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文学观念
西方文论课件ppt
CHAPTER 04
现代主义文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主义文论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 主要文学理论思潮,它强调文学的创 新、实验和个体表达。
反传统
反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规范,寻求新的 表达方式和结构。
形式主义
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认为形式与内 容同等重要。
主观主义
强调个体经验和主观感受,认为文学 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和评价标准。
崇尚理性
强调理性、秩序和规范,主张文学作 品应该符合普遍的道德和审美标准。
强调模仿
认为文学创作应该模仿古人的优秀作 品,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
代表作品
《诗学》、《论诗》等。
对后世的影响
对文艺复兴的影响
古典主义文论为文艺复兴时期的 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推动了欧洲文学的复兴和发展 。
特点
浪漫主义文论主张文学作品的创造性 和个性,强调情感、想象和自然的美 ,反对理性主义和机械主义,重视个 人经验和直觉。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雨 果等。
代表作品
《抒情歌谣集》、《德国狂欢节》、 《浮士德》等。
对后世的影响
对现代主义文论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论为现代主义文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基础,推动了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变革。
现代主义文论对文学语言和形式 的探索,对后来的文学理论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5
后现代主义文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后现代主义文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它对现代主义的局限性和缺点提出了质疑,并试 图超越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
特点
《文学基础写作》课件
• 文学写作概述 • 文学写作的核心要素 • 文学写作技巧与方法 • 文学写作实践与案例分析 • 文学写作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总结与展望
01 文学写作概述
文学写作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文学写作是一种以文字为媒介,通过艺术手法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念的创作过程。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强调 语言的艺术性和表达的个性化。
总结词
草稿是文学写作的基础,修订则是提高作品 质量的关键。
详细描述
在完成初步构思和提纲后,作者可以开始撰 写草稿。在草稿撰写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 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根据需要调整 结构和补充素材。完成草稿后,需要进行多 次修订和完善,包括语法、拼写、标点等方 面的错误,以及结构和内容的调整和优化, 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可读性。
设置高潮和转折点。
人物塑造
在长篇小说中,人物塑 造更为丰富多样。学生 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多角 度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心理和成长历程,使
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语言运用
长篇小说对语言的运用 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注 重文采和表现力。学生 需要学习如何运用修辞 手法、描绘细节和刻画 场景,以增强作品的文
学性。
诗歌写作实践
02 文学写作的核心要素
主题与题材
主题
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作者想 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信息。
题材
文学作品所涉及的题材,是作者 选择用来表达主题的材料。
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
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 语言等方面,使人物形象立体化。
人物类型
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 是作品中的主角,次要人物则是辅助 主要人物完成故事情节的人物。
01
02
03
我的文学第一课
我的文学第一课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它是通过语言艺术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文化形式。
在文学的世界中,我经历了很多的故事和情感,让我受益匪浅。
在我的文学第一课中,我学习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我了解到文学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如小说、诗歌、戏剧等等。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
我还学习了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它可以启发人们的思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在文学课上,我读了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其中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让我认识到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力感;还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选择的困境。
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它可以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和成长。
在文学课上,我也学习了文学批评的方法和技巧。
我学会了分析作品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等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这让我对文学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我的文学第一课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热爱。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通过文学,我能够与作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作品共鸣,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价值。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化我的文学修养。
我要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探索不同的文学流派和风格。
我还要学习更多的文学批评理论,提高我的文学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努力,我希望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写出自己的优秀作品,为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一年级语文上册文学概论课件
文学批评的标准
包括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深度 、文化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 不同标准对应不同的评价方法和
价值取向。
经典文学作品评析
《红楼梦》
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的 刻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 的复杂;其诗词歌赋和艺术价值也为 后人所称道。
《巴黎圣母院》
通过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等人物形 象的塑造,表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的 对比和人性的复杂性;其建筑风格和 历史背景也为读者所惊叹。
《骆驼祥子》
中国作家老舍的现实主义作品,描写城市贫 民的生活与奋斗。
文学作品阅读的心理效应与价值
拓展视野
陶冶情操
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展读者 的视野,了解不同文化、时代和社会背景 。
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艺术价值,阅读可以 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
激发想象力
增强情感体验
文学作品通过虚构和想象,激发读者的想 象力,开拓思维空间。
诗歌创作的定义和特点 诗歌创作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诗歌创作的步骤和实例分析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与训练方法
文学创作思维的概念和 重要性
文学创作思维训练的步 骤和实例分析
01
02
03
文学创作思维拓展的方 法和途径
04
文学创作思维在写作中 的应用和实践
谢谢
THANKS
五四新文化运动
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民主科学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
京派文学
代表人物沈从文等,作品注重 表现乡土文化和人情世态。
伤痕文学
代表人物刘心武等,反映文革 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内心的 痛苦。
西方文学流派与思潮概述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
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词语的表达和叙述来传递思想和情感。
它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则是研究和阐述文学发展和创作规律的学科。
本文将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两个层面来探讨文学常识中的文学史与文学理论。
一、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背景和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
通过对文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学发展脉络和特点。
在古代文学史中,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古希腊的文学以《荷马史诗》为代表,其中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等史诗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古希腊人民的英雄主义和智慧。
而古罗马的文学主要以戏剧和叙事诗为主,其中最著名的作家包括维吉尔和尤里乌斯·凯撒等。
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和娱乐作用。
而现代文学史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
英国文学以莎士比亚为代表,他的作品《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被奉为经典。
法国文学中,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作品影响了整个欧洲文学界。
中国古代文学以《红楼梦》和《水浒传》等为代表,而现代文学中,鲁迅和莫言等作家的作品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二、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解读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文学形式、文学风格和文学结构等。
通过文学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和创作规律。
在文学理论中,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是两个重要的流派。
形式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形式要素和艺术性,认为文学作品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艺术构造。
而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符号系统,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和语言构成的系统。
此外,批评理论也是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批评理论包括传统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批评等不同的流派和观点。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批评理论可以揭示作品背后的思想和意义,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批判。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
网络文学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将更 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随着读者对高质量文学作品的需求增加,网络文学的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1
地域特色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常常带有地域特色, 表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点。
02
03
风格多样
文学作品的风格多样,包括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每种风格 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
叙事技巧与结构安排
叙事视角
文学作品采用不同的叙事视角,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等,以呈现 故事的不同层面和角度。
情节安排
文学理论的创新
现当代文学在理论探索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后世文 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法。
文学创作的繁荣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和灵感,推动了文学 创作的不断进步。
06
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与展望
多元化发展趋势
文学流派与风格的多样性
中国当代文学在发展中形成了众多文学流派和风格,如现 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呈现出多 元化的特点。
重要作家与作品
重要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如鲁迅、茅盾、巴金、老舍、钱钟 书等。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代表作品
《狂人日记》、《子夜》、《骆驼祥子》、《围城》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 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
02
启蒙意识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社会现实、揭示人性弱点,引导读者思考社会问题,启蒙了人们的意 识。
文字文学概论
文字文学概论
文字文学概论涉及对文学的基本概念、形式、流派、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介绍。
以下是关于文字文学概论的一些主要内容:
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和想象。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
文学的元素:文学作品包含多种元素,如情节、人物、对话、语言、风格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文学的流派:文学作品根据其主题、形式和风格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
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文学时期和风格相继兴起。
常见的文学时期包括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启蒙时代、浪漫主义等。
文学的功能:文学除了提供娱乐之外,还有表达思想、传递文化、引发思考、记录历史等多种功能。
文学分析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批评性分析、结构主义分析、后现代主义分析等。
文学与社会: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和影响社会。
文学作品常常承载着作者对社会、文化和人性的思考。
文学批评学派:文学批评学派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性分析的不同理论体系,包括传统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形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多层次的艺术互文。
文学的未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学理论的不断演变,文学将继续在新的语境中发展,拓展其表现形式和内涵。
文字文学概论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
文学知识体系是指文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和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结构。
文学知识体系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
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文学的定义、分类、功能、特征、形式等方面的问题。
常见的文学理论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文学史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和演变,将文学作品按照时间和地域划分成不同的文学时期和文学流派。
常见的文学史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等。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包括对作品的主题、结构、风格、语言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传统批评、新批评、心理批评、社会批评等。
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文学题材、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语言等。
文学创作是指作家通过艺术手段创造文学作品的过程,包括作品的创意、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
研究文学创作可以从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过程等方面进行。
文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整合和梳理文学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推动文学研究和创作的发展。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题库及答案19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题库及答案19《文学概论》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最为相似。
A.信息论B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A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读者接触文学,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模仿B.象征c.假设DD.蕴藉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A.独创性B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7.()在人类的文学活动中,是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
A.剧本B.小说C.散文DD.诗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A.母语B.书面语C.IZl语D.标准语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BB.文学作品C.文学流派D.文学思潮1.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A.文化B.情感C.文采DD.观众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文化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信息论bb.体验论C.意志论)文本。
《文学的趣味》课件
文学作品的分析
语言分析
人物分析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 法、句式结构等,能够让学生深入理 解文学语言的运用。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 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能够让学生 更好地理解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
主题分析
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如人性、 社会问题等,能够让学生领悟作品所 传达的深刻内涵。
文学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01
相互影响
文学和生活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关系。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们对生
活的认知和态度,同时生活也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和灵感。
02
共同发展
文学和生活共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学作品的
主题、风格和形式也会随之演变。
03
相互补充
文学和生活在某些方面可以相互补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更
生活对文学的启示
个人经历和感受
个人经历和感受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生活中的点滴故事和情 感可以为作家提供创作灵感。
社会现象和问题
生活中的社会现象和问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主题之一,作家通过观察 和思考,将这些现象和问题转化为文学作品。
文化背景和传统
生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对于作家的创作具有深远的 影响,作品往往反映当时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思潮。
文学作品的评价
审美评价
从审美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的优 劣,如情节安排、语言美感等, 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
能力。
社会评价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 的影响力,如对社会的思考、对 历史的认识等,能够让学生认识
到文学的社会责任和价值。
个人评价
从个人感受的角度评价文学作品 的好坏,如情感表达、阅读体验 等,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
文学书中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基础,它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论证的学科。
文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分类、文学形式、文学风格、文学艺术等。
其中,文学的定义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关于文学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主要包括语言学观点、心理学观点、社会学观点、理论美学观点等。
在文学理论中,还包括了文学的分类问题,文学形式和文学风格的研究,文学的艺术特征等。
二、文学史文学史是对文学发展和演变过程的研究,它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等不同阶段的文学发展情况。
文学史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发展、变革、流派、作家、作品等。
在文学史中,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文学成就,每个作家或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学意义。
文学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历史渊源,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鉴赏。
三、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文学评价、文学解读、文学评论、文学评议等方面。
文学批评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
在文学批评中,有多种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理论,主要包括传统的批评方法、现代的批评方法、后现代的批评方法等。
文学批评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品评和解读,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
四、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文学作家进行文学创造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文学创意、文学表达、文学风格、文学技巧等方面。
文学创作的研究内容包括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文学创作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等。
在文学创作中,有多种不同的文学创作技巧和方法,主要包括自由创作法、写作技巧法、写作规则法等。
文学创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作家的文学才能和文学创作过程,对文学创作方法和技巧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文学书中的知识点包括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文学研究的丰富内容。
列夫托尔斯泰赏析
目 录
• 引言 •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背景 •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主题思想 • 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特色 •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具体赏析 • 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与传承
01
引言
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地位
1 2
俄罗斯文学巨匠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 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 “三巨头”。
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注 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手法,推动了俄罗斯文学 的进步。
对后世作家的启示
01
文学创作的社会责 任感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强调作家在 文学创作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深入生活、反映时 代的创作理念
他倡导作家应深入生活、反映时 代精神,这一创作理念对后世作 家具有指导意义。
完美的艺术形式
作品结构严谨,情节跌 宕起伏,语言优美生动, 是一部具有极高艺术价 值的杰作。
《复活》赏析
01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品以真实的案件为基础,通过艺术加工和提炼,揭示了俄国社会的黑
暗面和人性的扭曲。
02
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品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救赎之路,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复归和道德
重建的强烈渴望。
多样化的修辞手法
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增强作品的艺 术表现力。
05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 具体赏析
《战争与和平》赏析
史诗般的宏大叙事
作品以19世纪初的俄国历史为背景,通过众多人物和复杂的事件, 展现了俄国社会的全貌。
深刻的人物塑造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立体,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 文学的功能与社会效果探讨
增强民族凝聚力:共同 的文学记忆和情感纽带 可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 凝聚力,促进国家团结 和发展。
文学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文学作品能够 记录和传承一 个民族的文化 传统和历史记
忆。
文学作品能够 传播文化价值 观和道德观念, 影响社会风尚 和人类文明。
文学作品能够 激发人们对传 统文化的热爱 和认同感,增 强民族凝聚力。
添加标题
激发情感共鸣:文学作品通过 细腻的情感描写,引发读者的 共鸣和情感体验,使读者在阅 读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 击。
添加标题
提高审美水平:文学作品通过 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现手法, 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 赏能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欣 赏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
文学作品对个人的意义
提升审美情趣:文学作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情节,培养读者的审美意识和 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的意义与 价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文学作品的价值 文学的社会效果
文学作品的意义 文学的功能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文学作品的意义
文学作品的内在意义
添加标题
反映社会现实:文学作品通过 描绘人物、情节和环境,反映 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和问 题。
添加标题
传递价值观:文学作品通过故 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作者 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影响读者的思想观念。
文学作品能够 提供文化交流 和对话的平台, 促进不同文化 之间的相互理
解和融合。
文学对社会道德的塑造作用
文学能够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情节,传递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影响读者的思想和行为。
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道德情感,使读者更加关注社会道德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道德 建设。
01-民间文学及其特性
其三,和群众文艺的区别:
也有人认为民间文学就是群众文艺。即不管 是什么人创作的,只要形式是普及的、大众 的就是民间文学。如四川的莲花落、金钱板、 方言、谐剧、相声以及章回小说、打油诗等。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012年上学期
24
钟敬文《新时期文学理论的里程碑》: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012年上学期 10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变异性,也叫做“变易性”、“变动性”, 它是由集体性、口头性派生出来,不同于 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的又一显著特征。 “母题”:贯串于一类作品中的共同因 素(主题、人物或情节) “原型”:它们的最原始的形态 “异文”:形态大同小异的不同作品
文学通常有三条干流:上层文学、俗文学和 农民文学。第一条属于精英文学或作家文学, 第二条属于市民文学,第三条属于农民文学。
钟敬文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由上层精英 文化、中层市民文化和下层民间文化三大 干流构成的整体。 钟敬文第一次提出中国文化“三大干流” 的概念,他被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012年上学期
16
南阳《பைடு நூலகம்见他》:
小儿童,放白马,一放,放到丈人家。丈 人没在屋,舅官出来拢住马。大马栓到梧 桐树,小马栓到栀子花。剩下鞭子没处挂, 挂到小姐绣楼下。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012年上学期
17
变异性具有两重性:
优点一面,可以不断吸收群众的艺术智慧, 使作品逐渐臻于完美;适应时间与空间的 变化,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口头上,获得巨 大生命力。 缺点一面,由于遗忘和误传,流传到后世 变得残缺不全。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012年上学期
14
理解古代文学中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审美
汇报人:XX 20XX-01-23
目 录
•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概述 • 古代文学中的艺术审美表现 •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与艺术审美的关系 • 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 • 古代文学中的审美体验与感受 • 古代文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文化传承
01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概述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的定义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是指古代人们对于 文学作品所持有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念,包括对文学作品的题材、形式、 风格、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和评价。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特点和要 求,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审美观念的特点
1 2 3
重视情感和意境
审美体验与感受的个体差异
文化背景
个人经历
审美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对古代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存 在差异,如对同一部作品的理 解和评价可能因文化背景的不 同而有所差异。
读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也 会影响其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 美体验和感受,如对作品中人 物命运的共鸣程度可能因个人 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古代文学中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发读者的情 感共鸣,使读者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和愉悦。
意境营造
古代文学作品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 情感等方式,使读者沉浸于作品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
韵律美感
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歌赋等韵文作品,通过押韵、 平仄、对仗等手法,创造出独特的韵律美感,使读者在朗 读或吟诵时感受到音乐般的愉悦。
创新发展
在古代文学审美观念与艺术审美的互动关系中,双方不断推动彼此的创新发展。新的文学创作手法和艺 术表现形式不断涌现,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01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第1章
李鸿章 康有为
历史的转折
3、由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 封闭 • 闭关锁国(唯一开放的港口——广州) • 夜郎自大 “天朝臣服中外,夷下咸宾,蕞尔夷 邻(英国),何得与中国并论。” ——嘉庆帝1808
3、由封闭到开放,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师夷”的口号,即向西方学习。这一 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重点在于引进“格致之 书”和从事以军事工业为先行的实业。代表人物是 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郑观应等。 甲午战争后,重点在于引进“政事之书”及文学 艺术和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代表人物是严复、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魏源《国朝古 文类钞》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 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 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序》
二、文学观念和文学格局的变化
1、文学观念上最深刻的变化:文学应当担负起新的 思想教育国民、改造国民精神的任务; 2、要求变革诗文,以满足宣传教育的需要;
如康有为、章太炎
(四)近代文学的过渡性
主要表现为新旧共处,新的因素逐步增长,为“五四” 新文学的产生做了先导和准备。
1、创作方面,表现为:新旧杂处,文白并存。
(1)在思想内容上,维护封建统治的文学与反帝反封建 的文学并存。如既有《荡寇志》,又有谴责小说
(2)在表现手法上,这一时期的创作,除了继承古代文 学的传统手法之外,也吸收了外国文学的表现手法。如浪 漫主义对诗歌的影响,吴趼人的《九命奇冤》
3、提高小说戏曲的地位;
4、文学样式上出现新突破; 5、西方文学被大量翻译引入中国。
三、爱国主义的伟大主题
体现为两个方面:(近代爱国主义精神与以 前有何不同) 对内,反封建 对外,抵御外侮 在近代文学中,爱国主义是一个超越了文 学流派界限和文学体裁界限的普遍主题。
文学是灯ppt课件
05
文学创作与鉴赏
文学创作技巧
01
02
03
04
情节构思
如何设置情节,使其具有吸引 力和可信度。
人物塑造
如何创造有深度和真实感的人 物。
对话写作
如何写出真实、生动、有深度 的对话。
描述技巧
如何描绘出鲜活的场景和情感 氛围。
文学鉴赏方法
文本分析
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理解 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深层含义
。
背景研究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 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
主题探讨
挖掘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以及 它们如何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审美体验
欣赏作品的审美价值,体验作 品带来的情感和视觉享受。
文学评论与批评
评论角度
从不同的角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品进行评论,包括主题、 风格、结构等。
探讨文学如何影响和启迪人生,以及文学 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文学的未来
结语内容
展望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包括 数字化、跨媒体和全球化等方面的趋势。
在结语部分,可以引用一些名人的名言, 或者自己的一些感慨和思考,来给整个课 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戏剧可以根据题材和风格 的不同分为悲剧、喜剧、 历史剧等。
特点
戏剧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对 话,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 、情感和社会冲突,具有 强烈的直观性和冲击力。
散文
定义
散文是一种不受严格形式约束的 文学形式,可以自由地表达作者
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
分类
散文可以根据内容和风格的不同 分为随笔、游记、回忆录等。
表现主义文学
《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等。
作家
普鲁斯特、布勒东等。
艺术风格
梦幻、意象、自由联想。
美国黑山派诗歌
黑山派诗歌特点
代表作品
美国黑山派诗歌注重对个体内在经验的表 达,强调诗歌的音乐性和视觉效果,反对 抽象表现主义的形式主义倾向。
《春天的诗》、《黑山派诗歌全集》等。
作家
艾伦·金斯堡、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
表现主义文学
目录
CONTENTS
•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 表现主义文学的核心概念 • 表现主义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 表现主义文学的影响与评价 • 表现主义文学的未来发展
01 表现主义文学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表现主义文学是一种强调主观感受、 情感表达和内在世界的文学形式,通 过夸张、变形和抽象的手法来表现现 实。
03 表现主义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
CHAPTER
德国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特点
德国表现主义文学强调对内在 情感的表达,摒弃传统叙事手 法,注重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和
扭曲。
代表作品
《荒原》、《饥饿艺术家》等 。Βιβλιοθήκη 作家卡夫卡、贝克特等。
艺术风格
荒诞、夸张、梦幻。
法国超现实主义文学
超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法国超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无意识、梦幻和超现实世界的表现,通过非 理性的手法揭示内在真实。
的发展。
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表现主义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表达方式。作家们可以利用虚拟 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文学体验,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
读感受。
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反思
社会问题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诗学
逼真性原则
艺术作品应该追求逼真性,即尽 可能地还原现实世界的真实面貌, 使观众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情感净化原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能 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反应, 通过情感的净化来达到陶冶性情、
提升境界的目的。
艺术审美标准
美的客观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 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因此艺 术作品的美丑应该有一定的客观 标准。
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来净化情感
悲剧通过展现人物的痛苦和不幸,引发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从而净化观众的情感。
悲剧中的人物应具有性格和行动的必然性
悲剧中的人物性格应该鲜明且具有必然性,他们的行动也应该符合其性格和身份,这样才 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喜剧论
01
喜剧是对可笑、滑稽的事物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现实生活中可笑、滑稽的事物的模仿。
并通过情感的宣泄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净化心灵的效果。
道德教育
02
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和情节,向读者传达道德观念和价
值观,起到教育作用。
娱乐消遣
03
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文学的娱乐功能,认为文学作品能够带给人
们愉悦和放松。
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1 2 3
模仿现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但这种 模仿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艺术手段对现 实进行提炼和加工。
03
对文化创新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强调了文艺作 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对当代文化产 业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鼓励文 化产业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更多的文 化精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和谐与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观念一、文学观念的嬗变〈一〉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1、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美•〃共布拉姆斯2、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
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活动,重要的是在文学作为人对象性活动上来理解的。
文学是一种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就是因为在文学活动中体现了人的意识、心理和一切本质力量,把自然当作人的对象,从而建立起了活动机制。
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这是包含了对自然对象的体验理解,联想和想象等。
这短短的两个句子,就是人的整体精神活动的表征。
可见人的本质力量与自然对象之间,在人性的心理的作用之下,建立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建立之日,也就是人的对象性精神活动展开之时。
〈二〉历史上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1、再现说: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公元前500年,[古希腊]赫拉克利特(herbaceous)提出“艺术摹仿自然。
”[古希腊]苏格核底(Socrates)认为:第一:“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
”第二:这种描绘与再现“应通过形式表现心理活动。
”[五代][ 画家]荆浩《笔记法》:“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
”(“度物象取真”的观念在宋元后在戏曲小说发展起来后才被重视,在整个古代史中并不占优势。
)2、表现说:(expression)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
西方:19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产生表现说。
[英][诗人]华兹华斯(fords worth)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①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感情涌动时的创造,是主动感受、体验的产物。
②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
③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与西方“再现”说可以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诗言论”说和“诗缘情”说,但都受礼教“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制约。
3、实用说: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
实用说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文学可以给人带来快感和娱乐,但是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外在的。
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中国古代“教化”(文以载道):儒家作为统治思想,其典籍以及受其思想影响的作家,把文学视为论理、道德教化的工具。
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
荀了:文章应“合先王,应顺礼义”的文章观点。
[汉]《诗大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的文学观点。
王充:“劝善惩恶”的观点。
班固:“抒下情而通讽渝”、“宣上德而尽孝”的观点。
曹丕: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观点。
刘勰:“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以及“光采玄圣,炳耀仁孝”的观点。
孔颖达:“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韩愈、柳宗元:“文以明道”。
周敦颐:“文所以载道”。
曾巩:“文章得失系于治乱”。
朱熹:“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实用说成为中国古代一种占主导倾向的文学观念,与“诗言志”说紧密结合在一起。
因为在儒家思想的控制下,“诗言志”说中的“志”,与实用说所说的“道”,尽管有情感与理智的区别,但从根本上说都以遵从儒家“礼义”为旨趣。
因而在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言志”说和“教化”说双管齐下,并行不悖,构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重要特色。
西方:[古罗马]驾拉斯《诗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人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在整个中世纪,神学统治一切,文学被视为歌颂神明与圣徒的工具。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思想家都主张文学应与人性的解放、个性的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联系在一起。
4、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
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客观说实际上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
英美新批评、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的文学结构主义、德国的文本主义批评观念与之一致,成为西方文论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艺术品似乎是一种独特的可认识对象,它有特别的本体论的地位,它既不是实在的(物理的,像一尊雕像那样),也不是精神的(心理上的,像愉快或痛苦的经验那样),也不是理想的(像三角形那样)。
它是一套存在于各种主观之间的理想观念的标准体系”。
5、体验说: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法国][著名诗人]保尔•凡莱里(1871—1945):“我诗歌中的意义是读者赋予的”。
〈三〉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1、时代原因[六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古今情理,如何言乎!”“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
”“文变染乎世情,兴度系乎时序。
”〈1〉文学和文学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①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作为主体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客体面前,主体总是十分虔诚的,还没有想超越客体的奢望,更多的是想摹仿它。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摆脱了童年时代,主体的能力充分地发展起来,于是表现说的文学观念出现了。
表现说的意旨在于不再把客体看得那么神圣,更看重主体,确信主体有能力超越客体,并认为从这种超越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美感。
“比大海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开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表现”的极端发展,很自然会出现象征、变形、荒涎的艺术追求。
〈2〉文学观念转换心理方面的原因必然渗透了社会时代变动的原因,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时代变动总要这样或那样折射到文学观念上来:如西方再现说到表现说的真正转折,是从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开始。
19世纪英国政治的黑暗和人性的失落如同两枚炸弹,炸开一群诗人的情感郁积的火山口。
这也就是社会的特殊景况使主体意识真正觉醒并壮大起来,使创作主体不再把周围的现实看得那么神圣,不再想仅仅去摹仿。
相反,他们更珍惜自我心中涌动的感情,并力求在抒发这种感情中去寻找回似乎已经失了的美好的世界。
他们或者身处喧闹的机器旁抒发对静谧的田园风光的独特的感受,或者是身处黑夜的压迫中去呼唤革命。
文学观念上的一次变革就这样应运而生。
〈3〉从表现说演变到客观说,背后的社会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初爆发,战争带来的无穷的灾难和无尽的精神创伤,使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们开始厌倦政治,甚至厌倦生活。
他们对文学的看法也随之改变。
他们企图剥离文学政治、与社会的关系,认为文学就是文学本身、就是语言本身,文学是离开社会生活而独立的客观存在。
在文学研究中专注于语言技巧的批评,成为形式主义者的基本主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物质发达,但社会弊病丛生,酝酿着新的社会危机。
人的存在意义、价值等各种问题相继凸现。
把文学看作是“自足”的封闭世界的客观说醉心于词句和结构的枯燥分析,无法回答社会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不能满足读者期望。
于是接受论顺应时代的要求,向“客观说”提出了挑战。
把文学理解为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2、文学观念演变与文学自身的演变人类艺术总是走这样一条路线:再现表现装饰中国文学发展:①先秦诗文:写实抒情,重内容。
孔子:“有德者必有言”、“辞达而矣”。
②汉朝的骈体文,内容空虚,一味堆砌词藻典故。
“饰其辞而遗其意。
”汉魏六朝发展到极致。
③初唐“四杰”反对六朝绮摩诗风盛唐诗歌既有“风”又有“骨”把内在美与外在美结合起来,将中国古代诗歌推到顶峰。
④白居易“上系于意,不系于文”的主张,韩愈柳宗元发动“古文运动”恢复先秦文学的朴实,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以上说明,文学观念的嬗变与文学自身的矛盾运动过程密切相关。
〈四〉文学界说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用于交流深层次思想的语言)。
二、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文化概念1、文化概念广义文化概念: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满足这些方式所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广义文化概念中的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2制度文化,○3精神文化。
狭义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
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我们以符号论的文化概念来审视文学是最为可取的。
2、文学的文化意义○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人的生存是偏于动物性还是人性,这与文化状况密切相关。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什么是幸福?什么是不幸?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亲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人的生存意义,也是精神文化中一些基本的观念。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新雷清·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二〉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1、文学作为文化意义载体不论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的文学作品,它作为文字符号总是负载着文化意义。
这种文化意义深入到文学作品的深层,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底色”。
文学作品负载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主要与作家的文化取向或文化理想不同有关。
2、文学文化意义的发现①品质阅读: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到情景,人物和情节。
如:玉阶怨玉阶怨[六朝]谢眺[唐]李白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补袜。
长夜缝罗衣,相思此何报。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②价值阅读: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价值阅读”只是发现作品的文化内涵,不是价值评判。
〈三〉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动关系1、文学与科学文化包括文化在内的艺术文化与科学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无法绝然分割的。
它们在塑造人的素质这个根本点上是相通的。
2、文学与历史文化文学重虚构,重情感,重诗意;历史重真实,重事实,重理智。
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所谓“文与史较然异辙”。
但,无论历史还是文学都可以达到对事物的普遍性的揭示。
3、文与其他艺术文化无论文学还是绘画、音乐、在追求诗意、描绘形象,传达情感和动人心魄这几点卡大体相同、相通的。
三、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文学源于生活《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