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

合集下载

改良注射方法在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改良注射方法在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引起皮下出血和疼痛中的效果观察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 Re s u l t s: T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s u b c u t a n e o u s h e mo r r h a g e a n d t h e l e v e l o f p a i n i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l a g r o u p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l o we r t h a n t h a t
t i e n t s a f t e r e l e c t i v e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e r a p y .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o f 1 0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t a b l e a n g i n a , wh o h a d r e c e i v e d p e r c u t a n e o u s c o r o n a r y i n t e ve r n t i o n
定 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注射法 , 试验组采用改 良注射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注射低分 子肝素后 引起 的 皮下 出血及疼痛情况 。结果 : 观察组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结论 : 改 良法皮下 注射低 分 子钠肝素可有效 降低 出血发生率 , 减轻患者的疼痛 , 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1 1 0・
护 理实 践 与研 究2 01 5 年第1 2卷 第 9 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发表时间:2016-06-28T14:55:57.010Z 来源:《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作者:陈越[导读] 采用改进注射方法可降低病人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生率。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545005【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 [摘要] 目的改进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方法选择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各43例,改进组在注射前不用排气,针筒内留有0.1mL空气、垂直进针注射、30s间期注射及3~5min压迫时间。

对照组采用常规排气注射法。

观察两组病人注射部位有无皮下出血及出血程度。

结果改进组出血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出血程度轻。

结论采用改进注射方法可降低病人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皮下出血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具有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的生化制剂,现已广泛用于临床[1]。

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当,易引起皮下出血,导致病人焦虑、痛苦。

对此,我们通过对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4月~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改进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

改进组43例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2—75岁; 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35—72岁。

1.2 方法1.2.1改进组注射法:排气时勿使药液排入针头末端,针梗内保留少量空气,同时针筒内保留0.1mL的气泡,注射时针头向下,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时不需要排气。

选择腹壁皮下注射部位。

常规消毒后,左手食指,拇指以5~6cm捏起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形成皱褶,在皮褶最高点针头垂直刺入,深度以针头进入皮褶为宜,进针1/2~2/3,无回血,缓慢推注药物,在注射全过程保持皮肤皱褶状态,注药时间为30s,注射完毕针头停留3~5s,垂直拔针,注射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3~5min。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技术的改良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技术的改良

言 , 时 解 决 病 人 的 困难 , 据 病 人 的要 求 , 观 条 件 不 能 满 足 及 根 客
低 分 子肝 素 皮下 注射 技术 的改 良
王 素 珍
关 键 词 : 分 子肝 素 ; 下 注 射 ; 理 低 皮 护
药 物 的 药 理 作 用 、 良反 应 及 处 理 方 法 , 握 注 射 技 巧 , 实 习 不 掌 对
尽 快 转 化 成 病 人 角色 E 。
[ 3 李 晓 峰 , 烨 . 技 能 护 理 干 预 对 老 年 慢 性 阻 塞 性肺 疾 病 病 人 遵 医 3 周 软
行 为 的影 响 [3 护 理研 究 ,0 8 2 (u p. ) 6 J. 2 0 ,2 s p 11 :0—6 . 1
们 的误 解 。如 在 抢 救 一 名 开 放 性 骨 折 合 并 创 伤 性 、 血 性 休 克 失
的病 人 时 , 生要 求 护 士 尽 快 建 立 静 脉 通 道 , 速 点 滴 扩 容 , 医 快 如 果 没 有 和 家 属 做 相 应 的告 知 , 属 误 解 为 护 士 不 负 责 任 , 调 节 家 没 好 液 体 的滴 速 , 而 产 生 不 满 , 成 护 理 纠 纷 。 从 造
护士更要悉心指导 , 到放手不放眼。 做
3 注 射 技 术 的 改 进
3 1 注 射 部 位 的选 择 和更 换 常 规 皮 下 注 射 的 部 位 是 上 臂 三 . 角 肌 下 缘 , 由 于 该 处 皮 下 组 织 薄 , 易 注 入 肌 肉层 , 肌 肉层 但 容 而 有 丰 富 的 毛 细 血 管 , 引起 出 血 , 此 , 分 子 肝 素 选 择 腹 壁 皮 易 因 低 下 注 射 较 适 合 , 人 屈 膝 平 卧 , 脐 为 中 心 上 下 5 c 左 右 1 病 以 m, O c 范 围( m 脐周 1c 除外 ) 避 开 皮 肤 破 损 、 痕 、 或 痣 的 部 位 。 m , 瘢 斑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共140例,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实验组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5%,更高于常规组。

实验组皮下出血率为9.00%,则低于常规组。

结论对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便于优化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值得采纳。

关键词:皮下出血临床、低分子肝素、注射低分子肝素可对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属于常见的抗凝药物,而注射部位出现皮下出血、疼痛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1]。

本次研究选取140例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共140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

随机进行分组,70例为每组的例数。

常规组:39例男性,31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35岁与81岁,平均(44.20±3.25)岁;实验组:34例男性,36例女性,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32岁与89岁,平均(45.82±3.72)岁。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常规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操作如下:(1)辅导员主要是负责监督指导整个质控活动;;圈长主要负责管理整个品管圈,并持续跟踪其进度;圈员主要负责具体行动的执行。

(2)确定主题。

结合本次研究工作内容,经过分析和讨论,并总结以下存在问题,包括硬结形成问题、皮下瘀斑问题、出血问题、疼痛问题、针头弯曲问题等,并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持续改进并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

(3)调查现状。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ppt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ppt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传统注射方法斜刺时涉及部位较多,如针头不慎刺入血 管,只压迫穿刺点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易形成瘀血、瘀 斑。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1、注射前手捏并提起皮下组织30秒钟,可使皮下毛细 血管受压血流减少,减少针尖刺伤毛细血管的机会。
2、血流减少的同时阻断了皮肤末梢神经传导,患者疼 痛感明显减轻。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3、注射完毕后手持续捏提皮下组织并压迫3分钟,其目 的是使刺伤血管的血液尽快凝固。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4、局部按压力度不宜过大,由于腹壁浅表层和肌层毛 细血管丰富,压迫力度过大,增加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和 挤压,则易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壁的破裂,形成出血瘀斑。

【全文】运用PDCA循环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全文】运用PDCA循环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实施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情况。
对策处置:持续改进后效果良好
制作宣教材料,建立宣教体制
一、主题选定- 选题背景
注射后发生的皮下出血
皮下出血
01 低分子肝素钠(LMWHs)在使用过程中,会伴有皮下出血的发生 ,同时也是 LMWHs注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3]。
02 国内研究报道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34 % ~ 42 %[4]。
03 有研究表明,皮下出血的发生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的重要原因[5]。
4
***
主管护师
组员
原因分析
5
***
主管护师
组员
目标设定
6
***
护师
组员
对策拟定
7
***
护师
组员
对策实施
8
***
护师
组员
效果确认
9
***
主管护师
组员
标准化
10
***
护师
组员
检讨与改进
成立改进小组
主题评价题目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圈能力
总分
顺序
选定
提高病人自备药用药安全性
38
34
40
32
144
3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
[3]张菊霞,韩琳,温玉洁,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时不同推注时间对皮下出血的影响[J]. 中华护理 杂志,2014, 49(2) : 233 -235.[4]朱佩兰,廖旭怡,王海双,等.腹壁注射低分子肝 素钠按压时间的临床研究[J ]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9) : 838 -840.[5]Mengiardi S , Tsakiris D A , Lampert M L , et al. Drug use problems with self-injected low-molecular_x0002_weight heparins in primary care[J]. Eur J Clin Phar_x0002_macol, 2011, 67(2) : 109 -120.

改良方法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研究

改良方法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研究

改良方法在降低低分子肝素注射皮下出血率中的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应用护理改良方法在降低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40例患者共注射注射低分子肝素242次,将40例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标记为对照组(n=20例,121次),改良护理标记为观察组(n=20例,121次),对比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7/121次)5.79%显著低于对照组(20/121次)16.52%(P<0.05)。

结论:改良护理加强了低分子肝素注射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优化了操作流程,加强注射安全监督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临床低分子肝素注射质量,将皮下出血发生,提高注射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注射;护理质量;改进;皮下出血【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205-02低分子肝素是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动静脉血栓治疗的常用药物,与传统肝素相比,在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上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抗凝药物。

低分子肝素以皮下注射为主要给药方式,但在注射过程中容易导致出现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大面积瘀紫,导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药物吸收,减轻药效,增加患者的痛苦[1]。

根据临床统计,传统注射操作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皮下出血发生率在42%以上,皮下出血率高,因此,优化改进注射流程,降低注射皮下出血发生率对提高低分子肝素的治疗作用是至关重要的[2]。

本文将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案例,对比分析有无实施改良护理下皮下出血发生的差异情况,论证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中的积极作用,保障低分子肝素的安全应用。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有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7.15±6.14)岁,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合并症。

低分子肝素注射改进

低分子肝素注射改进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手法的改进
相关问题
改进前
是否排空气 排进空气后再注射 注射完毕
不按压
是否按压
改进后
不排空气直接注射。防止针 尖药液对皮肤表层的损害
不按压
改进后的优势: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前不排气的优势有哪些?
1. 注射前不排气,避免了针头和针尖上附着药液对局部的刺激,可 避免针头腔内留有小量药液随针头带入针眼,刺激皮肤出血。
低分子肝素注射 手法的改进措施
改进目的:
规范、统一护理人员皮下注射 的手法
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 者舒适度
低分子肝素注射手法改 进的依据有哪些?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手法的改进
相关问题
改进前
改进后
注射部位

绷紧皮肤
捏起皮肤
进针角度
斜面与皮肤呈 30-40度角进 针
2. 保证了药物注射的剂量,使药液充分利用。
垂直进针
改进后的优势:
皮下注射时,垂直进针的优势有哪些?
一.皮下注射方法斜刺时,针头与皮肤 及皮下的接触面积大,涉及的部位多, 针头不慎刺入血管的机率大,更容易 造成皮下出血。
二.垂直注射法,使捏起部位皮下间隙 拉大,便于药物扩散;捏起腹壁皮肤 形成皱褶使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 受破坏,可减少出血。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 单 位 :1.玉 林 市 红 十 字 会 医 院 心 内 科 (广 西 玉 林 ,537000);2.东 莞 市东 华 医 院 陆 伟 丽 (1970一),女 ,大 专 ,主 管 护 师 收 稿 :2008一O7—03;修 回 :2008—08—14
针深 度 ,确 保药 液 注 人 皮 下 脂 肪 层 ;回抽 无 回血 后 缓 慢推 注 药液 ,并 在 注 射 全 过 程 保 持 皮 肤 皱 褶 状 态 ,直 到注 射完 毕 再 放 松 皮 肤 。此 法 能 始 终 保 持 药 液 均 匀 注入 皮下 脂 肪 组 织 ,减 少 局 部 组 织 的 损 伤[5 ;并 使 捏 起部 位皮 下 间 隙增 大 ,易 于药 液 扩 散 ]。垂 直 腹壁 皮 下注 射针 头 易 固定 ,保 证 注 射 深 度 ,而 捏 起 皮 肤 又 可 避 免 因针 头 刺人 过深 ,导致 药 液注 入腹 腔 甚 至 刺伤 脏 器 的严重 后 果 ;同 时 又 可 压 迫 皮 肤层 ,防止 药 液 渗 入 真 皮层 。垂 直进 针 减 少 针 头 与 皮 肤 及 皮 内 的接 触 面 积 ,降低 了损 伤 皮 内 的 毛 细血 管 的 危 险 性 ,亦 降 低 了 患 者 的痛 阈 。但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对 固 定 针 栓 、抽 回 血 、推 注药 液 不是 很方 便 。 1.2.2 垂 直 回抽法 有不 少 学者 进行 了相 关 的临 床 试 验 ,得 出 了注射 前 不 排 气 ,推 药 前 后 回抽 针 栓 可 以 减 少皮 下 出血 的发 生 ,与传统 的方 法 比较 有 显著 性 差 异L1 。该 方 法 是 在 垂 直 皱 褶 法 的基 础 上 加 以改 进 : 注射 前 不排 气 ,避免 了针 头 和针 尖 上 附着 药 液对 局 部 的刺 激 。此 时 针 头 腔 内 有 少 量 空 气 ,推 药 前 回抽 针 栓 ,使 这 一 小量 空气 回到液 面上 后 再 推药 。这样 也 避 免 了空气 进 入 组织 的可 能 ,而 且 使药 液 得 到 充分 的 利 用 ;注射 完毕 停 留 5 S,目的 是 待 药 液 基 本 扩 散 ,避 免 药 液 过 多存 留于 针尖 部 ;拔 针 同时 回抽 针 栓 可避 免 针 头腔 内 留有小 量药 液 随针 尖 带人 针 眼 ,刺 激皮 肤 引起 出血 。张 华口妇报道 ,使 用 预 灌 针 剂 时 ,针 筒 内有 0.1 ml的空 气 ,注 射 时 针 头 向下 ,把 空 气 弹 至 药 液 上 方 , 注 射 结束 后 0.1 ml空 气 正 好 填 充 乳 头 及 针 梗 ,这 样 既 不浪 费 药 液 ,也 保 证 注 射 前 后 针 尖 部 位 无 药 液 附 着 ,避免 了 针 头 刺 伤 表 皮 毛 细 血 管 而 引 起 的局 部 出 血 。笔 者认 为 注射 前不 排气 、推药 前 回抽针 栓 等 办法 都是 可 取 的 ,但 通过 研究 发 现注 射 完 毕停 留 5 S,并 不 能使 药 液全 部扩 散 ,此外 ,拔 针 时 回抽 针 栓 ,有 可能 将 注入 的 药液 抽 回到 注射器 中 ,造 成 剂 量不 足 。而 观察 中发 现 停 留 15 S或 以上 ,拔针 时不 回抽 针 栓 ,针 尖 部 没有药 液 带 出 。这样 既避 免 了 以上 弊 端 ,又保 存 了优 点 。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的注射方法及按压时间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1例。

A组采用传统注射法,B组采用改进注射法,每种注射方法又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各分为a组(3min),b组(5min),c组(10min),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在不同按压时间下,局部的淤血情况。

结果 B组(试验组)患者局部淤血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对照组),p<0.01;a组出血面积大于b、c组,b、c组出血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组注射方法有利于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出血,且出血程度与按压时间有关,3分钟按压的出血程度明显高于5分钟和10分钟按压,由5分钟增至10分钟按压不能有效减轻出血,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坚持。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按压时间出血低分子肝素钠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血栓的形成[1-2],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其腹壁皮下注射药效时间长,但注射局部容易出现皮下出血,据国内文献[3]报道,在传统规范操作下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34%-42%,严重者可造成皮下血肿硬结,甚至皮肤坏死,造成患者紧张、恐惧,甚至拒绝接受此项治疗。

为研究更好的预防或减轻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操作方法,现将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42例,实施两种不同的注射方法,每种注射方法分别按压3min,5min,10min,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在不同按压时间下,局部的淤血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42例,年龄53~78岁,诊断为冠心病。

改良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

改良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

改良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对皮下出血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0例次。

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皮下注射,实验组采用改良法皮下注射。

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局部出血及疼痛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后的注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治疗的依从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subcutaneou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on subcutaneous hemorrhage and pain.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hypodermic injec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modified subcutaneous injection metho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ubcutaneous bleeding and pai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injec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local adverse reaction. This method increases the compliance of treatment.Key words: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ubcutaneous injection;Subcutaneous hemorrhage;Pain低分子肝素具有抑制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并且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小,因此广泛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优化法的应用效果

低分子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优化法的应用效果

年会,20141001. [5] 刘飞.微波治疗对外科术后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J].中国
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8):101102. [6] 于丽红,于丽丽,鄢春亭.术后炎性渗出伤口及黏连性疼痛
的微波治 疗 68例 疗 效 观 察 [J].中 国 实 用 医 药,2012,7 (28):7677. [7] 张和华,王晴,袁军.微波治疗仪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J]. 中国医学装备,2009,6(3):5357. [8] 彭智勇,时粉周.微波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进展[J].海军 医学杂志,2009,30(2):180183.
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0.07.059 工作单位:030000 太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八五医院骨二科 池智利:女,大专,护师 收稿日期:2018-08-23
者静滴抗凝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解热镇痛类药物者。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0例。 对照组中男 106例,女 94例;年龄 50~79(57.0±6.2岁)。观察 组中男 92例,女 108例;年龄 52~78(58±5.2岁)。两组患者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药物治疗 使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量肝素 钠注射液(5000IU/0.4ml)进行注射。注射器为山东威高集团 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器,规格为 1ml,针头 长度为 2cm。注射部位为腹部皮下(脐上下 5cm,左右 10cm 范围内,除脐周 2cm内,2次注射距离为 2cm以上),根据医嘱 1~2次 /d,剂量为 2500~5000IU。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 用 传 统 的 皮 下 注 射 方 法。 将 药 液 抽 吸 干 净 后,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常规消毒后,绷紧患者腹部皮肤,与皮 肤呈 30~40°进针,进针深度为针梗的 1/2~2/3,经回抽无血液后 缓慢推注药液,结束后立即拔针,按压穿刺点时间无统一标准, 按压深度为皮肤下陷大于 2cm,注射处禁止揉搓和热疗。注射 后 12h观察患者皮下瘀斑的直径大小。 1.3.2 观察组 采用优化后的皮下注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3.2.1 优化后的注射方法 观察组将药液抽吸干净后,更换 针头,并抽吸 0.1ml空气,将预充空气排至药液上方,常规消毒 后,捏起腹部皮肤形成皱褶后,在皮褶最高点,针头垂直 90°刺 入皮下 [4],进针深度 依 患 者 腹 部 脂 肪 厚 度 来 决 定,经 回 抽 无 血 后缓慢推注药液,结束后停留 5~6s后拔针,按压穿刺点时间无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改进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改进

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改进目的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对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商品名称:苏可诺)的改进,使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的患者110例,男性患者63例,平均年龄58岁,女性47例,平均年龄64.5岁。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腹部皮下注射,每位患者两种注射方法交替使用。

结果两种方法注射对比以后,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瘀斑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进后的低分子量肝素钠的注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皮下瘀斑形成,使患者情绪稳定,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效果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入院的以老年人为主,低分子量肝素钠更易引起老年患者局部出血,老年患者的皮肤弹性差,血管脆性大,皮下注射易损伤丰富的皮下血管,注射后受药液影响穿刺部位被损伤的毛细血管的凝血功能下降,因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血管收缩能力降低,并且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通过药物的协同作用使抗凝作用增强,更易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皮下出血[1]。

低分子量肝素钠(苏可诺)通常选择腹部皮下注射,在脐上、下5cm,左、右10cm范围内(脐周2cm除外)左右交替注射。

因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如果注射不正确,易引起皮下出血及疼痛。

该类药物因其特殊的药理作用,进入破损血管后,改变血管的通透性,发挥抗凝作用,会增加皮下出血的危险,在临床发现出血面积大者可8cm*10cm,易引起病人心理紧张,在注射部位出现疼痛、淤血、瘀斑,甚至皮下血肿,造成病人及家属不乐意接受该治疗,对护士护理操作技术产生不信任感,不仅影响药物吸收,还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我科采用新的改进后的注射方法,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苏可诺),取得较好效果。

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接受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患者63例,平均年龄58岁;女性47例,平均年龄64.5岁,患者既往未使用肝素治疗,每例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均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腹部皮下注射,每次5000IU,ql2h,疗程为7-14天不等。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方法的改进

处 ,但 由于棉签面积小,容易移位 ,再加上肝素钠 的抗
凝作用 ,或部分病人的血管脆性大,经常引起注射部位
皮 下淤青 及 出血 。 改进后 的方法 是 :用棉球按 压穿刺处 1 ~15- ,力 0 5 ̄  ̄ 度 以皮肤下 限lm e 为宜 ,另外两次注射距 离要 ≥2m c ,切 勿 用力按压或 揉搓 ,以免引起腹 壁毛细血管破裂 出血 。 5 穿 刺后 禁止热 敷 ,以防血管 扩 张引起 出血 。
甚至血肿的副作用 。给病人造成 了很大 的不 良影 响 , 如 :恐惧 、紧张不安 的心理等 ,甚至影响到了病人的恢
复 。为 降低 不 良反应 的 发生 ,使 药 物更 大 限度 的发 挥药 效 ,达到 良好 的治疗 效果 ,现将 几 点小 经验献 上 。
和食 指 捏 起 皮 肤 ,在 皮 肤 最 高 点垂 直 刺 入 针 头 的 1 ~ / 2 23 /,回抽 无 回血 ,松开 皮肤 注射 药物 。避 免腕 部用力 ,
的同时 ,正确指导 陪同家属协助抢救 ,并积极 寻求救
助 。一 旦 病 人 发 生 了严 重 的并 发 症 ,可 以 推 到 就 近科
6 严密 观 察 病情 . 2
转 运 中 ,护士 站 于 患 者头 部 一
室 ,取得 配合 和抢 救 的时机 。
收稿 日期 :2 1 — — 9 0 0 9 1
围内 ,避开红肿 、硬结 、手术疤痕等部位 ,因为腹部的 皮下脂肪厚,淋巴丰富,比其它部位更容易吸收。
生, 促进了患者的早 日 康复。
收稿 日期 :2 1— — 6 o 0 8 2
13 0
端 ,以便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神志的变化 ,并密切关注急
低 分子肝素钠 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最新改进和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最新改进和护理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最新改进和护理摘要】目的:重点探索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最新改进效果,同时阐述护理方法。

方法:73例病患(2018年1月~6月)均在我院注射皮下低分子肝素钠,将注射的最新改进效果及预防出现出血护理方法进行重点阐述。

结果:所有73例患者中68例患者注射中未感到疼痛,5例患者注射中出现稍微不适感;93.15%的患者未发生皮下出血,并感觉较为舒适。

结论:最新改进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以有效减少皮下出血发生率,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意义重大,故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改进;护理静脉血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常规用药是低分子肝素钠,主要作用是抗血栓形成,与普通的肝素比较,低分子肝素钠生物利用度较高,且半衰期较长,另外副作用小,给药方式为腹部皮下注射[1]。

由于具有的抗凝功效,皮下注射方法不得当,加之患者的疾病的血管较脆,非常容易发生注射位置皮下出血,为此我处为了降低该类状况的发生,将改进注射方法,同时将预防发生皮下出血的护理方法进行阐述,主要宗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同时提升护理质量,相关材料阐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和改进方法73例病患,年龄:30~86岁,平均(47.8±7.5)岁;性别:42例男性和31例女性;疾病种类:心绞痛46例、心肌梗死27例。

1.2符合标准(1)所有患者均未持续应用抗凝药物;(2)TT、PT、APTT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3)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字确认。

1.3药物来源(1)肝素钠注射液:来源: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000U/0.4ml;(2)注射器规格:0.5ml;针头长度:2cm;(3)注射位置:腹部皮下;(4)注射范围:脐周左右10cm之内,上下5cm之内,排除脐周周围1cm。

1.4注射方法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的生物利用接近100%,在3h~5h血浆中将达到最大抗Xa活性,故皮下注射是最佳方法,但是静脉网会在脐周,故需要避开脐周1cm的距离,预防皮下出血[2]。

改良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中应用论文价值

改良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中应用论文价值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年 1 月 - 2011 年 7 月间均需腹壁皮 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 78 例,其中男性 49 例,女性 29 例, 年龄 38 - 86 岁。患者入院时常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纤维 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均无异常; 排 除血常规异常、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腹壁皮肤无瘢痕及炎 症,颜色及感觉正常。 1. 2 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 2 次 采用改良注射法。传统注射法: 嘱患者平卧,从常规的脐周上 下左右放射部位注射,左手紧绷腹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 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30°—40° 快速刺入皮肤,进 针深度为针头的 2 /3,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拔针,注射后用干 棉签迅速按压针眼 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 1cm 为度。改良注 射法: 选用 5ml 注射器,7 号针头,抽取药液排尽空气后更换为 4 号针头,不再排气; 病人屈膝平卧,使腹肌松弛; 选择脐周左 右 10cm 内交替注射,2 次注射间距 2cm 以上,注射前按摩局部 皮肤 2min,皮肤发红后,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后,左手拇指、 食指以 2 - 6cm 捏起病人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成一皱褶, 右 手 以 握 毛 笔 式 持 针,针 头 向 下 在 皱 褶 顶 部 垂 直 进 针 至 脂 肪 层,深约 0. 5 - 1. 0cm( 根据患者胖瘦来选定注射深度) ,以右手 中指和无名指固定注射器,拇指和食指回抽针栓无回血并使针 栓内微量空气回到药液上面后将药液缓慢注入[2],注射过程中 跟病人有效沟通分散其注意力[3],注射完毕停留 5s 后迅速垂 直拔针,针头拔出后不需按压,用肤贴遮盖针眼。 2 结果
表 1 两种注射方法患者疼痛比较
组别
轻度

品管圈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品管圈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

05
实施与改进措施
对策实施与效果确认
对策实施
针对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的 问题,品管圈成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包括规范注射操作、加强患者教育 、调整注射部位等措施。
效果确认
实施对策后,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 皮下出血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确认对策实施后的效果。
标准化管理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根据对策实施的经验和效果,品管圈成员制定了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注射前的准备、注射操 作、注射后的注意事项等。
品管圈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共 同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以达到改善业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 量的目标。
品管圈活动特点0102来自0304自主性
品管圈成员自主地开展活动, 积极参与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

集体性
品管圈成员共同参与,通过团 队合作解决问题。
目的性
品管圈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旨 在提高工作质量、降低不良率
把握现状
收集数据
收集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的 发生率、症状、处理措施等相关数据 。
分析数据
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皮下出血发生 的主要原因。
设定目标
确定目标
根据现状分析结果,设定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后皮下出血 发生率的具体目标值。
制定目标可行性分析
评估目标的可实现性和实施难度,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 性。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04
品管圈降低低分子肝素钠 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
活动计划
拟定计划与组织
确定品管圈成员
选择具备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 员工,组建品管圈。
制定活动计划

产科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良的研究

产科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良的研究

产科低分子量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良的研究发表时间:2017-12-01T14:03:00.0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9期作者:陈燕平[导读] 低分子量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药物,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使用时出血性可能小。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陈燕平 545001低分子量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药物,对体内、外血栓,动、静脉血栓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且使用时出血性可能小,无致突变作用,亦不影响胚胎发育,对于血凝度较高的孕产妇,产科常产前或产后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1]但也由于它是抗凝药,皮下注射时注射部位易出现瘀点、瘀斑、甚至轻度血肿,会加剧注射部位疼痛及易造成恐慌心理。

本文通过改变进针角度和延长拔针后按压时间的方法,降低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0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产科从2017年1月至4月需要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从2017年5月至9月需要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的患者50例为实验组。

两组凝血机制、凝血酶凝固时间无异常,皮肤无过敏;注射部位皮肤无红肿,硬结,瘢痕。

均为入院第一次用药。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为同一厂家,:5000IU/0.4ml。

注射器规格为 lml,针头长度为2em。

注射部位孕妇为三角肌下缘,产后为脐周,均为皮下注射,每次5000IU均连续注射3天,根据病情每天1-2次。

2. 研究方法:2.1 对照组为常规皮下注射,即以30~40°C斜角进针,注射时可将针管内气体弹人注射器上方,注射后气体填塞针头乳头处,确保药液的计量准确。

药液注射完毕后即拔针,常规交代患者按压针口2分钟。

2.2 实验组皮下注射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左手拇指、食指以5—6cm捏起病人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成一皱褶,右手以握笔式持针不排气,针头向下在皱褶顶部垂直进90°C把针头几乎全部刺人,以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固定注射器,拇指和食指回抽针栓无回血将药液缓慢注入,注射完毕停留5s后垂直拔针,交代患者轻轻按压针口处5分钟。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雷渊秀;蔡雪美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目的改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方法,减少注射后皮下瘀斑的形成,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1人操作,2人评估,腹部左侧采用A注射方法,右侧采用B注射方法.结果 B注射方法致皮下瘀斑比A注射方法明显减少.结论改进的B注射方法可有效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雷渊秀;蔡雪美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15;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
【相关文献】
1.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J], 张竹青;贾晓燕
2.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方法改进 [J], 解霞;张乐
3.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J], 张竹青;贾晓燕
4.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最新改进和护理 [J], 马书红;赵向群
5.不同注射方法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影响 [J], 高恒舒; 李岸芳; 卢春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65-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平均39岁。

刀砍伤15例,机械扎伤18例,车祸伤7例。

手指离断伤36例,腕断伤2例,前臂离断2例。

1.2 方法:选择同一生产厂家(有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生产的速壁林,规格为一次性注射器内含有0.4ml,针头长度15mm,采用自身对照(即同一患者采用2种方法注射)。

1.2.1 传统组方法注射者左手将病人腹部注射局部提起捏成一凸起褶皱,针头垂直进入,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

在注射过程中左手始终保持一皱褶,回抽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拔针,注射后护士需用干棉球迅速按压针眼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

1.2.2 改良注射法前面步骤同传统方法,但注射后护士不拔出针头,停留5s再迅速拔出针头,针头拔出后不需按压,针头拔出前左手不放开皱褶。

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褶状态。

1.3 观察评价效果指标每位腹壁注射病人约由专人负责,2人观察,严格掌握注射的方法,注射12h后严格观察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次和皮下淤血面积的大小。

2 .结果
两种方法注射速壁林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①传统方法200例次,出血面积2mm×2mm 的48例次,出血面积在3mm×3mm以上的7例次,占27%②改良方法150例次,出血面积在2mm×2mm的2例次,出血面积在3mm×3mm以上的为零,占1.3%。

两种方法数据采用x2检验,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及其显著。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钠是由肝素衍生而来,有独特优点,能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活物和前列环素样物质,激活纤溶酶而增强纤溶作用,具备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1,2]半衰期长,有更稳定的量效关系,能1d两次注射用药不需实验室监测。

但其是一种抗凝抗栓的药物,出血的危险依然存在。

局部皮下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

这与注射方法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结果表明,改良方法有效减少了注射部位淤斑的产生,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担心、恐惧的心理,改良法优点如下。

3.1 注射后停留5s再拔出针头注射完毕后,针尖也常会有1滴余液,拔针时由于重力作用,常会将这些余液漏入真皮及皮下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