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民族大学

2014-2015年第 2 学期期末论文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课程:外国文化通论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01班

学生:李侠

学号:201330403076

题目:《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指导老师:韩林

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摘要】本文介绍了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汇聚了时代最显赫的名仕淑媛的法国沙龙文化。通过沙龙文化从文学娱乐主导到哲学政治主导地位的转变,探讨法国女性在沙龙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成为启蒙思想的传播者和捍卫者,打破等级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地位。推动社会思潮的进步,对法国大革民的爆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沙龙文化;女性;教育

沙龙是法语salon(客厅)的音译,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巴黎,贵妇们常把这里作为上流社会名门贵族的重要社交场所。在沙龙里,名门淑媛们积极主持参与,并与优秀的文人作家相互交流探讨,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和机智精辟的谈吐,并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从17世纪以朗布依埃夫人为代表的“蓝色沙龙”,到18世纪大革命时代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发展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沙龙的性质也由最初的文学娱乐逐步向哲学政治转变。

一.17世纪的法国沙龙

17世纪的法国沙龙以文学为主导,重在培养高雅的礼仪,是贵族们休闲娱乐的社交模式。17世纪上半叶,许多封建教主在宗教内战结束后,来到巴黎和凡尔赛投靠国王,并常常在沙龙里高谈阔论,附庸风雅。为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他们极其注重服饰礼仪、言谈举止的高雅,谈论的内容也大多是文学艺术,因而一种虽矫揉造作但优

美典雅的“贵族语言”诞生了。这一阶段的沙龙通常在贵妇们的家中举办,参加的宾客也具有局限性,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只有少数艺术家参与其中。

17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沙龙核心人物就是朗布依埃侯爵夫人。(Mme de Rambouillet) 朗布依埃院更是享有“优雅社会摇蓝的美誉”,因为其在装饰为蓝色背景的客厅纳客,而已“蓝色沙龙”著称。朗布依埃夫人通晓多国语言,欣赏高雅而又自然的谈吐,门客们要想博得女主人的青睐,脱颖而出,显示自己的高贵地位,就必须“会讲话”。因而在蓝厅中享有荣耀的不是权力最大的人,而是极具天分,有学识、有风度的雅士。例如出生市民阶层的瓦杜尔(Voiture),凭借机智幽默的谈吐,逢场作戏写了一些打油诗,便受到公馆的欢迎。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作家都将蓝厅作为作品的首发地,例如高乃伊的大多数戏剧作品都在此朗诵过,并引起热烈讨论。

17世纪沙龙的谈话主题涉及方方面面,社会趣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统统涉及在内,以文字游戏、信札和箴言等方式进行。此时的沙龙依然为上层贵族左右,出入者仍是以王公贵族等社会名流为主,偶尔会有获特殊许可的平民参加,但这些平民也绝非泛泛之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艺术家、科学家和作家等。然而这样的沙龙也会形成一些消极思想,例如谁想在沙龙中获得认可,不仅要知识渊博,还要懂得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等小聪明,这样的氛围势必会产生轻浮、浅薄的消极思想。

“在这样一种体面的氛围里,文人无法摆脱贵族主人的控制,无

法获得自律,无法将谈话变成批评,把美言变成精辟论证。”【1】这样看来,此时的沙龙仍受贵族宫廷主义的垄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宫廷文化的精神遗产。沙龙的创始者大多是巴黎贵族出生的贵妇,她们拥有独立的话语权与决定权,树立新的理想,这在当时男性至上的法国绝无仅有。因此,她们的出现也是是对宫廷文化专制和封建的叛逆和反抗。

二.18世纪的法国沙龙

进入18世纪,法国沙龙开始以哲学政治为主导,宫廷逐渐失去其核心地位,沙龙成为了公众舆论和信息交流的平台。革命党人在这里传讨论并传播新思想,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在这里讨论哲学著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便是在这样言论自由的气氛中应运而生,沙龙因此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18世纪的法国沙龙是开放的、包容的。大到国内外战争,小到社会轶闻,都可以成为话题,政治、宗教、文化、伦理等包罗万象。同时,沙龙的门槛也大大降低,“无论是贵族,还是市民,亲王伯爵子弟与钟表匠、小商人子弟相互交往。”【2】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这里平起平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肆谈论政治文学等。沙龙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沙龙之间的开放、包容与互助。例如伏尔泰同时是几个沙龙的座上客,一个沙龙的主人同时又是另一个沙龙的客人。号称“百科全书派”的文艺女神莱斯皮纳斯小姐,当她决定独立于姑母自行开辟新沙龙的时候,受到众多沙龙夫人的资助,很快她便成为新沙龙的女主人。孟德斯鸠说过“沙龙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共和国,成员们都

非常活跃并且互相帮助,这是一个新的国中之国。”【3】

当法国大革命来临之际,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舞台,这里俨然成为了革命党人的聚集地,成为他们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具有显著的政治性质。罗兰夫人也在这里扮演了很重要的政治角色,他们在这里讨论时政、商定国策,许多国民公会中的议项就是在这里酝酿,众多政变在这里发端,这里成为也成为宣传家们的灵感发源地。“虽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说沙龙谋划了革命,但它的批判精神和脱离一切责任束缚的自由精神却使他的参与者们能够想到,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事物可能会产生的相应变化。”【4】沙龙在经过大革命的洗礼之后,逐渐被极其平等的气氛所笼罩,成为了密谋的场所。“革命降低了贵族的身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使二者在一条中线。”【5】

三.法国文化沙龙中的“女权主义”

沙龙素有“女人的天下”之称,从十七世纪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蓝色沙龙”到十八世纪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女性成为沙龙的创办者与领导者,渐渐地沙龙成为了女性的王国。“洛可可时代的每一位年轻贵妇都渴望有一个沙龙,她结婚只不过是要在世上扮演一个角色,并拥有一个自己的沙龙。”【6】她们视沙龙为自己的事业,甚至比自家家庭更重要。18世纪起,沙龙渐渐失去其贵族气息,非贵族出身的女性也开始成为沙龙的主人,尤其是上层中产阶级的妇女开始参与到文学领域的创作中。她们优雅的举止,温婉的谈吐都成为社会

教化文明的象征,这对当时法国社会礼仪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然而沙龙文化在法国女性之间如此盛行,是因为沙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给予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在沙龙里,女性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与众多优秀文人艺术家们的交流探讨,不仅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举止和机智精辟的谈吐风格,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沙龙成为了女性们的“非正式大学”。

沙龙成为女性受教育的新空间。从中世纪以来,法国的男性就占主导地位,女性只是附属。随着宗教学说的形成,《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使得受蛇哄诱的夏娃成为了人类原罪以及其他一切罪恶的开端者。从此,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逐渐受到鄙视,然而男性却成为高贵智慧的象征,女人的唯一职责就是恪守妇道,安心繁衍后代。因此,对于女性的教育便停滞不前,尽管她们也会学习,但学习的场所也只局限于家中和教会,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宗教信仰、社会礼仪以及女红。这样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她们成为家庭主妇,小女孩从小就会跟从母亲或者家庭教师学习礼仪、缝补等家政活儿,以便她们以后能够尽职尽责为家庭服务。除此之外,她们也会学习唱歌、跳舞等,目的也就是为了吸引到男人的注意,取悦于男人。诺瓦拉曾告诫人们:“妇女应该永远守在自己的女红和纺织车旁,她们不可学习读和写。”【7】

文艺复兴将女性渐渐从狭隘的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女性的“自

我意识”开始启蒙,而沙龙的兴起正好为她们提供了受教育的空间,逐渐摆脱了学习妇道的家庭教育和强调宗教信仰的宗教教育。由于沙龙的广泛性和先进性,这里汇集了当时最前沿的思想和言论,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人们凭借思想和学识赢得他人的尊重。可以说,在这里女性们接触到的知识成为了她们的思想启蒙,文学修养得以提高,庄重的礼仪得以形成。德·莱斯比纳斯小姐曾在她早年的书信中提到过在杜·德芳夫人的沙龙中接受的沙龙教育:“我接受了多么好的教育啊!杜·德芳夫人、图卢兹主教、德拉莫先生……他们教会我谈话的艺术和思考的方法。”【8】女性们在沙龙中通过倾听、参与、朗诵和辩论等方式,与优秀学者们的思想交流碰撞,使她们丰富了思想,练就了多样的表达方式。她们的洞悉力和运用文辞的能力从此诞生了一批女性作家为代表的沙龙文学作品,例如杜尔菲的《阿丝特莱》叙述牧童塞拉东和牧羊女阿丝特莱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贵族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单纯美好爱情的向往。还有丝局戴莉的《居鲁士大帝》和《克蕾莉亚》,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夫王妃》被誉为“第一部伟大的法语古典小说”等,她们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沙龙,可以说是沙龙成就了这一批独具一格的女作家们,从此提高了女性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由于沙龙的主题涉及诸多领域,从文学艺术到宗教信仰,从时事政治到科学哲学,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更是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女性的视野。18世纪许多著名的沙龙都因其哲学流派而声名大噪,女性不仅在这场哲学盛宴中增长学识,而且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孟

德斯鸠激进而精辟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包容和接纳。莱斯比纳斯小姐的沙龙更是成为百科全书的聚集地。正是这些优雅、聪慧的女性使18世纪的沙龙成为激进思想家们的聚集地,在这里产生的思想,在后来对法国的社会面貌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自然科学也是沙龙中经常探讨的主题。在德·莎伯乐夫人的沙龙里,人们不仅讨论加尔文主义,甚至还亲自进行科学实验。杜·夏特蕾夫人通晓莱布尼茨的理论,翻译过牛顿的作品,她被称为是法国第一位接受自然神论的贵族女性。

综上所述,沙龙作为一种当时对女性教育的方式,给予了女性新的教育空间,通过倾听别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批评与见解,将社交圈建立在开放、自由的基础上,以学识和才华获得他人的尊重。从而培养女性优雅的礼仪,提高女性的文学素养以及拓宽女性的哲学与科学知识。

四.结语

纵观法国沙龙文化在经历了17和18世纪的洗礼,从世纪之初纯粹文学性的“蓝色沙龙”时代到大革命时代之前具有浓厚革命色彩以罗兰夫人为代表的“沙龙俱乐部”,沙龙不仅言论自由,更重要的是成为了男权统治下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舞台。沙龙因其广泛性、先进性,更是成为众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为沙龙的最大收益者,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捍卫者和传播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进步,成为女权主义的捍卫者,对后来法国社会面貌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国)

【3】艾米丽娅·吉尔·梅森《法国沙龙的女人》(美国)

【4】Emmet Kennedy, A Culture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YaleUniversity Press

【5】高毅《法国革命热月时期社会“还俗”现象片段》

【6】【7】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德国)

【8】Katherine Prescott Wormely .Letters of Julie de Lespinasse . [M]Boston

【9】詹娜《近代法国贵族沙龙与女性教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0】张媛珺《18世纪法国沙龙的兴衰》(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