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

【摘要】在化学课程中设计并构建“三个维度、六个步骤”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并以“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章节为例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可有效缓解单一课时时限与多样化教学的矛盾,还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单元知识框架及认知方式,掌握真正能支撑其今后发展的资源。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中学化学新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出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及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如果在一节课中实施多种教学方式,学生会不会因眼花缭乱而无法适应?要进行“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时间上能保障吗?这样又能否全面达成三维目标?实际上,以单一课时为单位进行三维目标教学设计,教师普遍反映时间不够,一个单元讲授完能达成预设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较少,学生也普遍表示难以接受或收效不高。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本节课时听懂了,而学完整章或一册书后,却发现自己对本章知识没能上升到一个整体认识的高度,且知识的提取和灵活运用能力很低。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兼顾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是教师经常探讨而又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在提到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水平教学时,提到“要从课时教学设计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而所谓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即针对一个教学单元,从整册书的教学要求及单元的整体性出发,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进行科学、严密、规范的设计。实践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助于实现“在合理的时间以最有意义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一)优化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指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教材,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把教材当做“圣经”,教学活动范围窄、形式单一的现状,为我们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重复。

(二)有效缓解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与单一课时时限之间的矛盾。通过实践,一线教师已逐渐认识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不仅能较好实现不拘一格的教法和课型的优化组合,更能促成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最大化,从而更好地达成单元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提高课堂实效,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在各类评教中,专家纷纷提到,一些优质课之所以显得“大气”,收效好,遵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正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实践也证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体现科学方法(如探究)的价值及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更轻松地把握单元知识结构,自主建构思维方法。

(四)提升教师教学整合能力和学生的知识提取及运用能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全面地整合教材,连贯地理解目标,瞻前顾后把握好知识内容的有序性,以此提高其教学元认知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建构单元知识脉络,提升认识层次,自主形成富有个性的信息提取线,方便灵活应用。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教材;注重知识前后间的联系,重视规律的讲解;注重思维的训练,重视学生认知方法的提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想,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并构建了如下“三个维度,六个步骤”的教学设计方案,其模式如图1所示。

在此基础上,针对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我们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具体见表1。

(二)单元教学总路线。内容主线:分类方法—应用一:化学物质的

分类—应用二:化学反应的分类。教学主线:自主构建分类标准—分类训练—以类别为单位学习性质及应用。

(三)课时计划安排。具体参见表2。

(四)细化课时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将内容优化成七个课时讲授,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尝试并体验不同的分类方法或标准对已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进行分类—感悟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法举例—实践活动加深对分类法的认识—构建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案主要内容:(1)物质的分类:常见物质分类标准有哪些;回忆初中物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示意图。(2)化合物的分类:依据物质的组成及性质分类;依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否导电分类。(3)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完成表3。(4)课堂练习:选择你熟悉的化学物质,制作一张交叉分类图,并与前后桌交流。(5)课后练习:为石油加工的产物或用途做一张树状分类图。

第二课时:物质的分类应用一:分散系的分类—液态分散系的分类—

实验探究—胶体的主要性质。

第三课时:回顾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演示实验2-1、学生实验2-3—讨论、推导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得出离子方程式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回忆并记忆难溶物、挥发性物质等。

第四课时:小组汇报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小结—PPT展示已搜集好的各类关于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练习题,开展竞赛活动—小结。

第五课时:列举几个化学方程式,分析其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化学反应另一个分类标准:反应前后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刨根揭底—本质分类标准:是否有电子转移—制作“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辨析判断训练。

第六课时:(1)物质分类新视角:氧化剂和还原剂。(2)学习从氧化还原角度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建构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写出化学式—找出核心元素—标出化合价—预测性质—设计实验验证—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具体见表4。

第七课时:拟列本章知识脉络—学生构建知识间的意义练习—习题训

练—引导提升。

(五)预设评估要求,检查、反馈。单元测试卷;学生的课堂回答;单元知识脉络梳理;学生学习感悟;教师教学感悟及收获。

实践证明,践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组织教学的困难,但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却是任何单一课时教学设计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在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投入主动,学的轻松”,有助于实现“寓教于乐”的理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R 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吕彩玲.关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尝试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8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