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专项训练【7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历史事件类》专项训练【7
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不逾矩②博学而笃志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3】“吾日三省吾身”从忠、信、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填一个字),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2分)
【答案】
【小题1】①逾:逾越,越过,超过。②笃:忠实,坚守
【小题2】①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②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或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小题3】习品德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文言文翻译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汇的理解,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用的情况,平时学习要注意学会分类整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①时要注意“故”和“新”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依次是“旧知识”、“新知识”;翻译②时要注意“三军”是“军队的通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传不习乎”是对学习知识的反省因此归纳出“习”,从“三省吾身”的内容可看出是谈论的“品德修养”。本题是对文句内容的理解,解题时应先疏通文意,再分析作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忠诚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
②孔子说:“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会逾越规矩。 ”
③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④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2
⑤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2.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1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1】写出文中划线字的拼音(1分)
说()省()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A.人不知而不愠()B.诲女知之乎()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句话。(4分)
(1)传不习乎?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小题4】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答案】
【小题1】yuè xǐng
【小题2】A生气,发怒; B通“汝”,你 C真诚,诚实; D有害
【小题3】(1)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小题4】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两个字都是多音字,要分析语音据义识音。像“说”之类古文中的通假字,要读相通那个字的读音。
【小题2】如果记忆清楚就直接解释,如果记不清楚,就先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推断字词含义。注意古义异义字词意义的不同,比如“女”古文中通“汝”,“你”的意思。
【小题3】先把关键字词解释清楚,然后再梳通句子,要把语气翻译正确。“传”,是名词,指“传授的知识”,“知”,有“知道”的意思,有“智慧、聪明”的意思。
【小题4】选一句名言,从名言所讲的道理中来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考点:字音识读、字词解释、句子翻译、语言表达。
点评:本阅读文章,出自学生所学的课文,学生熟悉,易于解答。几个小题基本上是古文考查题,知识点落实,不偏不倚。
3.【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③欺。”间④问群臣臧否⑤,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馔(zhuàn):饭食。③朕(zhèn)皇帝自称。④间(jiàn):秘密,暗中。⑤臧(zāng)否(pǐ):褒贬,即好坏。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⑵色愈恭,礼愈至()
⑶濂具以实对()⑷善者与臣友()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