一地区面临港澳台地区,开放程度高。 (5)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三省一区,总面积 160万km² ,2009年总人口19 588万。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尤其是煤 炭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处内陆,战略地位重要,对外开放不足,结 构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
整任务艰巨。 (6)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总面积68万 km² , 2009年总人口24 226万。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良,人口 稠密,对外开放程度低,产业转型压力大。 (7)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三省一市一区,总面 积134万km²,2009年总人口25 700万。这一地区地处偏远,土地 贫瘩,贫困人口多,对南亚开放有着较好的条件。 (8)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两省三区,总面积 410. 5万km² ,2009年总人口6 260万。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 广人稀,市场狭小,向西亚开放有着一定的条件。

上交大《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上交大《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简述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答:农业生产自始至终都受到人类劳动的定向干预,这是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还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不稳定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综合性。

2.简述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

答:(一)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布局我国粮食作物种类较多,其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这是因为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人人需要,天天要吃,而且需求量大,加上粮食种类多,适种范围广,因此,粮食作物分布广泛。

但由于各种粮食作物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各有其相对适宜的种植区域,就某种粮食作物来说,其分布又相对集中,如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以稻谷生产为主;秦岭一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广大北方地区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为主;东北地区以大豆、高粱、春小麦为主;西北灌溉农业区以春小麦为主;青藏高原以青稞为主。

(二)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商品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是除粮食、饲料、绿肥等作物之外的各种作物的通称。

包括纤维原料、油料、糖料、饮料以及水果、烟草、热带特种经济作物等。

从作业技艺上可分为农艺、园艺、树艺等作物三大体系。

狭义的经济作物仅指棉、麻、油、糖、烟、蔬菜等大田经济作物,即指农艺作物体系。

与粮食作物比较,经济作物具有用途广、商品性高、价值大等特点。

发展经济作物的生产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活跃城乡市场,促进轻工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都有重大意义。

我国建立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主要有:(1)棉花基地;(2)花生基地;(3)甘蔗基地。

3.试述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概况。

答:水产业的发展概况:我国从事水产业生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旧中国的水产业非常落后,1949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仪为45万吨。

建国后水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人进行,我国水产业的发展速度更快。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流活动的空间组织B. 物流活动的时间组织C. 物流活动的技术组织D. 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答案:A2. 物流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 物流网络的布局B. 物流节点的选址C. 物流线路的优化D. 物流成本的核算答案:D3.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节点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B. 物流活动的终点C. 物流活动的空间集中点D. 物流活动的转折点答案:C4.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线路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B.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最短路径C.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实际路径D.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最优路径答案:C5.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网络是指()。

A. 物流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B.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组合C.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集合D.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网络结构答案:D6.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中心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B. 物流活动的终点C. 物流活动的空间集中点D. 物流活动的转折点答案:C7.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枢纽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B. 物流活动的终点C. 物流活动的空间集中点D. 物流活动的转折点答案:D8.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通道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B.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最短路径C.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实际路径D.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最优路径答案:C9.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区域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区域B. 物流活动的空间集中区域C. 物流活动的空间分散区域D. 物流活动的转折点区域答案:B10.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布局是指()。

A. 物流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布局B.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布局C.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组合D. 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网络结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物流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上交大《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上交大《物流经济地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物流区域地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经济区域?什么是区域物流?二者之间之前有何联系?答:经济区域是关于经济活动的某种整体一致性的概念。

是由经济活动的综合条件及其内在联系所形成的一个在地域上有广袤性的空间组织结构。

区域物流可以使国外厂商、跨国企业来上海地区投资和从事贸易,寻求市场。

与此同时,上海区域经济由此注入了资金、技术和现代管理方式,促进了地区“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集体、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2.区域环境有哪些基本特征?答:区域环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行政地域分割性。

(二)区域具有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特点。

(三)环境污染集中于行业和城镇。

3.如何理解区域管理与物流管理?答:区域管理是“对区域的管理”,区域管理不是区域的治理。

区域管理尽管在思想上与物流管理一致,但有着性质的差异,这主要是由区域的性质决定的。

区域周围空间的特化物是由负载资源、环境、人口为荷而特化的。

区域的这种多维性使得区域管理不仅包括人口管理,而且也包括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

区域管理同时由三者构成,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这种质变意味着管理经济的发展。

4.区域管理的手段要素或功能要素包括哪些方面?答:区域管理的手段要素或功能要素包括:规划:选择任务,确定目标,制定完成计划的行动方案、准则和方针。

重构:对区域系统结构调整或组织,组织与调控都是重构的一种形式。

控制:对区域系统状态监测,调整和引导评价。

行政:对区域的总体指挥和领导及计划,包括确定政策,启动重大项目行政决策和制定行政法规,批准预算,执行规划等。

5.通常情况下,工业有哪些门类?答:工业的门类繁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

重工业是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

包括能源、冶金、化学、机械、电子等。

轻工业是以生产消费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包括纺织、缝纫、皮革、食品、造纸、文化用品等。

6.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一)资源条件。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绝大多数班轮都就是在( D )航线上运行,在沿线港口停靠、卸载或装运集装箱货物。

A、单程B、远洋C、来回D、环状2、沿海航线就是以( C)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3、用TEU表示货运量的航线就是( B )。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4、以下的( A )适合以多港口挂靠结构。

A杂货航线 B集装箱线 C散货航线 D油轮航线5、来回式航线就是以( D )分类的。

A运输对象 B运行组织 C所跨区域 D航行线路6、班轮主要采取( B )航线。

(A)来回 (B)环状 (C)直达 (D)中转7、班轮航线固定挂靠的港口就是( C )。

(A)目的港 (B)始发港 (C)基本港 (D)装卸港8、我国铁路滨绥线的终点站就是(D)车站。

A.满洲里B.二连站C.阿拉山口站D.绥芬河车站9、下面哪种运输方式对基础设施及运转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就是最大的?( C )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10、我国铁路发运国际联运货物的车站就是(D )。

A.所有中国铁路车站B.带国际铁路联运编码的车站C.四等站以上的火车站D.所有的货运站11、大陆桥运输就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媒介的多式联运方式,其基本形式为(A )。

A.海一陆一海联运B.陆一海一陆联运C.陆一海一空联运D.海一陆一空联运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过境运费计算依据就是(A)。

A.《统一货价》B.铁路运价C.平均运价D.《国内价规》13、我国与蒙古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就是(B )。

A.满洲里B.二连浩特C.丹东D.阿拉山口14、目前全国正在统一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下列构成超载超限的就是(A )。

A.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B.六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C.AB都就是D.AB都不就是15、北疆线就是我国通往(B)的铁路干线。

A.蒙古B.哈萨克斯坦C.朝鲜D.越南14、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就是(A )。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及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绝大多数班轮都是在(D)航线上运行,在沿线港口停靠、卸载或装运集装箱货物。

A.单程B.远洋C.来回D.环状2、沿海航线是以(C)分类的。

A运输对象B运行组织C所跨区域D航行线路3、用TEU表示货运量的航线是(B)。

A杂货航线B集装箱线C散货航线D油轮航线4、以下的(A)适合以多港口挂靠结构。

A杂货航线B集装箱线C散货航线D油轮航线5、来回式航线是以(D)分类的。

A运输对象B运行组织C所跨区域D航行线路6、班轮主要采取(B)航线。

(A)来回(B)环状(C)直达(D)中转7、班轮航线固定挂靠的港口是(C)。

(A)目的港(B)始发港(C)基本港(D)装卸港8、我国铁路滨绥线的终点站是(D)车站。

A.满洲里B.二连站C.阿拉山口站D.绥芬河车站9、下面哪种运输方式对基础设施及运转设备方面的成本投入是最大的(C)A.公路运输B.水路运输C.铁路运输D.航空运输10、我国铁路发运国际联运货物的车站是(D)。

A.所有中国铁路车站B.带国际铁路联运编码的车站C.四等站以上的火车站D.所有的货运站11、大陆桥运输是一种以集装箱为媒介的多式联运方式,其基本形式为(A)。

A.海一陆一海联运B.陆一海一陆联运C.陆一海一空联运D.海一陆一空联运12、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过境运费计算依据是(A)。

A.《统一货价》B.铁路运价C.平均运价D.《国内价规》13、我国与蒙古边境铁路线的国内过境站是(B)。

A.满洲里B.二连浩特C.丹东D.阿拉山口14、目前全国正在统一治理公路运输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下列构成超载超限的是(A)。

A.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B.六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C.AB都是D.AB都不是15、北疆线是我国通往(B)的铁路干线。

A.蒙古B.哈萨克斯坦C.朝鲜D.越南14、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A)。

A.远距离、大批量B.近距离、大批量C.近距离、小批量D.远距离、小批量16、我国与俄罗斯边境铁路线的过境站是(A)。

物流经济地理 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  答案

一、填空:
1.东部仓储物流
2.线路停顿
3.大连营口唐山烟台
4.黄金京杭大运河
5.北煤西煤
6.自由港货柜港
7.海陆空
8.冷链物流
9.集装箱陆桥
10.航空物流 11.集散地分销中心 12.信息化机械化 13.信息化 14.开发15.国际
二、多选:1.cde 2.abcd 3.abd 4.abc 5 abcd
三、名词解释
1. 物流网络是指执行物流运动使命的线路和停顿的结点两元素共同构成的网络结构。

2. 是指利用专用的冷藏设备和工艺,以封闭低温为条件来运输食品为主的物流过程。

3. 是指横贯大陆的公路和铁路做为物流运输的通道线路的简称。

4. 利用航空器来进行人员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5. 多联式运输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

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

四、简答:1.其他生产要素没有空间物流的空间很大
2.速度快效率高专业化成本低
五、综合题:1.资源优势 2产品优势3.成本优势是竞争力的核心
2. 1.选第三方物流公司采用多联式运输方式
2.选一家货物运输保险公司进行货物运输保险
3.采用集装箱为运输工具
4.运输路线:公司仓库用集装箱装大豆通过专业化集装箱车辆京哈
高速公路到营口港集装箱海运班轮通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珠江口
到广州港
通过专业化集装箱车辆将货物送到客户指定的公司地点
第 1 页共 1 页。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试卷1(含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试卷1(含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试卷1(含答案)
《物流经济地理》期末测试1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2.下列()不是海洋运输的特点。

A.航期准确 B.运量大 C.通过能力强 D.运费低
3.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于200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其发展目标为:到()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

A.2010 B.2015 C.2018 D.2020
4.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铁路机车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太阳能机车5.最具灵活性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远洋运输
6.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是()。

A.动力性 B.燃料经济性 C.通过性 D.容量
7.不适合航空运输货物的是()。

A.高附加值产品 B.紧急救援物资 C.生鲜食品 D.大宗低值物品8.在我国内地,枢纽机场仅包括以下三个机场,其中不包括()。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昆明
9.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稳居世界第()。

A.一B.二C.三D.四
10.狭义国际物流中的“物”具体是指()。

A.转运物资B.过境物资C.援助物资D.进出口商品
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在城市和地区范围内,按照层次关系规划和配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

2.目前我国建设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由棉花基地、花生基地和()。

3.我国商品粮基地大致可分四种类型,包括南方高产商品粮基地、
东北低产商
1。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概念题《货殖列传》:就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她游历黄河流域与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与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她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与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与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物流经济学》第2版习题答案

《物流经济学》第2版习题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物流经济学概论一、名词解释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目标而对物流行为进行优化的第三利润泉:第三利润源泉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

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于是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一利润。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这就是第二利润。

当销售达到了一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

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单选题1.D2.A3.C4.D5.A三、多选题1. ABCD2.ABC3.ABC4.ABC5.ABC四、判断题1.错。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2.对3.对4.对五、简答题1.研究物流经济学意义有哪些?答:.有助于提高物流企业管理者以“理”来“管”的水平;有利于物流产业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更加合理、协调的发展;为物流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经营决策的有效方法2.物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物流的市场价值、物流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是以“物流服务”的形式存在的、物流服务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服务物流”、物流服务的价值表现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物流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物流地理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流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流活动的地理分布B. 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C. 物流活动的管理方法D. 物流活动的运输方式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内容?A. 运输网络B. 仓储布局C. 物流成本D. 物流政策答案:D3. 物流网络中的节点通常指的是什么?A. 仓库B. 运输工具C. 配送中心D. 所有选项答案:D4.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通道指的是?A. 物流运输的路线B. 物流运输的工具C. 物流运输的起点和终点D. 物流运输的组织方式答案:A5. 物流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定量分析B. 定性分析C. 实地考察D. 实验室模拟答案:D6. 物流地理学中,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A. 空间性B. 动态性C. 封闭性D. 综合性答案:C7.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节点的功能不包括?A. 存储B. 分拣C. 包装D. 销售答案:D8.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网络的层次结构不包括?A. 全球层B. 国家层C. 区域层D. 城市层答案:D9.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通道的类型不包括?A. 陆路通道B. 水路通道C. 空中通道D. 地下通道答案:D10.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成本的构成不包括?A. 运输成本B. 仓储成本C. 信息成本D. 管理成本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物流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A. 物流网络的构建B. 物流节点的功能C. 物流通道的优化D. 物流成本的控制答案:ABCD2. 物流地理学中,影响物流网络布局的因素包括?A. 地理位置B. 交通条件C. 经济环境D. 政策导向答案:ABCD3.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节点的功能包括?A. 存储B. 分拣C. 包装D. 信息处理答案:ABCD4.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通道的特点包括?A. 多样性B. 动态性C. 复杂性D. 可控性答案:ABCD5. 物流地理学中,物流成本的构成包括?A. 运输成本B. 仓储成本C. 包装成本D. 信息成本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物流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经济地理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第1章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商的布局,也包括个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领会现代物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思考物流经济地理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2006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

它第一次在如此重要的文件上,明确了物流产业的地位。

现代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具体来讲:(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之一;(2)物流是企业生产的前提保证;(3)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4)物流现代化可以改善我国的经济运行,实现质量的提升;(5)一个新的物流产业可以有效改善我国产业结构。

物流经济地理学是以地理学的观点,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物流现象,研究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问题的学科。

它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联系,具有综合性特征。

《规划纲要》这个大方针之下,如何实现物流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主要部门的整合、如何加快各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与规划等都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我们相信,物流经济地理学在这些方面均可以发挥其作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3.研究物流经济地理的方法4.试以一微观生产企业为例,分析物流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具体举例企业略,请同学们自己枚举。

关于物流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学们可围绕以下观点作开放式回答:(1)物流为企业创造经营的外部环境。

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必须有这样一个外部条件:一方面要保证按企业生产计划和生产节奏提供和运达原材料、燃料、零部件;另一方面,要将产品和制成品不断运离企业,这个最基本的外部环境正是要依靠物流及有关的其他活动创造和提供保证的。

(2)物流是企业生产运行的保证。

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衔接性,靠生产工艺中不断的物流活动,有时候生产过程本身便和物流活动结合在一起,物流的支持保证作用是不可缺的。

5.请登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查找我国近几年全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社会物流总额、物流总收入等数据,并进行年度阶段对比,你会发现什么通过对比分析可发现,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1)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市场物流网络逐步扩大。

(2)物流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物流量快速增长。

2004年全国物流总额达万亿元,比2003年增长%。

(3)物流质量有所提高,物流效率有待改善。

第2章1. 谈一谈中国物流网络布局情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物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东部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四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

这四大物流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形态,带动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人流、信息流。

四大物流圈的形成使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引力场”的现象,周围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都处于物流圈的引力场的吸引范围内。

同时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中国物流业发展呈点—轴—面系统样式。

2. 中国生产力布局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50多年来,中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主要经历了如下4个阶段:(1)三年恢复时期至“一五”时期,以协调沿海与内地关系为主线,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2)从“二五”时期开始,至“五五”时期结束,以“三五”、“四五”时期大“三线”建设为中心,以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为基调,以工业布局为主体的生产力布局跳跃式地向西推进。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争取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速度、宏观效益为目标,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向东倾斜。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开始实施内陆地区发展战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明确指出:“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中国生产力布局新一轮调整的序幕已经拉开。

3.分析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物流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计划化原则。

物流计划化是指物流的组织管理要科学规划和计划。

(2)直达化原则。

物流直达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特别是物流过程中运输、储存等环节。

(3)短距化原则。

物流短距化是指物流过程中,要根据货物的发、到地点,设计最佳的运送路径,使运送距离最短,减少物流费用。

(4)钟摆化原则。

物流钟摆化是指在组织货物运送过程中,要尽可能组织双向物流运输,提高运输工具的回运系数或里程利用率,也称钟摆式运输。

(5)集中化原则。

物流集中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时,把几个货主的多种商品,凡发往同一地区、同一方向的小批量、零星货物在计划化的基础上,集零为整,变小量为大量,采用混装的形式,进行集中运送。

(6)社会化原则。

物流社会化是指物流活动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7)服务化原则。

物流服务化是指明确和规范物流活动及其行为的属性。

(8)标准化原则。

所谓标准化是指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系统间的软件口径、硬件模式的协同,从而便于系统功能、要素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

4.考察一个距离你所在学校最近的物流园区,了解其功能,分析它在区域物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略。

第3章1.分析经济区域对物流的影响。

2005年,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确立了推进西部、中部、东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新格局,启动了跨省区统一规划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构想,这些都将有利于的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全面快速发展:(1)我国确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可推进区域物流系统发展格局形成。

2005年,我国提出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不同区域的发展战略定位,决定了各区域相应的物流发展重点也各有侧重。

(2)大区域规划方案的制定,推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有利于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改变物流活动的环境条件,并将在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新的依托通道、枢纽的网络化、规模化物流需求,从而导致区域物流发展格局的变化。

(3)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促使物流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的制定实施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经济要素流量、流向和强度的改变,进而要求物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加快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物流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

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中国经济区划主要提出了哪几种划分方法20 世纪50 年代,有学者将中国大陆分为沿海和内地;60 年代,有学者将中国大陆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研究的活跃和深化,人们提出了更多的划分方法。

主要有以下6 种方法。

(1)三大地带。

这一方法将中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但不同的时期,每个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不同。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大地带覆盖的地域范围逐渐被确定下来。

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1 个省市;中部地带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 省;西部地带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12 个省、自治区。

(2)六大综合经济区。

它包括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大西南综合经济区、西北地区。

(3)七大经济区。

它包括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经济区等。

(4)八大经济区。

这里有两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划分方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黄河中游流域(山西、河南、内蒙古中西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西北地区(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

第二种划分方法包括东北地区(东北三省)、北部沿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北部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东部沿海(上海、江苏、浙江)、东部内陆(河南、安徽、江西)、中部内陆(湖南、湖北)、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西部、西南内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

(5)八个“大都市经济圈”。

它包括沈大(沈阳、大连)、京津冀(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石家庄)、济青(济南、青岛、烟台)、大上海(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宁波、杭州)、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珠海、汕头)、吉黑(长春、哈尔滨)、湘鄂赣(武汉、长沙、南昌)和成渝(成都、重庆)等。

(6)八大综合经济区。

2005 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所沿袭的东、中、西区域划分方法已经不合时宜。

为此,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内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并可将4 个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

包括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3.草拟一份调研提纲,利用周末及“五一”(或“十一”)假期考察你的家乡物流发展情况,回校后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略。

第4章1.结合本章图,谈一谈物流在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作用。

学习图,可以得出结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加工、商业流通和最终消费等五个大的环节。

如果把这五个环节作为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

在中国农业生产链状结构的各环节和节点中,农业物流发挥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状况与水平。

2.简述中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

我国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为主。

除少数纯牧区县外,中国各县均有粮食栽培,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粮食组合又各具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