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 恋 理论及应用
主讲人:XXX
依恋的概念 2. 依恋的理论解释 3. 依恋研究方法 4. 主要研究进展 5. 存在问题
1.
1. 依恋的概念
依恋(attachment) 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 情感上的联结(Bowlby,1969) 。 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 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 的情感联系。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 的情感联系。
4.2.2 儿童自身特点对依恋的影响 Thomas和Chess发现大部分儿童可以划分为三种气质类 型:容易型、困难型、沉默型。这些最初表现出来的特点制 约了父母或其他看护Baidu Nhomakorabea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婴 儿依恋风格的形成。那些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的婴儿更容 易赢得成人的欢心,会促使父母对他表现更多、更亲热的行 为。而那些不喜欢别人抱,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易哭, 不安宁,不容易安抚的儿童容易遭到成人的冷落,与人交往 的机会大大减少。
2.2 习性学理论
鲍尔贝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 工理论与控制论,系统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阶段性 发展及其内部机制。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 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 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 能的反应方式。
中儿童与母亲依恋安全性的程度。Waters 和Deane 从安全 性(Security) 、依赖性(Dependency) 和社会性(Sociability) 三个维度对依恋Q-set 的资料进行评分。这种方法的一个 独特的优点就是它是从一个连续变量的角度来评价依恋安全 性的。也就是说,能够更有效地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婴儿得 到的分数越高,而不能有效地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儿童得分 越低。
陌生情境试验程序主要是根据婴儿在两个重聚情境中指向抚 养者的行为模式把母婴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A:安全型 (Secure)、B:回避型(Avoidant)、C:反抗型 (Resistant)。Main 和Soloman描述了一些难以使用A-BC标准进行分类的儿童的行为,并划分出了另外一种不安全 依恋类型-D型:混乱型(Disorganized or Disoriented)。 有些研究者指出,陌生情境法的最大的局限性在于这种 试验程序缺乏生态效度,因为它只能观察到在试验室的任务 情境中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这些行为可能与日常的家庭 环境中的母子依恋行为有所不同。
2.5 亲情投资理论
亲情投资理论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 果,是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 产物。 理论假定,女性为生殖作出的牺牲是巨大的,她每次生 育孩子的数量及其有限,在分娩后,其付出的代价已相当高 了(如长时间的怀孕、分娩的不适等)。为了使自己的心血 不致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Krnrick,1994)。
2.3 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立的决定因素,但摈 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注重在 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依恋是指母亲满足儿童基本需要而获得的二级强化行为, 即母亲反复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减少了婴儿的基本 内驱力,于是母亲的在场、微笑、声音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 母亲就成了婴儿的依恋对象。
2. 依恋的理论解释
2.1 2.2
2.3
2.4
2.5
精神分析理论 习性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
2.1 精神分析理论
依恋看作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 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 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都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弗洛伊德认为,口唇期(0-1岁),力比多能量相对集 中于口唇上,因而饮食、吸吮等口唇需要成为支配儿童行为 的主导性动力,口腔的经验成为儿童最基本的快乐源。 母亲是儿童生活中“独一无二的、无可代替的、坚实构 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Freud, 1964)。 早期的依恋理论是建立在泛性论的基础之上的,具有强 烈的生物决定论的倾向
3.2 依恋Q-set(Attachment Q set)
第二个使用比较普遍的测量依恋的方法是依恋Q-set。 这种方法克服了陌生情境法在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考察 家庭环境中1-5 岁儿童依恋安全性行为的一种测量工具。依 恋Q-set 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 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共有90 个项目,描述与依 恋有关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受过训练的观察者或母亲对这 90 个项目进行归类, 分成九类。最符合儿童特点的项目被归 为最后几类(第9 ,8 ,7 类),那些不符合儿童特征的项目被放在 另一个极端(第3 ,2 ,1 类) 。在家访中不能进行评分的项目或 不是儿童特征的项目被放在中间的类别中。一个项目在归类 中的位置决定它的分数。因此,最符合儿童特征的项目得9 分, 最不符合的项目得1 分。这些项目的分数就代表了家庭环境
了这一研究工具的广泛使用。AAI后来转换成“成人依恋Q分类”(Adult Attachment Q-sort),它通过检查最强和最 弱情绪策略如何使用,找出情绪调节和依恋方式间的关系。 后来相继出现了成人依恋问卷(AAQ)和成人依恋量表 (AAS),这些问卷和量表都达到了很好的效度与信度。
3.4 其他方法
有些研究根据对投射图片或故事的反应来评价依恋的内 部表征。例如Kaplan修订的分离焦虑测验,包括六张描述与 依恋有关的情境的图片,从没压力的情境到有压力的情境。 成人对每张图片进行介绍,要求孩子描述图片中孩子的感受 以及这个孩子会怎样做。根据儿童的情绪开放性以及他们对 由分离引起的感受所提出的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来对儿童的依 恋类型进行分组。又如Kerns等人提出了适用于9-12岁儿童 的评价依恋的工具-Attachment Security Scale (简称ASS)。 ASS是一种自我报告的问卷,用来评价儿童在儿童中期和青 少年早期的亲子关系的认知。
在童年期和青少年期,如果个体有相对一致的看护经历, 内部工作模式就会在重要经验和不断一般化的过程中稳固下 来。Fraley的研究认为,依恋安全性在人生的最初的19年里 基本上是稳定的。 Davila等人认为,内部工作模型能够顺应并同化新的经 历和信息,成人依恋类型是早期依恋经验和当前背景因素的 共同产物,依恋类型的改变是对生活事件和情景的正常反应, 但认为依恋的变化与个体对变化的敏感性和易感性有关。
“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认为,从第二年 开始,儿童逐步能够以符号的形式表征外部世界从而把客观 世界符号化,使儿童能够在与特定个体的交往经验基础上逐 渐形成“内部工作模型”,即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如父 母或者其他照看者)以及自我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稳定的认 知模式(鲍贝尔,1980) 。
3. 依恋研究方法
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3.2 依恋Q-set(Attachment Q set) 3.3 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3.4 其他方法
3.1
3.1 陌生情境法(Strange Situation)
2.4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认为,要想形成依恋,儿童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 是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儿童既不 会形成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 备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 卡根(F· Kagan)采用“图式” 解释依恋的形成机制,假设 婴儿在交往中逐步形成一些人和物体的图式,当与图式相似 的刺激物出现时,婴儿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当与原先图式 不同的刺激物出现时,婴儿会产生兴奋、好奇或害怕的情绪。 婴儿在6-9个月已经形成对抚养者的专门图式,因此产生了 特定的依恋。
鲍贝尔认为,儿童的依恋时呈阶段性发展的,他把儿童依恋 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1. 前依恋期(0-2个月), 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 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 别或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容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 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 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儿童对特定对象的依恋 真正确立,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对熟 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一致的依恋反应 系统。 4. 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这时已能理解 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3.3 成人依恋访谈(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
Main 等人 的成人依恋访谈是测量青少年和成人依恋表 征的主要研究方法。这个访谈要求被试描述他们的父母,用 一些具体事例来描述他们在童年时对他们影响重大的死亡或 受虐待的经历,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描述方式被认为反映了 个体关于依恋的心里状态(the state of mind with respect to attachment)。主要是根据被试对早期经历的记忆,以及他 们描述的一致性和可信性、合理性来进行评分。根据这个方 法可以把依恋划分为四个类型:安全型或自主型(Secure or Autonomous)、冷漠型(Dismissing)、专注型 (Preoccupied)、未确定型(Unresolved)。但是AAI施测 比较繁琐,评分系统的掌握也需要经过大量的培训,这限制
4.主要研究进展
内部工作模式 4.2 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 4.3 依恋的跨代间的传递 4.4 成人依恋
4.1
4.1 内部工作模式
依恋关系的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与情感性的构造,是在 婴儿或孩子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 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 包括两种成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另一个是关 于自己的。前者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 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后者涉及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或 值得关爱和看护的。
陌生情境法是Ainsworth与她的合作者在其开创的研究 中提出的评价亲子依恋的一个标准化程序,在过去几十年中 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陌生情境是针对12-18 个月的婴 儿设计的, 包括一系列3 分钟的压力逐渐递增的八个情节: 母 亲与儿童自由游戏(情节1 ,2 ,3) ,实验者与婴儿自由游戏(情 节3 ,7) ,婴儿与母亲分离(情节4, 6) ,婴儿与母亲重聚(情节 5 ,8) 。对整个情境进行录像。使用四个7 点量表评价婴儿的 寻求亲近和接触行为( Proximity and Contact -Seeking Behavior) 、维持接触行为( Contact -Maintaining Behavior) 、 反抗行为( Resistant Behavior) 和回避行为(Avoidant Behavior)。陌生情境试验程序观察到的是反映婴儿关于依 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的外显行为。
4.2 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
4.2.1父母对儿童依恋的影响 早期的一些研究主要强调照料者在形成依恋关系中的作 用。以Bowlby、Ainsoworth 为代表的大部分依恋研究者都认 为,由照料者的抚养行为所提供给儿童的早期经验,对儿童形 成不同类型依恋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儿童各种信号的敏感性 反应,更是依恋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 Clarke 等从反应性(对儿童的哭、喊、语言要求等的反应 比例) 、积极情感的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微笑、表扬、说 话等) 、社会刺激量(母亲亲近儿童、对儿童微笑和说话或模 仿儿童的频率) 三个维度描绘母亲的抚养行为,同时把儿童依 恋分成与Ainsworth 相似的三类。研究结果表明,无依恋性儿 童与不良依恋儿童的母亲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较低,而安全 依恋儿童的母亲则得分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