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复习题和16套自测试题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矿质营养学说2.植物营养临界期3.最小养分律4.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5.报酬递减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 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主要是,其次是。

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主要是,此外植物还可吸收少量形态的养分。

2.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中,内在因素是。

3. 养分跨膜的机制有和两种,其中选择性吸收养分,同时要消耗能量的机制属,空气中的SO2 CO2等气体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叶细胞,其机制属________ 。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微量营养元素有种,它们是。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的是。

5. 在下列元素中选择填空(单项或多项)A.氮B.钙C.钾D.铁E.氧F.磷G.硫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很强,首先在下部叶片岀现黄化症的是,首先在下部叶片岀现叶色暗绿或墨绿的是。

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缺乏症状首先岀现在上部幼叶或顶尖的是。

在粘重滞水的土壤中,植物根系吸收养分能力弱,原因是缺,而影响到根系的呼吸作用。

6. 在下列肥料中选择填空(单项或多项)A.人畜粪尿B.氯化铵C.磷酸铵D.过磷酸钙E.堆肥F.硫酸钾G.硝酸钠上述肥料中,属于有机肥的是;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属于二元复合肥的是。

上述肥料中,最适宜做根外追肥的是;不能与石灰混合施用的是;不适宜施在强还原性水稻田的是。

7. 人粪尿不能施在盐碱土上,是因为其含有约1%勺。

8. 秸秆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还田,但生产上强调的还田方式是。

9. 微生物菌剂并不直接提供养分,而是通过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题6分,第2、3题7分,共20分)1. 简述养分从土壤到达植物叶片的几个步骤。

2. 为什么要提倡无机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3. 简述铵态氮肥的合理施用方法。

四、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欲配制适用于某一地区某一作物的专用肥,要求其养分比例为N: P2O5 K20=1: 0.58 : 1.25,养分总浓度为28.3%。

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1 归还学说 21 作物营养临界期 41 氨的挥发2 矿质营养学说 2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2 腐殖化系数3 最小养分律 23 短距离运输 43 土壤速效钾4 必需营养元素 24 长距离运输 44 土壤缓效钾5 有益元素 25 共质体 45 易还原态锰6 微量元素 26 质外体 46 氮肥利用率7 肥料三要素 27 养分再利用 47 生理酸性肥料8 根部营养 28 质流 48 生理碱性肥料9 根外营养 29 扩散 49 长效氮肥10 自由空间 30 截获 50 包膜肥料11 水分自由空间 31 根际 51 合成有机长效氮肥12 杜南自由空间 32 根际养分亏缺区 52 过磷酸钙的退化13 主动吸收 33 根分泌物 53 磷的固定作用14 被动吸收 34 专一性根分泌物 54 枸溶性磷肥15 离子拮抗作用 35 菌根 55 难溶性磷肥16 离子相助作用 36 强度因素 56 高品位磷矿17 维茨效应 37 容量因素 57 异成分溶解18 离子通道 38 有机氮的矿化 58 闭蓄态磷19 载体学说 39 硝化作用 59 忌氯作物20 离子泵学说 40 反硝化作用 60 复合肥料61 高浓度复合肥料 68 厩肥 75 化成复合肥料62 二元复合肥料 69 绿肥 76 混成复合肥料63 多功能复合肥料 70 以磷增氮 77 绿肥64 多元复合肥料 71 胞饮作用 78 缓冲容量65 中和值 72 鞭尾病 79 灰分66 热性肥料 73 花而不实 80 灰分元素67 冷性肥料 74 激发效应81 养分化学有效性 82 养分空间有效性 83 养分生物有效性84 逆境土壤 85 单盐毒害 86 耐盐机理87 泌盐机理 88 避盐机理 89 基因型90 养分利用效率 91 生物肥料 92 铵态氮肥93 硝态氮肥 94 酰胺态氮肥 95 碳/氮96 铵的晶格固定 97 堆肥 98 生理性缺钙99 再吸收 100 释放 101交换吸附102 基肥 103 追肥 104 种肥105 钙镁磷肥 106 掺和肥料二、填空题1、在固体氮肥中易挥发的是________,•吸湿性强的是________•,•宜作追肥的是_______,最适于作根外追肥的是_________。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得二大类缓效氮肥就是(合成有机氮肥 )与(包膜氮肥 )。

2、玉米白芽症就是缺乏元素(锌 )。

3、需硫元素较多得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 )科与(百合科 )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得主要营养元素就是(钙 )与(钾 )。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得条件,为(升温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 )得条件,利于(保肥 )与(腐殖质形成 )。

8、新开垦得沼泽土最易缺乏得元素就是(铜 )。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就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就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就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就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得矿化铵与施入得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得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得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得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得复合肥料6、离子间得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得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得吸收7、磷得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得磷与其接触得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得磷浓度间得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得氮与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得氮量总与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5分)土壤对铵得吸附,减少氨得挥发与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得淋失与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得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得扩散面积,增加根得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得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5分)截获,质流,扩散。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4)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4)

植物营养学试题(4)一.填空:(每题1分,汁20分)K叶面喷Zn2+时.溶液的PH应调到()性。

2.石灰肥料的改土作用主婆是()•(3.复合肥料的主要优点是()•(•K硼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等器官。

5、作物缺俐多发在PH ()性的土壤上。

6、土壤中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和(7.李比希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学说:()学说和()。

J作物体内的钾是以()形态存在,充足的钾肥可提商作物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増强作物的(), (),和()。

二、选择:(每题1分.计10分)1.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下列哪种元素()As硫氮C.钙D.锌2.水ED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A.尿素氯化饮C、硫饮D、硝饮3.作物新叶失绿,色泽均一.是缺哪种元素()A.氮B、钾C.硫D、镁4.彩响丄壤中铜有效性的展主要的因素是()A. PH B、有机质含量C.水分D.温度5.下列哪种氮肥不宜在甜菜上施用()A.尿素B、氮化钱C、硫钱D、硝钱6.下列哪种元素可以调节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A、硼钾C>铁D.钥7.下列那种元素对大豆有特殊的作用()A.镁氏硅C.硒D.钻8.施用哪种肥料最易引起上壤中Ca2+的流失()As尿素B、碳饮C.硫钱D.氯化钱9.番茄脐腐病是缺少元素()A.铜钙C.钾D.镁10.下列那种氮肥最易引起作物缺镁()A.硫饮B.尿素C.硝饮D.硝酸钙三.解释槪念:(每题3分,讣24分)1.作物营养临界期:2.绿肥的激发效应:3.螫合态微址元素肥料:4.交换性钾:5.离子间协助作用:6.丄壤养分强度因素:7.活性镒:8.: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

四.简答题:<11-26分)1.简述影响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6分)2.上壤中固定态(难溶性)磷在哪些条件下可转化成为有效磷?(5分)3.缺诜时作物体内的硝酸盐含址为什么会增加?(4分)4.简述磷肥在提商作物抗逆性方血的主要功能。

(6分)5.充足的钾肥供应为什么会增加根瘤的固氮址?(5分)五.论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1.论述有机肥料的培肥改土作用。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与16套自测试题Word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与16套自测试题Word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章1、植物营养学研究包括哪些领域?2、植物营养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3、哪些元素为植物必需元素?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5、如何按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对营养元素分组?6、活性氧有哪些种?其清除系统有哪些?7、简要说明禾本科作物植株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含氮量变化特点。

8、硝酸还原酶的形成特点及其主要成份是什么?9、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

10、简述NH4+的吸收机理及其对根际pH值的影响11、有哪些酶参与氮同化过程?其英文缩写是什么?12、植素在磷代谢中有何作用?13、磷如何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14、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5、植物缺磷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6、什么是菌根?它为什么能促进植物吸收磷?17、钾促进蔗糖向韧皮部运输的机理是什么?18、钾离子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及缺钾的危害?19、钾离子如何调控气孔开放?20、为什么说钾是“稳产元素”?21、供钾可减轻哪些作物病害?22、植物缺钾的典型症状有哪些?第三章23、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有何特点?24、钙为什么能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壁?25、钙如何参加“第二信使”传递?26、缺钙的发生部位及典型症状是什么?27、缺钙与哪些植物病害在关?28、镁如何影响光合作用?29、镁如何活化ATP酶?30、缺镁的发生部位与典型症状是什么?31、哪些植物植物需硫较多,为什么?32、缺硫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第四章33、铁如何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和电子传递?34、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35、禾本科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36、缺铁的发生部位及典型症状是什么?37、缺硼的主要症状及原因?38、缺硼与哪些植物病害有关?39、影响锰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0、锰与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有什么关系?41、缺锰与锰中毒的典型症状是什么?42、铜与光合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43、缺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44、锌与光合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45、锌为什么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46、植物缺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47、钼为什么能影响氮素代谢及固氮?48、氯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49、质膜与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受哪些离子的激活?第五章50、以水稻为例简述硅的营养作用。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如何通过土壤、水和空气等环境介质获取必需营养元素,并探讨这些元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植物营养学的复习题答案: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答案: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主要有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微量元素包括铁(Fe)、锰(Mn)、铜(Cu)、锌(Zn)、硼(B)、钼(Mo)和氯(Cl)。

2. 什么是植物的矿质营养?答案:植物的矿质营养指的是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类,这些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3. 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方式有哪些?答案: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方式主要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吸收则不需要。

4. 什么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和能量获取的基本途径。

5. 氮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氮素是植物生长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参与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6. 植物缺磷的症状有哪些?答案:植物缺磷时,通常会出现生长缓慢、叶片变小、颜色变深、果实发育不良等症状。

7. 钾元素对植物有哪些影响?答案:钾元素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调节、酶活性、抗病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缺钾会导致植物叶片边缘焦枯、果实品质下降等问题。

8. 微量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微量元素虽然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低,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酶活性和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都可能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9. 什么是植物营养的平衡施肥?答案:植物营养的平衡施肥是指根据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合理配比肥料中的营养元素,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避免营养元素的过量或不足。

10. 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有哪些?答案: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包括土壤分析、植物组织分析、植物生长状况观察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为施肥提供依据。

2023年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2023年植物营养学上下复习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1 归还学说 21 作物营养临界期 41 氨的挥发2 矿质营养学说 22 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42 腐殖化系数3 最小养分律 23 短距离运送 43 土壤速效钾4 必需营养元素 24 长距离运送 44 土壤缓效钾5 有益元素 25 共质体 45 易还原态锰6 微量元素 26 质外体 46 氮肥运用率7 肥料三要素 27 养分再运用 47 生理酸性肥料8 根部营养 28 质流 48 生理碱性肥料9 根外营养 29 扩散 49 长效氮肥10 自由空间 30 截获 50 包膜肥料11 水分自由空间 31 根际 51 合成有机长效氮肥12 杜南自由空间 32 根际养分亏缺区 52 过磷酸钙的退化13 积极吸取 33 根分泌物 53 磷的固定作用14 被动吸取 34 专一性根分泌物 54 枸溶性磷肥15 离子拮抗作用 35 菌根 55 难溶性磷肥16 离子相助作用 36 强度因素 56 高品位磷矿17 维茨效应 37 容量因素 57 异成分溶解18 离子通道 38 有机氮的矿化 58 闭蓄态磷19 载体学说 39 硝化作用 59 忌氯作物20 离子泵学说 40 反硝化作用 60 复合肥料61 高浓度复合肥料 68 厩肥 75 化成复合肥料62 二元复合肥料 69 绿肥 76 混成复合肥料63 多功能复合肥料 70 以磷增氮 77 绿肥64 多元复合肥料 71 胞饮作用 78 缓冲容量65 中和值 72 鞭尾病 79 灰分66 热性肥料 73 花而不实 80 灰分元素67 冷性肥料 74 激发效应81 养分化学有效性 82 养分空间有效性 83 养分生物有效性84 逆境土壤 85 单盐毒害 86 耐盐机理87 泌盐机理 88 避盐机理 89 基因型90 养分运用效率 91 生物肥料 92 铵态氮肥93 硝态氮肥 94 酰胺态氮肥 95 碳/氮96 铵的晶格固定 97 堆肥 98 生理性缺钙99 再吸取 100 释放 101互换吸附102 基肥 103 追肥 104 种肥105 钙镁磷肥 106 掺和肥料二、填空题1、在固体氮肥中易挥发的是________,•吸湿性强的是________•,•宜作追肥的是_______,最适于作根外追肥的是_________。

植物营养复习题

植物营养复习题

植物营养复习题本章复习题: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和以及植物与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具有、和等作用。

3. 李比希创立的营养的本质是;在实践上,促进了和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今后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

5. 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该6.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第八章1. 氮素是植物体中、等的组成成分。

2. 植物吸收的氮素以形态的和为主,也可以吸收少量形态的氮。

3. 旱地植物吸收NO3- 以吸收为主,被吸收的NO3-在同化之前,必需先还原为。

4. 植物在吸收NH4+时,会释放等量的,因此,介质的pH 值将会5. 酰胺具有、等作用。

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6. 植物的喜铵性和喜硝性是由和同决定的。

7.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缺氮通常表现为。

8. 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在特性方面有何区别?9. 请用连线为如下植物选择一种适宜的氮肥:水稻烟草马铃薯甜菜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钠硝酸铵10. 尿素属会在的作用下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

而铵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

11. 尿素作根外追肥施用时,浓度宜在肥料中缩二脲的含量不能大于。

12. 长效氮肥可分为13. 怎样测定氮肥利用率?我国的氮肥利用率约为多少?14. 如何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5.如何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氮肥?16. 如何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7. 如何根据氮肥特性合理分配氮肥?18. 怎样估算氮肥的用量?目前氮肥适宜用量的范围是多少?19. 为什么提倡氮肥深施?具体如何实施?20. 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21. 为什么氮肥要与磷肥或钾肥配合施用?第九章本章复习题:1. 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C.生命元素)。

它在植物体内的形态与氮和磷( )(A.一样;B.相似;C.不同),主要以( )(A.有机态;B.离子态;C.螯合态)为主。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一、概念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

矿质营养学说:高等绿色植物为了维持生长和代谢的需要而吸收、利用无机营养元素(通常不包括C,H,O)的过程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

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有益元素:非必需营养元素中一些特定的元素,对特定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益,或为某些种类植物所必需主动吸收:当离子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这种跨膜运输为主动吸收被动吸收:当某一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时,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这种跨膜运输为被动吸收根部营养: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到的养分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的根外营养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养分短距离运输:根外介质中的养分从根表皮细胞进入根内经皮层组织到达中柱的迁移过程叫养分的横向运输。

由于其迁移距离短,又称为短距离运输。

养分长距离运输:养分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称为养分的纵向运输。

由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又称为长距离运输养分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这种现象叫做矿质养分的再利用。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绪论小结:1、植物营养学含义;2、施肥在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3、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的内容)第一章(植物营养与根际)1. 影响植物体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是和。

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判断标准可概括为性、性和性。

3.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种,其中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

4.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

5.植物的有益元素中,对于水稻、对于甜菜、对于豆科作物、对于茶树均是有益的。

6.植物吸收养分的全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和等三个阶段。

7.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和等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

8. 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在于: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代谢能量选择性被动吸收主动吸收9.我们学过的主动吸收的机理有和。

10.植物吸收有机态养分的意义在于。

11.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和等。

12. 介质中的离子间存在着作用和作用,从而影响着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13.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和。

14. 植物叶部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和。

15. 影响叶部营养的因素有、、、和等。

16.养分的横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根的、、,最后到达中柱的过程。

17.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可通过和等2种途径进行。

18.养分通过横向运输从外部介质到达中柱的木质部导管至少穿过原生质膜次。

19.养分的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向上,或沿向上或向下迁移的过程。

20. 养分在植物的木质部导管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之间存在着和的相互关系。

2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在轫皮部中的移动性与其再利用程度大小有关,如的移动性较强,故其再利用程度也较大,缺素症会先在出现;而是最难移动的元素,故其再利用程度很小,缺素症会先在出现。

22.在植物体内,较强的养分可通过和在植物的地上部和根部之间循环移动。

23.养分的再利用经历了从的过程。

24.植物根系的类型丛整体上可分为和。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复习资料

植物营养学练习题(8)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4分):1. 生物有效性养分: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2. 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3.交换吸附:带电粒子被带相反电荷的土壤胶体可逆吸附的过程4.养分再利用:早期吸收进入植物体的养分可以被其后生长的器官或组织利用5.生理酸性肥料:植物选择性吸收后导致环境酸化的肥料二、简述3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1、以3-形式主动吸收2、经过硝酸还原作用分两步还原为4+,然后同化为氨基酸,再进一步同化。

3、影响因素:(1)硝酸盐供应水平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2)植物种类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生草本。

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还原强度顺序为:油菜>大麦>向日葵>玉米>苍耳(3)、温度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3 的比例。

(4)、植物的苗龄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 (5)、陪伴离子能促进3-向地上部转移,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2+和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6)、光照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3-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三、在小麦/玉米、小麦/水稻轮作体系中,磷肥应如何分配?为什么?(10分)1、小麦/玉米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玉米、小麦生长期温度的,对磷的需要量高。

2、小麦/水稻轮作,优先分配在小麦上,因为小麦需磷高于水稻、小麦在旱地,磷的有效性低于水稻季。

四、举6种元素,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10分)氮磷钾镁,再利用能力强,缺素先发生在老叶。

铁锰锌,再利用能力低,缺素先发生在新叶硼和钙,再利用能力很低,缺素先发生在生长点五、什么是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10分)1 酸性土壤是低土壤的总称,包括红壤、黄壤、砖红壤、赤红壤和部分灰壤等。

2 主要障碍因子包括:氢离子毒害、铝的毒害、锰的毒害、缺乏有效养分六、双子叶植物与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20分)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在缺铁时,根细胞原生质膜上还原酶活性提高,增加对3+的还原能力,质子和酚类化合物的分泌量加大,同时增加根毛生长和根转移细胞的形成,其适应机理称作机理Ⅰ。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植物营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营养元素:植物体用于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完成生命周期所需的化学元素.2、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3、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4、有益元素:某种元素并非是植物必需的,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5、被动吸收:不需要代谢能的扩散作用,离子吸收运动的方向顺电化学势梯度.6、扩散作用:分子或离子顺化学势或电化学势梯度转运的现象.带电离子的扩散取决于电化学梯度;分子的扩散则取决于化学势梯度.7、协助扩散: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转运机构(通道蛋白、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势梯度的转运现象. 8、主动吸收:需要代谢能、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离子转运.9、截获:养分在土壤中不经过迁移,而是根系生长过程中,直接从与根系接触的土壤颗粒表面吸收养分.10、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土壤水分由土体向根表流动,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11、扩散:当根系截获和质流不能向植物提供足够的养分时,在根系表面出现一个养分耗竭区,使得土体与根表产生了一个养分浓度梯度,养分就沿着这个养分浓度梯度由土体向根表迁移,这就是养分的扩散作用. 12、拮抗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作用, 13、协助作用:是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14、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15、最大效率期:在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起最大效能的时期. 16、根外营养:植物除可从根部吸收养分之外,还能通过叶片(或茎)吸收养分.17、矿质养分的再利用:植物某一器官或部位中的矿质养分可通过韧皮部运往其它器官或部位,而被再度利用. 18、趋肥性:根系的生长和分布在施肥点周围或有机肥周围,根系密集,而在养分缺乏的地方根系较少. 19、有机肥料:天然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或发酵而成的一类肥料.20、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H4+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NO3-的过程.21、反硝化作用:土壤中的NO3-在通气不良好的条件下由微生物转化为气态N损失的过程. 22、氨挥发:氨自土表或水面(水田)逸散到大气造成氮素损失的过程. 23、氮肥利用率:作物吸收的肥料N量占所施肥料中总N量的百分率.24、非专性吸附在酸性条件下,有些黏土矿物,或铁、铝胶体表面质子化后带正电荷,而吸附磷酸根等阴离子. 25、专性吸附: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氧化物对磷的吸附. 26、复混肥料: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27、混成肥料:由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与复合肥经加湿造粒而成的肥料.28、掺合肥料(BB肥):由几种颗粒大小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经简单混合而成. 29、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30、厩肥:家畜粪尿和各种垫圈材料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31、堆肥:是以作物秸秆为主,掺入人、畜粪尿积制而成的肥料.32、沤肥:利用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加入人畜粪尿沤制而成的肥料.33、植物营养的连续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吸收养分,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36、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37、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量才能继续增长.38、报酬递减律: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39、肥料效应函数:在配方施肥过程中,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数量依变关系,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方程称. 40、肥料效益的边际分析:研究作物配方施肥过程中肥料投入成本与产品产出利润变化规律的一种经济效益. 二、填空题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种.水稻除了需要所有植物都必需的元素外,还需要硅.13 2.土壤中养分向根部迁移的途径有截获、质流、扩散三种形式.313.作物营养临界期大多发生在幼苗期,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大多发生在生长最旺盛和形成产量的时期.3584.土壤酸、碱性影响作物根系对养分吸收,在酸性环境,植物吸收阴离子较多;在碱性环境,吸收阳离子较多.(在酸性环境下植物会更多的吸收阴离子,同时抑制阳离子吸收,放出OH ,使环境向中介点移动.在碱性环境中更多吸收阳离子,抑制阴离子交换,向外放出较多H,同样使外部环境向中性移动.这也明确解释出植物的逆境抗性,突出适应性,说明了植物吸收物质是溶液PH变化的原因.)5.根系吸收养分的主要形态是水溶性离子.23 696.根系吸收养分最多、最快的部位是根毛区 .33 7.植物吸收氮的形态主要是硝态氮、铵态氮.107 8.目前化学氮肥的利用率一般为20-50%左右.1339.影响碳酸氢铵挥发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和结晶粒度.12710.在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有形成较多的硫酸钙,使土壤板结.128 11.尿素(酰胺态氮肥)比其它氮肥更适合于作根外追肥.131 12.施用碳酸氢铵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是深施.12713.在石灰性土壤上,由于有足够的碳酸钙存在,因此在这种土壤上长期施用硫酸铵不会增加土壤酸性.128 14.不宜作种肥的氮肥是碳酸氢铵、氯化铵、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127 129 13013115.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其损失部分的去向是铵态氮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及其反硝化作用脱氮、地表径流.133 16.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形态是正磷酸盐.142 17.过磷酸钙的利用率一般为10-20%.18.在油菜一水稻或绿肥一水稻轮作中,磷肥的重点应分配在油菜、绿肥作物上.160 19.钙镁磷肥宜选择酸性土壤施用154.20.过磷酸钙的有效性与土壤酸碱性关系密切,一般土壤反应在微酸性至中性范围内,相对有效性最高.153 21.钾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态主要是K2O.+-22.影响土壤固定钾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粘土矿物种类.178 23.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形态是K2CO3.24.在干旱年份,常出现棉花红叶茎枯病,这是缺钾元素.25.在植物体内已知有60多种酶需要一价阳/钾离子来活化.168 26.氯化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60%.181 27.硫酸钾中氧化钾的含量是 50-52%.182 28.草木灰高温燃烧,钾的有效性低.18429.钙与细胞膜的透性有关,缺钙时质膜的透性增加.233 30.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主要以难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存在. 31.植物吸收的硼形态是硼酸(H3BO3).19032.常作根外追肥的硼肥有硼砂、硼酸.196(叶面喷施) 33.常作根外追肥的锌肥有硫酸锌.20434.容易产生锰毒害的是强酸性质土壤和淹水条件土壤.22035.豆科作物缺钼(Mo)营养元素时,瘤很少而固氮能力减弱.21336.缺锌使植株矮小、叶小节间短、呈簇生状,因缺锌不能合成色氨酸.198 37.植物吸收锌的形态是Zn.197 38.植物吸收钼的形态是 MoO4.21339.复混肥有效养分含量的表示法用阿拉伯数字,并按N-P2O5-K2O顺序标出N、P2O5、K2O在复混肥料中所占的百分率.252 40.掺合复合肥可以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251 41.从养分看复合肥的优点是性质稳定.25142.目前克服化合复合肥养分比例固定的缺点可以用单质肥料调节.266 43.总养分含量≥30%为中浓度复合肥.25244.三元肥料总养分含量 25-30%,为低浓度复合肥.25245.为了克服复合肥的缺点,今后研究适合当地不同土壤,作物要求的专用型复合肥品种.252 46.对一般土壤和作物,可选用通用型的三元复合肥料.252 4.人粪尿因含氮多相对磷、钾少,常作氮肥施用.270 48.新鲜人尿中有机态氮的主要形态是尿素.28349.人粪尿贮存的目的是人粪尿中大量有机态养分要分解(贮存腐熟)后才易被作物吸收;杀死粪便中的病菌、虫卵.284 50.人粪尿加入石膏的作用主要是稳定氮素.(人粪尿里添加石膏,石膏中蕴含的硫酸钙与人粪尿中的氨发生化学反应,能生成硫酸铵,从而起到稳定氮素的目的.) 51.从马粪性质看是属于热性肥料.288 52.从牛粪性质看是属于冷性肥料.28753.新鲜牲畜尿比人尿中的有机态氮较难分解,主要牲畜尿含尿酸形态的氮较多.284-89 54.腐熟人粪尿中氮素形态是碳酸铵,氨基酸、氨、CO2、有机酸、碳酸、甲烷.284 55.复杂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无机化合物的过程称生物降解.56.由有机物的矿物质化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再通过某些微生物的作用合成为比原来更复杂的腐殖质称为腐殖化2-2+过程.57.豆科植物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由于它们能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31758.豆科绿肥增施磷肥的作用是调节土壤中N/P比值,协调土壤氮、磷供应,从而充分发挥绿肥的肥效,提高后茬作物产量.33959.C/N比值是植物性物质分解时,对提供土壤有效氮的重要指标. 60.堆肥材料的含水量应掌握在最大持水量60-70%.30661.堆肥中加入石灰的作用是中和酸性物质调节pH和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30662.现代农业化学的奠基人是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三个学说.4 63.肥损失的途径有挥发、固定、淋湿等.64.为了满足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作物全生育期需要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方式施肥,这些施肥方式有基施、种施、追施.(播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肥; 播种同时施肥;在植物生长发育期间施肥.)65.缺钙时,番茄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花椰菜出现褐心病.191、193 66.复合肥料发展趋势是浓缩化、复合化、液体化、缓效化和专用化.67.配方施肥是指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68.目前农业生产中经常施用的磷肥或含磷肥料有水溶性:过磷酸钙、冲过磷酸钙、氨化过磷酸钙,弱酸性:钙镁磷肥、钢渣磷肥、沉淀磷肥、脱氟磷肥,难溶性:磷矿粉、鸟类磷矿粉、骨粉,施用的硼肥有硼酸、硼砂、制硼酸后的残渣.151 19669.最适合做叶面肥的氮肥是酰胺态氮肥[尿素CO(NH2)2].13170.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方式有截获、质流、扩散.31 71.作物缺钾首先表现在老叶,而缺硼首先表现在新叶.36272.硝态氮被根系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经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转化为NH3,才能进一步同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其中该酶含有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钼作为辅基才具有活性.21373.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2个时期对作物营养最为关键,这2个关键时期是营养临界期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74.常见的有机肥有:粪尿肥、堆沤肥、绿肥、杂肥.75.植物吸收磷营养的形态是正磷酸盐、吸收铁的形态是硫酸亚铁.76.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77.作物吸收NH4使根际变酸,吸收 NO3使根际变碱.(填“酸、碱”)78.氮肥种类很多,根据其形态可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和缓效氮肥等. 三、问答题:1、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2)体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3)施肥手段:良好生长环境(4)植物遗传特性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 2、说说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答;三条标准(1)必要性: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2)不可替代性:缺少这种元素后,植物会出现特有+-的症状,而其它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减轻或消失.(3)直接性:这种元素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3、叶面营养有何优缺点:答优点:叶面施肥见效快,效率高,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并可同时施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在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叶面喷施可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在土壤养分有效性较低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叶面施肥通常是一种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有效途径.缺点:肥效短暂,每次施用养分总量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其它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好.4、根际微生物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2)活化与竞争根际养分; (3)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菌根与土襄养分有效性.5、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硝态氮的共同特性是什么?答:(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2)NO3-N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7、钾对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主要有哪些?答:①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并能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②使核仁、种子、水果和块茎、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③提高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果实中VC含量;④加速水果、蔬菜和其他作物的成熟,使成熟期趋于一致;⑤增强产品抗碰伤和自然腐烂能力,延长贮运期限;⑥增加棉花、麻类作物纤维的强度、长度和细度,色泽纯度.8、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哪些?答:(1)根据气候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3)根据氮肥特点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4)根据作物种类、品种特性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5)氮肥深施; (6)与有机肥、磷、钾肥配合施用;(7)与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 9、普通过磷酸钙在施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过磷酸钙集中施用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减少磷与土壤的接触,增加与根系的接触;利于磷的扩散与吸收.常用的方法有沟施、穴施、苗床施肥、带状施肥等.(2)过磷酸钙与有机肥配合施用;(3)在强酸性土壤上,施肥前,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4)根外施肥. 10、提高土壤磷肥利用率的途径?答:(1)根据作物及轮作制度合理施用磷肥;在水旱轮作中,重点在旱作;在小麦-玉米轮作中,重点在小麦;磷肥优先施用在敏感作物上(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磷肥首先施用在缺磷土壤上;水溶性磷肥施用在石灰性和中性土壤上;弱酸溶性磷肥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壤上(3)磷肥与有机肥、氮肥、钾肥配合施用(4)提高磷肥施用技术: 在固磷能力强的土壤上,采取集中施肥技术,在固磷能力弱的土壤上,采取分散施肥的方法. 11、钾在植物中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答:(1)维持细胞膨压,促进植物生长;(2)调节气孔的运动;(3)提高酶活性;(4)、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的运输;(5)钾。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截获:根系伸展与土壤中直接与养分接触并吸收养料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而引起的3.扩散:在根际土壤和土体之间出现养分浓度差时所引起的养分迁移现象4.叶部营养:植物除可以从根部吸收养分外,还能通过叶片吸收养分,特别是在根部营养受阻情况下起辅助作用5.拮抗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抑制植物对另一离子吸收,也就是增加了一种离子的供给量会降低另一种离子在植株中浓度。

6.协助作用:某一离子的存在,能够促进植物对另一离子的吸收,也就是增加了一种离子的供给量会增加另一种离子在植株中浓度。

7.同离子效应:两种含有相同离子的盐(或酸、碱)溶于水时,它们的溶解度(或酸度系数)都会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8.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这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弥补了。

9.植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营养物质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对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是最多的时期。

10.过磷酸钙退化作用:过磷酸钙由于含有游离酸,易吸湿结块,是肥粒的物理性质变差,其中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钙、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11.复合肥料:所含氮、磷、钾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或两种以上的肥料,也叫源合肥料。

12.有机肥料: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积制或直接耕埋施用的一类自然肥料。

13.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14.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维持生命活动。

15.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

16.矿物营养学说: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有机肥料对植物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的有机物质,而是有机物质分解成的作用。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第一早一、名词解释植物营养肥料矿物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二、填空1、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肥料按组分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按来源分为农家肥和商品肥;按主要作用分为直接肥和间接肥;按肥效快慢分为速效肥和迟效肥。

4、海尔蒙特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

5、李比希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

6、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是由鲁茨在1843年创立的。

7、李比希创立的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在理论上否定了腐殖质营养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矿物质营养;在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根据李比希的养分归还学说,归还土壤养分的方式应该是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

9、最小养分律告诉我们,施肥应有针对性,应合理施用。

10、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生物田间试验法、生物模拟法、化学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核素技术法和酶学诊断法。

三、简述题:我国肥料资源有何特点?肥料利用存在什么问题?第二早大量营养兀素1、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2)营养元素间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3)营养元素间的相互相似作用(4)活性氧2、填空题(I)一般新鲜植物含有70%-95的水分,5%-30%勺干物质。

干物质中绝大部分是有机质,约占干物质重的90%-95%矿物质只有5%-10咗右,也称为灰分。

(2)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根据质量分数的高低,将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分为大量营养元素、中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氮、磷和钾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

(4)作物缺氮时,叶色转淡,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症状首先出现在下部叶子,而后逐渐向上蔓延。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题型:名词解释(10个,20分)填空(15空,15分)选择(10题,10分)问答题(7题,55分)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2.养分归还学说3.最小养分律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5.有益元素6.维茨效应7.截获8.质流9.扩散10.质外体(途径)11.共质体(途径)12.自由空间13.水分自由空间14.杜南自由空间15.被动吸收16.主动吸收17.离子泵18.离子通道19.离子间的协助作用20.离子间的拮抗作用21.根外营养/叶部营养22.植物营养临界期23.植物营养最大效益期24.根际25.短距离运输(横向运输)26.长距离运输(纵向运输)27.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28.土壤养分的容量因素29.土壤养分的缓冲容量30.根分泌物31.专一性根分泌物32..菌根33.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问答题1.李比希创立了哪三个学说?请谈谈李比希对植物营养学科的贡献。

2.如何判断某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各包括哪些元素?3.植物对矿质养分的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有何区别? (举例说明)4.根系是如何吸收养分的?举例说明5.叶面施肥有何优点? 它能否取代根部施肥? 为什么?叶面施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6.养分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中运输的动力和方向?7.氮钾在植物体内的循环状况?8.养分在韧皮部移动能力的大小、养分的再利用程度及其相应的植物缺素部位之间的联系?9.养分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相互转移?10.说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输?植物体内氮的作用(与植物缺氮的症状相联系)?11. 如何对NH4+-N与NO3—N的营养作用做出正确评价?其肥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12.植物体内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哪些?13.磷素营养为什么具有增加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缓冲能力最大?14.某些植物缺磷茎基部呈紫红色的原因?15.钾与植物抗性的关系?16.钾为什么被称为品质元素?17.试说明钾对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的原因。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植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是()。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A2. 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是()。

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C3. 植物营养学中,氮磷钾被称为()。

A. 大量元素B. 微量元素C. 常量元素D. 必需元素答案:A4.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主要通过()。

A. 渗透作用B. 主动运输C. 扩散作用D. 被动运输答案:B5. 植物缺磷时,首先表现在()。

A. 老叶B. 新叶C. 茎部D. 根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

A. 碳、氢、氧B. 氮、磷、钾C. 钙、镁、硫D. 铁、锰、锌答案:ABC2. 植物营养学中,微量元素包括()。

A. 铁、锰B. 锌、铜C. 硼、钼D. 钙、镁答案:ABC3. 植物营养缺乏症的表现通常包括()。

A. 叶片发黄B. 生长缓慢C. 花果减少D. 茎干脆弱答案:ABCD三、填空题1.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是植物对______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

答案:养分2.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______和______。

答案:土壤、空气3. 植物体内含量超过0.1%的元素被称为______元素。

答案:大量4. 植物营养学中,______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元素。

答案:必需5.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四、简答题1. 简述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植物营养学主要研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以及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

它还涉及植物营养与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2. 描述植物缺氮和缺磷的症状有何不同。

答案:植物缺氮时,叶片发黄,生长缓慢,茎细弱,花果减少。

而缺磷时,新叶呈暗绿色或紫色,老叶变黄,茎和根的生长受阻,花果减少。

五、论述题1. 论述植物营养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答案:植物营养学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营养元素、肥料二、回答题1.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3.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植物的营养成分一、回答题1、判断必需营养元素的依据是什么2、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些按其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可划分为哪几类3、肥料三要素指哪些元素为什么4、什么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律对生产有什么指导作用5、什么是有益元素和有毒元素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一、概念1、自由空间2、生物膜3、截获4、质流5、扩散6、主动吸收7、被动吸收8、根外营养9、根外追肥 10、短距离运输 11、长距离运输 12、养分的再分配和再利用 13、养分协助作用 14、养分拮抗作用二、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器官有()、()。

2、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途径是()→()→()→()。

3、植物根系吸收养分最活跃的部位是(),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是()。

4、根系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形态有()、()和()。

5、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和(),其中()是长距离内补充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是短距离内运输养分的主要方式,其动力是()。

6、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方式有()和()。

7、根系吸收有机养分的机理有()、()和()。

8、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和()。

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和()。

三、回答问题1、根系主要靠什么部位吸收养分在生产实践将肥料施在什么位置较好为什么2、土壤养分向根系迁移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3、根系吸收养分的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和区别是什么4、植物茎叶吸收养分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生产实践中应如何调控环境条件以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根系吸收的养分有哪些去向7、根外营养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只能作为根部施肥的一种补充8、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分别是什么9、论述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再分配的意义10、根据养分在植物体内再分配和再利用能力可将植物营养元素分为哪几类分别与缺素部位有什么关系第四章植物营养特性一、概念1、植物营养性状2、基因3、基因型4、表现型5、基因型差异6、植物养分效率7、肥料农艺效率8、肥料生理效率 9、相对产量 10、施肥增产率11、养分吸收效率 12、养分运转效率13、养分利用效率 14、植物营养期15、作物营养阶段性 16、作物营养连续性17、作物营养临界期 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19、根系阳离子交换量(CEC) 20、根际 21、菌根 22、根长 23、根密度24根/冠比 25、根际效应 26、高效植物和耐性植物 27、遗传力 28、根系活力二、简答论述1、试述研究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意义。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植物营养学复习题及其答案

植物营养学名词接受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和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效用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的产量受土壤中含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螯合剂和微量元素一起螯合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5.离子间的协助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能促进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即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和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和9、绿肥的激发效应;新鲜绿肥施入土壤后能促进原有有机质矿化10、玻璃微量元素肥料;将玻璃和微量元素熔融,然后研磨的粉末物11、掺混肥;几种单质肥按一定的比例掺混而成的复合肥料12、根际;距植物根表面一厘米以内的根区土壤,其生物活性较高被13、闭蓄态磷;被铁铝膜包庇起来的磷酸盐14、土壤养分容量因素;土壤养分的总量,表示土壤能够供应养分能力的大小15、作物营养临界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

16、交换性钾;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可以与溶液中交换性的钾。

17、土壤养分强度因素;存在土壤溶液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18、活性锰;指高价Mn的氧化物中易被还原成Mn2+的那一部分。

19、;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

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论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是同等重要的。

20、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21、根外营养。

植物通过叶部吸收养分进行营养的叫做根外营养22. 归还学说:为保持地力,应向土壤中归还被植物吸收的元素;23. 根际:根周受植物生长、吸收、分泌显著影响的微域土壤;24. 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25. 质外体:细胞膜以外的植物组织的连续体;26. 作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失调最为敏感的时期。

6788植物营养学(附答案)

6788植物营养学(附答案)

6788植物营养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1. 作物吸收养分物质最根本的特点就是(B)。

A.养分供给越多,根吸收的就越多B.具有选择性C.优先吸收小的物质D.吸收供给量最少的那种养分物质2. 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髙,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B)。

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B.经常喷施叶面肥C.扩大叶面积,增加其吸收能力D.加强灌溉,促进叶片发育3. 养分归还原理建立的基础是(B)。

A.作物养分吸收B.土壤养分贮量有限性C.维持和提髙土壤肥力D.获得髙产4. 如果前茬作物是油菜,后茬作物种小麦,应该(A)。

A.减少磷肥的施用B.增加磷肥的施用C.减少氮肥的施用D.增加氮肥的施用5. 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铵的土壤,pH值会(B)。

A.升髙B.降低C.不会受到影响D.大幅度变化6. 我国南方旱地改为水田时,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D)A.磷酸盐的溶解B.有机物质的分解C.铁铝磷酸盐转化为钙镁磷酸盐D.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7. 硫是一些氨基酸的组成元素,对作物品质影响大的是(C)。

A.禾本科作物B.豆科作物C.十字花科作物D.蔷薇科植物8. 堆肥调整C/N,以使其分解速度快,腐殖质形成较多,一般是(B)。

A.80:1~100:1B.40:1~50:1C.25:1~30:1D.15:1~20:19. 施用硝酸磷肥效果比较差的作物是(A)。

A.豆科作物B.禾谷类作物C.十字花科作物D.茄果类作物10. 一般来说腐殖质的吸附能力(A)。

A.比黏土矿物强B.比黏土矿物弱C.与黏土矿物几乎相同D.比原生矿物强二、多选题1. 土壤水分类型有(ABC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 土壤养分离子到达根表面的途径有(ABC)。

A.接触交换B.质流C.扩散D.转移3. 我国土壤学家将我国土壤质地分为(BCD)。

A.砂质壤土B.砂土C.壤土D.粘土4. 根据其溶解特性,磷肥一般分为(ABC)。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营养学试题(1)一、填空:(每题1分,计20分)1、目前国内研制的二大类缓效氮肥就是(合成有机氮肥 )与(包膜氮肥 )。

2、玉米白芽症就是缺乏元素(锌 )。

3、需硫元素较多的作物主要有(十字花科 )科与(百合科 )科。

4、尿素最适宜作叶面喷肥,因为尿素具有(分子小易透过膜),(中性有机分子不损伤叶片),(湿润叶片时间长 )等优点。

5、具有调节原生质胶体水合度的主要营养元素就是(钙 )与(钾 )。

6、磷肥按其溶解状况可分为(水溶性),(弱酸溶性),(难溶性)。

7、在堆肥过程中,初期要创造较为(好气 )的条件,为(升温 )并(分解 ),后期要创造较为(厌气 )的条件,利于(保肥 )与(腐殖质形成 )。

8、新开垦的沼泽土最易缺乏的元素就是(铜 )。

二、选择(每空1分,计10分)1、下列哪种元素对水稻有特殊作用( B )A、钠B、硅C、钛D、钴2、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酸性肥料( C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3、水稻移栽后返青慢,出现僵苗就是缺少元素( A )A、硫B、氮C、钙D、锰4、在哪种pH 条件下,土壤磷不易被固定( A )A、6、0-6、5B、7、5-8、0C、<5、0D、>8、05、施用哪种氮肥最易引起土壤板结( C )A、尿素B、碳铵C、氯化铵D、硝铵6、小麦不稔症(不结粒)就是缺少元素( A )A、硼B、锌C、铁D、钼7、作物幼叶粘化,弯曲就是缺少哪种元素( A )A、钙B、钾C、硫D、镁8、下列哪种肥料就是生理碱性肥料( B )A、尿素B、硝酸钠C、硫铵D、硝铵9、秋季秸秆还田配合施用哪种氮肥效果最佳( D )A、硫铵B、尿素C、硝铵D、石灰氮10、甜菜心腐病就是缺乏元素( B )A、镁B、硼C、铁D、钠三、解释概念:(每题3分,计24分)1、晶格固定态铵;被2:1型粘土矿物晶格所固定的矿化铵与施入的铵2、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时期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数量最少的养分控制4、鳌合态微量元素肥料;将鳌合剂与微量元素鳌合后所制成的微量元素肥料5、混成复合肥;几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而成的复合肥料6、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在溶液中一种养分的存在抑制另一种养分的吸收7、磷的等温吸附曲线;土壤固相表面吸附的磷与其接触的液相磷,在恒温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所存在的磷浓度间的关系曲线8、土壤供氮能力: 指当季作物种植时土壤中已积累的氮与在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所矿化释放的氮量总与四、简答题:(计26分)1、铵态氮肥深施为什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5分)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与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与反硝化脱氮,深施有利于根系下扎,扩大根的营养面积,深施有利于增加铵在土壤中的扩散面积,增加根的吸收机会2、土壤养分迁移的主要方式及影响因素? (5分)截获,质流,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木质部汁液与韧皮部汁液的特性有何差别?
73、根据养分再利用程度将元素分类。
74、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
第九章
75、解释概念:源,库,压力流学说
76、举例说明矿质元素对作物源库关系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77、举例说明矿质营养元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第十章
78、解释概念: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型差异
65、质子泵在离子跨膜运输中有何意义?
66、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养分的吸收?
67、什么是养分的临界期、养分最大效率期?
68、叶面营养有哪些特点?
69、在哪些情况下应用根外施肥技术效果较好?
70、影响叶面追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
71、解释概念:质外体、共质体、根压、伤流液、交换吸附、再吸收、养分再利用
六、植物缺锰和锰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七、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10分)
八、叶面营养有哪些特点?(10分)
九、什么是石灰性土壤?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10分)
试题十二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
1.生物有效性养分2.质外体3.交换吸附4.养分再利用5.质子泵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五、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六、影响叶面追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0分)?
七、以水稻为例简述硅的营养作用(10分)?
八、根据养分再利用程度将元素分类。(10分)
九、简述植物矿质营养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10分)
试题五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15分):
1、伤流液2、源、库3、截获4、根分泌物5、基因型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水稻稻瘟病
2、燕麦灰斑病
3、甜菜腐心病
三、如何按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对营养元素分组?(10分)
四、硝酸还原酶的形成特点及其主要成份是什么?(10分)
五、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六、缺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七、影响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10分)
1.生物有效性养分2.质外体3.养分的临界期4.最小养分律5.载体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水稻胡麻叶斑病
2、番茄脐腐病
3、小麦穗而不实症
三、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四、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五、什么是菌根?它为什么能促进植物吸收磷(10分)?
1、水稻稻瘟病
2、花椰菜鞭尾病
3、甜菜腐心病
三、植物营养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10分)
四、简述NH4+的吸收机理及其对根际pH值的影响(10分)?
五、植素在磷代谢中有何作用(10分)?
六、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10分)?
七、植物缺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八、简述镍在植物体内尿素代谢中的意义。(10分)
八、铝毒对植物有哪些危害?(10分)
九、举6种元素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10分)
பைடு நூலகம்试题六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
1、根压2、再吸收3、质流4、根际5、表现型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水稻胡麻叶斑病
2、花椰菜鞭尾病
3、棉花的蕾而不花
六、钼为什么能影响氮素代谢及固氮(10分)?
七、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10分)?
八、在哪些情况下应用根外施肥技术效果较好(10分)?
九、哪些植物植物需硫较多,为什么(10分)?
试题二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15分):
1、生物有效性养分2、共质体3、养分的最大效率期
4、根分泌物5、离子通道
七、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养分的吸收?(10分)?
八、木质部汁液与韧皮部汁液的特性有何差别(10分)?
九、钙为什么能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壁(10分)?
试题三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15分):
1、根压2、共质体3、截获4、根分泌物5、交换吸附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三、如何按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对营养元素分组?(10分)
四、有哪些酶参与氮同化过程?其英文缩写是什么?(10分)
五、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六、缺钾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七、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0分)
八、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有哪些?(10分)
九、举6种元素说明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10分)
79、简述植物矿质营养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
80、举例说明遗传育种技术在营养性状改良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81、什么是酸性土壤?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82、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
83、铝毒对植物有哪些危害?
84、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有哪些?
85、什么是石灰性土壤?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
试题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共15分):
九、什么是石灰性土壤?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10分)
试题十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
1.生物有效性养分2.质外体3.养分的临界期4.最小养分律5载体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番茄脐腐病
2、燕麦灰斑病
3、小麦穗而不实症
三、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1、水稻胡麻叶斑病
2、花椰菜鞭尾病
3、棉花的蕾而不花
三、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四、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五、钼为什么能影响氮素代谢及固氮?(10分)
六、植物缺锰和锰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七、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10分)
八、叶面营养有哪些特点?(10分)
1、番茄脐腐病
2、燕麦灰斑病
3、小麦穗而不实症
三、植物营养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10分)
四、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10分)
五、磷如何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10分)
六、植物缺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10分)
七、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0分)
八、什么是根分泌物,主要包括哪些成分?(10分)
42、铜与光合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
43、缺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4、锌与光合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
45、锌为什么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46、植物缺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47、钼为什么能影响氮素代谢及固氮?
48、氯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
49、质膜与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受哪些离子的激活?
第五章
七、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有哪些?(10分)
八、双子叶植物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10分)
九、什么是石灰性土壤?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10分)
试题九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
1、养分再利用2、养分临界期3、扩散4、质子泵5、共质体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生物有效性养分2.共质体3.养分的最大效率期4.根分泌物5.离子通道
二、指出下列植物病害可能与何种元素缺乏有关,并简述原因(共15分)
1、水稻胡麻叶斑病
2、花椰菜鞭尾病
3、棉花的蕾而不花
三、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在哪些?(10分)
四、钾促进蔗糖向韧皮部运输的机理是什么(10分)
五、禾本科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是什么?(10分)
50、以水稻为例简述硅的营养作用。
51、举例说明不同植物钠钾离子替代作用程度大小。
52、钴为什么是豆科植物所必需?
53、简述镍在植物体内尿素代谢中的意义。
54、硒如何提高植物抗氧化作用?
55、铝对植物有哪些有益作用?
第六章
56、解释概念:生物有效性养分、截获、质流、扩散、根际
57、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有哪些?
16、什么是菌根?它为什么能促进植物吸收磷?
17、钾促进蔗糖向韧皮部运输的机理是什么?
18、钾离子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及缺钾的危害?
19、钾离子如何调控气孔开放?
20、为什么说钾是“稳产元素”?
21、供钾可减轻哪些作物病害?
22、植物缺钾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第三章
23、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有何特点?
24、钙为什么能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壁?
58、根系特性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59、影响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60、什么是根分泌物,主要包括哪些成分?
61、根际微生物如何影响养分有效性?
第七章
62、解释概念:自由空间、水分自由空间、杜南自由空间、阳离子交换量、离子通道、载体、质子泵
63、离子被动吸收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是什么?
64、离子主动吸收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是什么?
25、钙如何参加“第二信使”传递?
26、缺钙的发生部位及典型症状是什么?
27、缺钙与哪些植物病害在关?
28、镁如何影响光合作用?
29、镁如何活化ATP酶?
30、缺镁的发生部位与典型症状是什么?
31、哪些植物植物需硫较多,为什么?
32、缺硫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第四章
33、铁如何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和电子传递?
8、硝酸还原酶的形成特点及其主要成份是什么?
9、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
10、简述NH4+的吸收机理及其对根际pH值的影响
11、有哪些酶参与氮同化过程?其英文缩写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