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书愤》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书愤

导学目标理解陆游爱国壮志难酬、年华空老的悲愤情怀。

课内自主学习

一文化常识

1.背景解读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当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多次被罢官。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两重感情。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

(1)“殓”又叫“入殓”,指把尸体装入棺材,“殡”指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葬”指安葬死者。

(2)“省闼”又叫“宫中”“禁中”“禁闼”,因古代中央政府诸省设于禁中,后以其作中央政府的代称。

(3)“学田”指古时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4)古文中的“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员。

(5)“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二古诗文基础

1.字音识记

①大散.关(sǎn) ②塞.上长城(sài)

③千载.(zǎi) ④伯仲.(zhòng)

2.词语解释

(1)中原北.望气.如山北: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气:豪情

(2)楼船夜雪瓜洲渡.渡:渡口

(3)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世:名传后世

(4)千载谁堪伯仲

..间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才能相当,不相上下

3.词类活用

(1)中原北.

望气如山(名词作状语,向北) (2)出师一表真名.

世(名词作动词,有名,著名) 4.特殊句式

(1)倒装句

塞上长城空自许(宾语前置,应为“空自许塞上长城”)

(2)省略句

楼船夜雪瓜洲渡 (“楼船”前省略动词“乘”,“夜雪”和“瓜洲”前都省略介词“于”)

5.默写填空

(1)《书愤》中杜甫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

(2)《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浩浩荡荡的军容画面的句子是: , 。

答案 (1)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2)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课内文本探究

一|文脉梳理

书愤⎩⎪⎨⎪⎧⎭⎪⎬⎪⎫追忆过去豪气冲天⎩⎨⎧ 雄心壮志 豪迈气概胜利战事 奋勇杀敌

回到现实满腔悲愤⎩⎨⎧ 自比长城 壮志未酬赞美孔明 矢志北伐对比:愤 二|文本探究

1.尾联化用了诸葛亮的典故,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何不同?[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我的答案:

提示:《书愤》中的陆游以诸葛亮自况,借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未捷”,但名满天下;反衬了诗人至死不悔的北伐之志和报国无门的愤懑。而《蜀相》则表现出对诸葛亮的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自己壮志难酬的痛惜心情,抒发报国无门的感伤。

2.[技法探微]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我的答案:

提示:首联上句写实,回忆年轻时候的天真单纯;下句以实衬虚,用有形的“山”来形容无形的“气”,突出“气”的坚毅、豪迈。颔联写虚,回忆过去的战斗经历,表现诗人奋勇杀敌的志向。颈联上句“塞上长城”,从大处远处写,写理想,是虚写;下句“镜中衰鬓”写现实,是实写,从近处、细处描写。在虚实的映衬中,表现作者的悲愤。

3.[创新表达]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

我的答案:

提示:①义愤。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侵,立志收复失地。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愤中有豪言壮志,有民族大义。

②悲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由于投降派的误国,国家依然蒙受大难,诗人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这一联抒发了诗人的沉痛、感伤之情。

③悲怆中抱有期待。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诗人并不绝望,其中还蕴含着诗人豪壮的感情。

教材迁移讲练诗歌中塑造形象的方法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1.比兴手法。如《氓》第四章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比喻女主人公由年轻貌美到人老珠黄的变化。

2.铺陈手法。多见于叙事诗中。如杜甫的《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通过描写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4.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大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等细节的描写。如

《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这一生活细节表现了姑娘的天真、活泼和调皮,“贻我彤管”则表现了姑娘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

5.烘托渲染。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落叶纷纷来渲染一种清冷肃杀的悲秋气氛,从而衬托诗人穷困潦倒、飘泊无依的形象。

6.对比衬托。如《氓》中,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男主人公婚前忠厚与婚后变心也形成对比。通过对比,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刚强,反衬出男主人公的无情。

7.侧面描写形象。最著名的就是《陌上桑》中通过侧面描写众人看到罗敷后的反应,写出罗敷惊人的美。

8.借多种感觉综合描写形象。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诗的第二句,写渔翁清早从清清的湘江汲起水来又点燃起江边的竹子,其中就包孕了手漾在绿水中的触觉、视觉意象和人处在烟火中的嗅觉、视觉形象。

9.交代背景,刻画形象。如《书愤》中的“早岁那知世事艰”,就交代出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很好地衬托了主人公的形象。

10.直抒胸臆,刻画形象。通过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展示自己的形象。比如李白《行路难》就是。

<典型例题>

(2016·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1)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