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
3液压缸解读

液压缸液压缸(又称油缸)是液压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执行元件,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用于实现机构的直线往复运动,也可以实现摆动,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应用广泛。
3.1 液压缸的类型及特点液压缸可按运动方式、作用方式、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其常见种类如下。
3.1.1活塞式液压缸活塞式液压缸可分为双杆式和单杆式两种结构形式,其安装又有缸筒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方式。
3.1.1.1双杆活塞液压缸双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两端都带有活塞杆,分为缸体固定和活塞杆固定两种安装形式,如图3.1所示。
图3.1 双活塞杆液压缸安装方式简图因为双活塞杆液压缸的两活塞杆直径相等,所以当输入流量和油液压力不变时,其往返运动速度和推力相等。
则缸的运动速度V 和推力F 分别为:)(422d D q A q v v -==πη (3.1)m p p d D F ηπ))((42122--= (3.2)式中: 1p 、2p --分别为缸的进、回油压力;v η、m η--分别为缸的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D 、d--分别为活塞直径和活塞杆直径;q--输入流量;A--活塞有效工作面积。
这种液压缸常用于要求往返运动速度相同的场合。
3.1.1.2单活塞杆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的活塞仅一端带有活塞杆,活塞双向运动可以获得不同的速度和输出力,其简图及油路连接方式如图3.2所示。
(1)当无杆腔进油时[图3.2(a )],活塞的运动速度1v 和推力1F 分别为v v D q A q v ηπη2114== (3.3)m m p d D p D A p A p F ηπη])([4)(2221222111--=-= (3.4)(2)当有杆腔进油时[图3.2(b)],活塞的运动速度2v 和推力2F 分别为v v d D q A q v ηπη)(42222-==(3.5)m m p D p d D A p A p F ηπη])[(4)(2212211222--=-= (3.6)式中符号意义同式(3.1)、式(3.2)。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8缸体上的散热面组成,约占总散热面的90%~95%,其余表面散出的热量不大于10%~15%,因此,在确定发动机散热表面积时,只考虑气缸盖和气缸体的散热表面积,而不考虑其他部分的散热表面积。
可以用比散热表面积评价散热表面积是否足够。
对于摩托车发动机单位功率散热表面积为250~700cm2/kw,升排量散热表面积为3000~8000cm2/L。
由于气缸盖散出的热量比较多,因此散热片的温度较高,为使整个气缸盖的温度均匀分布并获得最低平均温度,通常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盖散热面积为总散热面积的60%~65%,而气缸体的散热面积为35%~40%。
但是,由于在气缸盖上布置较多的散热片有困难,因此,一般气缸盖上散热片的高度设计得较高,为40~60mm。
8.1.3 气缸盖散热片的布置气缸盖上散热片采用横向布置方式,散热片在进排气道壁、火花塞的位置成水平布置,散热片与气缸盖上其他散热片肋条相连,使热量能在散热片上合理分配,而且也可以对冷却空气有导向作用,减小气道阻力。
8.1.4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的措施气缸盖的变形会加速气门座剧烈磨损、气门导管咬死、气缸密封性以及摇臂室与气缸盖结合面密封性破坏。
因此,除要求气缸盖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外,还得有足够的刚度。
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可采用下列措施:1)防止热变形。
为防止热变形和出现裂纹,使其温度均匀,在设计时两气门之间的宽度不宜太小,应在大于5mm,约为气缸直径的5%~12%。
2)造当地增加气缸盖底面的厚度。
适当地增加气缸盖底面的厚度既可增加刚度,又可增大气缸盖底面热流截面积,使螺栓的固紧力可以经摇臂轴、摇臂座传到气缸盖底面,而固定火花塞用的螺栓孔壁也应与气缸盖底面相连,以免气缸盖底面变形。
3)气缸盖要有足够的刚度。
在螺栓作用下,气缸盖底部的压力分布要均匀,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间的密封。
4)在铸造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使摇臂室、摇臂座、气门间纵向散热片、螺栓孔壁、火花塞座、进排气管壁和气缸盖底面铸成一体,形成刚度好的箱形结构。
发动机缸体缸盖(一)2024

发动机缸体缸盖(一)引言概述:发动机缸体缸盖是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具有保护发动机内部部件、辅助散热、密封等功能。
本文将针对发动机缸体缸盖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正文:一、发动机缸体缸盖的作用1. 保护发动机内部部件:发动机缸体缸盖能够起到对发动机内部零件的保护作用,如气门、汽缸、曲轴等,避免外界碰撞或污染的影响。
2. 辅助散热:通过发动机缸体缸盖的散热孔,能够有效地协助散热系统进行散热,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温度。
3. 提供压力容器:发动机缸体缸盖能够形成气体封闭的腔体,使内部气体能够按照一定的压力进行工作,提供动力输出。
4. 降低工作噪音:发动机缸体缸盖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环境。
5. 吸收振动:发动机缸体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外壳,能够吸收并减少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降低对车辆的影响。
二、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制造材料1. 铸铁:铸铁是制造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常用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适用于一般的汽车发动机。
2. 铝合金:铝合金具有重量轻、导热性能好的特点,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整体功率和燃油经济性,适用于高性能发动机。
3.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高压力和高温环境下的发动机。
三、发动机缸体缸盖的结构1. 缸体结构: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部件之一,一般由多个缸体组成,每个缸体内部包含一个活塞和一个气门。
2. 缸盖结构:发动机缸盖位于缸体的上方,是一个类似盖子的部件,具有多个气门孔和散热孔,与缸体密封连接。
3. 渗漏检测结构:发动机缸体缸盖上通常配有渗漏检测孔,用于检测发动机内的润滑油和冷却液是否会发生泄漏。
4. 紧固件结构: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固定通常通过螺栓和垫片进行,确保缸盖与缸体紧密结合,并达到密封效果。
5. 油路和冷却系统结构:发动机缸体缸盖内配有油路和冷却系统,用于输送润滑油和冷却液,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四、发动机缸体缸盖的维护与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发动机缸体缸盖的密封情况、紧固件的松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紧固和更换。
液压油缸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液压油缸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液压油缸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机械和工业设备的液压系统中的元件,它是一种能够将压缩空气或液体转化为基于压力驱动的直线运动的装置。
在现代工业中,液压油缸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机床、冶金设备、造船、军工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此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液压油缸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液压油缸的结构液压油缸主要由缸筒、缸盖、活塞、密封圈、杆等基本部件构成。
1.缸体:缸体是液压油缸内的主体部件,通常采用无缝钢管或铸造而成,其内壁平滑。
缸体与缸盖固定在一起,并通过螺纹或卡簧连接到其他部件上。
2.缸盖:缸盖是液压油缸顶部的盖子,通常由铁或铝制成,固定在缸体的一端,用于密封和支撑活塞,并与其他部件形成紧密连接。
在缸盖上还配有进口和出口,用于液体的顺序进入和排出。
3.活塞:活塞是一个密封工作的部件,它与缸体紧密相连,并与缸体内的密封形成密封腔,防止液压油泄漏或外部杂质的进入。
活塞与杆连接,使其能够与缸体内的液体进行压力交换。
活塞杆可以分为单向杆、双向杆、中空杆等多个种类。
4.密封圈:密封圈是液压油缸中的重要部件,用于防止液体泄漏,保证油缸的密封性。
密封圈通常由丁基橡胶、氟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高温性能。
5.杆:杆是活塞的延伸部分,将活塞上的力传递给其他部件。
杆的材料通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不锈钢等材料。
二、液压油缸的工作原理液压油缸的工作公式为:F=S×P,其中F是作用在杆上的力,S是活塞面积,P是压力。
液压油缸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传输介质(一般为液体)的作用,来实现液压能量的转换,从而驱动活塞杆实现直线运动。
具体来说,当压力传输介质进入液压油缸时,液体将会推动活塞向前运动,压缩空气或液体同时驱动活塞杆,并将杆上的力传递给机械设备或其他装置。
当液体被冲出时,活塞杆将返回原位置,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在液压油缸的工作过程中,液体需要保持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以确保液压油缸的稳定工作。
在设计液压系统时,需要合理调整压力、流量和工作介质的选择,从而达到最佳的操作效果。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内燃机,也称为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和许多家用电器的核心部件。
不同于蒸汽机等外燃机,内燃机是一种热力机械,即从燃烧燃料产生热能,通过能量转换产生动力,输出机械能和热能的发动机。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内燃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内燃机的构造内燃机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不同,协同工作,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才能将燃油能转化为动力输出。
以下是内燃机的主要构造:1. 缸体及缸盖内燃机的主体部分是缸体和缸盖,彼此连接成为整体。
缸体是一个长圆柱形的筒体,里面有一个圆柱形的容积,即为缸内。
缸内的形状和大小根据不同的燃烧室形状和大小而定。
缸盖则作为缸体的顶部,封闭了缸内。
2. 活塞及活塞环活塞是内燃机中主要的运动部件,是一个圆柱体,材质通常是铝或铸铁。
活塞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为活塞销穴,可用来固定活塞销。
活塞上还有一个凸起,称为活塞头。
活塞环被固定在活塞上沿着活塞径向走向。
活塞环的作用是密封气缸,确保活塞在缸内运动时气体不会泄漏。
3. 活塞销活塞销是将活塞与活塞连杆连接在一起的部件。
它是一根圆形的轴,材质通常是钢或铬合金钢。
活塞销的工作原理是将活塞上的动力传递到连杆上,然后通过曲轴将动力传递到发动机的其他部件。
4. 连杆连杆是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的零件,它的长度和形状取决于缸距和曲轴。
通过连接活塞上的活塞销和曲轴上的曲轴销,连杆转化活塞上的往复运动成为曲轴上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内燃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是一个大型的旋转轴。
它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轴,上面有几个凸起,具有不同长度的曲柄臂。
它的作用是将来自连杆的线性力转变为旋转力,使发动机产生动力输出。
6. 气门与点火系统气门系统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组成,控制着油气混合物的进出。
点火系统包括点火线圈和火花塞,控制着燃料的燃烧。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被点燃时,发生爆炸,使空气和燃料混合物的压力快速增加。
(完整word版)气缸结构设计

4.6 气缸结构设计4.6.1 基本结构形式气缸是活塞式压缩机中组成压缩机容积的主要部分。
根据压缩机所要达到的压力、排气量、压缩机的结构方案、压缩气体的种类,制造气缸的材料以及制造厂的习惯等条件,气缸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但设计气缸主要是:(1)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工作表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2) 要有良好的冷却,工作表面应有良好的润滑状态;(3) 尽可能减小气缸内的余隙容积和气体阻力;(4) 结合部分的连接和密封要可靠;(5) 要有良好的制造工艺性能并且拆装方便;(6) 气缸直径和阀座安装孔等尺寸应符合“三化”要求。
为了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压缩机列中的所有气缸都要有较高的同心性。
为此气缸上一般都设有定位凸肩。
定位凸肩导向面应与气缸工作表面同心,而且结合平面要与中心线垂直。
由于活塞和活塞环在气缸工作表面上滑行,使气缸工作表面受到摩损,而且当活塞在止点位置时,速度等于零,靠压缩容积一侧的第一道活塞环的比压很大,有可能咬在工作面上,所以此处的磨损最大。
因此应恰当的选择活塞环和气缸工作面之间硬度和配合。
本次设计在气缸工作表面加上细微的珠光体组织,硬度达HB170以上,使活塞环的硬度比气缸工作表面的硬度高10HB~20HB 。
当工作表面粗糙度达0.1时磨损最小,但用普通的加工方法很难达到这样的粗糙度。
因此本次设计无十字头的压缩机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4即可。
气阀在气缸上的布置方式对气缸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本次设计气阀关键是通道截面要大、余隙容积要小、安装和修理要方便。
因此本次设计选用舌簧阀,为了简化气缸的结构,气阀安装在气缸盖上,气阀的中心线与气缸中心线平行布置气阀在两气缸盖上。
这时气阀与气缸连通通道引起的余隙容积较小,气流畅通。
单作用气缸的润滑点布置在靠压缩容积侧第一道活塞环扫过距离的中间位置,而且气缸一般都有指示器接管。
为了防止气体外泄,压紧螺栓的端部用封闭螺母紧固,螺母与阀盖的结合面上加热片密封。
《发动机缸体缸盖》课件

合理设计气道形状和尺寸,确保进排 气顺畅。
冷却水道设计
优化冷却水道的位置和尺寸,提高冷 却效率。
缸盖气道设计
进气道设计
根据发动机需求,设计进气道的形状和尺寸,确保足够的进气量。
排气道设计
优化排气道的形状和尺寸,降低废气残留和涡流现象。
缸盖强度与刚度分析
有限元分析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缸盖进行强 度和刚度分析,确保其满足工作要求 。
根据结构的不同,发动机缸盖可以分为整体式缸盖和分体式缸盖。整体式缸盖的 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分体式缸盖的结构较为复杂,但易于维修和更换 零件。
02
发动机缸体设计
缸体材料选择
01
02
03
铝合金
具有轻量化、耐腐蚀、导 热性好等优点,广泛用于 汽车发动机。
铸铁
具有高强度、耐磨性好、 成本较低等优点,多用于 重型机械和柴油发动机。
合理设计润滑油道的位置 和大小,以确保润滑油能 够均匀地覆盖气缸内壁, 降低摩擦和磨损。
缸体冷却系统设计
冷却水道设计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和散热需 求,设计合理的冷却水道位置和 大小,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温度。
散热器设计
根据冷却水道的流量和散热需求, 设计合理的散热器结构和尺寸,以 提高散热效率。
润滑系统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车主应定期 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并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度,以减 少缸体缸盖的磨损。
冷却系统对于防止发动机过热至关重要。车主应定期检 查冷却液的清洁度和浓度,并更换冷却液和相关部件, 以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转。
维修注意事项
在进行维修前,应先关闭发动机 并等待一段时间,以降低温度和
缸体是发动机的主要结构件之一,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内部有润滑油道和冷 却水道,外部有用于安装各种附件的螺纹孔和安装孔。
设计指南-气缸盖

编制日期:编者:版次:01 页次:- 1 - .缸盖设计指南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总成说明 (3)1 缸盖总成的功用 (3)2 适用范围 (3)3 缸盖总成爆炸图 (4)二缸盖设计 (4)1设计原则 (4)2气缸盖结构形式及特点 (5)3气缸盖的材料 (7)4气缸盖壁厚设计 (8)5气缸盖结构工艺性考虑 (9)6 缸盖重要部分设计 (10)6.1 气道设计 (10)6.1.1 设计要求 (10)6.1.2 典型气道及其优缺点 (11)6.1.3 气道布置设计 (12)6.2水套设计 (12)6.2.1 设计要求 (12)6.2.2 水套的主要设计参数 (13)6.3润滑油路的设计 (14)6.4气缸盖螺栓布置设计 (14)三、参考文献 (15)一、总成说明1 缸盖总成的功用气缸盖用来密封气缸的上面部分,它与活塞顶及气缸内壁共同组成燃烧空间。
气缸盖上还布置有进、排气道,同时为了润滑装在气缸盖上的配气机构零件,还设有润滑油道等。
在水冷式内燃机中,气缸盖上设有冷却水道,而在风冷式内燃机中,气缸盖设有散热片。
同时,在气缸盖上还装有喷油器或火花塞、进排气管和气门及其传动件等。
在采用分开式燃烧室的内燃机中,在气缸盖上还布置有燃烧室。
2 适用范围适用活塞往复式内燃机。
编制日期: 编者: 版次:01 页次:- 4 - 3 缸盖总成爆炸图图1. 缸盖总成爆炸图 二 缸盖设计1设计原则气缸盖的结构形状十分复杂,承受着气体爆发力和气缸盖螺栓的预紧力。
发动机工作时,气缸盖各部分温度很不均匀,气缸盖底面燃烧室部分(一般称为火力岸)温度很高,而冷却水套或散热片部分的温度很低,进气道和排气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气缸盖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都很大。
特别是由于高温和温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热应力的反复作用。
这些裂纹通常出现在气门座和喷油器(或火花塞)座之间,特别是进、排气门座之间的地区(一般称为鼻梁区) 很容易形成热疲劳裂纹,再加上铸造残余应力也很大,因此气缸盖的工作条件十分凸轮轴盖轴承盖螺栓 缸盖钢球 碗型塞进排气门座圈严酷。
发动机内部结构图

发动机内部结构图引言发动机是现代机动车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能量,驱动车辆行驶。
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其性能和效率,了解发动机内部结构对于维护和修理发动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常见内部结构并提供相应的结构图。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缸体是发动机的主体结构,它用于容纳活塞、气缸和气门等关键部件。
缸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
缸盖则位于缸体的顶部,密封并承载发动机的气缸盖、凸轮轴和气门等部件。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中起着压缩和传递力量作用的关键部件。
它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低的重量和较高的强度。
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一端连接活塞,另一端连接曲轴,起到连接与传递力量的作用。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通过连杆的传动将活塞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通常由钢铁或铸铁制成,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凸轮轴则用于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它通过凸轮的形状实现气门的运动。
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是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关键部件,它位于缸体上方的气门座中。
发动机通常具有进气气门和排气气门,它们由气门机构控制开启和关闭。
气门机构通常由凸轮轴、齿轮、摇臂和弹簧组成,通过凸轮的旋转推动摇臂,进而控制气门的运动。
节气门和喷油器节气门用于控制发动机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气缸的量,通过调节节气门的开度可以控制发动机的功率输出。
喷油器则用于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以完成燃烧过程。
节气门和喷油器一般通过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来实现精确的控制。
总结发动机的内部结构是复杂而精密的,各个组件协调工作以提供动力和效率。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的常见内部结构,包括缸体和缸盖、活塞和连杆、曲轴和凸轮轴、气门和气门机构、节气门和喷油器。
了解这些结构对于维护和修理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汽车缸体和缸盖加工工艺编制的要点

缸体和缸盖是汽车发动机的基础部件,也是发动机其余零部件的安装基准,是对保证发动机性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重要部件。
缸体和缸盖的生产线一直是新建发动机厂必建的两条生产线。
在编制缸体、缸盖加工工艺时,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件是确定缸体加工工艺的粗基准、过渡基准和精基准;另一件是要对缸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确定粗基准、过渡基准和精基准:粗基准是对毛坯进行粗加工的加工基准。
国内外发动机公司在设计缸体时,一般会在侧面设计过渡基准平面,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如MR479Q缸体就是在右侧面上下总共设计了4个不连续的非功能性小平面,而粗基准选择底面和缸套毛坯孔来加工过渡基准平面和精镗同侧的2个出沙孔,再以过渡基准平面和出沙孔为过渡基准来加工精基准底平面和2个定位孔。
这样设计的结果是:由于4个不连续的非功能性小平面距缸孔中心的距离不等,导致定位原件调整困难。
4个小平面在运送毛坯时经常会发生磕碰,或着是在铸造时,使缸体铸造产生塌陷,个别小平面无法铣削加工,这样就加工不出过渡基准面,从而无法定位,造成缸体毛坯报废。
而且,过渡基准平面和两个精镗的出沙孔与顶平面无严格的位置度关系,以此定位加工精基准加工底平面和2个定位孔,容易造成精基准底面与顶平面位置误差过大,个别缸体顶平面过度倾斜,加工余量不够,无法进行铣削加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上方法结果并不理想。
如果改为用缸体的本身功能面如主轴承盖结合面为粗基准粗铣顶平面,再以粗铣顶平面为过渡基准平面和缸套毛坯孔定位,加工精基准底平面和2个定位孔,这样能够实现精基准底平面与2个定位孔与顶平面更高的位置度,提高后续工序中面和孔的加工等要素的位置精度。
全面分析缸体结构,根据分析编制工艺:对跟那个题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尤其要分析缸体顶平面的平面度、缸孔与顶平面的垂直度以及缸孔本身的圆柱度这几个工艺重点,在编制缸体顶平面和缸孔的加工工艺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在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为了加工缸体不同的要素,工件输送平面是不断变化的,为了防止顶平面在输送过程中擦伤,保证顶平面的平面度,要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即缸孔衍磨加工开始前,安排精镗缸孔、精铣顶平面。
g4kr发动机技术特点

G4KR发动机是一种采用了许多先进技术的小型发动机,其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缸体缸盖设计:该发动机采用了全铝合金材质的缸体和缸盖,优化了缸内压力和温度,减小了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同时也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2.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气门的开度和关闭时间,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
3. 直喷系统:该发动机采用了高压直喷燃油系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喷油量,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同时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和震动。
4. 轻量化设计:该发动机通过采用更轻量化的材料和结构优化,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重量和成本。
5. 静音性能优化:通过采用多种静音技术,如隔音材料的使用、消音器的安装、减震元件的配置等,G4KR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和噪音,提高驾驶舒适度。
6. 智能控制技术:该发动机采用了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员操作意图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总的来说,G4KR发动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优化了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提高了驾驶舒适度和燃油经济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同时也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和环保性能。
此外,在排放控制方面,G4KR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排放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当前环保法规的要求。
同时,该发动机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可以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和驾驶环境,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驾驶体验。
液压缸设计

第一章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缸动作过程3150KN热压成型机液压系统属于中高压液压系统,涉及快慢速切换、多级调压、保压补压等多个典型的液压回路。
工作过程为电机启动滑块快速下行滑块慢速下行保压预卸滑块慢速回程滑块快速回程推拉缸推出推拉缸拉回循环结束。
按液压机床类型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28Mpa,根据快进和快退速度要求,采用单杆活塞液压缸。
液压系统设计参数〔1〕合模力;〔2〕最大液压压28Mp;〔3〕主缸行程700㎜;〔4〕主缸速度υ快=38㎜/s、υ慢=4.85㎜/s。
分析负载〔一〕外负载压制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压力,即合模力。
〔二〕惯性负载设活塞杆的总质量m=100Kg,取△(三)阻力负载活塞杆竖直方向的自重活塞杆质量m≈1000Kg,同时设活塞杆所受的径向力等于重力。
静摩擦阻力动摩擦阻力由此得出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如表****所示。
表*** 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的负载F工况负载组成负载值F工况负载组成负载值F 启动981保压3150×103加速537补压3150×103快速491快退+G10301按上表绘制负载图如图***所示。
F/N v/mm s-1537 491981 384.850 l/mm 0 l/mm-491 -981由已知速度υ快=38㎜/s、υ慢=4.85㎜/s和液压缸行程s=700mm,绘制简略速度图,如图***所示。
液压缸的计算〔一〕液压缸承受的合模力为3150KN,最大压力p1=28Mp。
鉴于整个工作过程要完成快进、快退以及慢进、慢退,因此液压缸选用单活塞杆式的。
在液压缸活塞往复运动速度有要求的情况下,活塞杆直径d根据液压缸工作压力选取。
由合模力和负载计算液压缸的面积。
将这些直径按GB/T 2348—2001以及液压缸标准圆整成就近标准值,得:由此得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二〕确定液压缸壁厚根据公式计算液压缸壁厚。
式中:δ=管壁厚 mmP=最大压力 kg/cm2D=液压缸内径 mm许用应力,[]=,n为安全系数,此处取n=5。
缸体缸盖整体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对整车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缸体和缸盖作为发动机的骨架,承担着支撑、密封、散热等重要功能。
因此,优化缸体缸盖的设计,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对于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缸体缸盖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与维修等方面,探讨缸体缸盖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缸体缸盖结构设计1. 结构优化(1)缸体设计缸体作为发动机的骨架,其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合理的结构布局,降低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重量和惯性,提高发动机性能;3)良好的散热性能,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稳定;4)易于加工和装配,降低生产成本。
(2)缸盖设计缸盖作为发动机的密封件,其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密封性能良好,防止气体泄漏,保证发动机的动力输出;2)散热性能良好,保证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稳定;3)强度和刚度足够,防止缸盖变形;4)易于加工和装配,降低生产成本。
2. 材料选择(1)缸体材料缸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铸造性能。
目前,常用的缸体材料有铸铁、铝合金和球墨铸铁等。
其中,铸铁和球墨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机械性能较差;铝合金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散热性能,但成本较高。
(2)缸盖材料缸盖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耐热性能和耐磨性能。
目前,常用的缸盖材料有铸铁、铝合金和复合材料等。
其中,铸铁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但耐热性能较差;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散热性能,但成本较高;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和耐热性能,但成本较高。
三、缸体缸盖加工工艺1. 缸体加工(1)铸造采用精密铸造技术,提高缸体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降低加工成本。
(2)机械加工1)镗孔:采用高速镗削技术,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2)磨削:采用精密磨削技术,提高缸体的平面度和圆柱度,保证发动机的密封性能;3)清洗:采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去除缸体表面的油污和杂质,提高缸体的清洁度。
一般式发动机气缸体

一般式发动机气缸体一、引言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而气缸体则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缸体是发动机内部的一个空腔,它承载着发动机的高温高压工作环境,起到封闭气缸内燃烧室的作用。
本文将从气缸体的结构、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来介绍一般式发动机气缸体的相关内容。
二、气缸体结构一般式发动机气缸体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高温高压下的工作环境。
气缸体一般由缸体本体、缸盖和水套等组成。
1. 缸体本体:缸体本体是气缸体的主体部分,它具有承载气缸内压力和温度的功能。
缸体本体通常采用铸造工艺制成,其内部形状为圆柱状,用于容纳活塞和活塞环等零件。
缸体本体上还设有多个气门座和喷油器孔等,用于安装和固定相应的零部件。
2. 缸盖:缸盖位于缸体本体的顶部,起到封闭气缸内燃烧室的作用。
缸盖通常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密封性能。
缸盖上设有气门座和火花塞孔等,用于安装和固定相应的零部件。
3. 水套:水套位于缸体本体和缸盖之间,起到冷却气缸的作用。
水套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水套内部通过冷却液来吸收和带走气缸内部产生的热量,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三、气缸体材料1. 铸铁:铸铁是一种常用的气缸体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耐磨性和热导性能。
铸铁气缸体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一般型号的发动机。
然而,铸铁气缸体的重量较大,对整车的自重和燃油消耗有一定影响。
2.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较轻的气缸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铝合金气缸体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成本较高,适用于高端型号或高性能发动机。
铝合金气缸体的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尾气排放。
四、气缸体加工工艺1. 铸造:气缸体的制造通常采用铸造工艺。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先制作好的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过程。
铸造工艺可以实现气缸体的大规模生产,但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气缸体的内部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难达到很高的要求。
单元制动缸缸体与缸盖连接结构改进

栓所 需要 的空 间 比较 大 , 这也 给 有 限 的 安装 空 间带
来 了不利 因素 。因此 , 缸 体 与缸 盖 之 2—1 2一l O
孔 的一端设 置 在第 二三 角形 凹槽 内 。矩 形槽 内设 置
有卡 箍 。月牙 形槽 内填 满油脂 。
需要进行改进。
需求 , 需 要 将 踏 面 制 动 改 为 盘 形 制 动 才 能 满 足 要 求… 。 单 元 制 动 缸作 为 盘形 制动 的关键 部 件 , 它 提 供
制 动力 , 使 闸片 压 紧 制 动 盘产 生 制 动 力 。 目前 使 用 的制 动缸 , 缸体 和缸 盖 的连接 大 多使用 螺栓 连接 , 它 通 过法 兰 面上 的 4组 螺栓连 接缸 体和 缸盖 。这 种
2 . 常 州南车铁 马科 技 实业 有 限公 司, 江 苏 常州 2 1 3 1 2 5 )
摘 要 : 通 过 对 单 元 制 动 缸 缸 体 与缸 盖 连接 结 构 设 计 方 案 改 进 , 达 到 了以 下 目的 : 减 小 了 制 动 缸 外
形尺寸 , 节省制动缸安装 空间; 连 接 简单 、 可靠 , 使 用过 程 中 不会 出现 松 脱 现 象 ; 方便缸体 和缸盖 的
研 究 开 发
文章编号: 1 0 0 7 - 6 0 3 4 ( 2 0 1 3 ) 0 3 - 0 0 1 4 - 0 2
机 车车辆工艺 第3 期2 0 1 3年 6月
单 元 制 动缸 缸 体 与缸 盖 连接 结构 改进
杜 金 光 , 霍 伟
( 1 . 上 海铁路 局合 肥 车辆段 , 安徽 合肥 2 3 0 0 1 1 ;
1 一螺 杆 ; 2一弹 簧 ( 1 ) ; 3一套 筒 组 成 ; 4一调 整 螺 母 ; 5一推 力 轴
液压缸的设计规范

液压缸的设计规范目录:一、液压缸的基本参数1、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2、液压缸行程系列(GB2349-1980) 二、液压缸类型及安装方式1、液压缸类型2、液压缸安装方式三、液压缸的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1、缸体2、缸盖(导向套)3、缸体及联接形式4、活塞头5、活寒杆6、活塞杆的密封和防尘7、缓冲装置8、排气装置9、液压缸的安装联接部分(GB/T2878)四、液压缸的设计计算1、液压缸的设计计算部骤2、液压缸性能参数计算3、液压缸几何尺寸计算4、液压缸结构参数计算5、液压缸的联接计算一、液压缸的基本参数1.1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1.1.1液压缸内径系列(GB/T2348-1993)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63 80 (90) 100 (110)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280) 320 (360) 400 450 500括号内为优先选取尺寸1.1.2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GB/T2348-1993)4 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36 40 45 50 56 63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60 180 200 220 250 280 320 360活塞杆连接螺纹型式按细牙,规格和长度查有关资料。
1.2液压缸的行程系列(GB2349,1980)1.2.1第一系列25 50 80 100 125 160 200 250 320 400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200 40001.2.1第二系列40 63 90 110 140 180 220 280 360 450550 700 900 1100 1400 1800 2200 28003600二、液压缸的类型和安装办法2.1液压缸的类型对江东机械公司而言2.1.1双作用式活塞式液压缸2.1.2单作用式柱塞式液压缸2.2液压缸的安装方式对江东机械公司而言2.2.1对柱塞式头部法兰2.2.2对活塞式螺纹联接在梁上三、液压缸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技术要求3.1缸体3.1.1缸体材料A焊接缸头缸底等,采用35钢粗加工后调质[σ],110MPaB一般情况采用45钢HB241,285 [σ],120MPaC铸钢采用ZG310,57 [σ],100MPaD球墨铸铁 (江东厂采用)QT50,7 [σ],80,90MPaE无缝纲管调质(35号 45号) [σ],110MPa 3.1.2缸体技术要求A内径 H8 H9 精度粗糙度( 垳磨 )B内径圆度 9,11级圆柱度 8级3.2缸盖(导向套)3.2.1缸盖材料A可选35,45号锻钢B可选用ZG35,ZG45铸钢C可选用HT200 HT300 HT350铸铁D当缸盖又是导向导时选铸铁3.2.2缸盖技术要求A直径d(同缸内径)等各种回转面(不含密封圈)圆柱度按 9 、10 、11 级精度B内外圆同轴度公差0.03mmC与油缸的配合端面?按7级D导向面表面粗糙度3.2.3联接形式多种可按图133.2.4活塞头(耐磨)A材料灰铸铁HT200 HT300 钢35 、45B技术要求外径D(缸内径)与内孔D1?按7、8级外径D的圆柱度 9、10、11级端面与内孔D1的?按7级C活塞头与活塞杆的联接方式按图3形式D活塞头与缸内径的密封方式柱寒缸 40MPa以下V型组合移动部分活塞缸 32MPa以下用Yx型移动部分静止部分 32MPa以下用“O“型 3.2.5 活塞杆A端部结构按江东厂常用结构图17、18B活塞杆结构空心杆实心杆C材料实心杆35、45钢空心杆35、45无缝缸管D技术要求粗加工后调质HB229,285可高频淬火HRC45,55外圆圆度公差按9、10、11级精度圆柱度按8级两外圆?为0.01mm端面?按7级工作表面粗糙度 < (江东镀铬深度0.05mm)渡后抛光 3.2.6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 A导向套结构图9(江东常用) 导向杆材料可用铸铁、球铁导向套技术要求内径H8/f8、H8/f9表面粗糙度 B活塞杆的密封与防尘柱塞缸V型组合移动部分活塞缸Yx 移动部分“O”型 (静止密封)防尘,毛毡圈(江东常用)3.2.7 液压缸缓冲装置多路节流形式缓冲参考教科书3.2.8 排气装置采用排气螺钉3.2.9液压缸的安装联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可用螺纹联接(细牙) 油口部位可用法兰压板联接油口部位液压缸安装可按图84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4.1液压缸的设计计算部骤4.1.1根据主机的运动要求定缸的类型选择安装方式4.1.2根据主机的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主要尺寸如推力速度作用时间内径行程杆径注:负载决定了压力。
缸体设计指南

引言:缸体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
良好的缸体设计可以提高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缸体设计的一些重要指南,包括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热处理以及加工工艺。
概述:缸体是一个起承载和密封作用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应符合机械性能要求、寿命要求以及生产成本要求。
良好的缸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固有频率、疲劳寿命等多种指标。
下面将从材料选用、结构设计、热处理以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材料选用1. 耐热性:缸体常处于高温环境中,材料应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2. 强度: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缸内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以及其他外部负载,同时也要考虑到动态载荷带来的应力集中问题。
3. 密封性:缸体与气缸盖之间需要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以便形成可靠的密封接触。
4. 加工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铸造或加工成型,并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二、结构设计1. 刚度:缸体的刚度要足够高,能够承受来自活塞、曲轴等各方向的载荷,减小形变和振动,提高密封性和减少机械故障。
2. 冷却系统:缸体需要具备良好的冷却系统设计,以确保发动机在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引流设计:缸体内部的油液需要有良好的引流装置,以保证油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能量损失和磨损。
4. 减震设计:缸体设计应考虑到减震和降低噪音的要求,采取一些减振和降噪的措施,提高机械的运行平稳性。
5. 过程监控:结构设计应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监控要求,提供一些加工接口和检测通道,方便工艺控制和缺陷检测。
三、热处理1. 预应力处理:在铸造或锻造后,进行预应力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缸体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2.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可以增强缸体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缓磨损和腐蚀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
8缸体上的散热面组成,约占总散热面的90%~95%,其余表面散出的热量不大于10%~15%,因此,在确定发动机散热表面积时,只考虑气缸盖和气缸体的散热表面积,而不考虑其他部分的散热表面积。
可以用比散热表面积评价散热表面积是否足够。
对于摩托车发动机单位功率散热表面积为250~700cm2/kw,升排量散热表面积为3000~8000cm2/L。
由于气缸盖散出的热量比较多,因此散热片的温度较高,为使整个气缸盖的温度均匀分布并获得最低平均温度,通常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盖散热面积为总散热面积的60%~65%,而气缸体的散热面积为35%~40%。
但是,由于在气缸盖上布置较多的散热片有困难,因此,一般气缸盖上散热片的高度设计得较高,为40~60mm。
8.1.3 气缸盖散热片的布置
气缸盖上散热片采用横向布置方式,散热片在进排气道壁、火花塞的位置成水平布置,散热片与气缸盖上其他散热片肋条相连,使热量能在散热片上合理分配,而且也可以对冷却空气有导向作用,减小气道阻力。
8.1.4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的措施
气缸盖的变形会加速气门座剧烈磨损、气门导管咬死、气缸密封性以及摇臂室与气缸盖结合面密封性破坏。
因此,除要求气缸盖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外,还得有足够的刚度。
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可采用下列措施:
1)防止热变形。
为防止热变形和出现裂纹,使其温度均匀,在设计时两气门之间的宽度不宜太小,应在大于5mm,约为气缸直径的5%~12%。
2)造当地增加气缸盖底面的厚度。
适当地增加气缸盖底面的厚度既可增加刚度,又可增大气缸盖底面热流截面积,使螺栓的固紧力可以经摇臂轴、摇臂座传到气缸盖底面,而固定火花塞用的螺栓孔壁也应与气缸盖底面相连,以免气缸盖底面变形。
3)气缸盖要有足够的刚度。
在螺栓作用下,气缸盖底部的压力分布要均匀,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间的密封。
4)在铸造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使摇臂室、摇臂座、气门间纵向散热片、螺栓孔壁、火花塞座、进排气管壁和气缸盖底面铸成一体,形成刚度好的箱形结构。
5)为了布置更多的散热片,进、排气道可设计成高而窄的结构,并使进、排气道尽可能短些。
8.2气缸体设计
气缸与气缸盖、活塞形成工作循环的空间,并对活塞起导向作用。
发动机工作时,在气体燃烧压力和缸壁内外温差的作用下,气缸体受到相当大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此外,活塞组对气缸的侧压力和滑动摩擦,使气缸体发生磨损。
风冷发动机的气缸体也是热负荷较高的零件,由于受到气缸体结构及冷却气流环绕气缸流动的影响,气缸体上、中、下部及四周的温度分布很不均匀,这使
得气缸体变形较大,如果气缸本身润滑条件较差,就会加剧气缸的磨损,增加机油的消耗量。
风冷发动机的最高温度位置是在当活塞运动至上止点时,第一道活塞环所对应的出风口。
为保证气缸体能可靠地工作,气缸体背风面上部区域的温度不宜超过180~200℃,并且沿气缸体上、下部温差一般不超过30~70℃。
气缸体滑四周的温差很重要,温差越大,造成气缸体的变形也越大,磨损增加。
因此要求散热片对气流的阻力应尽可能小。
气缸体的设计要求有:
l)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高温高压下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
应有足够的刚
度.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气缸体的变形较小。
2)要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其内表面有一定的珩磨沟纹和贮油孔隙,以保证可靠的润滑。
3)气缸套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避免拉缸或咬缸。
4)气缸体应制造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
8.2.1 缸体结构设计
气缸体采用单体式,曲轴箱设计成隧道式,使曲轴箱保持有一定的刚度。
气缸体的结构为压入式气缸体,气缸套为合金铸铁制造,压入到铝合金气缸体中,铸铁气缸套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铝合金散热片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气缸体壁的结构设计成凹形,顶部和下部较厚、中间较薄。
因为气缸盖上的一部分热量需要通过气缸上部传递出去,为了更好地传热,将气缸上部做得厚一些,同时,作支承也减少了此处的应力集中。
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接触面积约为活塞顶面积的35%~40%。
在下部与曲轴箱支承的地方,为了提高强度,避免应力集中,用大的圆弧逐渐加厚支承凸缘。
散热片沿气缸轴线方向的布置要从最佳散热状态出发,上端应尽可能接近气缸盖底平面开始布置,这样可使气缸盖的一部分热量通过气缸体上的散热片传向外界;而下端散热片布置到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环所在的位置,以保证活塞环有效的冷却。
散热片沿气缸轴线布置的长度约占气缸长度的45%~55%。
气缸体与气缸盖和曲轴箱之间采用长螺栓直接连接。
螺栓要用柔性螺栓,螺栓的布置应尽可能均匀,每个螺栓所负担的压紧面积尽可能相等,并靠近气缸外壁。
8.2.2 气缸套材料
合金铸铁中添加Ni、Cr、Cu、Mo等合金元素,能够使铸铁组织均匀,珠光体致密,高硬度的碳化物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8.2.3 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措施
为了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改进措施:
(1)选择适当的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是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一个重要措施。
改善铸铁中石墨的形态和分布,改进金相基体组织,添加合金元素,选配偏高的缸套硬度,对抗磨料磨损有利。
如含硼铸铁对抗熔着磨损是有利的。
(2)提高气缸套内表面几何精度气缸套内孔加工几何形状精度高,若与活塞组配合良好,漏气少,可减少磨损。
气缸套内径尺寸公差为IT7级,内表面的
圆度为7级,内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25μm。
(3)合理选择珩磨沟纹珩磨沟纹对气缸套磨损有影响。
交叉珩磨沟纹的夹角为22°~32°,每条沟纹必须切削得很光滑,不得有碎落或叠积物质损伤。
沟纹平均宽度为10~16Pm,净度为4~6.5μm,间距为20~30μm。
在珩磨沟纹之间凸起“小方块”是通过一定压力所产生的。
珩磨的沟纹,深宽相宜,且分布均匀。
凸起的“小方块”面积占整个部分的1/2~1/3,“小方块”表面不进行抛光或磨光,保留原先加工网纹。
采用此种珩磨,能使油膜均匀分布,往复运动件得到足够润滑,可在最小磨损下迅速形成较好的贴合面,同时机油消耗量小,寿命延长。
(4)气缸套内表面处理气缸套内表面处理主要用镀铬、氮化、表面淬硬、喷镀等。
(5)控制气缸套壁温气缸套温度高于酸性燃烧产物的露点,可减少腐蚀磨损。
考虑到缸套的冷却要求,第一环在上止点处不宜超过180℃,一般情况下,要求气缸套上部温度在140℃左右,下部约为100~120℃。
(6)改进气缸体结构对于风冷发动机,气缸体应该使温度场分布均匀,增加刚度,减少气缸体变形,有利于减少磨损。
(7)适当选择气缸套与活塞环的匹配铸铁气缸套与铸铁活塞环的硬度比值在1~1.12为宜。
活塞环压力太高,刮油能力强,但环周的局部压力过高,会使油膜破坏造成于摩擦。
环压力太低,容易漏气,造成熔着磨损。
第一环镀铬或喷钼,可以提高环的寿命3~5倍、缸套寿命1~1.5倍。
(8)其他措施改进空气和润滑油的滤清器结构,提高滤清效果。
活塞裙部镀锡,喷涂石墨对防止拉缸有较好的作用。
活塞裙部采用变椭圆形或桶形可减少缸套变形,改善贴合面积,减轻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