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基于这样的观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
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节课很自然地引入到乘法知识中来。
在观察主题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通过一系列情境的观察,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
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
学生首先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分别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列出一些加法算式。
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体会到这些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到相同数相加问题的特征。
然后巧妙地提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最后在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写法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感受乘法的意义。
3、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依照情境图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小朋友们都到游乐园来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他们都玩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都知道了什么?2、提出问题: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准备怎样解答?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71页)-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2024年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如数的认识、加减法的运算等。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发现数学规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包括整数的加减法、简单的乘除法。
基本的几何图形认知,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如简单的逻辑推理、分类与计数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尤其是在解决几何问题时。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培养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相关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新课的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公式等。
结合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3. 互动探究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巩固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强化正确的计算方法。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强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024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9篇)通过精心准备的教案,为大家呈现一场丰富、有趣的授课,并积极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下面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课题: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
(板书课题)一、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
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8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8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课本1页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
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
难点:用户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支长些?哪支短些。
再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二、新授教学例1(1)认识米尺(2)介绍0刻度线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起点,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教学例2(1)让宝贝量一量准备好的纸,让宝贝说一说怎么量的。
三、作业:1、填空: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作单位图钉的长大约是()厘米2.量一量(1)你的铅笔长()厘米(2)数学课本长()厘米(3)铅笔盒长()厘米。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a组学生能在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
2、b组学生在a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进一层地认识到线段的由来,知道每两点就能画出一条线段,尤其是四个点能画六条线段。
3、c组学生在b组学生的基础上,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线段有长有短,并能通过折知道线段的长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的两个端点教学过程:一、新授1、比较红、黄短线的长师:①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根线,一根是弯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线比较长?②小朋友意见这么多,谁说的才是对的呢?有什么办法来比较出这两根线的长短呢?生:把弯的拉直就好了。
202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202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练习十1——2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辩认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教学难点:会辩认角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纸、活动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知道角吗?你能说一说吗?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
课件出示例1图,观察这些物体,指出那里是角。
二、动手操作,建立角的概念1、折角⑴你们能用这张纸折出角吗?⑵你们用手摸一摸角的这儿(顶点)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角的这两边,有什么感觉?学生摸一摸后,说一说感觉。
(尖尖的;直直的光滑……)⑶在学生折的角中选几个大小不同的角,贴在黑板上。
你能说出这几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吗?⑷:角是有大小的。
2、做活动角⑴如果给你一颗图钉,两条硬纸条,你能做出一个活动角吗?①学生试做②操作:听口令,变大变小。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⑴抽象出角的图形课件:由活动角抽象成几何图形角。
教师演示,学生想象:用小圆点代替图钉,用两条直直的线代替硬纸条。
会是什么图形?⑵介绍角各部分的名称你们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两条线又叫什么吗?①看书第43页②反馈。
板书:顶点、边、边4、:这节我们认识了什么?三、课堂活动1、说一说生活中所见到的角。
全班交流2、课堂活动,第2题。
数一数,共有几个角?⑴小组活动⑵反馈。
全班交流3、练习十第1题⑴小组活动⑵反馈。
全班交流4、练习十第2题⑴小组活动⑵反馈。
全班交流四、课堂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4页例3、例4以及练习十3——5题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感受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说出三角尺上的直角,会判断直角。
3、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教学难点:会辩认角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三角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角,指出那里是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9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教案 1教学目标: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请学生读一读)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 )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 )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
再点击出示: 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精选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口算大赛6+30=60+8=40+3=50+7=3+90=20+5=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学生列出算式:35+2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7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7篇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师写教案能够增强学生参与感,提高课堂活跃度,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建立规范表格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规范表格建立的方法和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表格的设计和文字格式的设置。
教法阐述: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消化本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比赛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达到教学效果的化。
学法指导: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通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
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热忱导入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到校呀?为什么你们会按时下课,按时来上信息技术课呢?什么时候你们回家呀?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出学校运转是有规律的,同学们按时上下课,按时放学回家。
2023年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23年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
册教案
第一课:认识数字
教学目标:
- 能正确书写和认读数字0至5。
- 能用数字表达物体的个数。
- 能辨认并书写相对大小。
教学内容:
1. 认识数字0至5。
2. 研究用数字表达物体的个数。
3. 辨认并书写相对大小。
教学步骤:
1. 自由活动: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数字,并用手指表示相应的个数。
2. 导入新课:出示数字0至5的卡片,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读数动作和发音,并强调每个数字的书写形式。
3. 操练活动: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用数字手指表示物体
的个数,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些关于
数字认读和个数表达的练题。
5. 辨认比较:出示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用数字手指表
示它们的相对大小,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6. 温故知新:教师复本课学过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正确认读数字和正确表达物体个数
的能力,来评估他们的研究情况。
拓展活动:
- 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个数。
- 制作数字卡片,进行数字认读游戏。
- 编写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
教学资源:
- 数字卡片
- 物体样本
- 练习题手册。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4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2及练习二十四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践等活动,找出较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师:今天,喜羊羊要来考考你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呀?(课件出示)师:喜羊羊手里拿了两张数字卡片23,这两张卡片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师:这是我们昨天学习的内容,有序的排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组合。
二、预习反馈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三、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学生用数字卡片组成的两位数。
小组讨论:如果把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分别是多少?会有几种情况呢?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每个两位数中两个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加起来,得到的和都是5,只有一种情况。
教师小结:因为是求两张数字卡片的和,两个数字互相调换位置的和是不变的,所以得数只有一种结果,这种跟位置无关的方式叫“组合”。
2.密码箱的奥秘(学习例2)。
老村长给了喜羊羊一个密码箱,里面有很重要的东西,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
在动手操作之前向学生提出要求:一个同学摆,一个同学记录,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做得较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3.学生汇报方法和结果。
方法:列表的方法。
连线的方法。
结果:①12;②14;③16。
大家真棒,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3种不同的结果,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4.比较排列和组合(1)让学生从5、7、9中任意选出2个,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2024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2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页是爱岗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理的12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算。
2×3=2×5=4×2=5×1=5×3=4×3=5×5=1×4=2.列式计算。
(1)3个4相加是多少?(2)5个2相加是多少?3.师:大家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学会了计算相应的式子题和文字叙述题。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看谁能够应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4.教师板书课题:应用题新授1.出示例8(教师板书)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2.分析解答例8(1)读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要求的问题各是什么?用小圆片摆一摆,表示出题目中的意思。
学生可以答出:每个人浇4棵,有了3个人,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
(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贴小圆片。
)(2)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树应该怎么想?(学生回答:每个人浇4棵,也就是1个4棵,有3个人浇树,就是浇了3个4棵。
要求一共浇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4是多少。
)(3)问:要求3个4棵是多少,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该怎样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4×3=12(棵)口答:一共浇了12棵。
3.进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义。
师问: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
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算式中的4表示每个人浇了4棵树,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个人再浇树,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个人一共浇了12棵树,也就是3个4是12.)4.讲解例9(1)出示例9(教师板书例9)小明买了3个扣子,每个5角钱,一共用了多少钱?(2)师:读题,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贴:(3)师:看图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应该怎样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说说为什么?(分小组讨论)(4)汇报解答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9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9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经历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景,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制作作息时间表,并根据表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准备:学校作息时间表,实物投影学生准备:学具钟,纸片教学方法:探讨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引入。
1、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起床、上课、放学、休息都有一定的时间。
时间就像生命一样,我们要爱惜它,科学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认识这张表吗?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3、组织观察:你能从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集体交流:把你们看到的给全班同学说一说。
我们可以看出来,学生上学时间是8点20,过了8点20就迟到了。
老师引导谈话,引入新课:知道作息时间表的'用处吗?你想自己编一张作息时间表吗?(板书课题。
)二、制作时间表,探究简单的时间计算。
1、出示白纸片,安排制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可制作在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时间表。
请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讨论,分工合作,并用学具钟拨一拨。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活动。
2、体展示汇报:请每小组选代表把你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放在投影仪下,并说说你们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选出来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学生分析表里的内容:仔细看看这张表,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如:上午10点同学们在干什么?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第一节课用了多少时间?……谁设计的最合理?4、鼓励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完成书上68页的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1、投影书第69页练一练第1题教师读题,给学生思考和动手寻找答案的时间,再请学生回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3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是一种新教材,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和方法。
本教材特别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课本以及数学教师使用,其涉及范围包括数字、数值、几何、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及简单的逻辑思维及拓扑学,对于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数学上册》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知识点、难度分布相对平衡,大致如下:第一单元:认识数字,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第二单元:数的认识及计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第三单元:平面图形认识及几何问题的讨论。
第四单元:数的扩展及加、减法的补充。
第五单元:时间及量的比较,乘法的应用。
第六单元:量的认识及围绕“周长”、“面积”的讨论。
学完以上知识后,学生的数学基础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学习接下来的数学课程打好基础。
二、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0~100之间的任意数字;(2)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2. 教学重难点(1)0~100之间任意数字的读法;(2)大小的比较及数值的符号表示。
3. 教学过程3.1 学习一~十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0~10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0~10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2 学习11~19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11~19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11~19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3 学习20~10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20,30,40,50,60,70,80,90,100让学生快速报出20,30,40等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最后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快速拼读出100以内任意数字。
3.4 比较大小及数值的符号表示老师通过比较数字大小的语言表述和数字符号表示,让学生理解比较数字的方法,运用“大于( > )”、“小于( < )”、“等于( = )”符号表示数字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2.才能目的:借助识别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借助识别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解决策略: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老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老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答复后,老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老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老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绘方向真是太费事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
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老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老师总结。
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使用方向板时,老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2024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2024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2024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知道1公顷有多大,1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操作本领、教学重点: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教具准备:标杆与绳子、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什么是1平方米?什么是1平方分米?什么是1平方厘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1平方米=()平方分米3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二、学习新课、1、谈话引入计算一般物体的面积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今日我们要学习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课题:土地面积单位———公顷)2、公顷的认得(1)老师谈话:计算土地的.面积有平方米和公顷、1平方米有多大,大家都知道了,边长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那么1公顷有多大呢?咱们去实际测量一下、(2)实际测量率领学生到操场,先量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说明这么大的土地是1平方米再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和绳子围起来,提问学生这块土地有多少平方米?让学生在这块土地四周看一看,这么大是100平方米、然后老师说明100个100平方米这么大的土地是1公顷,让学生闭眼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3)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回到教室,老师提问,唤起学生的想象①刚才在操场第一次围出的正方形有多大?它们的边长是多少?②第二次围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面积有多大?(老师板书:100平方米)③1公顷有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土地?(100个)④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你是怎样推想出来的?(100×100=10000)老师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老师说明:教室的面积一般有50平方米,200个教室面积约莫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那么2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30000平方米=()公顷、(4)练一练4公顷=()平方米50000平方米=()公顷3、教学例题(1)老师说明:丈量土地时,一般用米做长度单位来丈量,算带头积是多少平方米之后,再换算成公顷、(2)出示例题: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提问①长方形面积怎样求?②怎样由平方米换算成公顷?由学生列式计算(3)练一练一块边长是400米的正方形麦地,有多少公顷?全体学生在本上做,由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做、订正时,提问学生怎样想的?已知正方形边长,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换算成公顷?三、巩固反馈1、课内练习(1)北京的—广场是世界上的广场,面积约40公顷,约合()平方米(2)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的宫殿,占地面积720000平方米,合()公顷2、课后练习(1)量学校操场的长和宽,计算它的面积,看够不足1公顷(2)7公顷=()平方米60000平方米=()公顷(3)一个飞机场新建一条跑道,长250米,宽80米、占地多少公顷?板书设计: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例、一个长方形果园,长250米,宽120米,这个果园有多少公顷?250×120=30000(平方米)30000平方米=3公顷答:这个果园有3公顷、土地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2024人教版二班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过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需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并用刻度尺测量和绘制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
过程与方法: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对线、角、直角等图形有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学法:小组研讨法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宣布这节课的复习内容,并在黑板上写下:米和厘米,角度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 )厘米400厘米=( )米3米=( )厘米700厘米=( )米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 ) ( ) ( ) (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怎样画一个直角?用三角形的直角来画。
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直角的两条边画两条线,画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
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1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通用21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9的乘法口诀,教材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交流释疑根据课前的学习,谈谈你在小组中的收获?在群里说说你的问题。
二、观察操作,交流展示课件有例题,理解题意。
学生分组工作。
学生探索操作,教师注意巡视。
交流展示,其他学生给予补充,教师相机板书9的口诀。
(也可以让学生边展示9的乘法口诀过程边板书9的乘法口诀)三、熟记口诀,精讲点拨1.引导思考。
师:还有其他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吗?看看,每一行有几格?一行中有几颗智慧星,空几格?每行智慧星的个数比10少几?(课件演示过程)2.分组讨论。
3.汇报讨论结果。
4.填表。
(1)学生尝试填表。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师出示结果,全班集体订正。
5.让学生观察表中内容,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总结规律。
6.集体交流。
7.老师:还记得9的乘法口诀还能用手吗?课件演示“你知道吗?”的知识学生共同完成双手及口诀的方法。
8.如何记住9的乘法口诀?给时间,你能快速背诵吗?试试看。
生:交流方法并表演背。
师:说说你认为哪句口诀最好记?哪句口诀最难记,怎样想办法记住呢?四、巩固提高1.游戏:对口令师生、生生对口令2.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
通信中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3.拓展《九九歌》五、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
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六、作业布置“想想做做”第3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某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2、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加法和乘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课型方式:要素组合 (一)教学例2
一个一个地出示气球图:1
个5、2个5、3个5,要求3个5是多少?(看+听) (1)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想+做)
(2)相同的加数是(),有()个相同加数,是()个()连加,得15,写成乘法算式是:
5×3=15,3×5=15(看+想+做) (3)在这两个乘法算式中,“3”和“5”叫因数,15叫做它们的积。
(看+听+检测) (二)教学例3
1、出示图:同桌互相说说图意。
(看+讲+听+小动)
2、小组讨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有几种不同算法?(想+讲+听+小动)
3、比较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哪种更简便?(看+想+讲+听)
1、 P47“做一做”
+做+检测) 2、 P48、49第3~
(想+做+检测3、 说出下面乘法
中各部分的名称2×3=6 3×
4×5=20(想+看听)
你能提出生活中用计算的问题吗?(想听)
2分
某地区图文结构式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记住 6的乘法口诀。
2、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3、经过训练进一步提高形式的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6 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而比较熟练的运用6 的乘法口诀。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讲+听)
布置作业:
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同角度 看到的物 前面 体形状可 后面 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