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新人教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木兰诗》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磨难,最终凯旋而归的故事。
诗歌表现了木兰的忠孝精神、坚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本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过《古诗十九首》,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3.讲授法: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内容、翻译和相关背景资料。
2.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动画版《木兰从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木兰从军》,引导学生对木兰的故事产生兴趣,进而引入诗歌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展示课件,呈现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
新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优质课件
二、赏析写作特色
1.详略得当 家中 (愿代父征) ——详写 途中 (辞家而去) ——详写 战场 (十年征战) ——略写 朝堂 (建功受封) ——略写 家中 (亲人团聚) ——详写
略详 写写 英女 雄儿 气情 慨态
好处: 1.内容: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
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2.结构: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木兰诗
一、你认为木兰是怎样的一位女子?
塑造了木兰深明大 义、勇敢坚强、英勇善 战、不慕名利的巾帼英 雄形象!
塑造了木兰勤 劳孝顺、忠孝两全、 机智谨慎、爱美爱 生活的平民少女形 象!
本文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 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 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 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 良又坚毅勇敢,深明大义又机智谨慎,眷念亲 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四、课后练习
请你以花木兰(第一人称)的角度, 抒写自己的从军经历与感受。(500字左右, 别忘记本课写作手法的应用奥!)
四、板书设计
巾帼英雄
木
木兰形象 平民少女
兰
诗
详略得当
写作特色 民歌特色
课后总结
1
学生: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2 师生:共同归纳本课学习知识。
作业
1 2
教科书本课课后习题。 课时达标册本课练习习题。
下课啦!
谢谢 指导
2022
2、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和浪漫色彩,风格
刚健质朴。复沓、问答、排比、对偶、互文、 夸张、比喻等形式手法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 相同,语言丰富多彩,口语朴素自然,这些修 辞手法使人物形象生动立示·拓展·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8课木兰诗教案
(4)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对诗歌内容、形式进行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举例: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木兰形象的理解,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为了家人或朋友挺身而出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木兰形象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木兰这个人物形象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讨论木兰的勇敢和孝顺。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说明学生们能够从诗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到正能量。
课堂上,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木兰诗中的难点和重点,如生僻字词和诗歌韵律。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到有的学生对于这些难点还是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针对这些难点的讲解,可以尝试用更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以及木兰形象所传递的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另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对主题不感兴趣。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尝试调整讨论主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课件新人教版
操向 官 之 。往 不 大 和就,运 平,天用 的表子夸 劳现赏张 动她赐, 生不之写 活图多出 的功,木 高名木兰 尚利兰功 情禄辞劳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小阿爷 弟姊娘 闻闻闻 姊妹女 来来来 ,,, 磨当出 刀户郭 霍理相 霍红扶 向妆将 猪;; 羊
木 兰 诗
河南虞城花木兰祠
《木兰诗》又叫《木兰 辞》,选自宋朝郭茂倩 编的《乐府诗集》,这 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北朝民歌以《乐 府诗集》所载“梁鼓角 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 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 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 鼓角,所以也叫“鼓角 横吹曲”。 《木兰诗》 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 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 返回 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
聚喜 、若 欢狂 排 乐的 比 的心 、 气情 表 氛, 现 。渲 她 染那 了种 团欣
——
双雄 兔兔 傍脚 地扑 走朔 ,, 安雌 能兔 辨眼 我迷 是离 雄; 雌 ?
机对 智木 、兰 谨的 慎赞 美 ,
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 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军缘由 出征前的准备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凯旋辞官 家人迎接 木兰改装 ——详写 ——略写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写 ——详写
——女儿情怀
对 偶
互 文
将朔万 军气里 百传赴 战金戎 死柝机 ,,, 壮寒关 士光山 十照度 年铁若 归衣飞 。。。 战生征 况活途 之之之 烈苦遥
—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甘 过 普不 通慕 百荣 姓华 生富 活贵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8木兰诗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顶针句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 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对偶句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 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 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 水鸣溅溅。旦甜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字 鞯:马鞍下的垫子 词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解 释 旦:早晨 : 黑山: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花木兰是古 代时河南省虞城 县人。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屡立 战功。凯归,帝 封官嘉奖,木兰 不受,欲纳宫中, 以死拒之。唐初, 追封为孝烈将军。 人们为纪念她, 于唐代修建花木 兰祠。
花木兰简介
花
木
兰
花木兰祠
塑
像
导 入课文 预习达标 课文欣赏 字词解析 课堂练习 课下作业
木 兰 诗
解题
1. 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 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 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唱的,这首 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 兰的赞颂之辞。
第二节: 何所思:“所思何”的愿倒:装。 愿意 市: 买 翻译:
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 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 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 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 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 (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我 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买 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ppt课件(64页)
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究:
3、《木兰诗》中除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之外,还有哪些诗句用了哪些“互文”的修辞手法?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4、诗歌除了运用“互文”以外,还运用了哪些修 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女 亦无 所忆
问女 何所 反 思… 复
渲 染 临 行 紧 张 气 氛 排 比 、 互 文
花木兰(412年-502年),北魏宋 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 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 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 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 支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这一英 雄形象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 民歌的绝唱。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北方 古代民族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 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唐 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 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 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 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 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 布梭(suō)子。 惟:只。 句意: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 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一阵阵的叹息。
句意:木兰早晨辞别黄河上 路,傍晚到达燕山头,听不 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 能听到燕山胡马的马叫声。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 里,奔赴战场。 戎(rïng)机:指战争 。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 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 ,越过一座座的山。 度,越过。
句意:木兰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像飞一样 越过关塞和群山。
例如:
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原文注释及译文
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原文注释及译文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原文注释及译文《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课文《木兰诗》原文注释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译文:1、唧(jī)唧:纺织机的声音。
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2、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的梭子。
4、惟:只。
5、何:什么。
6、忆:思念,惦记7、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8、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课件(共13张PPT)
拓展延伸
说说: 一千多年来, 木兰的现象一直深受
人们的喜爱,原因是什么?
课堂总结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 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 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将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表现了古 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和 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研讨与探究
5、木兰之前报效祖国,为什么公成名就却辞官还乡? 请你结合自己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谈谈看法。
(1)不慕荣华富贵,愿与家人团聚。 (2)向往和平劳动生活。 (3)封建礼法,歧视妇女。 6、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
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 乐的气氛。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 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 民歌。
欣赏诗歌朗读
自主学习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 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喜欢的方式 阅读这首民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 音。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掌握课文中 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 段,并试着翻译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教与读掌握该课生字、生词 2. 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3.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 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精神和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了解汉乐府诗的艺术特色。 2.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 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2024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8木兰诗教案新人教版
-举例:解释“戎机”一词,指出其在古代指代战事,在这里特指木兰替父从军的事迹。
(3)修辞手法分析:识别并理解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它们在诗歌表达中的作用。
-举例:分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通过兔子形象隐喻木兰的机智和勇敢。
-对比:诗中“关山度若飞,寒光照大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木兰勇敢的形象。
2.题型二:赏析《木兰诗》的韵律美。
-例题:请分析《木兰诗》中的韵律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
-诗歌采用了古代乐府诗的韵律形式,每句七言,韵脚规律,如“飞”、“旗”等字在诗中重复出现,形成了和谐悦耳的韵律效果。
3.题型三:解析《木兰诗》中的人物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韵律美、修辞手法和创作背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木兰诗》为主题的现代诗。
(5)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体验勇敢担当、助人为乐的精神,将《木兰诗》中所学的优良品质付诸实践。
教学反思
在上完《木兰诗》这一章节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首诗的韵律美和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理解诗歌情感和古代文化背景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对文化背景的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课《木兰诗》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木兰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忠孝精神。
2.词语解析: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织纴”、“戎机”、“关山”等,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能力。
3.句子翻译: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技巧。
4.强化审美鉴赏:感受古文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塑造良好品格:学习花木兰的忠诚、勇敢、智慧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品格。
6.增进团队合作: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汇掌握:《木兰诗》中的文言文词汇,如“织纴”、“戎机”、“关山”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2.教学难点
-文言文词汇理解:学生往往对文言文词汇感到陌生,难以理解其含义。例如,“织纴”一词,需要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辅助,帮助学生理解其指代的是织布的动作。
-句子翻译技巧: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是学生的难点,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百战”和“十年”并非实指,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其象征意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背诵的片段。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花木兰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木兰诗》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下《木兰诗》知识点梳理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2.不闻机杼.声(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4.问女何所忆.(思念)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 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10.万里赴戎机..(战争)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同“贴”)20.雄兔脚扑朔..(动弹)21.雌兔眼迷离..(眯着眼)22.双兔傍地走...(并排跑)(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2.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四)古今异义1.愿为市鞍马:市:古义:买;今义:集市。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但是。
3.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4.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5.卷卷有爷名: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五)一词多义: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六)句子的翻译: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冰冷的铠甲。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木兰诗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 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词句注释唧(jī )唧:纺织机的声音。
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当(dāng)户: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8课《木兰诗》教案
8.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二Hale Waihona Puke 核心素养目标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木兰诗》,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边塞诗歌文化,领悟木兰精神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分析《木兰诗》的艺术特色,如修辞手法和诗歌结构,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木兰诗》的基本背景和内容。这是一首描绘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古代边塞诗歌。它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木兰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句,了解木兰的形象和诗歌艺术特色,以及如何表达作者对木兰的赞美。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8课《木兰诗》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木兰诗》的来源、创作背景及作者郭茂倩的相关信息。
2.诗歌朗读与节奏划分: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木兰诗》,掌握诗歌的韵律美,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识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修辞手法的效果。
-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深入领悟《木兰诗》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情境教学、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木兰诗》的核心知识。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5.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战争观念。
6.通过课堂讨论与写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7.掌握课文后的Biblioteka 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二、核心素养目标
《木兰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木兰诗》,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中木兰女儿的精神品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木兰女儿精神品质的价值,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践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6.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分享环节,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木兰诗》的内容及主旨,把握木兰女儿的英勇形象和家国情怀。
举例:《木兰诗》中“十二年归来不知雁字家书,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描绘了木兰归来时家人的喜悦,突显了木兰为家国付出的伟大。
(3)领悟木兰女儿代父从军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难点解析:如何让学生从故事中深入理解木兰女儿的精神品质,需要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
(4)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创作和表达。
难点解析:学生在运用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创作时,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或运用不当的情况,教师需提供示例、指导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应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示例解析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确保教学效果。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10课《木兰诗》课件
zhù kèhán jiān pèi
yān jì
戎机 朔气 金柝 红妆
róng shuò tuò zhuāng
著我旧时裳 zhuó
傍地走bàngFra bibliotek汉字区分识记
形近字
杼
柝
戎
抒
析
戍
生僻字
鞯
辔
识记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贴
●出门看火伴
火—伙
时间顺序
战前 代父从军 战时 十年征战 战后 回朝还家
地点转换
家中 (愿代父征) 途中 (辞家而去) 战场 (十年征战) 朝堂 (建功受封) 家中 (亲人团聚)
导入新课
乐 府
木 兰
地 位
课文欣赏
范 读
配 图
自学达标
目 标
读 音
汉 字
学法指导
虚 数
排 比
互 文
文章总结
结 构
形 象
拓展练习 选 制
择作
木 兰 诗
本课要点
一、教材简析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故事情节。 2.体会恰当详略叙述 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 夸张等修的表现力量,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 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 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想想数词在诗 句中的作用。
你
祝
成
功
联系生活 讨论句义
东西南北都是虚位而非实指, 这样写是为了夸张地形容木兰 出发前紧迫的情况。意思是到 各处集市买回鞍马等作战用具。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看看诗中类似的 句子,试翻译。
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勇敢坚强的 战斗之多 英雄气慨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常考古诗文专题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常考古诗文专题汇总《木兰诗》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唧唧复唧唧,XXX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木兰诗》中写XXX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XXX 无长兄。
3、《木兰诗》中表现XXX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描写XXX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辞黄河去,XXX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描写XXX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句子: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XXX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XXX。
写征途XXX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XXX。
夸张描述XXX壮健英姿的句子:万里赴戎机,XXX。
写XXX 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XXX。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虎帐寒苦(最能反映XXX艰苦的战场生活的句子)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析,冷光照铁衣。
形容北方苦寒,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XXX勇敢、坚强的性格。
10.写XXX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凉州词》XXX:“醉卧沙场君XXX,XXX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1、侧面描写XXX功勋卓著的句子是XXX十二转,赏赐百千强12、写XXX去官不就,突出她不图繁华功名利禄的崇高品格的句子是XXX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木兰形象,探讨孝道精神,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讲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但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今后,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问题,如:木兰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课件
疑难探究
2.“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①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兔子被提起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 大,一眼就可以辨别出雄雌;而后两句写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它 们的性别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 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②作者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解释 了“火伴”们的惊讶,同时也对读者产生的疑问做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 。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作是木兰对“火伴”们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 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再次,用 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 之增色,锦上添花
疑难探究
1.花木兰家乡真的有东西南北四条街市吗?为什么每处只买 一件东西?
这几句诗歌是典型的“互文”修辞手法,即要把这四句诗 连起来理解为:到东西南北的街市上买回了很多东西,同时也不 一定说就有这四条街,东西南北在这里也是泛指周围很多的街 市,在言其采买辛劳和东西齐备的同时,也是采用排比、互文 来体现诗歌的韵律美。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 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 ,兼及先秦末的歌谣。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它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之所在,内容十分丰富,
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广。《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
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
写作技巧
2.详略得当。
这首叙事诗,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节,在叙事上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诗歌 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 十年征战的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是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 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试想,如果将十年的征战生活详 细地写出来,就会冲淡诗的主题,也与木兰的形象不相吻合。如木兰辞官还乡 ,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 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 纯朴的优秀品质。木兰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是与详略安排分不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诈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依据
新课标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体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有所了解,我个人理解,就是要使学生对古诗文要“想读”、“会读”、“熟读”、“解读”。
至于本课,语文通俗,所以计划以“熟读”、“背诵”为重点。
2、学生分析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
《木兰诗》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3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本诗中作
者要表达的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层次,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
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
3、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知识目标:
1.文言知识,初步了解一些文言句式。
2.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
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4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3。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背诵古诗。
2、研读刻画木兰定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理解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一、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2、教法
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
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北朝乐府民歌;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复述诗歌的故事情节,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强化背诵。
第一环节:导入
教师给学生唱《红色娘子军》主题歌,让学生结识巾帼英雄-----花木兰。
第二环节:作品及背景介绍
将课前准备的文字资料分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搜集来的材料,简介背景,激发兴趣。
第三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首先播放课文朗读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
(投影显示多音字、通假字、形近字及本课新字词。
)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等,尤其注意朗读节拍的把握。
接着让学生自己练读诗歌,力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
第四环节: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文句,理解诗意。
首先让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译全诗。
然后把全班分为6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合作,讨论交流,理解词句,讲解诗意。
如果有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全班共同商讨解决。
再将全班分为A、B两组,展开课堂文言知识竞赛,每道测试的单号为A组必答题,双号为B组必答题。
底分
为100分,错一小题扣5分,分别纳入小组计分,小组竞赛完毕,教师针对学生回答,酌情点拨。
第五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强化背诵
先选几位同学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评点,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画出思路图。
然后依据;思路图,背诵思路强化背诵。
然后再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指导背诵。
(如:教师背上半句,学生背下半句、男女同学竞赛或组与组之间竞赛)。
最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花木兰的相关资料,将《木兰诗》改写成剧本。
目的是让学生强化背诵,通过自编自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迎接校园文化艺术节。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检查背诵,研讨赏析,对诗歌进行美点追踪,合作探究,就最想解决而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求求知的能力。
第一环节:检查背诵
通过个体抽查、滚动式背诵、集体背诵的方式检查。
第二环节:研讨赏析
先请同学用一句话评价《木兰诗》。
任选一个方面,说说它带给读者的美感,教师归纳学生的评价,组织学生一起走进《木兰诗》世界,尽情领略作品展示的奇异美,总结出这篇文章主要是故事的传奇美,不朽的形象美,凝练生动的语言美,壮美的爱国情,繁简相宜、详略得当。
第三环节:合作研讨,探究思考
先要求学生提出自己最想解答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板示,并交给全班讨论解决。
学生有可能提到:为什么“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到底姓什么呢?”“木兰的姐姐为什么不去从军?”等问题。
有些问题可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己查找,有些可当堂解决。
第四环节:说话训练
要求学生以“我心目中的花木兰”为题说一段话,谈谈自己对花木兰的认识和思考。
第五环节:小结
结合对本诗的理解,在背诵中结束本诗的学习。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1.把“我心目中的花木兰”整理成文,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
2.画出我心目中的花木兰。
说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我将板书设计成这样,主要是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根据这个简单的示意图把课文的故事情节复述下来,强化背诵。
代父从军
征战沙场建功受赏辞官还家
第二课时主要通过研讨赏析,对诗歌进行美点追踪,所以把文章的美点提练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