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f294ec0b90d6c85ed3ac62c.png)
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民营企业目前正面临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下和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
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若干问题,寻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旨在促使民营企业在政府创造的公平环境下,诚信立业,规范经营,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创新,引导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标签: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200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民营企业为GDP的贡献已高达50%以上,解决了几乎100%的新增就业。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广大民营企业同时也面临诸多较为严重的问题,资金短缺,素质低下,管理落后及技术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
面对新形势,中国民营企业应如何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如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如何在增强整体实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民营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目前融资困难和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从融资渠道来看,民营企业目前资金主要来自内部自筹,自1999年以来依靠银行信贷的只占银行贷款总额的5%,通过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
从贷款条件来看,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较之大企业而言往往严格许多,一些个体私营的民营企业甚至没有资格获得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他们只能通过集中家庭亲朋的资金、收取职工风险金、社会集资、民间借贷等形式取得,但这些资金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国证券市场也难以承受大规模扩容的冲击,使得符合条件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无法上市。
因此,许多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只能到境外证券市场的创业板上市,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偏低,融资成本较高,加大了企业筹资成本。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02e1b1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私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发展起来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逐步得到了重视。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了2400万家,占到了全部企业总数的70%以上,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民营企业在就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代人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下一代人的需求和权益,并且使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保持平衡和协调。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则是指在该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还要注重社会环境、员工健康等因素,并通过合理渠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三、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就是推进新发展理念落地的重要举措。
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社会认可度、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更有优势,因此也更有可能取得长期的市场成功。
3.保护环境、创造社会价值:以环境效益为首要目标,执行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企业经营理念,可以有效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碳排放等,同时,增强员工的幸福感、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措施都可以增加企业的社会价值。
4.协助降低政府负担:私营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体,将逐渐承担起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责或者成为主要的公益捐助者。
四、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实现双赢:推动企业高效盈利的同时,努力实现各方共赢。
具体而言,即在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以及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员工权益、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应用文-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用文-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3efd353eb52acfc789ebc97c.png)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沿革及应有的地位评价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更是发挥的其不可抵估的作用。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民营经济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为0.7%,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二十年后的1998年,也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撁裼\ue01d\ue135檬俏夜\ue318缁嶂饕迨谐【\ue135玫闹匾\ue036槌刹糠謹从而跨越了仅仅作为摴\ue090兄凭\ue135帽匾\ue014暮陀幸娴牟钩鋽的时候,民营企业事实上已经靠自己的实力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必然结果。
据有关数据,截至1998年底,我国私营从业者为7800余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近12%;实现产值11800亿元,占全国工总产值的近12%;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3000亿元,占社会总销售额的44%;实现700多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10%,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00多万户,个体户3000万户左右,私营经济积累注册资本达到13000多亿元。
其中民营企业占有10000亿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国企面临困境,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失业问题,民营企业成为安置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有近600万下岗职工被私营企业所吸纳,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失业的严重问题,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实施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私营企业对我国GNP增加额的贡献连续达到60%以上,而其融资的比例仅仅占到全社会融资总额的30%。
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2b371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1.png)
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战略转型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的战略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战略转型的动因1.外部环境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政府法规不断调整,科技创新带来的变革不断加速。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行战略转型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2.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传统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民营企业需要通过战略转型来寻找新的竞争优势,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3.内部经营状况的变化民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经营状况。
一些企业可能经营困难,需要进行战略转型来摆脱困境;而一些企业可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需要进行战略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战略转型的路径1.创新驱动创新是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
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来提升竞争力。
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市场,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实现战略转型。
2.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民营企业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可以在市场中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
资源整合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开放合作开放合作可以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通过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和技术支持。
开放合作可以拓宽企业的市场空间,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民营企业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为企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2.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民营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浅谈民营企业资源经营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民营企业资源经营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8c68e3581b6bd97e19ea54.png)
浅谈民营企业资源经营与可持续发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民营企业一般都要经过漫长、痛苦的原始资本积累,才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其经济实力普遍弱小,金融部门不太可能给予大量的信贷支持,在政策方面比较受限制,很多重点行业,政府将资源都配置给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得不到平等的对待,甚至受到限制。
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问题,也不大可能承受大额资金的长期占用,其抗风险能力相对很小,因此,对民营企业而言,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应该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比如经营机制灵活,决策速度快,创新强、贴近市场,能够及时地对环境做出反应,它可以抓住一些未被国有企业注意或者重视的机会,获得优势资源;同时组织结构扁平化,工作流程简洁,完成同样的任务,投入成本上具备很大的竞争优势。
抓住资源的获取、培育、整合、利用环节,促进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资源经营;可持续发展Abstract: Generally, private enterprises can only gradually get its development after a long and bitter accumulation of original capital. And because of their weakeconomic strength, financial departments are unlikely to give a large amount of credit support. And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restriction in policies. In many key industries, private enterprises can not get fair treatment or even suffer restrictions while the government disposes all resources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eanwhile, because of their own strength problem,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unlikely to bear long-term occupation of great volume of fund.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risks is comparatively weak. Therefore, to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resources seem to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rivate enterprises shall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lexible operating mechanism, fast decision-making ability, strong creativity. They keep close to market and can respond to environment in time, so they can catch some opportunities not gotten attention or emphasis fro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obtain superior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flattene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concise work-flow, they hav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cost input. Links of obtaining, cultivation,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apturing resources promot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Key words: private enterprise; resource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资源在支撑我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作用资源就是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一切有形或无形的要素,人力、智力、原材料、现金、信息、技术、管理都是企业的资源。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4b3f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b.png)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面临各种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分析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讨了政府支持政策和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强调了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的重要性。
提出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并展望了未来民营企业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发展现状、问题、政府支持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创新、影响、策略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民营企业在各个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民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促进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讨政府支持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创新等因素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为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研究意义在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和推动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研究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一重要经济主体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民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e0ad5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8.png)
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中国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可持续发展力受多方因素影响。
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企业内部管理和文化则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员工士气。
技术创新更是推动民营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影响因素、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综合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来自外部环境,还来自内部管理和文化等方面。
深入分析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对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民营企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健康发展。
对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民营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民营企业在不同环境下的发展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民营企业在政策环境、市场竞争、企业内部管理、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发展建议和改进方向,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28aead4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c.png)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民营企业在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随着社会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增加,民营企业面临着如何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实现平衡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
环境保护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以下是几个环境保护方面的策略:1. 资源管理和节约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和节约。
这包括:•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监控和控制能源的使用,制定能源管理计划;•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鼓励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活动,如宣传能源节约意识,培训员工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知识。
2. 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民营企业应制定废物管理方针,推动废物减量化、循环利用和合理处置。
具体措施包括:•分类回收垃圾,建立垃圾分类体系;•研究和应用废物资源化的技术,将废物转化为资源;•推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减量化,采用可降解材料。
社会责任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包括关注员工福利、促进社区发展和推动公益事业。
以下是几个社会责任方面的策略:1. 关注员工福利民营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保障,保证员工身心健康;•实行公平的薪酬制度和福利待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
2. 促进社区发展民营企业应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并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具体措施包括:•投资社区建设项目,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组织社区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3. 推动公益事业民营企业应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具体措施包括:•捐助慈善机构和公益项目,支持贫困人口、残疾人、失学儿童等弱势群体;•举办公益活动,增加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认知;•倡导员工参与志愿者活动,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浅析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a400ccc1c708a1284a44d8.png)
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企业蓬勃兴起,但在发展壮大中也遇到不少障碍。
今天,私营企业的治理模式走向如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国私营企业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但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家族制模式,即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成员为核心组建起来的,业主和家族成员掌握着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即使在股份制公司中,一般也是企业主家族绝对控股。
人们称之为家族企业。
一、家族制的利弊家族制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相结合的企业组织。
其主要成员之间多是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他们对企业组织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其成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齐心协力为企业出力,企业资金困难时大家可以不计报酬地工作。
遇到困难或挫折,他们不会推诿或退缩,相反,往往会形成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从而渡过难关。
传统的“上下尊卑”等级观念、家长制权威等都对企业起着相当的维护作用,可以降低家族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
同时,家族成员之间,彼此都互相了解,又可以降低企业管理的磨合成本。
从制度层面讲,家族企业是家族制度与企业制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结合,其优势就在于它可以有效地调节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减少内耗,减轻企业管理难度,从而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
此外,私营企业采取家族模式也是一种规避风险的选择。
在经济转轨时期,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成熟和社会信任环境的缺失又导致了委托代理的风险,企业主引进职业经理人可能面临资产流失的危险。
因此,在创业初期阶段,企业规模不大、管理技术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私营企业选择家族制模式是有其道理的。
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信任弥补了市场体制信任的缺失。
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家族制模式的许多优势很快就变成了劣势,成为企业扩展的障碍。
从企业内部管理看,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内部往往形成各类利益集团,这时领导者依靠血缘关系、家族制度整合企业资源,往往处于两难状态,留下许多隐患。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发展更多地依靠知识和人力资本,市场里的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契合,而“家长制”作风排斥人力资本的民主参与和决策,企业主凭个人“拍脑袋”决策,往往导致失误同时,“家族群体”本能性的排斥“外部”人才,专家能人难以进入,进入普通员工也很难融入企业组织而处于边沿,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f0be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2.png)
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摘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现状的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策略措施正文:一、引言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尤其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旨在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我国民营企业现状调研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众多,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科技领域等。
而在发展中,民营企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包括融资难、人才缺乏、竞争激烈、管理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1.环保问题随着人们的意识提高,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并未真正重视环保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2.社会责任问题除了环保问题,民营企业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然而,很多企业并未真正重视社会责任,造成社会不满和负面影响。
3.内部管理问题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包括职业道德、管理精神、内部文化等方面。
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措施1. 推进绿色发展民营企业需要重视环保问题,强化环保意识,推进绿色发展。
企业可以采取清洁生产、资源回收、废物处理等措施。
2. 加强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
3. 完善内部管理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职业道德、管理精神和内部文化。
企业可以采取培训、奖惩机制等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五、总结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民营企业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推进发展的同时,加强环保、社会责任和内部管理方面的建设,以确保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a9622c5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2.png)
浅析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持续增长和发展的能力。
由于民营企业在中国的数量庞大,对于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民营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浅析。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民营企业应当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进步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及竞争力。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当注重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通过积极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收入。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当注重资本积累,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实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从社会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回报社会,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当注重员工福利的保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最后,从环境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
民营企业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节约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优化产业结构等。
此外,民营企业还应当注重环境管理,通过建立环境管理系统、开展环境审核等方式,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层面都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实践。
民营企业应当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资本积累,履行社会责任,注重环境保护,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当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新形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对新形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6bac538102de2bd97058861.png)
对新形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挫折,普遍存在着寿命短、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很难获得持久成功,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国内的外部环境变化多端的时代里,我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民营企业家面前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
标签: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1 正确认识和理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市场定位的提高,又要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大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三个特征:①长期性。
根据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是有发展、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如果企业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其长期存在性。
②成长性。
即企业的规模和财富长期内不断增长,如果保持不变或者缩小,则不能称之为可持续发展。
③竞争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获取和控制资源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环境的应变能力等,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2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近些年来,“以人为本”逐渐成了众多企业和企业家的口头禅,但到底何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不同的企业中有着怎样不同的内涵,没有认识清楚谁以人为,以谁为本,什么是本?等一系列根本问题。
大多数私营企业产权结构单一,股权分布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紧密结合,企业要永续发展,就必须把经济推向社会,成为社会企业,广纳贤才,实行借脑发展。
以人为主就要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可以增强凝聚力,企业凝聚力不是靠制度约束而成的,而是靠一代代企业人共同维系的;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唯贤是用,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就是人才,民营企业要克服用人唯亲的障碍;以人为本要构筑施展舞台,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人为本当采用科学的激励机制,让企业的正能量占绝对的优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d2e901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19.png)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规模扩大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已经突破了2000万家,占到了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
这些企业涵盖了各个行业,从创造业到服务业,从小微企业到大型企业,形成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
2.创新能力提升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一些民营科技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一方面,一些企业通过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扩大了海外业务;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赢得了国际市场份额。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预国际合作,实现更大发展。
三、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将进一步加大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将加强金融支持,提供更多的贷款和融资渠道;加强创新支持,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强市场准入,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2.创新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创新将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民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民营企业还需要加强人材引进和培养,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加强合作与联盟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合作与联盟,民营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共同开辟市场、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合作与联盟还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0ef22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2.png)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现今社会,民营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要承担赚钱的责任,还需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更多的社会责任实践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首先,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其社会责任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社会责任包括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会公益等多方面的关注和贡献。
只有当企业能够实现良好的社会责任,才能够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其次,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一个企业只有承担起社会责任,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举个例子,企业投资于节能环保项目,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既关注了社会责任,也取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局面。
最后,民营企业应当注重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整体价值。
通过实施社会责任项目,企业可以提升自身形象,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只有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探讨和研究,相信民营企业在未来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平衡社会责任和经济利益,在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e9d0be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d.png)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言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需要制定符合新时代的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对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浅析。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确保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新世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境压力的增大,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制定科学的战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挑战1.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新世纪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民营企业需要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
2.技术创新的需求:新世纪科技发展迅速,民营企业需要紧跟科技创新步伐,保持竞争优势。
3.环境保护的要求: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营企业需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提升企业形象。
机遇1.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鼓励发展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
2.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际市场的开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增大,为其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遇。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明确企业定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定位的核心是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探索创新发展创新是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需要不断投资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竞争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建立品牌形象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民营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者的信任度,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
民营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结论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e6275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9.png)
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初探【摘要】我国私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私营企业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挑战、促进路径探索、政府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通过分析政策支持对私营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人才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揭示了我国私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私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现状、挑战、路径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前景、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对我国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社会福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私营企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探讨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私营企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如融资难、市场竞争激烈、人才短缺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私营企业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也是促进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私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探讨促进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研究私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当前私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之道,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私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对整个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还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6fee61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4.png)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状分析:
1、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处于一个具有重大挑战和机遇的转型期。
随着
市场空间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营企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
挑战。
2、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承受着资源短缺、劳动力分配不公、金融条件不
利等政策性和环境性障碍。
这些障碍使得民营企业在转型期内的发展
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政府的补贴和政策引导,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信用融资难以寻得等,都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1、政府的宏观政策要尊重市场机制,重点鼓励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给予适当的市场环境保护。
2、政府鼓励民营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坚持科学发展,改善税收环境,建立激励机制,改进宏观政策,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
3、政府还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听取企业的意见,研究工作中面临的
困难和需求,并及时开展研究改革,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责任:
1、民营企业应当以企业家精神为导向,保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坚持追
求长期利益,践行可持续发展,及时适应市场变化和环境变化,促进
企业业绩持续提升。
2、民营企业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招聘和培养。
3、民营企业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技术更新,拓宽产业发展前景,加快企业经济发展步伐。
总结:
由于中国民营企业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期,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政府政策引导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cebb24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c.png)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创造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发展现状1. 增长势头强劲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增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同时,民营企业也在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占领重要地位,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3. 创业环境逐渐优化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了创业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
政府鼓励创新创业,降低创业门坎,提供贷款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发展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增加,民营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2. 加强国际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将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实现更大的发展空间。
3. 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民营企业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良性循环。
4. 加强人材培养人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将加强人材培养。
通过加大对人材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结论我国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民营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加强人材培养。
浅析民营企业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析民营企业新时期可持续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d36f0e8c71fe910ef12df813.png)
前言民营企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的体制范畴。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在为国家和社会增加税收和提供就业岗位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有了较大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民营经济进入了优化提升和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
少数企业不断尝试,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然而,更多的企业局限于各种因素,依然滞后不前。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市场挑战,如何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现新的飞跃,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1.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其内涵与特征也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和探讨,尽管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公认的理论模式,然而其基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却是相一致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2 如何理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描述,国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刘力钢教授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此外,孙孝科等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营条件,长期安全和稳定地生产经营,全面持续提升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优化的发展。
综合学界的研究,本人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如下特征:1)长期性。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具有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
如果企业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持长期存在性。
2)成长性。
即企业的规模和财富长期内要不断的增长,如果保持不变或缩小,不能称之为可持续发展。
浅析民营房地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浅析民营房地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09dc7d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a.png)
浅析民营房地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民营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也充分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民营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民营房地产企业应当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回馈社会的义务。
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捐资助学、资助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二、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民营房地产企业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当注重节能减排、降低污染排放,采用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和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努力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加强垃圾分类、生态修复等环境保护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加健康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三、推动创新发展。
民营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管理理念,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创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民营房地产企业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合规程度。
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强化合作共赢理念。
民营房地产企业可以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政府、供应商、客户、社区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共同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六、加强企业社会形象建设。
民营房地产企业要注重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和公信力。
通过加强宣传和公关活动,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和信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应当追求的目标,民营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
通过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推动创新发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合作共赢理念和加强企业社会形象建设,民营房地产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民营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民营企业属于个体私营企业的体制范畴。
因此,民营企业的兴起,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把民营经济由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提升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表明了我国民营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形成越来越强的经济实力,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宏观格局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新的一个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已然成为全球不可遏制的发展潮流,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也使得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遭遇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作为在市场机制下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努力摸索刚刚炼就了一身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基本本领的民营企业,如何保持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在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我国最终实现经济的振兴和全面繁荣作出举足轻重的贡献,应该是每一个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最应高度关注的课题,从长远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入一个新的世纪的时候,面对令人眼花缭乱,变幻莫测的经济全球化景象和接踵面至,目不暇接的一波又一波推动经济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新技术革命,关注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最终取得辉煌的成就,实现将我国带入经济强国的最终目标,尤其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
在此,本篇将分四个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展开描述:一、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发展沿革及应有的地位评价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民营企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中的绝对主力,更是发挥的其不可抵估的作用。
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民营经济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份额为0.7%,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二十年后的1998年,也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撁裼檬俏夜缁嶂饕迨谐【玫闹匾槌刹糠谨从而跨越了仅仅作为摴兄凭帽匾暮陀幸娴牟钩鋽的时候,民营企业事实上已经靠自己的实力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及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必然结果。
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1998年底,我国私营从业者为7800余万人,占全国从业人员的近12%;实现产值11800亿元,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近12%;消费品零售总额近13000亿元,占社会总销售额的44%;实现税收700多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近10%,目前,我国私营企业达到1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3000万户左右,私营经济积累注册资本达到13000多亿元。
其中民营企业占有10000亿元,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私营经济,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国企面临困境,为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大量的下岗失业问题,民营企业成为安置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有近600万下岗职工被私营企业所吸纳,极大地帮助了国企下岗职工失业的严重问题,支持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实施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私营企业对我国GNP增加额的贡献连续达到60%以上,而其融资的比例仅仅占到全社会融资总额的30%。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私营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通过私营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也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国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迅速摆脱经济水平落后的现实需要。
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就是要按市场规律发展经济,合理配置资源,使得投入产出实现最优,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要全面振兴,能否利用私营经济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
我们不能像在改革开放之初那样,将发展私营经济看成是经济落后地区和某些行业的需要,而是要充分认识到私营经济在机制上的突出优势,利用其市场适应能力和自我积累能力强的特点,认识到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情,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吸收大量劳动力资源的特长,从劳动力与最简单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开始,进行原始积累,开发各种资源,加快全社会资本的积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效益。
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不会将私营经济同公有经济截然分开,而是得出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的结论。
无论从我国已有三十多家私营性质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尤其是在近两年来以北京、深圳为代表的民营高科技公司的迅猛发展,还是越来越多颇具规模的私营企业开始步入股份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之路,我们有理由认为民营经济将发展成为我国有光明前景的所有制形式,这是民营企业坚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会取得更大成就的前提下定位自身发展战略的基石,也是应予以自身的在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所占有不可动摇地位的正确评价。
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及某些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制约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来自于国家在制定有关民营企业发展基本政策上的不完善和民营企业内部自身与生俱来及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若干缺陷两大方面的因素。
从国家的宏观政策面上来看,虽然国家已将私营经济作为我国所有制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确认,并在十几个省市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引导、扶持与保护其发展的政策文件和法规条例,但是私营经济至今在具体法律上仍没有明确其地位,因而无法受到良好的法律保护。
目前,私企发展在宏观上面临着若干障碍,一是认识上、观念上政府需进一步端正对非公经济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再把它看成是对国有企业的拾遗补缺,政府需重新评估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影响,应该看到,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当程序上是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国家不仅实现了增加税收,扩大就业这样的经济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催化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有利于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有利于人们更新观念,更加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因此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权宜之计,而是事关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二是要规范法规政策与完善法制环境,放开民营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市场准入及融资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的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切实消除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歧视现象,致使企业遭受不平等的待遇。
为此,首先在加入民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应扩大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权并享受同外资企业同等国民待遇,减轻税赋,鼓励民营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其次,在市场准入方面,应拓宽其经营范围,解除包括在基础设施领域及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严格限制,以便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扩展市场,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尤其是从事高科技科业,环保产业,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民营企业更需进一步地给予优惠政策,以利于其早日孵化成长,成为我国促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再次,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应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国有、集体企业参股,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可取得企业的控股权,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且使其成为上市公司;最后,国家要大力改善私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在融资政策上应和别的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在立法上切实保障对民企实施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和贷款发放条件,成立相应的担保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消除国有商业银行与非国有企业存在着的制度上、观念上的不对称,改变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传统歧视意识,这一点对于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显得尤为重要,国为没有资金的支持,科技成果就无法转化为商品,阻碍了科技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致使生产规模维持在低水平,这不仅与国家科教兴国,在新世纪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国策背道而驰,而且在客观上扼杀了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发展,这对于国家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潮流,迎头赶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从民营企业自身的管理结构特征和二十年来的发展历程看,其内部的缺陷也严重制约了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小农经济逐步萌芽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本身就带着与生俱来的两个致命弱点,这既与我国农村教育程度普遍低下,致使民营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者观念陈旧,知识匮乏,从而不能快速和主动地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关;同时又与在我国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在民营企业管理者的身上根深蒂固,难以动摇有关,此突出地表现便是家族化管理和独裁决策,这两大缺陷归结为一句话便是民企管理者头脑中的小农意识。
这种小农意识渗透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对其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在实行市场经济初期客观上存在着市场不成熟,许多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还没有放开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制,这其中必有一些市场空白,许多民营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使企业的财力实现了扩张,有些企业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实力,但这对于还未深入了解管理企业的理论方法,建立科学的企业发展机制的民营企业管理者来说,由此衍生而来的只能是心浮气躁,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形成误导,错误地以为企业有了他便无所不能,没了他便一事无成;其二,民营企业靠机制和政策上的漏洞相对容易地就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从而导致管理者在如何发展企业的问题上不是考虑改善产品、结构和机制,而是热衷于寻找捷径,投机取巧,有的甚至不昔丧失企业信誉经营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又快速、盲目投资,进行多元化经营和快速扩张,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更没有一套系统的近期、远期规划,加之粗放和原始化的管理,进行家族化的指挥,造成企业无法实现良性发展,最终一蹶不振走向衰落,更有一些企业在顷刻之间遭到毁灭的命运;其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知识经济渐渐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流,民营企业在适应高度市场化和网络、信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催化的产业革命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手足无措,从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个层面上考虑,民营企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格局中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面临的挑战将是十分严峻的;其四,民营企业的创业机制决定了其管理者便是经营者,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二为一的企业结构特征,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便于控制和提高效率,但当企业规模壮大后,其管理者便很难超越自我和约束自我,致使企业无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乃至走向死亡;其五,民营企业在原始资本积累的相当丰厚由此步入家族化的过程中,仍然实行一元化的投资结构,表现出同国有企业投资结构完全相似的特征,因此许多上了规模的民营企业,在很多方面同国营企业毫无二致,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自身的活力,为自身的体制创新带来巨大障碍。
总之,民营企业在步入新世纪,面对崭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由于众多管理者的素质尚不足以充分把握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深远意义,市场的预测和运作能力低下,管理方式和经营体系仍相对落后,对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以上各方面的消极因素及产生的后果,绝非危言耸听,而且也绝不仅仅是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而是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