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婚姻观念
中国农村夫妻CHINA
![中国农村夫妻CHINA](https://img.taocdn.com/s3/m/175eb6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c.png)
中国农村夫妻引言中国农村夫妻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家庭结构,由丈夫和妻子组成。
这种家庭结构在中国农村地区广泛存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农村夫妻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特点1. 家庭角色分工在中国农村夫妻中,家庭角色分工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传统上,丈夫负责外出务工和农田耕作,而妻子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子女。
这种家庭角色分工的分配方式对夫妻关系和家庭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2. 互助和支持中国农村夫妻之间互助和支持也是其特点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生活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夫妻之间必须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3. 传统价值观念中国农村夫妻在传统价值观念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尊重长辈、重视亲情、尊重传统是中国农村夫妻的传统价值观念。
二、问题1. 婚姻状况尽管中国农村夫妻在传统价值观念和相互支持方面具有优势,但婚姻状况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性别比例失衡、婚龄较早和婚姻关系稳定性不高是中国农村夫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 家庭经济压力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困难,中国农村夫妻面临的家庭经济压力也较大。
尤其是在农民工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夫妻之间经济收入的分配和家庭生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3. 教育问题中国农村夫妻的子女教育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农村夫妻可能面临着孩子教育的困境。
高等教育机会的缺乏以及教育质量的不高成为制约农村夫妻子女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三、发展趋势中国农村夫妻的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变革等。
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发展趋势:1. 婚姻年龄推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机会的增加,女性在中国农村地区婚姻年龄可能会推迟。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为成熟和独立的女性群体。
2. 家庭结构多样化在社会变革的推动下,中国农村夫妻的家庭结构也将更加多样化。
例如,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和跨国婚姻等新型家庭形式可能在中国农村地区逐渐出现。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4690c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d.png)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婚姻观的差异 - 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婚姻是人生中一项重要的决定,而人们对于婚姻的观念和态度往往受到城市和农村环境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和农村年轻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婚姻观差异。
本文将探讨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和态度的对比,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婚姻观的形成因素在谈论婚姻观的差异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婚姻观的形成因素。
首先,婚姻观往往受到文化和传统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这对于个人的婚姻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社会经济环境也是塑造婚姻观的重要因素。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导致了两者在婚姻观上的差异。
再者,受教育程度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也会影响婚姻观的形成。
二、城市年轻人的婚姻观在城市的年轻人群体中,婚姻观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城市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
在追求事业和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将婚姻放在事业之后。
其次,城市年轻人普遍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他们更加注重婚姻伴侣的素质和共同语言。
因此,在选择伴侣时,他们更加看重对方的能力和兴趣爱好。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的开放和多元化,城市年轻人对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角色也更加开放和包容。
三、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与城市年轻人相比,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农村年轻人更加注重家庭和传统观念。
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乡村土地的束缚,他们常常将家庭看作是重要的价值追求。
因此,在选择伴侣时,农村年轻人更加关注对方家庭的背景和传统观念。
其次,农村年轻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婚姻伴侣的要求往往不那么高。
他们更看重对方的贤良和道德品质。
此外,农村年轻人在生活环境的限制下,对于家庭责任和传统分工的要求也更加重视。
四、婚姻观的差异原因分析城市和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差异源于他们生活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首先,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社会经济环境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这为城市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并且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追求个人价值的能力。
农村娶妻难的解决方法
![农村娶妻难的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9b818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b.png)
农村娶妻难的解决方法农村娶妻难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贫困地区,更是让很多年轻人感到无从下手。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逐渐开放,农村娶妻难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农村娶妻难的解决方法。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婚姻观念农村地区的婚姻观念相对比较传统,很多人认为男人要娶妻生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女人则要顺从男人的意愿。
这种观念的存在,不仅会让女性失去自我,也会让男性在婚姻中处于强势地位,导致婚姻不幸福。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婚姻观念,让人们认识到婚姻是平等的,男女双方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发言权。
二、加强交流,扩大婚姻范围农村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村庄里生活,很难接触到外界的人。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交流,扩大婚姻范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到外界的人,从而增加婚姻的选择范围。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举办婚姻交友会等方式来实现。
三、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婚姻条件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很多人都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是导致农村娶妻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婚姻条件,让更多的人愿意留在农村地区生活。
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式来实现。
四、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婚姻生育政府也可以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婚姻生育。
可以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生育津贴等方式来鼓励年轻人结婚生育,从而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缓解农村娶妻难的问题。
农村娶妻难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多种措施来缓解。
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有更多的选择,让婚姻更加美满幸福。
农村振兴的农村婚姻与家庭关系
![农村振兴的农村婚姻与家庭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a8e32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1.png)
农村振兴的农村婚姻与家庭关系一、农村人口流失与婚姻现状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失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年轻人纷纷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导致了农村的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这种情况对农村婚姻和家庭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婚恋观念的改变过去,农村的婚姻观念主要以传统的父母包办婚姻为主,强调门当户对和男尊女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民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婚姻幸福感,他们更倾向于自主选择伴侣。
三、城市化带来的冲击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失的现象。
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农村人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生活,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分离和破裂。
这种情况也对婚姻和家庭关系产生了挑战。
四、文化差异的摩擦随着人口流失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差异也愈发明显。
这些差异在农村婚姻和家庭关系中可能引发冲突和矛盾。
例如,城市女性更加独立和坚持自我,而农村男性可能更加倾向于传统的婚姻和家庭模式。
五、产权问题与婚姻稳定农村的产权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困扰。
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产权问题可能会导致夫妻双方的矛盾增加。
例如,土地的分配和继承问题可能成为夫妻之间争议的焦点,影响到婚姻的稳定性。
六、经济因素与家庭关系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条件也相对较差。
这可能对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经济压力和贫困可能导致夫妻之间的矛盾和压力增加,影响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七、教育与家庭关系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城市的教育条件更好。
这可能导致一些年轻人选择留在城市生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流失。
同时,农村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也可能对农村家庭关系产生影响。
八、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农村婚姻和家庭关系中,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观之间常常发生碰撞。
例如,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应该养家糊口,而女性则应该负责家务和照顾子女。
但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妇女也开始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发展。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083b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c.png)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摘要】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着许多事实婚姻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安定。
农村事实婚姻的定义及特点是指未经正式登记的同居关系,普遍存在于农村地区。
导致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原因包括传统观念、经济压力和教育水平等因素。
这些问题给农村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家庭纠纷、子女抚养权纠纷等。
为缓解这一问题,可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
未来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可能会进一步恶化,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
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严峻,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建议加强法律监管和教育引导,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定义、特点、原因、影响、措施、发展趋势、评价、建议1. 引言1.1 概述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当前,我国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事实婚姻是指一种没有正式结婚证书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以夫妻身份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在农村地区,由于各种原因,事实婚姻现象较为普遍。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也暴露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风险。
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增加,原本固定的社会关系开始变得模糊和不稳定。
农村事实婚姻还受到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在一些地方,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正式结婚才能称之为合法夫妻,造成了事实婚姻现象的出现。
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事实婚姻的权益保障不足,一旦出现纠纷,法律无法提供有效保护。
事实婚姻的稳定性较低,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破裂,对子女的成长教育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事实婚姻还可能导致财产纠纷和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剧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解决农村事实婚姻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教育、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
只有全面深入地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为我国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899ad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e.png)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而在这一进程中,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一、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婚姻家庭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现代化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渗透进农村社会,农民对于婚姻家庭的期望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
其次,乡村资源配置不均衡,贫困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再次,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受到了一定冲击。
二、加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建设要推动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首先要加强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建设。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婚姻家庭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农民对法律的认知度和依法行为意识。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婚姻家庭纠纷的调解力度,构建有效的诉讼和非诉讼解决机制,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公正的法律保护。
三、推广科学婚恋教育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婚姻家庭建设需要积极推广科学婚恋教育。
通过学校、农村群众组织等途径,向农民普及婚姻家庭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和家庭观。
同时,加强性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和避免性病的知识,预防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
四、提高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质量乡村振兴战略下,提高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村婚姻家庭建设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婚恋服务。
鼓励农村婚姻家庭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如大力宣传婚姻家庭的正面典型,树立农村婚姻家庭的良好形象。
同时,倡导农民树立自立自强的婚姻家庭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婚姻家庭的稳定性。
五、加大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大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力度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妇女在家庭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她们的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9ca97b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6.png)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家庭经济状况、婚嫁习俗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影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婚姻问题,不仅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也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造成一定困难,亟需关注、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农村经济发展受制约。
在农村社会,男性是家庭和村镇的主要劳动力,许多大龄单身男性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缺乏积极向上的生活勇气和主动融入社会的闯劲,加之自身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限制,对生活和未来缺乏信心和责任心,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和“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消极生活态度。
这种思想行为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和经济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二是农村不稳定的隐患增多。
大龄单身男性群体在婚姻问题上受到意外的创伤和挫折,长此以往,心理压力加大,心态失衡,不思进取,游手好闲,容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思想和行动的随意性极易引发打架斗殴、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制造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治安秩序。
另外有一些大龄未婚男性由于长期心理和生理压抑,充当“第三者“,破坏别人的婚姻,制造家庭矛盾,甚至出现暴力恶性案件,严重败坏了农村的社会风气,成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潜在隐患。
三是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影响。
近年来,农村结婚的彩礼持续飙升,许多农村家庭“因婚致贫返贫”,许多男性因付不起高额彩礼而长期单身。
单亲家庭呈现日益增多趋势,家庭观念淡薄,“尊老扶幼”传统道德理念滑坡,不少女方家长也趁机攀比索取更多彩礼,这对于收入相对较低的家庭来说,根本无法承受。
另外,“婚骗”事件累见不鲜,这一系列问题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树立文明乡风乡俗。
四是社会保障压力逐步加大。
一方面,大龄单身男性群体中相当一部分将成为社会保障的救助对象,他们没有配偶和子嗣,给未来自身和父母养老带来问题;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不足的条件下,农村男性仍然是家庭养老的主要依靠者,这给社会保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13f1f01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82.png)
农村大龄青年婚姻状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1. 现状分析1.1 婚姻观念的变化在农村,曾经大家都觉得“二十出头,赶紧找对象,结婚生娃”,现在却不一样了。
你看看,许多年轻人到了三十岁,还在忙着事业,甚至有的宁愿单身,也不想将就。
说实话,这也怪不了他们,时代在变,观念也得跟上。
如今,谈恋爱、结婚似乎成了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
有些姑娘和小伙子,心里想着得找个合适的人,过得舒坦,再说婚姻的事儿。
1.2 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说到找对象,经济条件可是一个大坎。
现在的年轻人可不是随便就能结婚的,得有房有车,有的还想要父母的支持,哎,真是压力山大!特别是在农村,家里要是有个大龄青年,亲戚邻居可就开始热心肠地操心了,“你怎么还不结婚呀?要不我给你介绍一个!”这个时候,心理负担就更重了。
心想,我可不是为了取悦谁而结婚,结婚得是为了自己开心啊!2. 存在的困难2.1 资源匮乏与交友圈子小说实话,农村大龄青年的交友圈子可小得像蚕豆,平时要不就是在地里干活,要不就是在家看电视,想找个合适的人真不是那么容易。
你说,城市里的年轻人可以上个相亲节目,或者在网上约个会,咱们农村的年轻人可没这个条件。
很多人根本没有接触到异性的机会,更别提谈恋爱了,咋办呢?2.2 家庭观念的束缚再说说家庭的压力,尤其是那些父母心急如焚的老一辈。
他们总是挂在嘴边的:“你看隔壁李大爷的儿子都结婚了,你也快点啊!”每当这时候,大龄青年们心里可不乐意了。
感觉就像被推上了婚姻的快车道,连个刹车的机会都没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家庭的观念常常让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宁愿选择单身,也不想将就。
3. 对策建议3.1 拓宽交友渠道那么,咋办呢?我们得想办法拓宽年轻人的交友渠道。
可以利用互联网,办一些农村青年联谊活动,搞点“农田相亲会”,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彼此。
再说了,农村也可以有“约会”,比如组织一些农活交流会,大家一起干活,一起聊天,增加互动,慢慢就能擦出火花。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四章农村的婚姻、家庭-PPT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四章农村的婚姻、家庭-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ef8e2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d.png)
注意!
彩礼
正功能:为小家庭奠定了经 济与社会的基础;具有凝聚 功能与情感表达功能等。
负功能:限制婚姻自由、加 重农村家庭负担、恶化农村 社会风气、威胁农村社会稳 定等。
4.从婚后居住看,从夫居依然是主流
• 新居制在农村青年婚姻形式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 低,农村婚姻大多仍以一方的地理流动为表现形 式,即或为从夫居,或为从妻居,而从夫居依然 是主流。
2.从结婚仪式看,日益多样化、现代化
传统农村的结婚 仪式是非常繁琐 的,典型的是以 “六礼” 为特 点的传统婚姻程 序,而且在每一 个阶段,都有很 多规定与禁忌。
现代农村结婚仪式呈现出简化、多样化、现 代化等特征。西式的婚礼在农村已不鲜见。
3.从结婚费用看,高消费日益突出
结婚费用一般包括彩礼聘金、请客费用和建 立新家的费用等。
第二种观点:孙本文 孙本文区分了家庭、家族与宗族的概念: 家庭为最小的单位,限于同居共财的亲属 宗族是对家庭的扩充,包括父族同宗的亲属
家族则更由宗族扩充,包括父族、母族、妻 族的亲属。
宗族为同姓,而家族则未必同姓,涵盖血亲 与姻亲二者。
杨善华、刘小京:
家族(宗族)基本上是男性血缘世系原则建 立起来的,存在某种组织形式(不管是严密 还是松散的)和具有家族色彩的活动,有着 一种内部认同和外部便捷(不一定很清晰) 的社会群体。
5、对自己的付出和得到非常斤斤计较。面子是“凤凰 男”极为看重的东西,有时候它比实际生活的幸福更重 要。“凤凰男”努力上进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面 子,自己和大家族的面子。
“孔雀女”在大城市里长大,经常会撒娇 发嗲的富家女。她们深受父母溺爱,从小 没有受过什么苦,内心单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吃的穿的都是好的,不用讨好 谁,不需恭维谁,不必使心眼就能享受美 好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农村婚姻与婚俗习惯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农村婚姻与婚俗习惯](https://img.taocdn.com/s3/m/7021d7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二十四节气中的传统农村婚姻与婚俗习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农民的生活习惯。
在这个古老的农耕社会中,婚姻和婚俗习惯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中传统农村的婚姻及婚俗习惯。
一、立春:春季婚礼的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标志着春天的开始。
在传统农村,春天是一个适宜举办婚礼的季节。
人们相信在春季结婚可以旺盛新婚夫妻的后代昌盛。
因此,立春之后的几个星期,会有很多乡村婚礼举行。
二、雨水:婚前热闹的准备雨水是春天的重要节气,代表春雨的来临。
在这个节气中,传统农村的婚姻准备工作也进入了高潮。
新娘家人会开始准备嫁妆,准备新娘丰富的婚礼衣物和物品。
同时,新郎家人也要准备丰盛的婚宴,以及聘礼等。
三、春分:婚礼隆重的日子春分是昼夜平分的时候,也是新娘出嫁的重要日期。
在这一天,新娘会穿上精美的嫁衣和嫁鞋,携带嫁妆入婚车。
婚车上会有丰盛的婚礼用品,如红缎、花束等。
路上,亲朋好友会跟随婚车前往新郎家,以示隆重和祝福。
四、清明:祭祖与家族联姻清明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而在这一天,人们也会在家族中举办婚宴,以庆祝两个家族的联姻。
在传统农村社会中,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结合和延续。
因此,清明节成为举办婚宴的理想时间。
五、谷雨:粥饭喜饯新婚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农民忙于田间耕作的时候。
在这一天,新婚夫妻会返回新郎家,开始他们的婚后生活。
在农村传统婚姻中,新婚夫妻到达新郎家后,家人会准备丰盛的粥饭,以表达对新婚夫妻的祝福和喜悦。
六、清明:祭祖的喜庆氛围清明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农村传统婚姻中一个重要的节点。
在这一天,不仅会祭祖,还会举办新娘出阁的仪式。
家人和亲朋好友会一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并为新娘送上祝福和礼品。
七、小满:初夏的喜庆婚事小满是初夏时节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田生长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季节,农民们的生活变得繁忙,但也不会忘记传统的婚姻习俗。
农村结婚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结婚调研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9530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9.png)
农村结婚调研报告范文调研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结婚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存在,为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了XX个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调研。
一、结婚年龄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结婚年龄相对较早,73%的受访者在农村地区平均结婚年龄低于25岁,其中女性占60%。
这一现象与农村地区多为传统农耕经济为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二、结婚动力在调查中,80%的受访者表示结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以及传承家族传统。
此外,经济基础也是农村居民结婚的考虑因素之一,大约有35%的受访者认为有经济能力才能够结婚。
三、婚姻观念调研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于婚姻的认知普遍较为单一,将婚姻视为责任和义务的居多,更多注重家庭责任和传统观念,而不太注重情感和个人发展。
四、婚礼形式调研发现,农村居民普遍注重婚礼形式的庄重和盛大,84%的受访者认为婚礼需要举办,且参与人数相对较多。
然而,也有5%的受访者认为婚礼的规模不重要,更关注经济支出的合理性。
五、夫妻权利责任调研显示,夫妻之间的分工比较传统,女性更多承担家庭和育儿责任,而男性则主要负责经济养家。
约有40%的受访者认为男性拥有更多的决策权,而女性的发言和决策权相对较少。
六、婚姻满意度在调查中,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婚姻生活持积极态度,认为婚姻是一种美好的人生选择。
然而,也有约15%的受访者表示在婚姻中存在一定的不满和矛盾。
七、婚姻挑战在调研中,农村居民普遍面临着经济压力、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的挑战。
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婚后的家庭责任和社会期望对其个人发展和职业选择带来了一定限制。
八、政策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针对农村地区普遍较早结婚的情况,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的性别平等意识和婚姻观念。
2. 鼓励农村居民在结婚时考虑经济基础,提高婚姻的质量和稳定性。
3. 加强农村居民的婚姻家庭教育,推动婚姻关系的平等和互利发展。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四章农村的婚姻、家庭
![农村社会学课件第四章农村的婚姻、家庭](https://img.taocdn.com/s3/m/940ce6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5.png)
本章主要介绍农村婚姻与家庭的特点,包括婚姻制度、婚俗习惯以及婚恋观 念。同时还探讨了农村家庭的结构和特点,包括家庭关系、家庭角色和家族 观念。
农村婚姻的特点
婚姻制度
传统农村婚姻多以包办婚姻 为主,父母或长辈为子女做 媒。
婚俗习惯
农村有许多特色的婚俗习惯, 如嫁妆礼、拜堂等。
婚恋观念
农村婚恋观念较为传统,重 视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匹配。
农村家庭的结构和特点
家庭关系
农村家庭多为大家庭,多代同堂 或近邻居住。
家庭角色
农村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角 色分工较为明确。
家族观念
农村家庭重视家族观念和传统, 尊重祖先。
农村家庭的功能和演变
1
传统农村家庭的功能
传统农村家庭承担着繁育后代、传承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功能。
2
农村家庭的现代化演变
随着社会变革,农村家庭功能从传统转向经济、教育和社会参与。
3
城乡差异与农村家庭变迁
城乡差异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功源自和观念的不同变迁。农村家庭的问题与挑战
1 人口问题
农村人口减少、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等问题对农村家庭产生了影响。
2 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机会有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的发展。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比较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0ec311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9.png)
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比较婚姻观的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比较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和态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文化、经济、社会背景等等。
城市与农村作为两个不同的生活环境,往往塑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特别是在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上。
本文将比较城市与农村年轻人对婚姻观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
一、城市年轻人的婚姻观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和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年轻人形成了特殊的婚姻观。
首先,城市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事业的追求,婚姻被视为个人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再是社会认可的必要条件。
其次,城市的婚姻观普遍更加开放,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中的平等和伙伴关系,他们更加看重感情和性别平等,更注重婚姻中的共同成长和共同决策。
此外,城市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婚姻的形式,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能够跟自己产生共鸣的伴侣。
二、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农村的传统观念和封闭的社会环境,对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农村,婚姻被视为一种责任和传统,年轻人更加注重家庭的延续和社会地位的融入。
因此,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结婚生子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其次,农村年轻人更加注重婚姻中的家庭角色分工,男性普遍被期望成为家庭经济支柱,女性则被期望成为家庭主妇。
此外,农村年轻人往往更加看重婚姻的形式和社会认可,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相亲、媒人介绍等传统的婚姻方式。
三、城市与农村婚姻观差异的原因城市与农村婚姻观的差异,源自两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背景。
首先,城市的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多元化的价值观和观念,婚姻观的开放性也受到了教育的影响。
其次,城市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年轻人对待婚姻的态度。
而农村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结构相对保守,限制了农村年轻人对婚姻的理解和选择。
四、城市与农村婚姻观差异的影响城市与农村婚姻观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的婚姻选择和婚姻质量。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c9b2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6.png)
论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摘要】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具有严重性和复杂性。
本文从引言入手,介绍了该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在论述了农村事实婚姻的定义和特点,存在的问题,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和建议。
结尾部分总结了当前问题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农村事实婚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文章旨在引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促进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定义和特点、存在问题、影响、成因、对策、建议、现状总结、发展趋势、严重性、研究背景、意义。
1. 引言1.1 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村事实婚姻普遍存在,涉及人数众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许多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未经法律注册的事实婚姻关系,这种现象已经深入到农村社会的各个层面。
农村事实婚姻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障机制,容易导致婚姻权益被侵犯,给当事人带来法律风险和权益损失。
农村事实婚姻还存在一些不良后果,如因感情破裂而无法解除婚姻关系、孩子合法权益受损等问题,给当事人和家庭带来了诸多困扰和挑战。
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解决措施。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当前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农村事实婚姻问题也逐渐显现。
这种婚姻形式不仅存在于农村地区,也存在于城市的农民工群体中。
研究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在于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农村事实婚姻问题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因素。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改变,传统的家庭观念和婚姻模式也在发生转变。
这种变化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都带来了挑战。
农村婚姻调查报告
![农村婚姻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1b9e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a.png)
农村婚姻调查报告农村婚姻调查报告1面对这一新形势,乡民政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基层民政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婚姻家庭和社会稳定工作。
结合本乡实际,就近年来的婚姻家庭做法、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和现状进行了调查思考。
一、基本现状近些年来,家庭日趋小型化,多为4口之家或2口之家,子女结婚后多会采取与父母分家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非婚同居、未婚早孕早生逐年增多,离婚率和赡养老人纠纷呈现上升的趋势。
农村离婚现象日益突出,对传统的农村家庭产生了重大影响,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0__~20__年的5年间全乡结婚267对534人,离婚9对18人。
二、存在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现象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困扰着我乡党政相关部门。
改革开放后,婚俗和传统婚姻家庭发生了变化,由于受电视、电影、小说、录像等影响,年轻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以前由父母作主或媒妁之言的婚姻转变为年轻人自己决定自己婚姻,出现了事实婚姻。
还有为数不少的父母和子女法制观念淡薄,明知《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但随着青年人性生理早熟和贞操观、性观念、性道德的变化,婚前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多,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这成为早婚早孕早生的直接原因。
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有50%以上的女青年已怀孕,少数女青年仅18、19岁就生下了一孩,等达到法定年龄再到民政办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的怪现象。
三、农村家庭离婚案件和赡养纠纷增多的主要原因1、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与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是农村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频繁向外流动,走出闭塞的山区环境,到外面寻找增收致富新路子,导致经济独立,人与人交往增多,新的人际关系因素很容易渗透到原有婚姻关系中,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婚姻关系。
2、家庭暴力是引发家庭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家庭暴力所致,离婚案件在农村有增无减。
婚前缺乏了解,婚后感情不合,或因男方喜欢赌博、酗酒等恶习,女方责骂后便经常打架吵闹,或因家庭琐事争吵而导致离婚。
农村婚姻乱象调研报告
![农村婚姻乱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efa6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农村婚姻乱象调研报告农村婚姻乱象调研报告一、引言婚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农村婚姻乱象层出不穷,给农村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困扰。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农村婚姻乱象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结果1. 婚姻买卖现象普遍存在:调研发现,农村婚姻买卖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贫困家庭利用儿女结婚来换取经济上的利益,不考虑双方是否真心相爱。
这种现象导致婚姻缺乏真实的感情基础,进而增加家庭矛盾和离婚率。
2. 早婚现象严重:由于观念的传统和外界压力,农村青少年普遍存在早婚现象。
大量的未成年婚姻不仅违背了法律法规,也剥夺了年轻人正常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导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
3. 单身剩男剩女群体扩大:调研发现,在农村地区,由于男性外出务工、女性寻找更好工作的原因,单身剩男剩女群体不断扩大。
这种现象不仅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也给未婚青年带来了心理压力和困惑。
4. 婚姻暴力和家庭矛盾频发:农村婚姻乱象中,婚姻暴力和家庭矛盾频发。
一些人因为经济困难、沟通不畅等原因,将压力和不满发泄到配偶身上,导致家庭关系破裂,甚至出现家庭暴力事件。
这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身心伤害,也影响了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
三、原因分析1. 经济因素:农村的贫困和落后是导致婚姻乱象的重要原因。
一些家庭为了改变自身经济状况,将婚姻视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忽视了感情的重要性。
2. 传统观念束缚:封建观念在一些农村地区仍然根深蒂固,早婚观念被长辈普遍传承和强化。
这导致了年轻人无法自主选择婚姻对象,在婚姻中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3. 缺乏性教育和婚姻辅导:农村地区普遍缺乏性教育和婚姻辅导机构,对于婚前性行为、家庭生活的理解和管理能力不足,缺乏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加剧了婚姻乱象的发生。
四、对策建议1.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婚姻观念宣传教育工作,摒弃婚姻买卖、早婚等不良传统观念,提倡婚姻基于自由选择和真实感情的基础上建立。
农村社会学-第三章 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
![农村社会学-第三章 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https://img.taocdn.com/s3/m/d99dce3583c4bb4cf7ecd13c.png)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制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 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另一方面,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中 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另一方面,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中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 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 等婚姻规范,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 妻”等婚姻规范,反对包办婚姻、买卖婚姻,保护妇女儿童 的合法权益。事实证明, 的合法权益。事实证明,这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变 促使农民的婚姻行为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革,促使农民的婚姻行为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农村不仅废 除 了童养媳和重婚纳妾 制度, 制度 , 而且传统的婚 姻行为模式的神圣性 也被打破了, 也被打破了 , 许多农 村青年开始按照自己 的意愿选择配偶并缔 结婚姻。 结婚姻。
二、择偶 1、择偶方式 、
不同的择偶方式不仅能表现出婚姻当事人的自主性 当事人的自主性,而 当事人的自主性 且能反映婚姻自由的程度 婚姻自由的程度。有学者将安排婚 自主婚 安排婚和自主婚 婚姻自由的程度 安排婚 自主婚作为择 偶方式的两端。越是传统的婚姻,越接近安排婚,越是现代 越是传统的婚姻,越接近安排婚, 越是传统的婚姻 的婚姻则越是接近自主婚。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男女授受 的婚姻则越是接近自主婚 不亲“,婚姻的缔结完全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 典型的安排婚,婚姻当事人一般只有到结婚之时才能见面, 没有丝毫的选择自主权。在农民的择偶方式中,有一个值得 在农民的择偶方式中, 在农民的择偶方式中 注意的现象,就是由介绍人介绍的婚姻相当普遍,无论是经 注意的现象,就是由介绍人介绍的婚姻相当普遍 济发达的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
农村婚育观念的演变与背后的社会因素
![农村婚育观念的演变与背后的社会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fda6378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e.png)
农村婚育观念的演变与背后的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婚育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演变。
本文将从农村婚姻观念的变化、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农村婚育观念的变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一、农村婚姻观念的变化从过去的包办婚姻到如今的自由恋爱,农村婚姻观念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以前的农村婚姻多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导,重视门当户对、男女年龄悬殊等因素。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倾向于自由选择自己的伴侣,更注重感情和个人价值,追求婚姻的幸福和自由。
二、生育观念的转变农村婚育观念的转变还表现在生育观念上。
过去,农村家庭普遍追求多子多福的观念,男性子嗣被认为是延续家族血脉的重要方式。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人口压力的增加以及生活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转变观念,倾向于追求小家庭,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三、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婚育观念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婚育观念的演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流动增加,农村青年逐渐接触到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婚姻观念。
他们开始追求自由与独立,不再受限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同时,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农村婚育观念的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教育的普及对农村婚育观念的改变教育的普及是农村婚育观念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和深化。
接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关心自身的愿望和需求,重视婚姻的平等和民主。
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村婚育观念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五、收入差距对农村婚姻观念的影响农村收入差距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婚育观念的演变。
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收入差距较大,这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富裕农村家庭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形式的婚姻,而贫困农村家庭则更倾向于传统的观念和方式。
因此,收入差距也是农村婚育观念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六、法律法规对农村婚育观念的影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婚姻和生育方面进行了规范。
婚姻观念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
![婚姻观念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e08f26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e.png)
婚姻观念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婚姻观念差异: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对比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婚姻观念的差异却依然存在。
城市年轻人相对于农村年轻人,对婚姻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本文将从经济条件、家庭压力和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城市与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经济条件城市年轻人通常比农村年轻人更加注重经济条件。
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更多,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年轻人对于婚姻的经济要求也相对较高。
他们希望自己和配偶都有稳定的收入,以及相对舒适的生活条件。
而农村年轻人由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就业机会有限,婚姻观念相对保守,对于经济条件的要求并不是那么高。
二、家庭压力城市年轻人在婚姻观念上更受到家庭压力的影响。
城市家庭普遍注重子女的教育和人际关系,对于子女的婚姻也有着较高的期望值。
父母往往希望子女能够嫁娶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伴侣,从而提升自己家庭的面子。
而农村年轻人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少,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感情和生活。
三、社会文化背景城市与农村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这也影响着年轻人的婚姻观念。
城市人口多样性更为明显,社会观念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城市年轻人在婚姻观念上更加看重个人的选择自由和互相尊重,更注重婚姻中的平等和互助。
而农村社会观念较为保守,重视家族传承和家庭稳定。
农村年轻人往往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家庭条件相当的伴侣,将传统价值观放在婚姻观念的首位。
四、女性地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广泛存在。
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城市年轻人对于婚姻中的男女平等更加重视。
女性在经济独立性和事业发展上具有更大的追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
而农村年轻人在这方面的观念相对保守,更注重传统家庭的分工和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划分。
总结来说,婚姻观念的差异在城市与农村年轻人之间依然存在。
城市年轻人由于经济条件、家庭压力、社会文化背景和女性地位的影响,对于婚姻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婚姻观的价值观对比城市年轻人与农村年轻人的差异
![婚姻观的价值观对比城市年轻人与农村年轻人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00aecd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d.png)
婚姻观的价值观对比城市年轻人与农村年轻人的差异婚姻观是指人们对于婚姻的态度、期望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和追求也存在着差异。
尤其是对比城市年轻人和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更加凸显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城市年轻人和农村年轻人在婚姻观的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1. 城市年轻人的婚姻观价值观城市年轻人相较于农村年轻人,受到了更多的教育和信息的影响,他们的婚姻观相对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城市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他们追求婚姻的平等和伴侣的选择性。
他们更看重生活品质和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依赖婚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2. 农村年轻人的婚姻观价值观相对于城市年轻人,农村年轻人更加传统和保守在婚姻观价值观上。
他们普遍认同婚姻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维系家庭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农村年轻人在婚姻选择上,更加看重家族的利益和长辈的意见,注重婚姻的稳定性和传统的价值观念。
3. 四个方面造成差异的原因在探究城市年轻人和农村年轻人婚姻观差异的原因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3.1 文化差异城市和农村的文化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年轻人的婚姻观念。
城市年轻人在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成长,接受着更多的新观念和价值观,而农村年轻人更多地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
3.2 教育差异城市年轻人相对于农村年轻人,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知识,他们更有能力去思考和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式。
而农村年轻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和长辈的影响。
3.3 经济差异城市年轻人由于经济条件更好,更加注重事业和个人的发展,他们更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婚姻。
而农村年轻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他们更注重婚姻的稳定性和家庭的利益。
3.4 社会环境差异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环境差异对于年轻人的婚姻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城市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优质信息和资源,有更多的机会去拓宽自己的婚姻观念。
而农村年轻人的社会交往范围相对较窄,信息获取相对有限,更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17—婚姻观念
依托自家的村民聚合场所,以旁观者的身份对村民所聊天涉及内容进行观察如下:
在农村,逢春节即是各种喜事的大吉之日,各种喜事都凑到一起了,其中以结婚祝寿喜事居多,除了过年过节这一个喜庆的日子外也主要考虑了这个时候乡里乡亲都回来了,没回来的总是占少数,趁着人多的日子举办喜事才有这个气氛,要是放在平时恐怕少了很多人的参与,于是春节在村里是做媒的好日子,也是村民们吃酒的忙日子,花的礼钱也就不少了。
在这还是想先谈谈关于这里的礼钱,可以说这里礼钱的支出不外乎两项:一是节日串亲戚;一是走亲戚这个层面之外的礼尚往来;对于第一种大家都有所认识,且在这不谈了,至于第二种一般主要指对村里举办喜事的那一家包点礼(钱),用红纸包着表示喜庆,等到自己家举办喜事的时候其他人也会相应的包点礼给自家,礼的数目相差不大,唯一前提是彼此存在礼尚往来,在农村这叫“礼遇”,如果哪一家在自家举办喜事的时候没给以礼遇,则自家也就不会在他家有喜事的时候进行礼遇;还有一点注意的是这个礼钱也是村内举办喜事的重要原因。
婚姻作为村内一大文化,随着市场经济的渗入,婚姻观念和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过程的仪式上没有了传统的特色,内容上渗透了更多的经济性,观念中却仍带有一点传统特点,关于农村婚姻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表述:一是怎样实现婚姻;二是人们的婚姻观念又是如何。
在农村婚姻的实现过程中没有表现出过去式的父母一手操办,不过还是需要争取父母的意愿,在争取父母意愿这件事情上受教育程度起着一个很大作用,一般来说高学历的在婚姻上有更多的自主权,父母也会听从子女的打算;学历较低的其父母在婚姻上可以发表更多的意见,这大概是观念的原因。
在婚姻选择范围上农村子女找对象一般限定在本县或者本乡之内,最理想的是隔壁邻村,尤其体现在女子,一是农村的保守观念,离得更近彼此可以有更多的关照,这才有了平时的串门,远了,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难免会有点伤感;娶媳妇也是一样,一般不能相隔太远,避免对对方女子不了解,却又不排斥自己的儿子从远处找一个相好,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农村的观念中认为从外面带过来的儿媳妇经济上的花费是更少的,却又不允许女儿嫁到远方,嫁夫随夫这个观念起着很大的
作用。
以上讲的都是一些观念上的表面东西,至始至终婚姻都伴随着经济这个要素进行,农村除了没有城市那种要房要车的高标准,对钱的数目也有一个最低要求的,且这种要求一年高似一年,完全混入了市场经济因素,女儿嫁出去娘家收回来的是一笔在农村数目不小的钱,儿子娶媳妇对于新一代农民工来说钱出自于父母,毕竟自己没有多少钱的,农村父母出钱帮儿子娶老婆似乎是一种习惯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当子女的不必觉得内疚,父母也会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自己不管儿女谁又会管呢?更何况自己又抱有祖辈的观念想传宗接代,钱成为了婚姻结成的必要条件,家庭背景相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平时村民对婚姻的观念又是如何呢?这可从出他们的谈话和自己的平时接触中归结出来:对于父母来说,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婚姻是很上心的,子女一到了结婚年龄父母总会有意无意的暗示子女,接着就物色对象,这种物色有时是子女有了中意的,自己托媒人说媒;有时是父母替子女做主,但需要取得子女的同意;急着替子女婚姻担忧,一是农村的传统观念,抱孙子的思想根深蒂固,也是为了用家庭来束缚子女;一是农村父母很是担心子女晚了找不到适合的对象,年龄是一个很大的因素,隔壁邻居的子女早结婚更是起推动作用,至于结婚的对象前面已有说到。
做子女的呢?也有相似的情况,尤其是在学历较低的其结婚急切心情也是超过一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