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新课标人教版

合集下载

《透镜》说课稿范文

《透镜》说课稿范文

《透镜》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透镜》。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一、《透镜》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第三章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知道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通过让学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用毅力去战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惑等阻力,逐步超越自我。

4.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探究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学习方法: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形象具体,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课教学以实验为教学的主线,以讲学稿为学习载体,采用实验、讨论、交流、指导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四、教具准备:电教媒体、自制教具、凸透镜、凹透镜五、教学流程:本节课分为七个部分完成:(一)课前预习:分为温故知新和问题线索两部分。

本过程是在复习光的折射的基础上,结合问题线索有序地对教材进行全面预习,对教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板书课题: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此环节准确的找出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顺利的猜想和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本流程按学点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说课稿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透镜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透镜的成像现象,加深对透镜光学性质的理解。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问答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在于,它们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凸透镜和凹透镜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2.多媒体课件:展示透镜的成像原理和规律,以及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透镜应用实例,如眼镜、放大镜、摄像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眼镜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物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发对透镜的好奇心。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了解基本的光学现象,如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掌握一些基础的几何知识,如直线、圆等基本图形。然而,学生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不清,容易混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2.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难以把握实像和虚像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的问题或挑战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误差导致结果不明显,以及学生对实际应用的不够重视。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在讲解抽象概念时,结合实际例子和生活经验进行解释;在实验操作中,强调准确性和重复性,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在应用环节,设计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5.1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5.1透镜说课稿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技能来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1.分析学生的作业和反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2.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定期回顾和更新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时俱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对成像规律的理解困难,实验操作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
1.在讲解成像规律时,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动画来辅助教学。
2.在实验操作前,进行详细的步骤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操作要领。
3.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5.1透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是光学部分的重要章节。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透镜成像规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光学器件、光学现象等知识打下基础。主要知识点包括:
具体目标:
a.能够正确描述透镜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b.能够运用透镜成像规律分析实际问题。
c.能够运用透镜成像公式计算物距、像距和焦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
a.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透镜成像现象,总结透镜成像规律。
b.能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光学知识,如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这为学习透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1.对于透镜的成像原理和成像规律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透镜成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 掌握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 学会使用透镜公式计算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透镜的成像原理。

- 透镜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和原理理解。

- 透镜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准备透镜实验器材,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物体、光屏等。

- 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实例。

- 准备相关习题和实验指导书。

2. 学生准备:- 预习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准备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透镜的应用,引起学生兴趣。

- 展示透镜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透镜的形状和特点。

2. 讲解新知- 讲解透镜的分类及其特点。

-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现象。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透镜的成像原理。

3. 实验探究- 分组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记录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 指导学生使用透镜公式计算成像的具体情况。

- 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透镜成像的规律。

4. 巩固提高-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透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组织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透镜知识的理解。

- 开展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5. 总结反思- 总结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公式,强调重点内容。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透镜的应用。

-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透镜知识的理解。

2.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透镜的应用,准备下节课分享。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一、《透镜》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通过让学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晶状体作用、冰透镜、水透镜的讨论,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通过讨论空矿泉水瓶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4.重点透镜对光的作用5.难点透镜的作图及准确理解透镜的焦点三、教学策略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策略,1.大胆创设分组实验,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能够亲身参与的科学手段在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得环节的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光具盘和激光器加以演示,学生观察到的是平面的光路,而后面的同学往往又看不清楚。

《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用手电筒作光源,通过观察光斑的大小判断透镜来对光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做在白天的效果很不理想,同时由于学生没有观察到光路,而且初中的学生又正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难以抽象出结论。

从“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出发,我将配发的平行光源前面加了一个打有九个孔的纸板,制成了立体的九孔光源,将用于液体压强探究的水槽改制成一个暗箱,在里面安装上透镜,释放烟雾,学生即刻就会观察到清晰的立体光路,再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光路画在教师发的探究报告上并写出结论,从而达到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目的2.正确运用电教媒体,真实反映实验过程在全体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家用摄像头将实验放大后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验到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克服了当前流行的用课件模拟实验的不真实性。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透镜]说课稿】3.1《透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学生对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它们对光的作用2.难点:(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复杂的物理实验情景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时期,表现在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强烈的操作兴趣。

2.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很多光学仪器,因此对本节课的透镜学习相对是容易一些。

四、教学与教法:教学:实验探究教法:教师:引导启发,创设情景,指导实验、归纳学生:观察法、实验发、小组讨论法。

开发学生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

五、教具:透镜一组、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光源、老花镜、近视镜、实物投影仪、手电筒、激光笔、学生多功能光学工具箱,眼镜、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纸、笔、支架盒、平行光源、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创设引入课题:问:在前一章光现象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有所了解的镜子是什么?生: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问:那么生活中你们还知道哪些镜子?生: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问:你们讲到的这些镜与我们第一章所讲到的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有什么不同?` (分别出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老花镜、近视镜、放大镜)观察后得出结论: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都是面镜,不能透过光线,光线在面镜的反射面上发生反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说课稿
(2)透镜成像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如透镜成像公式和放大率公式。
(3)对透镜成像实验的观察和数据分析,如何从实验现象中提炼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大约13至15岁,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发展,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其次,他们的认知水平已经能够支持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学习物理现象;再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实验和探索性学习有较高的兴趣;最后,他们在学习习惯上可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励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动画和视频,来展示透镜成像的过程,增加学习的直观性。
2.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透镜成像现象,提高学习的实践性。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镜应用,如眼镜、摄像机等,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增强团队协作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5.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两种方法。探究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主动发现透镜的成像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启发式教学则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透镜成像原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它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知识的结构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深层次学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透镜”一章。

本章节位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光学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基本概念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之后,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和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掌握透镜的分类及其成像特点,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其成像规律,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透镜的成像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训练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与重难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透镜的分类与特点: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基本特性,包括它们的构造、对光线的作用以及成像特点。

2. 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像的性质(大小、虚实、倒正)。

3. 透镜的应用:介绍透镜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眼镜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中的重难点包括:1. 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物距变化对成像的影响,掌握成像规律。

2. 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测定透镜的焦距,并理解焦距在成像中的作用。

3. 透镜应用的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学会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章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透镜成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说课稿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讲授透镜基本概念和成像规律时,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
2.生生互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透镜实验和问题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探讨成像规律。在讨论环节,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互相提问、解答,共同提高。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光学基础。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对透镜光学性质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对焦距、焦点等概念的理解不够清晰,难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在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上,可能会对物距、像距的关系产生困惑。
(3)通过学习透镜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透镜的定义、分类及其光学性质;
(2)透镜的焦距和焦点;
(3)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透镜光学性质的掌握,特别是焦距和焦点的理解;
3.课堂小结:鼓励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为切入点进行新课导入。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透镜物品,如眼镜、放大镜、照相机等,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透镜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透镜》。
2.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理解;

人教版透镜的说课稿

人教版透镜的说课稿

人教版透镜的说课稿透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理解透镜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对光线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学习,学生将能够:1. 掌握透镜的定义及其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 理解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及其成像原理。

3. 学会如何通过实验测定透镜的焦距。

4. 能够解释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成像原理及其实验测定焦距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成像的理解和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透镜的基本知识。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透镜的成像过程。

3.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透镜的应用和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光源、光屏、测量尺。

2.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内光线适宜,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3. 教学辅助材料:PPT、教学挂图、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 简要介绍透镜的历史发展,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

2. 透镜的基本概念- 定义: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能够通过折射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 分类:根据形状和折射效果,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3.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焦点。

-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向外发散。

4. 实验测定焦距- 焦距的定义:光线通过透镜后汇聚或发散的程度。

- 实验步骤:a. 将光源放置在远处,使光线近似平行。

b. 调整透镜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光点。

c. 测量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

5. 透镜的成像原理- 成实像:当物体位于透镜的两倍焦距之外时,透镜会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成虚像:当物体位于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透镜会在物体的同侧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

透镜说课稿人教版一、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透镜的相关知识,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分类、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透镜的定义、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学生能够掌握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简单的光学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透镜的分类及其成像原理。

2. 教学难点: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物体、光屏、尺子、白纸、光源等。

2.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确保光线适宜,便于展示和观察透镜成像。

3. 教学资料:透镜相关知识点的PPT、实验指导书、相关习题和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眼镜、放大镜、相机镜头等)引出透镜的概念。

- 提问学生对透镜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透镜的基本概念- 介绍透镜的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透明物体。

- 讲解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展示实物。

3. 透镜的成像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现象。

-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位置下的成像情况,并记录成像的特点。

- 总结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放大与缩小的规律。

4. 透镜的应用- 举例说明透镜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眼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 讨论透镜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5. 实验操作-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 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透镜的奥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7. 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说课稿课件 (2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说课稿课件 (2篇)

评价内总容之,评价时应关注学评生价的结果个的体呈差现方异式,
不以同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以利于学
评价建议
生健康发展。

定性


其 应
鼓励性的评语

教学建议
利用趣味现象 创设情境
通过解释生活、生 产、自然现象加深 知识的理解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密切联系 生活、生产实际
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教学建议 定位为认识,小学科

实像
17.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凸____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 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凸____透镜。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 近视眼的是___乙____;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甲____(选填“甲”或“乙”)。
18.小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所用物镜和目镜上分别标有 “5×”、“10×”字样,则观察到的细胞的像对比于细胞放大了____倍。
50
19.人眼看同一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在人眼所 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当物体离人眼较远时,视角较__小___,物 体看起来较__小____;当物体离人眼较近时,视角较___大___,物体看起来 较__大____。
20.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虽然
科学探究
制定计划与 设计实验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与 收集证据
七个要素
分析与论证 评估
科 提出问题 学
交流与合作
学生实验 探究探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活动 模拟探究近视究眼远视眼的缺陷
本章在课标中 的地位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和力 声和光
电和磁
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透镜》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透镜》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5.1透镜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透镜》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方法与过程: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及板图,得出两种透镜的两种不同构造,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时抓住事物本质特征,通过观察能够识别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研究透镜的作用及特殊光线的作图,对学生进行色彩美和线条美的教育.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3.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

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人教版中的“透镜”这一章节。

本章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光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光学元件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本章节位于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光学单元,主要介绍了透镜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成像规律。

通过对透镜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为后续学习光学仪器打下基础。

其次,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理解透镜的定义、分类及其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科学的精神。

接下来,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是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及其数学表达。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知识,引出透镜的概念,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新课讲解。

首先介绍透镜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通过实验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接着,通过图表和公式讲解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数学表达。

第三步,课堂练习。

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照相机、望远镜等。

最后,是板书设计。

板书将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透镜的定义和分类;二是透镜成像的实验现象;三是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数学表达;四是课堂练习题和总结。

板书内容力求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物理人教版“透镜”这一章节的说课内容。

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透镜说课稿

人教版透镜说课稿透镜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围绕人教版教材中的透镜单元进行说课。

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知识与技能学生将能够:- 描述透镜的形状、分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

- 理解并运用透镜的光学特性,如焦距、焦点和光心的概念。

- 掌握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 使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透镜的光学性质。

- 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出透镜成像的规律。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易放大镜或照相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 培养对光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中学会相互协助和交流。

- 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将分为四个部分,共计8个学时。

1. 透镜的基础知识(2学时)-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 透镜的光学特性介绍2. 透镜成像原理(2学时)- 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透镜公式和透镜成像的计算3. 透镜的应用(2学时)- 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透镜在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4. 实验操作与探究(2学时)- 透镜成像实验- 问题探讨与实际应用设计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互动讲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2.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透镜成像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探究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多媒体辅助使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应用。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

- 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表现。

2. 结果评价- 通过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透镜知识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和设计作品,评价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1透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器材:学校提供的透镜实验器材,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网络资源: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在线工具或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和学习透镜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透镜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透镜内容做好准备。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透镜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透镜的重点,强调透镜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透镜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透镜教学目标和透镜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透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透镜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透镜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光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透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透镜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原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透镜的成像现象,验证透镜的性质和原理。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促进互动和思维碰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新课标人教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八年级物理透镜说课稿
一、《透镜》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准确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基础,能否掌握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学生今后能否学好光学的关键,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实验,认识透镜对光作用”这一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通过让学生分析得到平行光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晶状体作用、冰透镜、水透镜的讨论,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通过讨论空矿泉水瓶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重点
透镜对光的作用
5.难点
透镜的作图及准确理解透镜的焦点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策略,1.大胆创设分组实验,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能够亲身参与的科学手段
在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得环节的教学中,通常的做法是利用光具盘和激光器加以演示,学生观察到的是平面的光路,而后面的同学往往又看不清楚。

《教师教学用书》建议用手电筒作光源,通过观察光斑的大小判断透镜来对光的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做在白天的效果很不理想,同时由于学生没有观察到光路,而且初中的学生又正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难以抽象出结论。

从“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出发,我将配发的平行光源前面加了一个打有九个孔的纸板,制成了立体的九孔光源,将用于液体压强探究的水槽改制成一个暗箱,在里面安装上透镜,释放烟雾,学生即刻就会观察到清晰的立体光路,再要
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光路画在教师发的探究报告上并写出结论,从而达到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探究、动手操作,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目的2.正确运用电教媒体,真实反映实验过程
在全体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家用摄像头将实验放大后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验到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克服了当前流行的用课件模拟实验的不真实性。

四、教学过程
二、认识透镜1.透镜的分类
将近视镜、远视镜、老花镜展示在摄像头前,让学生观察透镜,要求学生说出每种透镜的形状特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形状的透镜,让学生观察、分类、命名。

2.主光轴
引导学生归纳各种透镜表面的共同特点,给出主光轴的概念。

利用课件使学生认识主光轴。

3.光心
引导学生从三棱镜的光路图出发,猜想出光通过透镜的折射方向。

在通过演示实验验证过程中发现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实验事实,引出光心的概念
通过课件加深对光心的认识
学生
观察思
考,找出
透镜的特
点。

学生
观察、分
类、命
名。

学生
思考找出
透镜表面
的特点,
观看课件
认识主光
轴。

学生猜想
学生
观察发光

学生
观看,深
化认识
利用学生熟悉
的眼镜引导学生从
形状上认识透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进一步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
理”的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将透镜和
三棱镜对比,第一
次渗透透镜由很多
小的三棱镜组成的
思想。

学生发现通过光心
的特殊光线,自觉
的参与到光心概念
的形成过程,独立
构建光心的概念。

新课讲解
三、探究透镜的作用
1.结合三棱镜的光路图引导学生
猜想透镜的作用
2.学生实验探究透镜的作用教师
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实验
教师利用摄像头放大实验,通过
大屏幕将实验过程展现在全体学生面
前。

4.师生交流讨论、归纳结论
(1)凸透镜
问题①凸透镜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指出焦点和焦距
问题②课前我们复习了折射时光
路是可逆的,现在如果入射光线从焦
点发出,折射光线射向什么方向,谁
能画出来为什么
问题③灯泡发出的光是向四周射
出的发散光线,给你一块凸透镜和一
观察三棱
镜的光路
猜想透镜
的作用
利用教师
准备的器
材设计实
验,进行
实验探
究,
一组三名
同学中,
一名学生
在摄像头
下做实验
另两名同
学分别在
黑板上画
出光路
图,写出
实验结
论。

其他
同学通过
大屏幕观
察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在黑
板上画出
光路图
学生根据
问题(2)
的结论思
进一步渗透透
镜由很多小的三棱
镜组成的思想,使
学生自觉运用学习
过的理论知识顺利
猜想出透镜的作
用,培养学生的猜
想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
分工与合作,培养
了学生的与他人合
作的能力
利用摄像头将
实验的全过程时时
的展现在大屏幕
上,增大了演示实
验的可见度,便于
全体学生观察清楚
实验的细节。

在学生光源前
面加了一个九孔光
栅,使光线更加形
象的表现出来,便
于学生观察上、
下、左、右的光线
折射后的传播方
向,为在后续学习
中学生顺利理解倒
像做了很好的铺
垫。

引导学生利用
巳有的知识解决遇
到的问题,培养学
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解决
实际问题点明了这
一现象的实际运用
价值。

新课讲解设计我们令天使用的平行光源,你怎
样设计
问题④我们知道太阳光线也是向
四周射出的发散光线,但由于太阳距
离地球十分遥远,所以太阳射到地球
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光。

给你一块
凸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怎样
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现在谁利用平行光源模拟太阳光
演示一下。

如果在太阳光下你敢将手指放在
这一位置吗为什么
(2)凹透镜的作用
问题①凹透镜的作用什么指出凹
透镜的焦点
问题②凹透镜的焦点与凸透镜焦
点的区别。

问超③如果延长线过焦点的会聚
光线射到凹透镜上,折射光线向什么
方向射出谁能画出来
考解决
学生根据
透镜的作
用思考解

学生逆向
思考回答
进一步丰富了
学生的感性认识,
弥补了部分学生生
活经验的不足,为
学生正确解释“智
炸鬼子弹药库”的
问题打下伏笔。

引导学生比较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
焦点的形成原因,
准确的建立了虚焦
点的概念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根据光路图填出透镜
2.利用部分学生对后面两幅图提
出的质疑引入关于正确理解透镜作用
的讨论,再通过摄像头下的实验验证
3.利用多媒体动画讲解透镜作用
的含义
学生填
图、质
疑、讨
论、通过
大屏幕观
看演示实
验验证自
己的想
法。

巧妙设疑,引
起学生的认识冲
突,打开学生的思
维空间,引入如何
正确理解透镜作用
这一问题。

在学生遇到问
题,发生争议时,
教师不以权威的面
目出现加以裁决,
而是以研究者的面
目出现,用实验加
以验证,培养了学
生不迷信权威,尊
重事实的思想方
法,这是科学素养
的一个重要方面;
利用多媒体动
画引导学生比较入
射光线和折射光
线,师生讨论探
究,让学生的思维
产生飞跃,化解了
教学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