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
扬州市四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陈善庆
风险管理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识别、评价、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工程项目作为集技术、管理、经济、组织等各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会造成工程项目的失控现象,如质量降低、造价增加、工期延长等,甚至导致项目失败。在建设过程中,监理虽然不是工程承包合同的当事人,但因其在项目管理中的独特地位,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业主、承包商以及自身职业责任等方面风险的冲击,尤其现代项目具有规模日趋庞大,环境日益复杂,功能、标准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参建单位越来越多等的特点,必然带来项目风险日渐增加、监理责任日趋加重等问题。因此,监理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增强监理责任的防范意识,将其纳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承担监理责任。
本文将对造成监理责任的风险进行分析,阐述风险管理的过程,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探讨如何增强监理责任的防范意识,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造成监理责任的风险分析
监理责任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业主、承包商和监理自身的职业责任三个方面。在业主方面,主要包括业主不执行项目建设程序,招投标时弄虚作假、选择素质较差的承包商,在不当利益的驱动下干预现场管理工作,不遵守客观规律盲目压缩工期等。在承包商方面,主要包括承包商投标时不诚实,缺乏职业道德,施工中偷工减料,管理手段落后,在执行施工合同中违约等。在监理自身的职业责任方面,主要包括监理单位不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配备相关人员,监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不适应监理工作的要求,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等。
二、风险管理的过程
风险管理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循环过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分配、执行、检查五个方面。风险识别就是针对不同项目的性质、规模、难易程度、技术条件等,监理人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各种信息,采取科学的方法,辨别出所要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加以分类汇总。风险评价是对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化的过程,它的作用在于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对监理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分配是从项目整体效益的角度出发,按照责权利的原则,将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地分配,最大限度的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对不同的风险事件选择适当的风险对策,从而形成一定的风险组合。风险执行就是制定和落实风险决策的计划和措施,并付诸实施。风险检查是在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评价各项风险对策的执行效果,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如发现新的或被遗漏的工程风险,则应进入新一轮的风险识别,开始新一轮的风险管理过程。
三、风险管理的对策
风险管理的对策,也即风险防范的手段或风险管理技术。在建设工程实施中,监理对风险防范的手段主要有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等,它们是监理开展风险管理的最基本工作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此,监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和运用该方法体系,以增强驾驭工程的能力。
(一)、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就是以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源,使其不致发生或遏制其发展,它是一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最佳的风险防范手段。
有一地下室工程,设计为预应力薄壁管桩基础,基底标高距地面为-7.8M,施工单位在进行地下室基坑开挖前,向监理部申报了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我们接到此方案后进行了认
真的审核,发现该施工方案存在下列问题易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1)施工单位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复杂性及工程安全的风险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安排的施工进度过快不切实际且质保体系不健全;(2)基坑开挖采用机械一次开挖到底,不符合“分层、分区、对称、均衡”开挖的原则,容易造成桩基难以承受土的侧压力而变形移位;(3)没有防止基坑变形、沉降、基底隆起、地下水位异常等的应急措施。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当机立断,不同意承包商所报的施工方案,要求新方案中应针对上述可能产生的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这样,就有效的中断了风险源,避免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风险回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作用,但不能事事回避,因为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同时也失去了从风险中获益的机会。因此,监理人员应当勇敢的面对风险,适当运用风险回避以外的其他风险防范手段。
(二)、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是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降低损失的严重性,使损失最小化,它包括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损失发生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杜绝损失的严重性或遏制损失的发展,使损失局部化。损失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对策。因此,监理人员在建设工程实施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损失控制措施,编制损失控制方案。
有一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工程地质条件属软土地基,表层为高压缩性淤泥质粘土,在雨水排放工程实施前已完成了路基回填的施工(雨水管沟在路基的外侧)。为确保雨水沟开挖过程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我们会同业主、设计、承包商以及软基处理专家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和反复论证,确定采用打双排木桩对路基进行加固支护的办法来进行雨水沟的开挖。为确保工程质量,在雨水工程实施前,我们制定了施工质量的预控措施,编制了监理实施细则,并参加了承包商的施工技术交底,力求达到预防损失的效果。但在雨水沟开挖工程中,突遇暴雨,造成沟槽受水浸泡,土质吸水后性质发生改变,路基底部的淤泥质粘土向雨水沟内流动,路基出现裂缝,整体向雨水沟方向滑移。针对该情况,我们立即下发监理通知单给承包商,要求暂停对雨水沟的开挖,将已开挖完的雨水沟立即用砂土进行回填,待天晴后再将砂土挖出,以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这样就限制了因路基失稳造成损失的扩展,使损失最小化。
从风险管理的实践证明,风险管理的核心是主动控制,即在事先预测和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以及其导致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程度的基础上,拟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减少或避免风险事件发生所带来的损失。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中应用非常广泛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种风险防范手段,它的意义在于将风险转移给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这样就能将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但风险转移并非损失转嫁,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因为对自己造成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他人并不一定同样给他人造成损失。
在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中,有三道大跨度预应力梁结构,尽管业主选择了一家具有一级承包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该工程的施工,但经过我们的实地调查,该承包商没有预应力施工的经验和资质。如果由该承包商施工预应力梁,将承担很大的风险。于是我们建议业主将预应力梁施工进行专业分包,选择具备承担预应力施工风险的单位进行施工。最后,业主听从监理的建议,选择了一家信誉好、预应力施工经验丰富的分包单位完成了预应力梁的施工且质量良好。这样,就合理的将风险进行了转移,避免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由此可见,风险转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它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他人,不仅减轻了自身的风险压力,而且对整个项目有利。
四、增强监理责任的防范意识
这是监理自身防范监理责任风险的基础。要增强监理责任的防范意识,避免承担监理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