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纪录片欣赏论文
纪录片鉴赏论文
题目:舌尖上的中国姓名: XXX专业班级: 计算机XXXX3学号: 32XXXXXXX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2012.6.6目录一、纪录片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纪录片看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名人点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我的看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诗意海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化凝聚的情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事物的进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隽永旁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记录片)毕业论文
论文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那些关于感动的色彩内容摘要:纪录片是一种无假定性的真实的的记录方式。
是需要在生活中发现和寻找具有艺术内涵的生活内容。
关于感动电影,电视剧中的感染力和强调的艺术真实于纪录片是有很大区别的。
纪录片不允许造假,也不允许虚构,不允许导演的摆布。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爱之光》就是将真实的感动发挥的淋漓尽致,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物,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过程。
但是又透露出了独特的精神魅力和彰显制作班底的对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写照,用这种拍摄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
关键词:纪录片艺术真实感动正文目录:一,纪录片是真实记录和艺术的统一……………………………二,《大爱之光》诠释的感动………………………………………一,纪录片是真实记录和艺术的统一所谓真实性 ,是指纪录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的客观实在性。
纪录片为什么要坚持真实性原则 ? 我们认为 ,这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
纪录片是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电视文体 ,它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记录。
虽然篇幅、容量都远远大于新闻消息 ,但从本质上讲 ,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报道 ,因此 ,真实性是它们的生命。
如果不坚持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便成为虚假报道 ,就谈不上新闻的可信性、公信力。
从这个意义而言 ,失去了真实性 ,纪录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失去了人们的信赖 ,很难受到人们的欢迎。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但并不意味着纪录片纯粹是现实生活的翻版。
在纪录片的制作中 ,由于经过了人们的“过滤”和加工 ,从而使原生态的客观现实总是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形。
同时 ,人类学纪录片的崛起给纪录片带来了浓厚的人文内涵,创作者主观的情致被鲜明地渗透在作品中,从而使纪录片成为人们表达审美理想、抒发审美情感、进行审美评价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纪录片走入市场后,大量文艺手法、技巧的运用,使得纪录片的艺术含量大大增加 ,进而使纪录片成为艺术大家族中的独特成员。
人们观看《北方的纳努克》、《动物世界》、《国家地理杂志》时 ,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有关历史、自然的知识 ,而是包含更多的艺术享受。
课题研究论文: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所带来的启示
119308 艺术理论论文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所带来的启示1.前言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艺术家常常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么真相是怎样呢?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告诉我们,真相是在这几个方面艺术家受到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
一是艺术理想与生活责任的平衡,不是所有人都像柏拉图那样出身贵族,可以任意嘲笑智者学派竟然有偿教书;二是社会环境变化对艺术家风格的影响,再封闭固执的艺术家都不得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三是艺术上的天使与人格上的魔鬼的混合,在艺术上带给人神圣的美感,并不代表他在生活中依然高尚;四是艺术家的引领与观众的感受,欣赏者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在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
2.《艺术的力量》带来的启示2.1即使是艺术家,也无法摆脱生活琐事的烦忧。
像贝尼尼这样貌似顺遂的人生其实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因为他时刻都要担忧自己遭到赞助人的抛弃,光鲜只是表象,经济地位的依附性注定了他地位的低下。
梵高,一生只卖出去一幅画,可是他是多么需要靠自己的画来维持生计,他又是多么希望通过自己的画将自己的理想和热情传递给他人,他实践着莫扎特的艺术理想“我的生活已经足够痛苦了,所以我要把欢乐带给他人”。
穷困如梵高、伦勃朗,越在生活中失意,便只能越加投入艺术世界寻求安慰。
因?橹挥性谝帐跏澜缰校?他们才能看到自己理想的世界,还有自己理想的生命状态。
我一向反对将画家的苦情人生作为吸引大众眼球的道具,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艺术家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中是孤独的,因为很多珍贵的艺术理想是超前的,创新自然意味着引来很多保守的嘲讽和批判。
并不是说你有钱所以你的作品就不好,而是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愈多的磨难,在艺术作品中照耀的精神就愈有悲剧性的穿透力。
所以,在生活中的失意很多时候成为了艺术家艺术灵感的催化剂。
穷困没关系,不被观众认可不要紧,评论界的讽刺更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不因为功利目的就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放弃自己的理想与梦幻,放弃自己鼓励自我、也是呼唤大众觉醒的深远动机。
美丽中国记录片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美丽中国记录片赏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美丽中国记录片赏析《美丽中国》-自然之美,洁净的精神之前很偶然的在同学的电脑上看见这个片子,我深深的被这部片子呈现的美所迷住。
在老师放完《西藏》这一集后我又重新观赏了其余的五集。
这部影片给观众的震撼是久久不能平静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清洗。
首先说说这部片子的制作团队,是由世界闻名的英国BBC自然历史制作小组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
影片以高清晰方式,呈现出中国的多彩风光,还包括一些罕见的动物,比如大熊猫和一种珍稀的中国特有的食鱼蝙蝠的珍贵生活记录。
这些镜头有些是第一次面向观众。
在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中,伴随着森林草原、戈壁大漠、河湖沼等优美的画面更替,种种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纷纷登场,一个男中音配音,用舒缓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动物的故事,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
这些美丽的景色令人神往,恨不得亲自前往观赏。
这也是影片以高清镜头所表现出的效果。
通过观看花很少的时间就能大概的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
这部片子不仅仅表现出中国的美丽景色,也反映出她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不仅要生活还要发展,挑战是巨大的。
我们不可能走西方的老路“先发展后治理”,必须要良性循环的发展。
“只要人类有意愿并付诸行动,自然界总会有办法恢复”。
这是影片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中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
现代的中国很难想象出一个符号来代表她。
我们要感谢BBC摄制组让我们看到了现代的信仰所在,就是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的村名。
当国家危难时这些人会坚持到最后一刻,他们身后是圣洁的雪山。
整个系列看下来你会更加你所居住的土地,以及生活了几千年的人和生物,虽然他们的习俗,信仰越来越鲜为人知。
好在今天被记录下来,用影片的话说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中国,一个原味的中国,一个数个世纪以来传送着的土地。
纪录片分析范文
小细节,大震撼——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看了纪录片《最后的山神》感受颇深。
序幕从春节过后的第一个早晨拉开。
在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孟金福仍然过着游牧生活,靠狩猎生活但是大多数人已经永远地结束了狩猎生活,居住在了山下的定居点。
而孟金福,则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存方式,信奉火神、月神,万物皆神,尤其是信奉山神,相信是山神给了他猎物和住所。
孟金福在很多树上雕刻了山神的摸样,对他膜拜。
本片忠实记录了这些鄂伦春人的最原始的生存方式,尤其是他们制作桦皮船的工艺,但是随着这些老鄂伦春人的逝去,古老的传统就渐渐遗失了。
《最后的山神》表层记录了大兴安岭鄂伦春人孟金福夫妇在山林中的生活,内在却“自始至终形象地表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以自然万物为神灵,日月水火,山林草木,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
”细节可以说是所有影片的重要环节。
该片最突出的就是对动作细节的运用,着重塑造了主人公孟金福,以他的一板一眼一言一行形象的刻画了这位鄂伦春族游猎者,突出了他的纯朴、善良、真诚营造了他的原始气息。
影片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层层展开描绘,结构严谨叙事清晰情节真实感人,无不表现了孟金福纯朴,善良,真诚的一面。
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他的行为中必然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也就是把大自然的万物都看作是神来崇拜。
比如: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并顶礼膜拜;每次进山打猎都要请求山神赐予他猎物;当打猎有所收获时,他就认为这是山神的意思,便要虔诚地给山神进贡祭品。
有时没有祭品时就给山神点根烟,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
孟金福老人身上的很多传统反映了鄂伦春人的心灵。
比如:孟金福老人的猎枪老了,老的很不容易找到同型号的子弹;他在打猎中坚持不用套锁和夹子打猎,反映了鄂伦春人不“涸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爱护生命的品质;他捕鱼时用大眼渔网的动作细节,反映了他内心的善良;当它割树皮时不伤树干,不正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爱吗!物件细节比如:马尾上的红布带、猎枪上的红布、松树上雕刻的山神像等等,反映了原始的宗教崇拜。
【期末】经典纪录片欣赏论文
【关键字】期末经典纪录片欣赏期末论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1.纪录影像: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2.纪录影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纪录影像:对“真.善.美”的追求中国纪录影像的文化特征:1.主旋律纪录像片的“群众化”2.群众式纪录片的“娱乐化”3.精英式纪录片的精神坚守论文摘要关键词:执着,坚强,努力,责任,追求,坚忍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带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曾经的信心十足,到妻子离去,无家可归,再到穷困中的挣扎抗争,直至幸福的明天。
克里斯·加德纳在2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所以当时他下定决心在有了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
但他事业不顺,曾经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骨密度扫描仪的代理上,结果生活贫困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靠卖骨密度扫描仪为生。
他的妻子在最初的几个月和他同甘共苦,但最终没能承受住生活的重压,离家而去,只留下克里斯和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克里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开着豪车的男子,克里斯问了他两个问题:“你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干的?”男子告诉他:“我是股票经纪人”,在得知这个职业并不需要很高学历,只要精通数字,会为人处事就可以做好,克里斯决心参加迪安维特公司的招聘,也做一名股票经纪人。
在经历了无家可归被迫在地铁站和教堂里住宿的艰苦岁月,为节约时间不停打电话,赶时间见一位客户被一辆车撞倒,在教堂口为一个床位和流浪汉失态地争吵等等艰苦的经历。
最终他取得了成功,他成功的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初接触这部影片是在一次上课时老师放的,之后我就被这部影片吸引住了,这部影片不像其他好莱坞大片那样热血沸腾,科技堆砌,它只是讲了一个人传奇的故事。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感动,一个人在住处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下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想给儿子完整的父爱,克里斯本人在自己28岁时才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不想自己儿子也像他一样失去父爱,就这样,不管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儿子,这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纪录片赏析论文
纪录片赏析——结课论文论文要求:1.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自主选择中外纪录片史上的自己喜爱的纪录片进行评论,主题自拟,2500字2.从纪录片本质属性,叙事结构,功能及其他角度,谈认识有明确的主题思想或主旨,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够围绕主题合理论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分析问题透彻。
论文正文:经过一学期对纪录片的赏析学习,原来喜欢看动物纪录片的我这学期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纪录片,包括无声的《北方纳努克》、唯美的《微观世界》和《海洋》、赞美中国的《美丽中国》、宏伟壮丽的《故宫》,、大学生活的美好记录《我的大学》还有勾起我对高中无限回忆的《高三》等等。
各种类型的纪录片有不一样的风格,最让我受触动的是《父亲》。
接下来着重谈谈对此纪录片的感受。
《父亲》是李军虎导演根据陕西农民韩培印及儿子韩胜利一家的真实故事拍成的纪录片。
它反映了当前的社会现实,家庭条件有差距的学生在上学和就业方面还是有更大的压力。
韩胜利作为村里唯一的一名大学生来西安上大学,按理说是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家里却因为交不起昂贵的学费,到处借钱,终于凑够了学费。
为了接下来的生活费,年近50岁的韩培印,和儿子一起来到西安,成为了一名农民工。
从这里开始了真正的故事,在片子中,看似平淡的父子言谈间却传递着炽烈的情感。
李军虎导演运用以小见大的记录手段从这简单的父子小生活中反映了很多有相似经历的社会现实。
当儿子大学毕业时,老韩却希望落空。
他发现,儿子的每月工资甚至比自己当农民工的还要低。
但老韩依旧自豪地对别人说,“我儿子是大学生!”这个片子以主人公韩赔印的小小的本子贯穿全片,在我看来这也是整部片子最为精彩的符号。
小小的本子有很多韩培印借还账的记录,他也可以看作是老汉的日记本,还可以说是一本诗集,因为他写满了自己对儿子说的话,更多的是鼓励。
但不管他是什么,这个小小的本子承载的是无疑是一个中国父亲的倾注在儿子身上的希望。
从老汉略显歪斜的字体中似乎依稀保留着经历红色年代洗礼而特有的浪漫情结,虽然在现在许多人看来有点不现实,却是父亲的精神支柱。
纪录片论文
题目《看上去并不美》姓名:刘毅男专业班级:电气本11-1学号:32110801012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研室2012.4.10纪录片鉴赏考试 (论文)成绩《看上去并不美》电气本11-1 刘毅男 321108010123我还记得以前曾看到过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这使我在看到《幼儿园》这部纪录片后很自然地想到了它。
同样是以孩子的视角展现,同样令我感触良多。
电影《看上去很美》一开始,班主任李老师的确看上去很美,方枪枪的爸爸送他来幼儿园,对一切感到陌生的时候,有家长在,李老师对孩子的态度还算温柔可亲。
等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看上去很美,其实并不怎么美。
教师的爱与宽容应该是多么重要啊。
世上没有永恒的爱,只有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老师对孩子的爱是永恒的,是第一位的。
不管身处何种年代,教育的原则是要爱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和人格,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无论你用何种方法教育孩子,都不要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是一块未经开辟的圣地,就看我们如何去耕耘。
人生童年有几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都需要我们去呵护、理解。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如果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当,他们都会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
同时让我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艰巨性、责任性,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有责任为每个孩子探索出一条适宜的教育之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在影片中,也许方枪枪是老师们眼中的顽皮孩子,他的劣行不可救药,可那个园所、哪个班级没有特别的孩子,作为老师应该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这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爱是关键。
首先老师要宽容孩子的缺点,哪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我们要尽量淡化孩子的弱点和缺点,不要去伤害孩子的自尊。
当他们犯错时,老师可以先冷处理,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帮助他,让他随时能体验到老师给他的温暖和关爱。
影片中的主人公方枪枪,他在刚到幼儿园时,也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好孩子。
他也期望得到小红花,他也曾经努力过,真心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重视,一朵小红花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他经常对着小红花评比栏发呆。
纪录片分析范文范文
纪录片分析范文范文《地球脉动》是一部由BBC制作的纪录片系列,共分为11集,每集以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类为主题,展示了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动物群落的生存激烈竞争、互相依存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
首先,该纪录片的拍摄技术非常出色。
影片运用了很多高清科技,使用了超高清摄像机和无人机等现代技术,将细节展示得清晰而生动。
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不同生物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性,感受到它们的真实和自然。
其次,该纪录片的叙事手法独特而生动。
影片采用了旁白的方式对故事进行解说,配上悦耳动人的音乐,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展示的生态系统和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此外,纪录片还通过剪辑手法将相似或相反的镜头串联在一起,凸显出生态系统中的竞争与互助,以及食物链的重要性。
再次,该纪录片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是其独特之处。
《地球脉动》并不仅仅局限于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动物,它也着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珊瑚礁死亡、破坏性的洪水、森林砍伐等场景,这种对环境问题的揭示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地球脉动》通过展示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和动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纪录片通过逼真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
观众通过观看和思考,意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自己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的责任和义务。
总之,纪录片《地球脉动》通过其出色的拍摄技术、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成功地传递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增强对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意识。
它不仅是一部娱乐性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海洋——纪录片赏析
《海洋》——纪录片赏析地球常常被称之为水球,是因为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
这足以体现了海洋的重要性,《海洋》获得了法国恺撒奖最佳记录片奖,这部纪录片聚焦于覆盖着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奥德深入探索这个幽深而富饶的神秘世界、完整地呈现海洋的壮美辽阔。
巨大的水母群、露脊鲸、大白鲨、企鹅……毫不吝啬在镜头前展示他们旺盛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
海洋这部生态学纪录片延续了雅克·贝汉在《迁徙的鸟》一片中开创出来的诗意、唯美、形式感强烈的美学倾向。
影片虽也不像《海豚湾》那样有着极强的指示性和政治性。
但是和《迁徙的鸟》的纯粹的视觉上美感不同,雅克·贝汉在《海洋》除了展示了动物之美和自然之美,更多地展开了一种“故事性”的叙述,他对环保问题的深入思索让我们多了一分对经济发展和环保问题的惦念。
《海洋》这部纪录片上映之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娱乐周刊》对其评价是:了不起的海底纪录片很多,但本片为何如此出色?原因在于:技术。
《纽约邮报》称《海洋》是一部感性的、振奋人的纪录片。
对于《海洋》倡导人类保护环境、爱护海洋的观念,日本观众反响极其强烈,日本的捕鱼业非常盛行,特别是捕鲸业,近年来世界环境组织一直倡导禁止捕杀鲸鱼,对日本的捕鲸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日本观众在看完本片之后很多人表示不能在对海洋生物肆意捕杀了,要爱护他们,对于本片,很多日本观众都表明自己被蔚蓝色海洋还有神奇的海洋生物所震撼。
雅克·贝汉在2006年观看到《自然》杂志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之后把自己的这种理念更深深的植入了影片中,报告中指出,按照现在的开发速度,大部分海洋生物将在 2048年消失。
如今深海鱼类、金枪鱼、沙丁鱼等等通通都遭到威胁,90%的鲨鱼被捕杀。
纪录片赏析论文
纪录片赏析论文纪录片赏析纪录片赏析之《高三》这学期我选修了纪录片赏析这门选修课,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和学习,对纪录片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也渐渐喜欢上了纪录片这种影视,它的真实性、人文性都深深地吸引我。
在课堂上欣赏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有《北方的纳努克》、《海洋》、《微观世界》、《姚明年》等,其中有很多画面十分精彩的,像《海洋》,也有反映政治的,如《华氏911》,但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高三》这部并没有炫丽场景但和我距离是最近的纪录片。
《高三》讲诉的是中国福建省一所普通中学,一个山区小县城的年轻的学子们琐碎、重复的高三生活。
一本作为独白,贯穿始终的学生林佳燕的日记,将隐藏在学子们机械近乎忙碌的学习生活背后的巨大压力爆发出来:身为父母的农民,从凌晨5点到晚上8点辛苦劳作,每天的收入仅仅是13元钱,而高三学生一学期的学费是2500元(不包生活和住宿费)。
而父母的期望则是:“只要她喜欢的工作,我都支持她,如果钱不够,可以把房子卖掉,只要她愿意,当妈妈的愿意付出一切”””一一一个苍老的女人对着镜头说道。
懂事的学子悬梁刺骨,绝望的学子叛逆逃学。
一个坏学生钟生明讲述了他为什么翻墙出逃,不上课,眷恋网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打游戏有多么好玩,而是可以凭借高超的技巧赚到钱,与其他行业一样,游戏黑的是信用和手艺,,”影片选取了武平中学高三七班作为拍摄地,从高三学生一入学到高考结束后老师乂成为新的高三班的班主任,一个轮回乂重新开1纪录片赏析始,,”真实的展现了高三生活的苦于乐,笑容与泪水。
关于拍摄方面大多选用近景中景,甚至特写镜头突出人物表情甚至人物内心。
在对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采访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们的表情的微小变化,从而感受到他们的内心的心情。
比如一个同学讲诉她的一个梦:在酒吧里认识一个人,然后和他到一个田里,指着葱对她说“你算那颗葱〜”,说完了她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从她那苦涩的笑容可以看出她的烦恼和心理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纪录片影片分析范文(汇总7篇)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美食为主题进行拍摄的一个大型纪录片系列,《自然的馈赠》是它的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拍摄画面优美而且制作精妙不仅具有极强的可看性而且带给观众很强的真实感,可谓华实并具,并没有因为艺术性而抛却真实性,是纪录片中的典范。
整个系列追求的是对美食制作过程的记录,《自然的馈赠》主要记录的是美食制作的第一个环节一食材的获取,通过对多个地域多个民族特色食材的追踪记录向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独特的食材获取过程,用纪录片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来评价这个过程的话,那个词一定是馈赠。
作为纪录片,解说词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纪录片,而且担当了充分调动观众情绪的重任,毕竟声画结合才是最能感染观众的。
但近年来,有些纪录片过度夸大了解说词的作用,甚至将解说词摆到主要位置上完全的违背了纪录片的规律,但是这部纪录片完全不存在这种现象,它坚持遵循了纪录片的原则画主词辅,从而达到了一种臻于完美的境界。
例如纪录片中刻画老包挖竹笋小心翼翼避免伤根这一动作时,尽管摄影师用特写加大了对这一动作的渲染,但仅凭画面将小心翼翼这种状态表现出来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解说词在竹笋刚露出头时的恰当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它加深了观众对这一画面的理解,而且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主题凸显了出来所以这里的解说词运用得极其精准,而片中的解说词大多便是这样的。
另外,对于空镜头的巧妙运用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空镜头是一种纯景物描写的镜头,看似不重要,但若运用的不恰当却极有可能毁掉整部纪录片,而这部纪录片对空镜头的运用巧妙至极。
在纪录片一开头,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青青的群山,到葱郁的竹林中正在出土的竹笋等一系列与纪录片中将提到的地方有关的景色的不断切换,搭配上紧接的同样不断切换的人物镜头,将本片中将要呈现的人物与景物巧妙的表现了出来,再加上空镜头数量恰当,所以丝毫没有使纪录片产生虚假感,反而与纪录片浑然一体加强了真实感。
类似这样的镜头影片中还有很多,无一处不精妙。
纪录片赏析
命运转折的地方——《龙脊》解析多年来我们打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的旗号,无数贫穷落后的山村孩子把它视为一种改变命运的方式与信仰,尽管在当代日益高技能快速发展的社会,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过时的口号,我们也越来越质疑于它的可信性与唯一性。
然而,我们忘却不了的是那希望工程中小女孩一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忘却不了的是纪录片《龙脊》中那一群渴望读书的孩子以及重视教育的祖辈们,贫穷让他们无处也无法改变命运,唯有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或许这也是龙脊人内心唯一的出路。
导演陈晓卿于1994年拍摄了《龙脊》,这部荣获许多大奖的作品在今天看来也依旧牵动人的心弦,让人感悟颇深。
本片记录了广西一个叫龙脊的山村中一群孩子求学的故事。
龙脊的自然环境是恶劣的,它阻断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闭塞而落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红瑶人自身反映出中国山村少数民族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以及勤劳善良纯朴的本质。
贫穷落后是龙脊这个山村最典型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因为贫穷,人们温饱问题无法完全解决,各种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艰苦,教育问题成为最期待急迫解决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点。
也正因为如此,观众在自己的视角里目睹了孩子们渴望求知,家长们极力供给念书的点滴细节,感受着这一种坚忍不拔的生存意志和面对贫困却奋发向上的抗争精神。
《龙脊》只不过是一个针孔,透过这个针孔,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在中国群众底下那些贫穷落后的地方,那些渴望求知改变命运的很多代人。
一.人物:精神的张扬纪录片《龙脊》是以潘能高一家为主线来展开这个村庄的故事,同时刻画关注了另外一些人物。
龙脊人的精神则在这几个人中得到全面反映。
其中潘纪恩和潘能高的爷爷让笔者印象深刻,两个人都是极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人物,一个是典型的懂事贴心热切渴望求知的孩子,另一个是自身没有接受教育,在那样长期贫困的环境下深刻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努力供给,渴望孩子改变命运,走出大山拥有新的美好生活的家长,每一个都感人至深。
潘纪恩无疑是懂事贴心的,更重要的是他是最为努力向命运抗衡,竭尽全力求知的孩子。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5篇范文
浅析纪录片《海豚湾》5篇范文第一篇:浅析纪录片《海豚湾》浅析纪录片《海豚湾》与《灰熊人》的比较《海豚湾》这部纪录片以真实冷静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揭露了大量海豚在日本太地海湾被屠杀的事实,带给观众巨大的心灵震撼。
纪录片中一幕幕真实而残忍的画面深深震撼了我,影片中原本蔚蓝被海豚们的鲜血染得赤红的海面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当我内心深处的道德底线被唤醒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导演对纪录片的把握和素材运用之精湛,以及拍摄团队的付出感到深深的敬佩。
一、选题新颖,主题深刻其实纵观最近几年的纪录片,关注弱势群体,保护动物,珍惜生命等方面的选题并不少见,但是《海豚湾》并不只只局限于这些,它通过艰难的拍摄,真实客观的再现,再一次升华了保护海豚的主题,同时又再一次的将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在日本太地町这个惨绝人寰的海豚地狱。
以日本太地町渔民大量捕杀海豚为主要内容的《海豚湾》,它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是益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
主题的选取亦是源于生活中活生生的场景,纪录片中的素材不论是选取还是安排都是紧紧围绕主题的。
日本太地町捕杀海豚已经有着很久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没有人来真正的关注过。
《海豚湾》在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和视觉角度,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技术手段,拍摄出别人没有拍摄的画面。
整个纪录片立意高,形式独特,在创作技巧上也有高过别人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反对肆意捕杀的主题是永恒的,《海豚湾》存在的目的是让人们对肆意捕杀海豚寻求一次自身的反省和心灵的启迪,让人们更好的从中发现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
这部纪录片在表现大量海豚被捕杀的同时不忘表现一些个体的行为,如某只海豚被渔民们用长钩刀砍杀,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割断它的喉咙,砍开它的脊髓,当记录者把镜头从场面进入到某个具体的海豚,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就被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的眼前。
而纪录片所要表达的主题及其深刻的涵义也就在这一刹那被完全的释放出来,震撼着每一个受众的心。
纪录片欣赏——请投我一票影评
纪录片创作与欣赏论文《请投我一票》影评所在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2013年5月21日《请投我一票》影评《请投我一票》记录了一小学三年级一班的一次班长民主选举。
班上同学将从老师们选出的三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下一任班长。
这三位候选人分别是:许晓菲,一名乖顺、不善言辞而不具威胁力的女学生;成成,一个天性活泼、颇具煽动力和领导潜质的挑战者;罗雷,以暴力管理班级的现任班长。
其竞选活动包括:才艺表演、相互辩论和公开演讲。
这群戴着红领巾的小三学生,并不了解民主和投票等名词,对于班长的职位诠释仅为:“班长就有权力,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
”不过,真竞选起来,全套运作可不输政坛选举:候选人们为了争夺同学选票,不仅卖力准备,而且使出了在成人世界里常见的拉票手段;而家长们为了让自家孩子成功赢得竞选,也纷纷出谋划策、斗智斗勇,只是其中的幕后操作以更为稚嫩而直接的形式,展现在了荧幕前。
无疑,这是对我们民主现状的一种真实反映,并且还是在许多条件可控的情况之下。
但是在这里我想要探讨的不是政治,而是教育。
当教育者面临类似的问题,他该如何处理?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究竟应以纯洁高尚还是功利实用为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不成功便成仁”的竞争社会之中,我们的孩子到底应该接受并遵循怎样的观念和法则?影片中的一段情节典型地反映了当前这种困境:选举初期,现任班长罗雷自恃在任优势,拒绝父母亲的协助,甚至不打算有任何“亲民举措”,而是希望同学们“自己想投谁就投谁”。
但很快他发现自负并不现实,因为他的对手一直在暗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成成像个老练的政客,先是在班上大声起哄道“罗雷罗雷,最爱打人!罗雷罗雷,威胁别人!”再授意竞选助手帮腔造势、形成舆论,而且私下许以副班长、学习委员等未来“官职”承诺,以换取支持。
电视节目赏析论文大秦岭
广播电视媒体论文专业班级:电子0807姓名: 赵小博学号: 05081232谈谈我对纪录片《大秦岭》的认识【摘要】:本文从拍摄历程,本片特色及拍摄内容三个方面介绍了《大秦岭》这部纪录片。
纪录片在开篇的部分,便对秦岭追根溯源,探索秦岭的来历,以及秦岭所孕育的秦帝国和灿烂文明的历史。
秦岭蜿蜒的走势将关中平原温柔地揽入怀中,形成一道庇护。
阻止了敌国的来犯。
使秦国横扫六合,最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文明。
之后的中华文明便围绕着秦岭徐徐展开,十三朝古都长安便是秦岭恩泽的完美体现。
《大秦岭》的最后,有一句总结的话:“秦岭无言,只是默默的守护着胸怀里的万千生灵。
”的确,我们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秦岭胸怀里的万千生灵。
《大秦岭》让我认识到一个不一样的秦岭。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秦岭,加入到保护秦岭的行列当中。
【关键词】:宏基伟业山佑汉脉盛世佛音高山仰止感恩秦岭万类霜天生息与共秦风雅颂探索发现历史性文明性【正文】:本片特色《大秦岭》刷新了多项国内有关纪录片的纪录,也创造了业内许多“第一”。
首先,这是国内第一次花费一年时间,拍摄一部关于秦岭的纪录片。
此外,《大秦岭》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一座山脉。
《大秦岭》还第一次在纪录片中用唐诗作为主题歌,参与词曲创作的人数之多、投入拍摄时间之长也都在国内同类题材的拍摄中少见。
国内一流的制作团队,也是《大秦岭》大制作的亮点之一。
102位专家学者参与了八集纪录片的拍摄访谈,这在国内同类题材中并不多见。
摄制组跑了北京、上海、杭州等许多地方,与众多国内顶级专家对话,最后整理出的访谈记录足有100万字之多,工作量巨大。
[1]拍摄历程摄制组里有很多土生土长的陕西人,但以往也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深入秦岭。
在拍片时,《大秦岭》执行总导演杨光表示,“我第一次发现秦岭这么美,美得让人惊叹!后来,我又了解到许多有关秦岭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价值和地位。
意义高远音画皆美_纪录片《老镜子》赏析.doc
意义高远音画皆美——纪录片《老镜子》赏析纪录片《老镜子》是第2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纪录片5部优秀获奖作品之一。
在2003年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还获得大奖,并且是2004年6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参展影片。
导演渠陆军成功执导过多部纪录片,《老镜子》是其又一力作。
《老镜子》片长60分钟,讲述的是一位红军烈属守候爱情的故事。
1932年,女主人公池煌华的丈夫李才莲随红军北上时送给她一面镜子,对她说:“你等我,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四十年,革命成功后我一定来接你!”从此,这面镜子在风风雨雨中化作池慢华的信念。
70年后,池馒华所在的江西省兴国县山歌剧团要把这段感人的爱情故事搬上舞台。
早在解放前,村里就曾传说李才莲已经牺牲了,池煌华不相信,她给曾经和自己一起工作的蔡畅写信,给中央军委写信。
解放后,政府调查核实李才莲确实牺牲了,但池煌华还是不相信。
她天天面对着老镜子,从满头青丝梳到一头白发。
池慢华自从9岁做童养媳,在阴暗的老房子里住了80多年。
现在,这位90岁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
一提起李才莲她的话匣子就关不上,有时甚至上气不接下气,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
寂寞、委屈都不曾动摇她的信念,李才莲成为她永远的记忆。
《老镜子》的制作者以客观真实的存在为出发点,以揭示事物的美学价值为归宿点,达到再现和表现、纪实和艺术的统一,为观众展示了一种美。
这种美是深刻的思想性和极强的可视性的统一。
思想性是该片的灵魂,表现为对题材的哲理性开掘;可视性是艺术美的体现,表现为叙事和屏幕造型。
主题的哲理美纪录片创作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拍什么和如何立意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题材有不同的要求。
《老镜子》的制作者抓住这样的题材并开掘出所蕴藏的哲理美。
片中的主人公池馒华是一位红军烈属,这样的拍摄对象在当地并不少见。
但她的特殊在于,因为丈夫当年离开时说等他回来,伴着丈夫送给她的惟一礼物一面小圆镜,她等待了70年。
纪录片论文3000字
纪录片论文3000字影像化的“诗情画意”——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评析电视纪录片《腊梅花儿开》讲述的是拥军模范周大妈几十年如一日拥军爱兵如子、乐为军人牵红线、当红娘的感人故事。
整个片子在内容的表述上,也侧重将镜头对准物像“腊梅”,影片标题一语双关地借此暗喻周大妈牵媒的“硕果”。
此处“梅”与“媒”既是一个谐音,似乎也将巧合和喻意融汇其中??本片以纪实的手法跟踪纪录了红娘周大妈为海军士官周连明和女青年彭清芳的婚事牵线搭桥为主线,并辅以纪录了热心大妈为其他军人们的婚事而四处奔走??从而形成了复式结构为特征的纪录模式。
编导巧妙把镜头对准平凡生活中人物的心灵深处,影像化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深情,让观众在视听形象中见证了一个真实、质朴、执著、锲而不舍、乐于助人、光彩夺目的拥军大妈的人物形象??除了在选材角度有独到创新之外,在视听的表现手法上,该片也带来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本片没有完全依赖解说词,而是较多地运用镜头的调度和剪辑进行故事化的讲述。
如:影片开头就采用一组无解说词的循序渐进式的画面语言,利用富有可视性语言画面进行叙述,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样样具备,推、拉、摇、移、跟镜头各司其职,短短一组画面既介绍了环境,又交待了人物,“诗情画意”的影视手法带出故事的温情。
《腊梅花儿开》长镜头的运用恰到好处,不仅完整地讲述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
而且长镜头的巧妙运用还成为该片的点睛和传神之笔。
特殊的画面表现力,真实、生动、典型的细节描写,能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支撑起整个节目,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十分注重细节的描述,在节目开头不足五分钟的时间里,五次运用了腊梅花开的镜头。
然而这五次运用各有侧重,也看出编导对梅花的不同寓意体现。
例如第一次的梅花是其身份介绍:“周大妈居住的院子里,有一棵20年前由她亲手培植的腊梅??”紧接着又是与“光彩之星”牌匾的交相辉映,以及腊梅花盛开的全景运用,这些都似乎寓意周大妈腊梅品格化的一种艺术表现,这些都可谓是“借景造势”,尤其是“院子里处处弥漫着腊梅的芳香”,更是寓意一个美好的结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纪录片欣赏期末论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1.纪录影像: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2.纪录影像: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纪录影像:对“真.善.美”的追求
中国纪录影像的文化特征:
1.主旋律纪录像片的“大众化”
2.大众式纪录片的“娱乐化”
3.精英式纪录片的精神坚守
论文摘要
关键词:执着,坚强,努力,责任,追求,坚忍
一个穷困潦倒的父亲,带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曾经的信心十足,到妻子离去,无家可归,再到穷困中的挣扎抗争,直至幸福的明天。
克里斯·加德纳在2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所以当时他下定决心在有了孩子之后,要给孩子做一个好爸爸。
但他事业不顺,曾经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入到骨密度扫描仪的代理上,结果生活贫困潦倒,只能每天奔波于各大医院,靠卖骨密度扫描仪为生。
他的妻子在最初的几个月和他同甘共苦,但最终没能承受住生活的重压,离家而去,只留下克里斯和他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克里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一个开着豪车的男子,克里斯问了他两个问题:“你是干什么的?你是怎么干的?”男子告诉他:“我是股票经纪人”,在得知这个职业并不需要很高学历,只要精通数字,会为人处事就可以做好,克里斯决心参加迪安维特公司的招聘,也做一名股票经纪人。
在经历了无家可归被迫在地铁站和教堂里住宿的艰苦岁月,为节约时间不停打电话,赶时间见一位客户被一辆车撞倒,在教堂口为一个床位和流浪汉失态地争吵等等艰苦的经历。
最终他取得了成功,他成功的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最初接触这部影片是在一次上课时老师放的,之后我就被这部影片吸引住了,这部影片不像其他好莱坞大片那样热血沸腾,科技堆砌,它只是讲了一个人传奇的故事。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感动,一个人在住处都没有着落的情况下还带着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想给儿子完整的父爱,克里斯本人在自己28岁时才见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不想自己儿子也像他一样失去父爱,就这样,不管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儿子,这是一个父亲的责任。
他在住处因长时间欠房租被房东赶出,以至于被迫在地铁站的厕所内过夜的条件下,他还不忘教育自己的儿子,他曾对儿子说:“别让别人告诉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将所有的困难自己承担,这才像一位父亲,相比我们目前的社会,有多少父母像克里斯这样真正把自己的儿子放在心上,在中国又有多少空巢儿童呢,想到这里,我不禁为克里斯感到钦佩,更为克里斯托弗感到庆幸,他失去了母亲,但他有一个最好的父亲。
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永远都会停留在自己的原处甚至倒退,我高中时有一个老师说过:“生活如逆水行舟,缓进则退。
”在这个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任何松懈懒惰的行为都会阻挡你前进的脚步,每个人不同的追求决定了他们的生活的将来的地位,就像克里斯的欠他14块钱的那个朋友,他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克
里斯,但他同样没有像克里斯那样努力工作,在别人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苦苦奔走时他做的却是在看球,在克里斯走投无路时他确实选择赖账,这样的人估计在任何时代都永远处于社会的底层,因为他们不愿意走向高处。
想了可能做不到,不想一定做不到。
如果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想告诉你你也成不了大器。
如果你有理想的话,就要去努力实现。
就这样。
有追求就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克里斯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早年把自己所有的继续都压在骨密度扫描仪这种革命性仪器上,可是他失败了,他的仪器很难销售,所以他决定改行做一个股票经纪人,但他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没有变,有了自己的目标后他坚持自己的梦想,甚至在刷完墙在警察局呆一夜后又奔跑半小时赶到迪安维特公司面试。
在吃饭时,在教堂里都拿着自己的《证券分析》看,为自己的考试做准备,经过自己长时间的努力,最终在公司高层决定录用他时,他不禁流下了眼泪,这不仅仅是激动的眼泪,还是对自己努力后终于达成所愿的骄傲,以至于他拿着纸的手都颤抖起来,这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
克里斯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在面试是的话非常经典,“我是这样的人,如果你问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我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向你保证,我知道如何寻找答案,而且我一定会找出答案”。
这是克里斯的真实写照,他诚实又积极向上,并充满自信。
联想现在,很多毕业生在面试时,语无伦次,无法准确表现出自己的优点,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检讨了。
克里斯很会把握机会,比如,他在与人交谈时确定自己将来的方向,在出租车里向迪安维特公司高管展示自己在魔方方面的高超能力,使杰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他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他克服极大的困难,在任何空闲时刻都不忘学习,结果显而易见,如果这样的人都不会成功,老天岂不是太不公了吗?当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生活中一定要有自信,就像他对儿子说的:“别让别人说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
”还有在开头时There is an I in “happiness”, 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it’s an I.(幸福里面没有Y(why 为什么),只有(I 我)。
诚然,幸福没有为什么,自己的幸福把握在自己手中。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你的将来在你自己的手中。
只有我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这个世界上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话,你会相信谁呢,谁又会相信你呢?
看完这部影片我收获了很多,我经常想如果我有一天也沦落到克里斯那种地步,我能不能像他一样坚强、自信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呢,我能不能在地铁站睡觉,我能不能在教堂前排队和流浪汉争床位,我能不能抓紧每一分空闲的时间学习,我能不能在面试时面对考官侃侃而谈镇定自若?结果估计会很失望,我想我恐怕不行,可能我会就此沉沦,沦落到默默无闻,像流浪汉一样混吃等死,以前的梦想永远成为梦想,永远不会实现,我想不止是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如此,正因为如此,克里斯才更加显得坚强与可贵。
作为一个90后,中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学习他那种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只有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和中国才能到达幸福的顶点。
通过这一学期关于纪录片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极大的开阔了视野,老师放的影片也都很有代表性,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的《华尔街》,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
另外,我感觉老师还应该放一些关于国家民族复兴方面的纪录片,我个人感觉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大国崛起》就很不错,当前中国处于崛起复兴的关键时刻,学习其他大国崛起的经验以
及教训,有所为有所不为,多接触一些这类的影片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关心国家的习惯,并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对准国家需要,这样不仅对国家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都比较有用。
希望老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