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https://img.taocdn.com/s3/m/d57a8dc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c.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课程,主题是“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来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动的原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知道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动机转动的原因,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动的原因。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动机转动的原因,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电动机模型、电池和线圈等教具,以及观察记录表和实验报告单等学具。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先向孩子们展示了电动机模型,让他们观察电动机的构造和转动方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实验:然后,我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电动机实验。
他们亲手将电池和线圈连接起来,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3. 讨论:在实验结束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引导他们发现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动的原因。
难点在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动机转动的原因,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实施情况,发现孩子们在实验和讨论环节都非常积极,能够主动观察和思考,但也有些孩子对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也会进行拓展延伸,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电动机的应用和作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引入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展示电动机模型作为课程的引入环节,因为这个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电动机的构造和转动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https://img.taocdn.com/s3/m/9de18d2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1.png)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及其产生原因;3. 探究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4. 学习电动机的铭牌参数及其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能够解释电动机的转动现象;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2. 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3. 电动机铭牌参数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动机、电源、开关、线缆、滑动变阻器、磁场演示仪;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台电动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观结构和转动现象。
2. 讲解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释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对电动机转速的影响。
5. 学习电动机铭牌参数:让学生观察电动机铭牌,理解其参数意义。
6.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电动机转速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类似题目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电动机的原理、结构、影响转速的因素、铭牌参数。
9. 作业设计:题目1:简述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
答案:略题目2: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有哪些?请列举至少三种。
答案:略题目3:根据电动机铭牌参数,计算其最大功率和最大转速。
答案:略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电动机的原理、结构以及影响转速的因素,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电动机的效率,以及在生活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验探究环节1. 实验原理:明确实验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如电流、磁场、力的作用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实验的的科学依据。
初中初三物理下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三物理下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1edf6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3.png)
4.多元评价,促进成长: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动手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4.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了解电动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未来科技领域的潜在应用。撰写一篇科普文章,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5.与家长共同探讨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家长对电动机的了解程度,并向家长普及电动机相关知识。
1.作业1和作业2需在课后一周内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2.作业3和作业4的口头报告或科普文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
3.作业5以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增进亲子沟通。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炼出物理规律。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分组实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动画、视频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外,我还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寻找电动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高知识运用能力。通过以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动机转动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物理,提高物理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639df2d1f34693daef3ee0.png)
教学
知识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内容 分析
通过列举家庭电器中电动机的应用,认识 电动机应用广泛
↓
探究改变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方向和转 动速度的方法
↓
→
学生对电动机转动提出自己的猜想
探究改变直流电动机线 圈转动的方法
探究改变直流电动机线圈 转动速度的方法
↓ 学生总结电动机的组成,并结合生活实际 中电动机进行讲解
教学
教学特色
特色
通过这一制作活动对于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更
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换向器的作用,为后两节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自我评
价与作业第 2 小题由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电动机,真正体现“从物理
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教学策略的简要阐述
教学 策略
1、单元教学目标:说出直流电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画出本次实验的电路图。采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方向? 怎样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加快或减慢?
2、学生多媒体演示目标: 就他们收集的数据使用 PowerPoint 学习制作电子幻灯片, 通过亲自动手,培养动手能力,充分展示自己解决应用物理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共享他
↓
老师演示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 布置学生回去动手制作电动机模型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电动机和探索线圈转动的速度和方向与那些
因素有关,说出直流电动机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和对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提出猜想, 教学
主节课主要出现的问题有①学生在组装电动机过程中,换向器的安装经常出现电 对象
基本 课题名称 信息 分册(模块)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九年级下册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新部编本3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新部编本3](https://img.taocdn.com/s3/m/9e403d5fa8114431b90dd897.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②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教师:U形磁铁、电源、导线、开关、线圈和电动机演示模型。
学生:U形磁铁、小小电动机线圈、5号电池(2节)、金属支架、硬纸板和电动机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四、板书设计第四节电动机(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结论: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②通电导体所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二)电动机的基本结构①演示挂图②换向器的作用:改变线圈的电流方向,使线圈得以持续转动。
(三)生活中的电动机①电动机的作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五、教学过程1、课前活动多媒体展示机床、电力机车、汽车、电梯、电扇、冰箱等各种电动玩具,同时播放他们运转时的声音。
欣赏图片,感受电气化带来的方便。
初步领略电气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促进作用。
2、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播放图片中的几种机械的结构示意图,暗示电动机的位置,并提出问题: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思考是什么带动机械转动的?让学生知道这些靠电转动的机器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设备──电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奥秘。
3、讲授新课提示回忆奥斯特电生磁的实验,用课件展示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实验装置图。
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磁体对电流有没有作用?(即磁体产生的磁场对电流有没有力的作用?)怎么样去验证你的想法。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6a609789eb172ded63b794.png)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电动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有定子(磁铁或通电产生磁场的线圈)、转子(通电线圈)。
(2)会参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使电动机转起来。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让电动机转起来”和“将电动机拆开”两个活动过程,对比实物电动机和模型电动机,能找出它们共同的特征。
(2)经历对电动机的转子的剖析过程,体验简化方法的意义。
(3)能利用不同活动渠道收集信息,提出电动机转动原因的猜想,并在简化过程的启发下尝试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
感悟科学猜想不是主观臆造,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观察与操作活动,当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感受战胜困难之后的喜悦。
(2)在整个课堂教学与学的活动过程中,要激发学生产生积极交流的愿望和主动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动机的结构、电动机为什么转动的猜想
难点:简化方法
实验器材
演示器材:废旧玩具的电动机或实用电动机一台
学生器材:模型电动机、电源、开关各一个和若干导线。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想、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2023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
![2023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1cb0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5.png)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电动机的主要构造、了解简化法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2.了解简化法3.培养学生对发明方法组合法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电动机比内燃机要更环保,竖立孩子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对电动机转动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十六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已经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对简化法没有了解。
已经具备一定的猜想能力,但是还不强。
【教学重点】1.电动机的构造2.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3.电动机的应用【教学难点】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猜想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引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学生:教师:电动车是靠什么装置,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学生: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让电动机转动。
请同学们查看桌上有哪些仪器。
学生:教师:请核对,开始实验。
<学生活动一>让电动机转动起来教师:实验结束,开关应该处于什么状态?请同学们观察桌上电动机的内部构造。
(板书)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电动机的构造教师:请问你从中看到了什么构造?学生:(板书)线圈教师:里面还有些东西看不清楚,怎么办?学生:拆开来看教师:是啊,搞不清楚里面的构造,我们就拆开来看。
我搞不清楚“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内部构造,我们就一起拖过来拆开来看。
有没有可能?学生:教师:我们看一下两组数据:航母的长度为:332.9米;飞机起跑需要3000米长的跑道。
所以飞机无法起飞,会掉海里去。
说明航空母舰上还有说明装置?学生: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功能、原理等,猜测航母的一些构造。
等下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现象来判断电动机内部还有什么构造。
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二个部分,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板书)二、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师:未通电时,线圈处于什么状态。
学生:教师:通电时线圈处于什么状态?学生:教师:这种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物体受到什么的作用?学生:教师:在这个情境中,线圈是受力物体还是施力物体?学生:教师: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实力物体,所以构造当中至少还有一个“施力物体”教师:导体通电和不通电会有哪些变化?学生:教师:现在大家说,那个施力物体可能是什么?学生:教师: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磁体有哪些方法?学生:教师:这里有大头针,请你上来试一试。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7_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 (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9e961c16fc700abb68fcc6.png)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2.猜想电动机转动的原因,并学习用合理简化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1.探究电动机的内部结构。
2.掌握科学探究法来研究新问题。
教学难点用合理简化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
器材准备三用导轨(支架)、小蹄形磁铁、直导体、带转轴的两用小线圈、电池盒、开关、导线等、玩具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模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玩具汽车,电扇,洗衣机等。
通过展示电扇、电吹风、洗衣机等各种电器,感受电气化带来的方便,初步领略电气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促进作用。
出示教具:玩具电动机,并演示。
这是—只玩具电动机,通电后它就转动了。
为弄清楚电动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动这个问题,就需首先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探究电动机的内部结构1.认识电动机通过展示电动机模型,然后分拆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构成,知道电动机的最主要的两部件(转子和定子)板书: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转子和定子。
电动机里,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探究点二:电动机转动原因的猜想出示直流电动机模型,介绍并演示。
教师:这是蹄形磁铁,有一个矩形线圈放置在磁场里,现在给矩形线圈通电,请注意观察。
提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通电线圈在磁场里转动。
出示教具:介绍课桌上的器材,并提出实验要求,特别提醒学生在实验时,通电时间要短暂,因为这个电路实际上是电源短路,同时要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生实验:如何让电动机转起来。
教师点拨: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并通过磁场对磁体发生作用,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共同做探究电动机转动原因的实验。
学生动手将电动机连入电路中,教师再旁做指导。
进一步提问:请同学们汇报一下刚才实验时,磁极的位置、通入的电流方向以及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
讨论:为什么在这一个实验中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有的向左,有的向右呢?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猜想受力方向可能与电流方向有关,有的认为可能与磁感应线方向有关,有的认为受力方向可能与电流方向及磁感应线方向都有关系。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b663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3.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本节课中,我以"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为主题,希望通过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我提出问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得出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知道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
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得出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电池、导线、开关等。
学具:记录本、画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电动机,让他们观察电动机的构造和转动方式,并提出问题:"你们猜猜,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呢?"2. 探究:让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套实验器材,包括电动机、电池、导线和开关。
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
3. 分享:每个小组将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讨论,分析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
难点: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得出电动机转动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让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电动机,观察它们的构造和转动方式,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这样既能巩固课堂所学,也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问题驱动在引入环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猜,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呢?”这个问题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九年级物理下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下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a2bf5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1.png)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物理课程中,电动机作为基础的电磁设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激发科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这一教学案例,旨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
在反思与评价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2.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4.激励创新贡献力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问题导向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我会提出以下问题:
1.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2.电流和磁场在电动机转动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3.电动机的构造和性能对其转动效果有何影响?
(三)小组合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实验、总结。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将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1.猜想电动机转动的原理,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2.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电动机转动的规律。
3.撰写实验报告,分享小组的学习成果。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猜想、实验、合作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接着,开展小组间互评,让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精品教案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598ab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课题
第十七章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说出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有定子(磁铁或通电产生磁场的线圈)和转子(通电线圈);
2.会参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使电动机转起来。
教学重点
能说出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有定子(磁铁或通电产生磁场的线圈)和转子(通电线圈)
教学难点
会参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并使电动机转起来
【演示ppt5-6】播放视频,带学生拆解直流电动机模型和电动机,得到电动机的结构。
板书: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一、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1.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定子(磁体)、转子(线圈)。
【演示ppt7-8】提问,播放视频,与学生互动,猜想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板书:
二、电动机转动原因的猜想
1.电动机的转动,可能与电流和磁体有关。
教学方式
实验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磁体、电源、开关、导线、直导体、线框、直流电动机模型、扳手、螺丝刀
教学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播放PPT,展示各种电动机的应用,引出电动机
思考、回答
引起学生兴趣
【演示ppt4】播放PPT、视频,带领学生观察并研究电动机的结构,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让电动机转动起来。
【ppt10】总结本课知识点
【ppt11】布置作业。
观看、学习、记录
增强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一、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1.电动机的主要部件:定子(磁体)、转子(线圈)。
二、电动机转动原因的猜想
1.电动机的转动,可能与电流和磁体有关。
2020--2021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
![2020--2021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ffded16fc700aba68fca0.png)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2.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3.通过经历拆装简单电动机的实践过程,观察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情况,猜想电动机转动的原因,并学习用简化的方法设计实验。
4.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和积极投入对电动机原理探索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5.通过思考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电动机的结构、猜想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教学难点用简化的方法设计实验。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动机模型、线圈等。
相关资源【教学图片】可拆卸小电动机的构成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各种各样的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舒适。
很多用电器在使用时都需要电动机来提供动力,比如说:电风扇、洗衣机、冰箱等离不开电动机;工厂用的车床、水泵需要电动机来带动;电力机车、电梯需要电动机牵引。
电动机已经应用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
你知道还有哪些机器设备是需要电动机带动吗?电动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动?【新知讲解】一、了解电动机的结构活动1.将学生实验用的电动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动机的转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活动2.拆开直流电动机,观察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电动机由哪些部分构成如果拆开电动机,我们会发现,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线圈和磁体两部分组成。
其中,能够转动的部分(线圈)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磁体)叫定子。
二、电动机转动原因的猜想电动机通电后是怎样转动起来的呢?进行猜想:(1)正在转动的电动机,如果关闭电源,它还会持续转动吗?(2)如果把电动机的磁体去掉,给线圈通电,它会转动吗?活动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简化线圈和电磁铁。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
设计实验方案要考虑: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是否受力。
2.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
3.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课堂小结1.电动机有两部分组成:定子和转子。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教案:第1节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教案:第1节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https://img.taocdn.com/s3/m/a963145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6.png)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7章教案:第1节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教学内容1.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 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电流、磁场强度和线圈匝数的关系。
3. 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原理,知道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物理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原理,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物理因素。
难点: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计算,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流表、电压表、磁铁、线圈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电动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的转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是如何转动的。
2. 讲解电动机的原理: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 分析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物理因素: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大小、磁场强度、线圈匝数对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影响。
4. 举例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计算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和方向,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关于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问题。
6. 板书设计:电动机的原理,影响电动机转动速度和方向的物理因素。
7. 作业设计:题目1:一个电动机的电流为2A,磁场强度为0.5T,线圈匝数为1000,求电动机的转动速度。
题目2:一个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为1000r/min,电流为2A,磁场强度为0.5T,线圈匝数为1000,求电动机的转动方向。
答案:题目1:转动速度 = 电流× 磁场强度× 线圈匝数 / 60 = 2× 0.5 × 1000 / 60 = 16.67 r/s。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3c06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8.png)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教案: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自主发现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难点: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电源、导线、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作用。
2. 实验一:让学生观察电动机在通电后的转动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二:让学生改变电动机的接线方式,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三:让学生在电动机上连接不同形状的线圈,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记录观察结果。
5. 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难点:电动机转动的原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观察仔细,记录准确?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是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电动机的转速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动机模型,加深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一概念,我采用了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实物展示,向学生阐述了电动机的组成和作用。
我强调了电动机中最重要的部分——线圈和磁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产生转动。
我还特别指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使电动机转动。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全一册初三物理同步备课(沪粤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f796a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1e.png)
教案: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三物理同步备课的17.1节,主要讲述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动猜想的探究。
教材中详细介绍了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理解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2. 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的探究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池、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工作的电动机,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解释电动机转动的猜想,让学生明白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转动猜想的含义。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验证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是否成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的构造:线圈、磁铁、支架等。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请解释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并给出一个实例来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电动机的实际工作情景,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转动猜想,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转动猜想的探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电动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粤教沪科版物理九下《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公开课(教案)
![(新)粤教沪科版物理九下《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4780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b.png)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2、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有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教学难点: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有关系。
教学过程一.认识电动机1、例举出装有电动机的家用电器的名称。
2、活动1 让电动机转起来〔演示〕活动2 将电动机拆开〔演示〕分拆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构成,知道电动机的最主要的两部件是和。
二.关于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的猜想1、提出问题: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2.猜想:电动机的转动可能与和有关。
磁场可能会对通电线圈产生而使线圈转动。
3、简化电动机:实际电动机的结构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对电动机是主要部件进行合理的简化。
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简化,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法。
检测评价1.以下家用电器中没有电动机的是〔〕A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饭煲 D电冰箱2、电动机模型正确安装后,接通电源,线圈中有电流时,电动机不转,不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受的摩擦力太大B、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C、电源电压太低D、磁体的磁性太弱第二课时【三维教学目标】1、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光射到镜面时会产生反射现象,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反射现象中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知道光的反射的一些应用。
2、通过实验了解有关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词。
通过活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实验验证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3、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能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的现象,如日食、月食、射击瞄准、小孔成像等。
能积极参与探究光的反射的活动,能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进行课外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如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光在空气或水中沿直线传播是小学《科学》的已有知识,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否也是直线传播的,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d053d32f60ddccdb38a074.png)
对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①认识电动机的结构。
②认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遇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相关系。
过程与方法:①经过察看拆装简单电动机的实践过程,认识电动机的两大构成部分,并学惯用合理简化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剖析。
②经历实验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过程,进一步熟习科学研究过程的主要环节。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培育学生着手的习惯和踊跃投入对电动机原理研究的兴趣,感觉成功愉悦。
②经过思虑物理知识怎样转变成实质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课要点】: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遇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相关;②掌握科学研究法来研究新问题。
三、【教课难点】:通电导线在磁场中遇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相关。
四、【教课准备】U形磁铁、电源、导线、开关、线圈和电动机演示模型五、【教课过程】:引入课题:经过展现电扇、电吹风、洗衣机等各样电器,感觉电气化带来的方便,初步领略电气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促使作用。
讲授新课:一、认识电动机经过展现电动机模型,而后分拆电动机,察看电动机的构成,知道电动机的最主要的两零件(转子和定子)板书:电动机的结构:转子(线圈)定子(磁体)二、对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1、提出问题: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思虑是什么带动机械转动的?经过设问,激发学生研究电动机转动神秘的兴趣。
复习:奥斯特实验的发现——电流四周存在着磁场,并通过磁场对磁体发生作用,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再让我们逆向考虑,磁体对电流有无力的作用呢?2、学生猜想、议论得出:“导线在磁场中有没有遇到力的作用”三、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设计实验方案2、进行实验a、给静止在磁场中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会,这说明。
b、保持磁场方向不变,互换电池两极,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会____ __ ,这说明。
c、保持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互换磁极,改变磁场方向,线圈运动方向会______,这说明。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282b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9.png)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2. 掌握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和转动规律;3. 探索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及其验证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描述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解释电动机的转动现象;2.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并分析转动规律;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和转动规律;难点: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及其验证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源、导线、开关等;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正在工作的电动机,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解释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电动机的转动过程,发现转动规律。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教具进行电动机转动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并得出结论。
5. 巩固: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电动机转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电源导线开关电动机电动机的转动现象和转动规律转动方向转动速度转动停止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及其验证方法猜想一:电动机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猜想二:电动机转动速度与电流大小有关验证方法: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解释电动机的转动现象;2. 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电动机转动的猜想,并分析转动规律;3. 完成实验报告表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电动机原理和结构的过程中,需要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电动机的原理和结构是电动机能够实现转动的关键。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5b377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e.png)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7.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电动机转动的猜想,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通电导体受力规律的应用,教学重点是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电动机实验器材、导线、电池等教具和学具,同时也准备了相关的实验指导和教学课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一步,我向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展示电动机的实物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我向学生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明白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使学生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三步,我指导学生进行电动机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第四步,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分析结果,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重难点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通电导体受力规律的应用,我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思维进行分析和解题。
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电动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通电导体受力规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新问题:上述实验中 ,通电线圈能否一直转动下去 ,若要使它一 直转动下去 ,
你设想可采用哪些方法 ?
达标练习:
1、下列家用电器中没有电动机的是: (
)
A 、洗衣机 B、电风扇 C、电饭锅 D、电冰箱
2、让电动机转起来的活动中:
( 1)把电源、开关、电动机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电路,画出你的电路图。
2、定子
三、换向器1、构造 Nhomakorabea2、作用:
四、生活中的电动机
1、电动机的分类:
( 1)、直流电动机:如电动玩具、录音机等
( 2)、交流电动机:如电风扇、洗衣机等
2、电动机的优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组装简单的直流电动机模型, 并将它连入电路,
亲自闭合开关让他转动起来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 学生需要检测电路故障并逐一
1/4
问,激发学生探究电动机转动奥秘的兴趣。
复习:奥斯特实验的发现 ——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并通过磁场对磁体发生
作用,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再让 我们逆向思索,磁体对电流有无
力的作用呢?
2、学生猜想、讨论得出: “导线在磁场中有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
三、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设计实验方案
2、进行实验
拆开模型电动机后发现, 它的内部主要由和组成。 可见, 电动机的两个最主要的
部件是 和。
4、电动机模型正确安装后,接通电源,线圈中有电流时,电动机不转,不可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受的摩擦力太大
B、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
C、电源电压太低
D 、磁体的磁性太弱
答案 1、 C 2 线圈处于 平衡位置拨动下线圈改变 3、线圈磁体磁体线圈转子定
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
①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 都有关;
②掌握科学探究法来研究新问题。 三、【教学难点】 :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磁场的方向都 有关。 四、【教学准备】
U 形磁铁、电源、导线、开关、线圈和电动机演示模型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通过展示电扇、电 吹风、洗衣机等各种电器, 感受电气化带来的方
( 2)闭合开关,发现电动机不转,不转的原因可能是。为了使其转动,你进行
的操作是。
( 3)与其他同学交流,你们的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完全一致?探讨一下让电
动机转动的方向一致有哪些方法?
( 4)将你的电源正负极对调后,电动机转动方向是否改变?
2/4
3、拆 开实际的电动机后发现,它的内部结构由装有的定子和嵌有 的转子组成。
17.1 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电动机的结构。 ②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 向有关系。 过程与方法 : ①通过观察拆装简单电动机的实践过程, 认识电动机的两大组成部分,并学
习用合理简化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 ②经历实验探究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过程的主 要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和积极投入对电动机原理探索的兴趣,感受成功喜悦 。 ②通过思考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
(2)、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3)、电动机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交流、评估
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的方向,观察电动机转动的方向是否改变。
5、拓展:(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
线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2)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通电导体不受力的作用
4/4
子 4、B
小结: 1、电动机的结构:转子(线圈)定子(磁体)
2、电动机的原理,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3、电动机的能转化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 2、 3
板书设计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有力的作用
2、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系。
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长
1、转子
便,初步领略电气化对现代文明社会的促进作用。 讲授新课: 一、认识电动机
通过展示电动机模型,然后分拆电动机,观察电动机的构成,知道电动机的 最主要的两部件(转子和定子) 板书:电动机的结构:转子(线圈)定子(磁体) 二、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 1、提出问题: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是什么?思考是什么带 动机械转动的?通过设
排除,即要保持良好接触,又不能卡的 太紧。克服这些 困难,既需要个人积极
思考动手参与, 又需要小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并且让学生亲自动手拆开实际
小电动机,查看其内部主要构造是否与简单电动机模型一样。通过经
历并逐一
3/4
排除这些困难,学生们才可能体会到成 功后的快乐,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培养 正真的物理学习兴趣。
a、给静止在磁场中的线圈通电时,线圈会,这说明。
b、保持磁场方向不变,交换电池两极,改变线圈中电流方向,铝箔筒运动方向
会 ____ __,这说明。
c、保持线圈中电流方向不变, 交换磁极,改变磁场方向, 线圈运动方向会 ______,
这说明。
3、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板书: (1)、电动机的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