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1认识周长教案
4. 创新思考:鼓励学生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周长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这是本节课最基本的概念,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 周长测量和应用的短视频和动画;
- 数学学习软件,用于 interactive exercises and simulations。
4. 教学手段:
- 小组讨论,让学生合作探索和解决问题;
- 实际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和绘制图形;
- 问题解决,让学生应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反馈和评价,通过学生的提问和解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 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物品,测量它们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与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家里花园的周长,或者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等。
- 引导学生思考周长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如观察树叶的边缘、花朵的形状等,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
- 鼓励学生寻找其他与周长相关的数学知识和应用,如圆的周长、周长的计算公式等,并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 创作展示:学生可以尝试创作与周长相关的作品,如绘画、制作模型等,展示自己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 定期反馈:教师会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周长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周长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测量方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3课时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上好课】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封闭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2. 封闭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3.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封闭图形的周长。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2. 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 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教师提出问题:“这两个图形的边缘长度一样吗?如何比较它们的边缘长度?”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缘,感受周长的存在。
(2)教师讲解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的边缘长度叫做周长。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4)教师总结测量周长的方法:①直接测量法;②绕线法;③滚动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实物,引导学生测量其周长。
(2)学生分组操作,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周长。
(3)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测量过程和结果,总结测量周长的注意事项。
4. 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个不规则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其周长。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教师总结测量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①分割法;②逼近法。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周长的含义,知道周长的测量方法,能够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定义: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等工具,沿图形边缘进行测量。
3. 常见图形的周长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周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周长的定义,让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操作,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掌握周长的测量方法。
4. 活动二:分组讨论,探究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测量周长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定义:围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等工具,沿图形边缘进行测量。
3. 常见图形的周长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七、作业设计1. 测量练习:测量课本中各种图形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2. 思考题:如何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请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周长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难点方面,部分学生对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编辑有缘人为大伙儿整编的9篇周长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
什么是周长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看一看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学生回答(感知“边线”)3.爬一爬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1.摸一摸(1)摸树叶的周长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
教师指导(强调:边线)(2)摸桌面的周长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2.找一找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二、联系生活,加深认识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课件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
较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三、练习巩固,逐层提高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划一划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课件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3、比一比(1)师:(课件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第7单元第2课时周长(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7单元第2课时周长(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7单元的第2课时——周长。
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引入课题: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围巾或者绳子,测量并记录下它们的周长。
这个活动将帮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讲解周长的计算,并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计算一些图形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难点则是理解周长的概念,并能够将周长的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请同学们准备围巾或绳子。
教师方面,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学课件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我们会通过围巾或绳子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接着,我会讲解周长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然后,我们会进行随堂练习,让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些图形的周长。
我会给出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计算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计算一些图形的周长,另一部分是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计算一张桌子的周长,或者计算一个花园的周长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周长的应用,例如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计算它们的周长,并将所学知识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表现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周长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周长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周长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交流,从“面”上剥离出“边线”,理解周长的含义。
2.经历认识周长、测量周长、比较周长的过程,不断加深对周长的理解,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体验。
3.结合具体情景感知体验周长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在“面积”的干扰下,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一、引入初步感知周长。
游戏:让学生蒙上眼睛,猜一猜摸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主要摸一摸树叶图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小鸟图片等)让学生初步体会图形的外廓,揭示这与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
二、探索新知利用各种活动深入探索周长的概念,进一步感知周长。
活动一:说一说。
听说过周长吗?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1:这“一周”就是周长。
预设2: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估计学生能达成共识,周长指的是“一周的长度”,但说不清怎样才是“一周的长度”。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认识,从而暴露出学生对周长理解的问题。
活动二:看一看。
利用小圆点代替蚂蚁,“拉长”蚂蚁跑的过程:(1)(蚂蚁开始跑,出发处做好标记)蚂蚁跑了周长的一半左右时,停止画面。
师:一周到了吗?(2)继续演示蚂蚁的跑动,蚂蚁沿边线跑着跑着,想从树叶面上穿过去,停止画面。
师:要跑一周的长度,能不能从这穿过去?(3)继续演示蚂蚁沿边线跑动,差一点到一周时,停止画面。
问:跑了一周了吗?跑到哪才算一周?小结:再次谈谈什么是周长?(一周的长度,沿边线,终点回到起点)澄清问题,通过观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周的长度是沿边线或图形的外廓,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
活动三:选一选。
哪个图形没有周长?讨论为什么它没有周长?再次体会什么是周长。
使学生明白不是任何图形都有周长,应该是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活动四:动手动脑。
1.描一描:描出你选出图形的周长。
2.摸一摸桌子上你喜欢的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2. 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即用线段量或直接测量得到图形边长的总和。
3. 周长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周长公式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角,引出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通过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周长的定义。
3. 演示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用直尺测量并计算一个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计算过程。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合作,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并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
5. 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计算周长的方法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7.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教室墙角的周长等。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2. 周长的计算方法3. 周长公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一个圆形,直径为10厘米2. 答案:正方形周长:16厘米长方形周长:18厘米圆形周长:31.4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周长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周长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周长的认识》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测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卡片,直尺,绳子。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
- 教师总结:周长是一个图形边缘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图形一周的长度。
- 出示其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发现周长的计算方法:将图形的边长相加即可得到周长。
-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计算周长,并强调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组发放不同图形的卡片,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周长。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5.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测量并计算常见物品的周长。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2 《周长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7.2《周长的认识》。
这个章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我们将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并且能够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周长。
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将周长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了一些图形卡片,尺子,以及练习本等学具,供我们在课堂上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形,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然后提问学生们这些图形的边界线是什么?学生们可以通过触摸图形来感受边界线。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学生们自己用尺子量一量他们手上的图形卡片,计算一下它们的周长。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他们理解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5.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图形的周长。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们解答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周长的定义,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我会用图形的轮廓来表示周长,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周长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并写出计算过程。
1. 一个正方形,边长为4厘米;2. 一个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3厘米;3. 一个圆形,直径为10厘米。
答案:1. 周长 = 4厘米× 4 = 16厘米;2. 周长 = (6厘米 + 3厘米) × 2 = 18厘米;3. 周长= π × 直径= 3.14 × 10厘米 = 31.4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计算图形的周长。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周长》教案
4、从物体到图形,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①我们能指出物体其中一个面的周长,那我们的老朋友——平面图形有周长吗? 哪一部分的长度才分别是它们的周长?我们认识的还有哪些平面图形有周长?②看来只要是平面图形就有周长,对吗?(课件呈现一些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指出哪些有周长?其余的为什么没有周长?(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从而理解什么是封闭图形,明白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板书:封闭图形③读板书,追问:什么图形有周长?封闭图形哪一部分的长度才是它们的周长?
三、动手感知:
1、动手操作:
描画树叶边沿,加深对一周的理解(就是绕边线一圈,从什么地方开始就回到什么地方)
①我这儿有一张用吹塑纸剪成的树叶,(贴树叶)你能用粉笔描出它的一周吗?(抽生描,其余伸出手指跟着比划,然后说说是从哪儿开始的?又是在哪儿结束的?再评价)
②有没有同学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一周?(抽生说,师描,其余手指跟着比划)
三、小组合作,探索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
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张画片、一张树叶、一把直尺、一根线,请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想办法量出这张画片和这张树叶的周长。
1、学习要求:①先小组商量,再借助工具试一试。②要分工明确,互相配合。2、小组合作完成,师巡视。3、小组汇报并演示测量方法
2、小结:测量周长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测量。
课题
认识周长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周长的认识》年级:三年级上册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测量并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周长的概念。
2. 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周长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图形和计算过程。
2. 尺子、绳子等测量工具。
3. 练习题或实际场景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二、探究周长的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或课件上的图形,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
2. 教师总结并给出周长的定义:周长是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
3.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如测量书本封面的周长。
三、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2. 教师总结并给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将图形的所有边长相加。
3.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周长。
四、动手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用绳子测量并计算出该图形的周长。
2. 学生展示测量和计算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出示实际场景题目,如计算操场的周长、房间的周长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等。
2. 提问: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周长知识?引发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长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周长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周长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五、教学过程: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生:乒乓球拍〈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二、实践中理解周长1、理解封闭图形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生:四周都不漏缝的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多媒体演示:〉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1)师生合作出示钟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生指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2)生生合作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1、创情境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生:做操。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能识别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周长2. 周长的测量方法3. 计算周长4.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周长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直尺、圆规、纸张、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周长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周长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学习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师示范并讲解周长的测量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周长知识: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周长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含义2. 周长的测量方法3. 周长的计算方法4. 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周长的存在,并尝试计算其周长。
3. 设计一个关于周长的实际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解答过程。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周长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准确描述周长的含义。
2. 学生在测量和计算周长时,是否存在困难,如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周长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周长的含义、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7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7 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2. 使学生能够测量并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周长。
2. 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 教学难点:周长概念的理解,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直尺、圆规、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周长。
2. 新课:讲解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操作,理解周长的意义。
3. 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周长的认识2. 板书内容: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测量并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2. 提高题:找出生活中的周长实例,并计算其周长。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课后作业设计既有基础题,又有提高题和拓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关注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周长。
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步骤。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呈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周长实例,如操场的围栏、钟表的表盘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存在。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这些图形的周长有什么特点?”“周长与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周长的概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2节 【第一课时】 认识周长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认识周长》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例子能够应用周长的计算。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人教新课标》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3.资料:周长计算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周长的概念。
•提出问题:你们对周长的概念有什么理解?周长是什么?如何计算周长?2. 学习新知(15分钟)•介绍周长的定义:周长是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
•讲解计算周长的方法:根据不同图形的特点进行计算。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3. 练习(20分钟)•学生进行周长计算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带领学生一起解决周长计算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解决方案。
4. 拓展应用(10分钟)•老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更复杂的图形,让学生尝试计算其周长。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展示解题成果。
5. 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共同评价。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周长计算练习题。
2.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如何利用周长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周长的概念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2节【第一课时】认识周长》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的认识》集体备课教案
费县小学数学备课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文指导范文一:大公鸡的故事有一只大公鸡,他长得非常漂亮。
所以受到主人的宠爱。
你别看他那么漂亮,可是常常欺负母鸡和小鸡,但主人根本不管。
大公鸡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
如果别人不理他,他上去就啄人家,只到啄伤为止。
大公鸡问母鸡们:“我是不是雄鹰?”母鸡们平时受到大公鸡的凶狠对待,所以不敢顶撞他,异口同声说:“是的,你是雄鹰。
”有一天,一群鸡在纷纷议论:“有一只狐狸在森林里,他说要把我们全部吃掉,这该怎么办呀?”那只大公鸡站出来说:“交给我吧!你们这些胆小鬼。
”第二天,狐狸来了,其它公鸡都躲了起来。
只有大公鸡还在往前走。
他终于看到了狐狸。
迎面就要啄他的脖子。
机灵的狐狸一下子跳到大公鸡后面,一口把他咬死了。
其它公鸡、母鸡都说:“这就是你骄傲的结果,你自作自受”主人知道了这件事后,也后悔了。
他想:“要是我教训了大公鸡,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结果啊!”主人向公鸡、母鸡、小鸡道歉了。
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点评】作者把大公鸡拟人化,通过大公鸡的的言行写出了骄傲导致的恶果。
作文不仅生动有趣,还富有教育意义。
范文二:《乌鸦喝水》续写上回,大乌鸦把石头投入水瓶中,喝到了几口水,自以为了不起,一直向森林里的小动物炫耀自己的本事,可是都没有被小动物们放在眼里。
看到小动物对他冷眼相待,大乌鸦把肺都给气炸了。
为了消除自己的闷气,他便来到小河边散心。
哇!小河边的风景可真是美极了!这时正是寒冬腊月,腊梅花开得正艳,引来一群蜜蜂,它们嗡嗡地飞舞,给这儿宁静的气氛增添了别样的生机。
冬天的早晨,满天里雾气腾腾,出去几步就见不到人影,大杨树上麻雀不叫,白色的树枝向下垂着,到处银装素裹,树上挂满了玲珑剔透的冰条。
这会儿,看着早晨的美景,大乌鸦又慢慢得意起来,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曲!乌鸦正唱得开心,忽然听到细细的吸水声。
他止住歌声举目四望,啥都没看见,可那声音还在乌鸦的耳边回荡着。
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周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4页1、2题。
板书设计
周 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
不规则图周长的测量方法:绳测法、滚动法。
作业
设计
练习十八第3、4题。
教 后 反 思 和 交 流
(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就算出了周长)
2.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分小组探究测量方法,交流讨论,测量钟表和树叶周长的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测量方法。
测量钟表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 可以用软的米尺测量钟表的周长。
方法二 可以先在圆形钟面上做一个记号,再把圆形钟面在米尺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拿根绳子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3.引导学生总结根据不同图形选择不同测量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活动卡。
(2)汇报自己的发现。
发现一:规则封闭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就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发现二:圆形物体或不规则封闭图形的边不是直的,要借助绳子、软尺和直尺测量。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3。
(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每个图形的周长用彩色笔描出来。
(2)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质疑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外,其他图形无法量出周长)
(3)说一说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周长的方法。
备 课 记 录
课题:周长
本课第3课时
本学期第 课时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二次备课记录
学科德育设计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通用10篇)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通用10篇)新课标版三班级上册数学《认识周长》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指一指等活动感知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形式给予学生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2、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胜利,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并通过探究求周长的策略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通过操作活动,能够查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学会与他人合作。
【重难点】理解周长的定义,把握求图形周长的策略。
【教学预备】教具预备:课件、树叶、直尺、磁钉、棉线。
学具预备:三角尺、学具袋、学习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创设情境师:孩子们,喜爱听故事吗?生:喜爱。
师:在一个农庄里住着一位王老伯,他种了许多的蔬菜,还养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可是,这群淘气的小动物常常跑到菜地里偷吃庄稼,看着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被小动物们糟蹋了,王老伯特别焦急。
为了保护这些蔬菜,王老伯想了一个办法,他准备用篱笆将菜地围起来,怎么围呢?唐老鸭帮忙设计了两种方案,认真观察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呢?(第一种封闭,第二种没有围完,不封闭,学生交流后认识到第一种最好。
)师:经过同学们的专心分析,王老伯也选择了第一种方案。
在菜地的一四周上了篱笆,保护了蔬菜。
菜地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它叫做菜地的周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周长的认识(板书—周长的认识)二、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菜地的周长,现在你能找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谁来试一试。
1、(重点引导学生画出树叶的周长,指出国旗的周长、数学书、钟面的周长。
)师:不管从哪里开始,只要沿着图形的边线画满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2、描周长师:刚才我们指出了图形的周长,你能用笔描出图形的周长吗?请用红线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看谁描的最美丽。
(老师巡视)师:现在我们看看唐老鸭又是怎样把周长描下来的。
(课件演示)3、初步概括周长定义。
师:现在,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什么是周长,你觉得该怎么说?生: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老师同时板书)。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周长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图形一周的长度;会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感受周长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测量、计算等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软尺。
3. 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 实际操作: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区分周长与其他图形属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模型(长方形、正方形)。
2. 学具:直尺、软尺、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周长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周长。
2. 新课:讲解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操练: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周长的概念:图形一周的长度。
2. 周长的测量方法:使用直尺或软尺。
3. 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C = (a + b) × 2正方形的周长:C = 4a4. 实际操作:测量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补充完整周长的概念、测量和计算方法。
2.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计算题:计算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 实践题:测量身边物体的周长,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七单元《认识周长》教案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能够识别平面图形的周长。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探究周长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周长的概念及平面图形周长的识别。
2. 测量平面图形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深入理解。
2. 测量平面图形周长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平面图形卡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探究周长的概念(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边界,提出周长的概念。
2. 讲解周长的定义:周长是一个平面图形边界上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3. 示例:以正方形为例,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尝试计算其他图形的周长。
三、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10分钟)1. 讲解测量周长的方法: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2. 示例:以正方形为例,演示测量周长的方法。
3.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平面图形,测量其周长。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计算它们的周长。
2. 学生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周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强调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跑道的长度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周长概念和测量方法。
2.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平面图形的周长?二、深入探究周长的相关问题(10分钟)1. 提问:为什么周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2. 讨论周长与图形面积的关系。
3. 探究周长不变时,图形的形状变化。
三、动手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平面图形,用测量工具测量其周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城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札记: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想请孩子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前几天,老师去商店买了一块圆形的桌布,老师觉得这块桌布不够漂亮,想用丝带在四周围上花边,老师要买多长的丝带,既够用又不浪费呢?(课件显示出桌布一周的长度)
生:买和桌布一周一样长的花边就可以。
师:我们只要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就可以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桌布一周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师边指边说:对,像这样从一个点起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孩子们只能是这点能作为起点吗?还可以从哪里开始呢?请个孩子指一指。(贴树叶)
.
师:是啊,无论从哪一点开始,只要绕叶面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叶面的周长。(课件显示叶面的周长并且出示:叶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生读一读。
2、描周长。
刚才孩子们已经找到了不同图形的周长,那你能一笔描出不同图形的周长吗?这是什么?(碟片、正方形)请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他们描得对吗?
孩子们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展示学生作品。
孩子们请看,这些平面图形,老师描出了它们的周长,老师描的对吗?
小结:原来必须要一周的长度才是它的周长。(老师在一周的下面加重点号)
(2)、师:孩子们,我们最亲密的伙伴------数学书,它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你能边指边说出它的周长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孩子们说得可认真了,谁愿意站起来给全班的同学们演示一下。(声音真响亮,说得很准确)对,数学书封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课件显示)孩子们,举起数学书,咱们一起来一边说一边指出它的周长。(老师领着说)
生:用米尺量、用软尺量、用绳子量。。。。。。。。
2、孩子们想的办法可真不少呀,那桌布一周的长度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板书课题:周长的认识。孩子们,齐读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周长。
(1)、师:刚才我们找到了圆形桌布的周长,那其他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孩子请看,这片树叶,它的叶面也有周长,谁能指出它的周长?(找一个学生指一指)他指的对吗?
汇报,你们测量碟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1: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
测量扑克牌用的什么方法。
生1:用直尺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
生2、量出两条边的长度,就知道对边了,然后再加起来。
小结:通过刚才的结论我们发现:一个物体的边是直的,我们可以直接用直尺来量,一个物体的边师弯曲的,我们就用绳子围出它的周长,在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可以了。
费县小学数学备课
三年级 上 册第七单元
课题
周长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构建和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图形的周长,促进对周长的理解。
3.初步发展学生的客观空间。
教学重点
建立并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并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3)、(举起手中的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你能说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描、说。课件显示出三角形的周长。
(4)、小结:(课件显示)刚才咱们一起找到一些图形的周长,桌面是一个圆形,叶面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长方形,还有三角形,我们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周长,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呢?用一句话把它说出来。(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板书。
3、理解封闭。
孩子们真棒,那老师要考考你们了,这个图形你能找出它的周长吗?为什么没有?和之前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个缺口、不能从起点饶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
师:不能从起点绕一周又回到这个起点,就是没有封闭,所以这个图形没有周长。前面的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因此它们才有周长,为了让周长的概念更完整更清楚,我们在这前面加两个字------封闭。(板书)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老师在封闭的下面加重点号)读一读。读出关键词。这就是周长的概念,打开书本41页,把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标上小圆点。让我们响亮的齐读一次。
孩子们读得真响亮,现在请孩子们来找找,下面的图形那些有周长,那些没有周长?
4、师:其实图形的周长指的就是它一周的长度,也就是它所有边长度的总和。所以,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长度单位)
四、探究求周长的方法。
孩子们已经能找出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那你能量一量、算一算封闭图形的周长吗?
现在四人一小组坐好,课前老师发给小组长的学具拿出来,每个小工具去量一量、算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