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课件[优秀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新教材《短歌行》PPT优秀课件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
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 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
比喻、设问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当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割 据一方的雄主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 都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正所谓“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县人。是东 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迎 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封为丞相、魏 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世称“魏武帝”。
作为政治家(丞相)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 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作为军事家(统帅)的曹操: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 方。(指挥“官渡之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 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诗歌领袖)的曹操:“建安风骨”的领袖, 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作品集《曹操集》、 代表作诗歌《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短 歌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借《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 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
用典 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
主动给我回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 士的思念之情,提醒人才主动投靠自己
四读诗歌,比较诗歌技巧
何以写忧——聚焦《短歌行》的写法
提问:诗人是如何表达忧愁和志添加标题 向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1.巧用典故
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 有来历出处且为人们所公认的故 事或诗词。诗中使用典故叫“用 典”,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 言,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 的内涵,耐人寻味。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3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3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全诗着眼点:

全诗落脚点:

时光易逝 功业未就 贤才难得
一统天下
文学常识——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 ,陶渊明 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抒发 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自然,朴实又不乏色彩, 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状态,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归”的艺术表达
小组讨论: 下面两幅画让你想
到《归园田居》的那两 句诗句,请从艺术手法 的角度赏析。
白描
俭朴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
素淡与绚丽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景 恬静幽美,清新喜人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 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白描手法是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不注重词藻修饰和渲染 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三仕三隐 最终辞官 41岁(享年62岁)
任务二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你 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形象?
人物
曹操
陶渊明
形象
。 人物
形象
曹操 慷慨激昂 英雄志士 求贤若渴 统一天下
陶渊明 厌恶官场 热爱自然 率性恬淡 追求自由
预习作业
1.文学常识填空: 建安文学是 汉末 至 魏初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三曹分别
是: 曹操、曹植、曹丕 。他们的诗歌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 义传统,以风骨遒劲著称,并具有 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 文学史上“ 建安风骨 ”的独特风格。
文体知识
歌行:古代诗歌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 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长歌比 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 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 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语文】《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归园田居》(其一):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江 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能为五斗米而向乡里 小儿折腰,遂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 活,终老田园。陶渊明归隐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 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后愉 悦的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②陶渊明因为自己的性格与官场不适应,尽管反复出仕,但 是最终归隐田园。他的作品大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 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 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他的《归园田居》 五首就是田园诗中的精品。但他也有像《咏荆轲》之类的 “金刚怒目”式的诗,也正因为他并未完全脱离现实,“并非浑身 静穆”,所以他才伟大。
3.有人说“守拙”是《归园田居》(其一)中最关键的一个词,含 义丰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谈谈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参考答案:“守”是“坚守”的意思;“拙”的本义是笨,又作谦辞, 诗中取其引申义“原始的”“本真的”。“守拙”一词有自谦的意 思,在诗中却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之义。另外,“守拙”与 污浊官场上的巧取豪夺、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相对比,表达 了陶渊明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6)《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狗吠深巷中 , 鸡鸣桑树颠 ”。
初读课文·明大意 文脉预览
主旨探微 《短歌行》这首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 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抒发了诗人感叹时光易 逝、功业未成的苦闷和渴求贤才、建功立业的情怀。 《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 的田园农家生活,对隐逸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表明了诗人 平静、和谐的心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建安风骨 建安(196—220)为汉献帝年号,这一时期的文坛巨匠“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 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 义传统,他们的作品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 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 格。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27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契阔/谈
念/旧恩。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归园田居》节奏上三个节拍,主要是二二 一式、二一二式。音韵特点:舒缓、平和。
• 3、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看上例) • 4、叠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七、人物形象的不同
• 《短歌行》塑造了一个年过半百、 求贤若渴、胸怀天下、渴望建功 立业的志士形象。
• 《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个厌恶官 场、保持自己高尚情操、追求精 神上的自由与独立、热爱田园生 活、追求隐逸的隐士形象。
• 《短歌行》与《归园田 居》的十大不同点
• 一、体裁上的不同。
• 《短歌行》属于四言古诗。
• 《归园田居》属于五言古诗。
• 古体诗 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 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 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 "歌"、"行"、"吟"三种载体。
• 二、节奏与音韵上的不同。
《短歌行》节奏上两个节拍,就是二二式, 音韵特点:短促、激越。
• 三、诗眼上的不同
• 《短歌行》的诗眼是“忧”,围绕 “忧”写了忧人生短暂、忧求贤不 得、忧功业未就。
• 《归园田居》的诗眼是“归”,围 绕“归”写了从何而归、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最生动传神、最 能体现诗歌主旨情感的字词句。
• 四、选取意象的不同。
•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 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短歌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 雄,人们往往第一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 轼推重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 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唐代大诗人杜甫敬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 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
建安诗人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 瑒、刘桢。
写作背景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也是一首四言诗。本诗作 于曹操晚年(建安十三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 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 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大战前 夕,在曹军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 为不日就可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 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名誉南飞鸣而去。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首创者。有《蒿里行》、 《观沧海》等篇,著有《曹操集》。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他们首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 “建安风骨”。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 安诗人”。曹操诗“沉雄俊爽,时露霸气”,具有 “王者之风”
建安风骨: 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以诗歌的成绩最为显著。建安诗
思维导图: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忧 求贤不得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54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54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解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面对
几何:多少
去日:逝去的日子
问题:“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了什么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比喻②把人生比喻朝露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为下文抒发情感做铺垫。朝露:比喻人生短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jīn
wèi
yōu
duō



shēng
yàn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导 入
现代年轻人向往北上广深,而陶渊明却要归隐田园,田园到底有什么吸引陶渊明呢?让我们一起通过《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来了解一下。
陶渊明
千古隐逸之宗
百世田园之主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7《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 》对比阅读任务式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其一) 》对比阅读任务式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任务五:整合诗歌 课堂练笔
假如你是曹操,要如何劝服陶渊 明,为了生活,为了困苦中的百 姓而出世,请你结合本课所学写 一段话。
课堂小结
无论你是一条小鱼还是一只雄鹰, 只要活出你自己, 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作业
1.钉钉群班级圈开设“为你读诗” 栏目, 请从《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中任选一篇吟诵,并向班级圈投作品; 2.请围绕“进取与退守”这个话题,写 一篇5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 民欤?
任务三:提供资料 知人论事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饮酒(其五)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任务一:朗读诗歌 整体感知
生逢乱世,曹操与陶渊明都陷入了自己的人生 困境之中。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思考:他们的人生陷 入了怎样的困境?(从诗歌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任务三:提供资料 知人论事
资料二: 《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 暮年,壮心不已”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ppt课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ppt课件

运用比兴手法,生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比喻人才“多多益善”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起兴,为了引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出下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己优待贤才的态度。
名 人 面 对 面
请你发挥想象,
编写一个名为 “志士与隐士”
任务七:想一想,
的剧本
假如曹操和陶渊
200-300字
明跨越时空相遇
(小作文) 注意:对话 要得体,符
了,会对对方说 些什么呢?
合人物的身
份和阅历

指陈时政
门第选拔 求真务实
隐士 小官吏家庭 陶渊明 寒门士子
上品无寒士 下品无士族
玄学、佛学、 老庄生死、虚 幻精神世界
不同的人生选择,不同的人生追求; 相同的坚定内心,相似的追寻之路。
《短歌行》塑造了一位年过半 百、求贤若渴,苦于功业无成 具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志 士形象。
《归园田居》塑造了一位不 与世俗同流合污、舍弃官场、 返璞归真、向往怡然自得的 田园生活的隐士形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恬静的自然田园风光
归 园 田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闲适自由的生活状态

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 白描 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
描是指用朴素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鲜明 生动形象的手法。

《短歌行》《归园田居》PPT课件(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PPT课件(高一语文统编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用典
①“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比兴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
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
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1.文体知识
田园诗: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
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 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高中语文
比较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高中语文
课后学习任务
高中语文
二选一: 班级公众号开设“为你读诗”栏目,请任选一种方式
向公众号投稿。 1.从《短歌行》《归园田居》中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配乐朗诵。 2. 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两诗句,完成200字以
内赏析文字。
高中语文
2.填写表格
高中语文
学习活动二:听读Βιβλιοθήκη 悟欣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视频, 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出的生命情怀。
高中语文
学习活动三:分析比较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间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
生选择。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 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高中语文
学习任务
围绕诗歌的“忧”与“归”,比较《短歌行》和 《归园田居》(其一)在表达志士之慨和隐士之情时 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探寻汉魏时代的生命追 求与价值思考。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课件

建安指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应了现实的骚乱和人 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显露出人生短 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 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大方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 骨”或“魏晋风骨”。
代表诗人: 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②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càn、徐干、阮ruǎn瑀yǔ、应玚yáng、刘
代表人物: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陶渊明在公元405年 (义熙元年),即41岁时最 后一次出仕,做了80多天的 彭泽县令即辞官回家。以后 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来后, 作《归园田居》诗一组。本 诗就是其中一首。
2.《归园田居》(其一)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主要描写了诗人摆脱污 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 生活和愉快心情,表达了诗人期 望自由、渴求摆脱官场束缚、向 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以及对淡 泊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私谥:指有些文人学士或隐士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如东晋 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写作内容:歌咏田园生活,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 为题材,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思想情感:或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平 和生活的向往。
语言特色:语言平淡而自然,浑厚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 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诗境隽juàn永优美,风格恬tián静淡雅,多用 白描手法。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肆 对照阅读,分析异同
诗歌
朝代 体裁 题材 作者 创作背景 诗眼 节奏韵律 艺术手法 思想情感 诗人形象 生命领会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共2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么是生命的诗意,老师试着用文字写下它的美。请让我们 一起来读一读。
诗意未必就是诗词歌赋里的青年男女桃红柳绿烟雨蒙蒙情意绵 绵。 生命的诗意可以是如曹操一般年过半百之人意气风发,也可以 是如陶渊明一般落魄潦倒之人重头再来。 它是李白赐金放还后面对天姥山美景生发无限奇思,是杜甫穷 困潦倒登高远眺位卑不敢忘忧国,是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辛弃疾身老沧州心系天山一生 不改北伐之志。 总结:生命的诗意在哪里?在奋斗中的浪漫主义,在坚守中的 乐观主义,在现实中的理想主义。
①曹操:生命短暂,求贤不得 ②陶渊明:官场黑暗,世俗束缚。
活动二:殊途——突破生命的困局
①曹操:广求贤才,志在天下。 问:《短歌行》写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 壁之战前。此时的曹操已经一统北方,意气风发、 志得意满,即将挥师南下。但事实确实损兵折将, 元气大伤。结合你对《短歌行》的解读,在形势 更加危急的状况下,思考曹操会不会放弃理想, 甘心作守成之主? 预设答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志在天下, 《短歌行》中的曹操意志坚定,相信他的本性就 是如此,因而绝不会放弃。
寻找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
学习目标
1.通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炼字、分析手法等形式 鉴赏诗词,感受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2.在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理解文学作品 的丰富内涵和语言的独特表达。 3.体会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理解曹操与陶渊明 诗歌中蕴含的生命的诗意,尝试写文学短评。
3.找到了生命的诗意,接下来就让我们把它化作文字,完成本 节课的学习任务。请你为这两首诗,或其中的一首来撰写文学 短评。(100字左右)
示例:《短歌行》自比朝露以感慨生命之脆弱短暂, 人生的压迫感源于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于曹操而言, 一统天下之豪情何等壮阔,年过半百的现实就有何等 悲痛。然曹操绝非得过且过坐以待毙之人,人生的磨 难越是深重,他与之搏击的决心就更坚定,生命的力 量可见一斑。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完美版)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完美版)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 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 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有反映个人政 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 》等。②
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 邺下,公 唱和,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 写作态度对于其他文人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 建安文学的繁荣。
[伴读] ③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三、明文体 歌行体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 上唱的乐曲。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 “歌”和“行”的很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 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 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④
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①
[伴读] ①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 奸臣,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 物。大家要睁开慧眼,仔细甄别哦。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 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基础·自主学习
核心·互动探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PPT
附文白对译
⑥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 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打开了处于下层、多历艰难 、又急于寻找出路的士人的心扉。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7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why)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3、归去哪里?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go where)
4、归去如何?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how)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从哪里归? (from where)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 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 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 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 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 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 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 富贵。”
搏过了、搏不过
归隐田园虽宁静、快乐,但也有酸涩之感
出世&入世 志士&隐士
曹操: 具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求贤若渴 志士、入世态度
陶渊明: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怡然自得的 田园生活 隐士、出世态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章句上》

深沉、悲壮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精品

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课件精品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 建功立业却不得,由此发出深沉的忧叹。正因为生命有限, 他才更懂得珍惜光阴,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一)探究曹操之“忧”,结合具体诗句,小组 交流讨论
三层“忧”有不同的内涵, 曹操的“忧”是进取中的“忧”,是追梦中的“忧”,是反 复忧愁后的奋发激昂。生逢乱世,他彰显了生命价值,影 响和推动了一个时代。
《归田园居(其一)》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生庶族寒门,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陶 渊明很早死了父亲,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年少时候生 活贫苦;受儒家、道家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少年时 代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东晋政治黑暗,权势斗争特别厉害,庶族寒门出 生的人很难突破门阀制度的垄断,进入上层。公元405 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时辞官归田,结束了十 三年的仕宦生活,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何枝可依?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郑风·子衿》
比兴。将贤才比作明月,恰如其分的表达贤才来归的心意。 比兴。乌鹊比喻贤才,喻在三国鼎立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
并以此起兴流露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急切心情。
三忧功业未就
➢歌行:
了解文体知识
古代诗歌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乐府诗有 “长歌”“短歌”之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长歌已 激烈);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合 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微吟不能长)。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自的 “慷慨悲凉”的风格。

7.《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7.《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正方
②从曹操的人生追求来看,“日月 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他胸怀大志,志在四方, 即使年老仍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人生应有大志,去追 寻去实践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躺平, 才不枉人世走一遭。
反方
②从个人追求来看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他确实不喜欢尔虞我诈 争权夺利的黑暗腐败官场。他更向往的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 。不同于曹操在乱世之初,天下局势未定 ,能者多有机会,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门 阀制度森严,他自知没有扭转乾坤之能, 故而选择归隐田园躬耕不同流合污。在那 样的社会里,他是如此性情,归隐是最好 的选择。他的归隐并不是躺平,而是身处 逆境中寻求自我的突破。
答案
1. A项,“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错。开头四句应是“正面”写“静”。 故选A。 2.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 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
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 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
图片导入
学习目标
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因声求气—置身诗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目录
一 因声求气,初步感知
二 置身诗境,以意逆志
三 文本细读,艺术鉴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慢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慢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慢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快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快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f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任务二:读诗歌,寻诗眼。 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忧归
诗眼:诗文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文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 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
以意逆志
“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
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 有子遗。”信斯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万章上》
用自己的心灵去追求诗人的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 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
方法点津
思考讨论: 阅读P57的单元导语和P69的单元学习任务,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 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
5.学习前人评论,加深理解认识
篇目 《登高》
前人评论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 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 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前人对诗词的评论,有的着眼于全篇,有的聚焦 于一点,有的侧重主旨,有的侧重手法,阅读前人的评论,可以提升我们 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诗人的生命表达。
6.审辩阅读,促进思维发展
篇目 《声声慢》
思考点
1.“晓来风急”还是“晚来风急”? 2.“憔悴损”:是人憔悴还是花憔悴?抑或是人与花俱憔 悴?
走进魏晋,体会不同的人生选择
——《短歌行》《归园田居》诗歌联读
魏晋诗歌 唐诗 宋词
《短歌行》 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登高》 杜甫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走近作者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qiān hé)思远翥(zhù)”(《杂诗·其五》) 的 大 志 。 孝 武 帝 太 元 十 八 年 (393) , 他 怀 着 “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 阀制度森严,他因出身庶族(寒门)而受人 轻视,不久因“不堪吏职”辞官而归。
辞官回家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 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六七年。晋安帝隆安 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隆安五年冬天,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 (404),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 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 便又一次辞官隐居。
任务活动四 比较异同,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短歌行》与《龟虽寿》,思考后面的问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两首诗的主旨有何异同?
答案 ①这两首诗均表达了人生短暂,年华易逝, 要在有生之年建功立业之意。 ②《短歌行》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和任用人 才、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龟虽寿》则表 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而弥坚的豪迈气魄和积极 进取精神。
任务情境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结束一方战乱,为新朝 代建立奠定基业的政治家;一个是厌弃官场生活, 向往田园风光的隐逸之士。他们二人在自己的诗作 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便有了他们自己鲜明的烙印。今 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作品,细心体味蕴含在其中 的情感,体会作品的表达技巧。
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时地方官的俸禄一年大约为四百斛,即四千斗(古 代一斛是十斗,到南宋贾似道时才改为五斗)。陶渊明 的“五斗米”,应该是当时知识分子一个月的粮食。
【初读任务】 1.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参考提示: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这 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 时地建功立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 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 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 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将一座充满农家风 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背景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表.达《渴归望园摆田脱居束(其缚一,以)》及中对诗田人园运生用活比的喻眷暧、恋暧对和远偶向人的往村手的。法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一、魅力作家 1.开启并繁荣建安文学者——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 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了中国北 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 织者。
作品:其诗大致分两类:一类反映东汉末年动乱的 现实,代表作《苦寒行》《蒿里行》等;一类主要表现 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代表作《短歌 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 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 心情。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拓展链接】 一的背面题
写着“黄绢、 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 修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 道。”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出三十 里远的时候,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命令杨修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审美鉴赏】 《短歌行》
鉴赏点: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1.阅读《短歌行》,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填写下表。
诗句 表达技巧
作用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①_用__典__
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切期 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 自然妥帖
月明星稀, 乌鹊南 飞。绕树 三匝,何 枝可依?
比兴
②_以__生__动__的__乌__鹊__南__飞__的__形__象__ _比__喻__当__时__贤__士__四__处__奔__走__,_流__
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 战。是夜明月皎洁,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设乐,欢宴诸将 。酒酣,操取槊(长矛)立于船头,慷慨而歌,抒发了求贤 若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歌就是《短 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田园归隐之乐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 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 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 生活。
2.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描写
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参考提示:诗人选取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 、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一 派和谐、恬静、幽雅、静谧的田园景色,使人感受到那 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
【语言建构】
一、音形识记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经典觅珠】 曹操的名言
1.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2.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3.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
4.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 功兴国者也。
5.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 行,有事赏功能。
二、背景探寻 《短歌行》——求贤若渴之情
A.子衿(jīn) 呦呦(yāo) 阡陌(mài) 嘉宾



B.狗﹒吠(fèi)
三匝(zhā) 朝露(zhāo)


愉柳
C.﹒羁鸟(jī)
鼓﹒瑟(sè) 吹﹒笙(shēnɡ) 故渊
D.守﹒拙(zhuō) 吐﹒哺(bú) ﹒譬如(bì)
攀笼
【解析】选C。A项,“呦”应读“yōu”,“陌”应读 “mò”。B项,“匝”应读“z ”,愉柳—榆柳。D项, “哺”应读“bǔ”,“譬”应读“pì”,攀笼—樊笼。
2.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陶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又名 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末 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作品:《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 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单独写出他所知道的。杨修写:“黄绢,有色的丝织品, 写成字是‘绝’;幼妇,少女的意思,写成字是‘妙’; 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 盛纳五辛的器具,写成字是‘辞’。(注:这不是受尽艰 辛的器具,而是盛纳五辛的器具。)这说的是‘绝妙好 辞’的意思。”曹操也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和杨修是一 样的,于是赞叹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你,走了三十里路 才明白碑文的意思。”
二、名句积累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 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青 怀,诗的最后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青__子__衿__,_悠__悠_ 我心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解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最早见于晋书的《陶 潜传》,其中说:“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乃 即日解印绶去职。”有人认为:“陶渊明当一个月县令, 薪水只有五斗米,一斗米大约十五斤,五斗米七十五斤, 这未免太少了。这官儿当真不做也罢。”据学者考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