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城从南湖南迁止水洛

合集下载

庄浪历史沿革简表永惠编辑版

庄浪历史沿革简表永惠编辑版

庄浪县历史沿革简永惠制作表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72年陇西郡西汉公元前209年—公元25年公元前114年天水郡阿阳县街泉县陇县东汉公元25年——220年公元74年汉阳郡阿阳县略阳县陇县三国公元220年——265年广魏郡略阳县临渭西晋公元265年——317年略阳郡略阳县临渭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前后前后西夏赵赵秦秦秦等国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北公元431年魏略阳郡陇城县阿阳县随公元581年——618年天水郡陇城县公元582年安定郡华亭县唐公元618年——907年秦州陇城县(公元763年河陇尽汲吐番)公元625年陇州华亭县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吐后番唐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秦渭州公元1043年风德顺军水洛城通边砦中安堡路(泾源路)金公元1115年——1234年公元1142年熙秦路德顺州水洛县通边县元公元1206年——1368年公元1227年庄浪路公元1304年风翔路庄浪州明公元1368年——1644年凤翔府庄浪县公元1369年肇昌府静宁州公元1549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清公元1644年——1911年公元1645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公元1778年隆德县庄浪乡民国公元1911年——1949年公元1913年泾源道静宁州庄浪县第二督查公元1935年专员公署静宁州庄浪县共和国公元1949年——1983年平凉行署庄浪县公元1950年——1955年天水专区(公元1958年——1961年曾并入静宁县)静宁县此表由永惠工作室编辑制作QQ1083483769。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地处临泽高原的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庄浪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公元前269年的西汉初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庄浪古称庄虏,是“西域之道,东南倚青凉”的要冲。

早在3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庄浪就有人类起居痕迹,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据传说,西汉初年,庄浪的始祖“襄聊姜”带领部族迁入此地,以其姓氏命名为庄虏,后改为庄浪。

此后,庄浪成为历代各朝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庄浪的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事件是唐朝时期的“庄浪变”,这是党项族首领麦秀的起义。

麦秀起义后,党项族首府西陌(即今天的庄浪县城)成为临泽京师重镇,沿袭至今。

庄浪曾是军事要地,被尊称为“甘州第一县”。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历史的转折,庄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庄浪积极参与,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庄浪县委于1943年成立,庄浪成为一个“红色的摇篮”。

改革开放以来,庄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

庄浪的农业以小麦、马铃薯、棉花等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之一。

庄浪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发展了农机具、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高了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此外,庄浪还积极发展旅游业。

庄浪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庄浪古城、黄河壶口瀑布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庄浪还以庄浪纸雕、庄浪布匹等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这些都为庄浪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如今,庄浪正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庄浪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生态环保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庄浪注定要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县城。

在未来的发展中,庄浪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引导和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打造温馨宜居的都市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区域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区域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区域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13•【字号】甘政发〔2021〕67号•【施行日期】2021.09.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区域内禁止新增建设项目及迁入人口的通告平凉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属Ⅲ等中型工程,起点位于距离引洮二期供水工程七干渠2#分水口6.52公里处的通渭、静宁两县交界处小岔沟沟道内,终点位于庄浪县南坪镇南坪蓄水池。

为确保工程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679号)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范围涉及平凉市庄浪县和静宁县。

其中,庄浪县主要涉及阳川镇、卧龙镇、水洛镇、南坪镇、朱店镇等5个乡镇,静宁县主要涉及余湾乡、深沟乡、李店镇等3个乡镇。

二、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除国家已批准开工建设的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重点项目外,禁止任何单位、集体或个人在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范围内实施与该工程无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不得改变该区域内原地类、地貌,不得从事抢开耕地、园地、抢栽树木等改变土地用途和影响建设的活动,不得移动或破坏为工程所设立的标记、标点。

确需实施且无法避开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范围的项目,特别是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须主动与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单位协商提出妥善解决方案,并按规定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

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引洮二期庄浪应急供水工程占地区的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迁入,除出生、婚嫁、军人转业退伍及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等正常情况外,一律不准再迁入人口。

四、本通告发布后,项目法人和建设单位要会同设计部门按通告明确的征占用土地范围和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范围界定,设置明显、易于识别的标志,并尽快将工程总体布置图送达工程占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共同做好宣传和实物调查工作,避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

【甘肃要案实录】疯狂盗墓贼踏破庄浪宁静

【甘肃要案实录】疯狂盗墓贼踏破庄浪宁静

疯狂盗墓贼踏破庄浪宁静4年连发8起盗墓案52名嫌犯落网200多件文物被警方追回但仍有珍品流失今年10月份,庄浪县公安局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成功破获两起盗掘古墓葬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缴获被盗战国、汉代时期出土文物23件。

从2004年至2008年,庄浪县连发8起盗墓案。

8起案件全部破获,5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200多件文物被警方追回,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37件,其他为一般文物。

尽管庄浪警方破获8起文物盗窃案,但仍有许多珍贵文物流失在外,至今无法追回。

“10·05”系列盗墓案告破今年5月份以来,庄浪县水洛镇、南湖镇、良邑乡等地多处古墓葬、古遗址被盗掘、盗挖,文物遗址破坏严重。

庄浪县公安局为此曾多次组织民警进行抓捕,但由于盗掘案件多发生在夜间,作案地点多为农村僻远空旷地带,给抓捕工作带来诸多不利条件,收效甚微。

10月5日,庄浪县公安局第二刑警中队值班民警接到群众举报电话,有几个盗墓贼在庄浪县良邑乡南山上盗掘古墓。

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将案情逐级上报,县公安局在第一时间抽调城关、水洛两刑警队,刑事科学技术室的骨干力量组成“10·05”专案组。

通过专案组民警连续三个昼夜潜伏,在10月8日凌晨将正在盗墓现场作案的以静宁人何某为首的7人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经审讯,该团伙交代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先后在庄浪县良邑乡端山坪、寺角洼遗址作案7起,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6处,盗掘战国、汉代墓葬文物20余件的犯罪事实。

在侦破此案的过程中,专案组民警获取了另一犯罪团伙成员的相关线索,于是顺藤摸瓜,抓获了以静宁人何应龙为首,庄浪、张川、秦安、天水等地人员参与的7人盗墓犯罪团伙。

至此,“10·05”系列盗墓案破获,1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归案。

12月4日,庄浪县公安局将“10·05”案件涉案文物移交给庄浪县文体局。

经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一件战国谷纹玉璧为国家二级文物,汉代铜釜、日光铭铜镜等4件文物为国家三级文物,其余为一般文物。

庄浪县文化资源

庄浪县文化资源

巍巍紫荆山,昂首迎佳节。悠悠水洛河,欢歌颂盛世。正月
十二日,第十五届庄浪艺术节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盛大开幕。上 午九点,43万勤劳质朴的庄浪儿女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摩肩接 踵、纷纭而至,云集紫荆文化广场,喜迎一年一度的庄浪艺术节, 一时间万头攒动、群情振奋,整个水洛城成了欢乐的海洋。 9点 30分,中共庄浪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文浩宣布:第十五届庄浪艺 术节开幕。
紫荆山寺
观,始为儒、 释、道三家 活动场所。 在1700多年 历史中,历 代不断修葺 增建,成为 陇上颇负盛 名的道观寺
院。 千年古刹——紫荆山紫荆源自公园夜景紫荆山远景及山上寺庙
吴玠(1093年- 1139年),字晋卿, 德顺军陇干(今甘肃 静宁)人。父亲吴扆 为军校,母亲刘氏, 生二子吴玠、吴璘。 后迁居水洛城(今甘 肃庄浪),中国南宋 抗金名将。
画面上写着“鸿昌惊梦,老 叟搬兵,枪战歼匪,拯救 城民”十六个字,经讯问看管的
老人得知,画面上记录的是当地 老百姓的一个传说。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
特色小吃
“花儿”歌手 在云崖寺录节 目
| |
花 儿 大 赛 颁 奖 典
《 皇 圑 詣 剧 照
一文
——

东 《老
庄浪精
灯师 下的
吴氏兄弟像(吴璘、吴玠)
刘将军纪念馆

“庄 将浪 军人 爷民

刘沪将军纪念馆位于庄浪县
水上公园,这是一座城堡式的建 筑。刘沪将军纪念馆殿庙内的墙 壁上,一幅幅笔触细腻,色彩素 雅的画面,在向来祭拜的人们诉 说着刘沪将军不平凡的一生。其 中有一组画面,画有一个近代将 军骑着战马,挥舞长刀,一队士 兵手举长枪瞄准前方,前面一群 土匪模样的一群人在狼狈逃窜,

庄浪县:洛水北调饮水工程高起点设计高标准管理

庄浪县:洛水北调饮水工程高起点设计高标准管理

庄浪县:洛水北调饮水工程高起点设计高标准管理
柳宗仁;王卓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 甘肃省庄浪县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山大沟深,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450~500mm,平均径流量2.49亿m3.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40 m3.全县总人口42.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9万人,全部居住在沟壑区内,群众吃水历来十分困难.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柳宗仁;王卓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744600,庄浪;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744600,庄浪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
【相关文献】
1.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把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建成精品工程——访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建设管理局局长、中国工程设计大师耿福明 [J], 李艳
2.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项目管理体系提升项目执行力——西北市政设计院EPC 工程总结 [J], 全星
3.南水北调工程维护管理系统设计与运行 [J], 林云;刘宁
4.贯彻落实总基调建设"高标准样板"工程——访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
鹏程 [J], 王慧;袁凯凯
5.南水北调工程设计变更管理问题及对策——以河北省漳河北至古运河段工程为例[J], 苏超;郭海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张双锁摘要:通过史料记载和现场考察可以判定,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不仅是泾河、油河的源头所在,也是伏羲、女蜗的诞生地,朝那国的都城就建在此地,同时这里也是秦汉王朝祭天的地方,以及诅楚文《湫渊》的出土地。

可以看出,朝那湫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庄浪朝那湫;历史内涵;文化意蕴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3-0092-04位于关山之巅、甘肃省庄浪县境内的朝那湫,不仅是泾河、油河的源头所在,而且是伏羲及女蝎的诞生地、朝那国的都城所在地、秦汉王朝祭天的地方,是诅楚文《湫渊》的出土地。

它的历史内涵及其文化意蕴不可低估。

一、朝那湫是泾河、油河的源头所在(一)朝那湫的地理特征朝那湫亦称湫渊,是一个高山湖泊,地处关山之巅、庄浪县郑河乡上寨村桃木山西麓。

其有前湫和后湫之分:前湫稍大,状若卧蚕,水面约50余亩,其水清澈透亮,周边生长着茂密的杂草和沙棘,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感觉;后湫略小,形似弯月,水面约30余亩,其水碧绿灰暗,池边生长着稀疏的芦苇,在邻近散落的岩石间可看到零星的黄刺梅,给人一种含蓄内敛的感觉。

有诗曰:“双湫俨若夫与妻,醉生梦死不知年。

”桃木山古称湫头山,也称笄头山、Iff头山,海拔2857米,为关山第一高峰。

这里是一个三县交汇的地方:东北麓有泾水源头老龙潭,为宁夏泾源地界;东南麓有油水源头,为甘肃华亭地界;西北麓有朝那湫,为甘肃庄浪地界。

整个山峦峭壁林立、苍岩起舞,杂树交荫、芳草萋萋,有大大小小的泉水100多处,俨然是一个“龙的世界”。

有诗曰:陇坂湫头山,崛起不知年。

西有朝那湫,东有老龙潭。

方园四十里,大小百余泉。

仰观鱼龙气,昂然冲云天。

(二)朝那湫的奇特现象朝那湫之水不涸不溢,不因冬旱而涸,也不因秋涝而溢,一年四季总是保持恒定状态,没有听说其干涸过,也从没有听说其外溢过。

朝那湫之水,渊深莫测。

有位在庄浪工作的南方人,水性极佳,曾先后两次试图潜入水底探其深浅,但终因其水太凉而无法下沉,只见内如峡谷、怪石嶙峋,狰狞可怖,还有一些废弃的建筑木料横亘其间,遂放弃。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甘肃省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东邻河西走廊,西接武威市,南临皇觉寺山,北靠祁连山。

庄浪县总面积达到202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0万人。

县城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约280公里,距离西宁市约350公里。

庄浪县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庄浪县就有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的痕迹。

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遗址,如西山堡和北渡村出土的青铜器和古墓葬等。

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庄浪县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以绿洲农业为主。

这里的农田利用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形,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农田景观。

庄浪县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土豆、大豆等。

该地区还以种植各种水果和中草药而闻名,如苹果、葡萄、核桃、黄芪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为周边城市的市场供应做出了贡献。

庄浪县不仅农业发达,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县内有两座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安和乡沙化植物保护区和皇觉寺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为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庄浪县还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焦家山、裴家山、祁连山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庄浪县也十分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县内有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庄浪县还建设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每年的农民丰收节和庄浪县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参观者。

庄浪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农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的地区。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产品和迷人的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游览和了解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甘肃平凉庄浪四大古城

甘肃平凉庄浪四大古城

水洛古城座落在关山西麓,北通六盘,南依小陇山,西接秦安,东连华亭,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镇,交通便利,军事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水洛城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在城内东南部的寺坪塬发现了半坡类型、齐家文化以及寺洼文化遗存,挖掘出大量陶器、窖穴、墓葬等遗物,证明远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水洛城内就有先民生产和生活。

水洛城最早筑于西汉,最初主要是为了纵深防御匈奴势力的侵入,军事性能较大。

解放后县城拆建时发现,汉水洛城分为东城和西城。

东城在今王家庄一带,西城在今贯坪以西,当时的水洛城叫水洛亭。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提到水洛城:“将水洛口水源,东导陇山,西遥水洛亭,西南流,又将犊奴水口,水出陇山,西延犊奴川,又西遥水洛亭,南西北注之。

流西南经石门峡,谓之石门水,西南注略阳川,略阳川水又西北流入瓦亭水。

”这是水洛城早已存在的真实依据。

此后,水洛城繁荣近1500年。

水洛城最早见之于史册,是《晋书》关于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西秦河南王乞伏乾归进攻南安太守王景于水洛城,徙民三千余户于潭郊(今清水县境内)的记载。

它再次证明了水洛城早在公元411年之前就有城廓,而且人口较多,物产丰足,为兵家所重。

唐宝应二年(763),水洛为吐蕃占领。

到了北宋时期,水洛再现繁荣。

据明《平凉府志》记载:“……西南去略阳二百里,有城曰水洛,川土沃饶,有水轮银铜诸利。

羌环数万帐,多收宋逋逃民者之工艺。

”可见,当时水洛的物产、气候、人口及生存方式、生产技术等,均达到了庄浪古代发展史上的顶峰。

北宋时,宋夏争战频繁,水洛城重要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于是北宋瓦亭寨监押刘沪将军奉命扩筑水洛城。

他把原汉代的东西两城合二为一,再加高加厚。

水洛城筑就后,刘沪应当地人民之请,就住水洛城兵马监押。

由于水洛城的军事战略地位很高,所以金代升水洛城为县。

到了元代,由于统一全国战争的需要,六盘山的军事位置日益重要,位于六盘山脚下的庄浪城(今庄浪县南湖镇)战略位置日益显得重要,于是庄浪地区的政治、军事及经济、文化中心开始北移。

华夏历史五千年,庄浪文明八千载!

华夏历史五千年,庄浪文明八千载!

华夏历史五千年,庄浪文明八千载!庄浪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掝;”庄浪地图西周时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春秋中期,归秦国版图。

秦始皇灭六国,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

王莽篡汉改天水郡为“填戎郡”,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

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献帝建安19 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广魏郡略阳县。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庄浪县域全部处于民族政权之下.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璟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达1587年之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也就是现在的村级机构).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隋初行州、郡、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朝那湫是甘肃省庄浪县境内的一处历史遗迹,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那湫位于庄浪县城以南约十五公里处,地处陇东贺兰山腹地,海拔约980多米。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朝那湫是一处距今四千多年的原始聚落遗址。

朝那湫是庄浪县的古称,又称为“張納藺”,这个地名在史书中多有记载。

古代统治者在这里修建城池、筑城墙,是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

朝那湫考古遗址的发现,证实了这个地方在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性。

考古学家在现场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和铜器,这些文物为我们研究古代冶铸技术和生产方式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朝那湫遗址的发现,为我们研究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多座房屋遗址,房屋多呈长方形,呈矩阵型分布。

同时还发现了灰坑、垃圾坑等遗迹。

这些房屋和遗迹的发现,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产方式。

朝那湫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碎片,这些陶器多为红陶和黑陶。

红陶多为厚片质,具有纹饰等装饰,黑陶多为薄片质,以紧口杂陶为主。

这些陶器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手工制作工艺、陶器种类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朝那湫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铜器,也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冶铸技术提供了参考。

在朝那湫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如斧、锛等。

这些石器制作精细,使用寿命长,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提供了重要线索。

还出土了许多铜器,如铜刀、铜镞等。

这些铜器的发现,说明当时社会已经进入了冶铸时代,并掌握了一定的冶炼技术。

朝那湫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更加了解了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里曾是远古时代人们生活和繁衍的地方,也是他们与外界交流和往来的要道。

朝那湫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们探索中国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也为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提供了依据。

朝那湫的考古发现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考察,品味古代文化的魅力。

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遗址的保护力度,修建了相关的旅游设施,提升了整体环境质量。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甘肃省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丰富的地方。

在这里,有许多古代遗址和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许多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遗址。

朝那湫考释就是其中之一。

朝那湫位于甘肃省庄浪县东北隅,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这里曾是古代属国临洮属县的南疆(今甘肃通渭县)之子国。

该考古遗址被称为“小西域古国文化历史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研究西周至西汉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南疆属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研究西域文化及西周至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南疆属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朝那湫遗址位于陇右冲,东濒着古九成宫城。

该遗址的遗址地形蜿蜒起伏,山脊多线,沟槽纵横,呈现出一片密集的丘陵地貌。

它是一个由正负半条独立寿字土墓组成的集群。

而墓葬中的器物有公、侯、妇、俑,有殉葬块,有带字马陪葬,器形别样、纹饰优美、款识极多、技艺精湛,充分体现了西周至西汉时期古朝那湫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朝那湫遗址的发现和考古工作,不仅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西周至西汉时期甘肃地区古代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也为研究西周至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南疆属国的历史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演进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这些资料也为我们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化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了解,挖掘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新的思路。

在朝那湫遗址的考古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石碑、石雕、石阙和砖雕等古代建筑和雕塑。

这些古代建筑和雕塑的发现,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朝那湫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通过对这些实物资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朝那湫王国的建筑风格、雕塑艺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和内涵。

朝那湫遗址的发现和考古工作,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我们挖掘和传承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支持。

庄浪县发现两合明代墓志考释

庄浪县发现两合明代墓志考释

别挖 出两 合明代墓 志铭 。遂报告县博物馆 , 工作人员及 靖 二 十八 年 “ 清溪李 公墓 志铭 ” 和 明万历 三年 “ 将仕 郎
中川 I 李 公 墓 志铭 ” 。墓 葬 被 毁 , 型 制 不 明 。 为 土 坑 竖 穴
俸 撰文 ;四川成都卫 经历 、郡人 南坡郭傅 书
丹; 比直 隶涞 水县丞 、 迪功 郎、 郡 人愧 斋仇 鲠
岩质 , 长方体 , 长7 0厘米 , 宽5 3 厘米 , 厚 1 1 厘米 。四周
阴线刻双道边框 , 内 刻楷 书 小 字 , 竖行计 2 6 行, 横行 3 1 行, 全文计约 6 9 8字 。字 体 清 秀 , 书写工整 , 内填 白色 颜 料, 表 面 施 黑 彩 。其 铭 文 如 下 :
情况的材料和依据。
[ 注 释]
①团表示残缺 , 口表示不能辨认 , 有几字用几个口, …・ - ・ 表示有墨 ⑥广西壮族 自 治 区中医药研究所编 : 《 广西药用植 物名录》 , 广西人 民
迹, 但无法 确知不能辨认 的有几字 。 出版社 1 9 8 6 年版, 第1 9 4 页。
⑩苏敬等撰、 尚志钧辑校: 《 新修本草》 , 安徽科技出版社 1 9 8 1 年版,
第4 5 1 — 4 5 2页。
⑤崔月犁、冉先德等 : 《 中华药海》 ,哈尔滨出版社 1 9 9 3 年版 , 第
5 6 3 ~ 5 6 4页 。
⑩[ 明] 王肯堂 : 《 证治准绳》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1 9 5 7 年版 , 第1 6 5 5 页。
病 及 其 治 疗 的 医 方 的记 载 。 此 外 , 还涉 及爰书验证 、 医
中2 7人 8 人 就医 ,可见 当时当地患病 比率是较 高 的。

庄浪县_精品文档

庄浪县_精品文档

庄浪县庄浪县是中国甘肃省平凉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西部大峡谷的交汇地带。

庄浪县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被誉为“中国盐都”和“中国黄土艺术之乡”。

下面将为您介绍庄浪县的悠久历史、优美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著名的黄河风情线景点,让您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

庄浪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庄浪县就有人类在此定居。

而在后来的历史上,庄浪县曾是西北地区的军事要地和交通枢纽,曾先后为汉、魏、晋、隋、唐等多个朝代所设州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庄浪县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县境内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名胜和动植物资源,其中以庄浪盐湖最为著名。

庄浪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盐湖之一,盐田宛如一幅幅美丽的油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庄浪县还有大片的黄土地貌,呈现出独特的自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庄浪县的文化底蕴同样丰富多彩。

这里是中国著名的黄土高原文化之乡,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

庄浪县是中国黄土雕塑的发源地,黄土雕塑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主题内容而闻名于世。

每年的中国庄浪黄土艺术节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游客,成为了一个展示庄浪县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在庄浪县还有著名的黄河风情线景点。

黄河风情线是沿黄河的旅游路线,庄浪县作为黄河风情线的重要节点,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

比如有以黄河为背景的庄浪古城,这座古城保存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让人感受到了古代城市的历史风貌。

另外还有庄浪博物馆和庄浪千佛洞等文化景点,展现了庄浪县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庄浪县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作为中国盐都和黄土艺术之乡,庄浪县不仅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观赏庄浪盐湖的美景、欣赏黄土雕塑的艺术,还是感受黄河风情线的独特魅力,庄浪县都能给您带来难忘的旅游体验。

庄浪历史人物

庄浪历史人物

庄浪历史人物(一)忠烈侯刘沪刘沪,字子濬(jùn),保州保塞(今河北保定市)人。

其祖父刘审琦(qí)随宋太祖赵匡胤(yìn)平定天下,在讨平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之乱时殉职。

父亲刘文质是宋太祖的祖母简穆皇后(追封)的内从孙,曾知代州,任秦州钤(qián)辖。

凭这一层皇亲关系,刘沪幼年常出入宫禁。

他的本传中说他“颇知书传,深沉寡言,有智略”。

曾荫补三班奉职,后被迁为右侍禁。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赵元昊(又依李唐朝廷赐其祖继迁、父德明以国姓“李”而称李元昊)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的大夏国(史称“西夏”),与中原宋政权对峙抗衡。

翌(yì)年,元昊向宋廷提出称帝要求,遭到拒绝,宋夏战争遂全面爆发。

初期,夏兵狡黠(jiǎo xiá)剽悍,宋军败绩接踵。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刘平兵败殉国于延州(今陕西延安);庆历元年(1041年)春,任福丧师殒身于好水川(今隆德县榆河及静宁威戎一带);庆历二年(1042年),葛怀敏战死于渭州(今平凉)。

一时,边鄙殆危,朝野震恐。

这时,刘沪任渭州瓦亭寨(即今固原境内的东瓦亭)监押兼管静边寨;此期间已率兵破党留一族,斩将搴(qiān)旗,崭露头角。

这时的水洛,“有青铜白金,秀林美实;大车之扑,广厦之材,民所取之。

其利斯博,故其民弃泾原故土即水洛新居者万有馀(yú,同“余”)“户,善利诱之然也。

然又于三山两川间可城可戍者有数十处所。

其川谷气候、田畴膏壤,在秦之下、陇之上”(引自庄浪韩店新出土之《皇宋王家城新建城隍庙碑铭》)。

在区域的辖制上,水洛近属德顺军(军是当时的一级行政区划),远归泾原路,地处秦(天水)渭之间,战略位置十分要紧。

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住户中一部分是汉民之触罪逋(bū)逃者,另一部分为“熟户”,即归顺汉政权、发展程度较高且居于城邑内的少数民族边民。

但宋廷并未实际掌控这块地方。

宋历三年(1043年),水洛生户(其义与熟户反)王元宁家族欲献水洛城地与宋。

陇上杂记

陇上杂记

陇上杂记作者:成方来源:《延河·绿色文学》2013年第08期水洛城我与友人,相识相交已近二十余年。

曾问过他家乡名字的含义。

清康熙《庄浪县志·形胜》称:“县城环拱皆山,层峦叠嶂如波浪然,故以名邑。

”就直观地貌而言,释庄浪为“庄山浪水”。

而另一说即为,庄浪,藏语音译,汉译野牛沟。

属古代吐蕃的支族。

而“水洛城”之称,顾名思义,应得名于城南的水洛河了。

据记载,早在公元411年,即有“水洛”之称。

我的理解,水洛城,亦即现在的庄浪县了。

应我的要求,朋友说带我们粗略地浏览一下城貌。

我们驱车向城里驶去。

车子由南向北,来到一个十字路口。

路口中央高高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几个镏金大字。

朋友介绍说,这是全县人民,顶烈日,冒严寒,忍饥渴,洒血汗,舍生命,不分昼夜,艰辛奋战,重整山河,历时三十余年,最终修建梯田九十四万亩。

并于一九九八年七月十六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第一个梯田模范县。

无疑,这块碑,是庄浪人民气吞山河征服大自然的精神的写照。

庄浪民间诗人周德育在《手掌上的春天》一诗中,热情地讴歌了庄浪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农夫粗裂的手掌里长满阳光的种籽庄稼在手指上发芽春天从掌纹里走来把希望架在刀刃上让日子明亮而锋利又是清明、芒种泥土在吆喝中起伏耕牛在吆喝中燃烧双脚播进泥土的诱惑里构成庄稼的根系在掌纹与掌纹之间一块块活生生的烂漫构成秋天里最为凝重的色彩往东南拐,约行二百多米,朋友指着马路西侧的一栋两层小楼改建而成的美容美发店,告诉我说是他的故居。

现在产权仍归他家,一年大约可收六七千元租金呢。

再稍南行一点,路东便是紫荆山公园。

顺指望去,一座高大牌坊矗立在六七米高的花岗岩石阶上,石阶两侧蹲踞着两尊威武雄壮的石狮。

牌坊近二十米高,四柱三门。

门楼上方书写着三个大字:“紫荆山”。

朋友说,这还是胡耀邦亲笔题写的呐。

定睛细看,果然。

朋友继续介绍,紫荆山,为国家2A级游览名胜,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为儒、释、道三家活动场所。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甘肃省庄浪县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其中朝那湫是庄浪县内的一个古老村落,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朝那湫古村落位于庄浪县城南36公里处的北大山脚下,东邻河洛古国遗址,北临中山,在陇东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地带。

朝那湫村是一个典型的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与主族共同生活的文明古村落。

这里的地域环境优越,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誉为陇东文化中的明珠。

朝那湫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古老的砖木结构建筑、雕刻精美的房梁柱和木雕门窗,都展现了古村落的独特魅力。

古村落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街市和古农具等文物古迹,更是体现了朝那湫古村落的历史价值。

村落内还有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和工艺,如编织、染色、陶艺等,这些技艺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旅游业的推动下,朝那湫古村落逐渐受到了外界的关注,在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古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力度,修复了一些古建筑,修复了古村落的道路,并且提升了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

在加强古村落的保护的也在推动古村落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朝那湫古村落是一个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民间手工艺品,感受到古老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古村落内的民风民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当地的乡土风情,品味到当地的特色美食。

朝那湫古村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它集文化、历史、风俗、自然于一体,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希望当地政府和人民能够继续加大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保护这片独特的土地。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地名介绍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地名介绍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地名介绍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地处甘肃省东部,六盘山西麓,甘(肃)宁(夏)两省交汇处,东邻华亭,南与张家川、秦安毗邻,西接静宁,北与隆德、泾源接壤。

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

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

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

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2.3亩。

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46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

【自然特征】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

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海拔高度在1405 -2857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

行政区划庄浪县辖5个镇、13个乡:水洛镇、南湖镇、朱店镇、万泉镇、韩店镇、岳堡乡、杨河乡、赵墩乡、柳梁乡、卧龙乡、大庄乡、阳川乡、良邑乡、通化乡、永宁乡、郑河乡、南坪乡、盘安乡。

自然资源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有天然和人工沙棘林带12万亩,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

工业经济【工农生产】庄浪县是全国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现有耕地114万亩,农业人均2.88亩。

依托梯田资源,建成10个旱作农业高科技示范区,探索出了“梯田+科技+兴水+结构调整”的旱作农业路子。

同时,洋芋淀粉、果品、生猪、草编和温室蔬菜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不断提高。

全县建成了煤矿、5000吨饲料厂、3万吨专用化肥、2.5万吨特种水泥厂、地毯厂、塑料厂、亚麻厂、5000吨精淀粉厂、空心砖瓦厂、山野菜加工厂、特种养殖场等80多户县乡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原煤、水泥、地毯、塑料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县域工业体系,地毯、亚麻、草编等名优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都知道,庄浪城过去在(今庄浪县南湖镇),新中国成立以后,庄浪县城便北辙南迁止水洛。

人们不禁要问,因何治所达八百年之久的庄浪城要搬迁呢?《庄浪文史》刊登的几份珍贵史料,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一、庄浪历史变迁
据史料记载,庄浪县地从春秋时入秦国版图,至北宋设相当于县的建置,正式设县级建置始于金皇统二年(1142)。

秦统一后(前221),仍属陇西郡所辖,设有基层建置受渠亭(今南湖镇)、水洛亭(今县城)。

宋庆历三年(1043)十月,铎厮那献地归宋,瓦亭寨钤辖代理静边寨主刘沪进驻水洛城,为渭州(治今平凉)德顺军(时置宁夏隆德县,后迁静宁县)所辖一城,相当于县。

庆历八年(1048),置通边寨(今通边)。

金皇统二年(1142),以水洛城、通边寨置水洛县、通边县,属凤翔路德顺州。

明洪武二年(1369),元庄浪州宣差老关笃坚降明。

三年,庄浪州由直隶陕西省改隶凤翔府。

八年(1375),降州为县,隶平凉府静宁州。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领庄浪。

五年(1648)十一月,由静宁州直隶平凉府。

乾隆四十三年(1778),撤庄浪县建置,属隆德县,驻县丞,称庄浪乡。

中华民国2年(1913)2月,恢复庄浪县建置。

1949年8月,庄浪解放,12月成立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分区。

1950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属天水分区。

1956年1月,再改属平凉专区,合并于静宁县。

1961年12月恢复了庄浪县建置。

二、庄浪区域划分
以前庄浪划区地域狭小,民国31年(1942),甘肃省政府调整了庄浪县辖域,划庄浪所属广盈乡、云萃乡属静宁县,划静宁县所属水洛镇、通野镇、朱店乡、万马乡、良野乡、章麻乡、焦韩乡全部及曹计乡、韩店乡之一部分共计80保、9.1万人口地区属庄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又多次调整了与邻县插花辖地,形成了庄浪县现有辖区地域。

地域面积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致使庄浪县政府所在地显得比较偏远。

三、庄浪县城搬迁
1951年4月,庄浪县人民政府请示甘肃省人民政府天水专员公署搬迁县城。

其事由是:为呈请示县级机关遗住(移驻)水洛对领导工作有方便利由。

其原文是:
本县解放后即住于庄浪县维新镇伪县政府,宿室该地在一九四二年前仅有四区,地点还算中心地址,但一九四二年以后,由静宁拨来南八镇,此地即为偏僻。

在住宿方面,因过去国民党统治时期伪政府所有工作人员大部系雇用的,仅有少年亲信人员,一或伪县长任职时而带来,此均住县府,只有住室破房二十余间,办公室五间。

其次,伪法院及伪警察局原有住室三十余间,现由县委会、公安局及公安队调济,暂时对付而住,这些房子有很大部分还破烂不堪,急待补修,如三科九人住房子三间。

另外,县机关现有人员拿过去敌伪内住人员住宿比对,相差很多住室,计算如仅达暂对付住的目的,还得二十余间新修才可仅维持现须住要求。

但是,如在此地补修,也是耗费财力,将来还不能永住,因此地拿庄治全县形势来看,近靠北边,不是中心,对于领导各区工作切有极大不便。

所以,经县委会讨论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意见请指示:
1、为了节省财力,打下今后永远的基础,不便费财而无功,本府意虑赶后半年各机关遗住中心地域水洛城,以利将来各方之进展,对领导各区工作极为便利(现在庄中、县税务局、银行、书店都在水洛办公)。

2、本县住址按实际情况论,如搬住水洛,对于交通建设以及发展工商业均有便利条件。

3、如上边财政困难,我们意见计划在麦收后发动群众,负责建修两间普通厦房,仅有五六拾万元之负担,每户即负担千余义务,其余不足住室由机关小工节余逐渐补齐,达到将来永住与发展之目的。

以上意见不知是否有当,特请详示以便遵行为盼。

一九五一年四月六日
根据此文件,可见县城搬迁之原由为:
一是乡镇增加,县府在南湖办公显得偏僻,不利于开展工作。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庄浪县政府需要开展好多工作,政府机关人员增加,住宿条件紧张,借住法院、警察局房屋暂住。

三是原政府房屋破旧不堪,急需维修和新建补充。

四是水洛属全县中心地带,交通条件好,对领导各区工作极为便利。

五是庄浪一中、税务局、银行、书店都在水洛办公,商贸流通发达,对于发展工商业具有有利条件。

此文件上报甘肃省人民政府天水专员公署两个月后便获得批复,并叮嘱庄浪县人民政府需注意如下事项:
一、为了不影响生产及节用民力,绝不能动员群众修建房屋。

二、迁移费在增收减支的原则下可尽量节俭,在批准数内开支。

三、不得向群众捐款,以免增加负担。

止此,庄浪城在今南湖镇办公历史结束。

今天的水洛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足见当时庄浪县政府决策之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