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控制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原料与产品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0a2bb7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f.png)
(二)原料采购 与验收
定期检验原料的卫生指标
每3个月应当至少抽取5种原料,对 其主要卫生指标进行自检或委托有 资质的机构检测;委托检测的,应 当索取并保存受委托检测机构的计 量认证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三)原料 仓储管理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一三.特殊原料
○ 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维生素、微生物添 加剂、酶制剂等应当对温度进行监控并 记录。
○ 注意标签上的贮存要求 ○ 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亚硒酸钠等饲料添
加剂,应当有独立的贮存间。贮存间应 当设立清晰的警示标识,采用双人双锁 管理。 ○ 药物饲料添加剂应当有独立的贮存间, 防止与其他饲料添加剂交叉污染。 ○ 注意标签上的贮存要求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 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 依法组织生产。
一、原料采购与管理
概念
原料: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 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 料、浓缩饲料等。
供应商:包括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产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
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 每 类 至 少 选 择
料 和 复 合 预 混 合
合 饲 料 、 微 量 元
料 、 精 料 补 充 料 、
其 生 产 的 配 合 饲
式 检 验
产 品 检 验
(六)产品检验
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型式检验的异同 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必须在企业的实验室由企业的检验人员进行,而型式检验可以由企
业检验,也可以委托检验,更可以两者结合。 如果出厂检验的指标满足了定期检验规定的主成份指标,可以不再进行定期检验。 如果出厂检验的指标,既满足了定期检验规定的主成份指标,又满足了型式检验的全部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3bd3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研究需要使用实验动物,而饲料卫生标准是确保实验动物健康和实验结果可靠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料卫生标准以及其配合措施:
1. 饲料成分:饲料应包含适当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根据实验动物的需求,确定合适的饲料成分比例。
2. 饲料清洁度:饲料应经过适当的处理和清洁,以确保其中不含有致病菌、寄生虫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3. 饲料安全性:饲料应经过有效的灭菌处理,以杀灭其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同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实验动物过敏或不良反应的物质。
4. 饲料质量控制:饲料的质量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包括原材料选择、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等,以确保饲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饲料存储条件:饲料在使用前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可能引起腐败的因素,如高温、湿度和阳光等。
为了配合饲料卫生标准,实验室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测饲料:实验室应定期对供应的饲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如微生物检测、污染物检测等。
2. 清洁饲料容器:实验动物的饲料容器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
3. 定期观察实验动物:实验人员应定期观察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如食欲、体重、皮肤状况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调整饲料。
4. 合理饲养管理: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整洁、无异味,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增加实验动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总之,配合饲料卫生标准,实验室可以确保使用健康、安全的饲料,保障实验动物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完整版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704e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2.png)
混合均匀度可以通过检测饲料颗粒 大小和颜色均匀性来评估
制粒工艺参数优化
温度控制:确保制粒过程中的温度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 湿度控制:保持制粒过程中的湿度适宜,避免过湿或过干 压力控制:调整制粒过程中的压力,确保颗粒成型良好 速度控制:调整制粒过程中的速度,保证颗粒均匀、稳定
冷却与筛分设备选择
冷却设备:选择冷却效果好、能耗低的设备,如冷却塔、冷却器等 筛分设备:选择筛分精度高、效率高的设备,如振动筛、滚筒筛等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规模、工艺要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设备
配料计量精度的控制方法: 采用高精度的计量设备,定
期校准和维护
配料计量精度的控制效果: 提高饲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降低生产成本
混合搅拌均匀度控制
混合均匀度是配合饲料加工工艺的 关键指标
混合均匀度可以通过调整混合时间 和转速来控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混合均匀度直接影响饲料的营养价 值和动物生长性能
原料准备
原料选择:根据饲料配方选择 合适的原料
原料采购:从可靠的供应商处 采购原料
原料储存:将原料储存在适宜 的环境中,防止变质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清洗、 粉碎、筛选等预处理,以提高 饲料品质
配料计量
原料选择:根据配方选择合适的原料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清洗、粉碎等预处理 配料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 配料称量:使用电子秤等设备进行精确称量 配料储存:将混合好的原料储存在合适的环境中,防止变质 配料输送:将混合好的原料输送到下一道工序
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先进的生产工 艺,降低能耗
节能技术应用:采用节能技术和设 备,降低能耗
肉鸭配合饲料产品标准
![肉鸭配合饲料产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21ff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3.png)
肉鸭配合饲料产品标准摘要:一、肉鸭配合饲料的定义与作用二、肉鸭配合饲料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1.饲料分类2.饲料原料3.饲料添加剂4.饲料生产工艺5.饲料质量指标6.饲料安全与卫生三、如何选择合适的肉鸭配合饲料四、肉鸭配合饲料的使用与注意事项五、肉鸭配合饲料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正文:一、肉鸭配合饲料的定义与作用肉鸭配合饲料,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针对肉鸭养殖所需的饲料产品。
它是由多种饲料原料、饲料添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而成的,目的是为肉鸭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以保证肉鸭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
二、肉鸭配合饲料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1.饲料分类根据肉鸭的不同生长阶段,饲料可分为幼鸭饲料、生长鸭饲料、育肥鸭饲料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饲料的营养成分和用途进行分类,如高能量饲料、高蛋白饲料等。
2.饲料原料肉鸭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包括玉米、豆粕、鱼粉、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
各种原料的比例搭配要合理,以满足肉鸭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3.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肉鸭生长、预防疾病等目的而添加的。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抗生素、抗氧化剂、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等。
4.饲料生产工艺饲料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混合、制粒、烘干、包装等环节。
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饲料的卫生、安全、保质期等指标。
5.饲料质量指标饲料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营养成分含量、饲料添加剂含量、重金属含量、有害微生物含量等。
这些指标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6.饲料安全与卫生饲料安全与卫生是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饲料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农药、重金属、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含量,确保饲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肉鸭配合饲料选择合适的肉鸭配合饲料应考虑以下几点:1.根据肉鸭的品种、生长阶段、饲养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饲料类型。
2.关注饲料的营养成分,确保满足肉鸭的生长需求。
3.了解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肉鸭中毒。
4.考虑饲料的性价比,合理控制养殖成本。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制度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c4120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0.png)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工人做好本职岗位的安全工作,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2、要树枝本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3、加强设备维修,经常保持作业场所整洁,搞好文明生产;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操作工具;4、要根据工艺要求精心操作,各种生产记录要正确,清楚、可靠;正确分析、判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设备检查,严禁带病运转,电工每天上班要对现场用电进行检查;6、有权拒违章作业的命令;7、车间要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善;产品标签管理制度1、产品标签内容必须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标签有关规定,标签上的内容要与实物一致,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内容、样式、文字一致;2、标签的设计必须经过技术部门批准,预留底稿后方可交印刷厂印刷采购;3、标签购进时必须查看所购标签与公司预留底稿一致,是否有破损、模糊等问题,大小、内容、形状、颜色是否是符合公司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标签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做退回处理,必须请示主管领导后销毁;4、标签入库必须专柜、专人保管,并详细做好记录;5、标签使用时,管理员必须生产、技术部的生产指令,对标签实施定量发放,对每天剩余的标签必须如数退回,并严格做好记录;6、公司必须每半年对标签内容进行一次技术审计,保证标签合格;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一、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二、适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各岗位职责: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验证和评审;仓储部负责对不合格玉米、小麦、麸皮、高粱的识别和控制;仓储部负责库内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存放;采购部负责不合格原料的处置;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置;相关部门参与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四、不合格品制度工作程序1、不合格品的识别:各相关部门依据饲料原料采购标准、企业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2、不合格品的判定与标识:1化验室根据原料、成品理化检验或验证结果,判定不合格品,填写检验报告;2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根据自检结果,判定不合格品,填写半成品自检记录和成品自检记录,并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存放;3仓储部门对玉米、小麦、高粱、麸皮进行判定合格与否,并直接处置;4不合格品所在部门或工序人员,要及时做好标识、贮存、隔离工作;3、不合格品的评审:1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并在检验报告或半成品自检记录或成品自检记录重注明评审意见;2当出现量大不合格如产品数量比较多,设计金额比较大时,技术部负责组织采购部、生产部、仓储部及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不合格品的处置:1不合格原料的处置方法:a让步接收限于水分超标的不合格品,经技术部经理批准,入库后再采取晾晒的方法,消除其不合格,并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此类不合格品采购部门采取扣除供方相应货款的方式进行处置;b拒收主要含量指标不合格,由采购部在规定期限内负责退货或售出;2不合格半成品的处置方法:a返工,由生产车间具体实施;b降级使用,如作为添加剂使用,由生产车间实施;c报废,由仓储部具体实施;3不合格陈品的处置方法:a返工,由生产车间具体实施;b放行适用于轻微不合格的成品,由技术部经理批准,但凡是在适用场合下如合同规定时必须由顾客批准;c降级使用,如作为添加剂使用,由生产车间实施;d报废,由仓储部具体实施;4经返工的不合格品,按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要求;5、在成品交付甚至使用开始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公司应根据不合格对顾客造成的影响包括损失或潜在的影响程度采取适当措施解决问题,如退货、换货甚至赔偿等;6、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由公司管理层按照相关规定进行;7、各相关部门保存不合格品控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并进行统计报技术部,技术部进行统计、整理;产品仓储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仓库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在存储期间的数量和质量,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原料和产品仓储管理;一、库区的规划和划分;根据实际需要,整个库区分为原料库和成品库;原料库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分区按垛存放,成品库根据产品的品种和生产车间分库分区存放;二、物资的出库和入库;1、入库:1玉米:首先由玉米初检员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按照指定的仓位,在“复检员”的现场检验下卸车入仓,净重数量即为入库数量,并分仓记账贮存;2原料:原料到厂后先有化验室取样检验,合格后过磅计量,保管员根据对方送货单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按照原料的不同种类安排库位和垛位,并组织卸车进行标识;仓库保管员在卸车过程中随时进行感官检验,根据过磅单和合格的检验报告开具入库单同时登记入账;3成品:成品保管员根据经品管员检验后的成品实际生产量分品种每班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入账;2、出库:1玉米:生产结束后,根据当班的实际领用量开具出库单,做为玉米出库记账的依据;2原料:生产车间根据当班生产计划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理论使用量,并据此到仓库领取原料;生产结束后,原料保管员根据实际领用量开具领料单,做为原料出库记账的依据,同时及时填写垛卡;3成品:成品保管员凭财务部开具的成品销售单按照品种组织装车出库,每日成品保管员对当日的成品销售单和成品销售记录汇总核对后分品种登记、上账,成品销售单为成品出库的唯一依据;三、物资的码放和标识;1、码放:原料和成品的码放均使用托盘,根据原料、成品的不同品种分区按垛码放,不同垛位之间、垛位与墙壁之间、垛位与库顶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码垛高度最多不得超过三盘,同一品种原料或成品单盘码放包数一经确定后不准随意变更;待检产品、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要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2、标识:每垛原料或成品均要悬挂垛位标示卡,标明名称、等级、供应商、出入库的时间和数量、包数、质量制定、结存数量及领用人等信息;四、库存量控制和盘点;为保证正常生产需要,尽可能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量,仓储部根据采购部制定的原料最低库存量表,当某一原料达到最低库存量时督促采购部及时采购;同时采购部应根据库存原料日报表及时组织采购;库存物资要建立台账,保管员每日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及时记账,月底会同财务人员进行月终总盘点,做到账务清楚、帐物相符;五、库存原料的巡检监控仓库保管员应根据原料质量监控制度的要求每日对库存原料质量进行巡检监控、并及时填写库存原料检查监控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同时化验室应按规定频次和项目对库存原料进行抽样化验监控;六、仓库的环境要求和安全措施;1、仓库门窗要完好,库顶不漏雨,墙皮不脱落,地面应硬化无破损,防湿、防潮并保持通风;2、库房的安全措施要到位,防火、防盗;根据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备,定位放置、明确标示,时刻保持通道畅通;七、保管员换任保管员换任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原保管员对经管的账目签字,新换任的保管员在部门责任人和财务部门的见证下办理交换手续;产品召回制度一、制定产品召回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不符合公司标准要求的产品可能危害公众健康、违反政府法令、不符合公司规定的维持一个有效的可回收体系;二、产品召回制度涉及对象:经理、生产主管、质检、办公室客户服务主管、仓储主管、原料接收员、销售部人员和其他被指定的代理人;三、产品召回的定义:产品召回是指从市场上撤离有如下情况的产品:被污染的、标签错误的,或是违反了政府法令法规的产品;四、操作程序:1、质检部、企业市场经理、销售部对反馈进行评估,从而来决定它是否与质量或健康有关;2、危害健康的要立即提出并采取行动;有质量问题的由质检部与销售部沟通后处理必要时联系技术部门并报总经理及政府主管部门;3、采取召回行动前,召集召回小组会议,通报情报,采取召回行动:1会议召集、情况通报由协调员负责;企业经理负责原料使用情况,生产情况,受影响产品出库情况的调查;2客户服务经理根据生产部提供的情报打印可能的客户名单;3产品联络员/客户服务经理负责客户确认并通知已确认的客户进行产品召回;产品联络员同时负责技术服务咨询工作;4召回饲料的处理必须按照饲料管理部门的规定处理;5如果技术评估确认威胁到公共健康,应通知主管机构饲料办等;防止交叉污染和外来污染制度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交叉污染和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对有可能产生外来污染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1、为防止不同品种饲料之间的混料或交叉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将原料库设为饲料添加剂区域、大宗原料区域、药物饲料添加剂区域、矿物质原料区域,在各个区域内合理安排原料垛位,各原料品种垛位要间隔一定距离不小于30cm每个原料垛位要以垛位卡标识清楚;2、生产过程中使用同一生产含药物饲料添加剂和不含药物添加剂‘无药物在先,有药物在后’,‘低浓度在先,高浓度在后’的生产顺序;3、成品保管在入库时,根据成品料的类型将成品库划分区域,标识清楚,成品库原料库分开布局;4、为防止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被外来物污染,影响公司产品的安全卫生,采购原料时运输车辆不得存在沙石、铁屑、秸秆、农药、害虫、化肥、霉变物料等外来掺杂物污染原料,卸车时,控制霉变、杂质、生芽、生虫等外来掺杂物;5、生产过程中要保持生产现场良好的清洁状态,及时清扫杂物,不得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6、车间、仓库有防鼠、防鸟措施,及时清理杂物防止害虫滋生;7、当发现或怀疑物料受到交叉污染或异物污染时,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质监员,分析原因,做出处理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一、供应商:本制度规定的供应商泛指可以向公司提供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经销商和原料生产企业;二、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1、职责:原料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与再评价,并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评价、与再评价;品管部负责配合采购部对供应进行选择、评价、再评价工作;2、总经理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最后审批;3、选择与评价的原则与程序1采购部按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根据关键原料的一致性、符合性和有效原则,收集符合供货条件的供应商信息、资质等资料,并对所收集的供应商信息、资料进行初步筛选;2采购部在品管部的配合下对经过初步筛选的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及诚信度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考核、评估后确定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并填写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记录表;3将经过筛选的合格供应商报总经理审核,将通过总经理审批的合格供应商录入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名录之中,归入档案,妥善保存;4采购部应负责对合格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价、随时评价、每年再评价;5在符合性的基础上,对同类的饲料原料产品,应尽量多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再根据价格原则从中选择最佳供应商;三、对供应商的评价频次1、定期评价:公司每半年对合格供应商要进行定期评价;2、随时评价:对新人选供应商或已经入选但供应的原料质量不够稳定、或信誉、能力一般的供应商应该随时进行评价;3、年度再评价:公司每年年底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再评价,对供应能力、质量信誉较差的供应商坚决剔除;四、供应评价原则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资质、诚信、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等;对影响程度不同的采购产品可采取不同的评价准则;公司在评价供应商时应全面考虑以下因素:1、供应商的产品中质量、价格、后续服务、历史业绩等;2、供应商的诚信度、保障能力;3、来自外部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主管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4、满足规范要求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产品检验报告等;5、若涉及采购产品中有强制性认证的,还应有认证的证书和质量证明等;五、供应商评价再评价标准1、采购部对合格供应商应随时和定期进行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再评价,及时填写供应商评价再评价刻录;评价时按百分制,资质评分占30分,质量评分占30分,保障能力占10分,其他如价格、售后服务等占30分;评定标准为:一年中平均质量合格率达到98%以上的给予满分,每降一个百分点扣5分,但质量评分不能低于35分;交货期都准时交货的给满分,经常送货不及时的,给5分以下;价格在同行业、同质量中相对比较低的,给35分以上;总评分不能低于80分,若低于80分或质量评分低于35分,应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如因特殊情况留用,应报总经理批准,但应加强对其的检验或验证工作;2、对第一次供应原辅材料的供应商,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A新供应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少批量原料;B交生产车间试用,并填写供应商评定记录表中相关栏目,反馈给采购部;C小批量进货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小批量试用合格的,必要时再经试用,均合格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3、供应商的日常管理采购部应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跟踪,及时与质检部进行沟通;供应商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供应部应及时向供应商发出限期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如两次发出“通知单“但质量仍没有明显改进的,应取消其供货资格;采购部时常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当供应商的产品变化会影响获证产品一致性时,供应部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该变化符合认证规定的要求;记录管理制度为了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1、设立原始记录从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相应的原始记录;2、生产部的原始记录大致分为:生产、技术、设备、能源、计量、质量、安全、按专业归口管理;3、原始记录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记录,记录要全面、及时、准确、清晰,不得任意涂改或撕毁,保持原始记录完整无缺;4、统计人员应加强对原始记录的管理,负责按月收集,分门别类,逐月装订成册,以备查用;5、所有原始记录和因工作需要印刷表格、原始记录、台账、卡片等,应提供表式,审核后方可印刷;6、统计负责记录的立卷归档工作,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完成上季度的立卷归档任务;7、凡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完整齐全,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进行科学的分类、编目、登记和必需的加工整理;8、记录的查借阅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不得擅自抽拆、涂改、勾划、污损记录;9、借出使用的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带入公共场所;10、不得向无关人员谈论记录内容;11、记录必须排列整齐,编号准确;并做好防霉、防虫、防火、防盗等工作;确保记录齐全;12、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楚,各相关栏目签字不允许空白;13、原始记录由统计统一管理,各生产岗位负责记录;即原始记录的制订、颁发、整顿等工作,由生产部组织协调;14、各科室、车间应经常检查原始记录工作,督促各岗位记录员或职工准确、及时、全面、清楚地填写好各种原始记录;15、各种原始记录,必须要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对过时的记录,如认为没有保存价值,应呈请主管科室或主管领导批准,方可销毁;检验管理制度为保证原料合格进厂、半成品合格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成品合格出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品管部负责化验工作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品管员需有相关工作经验或经过培训上岗,饲料检验化验人员需取得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品管员负责对到货原料、生产的成品及时取样送化验中心,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检测仪器,检验过程所用药品试剂按试验要求配置并标识;3、每周从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抽取5个批次的产品自行检验;4、化验员依据化验结果编制、审核检验报告,品管部经理批准;签写检验报告单处理意见前,要审核分析数据确认无误后,在填写意见,发放给各相关部门,对不合格数据,要慎重处理,化验员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检验报告的质量负责;5、建立分析天平、高温炉、干燥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酶标仪、原子荧光光度仪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档案;客户投诉处理制度一、制定客户投诉处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及时并准确把客户的投诉反馈到公司,通过一些列的调查及时处理好客户的投诉;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涉及人员:销售员包括各级销售经理、销售助理、销售部助理、质检人员、总经理,电话接听员、办公室等全部公司员工;三、客户投诉处理制度程序:1公司任何员工接到客户投诉,在做热情解答的前提下,立刻转告客服部;2办公室接到投诉后,请详细记录投诉事项,并做出初步解释;然后正式启动客户投诉处理程序;3办公室根据投诉类型进行分类,非质量的投诉由客服部负责协调公司相关部门处理;4质量相关的投诉转质检部,由质检部负责处理;5所有投诉处理结果由办公室负责汇总,并跟踪投诉处理效果;6办公室每周通报客户投诉情况;7办公室每月汇总一次客户投诉,并通告各部门;产品留样观察制度一、化验室设原料产品留样室,由专人负责,留样室要求阴凉、干燥、通风、防鼠、防虫;二、范围:企业生产所购入的原料、添加剂、生产的成品料,大宗原料及成评料留样须够200g,添加剂留样须够50g;三、留样要做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样品名称、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采样数量、采样日期、采样人、实施观察日期、观察项目、异常及处理情况、观察人、样品处理或销毁时间、处理人等内容;四、留样产品应妥善保管,符合储存条件,防止生虫、霉变;五、留样观察内容: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物理变化,有无结块、霉变、生虫,有无产生异味,并留下记录;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报告品管部经理处理,并对仍有对应的库存产品进行追查取样检查,已经变质的产品无保留必须要经质检部经理批准,则予以销毁;六、留样期限:大宗原料一般为两个月,添加剂为五个月,成品料为保质期后两个月;留样记录要保存两年;七、在留样保存期内,任何人不经批准不得动用样品,经批准后可取出,使用完即放回原处;八、过期样品,如未发生质变的统一收集回到生产,如已经变质则由质检经理批准后销毁;配方管理制度一、制定配方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受控程序管理下发布饲料生产配方,确保所使用的配方为有效配方,并保证配方信息不外漏;二、配方管理制度责任人:质检部负责人、生产主管、总控室操作人员、小料及手投料配制操作人员;三、配方管理制度程序1原料进入公司进行抽样分析后,由质检部负责人对分析结果作出整理,制定原料指标中现存各种原料的营养指标表;2将原料、采购部价格报告以及其他相应报表以电子邮件传递给配方人员;3配方系统原料分析数据的更改是建立在对当前批次或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原料的利用上,原料分析数据更新,原则上配方也必须进行回顾,必要时进行更新;4配方的制定必须服从饲料药物添加条例和国家的其他法律法规规定;5所有配方均只能由总经理或总经理授权的配方负责人质检主管发布或更换;没有总经理或质检主管批准时,任何人不得对配方进行临时更改或替换;任何配方更改必须通过配方师完成包括在饲料中加水;6总经理或配方负责人在对配方进行确认后,由质检负责人将生产配方打印并签名后传送给生产经理,每个配方均应标注配方代码、配方号、发布日期;配方用于生产时,配方代码、配方号必须在生产报表上准确表明;主配方中的重量单位是千克kg;如工厂的配方是自动传送的,在保留过期配方时,必须要打印,并具备以上所有信息;7生产经理对配方进行回顾并签名后,传递给中心控制室进行使用;如果将完整配方进行分解如,手工添加配方,所有分解配方上同时需要由质检主管和生产主管进行回顾和签名;中控室保存完整配方,使用完毕后在配方上标注停用日期后由主管收回;8如果配方的签名授权除质检主管和生产主管外还有其他人员,工厂需要有一份配方批准和确认签名的人员清单;9当新配方投入使用时,老配方必须取走;过期配方标识详细信息后保留在过期配方文件夹重;过期配方需要在文件夹中保管12个月,第13个月时,可将过期配方转移到库存记录中再存放36个月;10如果有产品长期没有进行更换,总经理或指定人员至少每季度要正式的对配方日期和系统里运行的配方进行对比;11临时配方,委托加工产品或者客户定制配方同样执行此程序,并且使用完后立即从中心控制室取出,存在单独的文件夹中,在下次使用时,再从单独文件夹中取出;12配方组分和药物做出调整时,标签上的原料组分和药物含量也必须做相应调整,要确保标签和配方的一致;人员培训制度一、制定企业培训制度的目的是为鼓励员工参加提高其自身素质和技能的各种培训,增强员工主人翁精神,为员工提供其自身发展的平台,公司将举办各种培训并根据业务的需要和员工表现选派优秀员工参加培训机构举行的各种培训,适应岗位要求,提升公司的形象;。
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管理与评价
![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管理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83ead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c.png)
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管理与评价在渔业养殖业中,饲料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进行渔用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对于保障鱼类健康生长和提高养殖效益非常重要。
一、渔用配合饲料质量管理1.原料采购与储存:首先,选择优质的原料供应商,并对原料的质量进行评估。
对于采购到的原料,要进行验收,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对原料进行合理的储存,防止发霉、变质等问题。
2.饲料配方设计: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发育需求和养殖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配方。
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平衡,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
3.生产过程控制:对于饲料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原料的加工破碎、混合、膨化、造粒等过程中的温度、时间、湿度等参数的控制。
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避免出现可能对鱼类生长发育有害的物质。
4.质量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对饲料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
包括饲料颗粒大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及时发现饲料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改进。
5.包装和储运:将生产好的饲料进行适当的包装,防潮、防虫、防尘,以保持饲料的优质状态。
并在储运过程中,注意饲料的防潮、防晒和防损坏。
二、渔用配合饲料质量评价1.外观质量:主要从饲料的颜色、形状、臭味等方面进行评价。
正常的饲料应该颜色鲜艳,形状规则、均匀一致,并且没有明显的异味。
2.营养成分:通过检测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含量,评价饲料的营养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饲料应该满足鱼类生长发育的需要。
3.饲料效益:通过对鱼类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判断饲料对鱼类生长发育的促进效果。
优质的饲料应该能够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4.饲料安全性:检测是否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评估饲料对鱼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合格的饲料应该对鱼类无毒害作用。
5.饲料的稳定性:通过贮存试验,评价饲料在正常贮存条件下的稳定性。
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9278cac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f.png)
配合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配合饲料的加工是保证饲料产品性能和工厂经济性的关键,拥有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加工工艺,不仅省人力物力,而且能获得优良的产品。
因此监控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环节的质量,对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的控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外,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要求计量配料,保证整个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是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以下就配合饲料各个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一概述,旨在为其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1 原料清理的质量控制主原料和副料都应进行清杂除铁处理,有机物杂质不得超过50mg/kg,直径不大于10mm,磁性杂质不得超过50mg/kg,直径不大于2mm,并且为了确保安全,在投料坑上应配置条距 30 40mm的栅筛以清除杂质,在饲料原料粉碎或粉料制粒之前,还应进行去杂除铁工序。
此外,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清选设备和磁选设备的工作状况,看有无破损及堵孔等情况,定期清理各种机械设备的残留料。
2 原料粉碎的质量控制饲料的粉碎过程主要控制粉碎粒度及其均匀性,饲料颗粒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饲料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破坏饲料产品的均匀性(赵毅牢等,2005)。
每种畜禽都有一个合适的饲料粒度范围,如仔猪、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以及肉用仔鸡前期配合饲料、产蛋后备鸡(前期)配合饲料99%通过2.8mm编织筛,不得有整粒谷物,1.4mm编织筛上物不大于15%。
粉碎机的操作人员应经常注意观察粉碎机的粉碎能力和粉碎机排出的物流粒度,粉碎机粉碎能力异常(粉碎机电流过小)原因之一在于粉碎机筛网已被打漏,物料粒度过大,若发现有整粒谷物或粒度过粗现象,应及时停机检查粉碎机筛网有无漏洞或筛网错位与其侧挡板间形成漏缝。
其次,应经常检查粉碎机有无发热现象,如有发热现象,应及时排除可能发生的粉碎机堵料现象,观察粉碎机电流是否过载。
最后,应定期检查粉碎机锤片是否磨损,每班检查筛网有无漏洞、漏缝和错位等。
3 配料的质量控制3.1原料计量配料按照配合饲料生产的工艺要求,目前主要有两种计量配料方式,其一是未粉碎原料计量配料,这种方式是在原料未进行粉碎以前,按照配方要求进行计量配合,然后再对已计量配好的原料进行粉碎、混合和制粒等操作。
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a4cfa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饲料行业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生产加工环节未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用药量不合理、企业生产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饲料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对饲料行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二、整治目标:1. 提升饲料生产加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饲料品质安全;2. 严格控制饲料中添加的药品用量,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3. 更新和改造饲料企业生产设施设备,提升生产能力和效率。
三、整治内容和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2. 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要求饲料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质量管理和风险评估;3. 加强对饲料添加剂和药品的管理,严格控制用药量和品种,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4. 开展饲料生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行动,引导饲料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整治成效评估:1. 对整治行动实施后的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评估,检查其是否按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2. 对整治行动实施后的饲料添加剂和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抽查,确保用药量和品种符合规定;3. 对整治行动实施后的饲料生产设施设备改造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改造后的设备符合生产要求。
五、整治行动实施期限:本次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将于XX年XX月-XX年XX月全面启动,至XX年XX月底结束。
整治行动期间,将加大对饲料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整治措施有效实施。
六、总结:本次饲料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将对饲料行业进行有力的规范和管理,促进饲料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升饲料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饲料生产企业积极配合,共同推进整治行动的顺利实施。
七、宣传和培训:为了确保饲料专项整治行动的有效实施,需要加强相关宣传和培训工作。
将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会议讲座等形式,向饲料生产企业和从业人员宣传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和具体举措,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整治工作。
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危害饲料安全的关键控制点
![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危害饲料安全的关键控制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c9344d767f5acfa1c7cde6.png)
产企业如何 才能生 产出安全 饲料 呢? 目前 最 先 进 的 管 理 手 段 和 方 法 就 是 采
用 IA C t C P安 全 管 理 体 系 对 企 业 进 行 管理 。现 在 , 国 已有 一部 分 大 、 型 我 中 饲 料 生 产 企 业 进 行 了 [ C P认 证 , i C A 企业 通 过 H C P认 证 , 把 监 控 前 移 A C
较 复杂 , 进 口有 国 产 , 上 贸易 商 和 有 加 运输 储 存 等 环 节 ,饲 料 原 料 往 往 叮能
料 苗先 按 规 定方 法 取 样 ,进 行 水 分 及
料入库 必须按 规定的要 求进行堆 放 ,
做好 防潮 、 防霉变 、 通风等措施。 同时 ,
在储 存 过 程 中 ,由 品 管 部 门 定期 有 步 骤地 对 原 料进 行 质 量 检 查 ,发现 问题
及 时 解决 , 留质 量 隐 患 。 持先 进先 不 坚 出 , 陈出新原则 。 推
治措施 , 加强监 督 。 在生产过程 中杜绝
不 合格 产 品 的产 生 。
由 于饲 料 原 料 在 贮 藏 时 常 常受 到
微生物 污染 , 原料质量 F降 , 重影 使 严
响 了后 续 的 加 工 生 产 。 因此 , 料 企业 饲
些小型杂质成 分复杂 。是各种有 害微
生 物 滋生 的场 所 , 当原 料 中水 分 和 温 度 适 宜 其 生 长 时 ,原 料 的 营养 又 是 其 培 养 基 ,使 其 快 速 生 长 产 生 大 量 有 害
格 的方 可入 库 。 时 , 据 不 同 原 料 还 同 根
2 原料 的 清理
在 饲料 加 工 中 ,人 们 往 往重 视饲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
![实验动物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5019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8.png)
实验动物配合饲料卫生标准一、原料要求1.1 所有原料应来自安全、无污染、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1.2 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含有违禁物质。
1.3 原料应贮存在干燥、通风、无污染的仓库内,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二、营养要求2.1 配合饲料应含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2 配合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应符合实验动物的营养需求,并经过科学合理的配比。
2.3 配合饲料中不得添加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和药物。
三、卫生条件3.1 配合饲料的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法规和标准。
3.2 配合饲料的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受到污染。
3.3 配合饲料的储存仓库应保持干燥、通风、无污染,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添加剂要求4.1 配合饲料中允许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高动物的营养水平和抗病能力。
4.2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4.3 添加剂的使用量和种类应经过科学合理的验证,并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进行添加。
五、质量控制5.1 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5.2 每批产品应进行质量检验,检验项目包括营养成分、卫生指标、添加剂含量等。
5.3 配合饲料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六、使用要求6.1 使用配合饲料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更改饲喂量和饲喂方式。
6.2 使用前应对配合饲料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气味、霉变、虫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6.3 使用时应按照实验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配比,确保动物的健康生长。
七、储存要求7.1 配合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无污染的仓库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及注意事项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ee9e2f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2.png)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及注意事项饲料是决定养殖动物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需要结合国家推出的安全标准,建立完善的饲料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明确安全监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做好相关问题的针对性规避工作。
1 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必要性饲料质量与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它可决定动物制品的产量及品质,包含蛋类、肉制品以及奶制品等,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以上产品,所以饲料质量间接影响食品卫生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些地区的养殖行业频繁出现养殖场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饲料质量的问题,例如,一些养殖场为了促进动物的快速生长,选择在饲料中添加雌二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甲基睾丸酮等药物,此类药物属于激素,对动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缺少对饲料原料配比的重视,导致饲料中出现过多的污染物沉积及药物残留,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生长,还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
由此可见,依法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2 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路径2.1 饲料生产质量的安全监管措施2.1.1 制定饲料生产管理规范,加大生产现场管理力度为了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同时为管理人员提供合理依据,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排专门的负责人监督生产现场的管理工作,针对各部门及岗位的员工,要求顺利通过岗前培训后再上岗,从多个角度出发,明确生产管理规范。
(1)落实好危险操作面的防护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搭建高空投料平台,针对此类操作平台及爬梯安装护栏,保证人员电梯笼井、吊物孔等特殊位置安全防护设施的全面性;(2)加大生产现场危险品的管控力度,包含易燃易爆品、有毒化学制剂等;(3)提高对生产设备的重视,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定期维护检修高温设备、设备传动装置、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并保证消防设施安装到位,为施工人员提供专业、全面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高空作业中的安全绳、安全帽等。
2.1.2 科学明确生产条件许可,严禁生产设备混合使用在饲料的生产环节应该合理明确生产范围,避免出现超出许可范围的情况,且需保证产品类型、数量与产品标签、生产许可、库房等级等信息保持一致。
配合饲料工艺流程注意事项
![配合饲料工艺流程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c2f025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2.png)
配合饲料工艺流程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配合饲料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原料的选购、配比、粉碎、混合、制粒、冷却、打包等多个环节。
中猪配合饲料标准
![中猪配合饲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eaa3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f.png)
中猪配合饲料标准
一、饲料原料
中猪配合饲料应采用优质的玉米、豆粕、麦麸、鱼粉、骨粉等原料。
其中,玉米应具有新鲜的黄色、无发霉、无虫蛀;豆粕应色泽鲜亮、颗粒均匀、无杂质;麦麸应具有淡淡的麦香味、无发霉;鱼粉应色泽鲜黄、无异味、无虫蛀;骨粉应颜色洁白、无杂质。
二、饲料添加剂
中猪配合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添加剂,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三、饲料配方
中猪配合饲料配方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进行设计。
配比应合理,营养均衡,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同时,应考虑到原料供应和成本控制等因素,确保配方的可行性。
四、饲料营养含量
中猪配合饲料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具体营养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五、饲料卫生标准
中猪配合饲料的卫生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饲料的安全卫生。
同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卫生条件,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六、饲料加工工艺
中猪配合饲料的加工工艺应合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加工过程中
应考虑到原料的特性、温度、压力等因素,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
七、饲养管理
在中猪饲养过程中,应注重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通风、光照等条件,确保猪的生长环境良好。
同时,应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情况,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猪的健康生长。
饲料生物安全及其保障措施
![饲料生物安全及其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a72f9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5.png)
饲料生物安全及其保障措施
饲料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动物健康和生产的保障上。
饲料是动物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动物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饲料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受到污染或含有有毒物质,那么动物在食用这些饲料后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而要确保饲料的安全,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饲料生物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障措施:
首先是饲料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
饲料生产企业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和严格执行饲料生产的质量控制体系。
这包括建立饲料生产过程中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防止饲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
同时,饲料生产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成品的检测和监控,确保饲料的生物安全性。
第三是饲料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
动物养殖企业应按照科学饲养的原则,合理安排饲料配给和使用。
配合营养专家的指导,确定适宜的饲料组配方和使用方法。
同时,饲养过程中要定期检测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监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发生。
最后是政府监管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饲料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饲料行业的发展。
加强对饲料生产企业和动物养殖企业的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维护饲料生物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总之,保障饲料生物安全对于动物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饲料生产环节的安全控制、与供应链的合作、饲料使用环节的安
全管理和政府监管的作用,可以确保饲料的生物安全,并促进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饲料质量生产安全总结汇报
![饲料质量生产安全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40df0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2.png)
饲料质量生产安全总结汇报饲料质量生产安全总结汇报一、引言饲料质量生产安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动物健康。
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饲料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水平。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下面我将就这些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二、严格管理生产环境我们积极落实了饲料生产环境的管理,确保生产车间的清洁、整洁,为饲料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我们定期进行车间清洁,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了仓储管理,采取了合理的仓储布局,确保饲料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潮、变质。
三、严格选材采购饲料质量的好坏与原材料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严格审查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管理体系,在选材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企业自主标准进行选材。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原材料的验收工作,对每批次到货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科学配方生产饲料的质量与配方的科学性密不可分。
我们建立了科学的饲料配方体系,并定期进行配方优化,调整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配方进行原料的称量和混合操作,并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确保饲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五、强化质量控制我们积极推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确保饲料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
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
同时,加强了质量监测力度,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饲料中的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饲料的质控合格。
六、加强员工培训员工是饲料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我们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同时,建立了员工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参与饲料质量和生产安全的管理工作。
七、加强沟通合作饲料质量和生产安全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的合作。
配合饲料相关标准
![配合饲料相关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6387a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4.png)
配合饲料相关标准一、饲料原料标准饲料原料是指用于生产配合饲料的原始材料,如玉米、大豆、麦类、鱼粉等。
这些原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如无毒无害、无污染、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等。
饲料原料标准规定了各种原料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抽样规则等,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饲料添加剂标准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少量物质,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防治疾病等。
饲料添加剂种类繁多,每种添加剂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用量限制。
饲料添加剂标准规定了各种添加剂的质量要求、检测方法、抽样规则等,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配合饲料卫生标准配合饲料卫生标准是指对配合饲料中各种有害物质的规定和限制。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细菌、霉菌等。
配合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指标、检测方法、抽样规则等,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配合饲料营养标准配合饲料营养标准是指对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规定和要求。
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配合饲料营养标准规定了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检测方法、抽样规则等,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动物健康。
五、配合饲料标签标准配合饲料标签是指在饲料产品包装上标明的信息,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
配合饲料标签标准规定了标签上应标明的信息、字体大小、颜色等,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饲料产品。
六、配合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配合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是指对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范规定了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检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七、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饲料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对饲料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该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
![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3173ac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7.png)
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
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种类之一,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要肉类食品。
而猪的饲养管理中,饲料的配合与营养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我国制定了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以规范猪饲料的配方和营养成分,保证猪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首先,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明确了猪饲料的配方原则。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用途,猪的饲料配方会有所不同。
标准规定了猪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以及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确保了猪饲料的全面营养和科学配比。
这有利于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同时减少饲料的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其次,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明确了猪饲料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猪饲料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保证无害物质的含量和微生物的安全。
标准规定了猪饲料的质量指标和检测方法,对原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等都有详细规定,以确保猪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还明确了猪饲料的使用方法和管理要求。
标准规定了猪饲料的喂养量、喂养频次和喂养方式等,以及饲料的保存和使用期限等管理要求。
这有利于规范猪饲料的使用,保证猪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有利于预防疾病和减少环境污染。
总的来说,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猪的生产和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规范了猪饲料的配方和营养成分,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还保证了猪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有利于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因此,养殖户和饲料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和使用猪饲料,确保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6fb89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2.png)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相关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饲料质量安全管理,保障动物性食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1.3 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1.4 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1.5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原料采购与管理2.1 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以下简称原料)的采购管理。
2.2 企业应当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2.3 企业应当在原料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信誉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供应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2.4 企业应当在原料入库前进行验收,并对原料的质量、数量、规格等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符合合同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2.5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原料质量追溯体系,记录原料的来源、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原料的可追溯性。
2.6 企业应当对原料进行定期质量检测,确保原料的质量安全。
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当立即停止使用该原料,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三、生产过程控制3.1 企业应当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一致。
3.2 企业应当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3.3 企业应当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原料的使用、生产工艺参数、产品检验结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饲料企业的HACCP管理 体系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缩写HACCP)是食品行 业安全卫生标准。
一、HACCP国内外应用的现状 二、HACCP的基本原理 (一)识别和进行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的评估 (二)识别并确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
点 (三)为每一个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关键限
制 (四)建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要求,监控每一
个关键控制点
(五)建立当发生关键限制偏离是可采取的 纠纷措施
(六)建立有效档案记录保存体系
(七)建立验证程序,使HACCP系统正常 运转
三、HACCP在饲料安全中的作用
2.质量方针 3.质量管理
4.质量保证定
9.检验
10.规范
三、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应用范围
(二)ISO9000族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三)ISO9000族标准fe主要内容
四、饲料工业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
第二节 饲料生产质量控制
一、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 (一)原料的采购管理 (二)原料入库管理 (三)饲料仓储管理 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原料清理的质量控制 主料和副料都应进行清杂除铁处理。 (二)原料粉碎的质量控制 粉料过程主要控制粉碎粒度及均匀性。
(三)配料的质量控制 配料的准确与否,对饲料质量关系重大,操作人员 必须很强的责任心,严格按配方执行。 (四)混合的质量控制 饲料的混合质量控制与混合过程的操作密切相关。 (五)产品成形的质量控制 成形饲料生产率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除与成形设 备性能有关外,很大程度取决于成形性能和调质工 艺。 (六)包装质量管理
4.粗脂肪
5.粗纤维
6.粗灰分
7.钙
8.总磷
9.水溶性氯化物
10.混合均匀度
11.成品的粒度
(二)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测定 1.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3.维生素含量的测定 (三)饲料原料和成品安全指标的检验 1.天然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异硫氰酸酯、游离棉酚、亚 硝酸盐、恶唑烷硫酮) 2.霉菌与霉菌总数的检验 3.病原菌的检验 4.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砷、铅、汞、氟、镉、 六六六、滴滴涕) 四、饲料原料和成品质量判定
第九章 配合饲料质量和安全 控制
第一节 饲料原料和成品的检验
一、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感官鉴定 通过感官鉴定产品的形状、色泽、质地、气味、味道、水分
含量是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常用方法。 (二)定性检验 通过点滴试验和快速检验来定性检查饲料原料和成品中是否
含有某些违禁药物、是否有配方中没有的成分、是否漏加某 种原料。 (三)定量检验 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对饲料原料和成 品中某种成分进行定量检验,测定其含量,与设计含量进行 比较,从判断饲料原料和成品合格与否。 (四)生物实验 饲料原料和成品的质量及安全性的最终评价判断依据是动物 的饲喂效果和畜产品的食用安全。饲养试验或生物安全实验
第三节 饲料安全及其保障体系
概念
饲料安全
广义 指饲料通过动物进入食物链后对食物
链中每个成员的生命活动及其环境质 量无不良影响
狭义 指只涉及动物和人的健康无不良 影响。
一、饲料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 素及其危害
(一)疯牛病的传播 (二)抗生素的残留和耐药性传递 (三)激素生长促进剂的残留 (四)重金属元素及砷的污染和中毒 (五)环境化学污染 (六)微生物及其产物的污染 (七)转基因饲料的安全问题
二、确保饲料安全的措施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管理 (二)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三)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四)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五)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第四节 饲料企业ISO9000质量 认证体系
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和发展
二、相关术语的简介
1.质量
二、饲料原料和成品检验的步骤
(一)饲料原料和成品的采样 1.采样的重要性和原则:单一样本、商业样本、备用样本、
化验样本 2.采样的方法
散装产品、袋装产品、仓储产品、成品出料口 (二)饲料原料和成品的制样 (三)样品的分析
三、主要指标的检验
(一)饲料原料和成品常规指标的检验
1.感官指标
2.水分
3.粗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