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音乐是一门艺术,而声乐则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一名声乐专业的学生,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深入研究了声乐的技巧、历史和表演等方面。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选择了探讨声乐的表达力与情感传递。
通过研究这一主题,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声乐的艺术内涵,并探索如何通过声乐来传达情感。
首先,我对声乐的表达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表达力主要通过歌唱技巧和声音的美感来实现。
在论文中,我详细介绍了声乐技巧的种类和运用方法,包括发声、气息控制、共鸣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技巧的研究,我发现声乐家们通过细腻的技巧运用,能够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如,高亢激昂的音调可以表达愤怒和激情,而柔和细腻的音调则能够表达温柔和爱意。
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使得声乐成为一种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
其次,我研究了声乐在情感传递方面的作用。
声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音乐来传递情感。
在论文中,我对声乐家们在演唱过程中如何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发现,声乐家们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投入,能够将作曲家的意图传达给观众。
他们通过声音的变化、音调的起伏以及咬字的准确等方面,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情感传递不仅仅是对作品本身的理解,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入洞察和表达。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还深入研究了声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声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精彩绝伦的表演。
在论文中,我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进行了探讨。
我发现,声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能够增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还能够拓宽观众的艺术体验。
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声乐能够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最后,在论文的结尾部分,我对声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声乐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认为,未来的声乐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声乐家们将更加注重自身的艺术表达和独特风格的塑造。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精选声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学好声乐有很大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声乐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摘要:民间音乐一直是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许多的民间音乐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禁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同时它的传承与保护也变的尤为重要。
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及发展趋势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期望民间音乐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演变发展而日益繁荣,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发展趋势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这种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的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历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的音乐作品。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并且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伍国栋老师对其作如下界定“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
”①如此一来更有效地认证了民间音乐的地位。
二、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民间音乐是人类音乐中最丰富的宝藏,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员,它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
(1)人文价值,是指民间音乐反映的历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料。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9篇)
声乐艺术研究论文(9篇)第一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及对策摘要: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和底蕴极为厚重。
传播民族声乐艺术,不单单是延续声乐艺术,更是发扬光大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伴随着日益深化的改革开放,人们也开始拥有了时尚化和快餐化的审美取向。
尽管在传播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困境,亟待我们去突围,以促进多元化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突围当今时代,大众文化开始趋向于消费式和快餐式的发展模式。
作为高雅艺术的民族声乐,由于群众基础的严重匮乏,特别是因为对年轻一代失去吸引力而被束之高阁。
目前,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种种的困境。
而作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传播民族声乐艺术,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
本文通过研究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相关问题,旨在为突破民族声乐发展的瓶颈献计献策,使民族声乐艺术能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以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重获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困境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多元化背景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媒介,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态势极其良好。
但因为受到民族声乐自身的特点以及传播效果、受众和传播内容的影响,民族声乐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困境。
1.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失衡。
现代社会处处充满着竞争,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更趋向于一种娱乐式和快餐式的艺术形态,对于民族声乐艺术,已经很少有人能静静的欣赏了。
由于严重缺失受众群体,民族声乐试图探索一条有效的发展和传播途径,而探索的路程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目前开始逐渐向娱乐性的方向倾斜,以迎合受众的心理,使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承出现了审美性和娱乐性的失衡。
民族声乐艺术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所在,就是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所以,为了与群众的审美趋向相适应,民族声乐艺术不仅要更好的彰显自身的个性,同时还应在教育、表演方式和创作方面及时的更新、与时俱进,赶上时代发展的主流,这样民族声乐艺术才能更好的与时代精神相符合。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
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音乐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音乐修养的提升能够教会我们辨识身边的善恶美丑,并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对事物价值的认定。
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篇1一、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的段落结构关系音乐和舞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音乐是通过它产生的声音和语言来将感情与思想表现出来,而舞蹈则是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从某种层次来说,音乐和舞蹈具有一定能的相似处,特别是在段落结构上,两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将舞蹈的内涵进行升华,才能够将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况完全体现出来,而想要舞蹈段落结构有层次性就要依赖于音乐段落结构和舞蹈之间的配合,两者关系密切联系。
音乐拥有完整的段落结构,因此可以让音乐有具体的形象和思想核心,舞蹈的段落结构帮助舞蹈体现内容,舞蹈中比较多见的结构有一段式、二段式、交响式等等,因此音乐和舞蹈在表达情感上十分类似,对段落结构十分重视。
二、舞蹈音乐与舞蹈表演的旋律结构关系旋律优美的音乐才能深入人们的心中,记忆永存,一串串动听的旋律组成好听的音乐,我们可以将旋律理解成音乐的灵魂,低沉的旋律代表着沉思,欢快的旋律代表着高兴,柔美的旋律则代表着向人似在诉说与倾听等等,这些都是旋律,它们会给人们的思想与情绪带来影响,左右他们情绪的波动,因此表演者想要表演出震撼人心的舞蹈,那么就要对舞蹈的旋律重视,更是他们的中心所在,在进行舞蹈的编舞过程中,要将好听的音乐旋律和舞蹈旋律完全融合在一起,融合的越紧密,那么带来的震撼力将更深入,舞蹈就充满里活力和激情。
在进行舞蹈时音乐起着重要的伴奏作用,影响着观众们的心情,或激动、或悲伤,实现完美的舞蹈需要音乐的全程陪伴,从头到尾。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与音乐息息相关,就好像鱼离不开水、我们离不开空气一样。
我们想要创造出好的舞蹈作品就要根据舞蹈所要表示的内容来进行音乐的编排,简单来说就是先有音乐,之后才有舞蹈。
声乐论文5篇
声乐论文声乐论文5篇声乐论文一:题目:传统茶文化体系与声乐艺术体系的关联性认知1 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1.1 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形成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着的《茶经》中就有记载:从神农尝百草时, 我国就已经将茶叶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了。
先秦时代, 四川地区就已经开始茶叶种植。
只是在茶叶生产初期, 茶叶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入药, 并且价格昂贵, 主要是富贵人家的饮品。
大多数文人雅士等也开始推崇饮茶、品茶, 社会上的饮茶风气在逐步形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经济越来越繁荣, 茶叶的生产加工技术也越来成熟, 茶叶也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 成了市场中常见的饮品。
饮茶也逐渐变为社会大众化的习俗。
特别是到了唐宋时期, 饮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上饮茶热潮的出现, 文人雅士们创造了一系列的茶诗、茶词、与饮茶相关的茶画, 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歌、茶舞等, 极大地丰富了茶这一生活化元素的文化内涵, 随着时间的积淀, 茶逐渐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形成了自成一家的茶文化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国家出口贸易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茶文化逐渐走出国门, 进入西方国家, 融入各国市场, 形成了各色各样的茶文化体系, 如日本茶文化体系等。
由于行成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不同, 两种茶文化虽然都是自身文化与饮茶的结合, 但相互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通过分析比较不同茶文化的内容, 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体会到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1.2 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想要有效认知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 就必须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正因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对我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行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十分必要。
通过系统分析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 我们可以不难看出我国茶文化体系是内涵丰富优美、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层次的文化。
茶叶采摘和生产的物质文化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基础。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浅谈音乐中的声乐【摘要】声乐学习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声乐学习,对其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声乐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针对声乐学习中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声乐学习;心理调控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
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
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 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
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
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
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1 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
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
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声乐论文范文写作
声乐论文范文写作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范文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摘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
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
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
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
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
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教育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
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
音乐系声乐毕业论文(2)
音乐系声乐毕业论文(2)推荐文章声乐学习的5个经典“矛盾” 热度:报考声乐专业考生应注意的四个问题热度:中国民族声乐歌唱艺术的历史变迁热度:学唱歌如何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热度:声乐培训中技巧学习的问题热度:音乐系声乐毕业论文篇2论音乐教学中的声乐教学摘要: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声乐教学工作,音乐教师需要了解声乐的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正确把握。
作为声乐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热爱自己的声乐教育事业,耐心、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培养,才能做好声乐教学事业。
本文对声乐教学的特点及教师需具备的素质和声乐教学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声乐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声乐;教学一、声乐教学的特点声乐教学的总体特点是技术训练、艺术处理与情感表达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进行完整而全面的训练。
声乐教学课程安排有限,因此在课堂教学上需要做到“少而精”,在全面、循序渐进的课程教学基础上,重点强调对“正确歌唱”核心技能的训练。
从声乐的生理机制上看,首先,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歌唱的呼吸是身体内部自然的深呼吸,持久深沉而平稳的呼吸是维持声带振动的不竭动力,是歌唱的前提;其次,声带的振动产生声源,声带需要适当的紧张度,其闭合不能过紧或无力,声带与气流的冲击配合运动而发出声音是正确歌唱的基础。
声带振动引发腔体谐振被称为共鸣或共振,共鸣的扩大美化修饰了声音,这是美好歌唱的核心;第三,吐字是歌唱的灵魂。
吐字离不开特定的语言,任何民族,要把歌唱好都需要把本民族的语言音发准、吐字清晰。
从声部声区的训练教学上看,以中声区为基础而进行的混合声区训练是“正确歌唱”的关键。
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是人的自然声区的四个声部,有着各自不同的自然区域。
不管是男是女,在进行以中声区为基础的混合声区训练时,都需要首先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即稳定的喉头位置。
这是声乐训练中的难点也是训练的关键性问题。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3篇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3篇声乐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具有演唱不同的体裁、不同风格的中、外声乐作品,和进行学校音乐教学时良好规范的示范歌唱能力和声乐辅导的能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范文一:声乐大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了声乐大课的教学模式,并对大课在实际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声乐大课必要性可行性一、声乐大课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声乐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由于它具有极强的个性,教学中的针对性很强的特点,所以长期以来声乐教学都沿袭了专业院校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但高师音乐专业的招生数额不断增大,教师工作量不断增大,学校教育成本增加,使高师声乐形成“高投入,低产出”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很好的体现师范特色,也不能很好的实现高师培养目标,因此,如何提高声乐课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促进学生歌唱能力全面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声乐大课的授课模式无疑为声乐教学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
事实上,目前很多高师音乐专业学生进校时声乐底子都较弱,他们对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的的原理等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声乐学习起步较晚声乐基础较差,这为声乐大课教学统一安排教材和掌握教学进度提供了可能,所以这是开设声乐大课得一个很好的条件,加之师范声乐专业培养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尖子生和歌唱人才,而是培养掌握声乐正确理念,为以后教育工作服务的人民教师,因此,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正确而有效地采用大课的教学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和完全可能的。
二、如何上好声乐大课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从学生刚进校就开始采用每课时3人的形式,事实上,这只是上课人数的改变,而教师的上课模式依然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对每个学生来说还是各上各的课,各用各的教材,结果每个人的时间缩短了,效率降低了。
声乐论文范文
声乐论文范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技巧,通过分析不同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演唱者在表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来揭示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章首先概述了声乐艺术的定义和历史发展,然后深入分析了声乐演唱的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发声方法、情感表达等,最后讨论了声乐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声乐艺术;表现形式;演唱技巧;情感表达引言:声乐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不仅仅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载体。
本文将从声乐艺术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其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以及演唱者在实践中所运用的技巧。
一、声乐艺术的定义与历史声乐艺术是指通过人声演唱来表达音乐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如古希腊的合唱和中国的古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声乐艺术逐渐发展并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二、声乐演唱的技巧分析1. 呼吸控制: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
演唱者需要通过腹式呼吸来获得充足的气息支持,以保证声音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2. 发声方法:发声是声乐艺术的核心。
演唱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发声位置和共鸣技巧,以产生清晰、饱满的声音。
3. 情感表达: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演唱者需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色彩,通过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变化等手段来传达作品的情感。
三、不同风格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声乐作品注重音乐的严谨性和平衡性。
演唱者需要展现出高度的技巧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2. 民族音乐:民族音乐的声乐作品则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地域特色。
演唱者需要展现出对民族音乐传统的熟悉和对地域文化的热爱。
3.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声乐作品则更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和现代感。
演唱者需要展现出对流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现代音乐元素的掌握。
四、声乐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声乐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民族声乐毕业论文
民族声乐毕业论文摘要: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更可以让人感受到来自声乐与内心的情感的共鸣。
在民族声乐的表演过程中,声音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声音的表现力决定了民族声乐的情感传达和信息传递的质量。
一、民族声乐概述要想对民族声乐中的声音表现力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首先就要对民族声乐的概况进行一定的了解。
(一)民族声乐的概念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在不同学者的著作中存在不同的观点,目前在业界认可最广的概念是:中国的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为代表的,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不一样的是在担任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根本上,鉴戒了西欧的美声唱法歌唱理论和特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并且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性的新民族歌唱艺术。
(二)民族声乐的特点我国民族声乐具备了声和情这两大特色。
从“声”的方面看,演唱者需要通过一定的科学发声方法,让自己的声音与歌曲的情感相融合。
从“情”的方面看,民族声乐作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声乐作品来表达情感,因此在进行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之中,这些演唱者们不仅仅需要对歌曲的曲调和曲式进行很好的把握,还需要结合歌曲的背景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三)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早在我国文明发源之初,劳动人民通过唱歌的方法来增添劳动过程中的乐趣。
随着时间流逝,早期歌曲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我国的民族声乐。
二十世纪,出现了以萧友梅、赵元任等为代表的一批音乐家,他们将我国传统民族声乐题材与国外一些先进音乐理论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民族声乐作品,并将我国民族声乐作品推向国际化。
解放后,音乐创作者们作出一批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如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等。
随着民族声乐发展,还出现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歌唱家,如王昆、郭兰英等。
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不停的发展,二十世纪中后期更加繁荣,在民族声乐创作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作曲家有谷建芬、徐沛东等。
二、声乐表现力在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作用(一)对于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民族声乐作品最重要的目的是以情动人,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作品中,随处可见与“情”相关的作品,如爱情、亲情、友情、师生情,这些情感才是民族声乐作品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而对于这些情感的表达就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
声乐演唱论文(优秀5篇)
声乐演唱论文(优秀5篇)声乐论文五:题目:论地域特色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以川南民歌为例篇一民歌是民族地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组成元素之一,可以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特点以及地方特色。
我国高校的声乐教育应该不断吸取地方民族音乐的精华,将其传承与发展下去。
川南地区一般为丘陵地带,和风细雨、气候宜人。
巴山蜀水以及较为封闭的环境孕育了川南民歌文化,使其蓬勃发展。
当地的山歌又称“神歌”,“神歌”其实是指早晨的山歌,由于方言谐音被读作“神歌”。
可以说,川南民歌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宝藏,需要深入研究。
一、高校民族音乐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追求。
在西方声乐文化充斥着民族声乐文化的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民族音乐教学面临着种种机遇与巨大挑战。
目前,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乏民族性川南地区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其主要的课程还应用着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审美的培养都偏向于使用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对一地传授学生技法,但教学内容与川南地区特色民歌结合度不足,相对缺少个性和鲜明特点。
民歌是广受欢迎的歌唱形式,不但源于其特殊的发声和气息,最主要的是其内含的特色地域文化、语言特色等。
风格、韵味及语言是地域民歌的核心,因此,学习者的艺术修养对地域民歌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
在川南地区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很多院校都缺乏对当地民歌的具体研究,从而不能很好地将川南民歌特色融入课堂。
许多地方高校开始设立民族声乐教学,民族声乐在总体上逐渐走向成熟,但笔者认为,当下民族声乐的教学方式仍缺乏民族性以及地域文化特色。
(二)缺乏民族声乐教材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民族声乐教材相对缺乏,这不利于民族声乐教学的效果提升。
可以说,民族声乐课堂中基本是讲授传统的声乐理论以及表演方式,缺乏代表性的曲目研究。
川南民歌的曲目十分丰富,出现在高校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却仅有少数几首,学生的接触面很小。
声乐教学论文(5篇)
声乐教学论文(5篇)声乐教学论文(5篇)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声乐作为一种表演性极强的艺术,演唱者通过声音的表现,用鲜亮生动、动听悦耳的歌声,将语意高度凝练的歌词通过典型化、情感化的旋律音调表现出来。
这是演唱者对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它和人的情感、形象思维紧密相连,并给予音乐以鲜活的生命,再通过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熟悉,在演唱者心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唤起唱歌表演时再制造的热忱与产生渴望表达感情的剧烈欲望,才能更好地进行艺术再创作。
因此,声乐教学不仅要对同学进行唱歌技能方面的训练,还要对其进行整体的艺术造就,做到演唱技巧与音乐情感表现的高度统一。
为达此目的,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好情景教学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搞好情景教学,非常有利于全面进展和培育同学的声乐演唱技能、艺术表现力和审美力量。
声乐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有那些方式、方法呢?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一)虚拟情景这是指在指导同学练习演唱和进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老师通过对唱词内容的描绘、对唱曲背景的讲解、对演唱技巧的形容、对旋律要素的归纳和强调,关心同学心里再现出一个符合歌曲创作的背景和词曲特点的音乐场景,使同学获得一个较为逼真的现场感受和内心体验,从而激发同学的制造性思维和对声乐学习的爱好。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演唱技巧的领悟和练习,就能比较简单做到对唱曲内容和心情的精确表达。
比如,在对同学进行气息训练时,假如抽象地讲理论、讲技巧,同学是不简单理解的。
这时,我们就可以进行虚拟场景教学,通过老师的启发,让同学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面前阵阵花香飘过,由此引导同学情不自禁地深呼吸去闻到“花香”。
在闻“花香”的过程中,找到呼吸中吸气、吐气的感觉,再把闻“花香”的鼻子的深吸气与嘴巴的深吸气这两种吸气的动作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在唱歌时要用到的一种气息调整方法。
通过这种虚拟场景的设置和想象,就能使同学找到正确运用气息的方法。
(二)真实情景这是指让同学通过在舞台或模拟舞台上进行真实的现场演唱实践,以获得真实的现场感受和实际的情感体验。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在浩渺的宇宙时空里,声音可以穿越历史的长空给我们带来很多美好的记忆,他留下的印记总是不平凡的,每个时期总有一些携带美妙歌喉的璀璨的星光,她们的名字或声音被历史永久记载下来的同时也悄悄的成为歌唱事业发展的烙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声乐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音乐欣赏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一、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注重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当前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被动性地学习方式,加上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以及升学就业的压力,让大学生带着从初高中时就养成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方法。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音乐课无疑会被消弱或者是放弃,而更多的学习时间都以主科学习为主。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他们养的这种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带入到了大学校园当中,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因有了这样的一层影响关系,容易误导大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理解,同时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有一些大学老师对于音乐欣赏课程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时,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感受与欣赏体验作为重点而是一味的讲解,这样的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积极性;第二,有的老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不做任何指导性的讲解,让学生自己聆听音乐让学生自己进行欣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程度降低,从而失去了音乐欣赏课程应有的作用。
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如今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对于大学生音乐课与思政教育融合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
真正意义地把音乐欣赏中提高学生审美价值与欣赏层次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大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水平。
二、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渗透所要面临的挑战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后,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都发生了转变,在这个学习、生活以及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随之增加。
声乐生毕业论文
声乐生毕业论文声乐生毕业论文声乐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人类的喉咙和呼吸系统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作为一名声乐生,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热爱和好奇心。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我将探讨声乐的技术、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对声乐学习的个人体验和反思。
首先,我将研究声乐的技术方面。
声乐是一门需要严格训练和技巧的艺术形式。
我将探讨不同的发声技巧,如胸声和头声的运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来支持声音的发出。
此外,我还将研究声乐的共鸣和共振原理,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发声位置来获得更好的音质和音色。
这些技术方面的研究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声乐的本质,并在实践中应用它们。
其次,我将研究声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声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存在了几千年。
我将追溯声乐的起源,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声乐的发展和演变。
例如,我将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声乐实践,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声乐作品。
此外,我还将探讨声乐在不同音乐流派中的运用,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等。
通过研究声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我将更好地理解声乐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除了理论研究,我还将分享我在声乐学习中的个人体验和反思。
作为一名声乐生,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
我将回顾我在声乐学习中的起步阶段,包括学习基本的发声技巧和音阶练习。
我还将分享我在参加音乐会和比赛中的经历,以及在排练和演出中的感受。
同时,我也将反思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分享这些个人体验和反思,我希望能够激励其他声乐学习者并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和指导。
最后,我将总结我的毕业论文并对未来的声乐学习和发展提出展望。
声乐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艺术形式。
我将探讨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如声乐与心理学的关系、声乐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等。
同时,我也将思考自己在声乐领域中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目标,并提出一些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益的建议。
通过这篇毕业论文,我希望能够对声乐的技术、历史和文化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分享自己在声乐学习中的个人体验和反思。
声乐演唱论文范文
声乐演唱论文范文声乐演唱论文范文声乐演唱论文范文第1篇同学只有在充分理解歌词意蕴的基础上,才能在演唱时集中于歌词的情感表现,从而充分体现和诠释歌词的内涵。
如《跳蚤之歌》(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作曲)的歌词既要于诙谐的情趣中示意跳蚤的本性,又要在富有弹性的笑声中揭露专制昏君及其随从们的丑恶嘴脸。
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要体现出风趣诙谐又不失优雅端庄的状态,轻视鄙夷的笑声中蕴含其歌词深意的精神实质。
概括地讲,《跳蚤之歌》三段歌词中的笑声都有着不同的潜在内涵。
作品开头处,歌词带有引入叙述性,叙述国王待跳蚤赛过亲人,笑声表现的是带有藐视意味的笑;当跳蚤穿上龙袍名噪一时、耀武扬威时的笑声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冷笑;接着,当跳蚤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肆意叮咬皇后、宫女和皇亲国戚时的笑声则是无可奈何、迫不得已的谄笑与苦笑;结束表现的则是一个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敢于掐死跳蚤的人的英勇、坚决的成功欢乐。
假如在演唱时不能充分理解这些笑声的深刻内涵,很可能演唱成纯真无瑕的逗笑和得意其乐的歌曲,明显不符合作品本身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内涵。
二、要想深刻挖掘作品的内涵表现作品的精神意蕴,演唱者应当进行生活体验。
生活体验是对唱唱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进行制造性表现的途径。
以四川民歌《船工号子》为例,这首作品以汹涌澎湃的黄河为背景,通过描写船工们与黄河绽开生死搏斗的惊险场面,热忱地歌颂刚劲豪放、勇敢坚韧、不怕困难的四川渔民的生活。
因此,演唱者应搜集大量的相关图片、音响、纸质的资料,多向四川同学学习语言,仔细揣摩当地的语言风格特点,进行情感沟通,再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去感受和体验渔民的生活情景,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情,增加情感体验,也只有这样,才能较精确地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风格意境,也才能较精确地把生活中的真情实感融入声乐演唱中去,做到“不唱无情之曲,不为无情之唱”“未成曲调先有情”,充分表现和反映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深刻内涵,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三、演唱者应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深化体验作品的情感内涵,完善地演绎作品。
音乐声乐方面的毕业论文
音乐声乐方面的毕业论文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声乐方面的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音乐声乐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摘要:对于音乐而言,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之间的交叉产物,是从美学的角度看待音乐艺术,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渗透在各个环节,如作品处理、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等,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阐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表演;音乐美学;作用前言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这样才能将表演中熟练的技巧、表演艺术体现出来。
另外通过音乐美学,还能将声乐作品的特征、风格用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认可,因此,对声乐表演而言,音乐美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音乐美学的概述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和美学的结合体,同时音乐美学也是音乐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音乐美学的本质是对音乐的美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特征、人类想象、情感、感知等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是通过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究,音乐美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究。
利用音乐美学,能极大的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2.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
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
通过音乐美学的应用,能实现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音乐创作,并从音乐美学的审美特点出发,将节奏、音高、音程、音色等声乐的基本形式体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一:音乐欣赏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一、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注重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但是当前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被动性地学习方式,加上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以及升学就业的压力,让大学生带着从初高中时就养成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方法。
在面对这些情况时,音乐课无疑会被消弱或者是放弃,而更多的学习时间都以主科学习为主。
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他们养的这种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带入到了大学校园当中,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对音乐课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因有了这样的一层影响关系,容易误导大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理解,同时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欣赏层次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有一些大学老师对于音乐欣赏课程也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其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时,部分教师没有把学生的感受与欣赏体验作为重点而是一味的讲解,这样的形式容易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课产生抵触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参与音乐欣赏的积极性;第二,有的老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不做任何指导性的讲解,让学生自己聆听音乐让学生自己进行欣赏,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理解程度降低,从而失去了音乐欣赏课程应有的作用。
因此,为了能够满足如今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对于大学生音乐课与思政教育融合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重视。
真正意义地把音乐欣赏中提高学生审美价值与欣赏层次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让大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能力以及音乐素养的提升,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水平。
二、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渗透所要面临的挑战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后,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都发生了转变,在这个学习、生活以及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随之增加。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多的负面信息充斥着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增加了许多音乐欣赏与大学思政教育融合与渗透工作的挑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纵观我国当前的大学体制,除了非师范学院外,有许多的学校都没有开设音乐课程。
虽然有的学校开设了音乐选修课程,但是选修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
而且这些开设的课程,大多都由艺术教育类的老师来进行讲授,在一定程度上会让非艺术专业的学生难以理解。
此外,整个教学活动也是通过大班制来进行,不利于学习的氛围,导致了学生在选修了音乐课后,没有起到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让学生还是保持着被动接受的教育形式。
且这样的音乐课程大多都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把思政教育融合到音乐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现在大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所选择的音乐类型比较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入误区,甚至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严重的影响。
例如:当前许多国外流行歌曲中,所表达的都是一些负面的意义,比如:抽烟、吸毒、压抑等内容。
有的学生在大量听取这些歌曲后,会进行模仿歌词中所表达的行径,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来说,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三,虽然有的学校也开展了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的工作,但是这些思政教育工作者,对于音乐教学了解甚少,无法顺利地把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整个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无法及时针对学生进行有利地引导。
此外,音乐教学的开展,还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来进行教学。
很多学校都没有专业的、规范的音乐教学设备,所以也无法顺利开展。
三、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与路径1、加强引导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当前大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学习热情,远远不能与他们所学专业的知识相比较。
很多学生在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外,更多地选择了学习英语以及计算机知识,以方便今后的就业发展方向。
但是有许多学生都是在毕业后才发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对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好更多的思政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身的行为,以更好地精神面貌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
作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音乐欣赏的方式,把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
有效地把有社会、政治、道德、经济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向学生进行传授。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大学生将来需要面对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讲解,通过思政理论知识进行指导,培养了他们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通过音乐欣赏,可以把音乐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丰富内容,全部向学生进行展示,并且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让大学生增强了人生观、世界观的认识,更好地把握住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的方向并做出正确的判断。
此外,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还能让大学生从繁杂地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把思政教育的抽象与枯燥性,转变为人性化与多元化,更容易让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基础知识进行深刻地理解。
2、转变思政教育形式促进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大学生思政教育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的生动性、隐喻性等特征,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形式更加的多元化,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大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政教育。
比如: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借助音乐欣赏的形式,组织学生欣赏《国歌》、《黄河大合唱》等爱国歌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中感受到祖国的壮美与强大,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要为祖国的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通过音乐欣赏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让学生听到中华民族的心声,激发出现代大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奋斗情怀。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以及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把思政教育渗透到音乐作品欣赏课程当中。
二:浅谈中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策略论文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
音乐学习是一个“内心的旅程”,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是伴随人格完善的历程,每位学生生长的环境不同、学习方式不同、感悟音乐的乐趣不同;表达音乐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个性的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一、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策略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孔子曾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孔子看来,音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既然音乐能带来快乐的享受,而地形在于快乐和爱憎分明,那么,必须阐明的是,没有比培养正确的判断能力、学习在良好的情操和高尚的行为之中求取快乐更要紧的事情了。
”苏联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基对这个问题阐述的更加明确:“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可见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们都是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性情、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通过音乐带给孩子愉悦的体验和感受,让他们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把音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让音乐成为调节他们生活和情绪的习惯。
换句话说音乐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符合学生天性的音乐活动,是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
二、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视唱能力的策略1.先听后唱,培养视唱能力音高、节奏是歌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学习歌曲前,首先应让学生听教师的范唱、范奏,对歌曲有所了解。
在学习歌曲旋律时,让学生多听老师弹奏,注意音准及节奏,熟悉旋律,其中的难点可反复强调,让学生多加感受、亦可用心中默唱法,听析两三遍后便可以练唱了。
这种以听为先,唱在其后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视唱能力逐步提高。
2.先说后唱,培养识谱能力学习音乐,识谱速度的快慢十分重要。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曾有意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从七年级开始,就进行找音位的练习,我编了一个顺口溜:“五线四间的五线谱,从下往上数一数,下加一线就是do,下加一间就是re,一、二、三线mi、sol、si;一、二、三间fa、la、do.”在学生熟记此顺口溜的基础上,我在每首歌的教学之前,都让学生先说出几个小节里各音的唱名,熟练之后,我慢速弹琴,同学轻声随琴演唱旋律,这种方法持续到一年之后,C调识谱对学生来说便轻而易举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自然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也轻松了许多。
3.先读后唱,培养节奏感受能力有些歌曲的歌词节奏性强,甚至与歌曲节奏相同,如:八年级歌曲《举杯祝福》的节奏,我让学生用先按节奏读词、再听旋律填词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会歌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课堂培养提高知识能力的策略新课标提出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就是要求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后,在过程和方法上灵活多样,完美的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好教师课前能认真写教案,课上能抛开教案,课后又能总结出符合学情的教案。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音乐教育中的知识技能学习,应当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需要,在音乐课教育活动中,加入有限而却是有效的知识技能,音乐教育要求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的艺术教育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探究,将知识技能有机地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技能,获得音乐方面的能力。
四、通过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审美能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策略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美育教育,美育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这说明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审美教育,音乐课堂是落实审美教育的主阵地。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拥有审美发现的眼睛;艺术创作是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的外化,创作过程中的发现和反思必将进一步促进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想象是人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
生活是想象的基础,情感是想象的动力,记忆为想象提供材料。
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尽可能地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记忆力,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最终要通过审美表现才能表达出来,音乐技能的训练也不容忽视,在中学生审美表现能力培养的同时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能力会得到提高。
4.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审美感知是审美的初级阶段,审美想象是审美的内化阶段,审美表现是审美的外化阶段,审美创造是审美的升华阶段,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5.通过改进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审美热情:优秀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艺术与教师本身的修养程度密切相关。
为此,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崇尚个性化教学。
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用自己的动作和语言,传达给学生音乐的美,真正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对审美的感悟。
五、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建构学生审美意识实施的策略音乐是重要的美育活动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