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西方空间结构理论评述

【原文出处】经济学动态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10

【原刊页号】63~66

【分类号】F107

【分类名】城市经济、区域经济

【复印期号】200002

【标题】【作者】曾坤生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

空间结构理论(Lehre der Raumstrutur )是在古典区位经济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动态性质的总体性的区位经济理论。

一、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与研究的基本问题

空间的配合是人类经济行为的产物,依经济原则形成空间位置与空间大小间相互密切的有机关系,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秩序,经济学家把这种秩序称之为空间结构,这种结构实质上就是空间秩序。空间结构理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区位经济理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产业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也涉及到了人员、商品、财政和信息的区间流动等方面。正是因为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过于宽泛,理论界对其学科性质的分歧一直较大。但综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它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以城镇型居民点(市场)为中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这是对杜能理论模型和位置级差地租理论的发展。它利用生产和消费函数的概念,推导出郊区农业每一种经营方式的纯收益函数,并由此划分出一定的经营地带。

第二,最佳的企业规模、居民点规模、城市规模和中心地等级体系。理论推导的基础:一是农业区位论,二是集聚效果理论。将最佳企业规模的推导与城镇居民点合理规模的推导相结合,将城市视为企业一样,理解为一种生产过程,应用“门槛”理论,将中心地等级体系应用于区域规划的实际。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各阶段上的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变。通过一般作用机制的分析,揭示空间结构变化的动力及演变的一般趋势和类型。

第四,社会经济客体空间集中的合理程度。在实践中表现为如何处理过疏和过密问题,对区域开发整治和区域规划有实践意义。

第五,空间相互作用。这主要包括地区间的货物流、人流、财政流,各级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革新、信息、技术知识的扩散过程等,这些方面是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反映。

二、几种主要的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结构阶段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这种活动的每一个有关区位的决策,都会引起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区域发展状态与空间结构状态密切相关。空间结构的特征不仅受运费、地租、聚集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水平有关。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会不断产生出影响空间结构的新因素。即使是同一种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空间结构阶段论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社会经济结构中以农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绝大

多数人口从事广义的农业,城市之间的联系很少,缺乏导致空间结构迅速变化的因素,空间结构状态极具稳定性。

2.过渡性阶段。这是一个由于社会内部变革和外部条件变化引起社会较快发展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分工明显,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规模扩大,城市成为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并开始对周边腹地产生影响。空间集聚出现不平衡,空间结构呈现出中心—边缘不稳定状态。

3.工业化和经济起飞阶段。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个阶段。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投资能力扩大,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国民经济进入强烈动态增长时期;第三次产业开始大量涌现,交通网络发展很快,区域经济中心的等级体系得到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换、交流日益加强,空间结构状态从“中心—边缘”结构演变为多核心结构,处于一种比较充分的变化之中。

4.技术工业和高消费阶段。这是空间结构与系统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阶段。这种恢复当然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高水平、动态的平衡。在此阶段,空间结构的过疏过密问题会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区域间的不平衡得以较大消除,各区域的空间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空间结构阶段论为地域开发、重大建设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在已经成为制定区域发展和区域整治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二)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社会经济客体在不断发展、扩大和发挥职能的过程中,总是要与周围同类事物或其他社会经济客体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强度、密切程度总是与事物的集聚规模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用牛顿的引力模型来类比。例如,在一个城市地域体系内,各种规模、类型的城市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不同城市体系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对此,人们可以理解为有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中的“作用力”和“力场”的东西存在。在社会经济范畴内,衡量相互作用的强度一般使用“潜力”(potential)概念,并借用物理学中的引力模型来确定相互作用的潜力的大小。

早在1929年,威廉·J·雷利(William J.Reilly )根据对零售贸易区域的考察,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用以解释根据城市规模建立的商品零售区。雷利零售引力法则认为,“两个城市对断裂点(它们控制范围的分界点)附近任一中间城镇零售额的吸引力,与两个城市的人口的近似值成正比,与两个城市到该地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则为:

P[,a]

T[,a]/T[,b]=────────────

P[,b](d[,b]/d[,a])[2]

式中,T[,a],T[,b]为从一个中间城市被吸引到a、b二城的销售额;d[,a],d[,b]为二城到中间城市的距离;p[,a],p[,b]为a、b二城的人口数。

在雷利之后,约翰·Q·斯图罗特(John Q·Stewart)和其他许多人发现引力型关系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分布中。虽然以雷利法则为代表的潜力法是就衡量进入市场或潜在区位的产品进入性而言的,但它们对评价各区位从不止一个原料地吸引同一种可转移投入的进入潜力,甚至包括用于服务转移的各种场合,都是有作用的。

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理论,证明了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必然形成一定空间

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空间结构是区域的形态特征,而它的内在本质联系是“作用力”和“力场”。在一定范围内,各级城市的人口、经济活动会形成有等级的、多层覆盖的吸引范围,而这种吸引范围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等级从属关系就是一种结构形态。空间作用力的大小,反映了集聚规模的大小。作用力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反映出疏密关系的空间差异。引力模型和潜力理论方法的应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使空间结构研究精确化,并进而由此概括出一些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及潜力理论对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利用这一理论对人口潜力、市场潜力等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就可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城镇及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提供相当精确、可靠的依据。

(三)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现代空间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认为,地表各个场所形成各种经济区位的过程,是为较大地表的空间分化成为土地利用的小空间的过程。空间分化是空间结构的出发点,空间分化过程的结果就是空间结构,因而把它归结为城市空间分化过程的研究。

根据狄更生(R.E.Dickinson)的说法,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内将形成明确的功能区。一般来说,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聚集许多经济功能,从而使城市发展趋于多样化。城市发展过程的基本顺序是:(1)形成城市基础产业的生产区位;(2 )由该生产区位引致人口集中而形成消费区位;(3)由消费区位引致的人口集中,形成非经济基础产业的区位;(4)由基础产业导致关联产业的区位;(5)再由这些产业区位进一步引致人口集中与消费区位,由此又导致非经济基础产业的区位。

由于城市功能的多样性,区位和企业功能等因素都必然导致城市空间的分化。就城市空间结构而言,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也有其共性。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学术界有不少学者作过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同心圆地带、扇形地带和多核心等理论。

1.同心圆地带理论。该理论最早由伯吉斯(E.E.Burgess)提出。他以芝加哥为例,进行一般化推导,结果认定近代社会比较显著的事实是大城市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表现在城市地区外延的扩张。他认为,这种扩张的典型过程,可用一连串同心圆加以说明。这个同心圆是由五个地带所组成:第一地带为中心商业区。第二地带是围绕城市中心的过渡带。它被第一地带的商业与轻工业侵入,也被称为颓废地区,常有贫民窟存于其间。第三地带是工人住宅地带。这里有由第二地带颓废地区逃避的工人居住于此,因为在此他们更容易接近工作地点。第四地带为住宅地区。主要有高级公寓或独栋居住房。第五地带为通勤者地带。它位于城市境界之外,包括郊外地区或卫星城镇,约在距中心商业区30—60分钟乘车距离范围内。伯吉斯还认为大城市可以有次商业中心向外扩张,形成卫星城市。这些卫星城市的市中心,并不意味着近邻地区的复活,而是表示若干附近的共同体,被总合成为较大的经济单位。在城市扩大时,由于住宅与职业的不同,个人或集团都在不断变化和移动,从而呈现出区位重整(relocation)的过程。

狄更生发展了伯吉斯的理论。他认为城市因受地形或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能扭曲一般结构。但以城市中心为主的三大地带配置形态和过程,仍有可能存在。这三大地带是:中心地带、中间地带和外侧地带。三大地带集合成为城市化地区,其人口密度、职业、休闲、利益关系及组织方面,形成单一的社会、经济单位。狄更生同时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地带。这种过程由城市的中心商业区逐渐向外扩大。他把这种城市同心圆地带的形成、扩大的

过程称为同心圆增长,并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由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中心的吸引与聚集的向心力、分散与分解的离心力和空间分化的其它力量共同促进而发展的。

2.扇形地带理论。扇形地带理论(sector theory )首先是霍伊特(H.Hoyet)在对美国城市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后于1938至1942 年期间提出来的,此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响应和支持。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城市的住宅由城市中心沿放射状交通路线呈扇形分布。他们认为,就城市整体而言,其核心只有一个,交通路线由城市中心为轴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该路线扩大,但同一利用方式的土地,往往从城市中心附近开始,以后逐渐向周围移动。同一方式的土地利用沿轴状延伸的地带,就是扇形地带。

3.多核心理论。哈里斯(C.D.Harris)和乌尔曼(E.L.Ullman)于1945年提出了多核心理论,在60—70年代以后,又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追随。这一理论认为,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形式并不一定在唯一核心周围,可能有若干个核心。他们以美国大部分城市为依据,认为城市核心周围发展的地区依次是中心商业区、批发商业及轻工业区、重工业区、住宅区、小核心、郊外与卫星城镇。

综上所述,空间结构理论在西方国家发展的不同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发展战略,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至今较为平衡,在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借鉴西方空间结构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科学探索我国空间结构的发展,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责任编辑】李仁贵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中外公共管理比较

中外公共管理比较——公务员制度 --**** 摘要:基于中外当前国情,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西公务员制度的比较,揭示中西公务员制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优点,同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推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中国西方比较 正文:公务员制度作为各国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基本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公务员制度不仅程度不同地反映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普适价值,也扎根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之中,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和本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由于中西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当然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考录制度 (1).实行以考任制为核心的录用制度 公务员任用的形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和考任制几种。 考任制是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是指通过考试的办法,以应选人员的成绩优劣作为客观标准来选用所需的公务员,这是大多数人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必由之路。 各国都强调公务员考试录用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这是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标志。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从非公务员到公务员以考任制为主,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为辅。英美两国的官吏制度改革,是以建立考试录用制度为开端的,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也是从实行考试录用开始的。美国联邦官员中有90%是通过公开竞争考试的办法录用的。公务员参加录用考试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出身、党派、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婚姻状况等因素而遭受歧视或享受特权。主要按报考人的考试成绩,参考其资历、学历、品德和健康状况,择优录用。 (2).实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 世界各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称呼不尽相同,如埃及称“考核”,法国称“鉴定”,日本称“勤务评定”,奥地利称“工作成绩评定”等,内容却无实质性差别,其主要内容是考绩,即通过对公务员工作能力、努力程度,尤其是工作成效等的考核,决定其职务的升降和奖惩。 英国对公务员实行“功绩考核制”。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考勤和定期考核,以考绩为主。考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 1、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新公共管理完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主权,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政府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这是公共管理理念向市场法则的现实复归。作为“企业家”的政府并非以赢利为目的,而是要把经济资源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地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方,“由顾客驱动的政府是能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的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评价,应以顾客的参与为主体,注重换位思考,通过顾客介入,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符合顾客的偏好,并能产出高效的公共服务。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应该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用《改革政府》的作者戴维·奥斯本等人的话说,就是政府的角色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他们认为传统政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忙于划桨而忘了掌舵,做了许多做不了、做不好、舍本求末的事情。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其名著《不连续的时代》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要把治理和实干大规模地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只会严重削弱决策的能力。任何想要决策机构去亲自实干的做法也意味着干蠢事。”至于掌舵的主要途径,新公共管理认为要通过重新塑造市场,不停地向私人部门施加各种可行和有利的影响让其“划桨”的方式来进行。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公共行政力图建立等级森严的强势政府,强调扩张政府的行政干预。新公共管理则主张政府管理应广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测试,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本的节省。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质量,以竞争求效率。竞争性环境能够迫使垄断部门对顾客的需要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相对于动用政府本身的公务员来说,合同外包是允许政府实验各项政策的全新供给体系,通过市场测验可以判断出新政策的合意性。“风险规避,尤其是政治风险的回避,是公共行政人员推行民营化的主要动机”。 4、重视效率追求。追求效率是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公共管理在追求效率方面主要采取三种方法:(1)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与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不同,新公共管理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行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既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2)重视结果。传统的官僚主义政府注重的是投入,而不是结果。他们往往只会花掉预算分解的每个项目的资金,对结果和收益毫不关心。新公共管理根据交易成本理论,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注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主张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作出主动、灵活、低成本、富有成效的反应。(3)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如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成本——效率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5、改造公务员制度。新公共管理主张对公务员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核心特征进行瓦解:(1) 通过推行临时雇佣制、合同用人制等新制度,打破传统的文官法“常任文官无大错不得辞退免职”的规定。(2)废弃公务员价值中立原则。新公共管理“主张放弃政府的与逻辑实证论相联系的表面上的…价值中立?(value-neutrality)”,它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认为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管理截然分开。强调公务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主张对部分高级公务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新公共管理认为正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政治功能,不仅能使公务员尽职尽责地执行政策,还能使他们以主动的精神设计公共政策,使政策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完整word版)黎民版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黎民版《公共管理学》复习要点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本质区别 (一)公共利益目标与私人利益目标 (二)垄断强制性与自由竞争性 (三)制衡性与自主性 (四)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五)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 2、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西方国家摆脱困境的需要 1.政府角色膨胀和规模扩大引起民众的不满 2.经济衰退和财政压力的加剧 3.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二)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 1.科学技术革命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3)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2.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1.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2)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2.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1)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 (4)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途径。 3、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专题讲座》 如何理解西方公共管理的实践对我国政府的借鉴意义? 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课程,该课程的第二专题,着重讲述了当代公共行政管理前沿理论与世界各国公共管理模式,从而让我们理解了科学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第一要吸取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科学内涵,借鉴西方国家运用政府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经验,正确处理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第二应借鉴西方国家建设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的经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须借鉴西方国家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公民社会的经验,探索“强政府、大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模式。第四是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经验的过程中,要结合国情具体分析,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不能盲目照搬西方公共管理的一些做法,慎重对待西方国家社会事务市场化的经验。 我认为,在上述西方经验借鉴过程中,能体现民生、惠及百姓生活方方面面的,当属借鉴西方国家建设福利国家和福利社会的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的一项惠民工程。 建设福利社会的前提是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因此我国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流动人口与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建设,构建覆盖城乡所有劳动力的社会安全网。党中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大措施中的第4项内容,就是要力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继续加强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相差20年余年的状况,连接城市生产和农村消费的链条,完善和改革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制度,整合现有的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五保”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试行的农村老人执行生育政策补贴制度,建立起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基础框架;配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实行新的减贫计划,争取把农村目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的约1亿多贫困人口在未来15年中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可见,这是借鉴西方国家建设福利社会,使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不断扩大,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政府补贴与转移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使社会保障全面完善,最终建成福利国家。 1887年美国著名行政学家威尔逊,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研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00多年来,西方的行政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经济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西方行政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通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强化管理的高效率;并在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以及完善和健全政府组织等措施,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对我国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一)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 2、识记并理解城市的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 3、理解并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2.学习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以及形成原因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___________在上的________及其__________。主要功能区: 填出下图空白处相对应的内容,了解各功能分区的特点。 结合教材P 25—26

城市主要功能区比较表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分区,自然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 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主要因素) 城市中心地区土地,形成区 城市外围土地价格逐渐,向外依次形成区和区。 (3)社会原因:包括、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的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4)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和,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的解决方法) 1、毎个城市都具备各种功能区吗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吗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

的变化有何异同 (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 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 区AB和BC呢 ★★★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A、B、C三处中的处,理由是什么(2)工业区位于A、B、C三处中的处,理由是 (3)高级住宅区位于A、B、C三处中的处,理由是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从20世纪初期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理论流派。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生态学派、区位学派、新古典主义学派、行为学派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流;20世纪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形成了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1)社会生态主义学派 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三大经典模型,即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1923年美国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同心圆城市结构学说。他在研究芝加哥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特点后,提出了由五个同心圆带组成的城市格局。他认为在城市不断扩张的同时,形成了不同质量的居住带,依次向外为:①市中心为商业中心区;②过渡带;③工人住宅带;④良好住宅带;⑤通勤带。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霍伊特提出了扇形理论。他认为城市由市中心沿着主要交通路线发展或沿阻力障碍最小的路线延伸,故城市结构呈放射状的扇形模式。1945年,美国社会学家哈里斯和E.L.厄尔曼提出多核心理论,多核心城市结构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模式,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多核心化和郊区化。 (2)城市区位主义学派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南部德国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这也是近代空间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他继承了古典经济研究方法,运用抽象的理论演绎方法建立了精确化的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进行大量调查,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此后,德国学者廖什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 (3)行为主义学派 社会行为学派出现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它克服了社会生态学派和经济区位学派对人简单化和理想化假设的缺点,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土地利用者的区位决策行为因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水平和掌握信息等方面的影响不可能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程度,而且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效用并非人们进行区位决策的唯一目的。 (4)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解析应建立在社会结构体的层面上,而不是建立在个体选址行为上,因为社会结构体系是个体选址行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城市问题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的空间表现。 1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

公共管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简述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意义: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一是有助于把握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适当平衡,二是有助于推动政治体制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进程,三是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四是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2、西方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1)研究领域的加深与拓宽2)研究重点的转移3)新策略、新方法的不断引进4)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3、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4、公共管理环境的特征:1)范围广泛。2)内容复杂。3)作用各异。4)动态发展。 5、公共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开放式系统理论。3)偶然性理论 6. 公共管理环境要素分析:公共管理环境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口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同学们在分析中外公共管理的实践时,要注意观察公共管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作用。 7.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的反作用。 8.简述现阶段我国的公共管理环境:国际方面,目前我国正处在政界政治的多极化时代,和平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对话是解决各种争端的主要途径,对抗越来越不得人心。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显著,各国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谁也离不开谁;国内环境方面,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从事公共管理必须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公共问题。 9.市场失灵的特征1)内因性。2)相对性。3)变异性。 10.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二是市场经济的垄断,三是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四是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五是市场条件下收入的不平等。 11.简述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基本职能:一是提供经济运行的基础框架,二是提供各种公共商品和服务,三是协调和解决团体冲突,四是维护竞争,五是保护自然资源,六是为个人提供获得商品和服务的最低条件,七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12.简述转换政府角色的主要途径: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二是要明确政府权能的边界;三是要鼓励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四是要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理念,重朔政府形象,要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将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健全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 13. 政府失灵的类型:(1)政府运行的成本过高。(2)公共政策的失效。(3)政府的内部性问题。(4)政府组织的低效率。(5)寻租。 14. 非政府公共部门兴起的原因:(1)历史渊源。(2)法律基础。(3)“失灵”的问题。(4)社会多元化 15. 非政府公共部门与政府的关系:一般而言,非政府公共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对立的、互不信任的关系;二是非政府公共部门自行其是,不与政府发生关系;三是非政府公共部门对政府有依赖关系;四是非政府公共部门与政府为合作伙伴关系。实际上,前两者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少见的,后两者关系则构成了二者之间关系的主要内容。 16.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1)创新能力强。(2)弥补“公正的遗憾”。(3)风险承受能力强。(4)便于社会沟通。(5)适应性和灵活性强。 17.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运营体系(1)使命确定与战略规划管理(2)组织与决策管理(3)行销管理(4)经费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6)营运的绩效评估 18.我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存在问题:独立性不够;资源不足;人才不足;法制不健全(2)对策建议:理顺非政府公共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筹资环境;加快现有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有关非政府公共部门的法律、法规建设

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五: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因 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理解四大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学习思路: 为什么分→怎么划分→影响因素→如何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⒉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重点兼难点。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播放歌曲《家住临沂》展示大美临沂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导入新课:读教材P44图2-3-1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回答: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同时思考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教师总结:在这些功能区中,其中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

间 个 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住宅区集中成片;是城市中最基本,用地最广泛的功能区。 工业区呈片状或带状;一般分布在市区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读图思考) 商业区大多呈团块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展示上海中心商务区图片,阅读第46页“知识窗”结合视频回答:1、“中心商务区”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 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整理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 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达到这一条件,同级中心地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每个中心地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区。 2)廖什景观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 与克里斯塔勒的工作相比,廖什更多的是从企业区位的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生产区位经济景观,即通常称为的廖什景观。 (2)核心与边缘理论 1)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他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

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布德维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3)核心一边缘模式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棱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大数据时代的西方公共管理变革

大数据时代的西方公共管理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市场、社会各要素都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新特征,西方公共管理模式开始变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加速转型,政府能够借此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公共服务,促进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精细化。同时,大数据的发展使政府更加快速地由单向的公共服务提供向政民互动导向的公共服务提供转型,不同组织和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共管理也开始走向合作共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旨在重塑政府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克服政府弊端、提高公共部门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打破单向度的科层等级指挥逐渐成为西方主流的公共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市场、社会各要素都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新特征,西方公共管理模式开始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深了西方公共管理的变革。 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的加速转型 新公共管理模式强调政府应提高工作效率,以有限的资源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换的速度、信息利用的频率得到了快速提高,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频率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大数据时代,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传统的纸质文件已无法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渠道,以信息资源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网络化为特征的电子政务得到了比之前更快的发展。政府通过海量数据的存储、交换和共享,实现了为公众提供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公共信息的目标。 美国的数据开放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人民知道得越多,政府官员才可能更加负责任。”在这种以信息公开促进官员责任的理念下,奥巴马提出将把政府数据用通用的格式推上互联网,“让公民可以跟踪、查询政府的资金、合同、专门款项和游说人员的信息”。2012年5月,美国公布了数字政府战略,提出要以信息和客户为中心,改变政府工作模式,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公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任何设备来获取政府信息和公共服务信息成为美国数字政府战略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据开放的目标得以实现,例如美国于2014年建立了税收方面的共享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纳税人可以查询个人近三年的纳税记录,更加便捷地进行抵押、贷款。除美国外,加拿大也是由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转型的主要代表国家。加拿大推行的“政府在线”项目旨在为公众提供在线服务。通过整合各种分散的信息资源,对各种公共服务项目进行汇总编排,公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公共服务资讯。 开放的数据带来了开放的政府,从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快速转变有利于构建更加开放透明的公共部门。基于海量数据的政务公开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服务。把信息的力量放到公众的手中,大数据时代的电子政务无疑有助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服务行政”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部门注重以公民满意度为导向,注重对效率的追求并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管理。坚持服务取向使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成为优质、高效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进步为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提供奠定了技术基础,政府能够运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变公共管理的方式,实现以往很难实现的公共服务目标。 应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时代,利用大空间尺度的数据库和传感器,政府能够快速获取地理、人口、灾害等方面的数据,更快捷地为应灾、救灾奠定基础。美国在黄石火山安装了数百个观测仪器,仪器观测的数据分为常规数据和异常数据,异常数据越多,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就越大。观测数据实时传递到预警系统,由预警系统进行快速甄别并通过网络对外发布。日本“3·11”大地震后的海啸预警也是大数据运用的典范。“3·11”地震后,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