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沿淮强对流天气中尺度辐合特征模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 0 0 4 — 4 9 6 5 ( 2 0 1 3 ) 0 4 — 0 6 7 2 - 0 9
2 0 1 1年 6月 2 3日沿淮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辐合特征模拟研究
吴丹娃 1 , 2 ,潘 益农 ,吴林林 2 ,严 小静 2
( 1 . 南 京 大学大 气科 学学 院/ 中尺 度灾 害性 天气 教百 邵重 点实 验室 ,南 京 2 1 0 0 9 3 ;
结合卫星 、 多普勒雷达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 且运用 中尺度数值模式 WR F 对本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
( 1 ) 西南地区鞍型场中激发 的对流单体东移使得强对流天气 能够增强和维持 ; ( 2) 北方高空冷空 3 ) 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 中的对流单体来源路径有 3 条: 一是西南地区鞍型场激
界 层 中尺 度辐 合线 和扰 动 以及 大气 层结 、垂 直 风
定条件的增强和维持机制 。这些研究为提高强对 流天气的预报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 利用N C E P 再分析资料 ( 水平分辨率 1 。 X 1 。 ) 、 常 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 、 卫星资料 、合肥多普
勒雷 达 观测资 料 、安徽 和江 苏 的高密度 自动站 资 料, 分析 2 0 1 1 年6 月2 3 日下午 到2 4日凌晨 沿 淮一带 发生 的强对流 天气 的中尺度 特征 , 并 利 用WR F中
2 .安徽省 气 象局 ,安徽 合肥 2 3 0 0 6 1 )

要: 利用常规地面、 高空气象观测资料、 安徽和江苏两省自动站观测资料、 N C E P / N C A R再分析资料,
对2 0 1 1 年6 月2 3 E t 江苏 、安徽两省沿淮 ( 简称沿淮 )地区发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 ,并
说 明对 流 发展 已经具 备初 始 的 动力条 件 。2 3 日2 O
和 模拟 结果 ,分 析 了几种 不稳定 对流 涡度 矢量 与 中尺度 深湿 对 流系统 之 间的关 系 ,并 分 析 了不 稳
每年春夏之交 , 沿淮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 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 ,突发性强对流天气极易给
国民经济 和人 民生 命 财产造 成 巨大损 失 。雷雨 大
风、 龙卷 、 暴雨 、 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具有生消快 、 范围小 、天气变化剧烈等特点 ,由于常规资料时 空分辨率较低 ,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特征的分析 具有一定局 限性 。近年来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 模式在天气预报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很多文 献采用数值模式结果揭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结构 特征 、发展机制 ,为强对流天气的分析预报提供 了理论依据[ 珈】 。 张德林等【 】 研究了强对流天气边
尺度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模拟了强
对 流 天气发 生发 展 的时空 演变 ,从 天气学 、动力
向剧烈非均匀切变和能量锋区的耦合配置关系。
收稿 日期 :2 0 1 1 - 1 0 . 3 0 ;修订 日期 :2 0 1 2 . 1 2 . 2 0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4 0 8 7 5 0 2 8 、4 1 1 7 2 1 9 9) 资助
通讯 作者 :吴 丹娃 ,安 徽 省人 ,女 ,高 级工 程师 ,在 读硕 士研 究生 ,主 要从 事数 值模 拟 和中尺 度 天气学 的研 究 。E — ma i l :wu d a n wa @1 2 6 . c o m
4期
吴丹 娃等 :2 0 1 1年 6月 2 3 日沿淮强对流天气 中尺度辐合特征模拟研究
第2 9卷 第 4期
2 0 1 3年 0 8 月






V 0 _ 1 . 2 9 .No . 4
Aug. ,2 01 3
J OURNAL 0F TR0P I CAL M ETEOROLOGY
吴丹 娃 ,潘益 农 ,吴林 林 ,等 . 2 0 1 1 年6 月2 3日沿 淮强 对流 天气 中尺 度辐 合特 征模 拟研 究 [ J 】 . 热带 气象 学报 ,2 0 1 3 ,2 9 ( 4 ) : 6 7 2 — 6 8 0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4 . 4 9 6 5 . 2 0 1 3 . 0 4 . 0 1 7
中图分类号 :P 4 4 5
1 引

程磊等[ ] 将地面加密 自动站资料加入WR F 模式进 行四维变分同化试验 ,检验了地面加密 自动站资 料质量控制前后的模拟效果。王亦平等【 ] 利用淮 河流域东北部一次异常特大暴雨 的数值模拟研究
6 7 9
因此低层强的辐合 中心、 高空强的辐散中心
形成 强 烈抽 吸作 用 是形 成 强烈 上 升运 动 的动力 ; 高空 冷 空气 强 的下 沉运 动 ,是 造成 沿淮 雷 雨 大风
的原 因 。
5 结

本 次强 对 流过 程发 生 在 中高纬 形势 为两 槽 一 脊 的背 景之 下 ,东 北 至华北 有 横槽 南下 ,南 方 副
分析2 3 日 数值模拟8 5 0 h P a 流场 ( 图略 ) 和自 动站地面风场观测实况可知 ,2 3 日1 7 时 ,沿淮一 带 为西北偏西气流密集区 ,1 7 —1 9 时 ,8 5 0 h P a 没有 出现 中尺度辐合线 ,但地面已有中尺度辐合 线 ,这可 以解释为辐合是先从地面开始 的,然后 逐渐上传 ,而这段时间的天气表现主要是大风 ,
发的对流单体沿高空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输送 到沿淮地 区,二是源于南 海产 生于 副高边缘 的对流单体沿偏南气
流向北输送到沿淮地 区,三是西北方 向高空槽前产生 的对流单体沿西北气流 向沿淮地 区集 中; ( 4 ) 中低层切
变线和地面辐合线对强对流系统起组织和加强作 用。


词 :强对流 ;数值模 拟 ;鞍型场 ;中尺度分析 ;中尺度辐合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