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花门镇方言“起”的多功能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峰县花门镇方言“起”的多功能性

————————————————————————————————作者:————————————————————————————————日期:

双峰县花门镇方言“起”的多功能性-汉语言文学

双峰县花门镇方言“起”的多功能性

赵素轶

摘要:花门镇方言中,“起”是一个功能较多的语言单位,既可作体助词表示起始、持续(进行)、实现和完成四种意义,也有表程度、频率、可能三种特殊用法。通过对“起”多种功能及特殊结构的全方位描述,旨在揭示出花门镇方言词汇系统中富含地方特征的特色词。

关键词:花门镇方言起V起N A个A起A死A起

花门镇方言中存在一些多功能词,它们兼具多种语义、用法多样、功能繁多。如“倒”“净”“起”等。其中,“起”出现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在花门镇方言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国际音标注音为[tthi31]。本文拟从“起”的语义内涵、“起”的多功能造成的歧义及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特殊格式三个角度分别论述。本文语料主要来自笔者的实地调查。方言调查合作人的情况如下:赵德胜,男,1944年出生,中专文化,双峰县花门镇医院退休医生。

贺桃秀,女,1955年出生,小学文化,双峰县花门镇建江村农民。

一、“起”的语义内涵

“起”在花门方言中有多种语义,是个多功能词。根据表义功能,笔者将其分成七类:表动作起始义的“起1”、表状态持续(动作进行)义的“起2”、表目的实现义的“起3”、表可能义的“起4”、表动作完成义的“起5”、表程度义的“起6”及表频率高低义的“起7”。

(一)表动作起始义的“起1”

“起”有“开始”义。“起,动词,(从、由……)开始:起止、起讫”。

“起,用在动词后,表示(从、由……)开始:从二号算起、从头学起”[2](P1075)。

因为常用于动词后表“开始”,“起”的语义逐步虚化,衍生出类似体助词的用法,这种用法普遍存在于花门方言中。受普通话影响,花门方言用“起”表示起始体。如:

(1)莫挨哩,走起!(别拖拖拉拉了,开始走吧!)

(2)行起,还在嗯哩忙吗个?(开始走了,还在那边忙什么?)

例(1)、例(2)中的“起”均由“开始”义的动词演化而来,可以用“开始V”替换。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花门方言中,表起始义的“起1”除了存在于“V起1”格式,还可以存在另外两种格式“一V起”“V起N来”中。如:

格式A、格式B和格式C,除极个别词,几乎都能互换说。格式A中,“犟起”花门方言中也说,但“犟起”的“起”表示“犟”的状态持续,笔者处理为下文将提及的“起2”;与之说法对应的“一犟起”“犟起脾气来”的“起”笔者处理为“起1”,表示“犟”的行为起始义,具体语义及“起”的归类均不同。

(二)表状态持续义(动作进行)义的“起2”

当“起”表状态持续,花门方言选用“A起”或“A起A起”格式;当“起”表动作进行,花门方言选用“V起N”或“V起个N”格式表示。下文分

别论述。

1.表状态持续义的“起2”

先看一组例句。如:

(3)其咯时唧哩还懒起瘫在床上,冒得名堂。(他这么晚了还懒着躺在床上,没有规矩。)

(4)我隻面咯几日过敏红起,连过唔得。(我的脸这几天过敏红着,很不好受。)

例(3 )中的“懒起”可以换作“ 懒起懒起” ;例(4)中的“红起”可被“红起红起”替换。花门方言中,“A起”格式可以重叠,变成“A起A起”,二者互换,基本语意不变。一般情况下,能进入“A起”或“A起A起”格式的形容词限于贬义形容词,含有说话人厌恶的感情色彩。如“弓起”“扯起”(不通顺的样子)、“娇起”“赖起”(义同“娇起”)、“[mQ55]起”(精神不振的样子)、“大起”(骄傲的样子),相应的可以说成“弓起弓起”“扯起扯起”“娇起娇起”“赖起赖起”“[mQ55]起[mQ55]起”“大起大起”。褒义形容词不能进入该格式,如不能说“美起”“美起美起”。

2.表动作进行义的“起2”

花门方言存在大量“V起N”及“V起个N”格式的句子,表示动作进行。如:

(5)拖起个细人唧吗个去转街,快莫去哩!(带着个小孩怎么去逛街,干脆别去了!)

(6)其板起面坐在嗯隻角落里,连唔欢喜。(他板着脸坐在那个角落里,一点也不高兴。)

“V起N”与“V起个N”结构可以互换,不影响语义。如例(5)“拖起个细人唧”也可以说成“拖起细人唧”;例(6)“板起面”,可改换成“板起个面”或“扯起个面”。

“V起(个)N”是个固定格式,具有独特的语义及语用功能。下面分别从动词选用及量词特征两个方面对该格式予以描写和探讨。

1)格式对动词的选择

进入“V起(个)N”格式的“V”具有选择性,首先必须是单音节及物动词,格式中的“N”即单音节及物动词的宾语;其次,部分单音节形容词也能充当。

A类:落、拖、吸、穿、戴、踮、披、板

B类:红、弓、饿、[oN13]、聋、厚、光、瞎

A类为一般动词,B类为形容词,进入“V起(个)N”格式后,带上宾语,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因此笔者也把B类归入V。

2)格式中的“个”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2005)认为,“个”是通用个体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也可用于某些有专用量词的事物,还有一些其他用法。“V 起(个)N”中的“个”并不用以计量,不是强调数量的多少,而是体现“个”的其他用法。它在结构中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强调事物的整体性;二是凸显说话人随意的口语色彩。“个”作为典型的个体量词,具有一定的计量作用,但在花门方言“V起(个)N”中“个”并不表具体数目的计量,而是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因此,结构中的“个”可以省略,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如:(7)其空起(个)手来吃酒哩,吗个倒冒带。(他空着手来喝酒了,什么

也没带。)

(8)你俚爷[dze33]起(个)牙子,红得你死。(你父亲咬着牙齿,很恨你。)

以上例句中的“个”主要表示事物的无定性,强调整体性。

普通话具有十分丰富的量词,除通用个体量词“个”以外,不同名词搭配的量词各异。这一点,花门方言与普通话的特征保持一致。基于此,“V起(个)N”结构中的“个”也可换成与名词N相搭配的特殊量词。如“红起块面、饿起隻肚子、[oN13]起双眼珠、披起头头发、穿起身西装”等,分别使用了量词“块、隻、双、头、身”,换用之后,描述对象的特征愈加鲜活。

“个”的口语色彩是约定俗成的。为了凸显随意性,花门人在使用时常倾向于采用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对举实现。如:

(9)其隻流子一样,日日汲起个鼻头,糊起个眼屎,拖起个[lio55]板在外头到处转。(他像个二流子一样,每天汲着鼻涕、糊着眼屎、拖着拖鞋在外边四处晃悠。)“汲起个鼻头,糊起个眼屎,拖起个[lio55]板”,结构的对举,活生生勾勒出了一个生活随意、性格慵懒、不加修饰、邋遢肮脏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说话人轻蔑乃至厌恶的感情色彩。

(三)表目的实现义的“起3”及表可能义的“起4”1.表目的实现义的“起3”

(10)咯隻牌我要起!(这张牌我要!)

(1 1 )买起,反正一年子还只买滴几隻新衣裳。

(买,反正一年时间才只买了几件新衣服。)

“V起”结构中的“起”表示动作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其看作是花门方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