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合集下载

浅谈法国文学之女权主义

浅谈法国文学之女权主义

浅谈法国文学之女权主义说起法国文学界中的女权,必然提起波伏娃及她的著作《第二性》。

波伏娃纵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中,妇女的处境、地位和权利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女性个体发展史所显示的性别差异。

波伏娃认为:“‘雌性’这个词之所以是贬义的,并不是因为它突出了女人的动物性,而是因为它把她束缚在她的性别中。

”男人几乎把所有关于“雌性”的形容词都抛到了女人身上,诸如“懒惰、狡诈、无情、愚蠢”等等。

波伏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区分物种:“性别的产生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物学上的。

”正是女人通过她的‘感情生活’创造了她自己的身份,包括她的女性身份。

”按照波伏娃的这种观点,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是不同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身份认同”也会各异。

可是,事实上,几乎没有女人会把自己放在雄性的行列中。

那么,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她”都会把自己创设为“女性”呢?波伏娃并没有对此作出探究。

实际上,这个社会在“她”出生时变把她定义为“女性”,而在她之后的生活中,她更多的是在尝试接受这种身份,接受这种社会规则。

就像是一道判断题,社会告诉你――你是女性。

当然,你有权进行选择,如果你选择“正确”,那么你就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否则,你就是社会上的异类,那些社会赋予其“女性/男性身份”而其自身又将自己界定为另一性别的人,往往受尽社会的谩骂和指责。

在这种压力下,更多人会选择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性别。

因此,虽然我理解波伏娃的观点,但却更倾向认为女性身份不是一开始就由“她”自己选择的,而是社会根据其身体特征强加给她的,她只是在心理上给予承认罢了。

女权这个事儿,给我的刺激太大了。

一往深里想就胸闷气短的那种困扰。

说颠覆三观一点也不为过。

因为我一度以为,“男女平等”已经实现了――起码在城市已经实现了。

基于我的成长环境――从小和同龄男性平等竞争、从未受到过性别歧视,抱有这种妄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关于两性不平等的常识,无数的人已经在普及了。

不必我赘言。

他们引经据典,图文并茂,数据详实,表达流畅。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研究1680-1789
随着启蒙思想的兴起,新型的女子教育开始强调 女性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以实践为主,重视女生的主动参与和自 我探索,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情境模拟。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家庭教育被视为女子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们重视女子的 家庭教育,培养她们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责任感。
改变社会对女性的认知
通过女子教育,社会对女性的认知逐渐改变,女性被视为有智慧、有能力、有思想的个体 ,而非仅仅是家庭角色和生育机器。
增强女性的社会参与能力
女子教育使女性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她们在社会中的参与能力,使她们能够更 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
01
建立现代教育的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为现代教育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范围与限制
研究范围
本研究主要关注法国启蒙运动时期(1680-1789),以巴黎和凡尔赛为中心 ,探讨女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研究限制
由于历史资料有限,对于当时女子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教育效果以及女性 参与教育的情况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2
法国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的历史背 景
法国启蒙运动概述
2
1680年以后,随着教会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国 家开始关注女子教育,并尝试建立公共教育机 构。
3
到了启蒙运动时期,女子教育得到了更多的关 注和推动,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开始主张女子 应该接受更广泛的教育。
女子教育在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性
01
启蒙思想家认为,女子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不是 仅仅局限于家庭和婚姻。
02
通过教育,女子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

法国大革命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深刻地影响了法国社会和西方世界的发展进程。

在这一历史时期,妇女平等和女权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中妇女平等与女权的斗争历程,并分析其意义。

一、启蒙思想与妇女权益觉醒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对妇女的歧视和压迫。

然而,18世纪启蒙思想的兴起,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理论基础。

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所有人的天赋平等,而不分性别。

尤其是在他的《爱弥尔》中,他提出了对培养妇女教育的重视,并倡导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平等地位。

这些思想为妇女权益觉醒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妇女参与大革命运动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积极参与了反对旧制度的斗争。

1789年,巴黎妇女起义(即十月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妇女积极参与政治的开端。

一大批妇女走上巴黎街头,要求食品供应充足、物价降低和所有公民享受平等权益。

尽管这次起义没有直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她们坚定的斗争精神唤醒了更多妇女的觉醒,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三、妇女与法国宪政的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巴黎妇女社会主义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妇女运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组织致力于推动妇女平等权益的实现,并且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政治和社会要求。

例如,她们要求妇女有权利参与选举、拥有自己的财产、接受教育、从事职业等。

妇女在宪政制度下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对妇女权益的立法倡导和争取。

1791年,法国国民立法议会通过了《妇女权益宣言》,承认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平等的权益。

然而,由于宪政制度的不稳定和社会保守势力的阻碍,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困难和障碍。

四、尼科尔德·康代的奋斗尼科尔德·康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著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

她坚定地主张妇女的政治权利,提出了“自由和平等为全体公民,或者不为任何人”的理念。

康代激烈地批评了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并提出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具体政策。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共4页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共4页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沙龙,于17世纪出现在法国,并在启蒙时代开始盛行。

“沙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的房间”,但后来我们发现它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者时事的社交场所,是文学艺术及重要思想的萌生之地,因而也被称为“文明社会的摇篮”。

一、新型文学的“土壤”17世纪,沙龙对法语的纯化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

也正是因为沙龙,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我们所说的“典雅文学”出现了,而这种文学形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炼、高雅、华丽的宫廷趣味,也正符合了沙龙对文化的定位。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斯居黛莉小姐的沙龙都因为能决定当时文学及风气的典雅基调而享有盛誉。

事实上,典雅文学是伴随着宫廷文学出现的,但是正因为沙龙,这种文学形式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典雅文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沙龙中的“雅女”们。

在小说方面,典雅文学可分为三类: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及心理小说。

德·斯居黛莉每年都会出版其长篇小说的一卷或几卷:《伟大的西吕斯》,《克雷里》……《克雷里》可以说是典雅文学小说的典型。

该作具有巴洛克式的风格、高雅的语言、细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内在性。

正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作展现了一个典雅的、浪漫的社会,描绘了她的世俗理想以及她的关于生活及恋爱的艺术理念。

拉法叶夫人的《克莱夫公主》则是法国最早的关于历史分析的作品之一:该作以亨利二世统治后期的瓦卢瓦宫中的生活为故事背景。

因此该书也可被视作历史小说。

二、启蒙思想家的“圣殿”如果说17世纪的沙龙是供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的场所,那么18世纪的法国沙龙则开始趋向于哲学性质。

法国沙龙宣扬的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一个报业受到监视,人们却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中,它就成为了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沙龙中文人们开始探讨特权的基础、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并在当中找到了大批的听众和拥护者。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学 年 论 文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近代法国的沙龙与女性【摘 要】 沙龙作为公共社交场合,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法国最为兴盛。

沙龙要求有一位才 华出众的女主人的参与和协调引导,并制定文雅庄重的礼仪规范,正因为如此,在沙龙这个,而女性地位在沙龙盛极一时的时代也得到 小宇宙中,沙龙女主人成为了“未加冕的女王”提高。

本文从女性成为沙龙女主人,寻求教育,积极创办沙龙,参与沙龙内部社交活动,并 成为沙龙各种礼仪、 活动的仲裁者等方面分析了女性对沙龙文化传播的贡献和女权思想的萌 芽、女性地位的提高。

但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大革命的爆发,政治文化方面的谈话演讲转 入到公共场所,沙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女性地位也随之下降。

【关键词】 沙龙 沙龙女主人 女性地位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关于近代沙龙与女性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主要有德国学者哈贝马斯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沙龙是从宫廷公共领域转“资产阶级公 向新兴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桥梁,而那些公爵夫人的城堡便成了艺术中心,共领域可以理解为私人集合而成的公共领域” ① ,而在近代法国,沙龙作为“文学批评中心” 和“政治批评中心”便是一种私人集合的公共领域。

在此基础上,德纳·古德曼(Dena Goodman)在1989年第22卷第3期的《十八世纪研究》(Eighteenth­Century Study)上发表学 术论文《启蒙时代沙龙:女性聚会和哲学家抱负》(Enlightenment Salons: The Convergence of Female and Pilosophic Ambitions) ,同一年在第16卷第1期的《法国历史研究》(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上发表 《沙龙里的子女反叛:荞芙琳夫人和她的女儿》(F ilial Rebellion in the Salon: Madame Geoffrin and Her Daughter)前者探讨了沙龙、沙龙女主人与启蒙运动 的关系,后者主要分析了沙龙内部子女的反叛,作为沙龙女主人的女儿,她们并不打算继承 母业,而是要做回自己,尽管他们中有不少成为沙龙女主人,但往往是一名沙龙女主人的女 儿成为另一沙龙女主人的学徒或继承人,这其中或许有对“渎职”母亲的不满和反叛。

18世纪法国沙龙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探究

18世纪法国沙龙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探究
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激发了女性对平等地 位的追求,也对自然科学和哲学表现出兴趣。如当 时著名的杜·夏特雷夫人,她对自然科学的追求打 破了古典时代以来,女性是蒙昧的,男性是文明的 这一思维定式,并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 充实和提升。
沙龙女主人对理性的追求除了自身参与以外, 还体现在其对启蒙运动中文人学者的支持和资金投 入。如德·唐辛夫人,她在自己的沙龙中为孟德斯 鸠的《论法的精神》做了最为有效的宣传。这些都 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沙龙女主人在理性追求中的具 体体现和地位,追求理性的过程又是其自我提升和 关注自我的过程。
沙龙(Salon),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最先指城堡里的接待大厅。十七世纪传入法国,巴 黎成为沙龙的主要聚集地。十八世纪是法国沙龙发 展的鼎盛时期。沙龙女性对沙龙的发展起到了不可 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沙龙问题,国内外研究者较 为关注,并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美国学者博代 克于 1976 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沙龙女主人和女学 家们:教育的缺失和女性主义的萌芽》,文中作者 探讨了沙龙女人和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郭莹莹于 2007 年发表的《沙龙与女权主义的滥觞》等。不过, 学术界对沙龙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表现的问题 并没有单独论及,而这对研究当时法国沙龙和沙龙 女性有着重要作用,故本文现,分析其 影响,希望能为研究法国沙龙和沙龙女性提供一个 新的视角。

天 下
学术探讨
INSIGHT
18 世纪法国沙龙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探究
文 _ 单超男
摘要:十八世纪是法国沙龙的鼎盛时期,沙龙是启 蒙运动重要的社会结构之一。此时,几乎每一个沙 龙都有一名女主人,她们广泛参与写作、讨论文学 与政治,重视自身的地位。在大革命期间,沙龙更 成为讨论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场所,沙龙女主人也 完成了从社交夫人到社会事务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凡此种种,都是女性自我意识的体现,并对后来 十九世纪女权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十八世纪;法国沙龙;女性自我意识;影响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2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2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2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女权主义,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即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发生在1840年到1925年间,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

事实上,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声音要远早于此,在17、18世纪的沙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沙龙女主人们开始涉及哲学、思想、甚至政治领域。

沙龙文化的出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场所,沙龙一词最早出现于1664年的法国,在这之前的文艺聚会通常也是以所用的房间来命名,在十七世纪末,这些聚会一般会在卧室中举行(被看做是一种私人会客厅),这种集会出现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受过教育的女子中。

是信息、思想交流和进行学术讨论的场所,是酝酿革命的场所。

女权的突出表现首先在写作上。

女性话语权的首次出现并不在沙龙中,中世纪时已能见到一些知识女性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进行写作,但是在沙龙中,更多的沙龙女主人参与写作领域,并同男人们进行文学上的争锋。

她们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代表了她们自身对女性的看法和对女权主义的追求。

所取得的成就及给后世留下的宝贵财富,为人类文明史增光添彩。

我们从许多沙龙女主人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中,也可以看到她们对女权主义的追求。

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德!丝达埃夫人在其小说《代尔菲内》中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充满热情的女性形象。

代尔菲内被拿破仑认为是反社会的、危险的人物,她不仅关注诸如离婚(拿破仑认为是非道德的)等社会问题,而且公开谈论政治问题。

德!丝达埃夫人坚持认为,由代尔菲内所代表的女性,值得我们同情并有权追求个人完善。

她认为,她们的困境源自社会的束缚,社会对她们追求独立的行为进行惩罚。

与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对比,尽管在骑士文学中妇女被高捧成抒发款款深情的对象然而却并未被赋予其任何有支配能力的个人地位。

其任何有支配能力骑士文学中的女性是被讴歌、被恭维的对象,但是自身却没有任何个人追求,她们的存在只是作为一种客体,缺少作为主体的积极性,而在德!丝达埃夫人的小说中,女性完全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她们的幸福追求体现了作者内心突破的渴望。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2019年文档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2019年文档

17至18世纪的法国沙龙:西方文明中的特殊文化现象沙龙,于17世纪出现在法国,并在启蒙时代开始盛行。

“沙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装饰有艺术品的足够大的房间”,但后来我们发现它逐渐成为文人和艺术家讨论文学、艺术、哲学或者时事的社交场所,是文学艺术及重要思想的萌生之地,因而也被称为“文明社会的摇篮”。

一、新型文学的“土壤”17世纪,沙龙对法语的纯化以及文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它不仅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新的理念。

也正是因为沙龙,一种新的文学思潮即我们所说的“典雅文学”出现了,而这种文学形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炼、高雅、华丽的宫廷趣味,也正符合了沙龙对文化的定位。

另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德·斯居黛莉小姐的沙龙都因为能决定当时文学及风气的典雅基调而享有盛誉。

事实上,典雅文学是伴随着宫廷文学出现的,但是正因为沙龙,这种文学形式受到全国性的关注。

在某种意义上,典雅文学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沙龙中的“雅女”们。

在小说方面,典雅文学可分为三类: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及心理小说。

德·斯居黛莉每年都会出版其长篇小说的一卷或几卷:《伟大的西吕斯》,《克雷里》……《克雷里》可以说是典雅文学小说的典型。

该作具有巴洛克式的风格、高雅的语言、细致的情感以及强烈的内在性。

正如她的其他作品一样,该作展现了一个典雅的、浪漫的社会,描绘了她的世俗理想以及她的关于生活及恋爱的艺术理念。

拉法叶夫人的《克莱夫公主》则是法国最早的关于历史分析的作品之一:该作以亨利二世统治后期的瓦卢瓦宫中的生活为故事背景。

因此该书也可被视作历史小说。

二、启蒙思想家的“圣殿”如果说17世纪的沙龙是供给文人讨论文学艺术的场所,那么18世纪的法国沙龙则开始趋向于哲学性质。

法国沙龙宣扬的是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在一个报业受到监视,人们却具有言论自由的国家中,它就成为了思想家等社会精英相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的进步,沙龙中文人们开始探讨特权的基础、社会等级的不平等,并在当中找到了大批的听众和拥护者。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崛起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崛起

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崛起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政治和社会动荡时期,同时也是女权运动在法国社会中崛起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性开始呼吁平等和公正,争取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地位。

本文将从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的背景、影响和成就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社会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

女性遭受男性支配和剥削,被限制在家庭和传统角色中。

然而,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思想的自由和平等等理念将女性的地位提到议事日程上。

二、女权运动的崛起1. 启蒙思想的兴起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逐渐影响了法国大众,包括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

其中,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德勒兹的《女权的辩护》等著作激发了人们对性别平等的讨论。

2. 爱丽丝·保尔的作品爱丽丝·保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权运动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权利的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a Femme et de la Citoyenne)在1791年发表。

这篇宣言呼吁废除对妇女权利的限制,主张妇女应该被视为公民的一部分,享有平等的权利。

3. 法国大革命中的妇女游行1791年10月,成千上万的妇女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进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游行,以呼吁妇女的权利和平等。

这次游行对法国大革命女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女权运动的影响1. 宪法和法律改革女权运动的呼声使得法国政府开始重视女性的地位和权利。

法国大革命的宪法和法律改革中,逐渐取消了妇女的法律地位上的一些不平等待遇。

2. 女性教育的发展女权运动的发展也促进了女性教育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打破了长期以来对于女性教育的限制。

3. 妇女组织的兴起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许多妇女开始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和协会,以追求妇女的权利和地位。

这些妇女组织的出现为后来的女权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女权运动的成就法国大革命后,女性在法律和社会地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法国文化史论文

法国文化史论文

摘要:法国启蒙运动是十八世纪法国的一次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各种新思想,新思维不断涌现,并且覆盖了多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教育学等等。

法国的启蒙运动是法国大革命前的一次文化运动,可以说启蒙运动是大革命的前夜,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扫清了理论障碍,为法国大革命指定了正确的方向。

没有启蒙运动的预热,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的大爆发。

关键词:启蒙运动阶级思想一、启蒙运动诞生的历史背景17、18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人们开始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批判,并提出对人性的尊重,同时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逐渐发生重大改变,封建主义逐渐向资本主义过渡,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矛盾的不断激化,法国人在意识领域中,迅速开展了与封建主义与教会特权的斗争。

法国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后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启迪开导人们在中世纪被教会控制下愚昧的思想,给尚处在封建贵族统治下的人们指路,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打破旧的传统观念,传播新思想,新观念。

二、启蒙运动为何在法国诞生的原因启蒙运动的诞生是由法国特殊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是尖锐的阶级矛盾下的产物。

主要原因有(一)社会基础法国是欧洲各国中封建统治最顽固、最反动的堡垒,是封建制度的最高典型,法国社会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而封建制度的危机又空前严重,这就为启蒙运动的出现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阶级基础法国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加强,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文化教养的新兴阶级的代表,为启蒙运动的掀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三)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教权势力的顽固和疯狂,迫使思想家抛开宗教外衣,投向公开的理性宣传,而近代科学的兴起和英国革命的成功,则为启蒙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实践经验,从而使法国的启蒙运动成为欧洲之中心。

三、启蒙文学在启蒙运动愈演愈烈,渐成燎原之势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创作无疑为启蒙思想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曾咏柳(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沙龙作为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心,在启蒙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沙龙女主人作为沙龙的组织者,是整个沙龙的核心人物。

沙龙的场所由女主人提供,宾客和话题由女主人决定,女主人甚至对当时男性的事业及社会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为沙龙中的倾听者和协调者,她们通过观察和倾听沙龙中的讨论提升思维能力和礼仪修养,通过和有识之士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识与能力。

女主人们通过沙龙这一媒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法国语言、文学和思想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揭开了女性社会角色的新篇章。

同时,沙龙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法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沙龙文化;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女性;女子教育[作者简介]曾咏柳(1982—),女,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法国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8-0017-04[收稿日期]2021-09-16德娜·古德曼在《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中指出:“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同时也是男女平等的历史,因为它挑战了把智力活动当作男性专有才能的观点。

启蒙文学界主要的活动是文雅谈话和书信,最能对其进行说明的社交机构是巴黎沙龙。

”[1]沙龙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7世纪传入法国,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慢慢衰落。

沙龙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场合,成为启蒙思想传播的有利空间。

“在那个时代,妇女像男子一样活跃,有着一样的追求,使用同样的武器,这武器就是巧妙的言谈,迷人的风度,若隐若现的魅力,体察入微的感知,对时机准确的辨识,以及取悦、索求和获取的技巧。

”[2]18世纪的法国素来被称为“女性至高无上的时代”[3],沙龙女性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

一、沙龙在法国的兴起沙龙文化于17世纪传入法国,最初的沙龙由法国贵族女性举办,宾客皆为贵族名流,主要讨论话题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

神权统治下的一缕阳光: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神权统治下的一缕阳光: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神权统治下的一缕阳光: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激励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这就是“启蒙运动”。

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辈出,影响尤大。

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

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

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

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

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

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

如果将它同文艺复兴运动作一比较,那就更为清楚了。

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法国的女性启蒙运动

法国的女性启蒙运动

法国的女性启蒙运动法国的女性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一部分,在法国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转变和影响。

本文将探讨法国女性启蒙运动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对法国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18世纪法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受到了限制。

然而,随着启蒙思想的传播和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由、平等和人权的理念开始在法国社会中蔓延开来。

这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提供了契机。

二、主要人物法国女性启蒙运动中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女性思想家和作家,他们通过自己的著作和行动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位重要的人物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ie-Jeanne Roland de la Platière)。

她是一位政治家、女权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她的著作《自由的呐喊》对法国革命和女性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奥兰普·德·古与尔(Olympe de Gouges)。

她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政治家和作家,主张男女平等,并通过著作《权利宣言的女性》提出了对女性的权益和地位的诉求。

此外,密修勒·格侬兹(Madame de Genlis)也是法国女性启蒙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她是一位作家和教育家,激励了许多女性积极追求知识和独立。

三、对法国社会的影响法国女性启蒙运动对法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女性启蒙运动推动了法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启蒙思想家们强调人的天赋权利和平等,呼吁废除针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女性参与了社会和政治事务,提倡女性教育和职业发展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女性启蒙运动的理念进一步得到了传播。

女性参与了《人权宣言》的制定,并组织了女性起义,要求废除贵族特权和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

女性启蒙运动还通过文学作品等途径传达了女性的权益诉求,唤起了社会对女性平等权益的关注。

法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改善,妇女教育得到普及,女性参与各个领域的机会和平等待遇也逐渐增加。

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

西南民族大学2014-2015年第 2 学期期末论文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课程:外国文化通论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01班学生:李侠学号:201330403076题目:《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指导老师:韩林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摘要】本文介绍了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汇聚了时代最显赫的名仕淑媛的法国沙龙文化。

通过沙龙文化从文学娱乐主导到哲学政治主导地位的转变,探讨法国女性在沙龙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成为启蒙思想的传播者和捍卫者,打破等级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地位。

推动社会思潮的进步,对法国大革民的爆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沙龙文化;女性;教育沙龙是法语salon(客厅)的音译,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巴黎,贵妇们常把这里作为上流社会名门贵族的重要社交场所。

在沙龙里,名门淑媛们积极主持参与,并与优秀的文人作家相互交流探讨,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和机智精辟的谈吐,并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

从17世纪以朗布依埃夫人为代表的“蓝色沙龙”,到18世纪大革命时代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发展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沙龙的性质也由最初的文学娱乐逐步向哲学政治转变。

一.17世纪的法国沙龙17世纪的法国沙龙以文学为主导,重在培养高雅的礼仪,是贵族们休闲娱乐的社交模式。

17世纪上半叶,许多封建教主在宗教内战结束后,来到巴黎和凡尔赛投靠国王,并常常在沙龙里高谈阔论,附庸风雅。

为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他们极其注重服饰礼仪、言谈举止的高雅,谈论的内容也大多是文学艺术,因而一种虽矫揉造作但优美典雅的“贵族语言”诞生了。

这一阶段的沙龙通常在贵妇们的家中举办,参加的宾客也具有局限性,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只有少数艺术家参与其中。

17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沙龙核心人物就是朗布依埃侯爵夫人。

(Mme de Rambouillet) 朗布依埃院更是享有“优雅社会摇蓝的美誉”,因为其在装饰为蓝色背景的客厅纳客,而已“蓝色沙龙”著称。

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

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

第30卷第5期2018年10月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Vol.30No.5Oct.2018启蒙时代:法国沙龙的作用李国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启蒙运动是近代欧洲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欧洲的沙龙文化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7到18世纪,与启蒙运动相重合。

沙龙对于启蒙运动的作用十分突出,从启蒙运动的兴起,到启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再到启蒙群体的壮大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法国沙龙;启蒙运动;作用中图分类号:K5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5X (2018)05-0058-05DOI:10.16595/j.1671-055X.2018.05.011Enlightenment:the role of the french salonLi Guoqiang(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al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great ideological liberation movement in modern Europe ,which provid ⁃ed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for the European bourgeoisie revolution.Europe ’s salon culture flourished during the Renaissance and flourished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and coincided with the enlightenment.And Sharon for the role of the enlightenment is very outstanding ,from the rise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for ⁃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group the growth of the enlightenment ,etc.,which has the important rol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Key words :French Sharon ;The Enlightenment ;action收稿日期:2017-11-21作者简介:李国强(1995-)男,山西晋中人,主要从事东南亚史研究。

沙龙与女权主义的滥觞_GAOQS

沙龙与女权主义的滥觞_GAOQS

收稿日期:2006-06-09;修回日期:2006-09-12作者简介:郭莹莹(1981-),女,河南沈丘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文化史研究。

本文所说的沙龙,是指17至18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欧上流社会文学、艺术、社会问题的讨论场所或社交场所,围绕一个沙龙女主人(Saloniere),男人们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

一般一个沙龙只有一个沙龙女主人,她在沙龙中起组织协调作用,激发他人的灵感并展现自己的才华。

沙龙与女权主义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具有女权思想倾向的沙龙女主人身上。

第24卷第1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月Vol.24No.1Jo urnal o f Zho ukou N ormal Univ er sity Jan.2007沙龙与女权主义的滥觞郭莹莹(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 要:在17、18世纪的法国沙龙中,沙龙女主人广泛参与写作领域、关注教育权、重视自身地位、追求理性,甚至谋求某些政治权利。

凡此种种,都是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同19世纪女权主义有着相承关系。

关键词:法国沙龙;沙龙女主人;女权主义思想中图分类号:K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7)01-0073-03女权主义,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定义,即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一波发生在1840年到1925年间,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1]。

事实上,女性要求平等权利的声音要远早于此,在17、18世纪的沙龙 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沙龙女主人们(salonier es)开始涉及哲学、思想、甚至政治领域。

她们渴望地位的提高,渴望受到尊重,却受制于传统的男权社会,虽然她们的女权主义意识若隐若现,但从沙龙女主人对写作领域的参与、对教育权的关注、对自身地位的看法、对理性的追求和对政治权利的要求中,却能看到她们的思想闪现着女权主义的火花,她们的行为代表着那一时代女性对自身地位的抗争,她们的出现改写了男性主导的历史。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

西方女权主义发展历程的启示西方女权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女权主义(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后,19世纪下半叶出现第一代,和欧洲工业革命同步。

1789年10月,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群巴黎妇女进军凡尔赛,向国民议会要求与男子平等的合法人权,揭开了女权运动的序幕。

1790年法国女剧作家高尔日发表了《妇女权利宣言》,提出17条有关妇女权利的要求。

宣言后来成为女权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792年,英国女作家M.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为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应当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方面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待遇。

19世纪中叶,女权运动的中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直至1920年,美国通过法案,保障女性享有选举权。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妇女要求与男子有相同的经济、政治权力;以行动、实践为主,侧重于推动立法。

最为典型的是拉拉.蔡特金领导的妇女同工同酬运动与各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一系列运动。

这一阶段奠定了女权运动的奋斗目标,也形成了女权运动是一场社会实践运动的基调。

教育、就业及政治权利的诉求归根结底是最求女性追求平等的社会角色地位,而不健全、非理性的劳动力市场是女权运动的最大障碍。

可以说,把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不利地位视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重要根源,就是这一阶段形成的。

尽管其后女权主义思想理论有了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环境背景也在不断变化,但是这种观念还是在女权主义者中根深蒂固。

第二代女权主义(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现代女权主义,这一阶段是女权主义在西方最重要的阶段。

女权主义者发现,尽管女性在政治经济领域争取平等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果,但是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例如,得到选举权的妇女群体在政治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同工同酬、平等就业基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职业隔离与职业发展前景不佳的问题凸现。

这种矛盾的情况促使女权主义者向纵深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女权主义理论,主要有三派: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她最著名的“提出女性主义的问题,给予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就明白地亮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17、18世纪的法国艺术沙龙

17、18世纪的法国艺术沙龙
沙龙 也逐 渐成为社会最 为主要 的社交方 式。1 7世纪 的宫廷 式的
凡・ 高 曾在写 给一位友人 的信 中这 样写道 :
“ 艺术是 加入 自然 , 并 解放 自然 。 ” 话语 虽然 简练 但非常深刻。 阿恩海姆则认为“ 视觉形象永远不
是对于感性材料 的机械复制 , 而是对现实的一种
油 画呈现 出全新 的面貌 , 大师辈 出, 主要表现在
油 画色彩 的变 化方 面 , 补色 原理 启发 了很 多画 家, 画家对色彩 的研究到 了一个新 的高度。浪漫 主义大 师德 拉克洛 瓦利用活跃 、 轻松 的笔触形成 的色彩 明亮 , 使 整幅画面 富有华丽感 ; 闻名于世的 巴比松画派则提炼 出关于 风 景写生的三个重要元素 , 即光 源色 、 固有色和环境色 ; 到后来
创造性把握 , 它把握 到的形 象是含 有丰富的想象
性、 创造性 、 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这句话揭 示 了
绘画作为一 门视觉艺术的基本特 质。
沙 龙 中已经蕴含 着促使 宫廷生 活最终解体 的萌 芽。 因为启蒙运
动 的爆发 , 1 8 世 纪的法国沙龙 已经从 以文艺作 品为主 转向以政 治
品进行探讨与分析 , 研 究这 些时期 内油画在 不 同
籍 地 域内 都不 断 发 展的 规 律以 及油 画的 表现 语言
和创作 方法, 阐述 地 域 文化 与 个 人 感 受在 油 画创
就 是在这种 洛可可的 艺术氛 围里 , 法国沙龙成为 了文学- 9 艺
术 作 品的摇 篮 。然 而 洛 可可 艺术 风 格 的倡 导者 是 蓬 帕杜 夫 人
于1 8 9 0 年, 是 目前世界美术史上 历史最悠 久、 影 响力最大 的国际
艺术大展 , 呈现 了当代全球美术 的现状和趋 向。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思想流变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思想流变

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及其思想流变周艳; 程俊霖【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9【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西方女权主义; 发展; 思想流变【作者】周艳; 程俊霖【作者单位】[1]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8女权主义,又被称作女性主义,它最早兴起于近代欧洲。

自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兴起,自由、平等、民主观念在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经过启蒙思想的洗礼和法国大革命的感召,妇女在启蒙运动的影响和鼓舞下扬起了解放运动的大旗,西方女权运动开始萌芽。

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女权主义是女性为自身争取社会各方面权利并力求达到男女平等的实践活动,它作为一种思想和理论,有很长的发展历史。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主义思想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1.第一次女权主义浪潮西方女权主义起源于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理性、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思想逐渐让人们有所启发,女性的自我意识在启蒙思想影响下开始觉醒,西方女权运动开始萌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形成很大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在社会生产领域中大展身手,她们在这些领域中所受到的社会历练和启发,都促使她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参与到妇女解放队伍中的人逐渐增多,到20世纪初便形成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她们追求与男性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次女权运动到二十世纪初达到第一个高潮。

2.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70年代。

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波及全世界,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为人们重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这一时期,西方的女权主义者试图建立女性自身的主体空间,他们逐渐意识到只有采取极端的态度拒绝男性价值,并全面消解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体制与社会观念,才能在争取男女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民族大学2014-2015年第 2 学期期末论文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课程:外国文化通论班级:汉语国际教育1301班学生:李侠学号:201330403076题目:《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指导老师:韩林浅谈17和18世纪法国沙龙文化中的女权主义启蒙【摘要】本文介绍了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汇聚了时代最显赫的名仕淑媛的法国沙龙文化。

通过沙龙文化从文学娱乐主导到哲学政治主导地位的转变,探讨法国女性在沙龙文化中的积极作用,如何成为启蒙思想的传播者和捍卫者,打破等级制度,建立男女平等的地位。

推动社会思潮的进步,对法国大革民的爆发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法国沙龙文化;女性;教育沙龙是法语salon(客厅)的音译,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巴黎,贵妇们常把这里作为上流社会名门贵族的重要社交场所。

在沙龙里,名门淑媛们积极主持参与,并与优秀的文人作家相互交流探讨,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和机智精辟的谈吐,并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

从17世纪以朗布依埃夫人为代表的“蓝色沙龙”,到18世纪大革命时代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发展长达两个世纪之久,沙龙的性质也由最初的文学娱乐逐步向哲学政治转变。

一.17世纪的法国沙龙17世纪的法国沙龙以文学为主导,重在培养高雅的礼仪,是贵族们休闲娱乐的社交模式。

17世纪上半叶,许多封建教主在宗教内战结束后,来到巴黎和凡尔赛投靠国王,并常常在沙龙里高谈阔论,附庸风雅。

为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他们极其注重服饰礼仪、言谈举止的高雅,谈论的内容也大多是文学艺术,因而一种虽矫揉造作但优美典雅的“贵族语言”诞生了。

这一阶段的沙龙通常在贵妇们的家中举办,参加的宾客也具有局限性,除了王公贵族之外,只有少数艺术家参与其中。

17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沙龙核心人物就是朗布依埃侯爵夫人。

(Mme de Rambouillet) 朗布依埃院更是享有“优雅社会摇蓝的美誉”,因为其在装饰为蓝色背景的客厅纳客,而已“蓝色沙龙”著称。

朗布依埃夫人通晓多国语言,欣赏高雅而又自然的谈吐,门客们要想博得女主人的青睐,脱颖而出,显示自己的高贵地位,就必须“会讲话”。

因而在蓝厅中享有荣耀的不是权力最大的人,而是极具天分,有学识、有风度的雅士。

例如出生市民阶层的瓦杜尔(Voiture),凭借机智幽默的谈吐,逢场作戏写了一些打油诗,便受到公馆的欢迎。

还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作家都将蓝厅作为作品的首发地,例如高乃伊的大多数戏剧作品都在此朗诵过,并引起热烈讨论。

17世纪沙龙的谈话主题涉及方方面面,社会趣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统统涉及在内,以文字游戏、信札和箴言等方式进行。

此时的沙龙依然为上层贵族左右,出入者仍是以王公贵族等社会名流为主,偶尔会有获特殊许可的平民参加,但这些平民也绝非泛泛之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艺术家、科学家和作家等。

然而这样的沙龙也会形成一些消极思想,例如谁想在沙龙中获得认可,不仅要知识渊博,还要懂得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等小聪明,这样的氛围势必会产生轻浮、浅薄的消极思想。

“在这样一种体面的氛围里,文人无法摆脱贵族主人的控制,无法获得自律,无法将谈话变成批评,把美言变成精辟论证。

”【1】这样看来,此时的沙龙仍受贵族宫廷主义的垄断,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宫廷文化的精神遗产。

沙龙的创始者大多是巴黎贵族出生的贵妇,她们拥有独立的话语权与决定权,树立新的理想,这在当时男性至上的法国绝无仅有。

因此,她们的出现也是是对宫廷文化专制和封建的叛逆和反抗。

二.18世纪的法国沙龙进入18世纪,法国沙龙开始以哲学政治为主导,宫廷逐渐失去其核心地位,沙龙成为了公众舆论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革命党人在这里传讨论并传播新思想,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在这里讨论哲学著作,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便是在这样言论自由的气氛中应运而生,沙龙因此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18世纪的法国沙龙是开放的、包容的。

大到国内外战争,小到社会轶闻,都可以成为话题,政治、宗教、文化、伦理等包罗万象。

同时,沙龙的门槛也大大降低,“无论是贵族,还是市民,亲王伯爵子弟与钟表匠、小商人子弟相互交往。

”【2】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在这里平起平坐,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肆谈论政治文学等。

沙龙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沙龙之间的开放、包容与互助。

例如伏尔泰同时是几个沙龙的座上客,一个沙龙的主人同时又是另一个沙龙的客人。

号称“百科全书派”的文艺女神莱斯皮纳斯小姐,当她决定独立于姑母自行开辟新沙龙的时候,受到众多沙龙夫人的资助,很快她便成为新沙龙的女主人。

孟德斯鸠说过“沙龙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共和国,成员们都非常活跃并且互相帮助,这是一个新的国中之国。

”【3】当法国大革命来临之际,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舞台,这里俨然成为了革命党人的聚集地,成为他们传播革命思想的阵地,具有显著的政治性质。

罗兰夫人也在这里扮演了很重要的政治角色,他们在这里讨论时政、商定国策,许多国民公会中的议项就是在这里酝酿,众多政变在这里发端,这里成为也成为宣传家们的灵感发源地。

“虽然在任何意义上都不能说沙龙谋划了革命,但它的批判精神和脱离一切责任束缚的自由精神却使他的参与者们能够想到,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事物可能会产生的相应变化。

”【4】沙龙在经过大革命的洗礼之后,逐渐被极其平等的气氛所笼罩,成为了密谋的场所。

“革命降低了贵族的身份,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使二者在一条中线。

”【5】三.法国文化沙龙中的“女权主义”沙龙素有“女人的天下”之称,从十七世纪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蓝色沙龙”到十八世纪罗兰夫人的沙龙俱乐部,女性成为沙龙的创办者与领导者,渐渐地沙龙成为了女性的王国。

“洛可可时代的每一位年轻贵妇都渴望有一个沙龙,她结婚只不过是要在世上扮演一个角色,并拥有一个自己的沙龙。

”【6】她们视沙龙为自己的事业,甚至比自家家庭更重要。

18世纪起,沙龙渐渐失去其贵族气息,非贵族出身的女性也开始成为沙龙的主人,尤其是上层中产阶级的妇女开始参与到文学领域的创作中。

她们优雅的举止,温婉的谈吐都成为社会教化文明的象征,这对当时法国社会礼仪文化氛围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然而沙龙文化在法国女性之间如此盛行,是因为沙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对知识的渴求,给予了女性受教育的机会。

在沙龙里,女性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她们不仅是组织者更是参与者,与众多优秀文人艺术家们的交流探讨,不仅培养了她们高尚优雅的礼仪举止和机智精辟的谈吐风格,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她们的知识面,沙龙成为了女性们的“非正式大学”。

沙龙成为女性受教育的新空间。

从中世纪以来,法国的男性就占主导地位,女性只是附属。

随着宗教学说的形成,《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使得受蛇哄诱的夏娃成为了人类原罪以及其他一切罪恶的开端者。

从此,女性的地位逐渐降低,逐渐受到鄙视,然而男性却成为高贵智慧的象征,女人的唯一职责就是恪守妇道,安心繁衍后代。

因此,对于女性的教育便停滞不前,尽管她们也会学习,但学习的场所也只局限于家中和教会,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宗教信仰、社会礼仪以及女红。

这样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她们成为家庭主妇,小女孩从小就会跟从母亲或者家庭教师学习礼仪、缝补等家政活儿,以便她们以后能够尽职尽责为家庭服务。

除此之外,她们也会学习唱歌、跳舞等,目的也就是为了吸引到男人的注意,取悦于男人。

诺瓦拉曾告诫人们:“妇女应该永远守在自己的女红和纺织车旁,她们不可学习读和写。

”【7】文艺复兴将女性渐渐从狭隘的家庭束缚中解放出来,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启蒙,而沙龙的兴起正好为她们提供了受教育的空间,逐渐摆脱了学习妇道的家庭教育和强调宗教信仰的宗教教育。

由于沙龙的广泛性和先进性,这里汇集了当时最前沿的思想和言论,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人们凭借思想和学识赢得他人的尊重。

可以说,在这里女性们接触到的知识成为了她们的思想启蒙,文学修养得以提高,庄重的礼仪得以形成。

德·莱斯比纳斯小姐曾在她早年的书信中提到过在杜·德芳夫人的沙龙中接受的沙龙教育:“我接受了多么好的教育啊!杜·德芳夫人、图卢兹主教、德拉莫先生……他们教会我谈话的艺术和思考的方法。

”【8】女性们在沙龙中通过倾听、参与、朗诵和辩论等方式,与优秀学者们的思想交流碰撞,使她们丰富了思想,练就了多样的表达方式。

她们的洞悉力和运用文辞的能力从此诞生了一批女性作家为代表的沙龙文学作品,例如杜尔菲的《阿丝特莱》叙述牧童塞拉东和牧羊女阿丝特莱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贵族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单纯美好爱情的向往。

还有丝局戴莉的《居鲁士大帝》和《克蕾莉亚》,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夫王妃》被誉为“第一部伟大的法语古典小说”等,她们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沙龙,可以说是沙龙成就了这一批独具一格的女作家们,从此提高了女性的观察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由于沙龙的主题涉及诸多领域,从文学艺术到宗教信仰,从时事政治到科学哲学,包罗万象,无所不及,更是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女性的视野。

18世纪许多著名的沙龙都因其哲学流派而声名大噪,女性不仅在这场哲学盛宴中增长学识,而且起到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孟德斯鸠激进而精辟的理论在这里得到了包容和接纳。

莱斯比纳斯小姐的沙龙更是成为百科全书的聚集地。

正是这些优雅、聪慧的女性使18世纪的沙龙成为激进思想家们的聚集地,在这里产生的思想,在后来对法国的社会面貌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自然科学也是沙龙中经常探讨的主题。

在德·莎伯乐夫人的沙龙里,人们不仅讨论加尔文主义,甚至还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杜·夏特蕾夫人通晓莱布尼茨的理论,翻译过牛顿的作品,她被称为是法国第一位接受自然神论的贵族女性。

综上所述,沙龙作为一种当时对女性教育的方式,给予了女性新的教育空间,通过倾听别人的作品,提出自己的批评与见解,将社交圈建立在开放、自由的基础上,以学识和才华获得他人的尊重。

从而培养女性优雅的礼仪,提高女性的文学素养以及拓宽女性的哲学与科学知识。

四.结语纵观法国沙龙文化在经历了17和18世纪的洗礼,从世纪之初纯粹文学性的“蓝色沙龙”时代到大革命时代之前具有浓厚革命色彩以罗兰夫人为代表的“沙龙俱乐部”,沙龙不仅言论自由,更重要的是成为了男权统治下女性追求自由平等的舞台。

沙龙因其广泛性、先进性,更是成为众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而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成为沙龙的最大收益者,成为法国启蒙思想的捍卫者和传播者,推动了社会思潮的进步,成为女权主义的捍卫者,对后来法国社会面貌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1】【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德国)【3】艾米丽娅·吉尔·梅森《法国沙龙的女人》(美国)【4】Emmet Kennedy, A Culture Hi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YaleUniversity Press【5】高毅《法国革命热月时期社会“还俗”现象片段》【6】【7】托尔尼乌斯《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德国)【8】Katherine Prescott Wormely .Letters of Julie de Lespinasse . [M]Boston【9】詹娜《近代法国贵族沙龙与女性教育》(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0】张媛珺《18世纪法国沙龙的兴衰》(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