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的制定与管理p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d78747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4d.png)
企业战略管理1、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P12答: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以及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企业战略管理的六个基本问题分为三个大问题和三个小问题,三个大问题是:我是谁?到哪儿去?如何去?三个小问题是:企业的业务是什么?企业的业务应该是什么?为什么?2、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P18答: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关系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决策并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过程。
一个规范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大体分解为三个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制定与选择阶段、战略实施与控制阶段。
1)战略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确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制定和实施正确战略的前提和基础,目的是要全面认识和了解企业内外部的环境,找到影响企业战略发展的关键因素。
2)战略制定与选择过程实质上就是战略决策过程,主要是根据企业对战略环境的分析和认识,制定和选择企业目标与战略,完成企业战略系统的构建工作。
构建一个完整的企业战略系统必须建两个子系统:企业战略目标体系(使命、愿景和目标)和企业战略体系(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3)当企业构建起了完整的战略系统,确定了战略方案后,就必须将其付诸于实施,通过具体的实施体现战略目标。
主要是根据战略方案的要求,调整企业结构,分配管理工作,进行资源配置,并通过计划、预算等落实执行既定战略。
企业战略实施的成功,离不开有力的领导、高效的组织和积极的文化,如何通过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结构、培育支持战略的企业文化以及在战略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领导是战略实施的关键。
3、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P166答: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使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从三个方面来确认企业的核心能力:1)市场和事业的开拓能力;2)对消费者福利贡献的能力;3)阻挡竞争者模仿的能力;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⑴占用性、⑵耐久性、⑶转移性、⑷复制性。
4、企业目标制定的原则和内容是什么?P197-198答:1)企业目标制定的原则是:⑴可接受、⑵可检验、⑶可分解、⑷可实现且可挑战。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1—3章 必过笔记
![工商管理知识与实务1—3章 必过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49667e5102de2bd960588a9.png)
第一章 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第一节 企业战略概述一、企业战略的特征与战略管理的方法(一)、企业战略的特征和层次1、特征:全局性与复杂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收益性与风险性2、层次:企业总体战略→企业业务战略→企业职能战略①总体战略:是最高层次战略、最高行动纲领、总纲,决定和揭示企业使命和目标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地位,是总资源效率最大化。
是业务战略的子战略。
。
基本任务是实现特定阶段的战略二、企业战略的制定(一)、确定企业愿景、使命与战略目标1、企业愿景:是远大的目标或追求。
包括核心信仰{核心价值观核心使命}和未来前景2、企业使命:企业生存目的的定位;企业经营哲学的定位;企业形象的定位3、战略目标:目标体系是将愿景和使命转化为具体业绩目标,是具体化过程。
(二)、准备战略方案,战略方案的规划,即实现战略目标的详细行动计划(三)、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
其基本原则:择优、民主协调、综合平衡原则三、企业战略的实施(一)、企业战略实施的步骤(二)、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1、指挥型:高层决策,强制下层管理人员执行2、转化型:适合环境确定性较大的企业3、合作型:高层管理集体决策;降低战略的经济合理性;适合复杂而又缺少稳定性环境的企业。
4、文化型:管理者担任指导者的角色,企业员工必须有较高的素质。
5、增长型:从基础单位自下而上地产生。
四、企业战略的控制(一)、战略控制四原则:确保目标、适度控制、适时控制、适应性原则(二)、战略控制流程:制定绩效标准、衡量实际绩效、审查结果、采取纠偏措施(三)、战略控制方法:从预算、财务、审计控制等角度监控战略实施过程1、杜邦分析法:即财务指标的战略控制方法,从财务的角度评价企业绩效和战略实施状况。
适用产品多样化的企业。
2、平衡记分法:是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评价方法。
包括: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
①财务层面指标: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销售额、现金流②顾客层面指标:顾客的满意度、保持率、获得率、盈利率及目标市场所占份额③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成本3、利润计划轮盘:由利润轮盘、现金轮盘、净资产收益率轮盘三部分组成。
21种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分析模型
![21种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分析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99ef43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3.png)
21种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分析模型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分析模型是企业在制定战略和进行运营管理时常用的工具和方法。
下面列举了21种常见的战略制定和运营管理分析模型:1.SWOT分析模型:通过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确定战略目标和制定相应的策略。
2.PESTEL分析模型: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因素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趋势,从而制定战略。
3.五力模型:通过分析产业中的买家、供应商、竞争对手、替代品和进入障碍等要素,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竞争力,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4.BCG矩阵:通过对企业产品线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增长率进行分析,帮助企业决定投资和资源分配的优先级。
5. Porter的价值链模型:将企业的主要活动划分为支持活动和核心活动,通过分析每个活动的附加值,找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6.四个P模型:即产品、价格、推广和渠道,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7.领导者-追随者模型:通过分析市场中不同企业的竞争地位和策略,帮助企业确定自己的定位和竞争策略。
8.价值创新模型: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市场需求和创新机会,通过创造和提供独特的价值,获得竞争优势。
9.成本领先模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领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10.不同化模型: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11.资源基础理论:通过分析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12.价值网格模型:通过分析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关系,寻找市场的利基和增长机会。
13.多国家竞争策略模型:帮助企业在多个国家之间制定战略,从而实现全球化经营。
14.业务模式画布:通过对企业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理解自身的业务逻辑和市场机会。
15.五菱模型:即人、活动、资源、规则和技术,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
16.市场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对产品或服务在不同阶段生命周期的分析,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5dcce6c1c708a1284a4469.png)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Page 17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8.3.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包括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三个阶段,如表8-1所示。
Page 20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表8—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第一阶段:信息输入阶段 (战略分析阶段)
竞争态势分析矩阵
……
…..
表8-2 SWOT矩阵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2)列出这些要素后,还必须根据上述对各项 要素的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可能组 合中,寻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简单的 说,可能有四种组合,如图8-2所示:
Page 24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机会(Opportunity)
Page 2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主要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3)居民收入因素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 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 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543dd6b14e852458fb578d.png)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 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 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 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本章内容包括:战略管理概述、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控制。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滞或不断下降。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2.行业经济特征
(参见教材P186) 3.行业结构
战略环境分析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指出,一个行业
的竞争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新加入者的威胁、
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 价还价的能力和行业内企业的竞争。Porter(波特) 五种基本竞争力量模型如图8-1所示: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资源、技术资源或其他方面的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 综合),培育创造本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最关键 的竞争能量与优势。 简言之,就是指企业所具有的特殊技能、知识 和能力。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有效的战略是围绕着重要的战略概念与 推动力而制定的。 (3)战略不仅要处理不可预见的事件,也要 处理不可知的事件。 (4)大型组织管理层次较多,每个层次都应 有自己的战略。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8.1.2 企业战略的特征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怎么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怎么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bbefe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e.png)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怎么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企业战略规划的五个技巧1.建立可靠的计划考核体系美国银行是美国的第三大的银行,他们选择方针管理技术和六西格玛(Si某Sigma)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
在达成一致的意见并制定统一的计划之前,银行各部门都各自拥有一套流程优化的方案,却根本没意识到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和整合。
因此,新的计划体系保证了银行组织内部的协调,同时Si某Sigma的启动也强化了其核心业务,并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持续在美国银行里发挥作用。
2.使用战略规划激发员工责任感和合作精神MEDRAD公司企业战略规划的两项主要目标就是强调合作和责任感。
MEDRAD公司是一个医学装置和使提高能够并且图像程序的医生服务的领导供给者。
MEDRAD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医疗设备制造商,为用户提供医疗成像技术方面的设备和服务。
他们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将企业战略规划目标以瀑布式分解,即将企业绩效与个人绩效对应并衔接起来。
这种瀑布式的分解过程就驱使员工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合作精神。
同时,公司还让员工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有助于自身提高和成长的机会。
在绩效考核的12项指标中,合作精神和协调平衡能力被标定为最高的管理级别。
3.尽量让每一位同事参与计划制定过程这是PalmettoGBA最为信奉的一条经验,他是位于南卡罗莱那州的BlueCroBlueShield子公司的拥有者。
PalmettoGBA坚信并非所有员工对公司早在1998年制定战略仍保持认同。
因此,公司开始向评估管理型组织转型,努力创造一种能够驱使整个组织达成共同愿景的战略。
他们在整个公司内部以新的合作方式制定计划,并不断加入到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中。
越多员工参与这种新的计划制定方式,这种计划也越具备可执行性。
4.获得每个业务相关人员正式的认可Siemen医疗项目组坚信“一致”是至关重要的,这将保证组织所有成员在目标和策略上达成共识。
例如,当Siemen服务事业部制定商业战略时,就在所有业务线——从业务单元到各职能部门中达成“一致认可”。
《企业管理》课件个PPT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管理》课件个PPT企业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2b0e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f.png)
S 技术环境
T
高新技术 新专利 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 展 竞争对手在研发方面投资水平
表210 某工厂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关键外部因素
加入WTO 税 收下降 价格 下降
权重 0 06
评分 3
经营理念
01
3
机会
假日经济促进 0 05 旅游业的发展
2
更明确的社会 0 08
3
分工 急需专
用性强的产品
相关产业政策 0 2
服务咨询 报告图件 跟踪咨询 工程咨询 技术咨询 ,建议,检 测,指导 应用
利润
内部物流
生产流程
外部物流
市场营销
服务
通常;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评 估:
市场层面 技术层面 管理层面
2 2 2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创新 ——技术创新对提高核心竞争力有 三大效应: 一是自我催化效应 二是低成本扩张与收益效应 三是增强整体实力效应
2 3 3战略匹配分析技术
• 1 SWOT分析
从整体上看;SWOT分析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 分为SW 分析Strength和Weakness;主要用来分析内部 条件;第二部分为OT分析Opportunity和Threat;主要用 来分析外部环境
SWOT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罗列的优势和劣势;可能的机会与威胁;
要的是它平中见奇的名字;既好记又形象地表达 了品牌的定位与产品特性—白天吃白片;不瞌睡; 晚上吃黑片;睡得香;让人听一遍就记得住 市场 调研显示;白加黑的品牌知晓率稳居同类产品榜 首
3 启发
从顾客心智的角度来说;名字本身就是第 二个定位方法 事实上;不管你花了多少钱; 起作用的只是名字而已 因此;定位论认为; 营销的核心就是打造品牌;而你最重要的 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取一个好名字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85695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长? ③能否通过使业务多样化达到将来的增长目标?
4、资源配置
整体上看,资源配置就是指社会在不同的部门 和企业之间,以经济有效运行为原则所进行的 社会资源的分配与组合,并对经济资源要素在 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以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人口因素(人口规模、地理分布、受教育的 程度)等;
(5)T(Technological)—科技环境
——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发展趋势 等;
——科技创新机制和科技投入;
——科技人员的素质、水平、待遇和工作条件。
(二)行业结构的战略分析
经营环境研究
经营环境: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 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是企业主要的 研究问题。
(3)E(Economical)——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 政策等要素;
— — GNP、GDP、 人 均 收 入 和 消 费 水 平 、 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利 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
(4)S(Social)——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 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
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
①分析环境,认清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战略问 题
②制定战略(根据对内外部条件的分析,确定 宗旨、目标和政策,具体从经营领域、竞争优 势、经营结构方面进行战略规划)
③战略实施:完善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并袋 子人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上进行保证。
④战略的评价与控制:进行战略的评价与控制, 并将信息反馈到以前的各阶段。
供应战略 生产战略 营销战略 人事战略 财务战略
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b123fd52d380eb63946dcf.png)
二、战略管理与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 通过前面我们对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概念的定义与理解,
二者之间的区别就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企业战略实 质上是企业的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 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说就是对企业的“谋划或方案” 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2.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 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是忽视了对企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与
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缺陷的是波特(Porter)。他将产业 组织理论中结构(S)--行为(C)--绩效(P)这一分析范式引入企业 战略管理研究之中,提出了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 争战略理论。
波特认为,企业盈利能力取决于其选择何种竞争战略,而竞
争战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选择有吸引力的、高 潜在利润的产业;(2)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优势的竞争 地位。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波特提出了著名的由五方面竞 争力量--进入威胁、替代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以及客户 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所形成的竞争模型,认为产业的吸 引力、潜在利润是源于这五个方面的压力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的
(4)多元化战略 这是由新产品领域和新市场领域组合而产生的成长战略,
它是通过向未曾涉足的新市场投放新产品,开发新的经营领 域而使企业获得发展的战略。根据企业新的产品与市场领域 与原有产品与市场领域的“关联性”,可分为以下三种具体 形式:
A.同心多元化,即企业利用原有的技术、特长、经验等发 展新产品,增加产品种类,从同一圆心向外扩大业务经营范 围。
3.战略实施 企业战略方案一经选定,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就要转到战略实
施上来。战略实施是贯彻执行既定战略规划所必需的各项活动 的总称,也是战略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显而易见,如果 精心选择的战略而不付诸实施,或不认真地组织实施,则以前 的努力则付诸东流;反之,不但可以保证好的战略取得成功, 而且还可以克服原定战略的某些不足,使之趋于完善,同样获 得成功。战略实施主要包括战略实施以及战略控制两部分内容。
规划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规划的“七步法
![规划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规划的“七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7a913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0.png)
规划企业战略,企业战略规划的“七步法”规划企业战略是一项关键任务,能够确保企业未来的成功与可持续性。
在如今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没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战略,很难保持市场上领先的地位。
企业战略规划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稳固业务基础并提升其竞争力。
以下是规划企业战略的“七步法”:第一步:定义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企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制定任何战略规划的基础。
定义企业的愿景愿景是一个组织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企业的愿景应该是清晰、可行性高且具有激励性的,是企业未来成功的重要指针。
定义企业的使命使命是企业存在的核心目标和宗旨,它描述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表现得出色而努力奋斗。
使命应该简短明了,能够传达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定义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描述了组织内部和外部如何行事的准则和原则,包括组织的态度、行为、品质和理念等。
企业的价值观应该反映企业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第二步:分析环境和行业竞争力环境和行业竞争力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这些分析对于制定企业战略很重要。
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是一种分析外部环境的方法。
其中,P代表政治、E代表经济、S代表社会、T代表技术。
通过进行PEST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五力模型五力模型是一种行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其中五力包括供应商、买家、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和现有竞争者。
通过进行五力模型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市场竞争的程度和具体细节,以确定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步:规划企业战略基于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环境分析,企业可以开始规划它的企业战略。
目标确定企业战略的首要任务是设定目标,这些目标应该是各级管理层共同制定并重视的。
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和时间设定的。
策略一旦企业设定了目标,接下来的任务是找到实现目标的策略。
企业需要考虑多种策略,以确保达成目标。
如何做企业战略规划PPT
![如何做企业战略规划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19bb7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e.png)
承运商的寡头垄断旺季订舱的压力承运利润越来越薄承运商利用自身运输优势,向后整合,威胁货代的地位
拥有全球网络、雄厚资金、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国际货代企业正进入中国直接掌握国际客户货源中国成为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部分
买方力量的决定性因素
卖方力量的决定因素行业中卖方和公司的变换成本 卖方集中度量对卖方的重要性行业中相对于全部采购量的成本行业中公司向前整合的威胁相对于向后整合的威胁
议价工具买方集中度 vs. 公司集中度买方量买方变换成本 vs. 公司变换成本买方信息向后整合的能力替代产品
价格敏感性价格/全部采购量产品差异性品牌对质量/表现的影响决策者动机买方利润
关键成功要素的能力
竞争力矩阵
规模和成熟度市场规模市场成长率技术水平替代产品
竞争程度竞争对手数量潜在的竞争对手供应商能力客户能力竞争对手竞争力优势
市场吸引力
关键成功要素客户要求分销商要求成本状况
某项业务的竞争力定位
市场份额
竞争力定位
行业定义及细分是战略分析的基本组成,有创造性地进行业务定义及细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第一步
组织流程
15编制战略行动计划及变革计划
实施评估
1公司现状诊断整体经营状况发展战略业务组合管控模式组织架构关键业务流程变革准备度
16定期评估及调整
一、外部分析
2设想各项可能的业务内容造船修船集装箱制造机电产品钢结构其他新业务
3预测各项业务的市场潜力
4评估竞争激烈程度
5确定各项业务的吸引力
6确定股东及主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角色定位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工具PEST分析法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工具PEST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248065a76e58fafbb00352.png)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工具PEST分析法(1)解析: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影响因素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它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或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一、P即Politics,政治要素,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当政治制度与体制、政府对组织所经营业务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法律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制定的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环境保护法以及外贸法规等,政治、法律环境实际上是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一组因素。
处于竞争中的企业必须仔细研究一个政府和商业有关的政策和思路,如研究国家的税法、反垄断法以及取消某些管制的趋势,同时了解与企业相关的一些国际贸易规则、知识产权法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
这些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能够影响到各个行业的运作和利润。
具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②环境保护法。
③外交状况。
④产业政策。
⑤专利法。
⑥政府财政支出。
⑦政府换届。
⑧政府预算。
⑨政府其他法规。
对企业战略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和法律变量有:①政府管制。
②特种关税。
③专利数量。
④政府采购规模和政策。
⑤进出口限制。
⑥税法的修改。
⑦专利法的修改。
⑧劳动保护法的修改。
⑨公司法和合同法的修改。
⑩财政与货币政策。
二、E即Economic,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战略管理培训课件(PPT-85张)可编辑全文
![战略管理培训课件(PPT-85张)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844e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8.png)
产品市场的界定 竞争市场的优势 企业的成长方向 综效
产品
市场渗透
产品发展
市场发展
多角化 或 垂直整合
旧
新
市场
旧
新
成长方向矩阵
3 基本策略
成本领导 产品差导化 集中策略
4 基本策略的要件
成本领导
产品差异化
成本领导
市场/产品 范 围
管理技术 (MANAGERIAL TECHNIQUES)
二、策略的特性
1、策略的第一个特性: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仅将事做对。 2、策略的第二个特性:以企业整体作为策略选择的基础。 3、策略的第三个特性:不针对短期现象,而是从长期的观点出发。
三、策略的阶层
1、策略的阶层 2、公司赚取超额利润的两种来源
四、波特的竞争力分析
供应商 谈判筹码
现有业者之 竞 争
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买主谈判 筹 码
替代品的 威 胁
五、三种最基本的竞争策略
成本领导策略 产品差异化策略 集中策略
制 程 技 术
产 品 技 术
三、多角化策略 1、垂直整合 2、关联性多角化 3、非关联性多角化 四、多角化方式 1、内部成长 2、外部购并
五、多角化分析模式 1、SWOT分析 2、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多角化策略分析方法 产品生产周期 学习曲线 BCG矩阵 策略事业部三种策略的选择:成长策略、维持策略、收获策略 执行BCG的方式上的三步骤:确定策略事业部;画出矩阵图;分配给每一个单位一个策略任务 (待续)
四、决定合作或竞争的因素
1、厂商的数目 2、成本结构 3、产业需求成长率 4、产品的同质性 5、产业的经济循环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85a84c75ef7ba0d4a733bf4.png)
一、什么是战略、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框架、环节1、企业战略: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长期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和。
这里对企业战略的理解是广义的,即企业战略的内涵:首先包括企业长期目标,确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长期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行为;其次,如何实现企业的长期目标是企业战略的又一主要内容,所有能够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都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其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
二、什么是使命、愿景及两者的关系。
使命陈述的特点及构成要素3、企业使命是作为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类似企业的长期适用的对经营目标的叙述。
企业使命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形成和存在的根本目的;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任务;企业达成目的、完成任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
4、愿景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愿望,是有待实现的意愿;第二是远景,指具体生动的景象,是想要实现的未来蓝图。
5、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关系;企业使命指明了企业根本性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其表达方式必须高度凝炼、高度抽象,也只能通过特定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述。
但这样的表述虽形式规范、稳定却不够生动形象,必须将其具体化才能产生直接的激励效果。
愿景就是将企业使命的抽象语言文字形象化、具体化为具体的景象,把使命转变为真正富有激励意义的预期结果并形象地表达出来,画出了未来美好理想的蓝图。
因此,企业愿景是企业使命的具体化和形象化,是将企业使命落实到操作层面的必备环节。
6、使命陈述的特点7、使命陈述的构成要素:用户、产品、市场、技术、对利益的关切、经营哲学、自我认知、对公众的关切、对员工的关切三、宏观环境包括哪些(各属于哪种要素)8、宏观环境:一、政治要素(世界贸易协定、垄断与竞争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与法规、公司与政府关系)二、社会要素(人口统计、收入分配、人口流动性、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变化、教育水平)三、经济要素(商业周期、GDP趋势、通货膨胀、失业与就业、公司投资、贸易周期)四、技术要素(政府对研究的支出、政府和行业的技术关注、新产品开发、劳动生产率变化、技术工艺发展水平评估、优质品率)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2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管理
![2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cbb8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c.png)
汽车企业的战略规划和营销管理学习目标1、掌握汽车企业的战略分析及战略选择2、掌握汽车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3、掌握汽车企业市场营销的组织、计划和控制学习内容1、汽车企业总体战略规划制定企业的总体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1)确定企业使命企业使命(Mission)反映企业的目的、特征和性质。
其基本组成要素包括:①企业的活动领域,一般可从产业范围、市场范围(顾客类型)及地理范围加以说明;②主要政策,旨在保持总体战略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整个企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步调一致;③企业的远景发展方向,以指明和揭示企业今后若干年,例如10年或20年的前景。
(2)组织战略经营单位大多数汽车企业,都有多项业务,如我国的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等,均涉及较宽泛的汽车经营范围,有的汽车企业(如FIAT集团)不仅涉及汽车产业,还涉及钢铁、金融等产业。
由于每项业务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面对的市场和经营环境各不相同,为了从战略上进行管理,有必要对企业活动领域的业务特点,从性质上区别开来,划分为若干个战略经营单位。
组织战略经营单位,要注意每个战略经营单位的业务能够相对区别开来,应有各自的经营主线,现在的产品和市场与未来的产品和市场具有内在联系。
因此,应按市场导向区分各战略经营单位的业务,保证各单位的业务既是明确的,又是持久的。
(3)规划投资组合企业要根据各个战略经营单位的业务特点,有效分配企业资源如人力、物力、特别是财力,决定投资方向,这些工作是战略规划应解决的。
(4)选择企业增长战略当企业需要业务扩张时,企业总体战略规划中就要确定企业的增长战略类型。
通常,企业会首先在现有业务上寻找发展机会,再在与现有业务相关的领域拓展业务,然后才考虑与目前业务无关,但有较强吸引力的业务。
这样,就有三种相应的增长战略:(1)产品市场增长战略这种战略又被称为密集式增长战略。
具体包括:①市场渗透战略,指企业设法在现有市场上增加现有产品的市场份额。
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
![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a731e7e009581b6bd9ebeb.png)
【 摘 要 】由于企业经营具有连续性 ,因而 ,企业未来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对 目前战略具有继承性。企业管理人 员在 目前战
略 的设计和 实施上投入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更能接 受与 目前 战略较接近或较大程度上反 映了 目前战略主要 内容的新战略。
【 关键 词 】施 工 企 业 ;战略 制 定 ;发 展
3 战略 目标与 战略计划
3 . 1 建立战略 目 标 的要求
企 业 的 战 略 目标 是 根 据 企 业 的 宗 旨制 定 的 、企 业 战 略 实
析与预 测是制定战略 的基础。它可以认清企业面临的主要机 会 和威胁 ,了解竞争对手和社会,觉察企业面临的机遇和 挑
战。
施后预期应达到的结果 ,也是制定战略的前提 。战略 目标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管理学定义:源自是根据企业及可取得
资源的情况,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
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 _________
和______ ,所进行的
。
国内企业较少关注战略
2.1 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
西方企业战略发展史 第一阶段(1910-1950):财务规划 第二阶段(1950-1970):战略与预测规划 第三阶段(1970-1990):市场导向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 的制定与管理
芦岩
一、企业所处的大环境
(一)经济转型速度在加快
几千年的农业经济
计划经济(五十年代—八十年代)
半市场经济(九十年代—今,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 国际化
(一)经济转型速度在加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国际化的主要特征:
(二)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
企业竞争加剧,企业是有生命的 2000、2001、2002 年最使人羡慕的十家全球性企业
(多元化) 第四阶段(1990-今 ):能力导向战略管理
2.1.1 企业战略的基本要求
1、战略是对企业发展所进行的
的思考和
认识。不是悟性,不是感觉,更多的是实际的
深入调查、统计、推理,是 。
2.1.1 企业战略的基本要求
2、战略是对企业赖以生存的愿景、使命、及业
务的明确定位,是明确的
,是对企业
的稳定的声明。
(一) 80/20原则
Pareto原则或Pareto的发现
Vilfredo Pareto,1897,发现了所谓的 Pareto --法则:
其它的叫法:Pareto规律,80/20规律, 最小努力原则,不对称原则
收入与财产的不均匀分配(一个国家20% 人口占有其80%财产,10%占有65%, 5%占有50%)
年代。
(六)新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 改变游戏的规则 重新开始
挑战 - 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家 - 创立配套的新型企业、企 业文化
企业该如何应对
转变观念
制定符合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 --认为有发展战略; --依靠总裁或总经理的洞察力和直觉-总裁 战略。
二、什么是企业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
我在哪儿? 到哪儿去? 如何去?!
2002
2001
2000
沃尔玛
通用汽车
GE
埃克森美浮
沃尔玛
Cisco
通用汽车
埃克森美浮
Microsoft
英国石油
福特汽车
Intel
福特汽车
戴姆勒克莱斯勒 Wal-Mart
安然
三井物产
Sony
戴姆勒克莱斯勒 三井商事
Dell
壳牌石油
丰田汽车
Nokia
通用电器
通用电器
Home Depot
丰田汽车
伊藤忠商事
Toyota
(二)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
企业的寿命有限、淘汰速度加快
〈财富〉500强,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只有38年; 80—82年,〈财富〉500强有1/3销声匿迹(亡、并、
分); 2000年统计,全球40%的公司存活平均不到9年; 中国企业的健康状况如何? 2004年,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中国民营企
是指导企业发展、决策、限制企业行为
的
。
2.1.1 企业战略的基本要求
3、为实现企业已确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还必须 有企业短期、中期、较长期的发展目标、途径和策 略的系统、成文的谋划作为保障,即大局观中的可 操作性。
短、中、长期的系统谋划是指导企业具体行动 的实体法,是公司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同时又是 制定公司年度规划和日常计划的基础依据。
第二个80/20波:信息革命
发现:80%的软件工作时间用在执行20%的 指令 RISC结构的处理器把这20%最重要的指令优 化,导致芯片体积的大幅度缩小和成本的大幅 下降
发现:80%的应用仅是20%的软件功能
80/20不同于普通思维的地方
80/20
1.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 2.有选择地做 3.在少数领域卓越 4.尽量多放权 5.只做能做得最好,最有兴 趣
2.2 战略管理
战略分析
宏观环境 行业环境
分析
分析
公司内部分析
战略制定
战略实施战略控制
机
会 威 胁
优
愿 景 使 命
定 位 及 目
业务 战略
职能 战略
势
价标
劣
值 体 组织
势
观系
每隔一定时间重新审 视一次
战 略
战略 评价
实 施
与 控制
2.4 成功战略的思维准则
80/20原则 找准焦点和突破点 转变观念,不断创新
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发表数据: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 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能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 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在10年内死亡,中国民 营企业平均寿命为 2 .9 年。
(三)企业生命形态的演变规律 企业
成熟期 成长期
企业 对生 命周 期的 影响 衰退期
创业期
时间
(四) 企业的状态
企业分成哪几类,特点、例子: • 为完成一定任务的组织; • 作为赚钱的工具;
• 为实现共同理想的团体。
(五)中国企业需要面对的新情况
自2005年开始,中国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而且这个时期将持续5年左右的时间。表现特征是:
中国企业进入高成本阶段; 总需求不足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生存环境将更加复杂和微妙; 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将导致的结果:企业的淘汰率大大提高!美日六、七十
2.1.1 企业战略的基本要求
4、制定企业战略是为运作中真正执行和最终 的实现,因此在内部一定要达成 ,以及 运作中的透明性、鼓舞性,以利形成积极 的企业执行文化。
常见的问题:
2.1.2 战略的核心与目标
选择正确的行业; 占据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位置; 专心做好该做的事,避免其它诱惑; 使企业在竞争中与人不同,出奇制胜; 战略是鼓舞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奇迹。
做的 6.在每个重要的领域问:做 哪
些20%导致80% 7.少陷入具体工作,多思考
20%的 客户 产品 原因 努力 投入 ……
Pareto原则
导致 80%的 结果 费用 利润 ……
第一个80/20波:质量革命
日本企业50-60年代运用这一原则在众多领域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
80/20原则是质量运动的主要理论支柱:“少数重 要因素原则” —原则:很少百分比的质量因素导致极大百分比 的质量缺陷 —分析:发现重要的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 —解决:集中精力解决这些少数重要问题,而不 是解决所有问题 —TQC:事先解决,而不是事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