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教学:闽南人与闽南小吃PPT课件

合集下载

福建特色美食ppt课件

福建特色美食ppt课件
-
荔枝肉
原料:
猪瘦肉约300克、净荸荠片100克、3 克蒜末、15克葱段、50克番茄汁。
做法:
1、猪瘦肉切块,剞斜十字花刀,再 切成斜形块,与荸荠片用湿淀粉抓匀。 2、清汤加调料调成卤汁。肉块与荸 荠下锅炸2分钟,呈荔枝状捞出。 3、蒜末、葱段下锅煸炒,倒入卤汁, 再放入荔枝肉、荸荠片翻炒,装盘即 成。
-
-
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
三百年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 枝而得名!因盛产荔枝而得名“荔 城”的莆田也有荔枝肉。莆田菜中 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 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 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 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 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 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 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特别是在夏 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 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 一素一荤,浑然天成。
-
起源与发展
闽菜由福州、闽南和闽西三路不同风味的地方菜组合而成。福州菜是闽 菜的主流,除盛行于福州外,也在闽东、闽中、闽北一带广泛流传。其 菜肴特点是清爽、鲜嫩、淡雅、偏于酸甜,汤菜居多。福州菜善于用红 糟为作料,尤其讲究调汤,予人“百汤百味”和糟香袭鼻之感,如“肉米鱼 唇”、 “煎糟鳗鱼”、“淡糟鲜竹蛏”等菜肴,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闽南 菜盛行于厦门和晋江、尤溪地区,东及台湾。其菜肴特点是鲜醇、香嫩、 清淡,并且以讲究作料、善用香辣而著称,在使用沙茶、芥末、橘汁以 及药物、佳果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如“炒沙茶牛肉”、“葱烧蹄筋”、“嘉禾 脆皮鸡”等菜肴,都较为突出地反映了闽南浓郁的食趣。闽西菜盛行于“客 家话”地区,其菜肴特点是鲜润、浓香、醇厚,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略 偏咸、油,善用生姜,在使用香辣佐料方面更为突出。如“爆炒地猴”、 “炒鲜花菇”、“蜂窝莲子”、“金丝豆腐干”等均鲜明地体现了山乡的传统食 俗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闽菜的烹饪技艺,既继承了中国烹饪技艺的优良 传统,又具有浓厚的南国地方特色。尽管各路菜肴各有特色,但仍为完 整而统一的体系,不同的存在,使人感到它变换有方,损前边得法,常 吃常新,百尝不厌。

闽南饮食文化PPT课件

闽南饮食文化PPT课件
第26页/共31页
• 在一些地方,人们饮酒时,还不忘劳苦的耕牛。农忙或节庆时,为耕牛进糍耙,灌米酒,以滋补牛身。永 泰人平素劳作后喝米酒称“打辛苦”,春耕大忙时给牛灌酒,也含有为牛“打辛苦”之意。漳州百花村, 节庆时,村民要给水牛喂糯米酒,还要把盛开的水仙挂在牛犄角上以贺节喜。这种以酒为契、人牛共庆的 场景,可称福建酒俗中的奇观。
第2页/共31页
闽菜的特点
• 1.刀工严谨,入趣菜中。
第3页/共31页
• 2.汤料讲究原汁原味,保证菜的味道和质量 第4页/共31页
• 3.闽菜的调味比较独特。 第5页/共31页
醋熘鱼
第6页/共31页
• 煎糟鳗鱼 第7页/共31页
4.烹调讲究火候,做到色香味形俱 佳
第8页/共31页
三、民间传统特色食品
第1页/共31页
二、闽菜
•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常以福州菜和厦门菜为底部。厦门 菜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其烹调特点是:汤菜要清,味道 要淡,炒食要脆擅长烹制海鲜佳肴。其烹调技法以蒸煎、炒、 熘、焖、炸、炖为特色。 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路菜组成。福州菜路流行于闽东、 闽中、闽北地区;闽南菜则广传于厦门、泉州、漳州、闽南金 三角,闽西菜则盛行于闽西客家地区,极富乡土气息。闽菜的 风味特色是:淡雅、鲜嫩、和醇、隽永。
11.芋泥
第19页/共31页
12.糯米大肠
第20页/共31页
13.豆糍
第21页/共31页
14.面粉茶
第22页/共31页
15.韭菜盒
第23页/共31页
16.鸡仔胎
第24页/共31页
四、饮酒习俗
• 福建各地,每遇喜庆或宾客临门,主人总要沽酒庆迎,闽北古谚有“无客不提壶”(清·嘉庆《南平县志》卷 8《风俗》)的说法。现时各地仍有“吃酒不讲饮”的流俗,意即饮酒必须尽兴,纵有“宿怨积恨,亦可杯 酒言消”(清·道光《厦门志》卷15《风俗记》)。

福建特色美食文化介绍推介PPT图文课件

福建特色美食文化介绍推介PPT图文课件
身体健康有益。
肉类与山楂
福建的炖汤文化浓厚,在炖制肉 类汤品时,加入一些山楂,可以 起到消食化积、降血脂等作用,
对健康有益。
01
03
02 04
米饭与粗粮
福建的米饭口感软糯,营养丰富 。在煮饭时,搭配一些粗粮,如 玉米、燕麦等,可以增加膳食纤 维的摄入,促进肠道健康。
蔬菜与豆腐
豆腐是福建人餐桌上的常客,其 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在烹制蔬 菜时,搭配一些豆腐,可以增加 植物蛋白的摄入,对健康有益。
厦门著名的闽南菜餐厅,提供各种经典的闽南美 食,如沙茶面、炸五香等。
小眼镜大排档
这是一家以海鲜为主的餐厅,提供各种新鲜的海 鲜和闽南特色菜,价格实惠。
厦门大学食堂
厦门大学的食堂提供各种美味的闽南小吃,如海 蛎煎、花生汤等,价格实惠。
闽南美食推荐场所
闽南人家餐厅
这是一家以闽南菜为主的餐厅,提供各种经典的闽南美食,如红 烧肉、醋溜排骨等。
础。
唐宋时期,福建地区逐渐发展成 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水果 产区,为福建美食文化的形成提
供了物质基础。
福建美食与传统文化
福建美食融合了中原、闽越、 海洋等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文 化的特点。
福建菜系中的“佛跳墙”等名 菜便是由多种文化融合而成, 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内涵。
福建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多采 用手工操作,体现了传统文化 的匠人精神。
福建美食文化注重食材的选用和加工 ,善于运用地方特产和时令食材,如 闽南小吃、福州鱼丸等。
福建美食以汤菜和海鲜菜为主,烹饪 技法注重原汁原味,口感清淡而鲜美 。
福建美食文化还融合了台湾、广东等 地的特色菜系,呈现出多元的饮食文 化特色。
02
CATALOGUE

闽南小吃介绍及感想PPT课件

闽南小吃介绍及感想PPT课件

.
2
主料:(制20块)新鲜海土笋500克,精盐10克。
辅料:香醋4克,酱油6克,蒜泥10克,姜丝3克。
营养元素与健康的关系:高度的胶原蛋白
皮肤成分中有70%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皮肤有如一个大套子紧紧包住身体各处,
表面积相当大,人体四肢活动时,皮肤中胶原蛋白发挥功能,使皮肤具有保护功
能,又有适当弹性及坚硬度。
闽南小吃
.
1
土笋冻
• “土笋冻”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它含 有胶质,身长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 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 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冻”就是 用它加工而成的冻品。 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 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 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糊糊,盛出 来后装在小碗中,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小碗 “土笋冻”了。它们个个颜色白润晶莹剔透,其肉清,味 美甘鲜,清香软嫩,滑溜爽口。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 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 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了。
辅料:水发香菇10克,鸡蛋1个, 水发黄花菜20克。 营养元素:香菇、虾肉、猪肉、鱿鱼、 笋丝、黄花菜,佐料扁鱼、沙虫和芫 荽、韭菜、豆芽、沙茶酱、蛋丝所含 的所有营养元素,不过烹调过程中必 然会损失部分。 与健康的关系: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物质。
.
11
泉州深泸鱼丸
传说晋江深沪鱼丸在宋元初就很有名气,这和王十朋写的打油诗有关。据说当
适量,味精、香油少许,于淀粉(地瓜 粉) 50 克,花生油 200 克
.
7
营养元素: 1. 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这也是防 治孕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良药; 2. 所含的丰富微量元素和糖元,对促进胎 儿的生长发育、矫治孕妇贫血和对孕妇的体力恢复均有好处; 3. 牡蛎又是 补钙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丰富,由于钙被体内吸收时需要磷的帮助,所以 有利于钙的吸收;4. 牡蛎还含有维生素B12, 这是一般食物所缺少的,维 生素B12中的钻元素是预防恶性贫血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因而牡蛎又具有活 跃造血功能的作用; 5. 牡蛎中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这些 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以除去体内的有毒物质,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 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 与健康的关系:牡蛎具有滋阴、养血、补五脏、活血、充肌等功效。 1. 益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引起的烦躁。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潮热盗 汗。 2.收敛固涩。治疗虚汗、滞下、遗精。 3.软坚散结。可治疗 结肿、包块、痰火瘰疬 。

闽南语言与文化.ppt

闽南语言与文化.ppt
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 清·蔡永蒹《西山杂志》云:“十三空之智空入闽中,建少 林寺于清源山麓,凡十三落,闽僧武派之始焉。”“少林
名 寺十三进,墙三丈,僧千人,田百顷,树林茂郁,掩映少 山 林寺于(清源)山麓。”北宋《鲁东诗集》说:“少林寺
宇筑清源,十进山门万丈垣,百顷田园三岭地,千僧技击
名 反王藩。”曾三次被焚毁,最后一次在清乾隆年间, 寺 而后寺僧避祸民间,继
打花绰"等,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
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泉州、金门等地。
风 土 民 情
尤其在泉州地区,大到政府举办的重大 文化活动、踩街,小到乡村民间的迎神 赛会普通百姓家的婚丧喜庆,随处可见" 拍胸舞"身影。拍胸舞形式简单,仅一二 人便可起舞。拍胸舞是原住民闽越族舞
蹈的历史遗迹,是闽越人蛇图腾崇拜的
风”。
早年,碗糕是闽南人过年时必备的糕点 之一,而且,家家都要做。别的可以没 有,但一定要蒸碗糕以供神供佛供祖先。 闽南碗糕一是得“发”,就是发酵,象 征发达、发财、发家致富。二是要笑, 碗糕发得适当,旺火蒸,顶面就会做四 五个胀开的口子,叫做笑,象征全家欢 欢喜喜笑呵呵。会笑就是好事情,吉祥
如意,幸福安康。
闽南语言与文化
名山名寺 闽南美食 风土民情
闽南人物 戏曲南音 闽南方言
名山名寺
泉州著名作家陈瑞统先生曾写道: 如果把历史名城泉州比喻成为一 顶璀璨的花冠,那么,开元寺就 是花冠上一颗明珠。开元寺位于 泉州市西街,是福建最大的佛寺 之一。建于唐垂拱二年,至今有 1300多年的历史。
著名的东西塔分立于两侧。东塔名镇国塔,西塔名 仁寿塔,均建于南宋,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结构楼阁 式石塔。塔为八角五屋,在高达40多米的塔壁上,雕刻着精 美的浮雕石像,郭沫若曾挥毫赋诗颂赞:"石塔双擎天浩浩"。 东西塔巍峨雄伟,悠久,是古城泉州的标志.

闽南美食PPT精选文档

闽南美食PPT精选文档
2
关于建筑
--闽南古厝
3
关于宗教
4
闽南民俗文化
5
闽南语言文化
闽南话、歌仔戏、闽南语歌曲
6
闽南美食
—厦漳泉特色小吃
12级汉语言文学2班
小组成员: 1号 10号 15号16号 18号 26号 27号 48号
7
闽南小吃是一种汉族特色小吃,集中分布在福建省 ,台湾省各地,由当地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而成的 多种多样的独特风味小吃,不仅如此还蕴涵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闽南小吃有关的历史典故可追 溯到2500年前,以及产生了各种关于闽南小吃的古 话等。
闽南文化
1
闽南文化
---分布地区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 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 )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 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 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 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泉州市、 厦门市、漳州市各区、市、县(泉州 原辖金门县待统一)、台湾、新加坡 等地。
闽南小吃风味是鲜、香、淡,注重口味、营养 、多样。烹饪工艺主要是炒、炸、煎、烩等, 主要分布地区为福建南部等操闽南话地区。
8
早在2500年之前,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就已存在常馔(即吃饭)和小食( 即吃点心)之分了。唐代,人们用点心一词来表示稍许吃些食物的意思。唐 代后期,粉食已经十分普及,点心也流行了起来。宋代时,称早晨的小食为 点心。中国人传统的饮食思想造就了几千年吃点心的饮食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点心和小食日益多样化。同时,各地域的点心也反映了各 地的商业环境。主要物产及饮食习惯。比如:北方的点心朴食无华,十分实 惠,南方的点心受海外饮食的影响,做工十分考究。
闽南地区位于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闽南文化.ppt课件

闽南文化.ppt课件
闽南 文 化.p pt
• 闽南语的历史 •闽南语特色小吃 •闽南建筑
•闽南节日
•闽南民谣 •闽南歌曲 •闽南宗教文化

闽南语,乃是闽语的一支。中国汉朝末年的三国时代,中 原发生战乱,难民开始进入福建, 造成原有“百越族”土 著民族的语言发生变化,而逐渐形成了最初期的闽语。然 而,汉人大规模入闽,则是始于“永嘉之祸”,由于晋室 南迁,大批北方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语 音,亦即所谓“十五音系统”,而“泉州语”亦于此时渐 渐形成。 唐代时,陈政、陈元光父子带兵入闽平乱,进而屯垦漳州, 带来了7世纪的北方的中古音;10世纪时,王潮兄弟又带 军队入闽平黄巢之乱,也带入了当时的中古音。从以上的 两批移民,所带来的北方口语,经过一番演变就形成了所 谓的“漳州语”的基础。
闽南节日文化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 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曰。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 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 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 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 二曰,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 “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 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 之俗谚,泉州的安海镇因为有24个镜,因此这个节日在7月鬼节月令, 分24天举行普度活动。 在漳州,这个节日也大致相同,文章开头提 到的:吃普渡,意思就是大家相互宴请吃好料,而这个举动是因为普渡 带来的,所以他可能就简称吃普渡了吧。我们用图片来了解白水镇的普 渡吧。 在厦门,过普渡的习惯仅在周边的行政区域有,比如同安。 热闹程度和泉州一带比起来就稍逊了。 据说,有的当地政府禁止普 度,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各乡各镜轮流普度请吃喝长达大半个月,不 仅宴席丰富,有的地方还搭台唱戏,节日氛围赛过春节,给生产经营带 去了困扰,也有人非常赞同这个节日,认为大家可以借节日走亲访友, 对于这个节日的好于坏本文就不讨论了,有兴趣的驴友们可以选择每年 的农历7月来旅游。

闽南小吃ppt课件

闽南小吃ppt课件

营养元素:沙茶酱: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糖以及脂肪。
文化内涵:思乡情节,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即使不能 回到故乡的也希望时刻保持着相互间的联系。表现了游子的思 乡之情以及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
闽南特色小吃之五
湖头米粉
小吃名称:湖头米粉 典故: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圣祖玄烨因平定“三藩之乱”,又逢29岁生日, 迷信的康熙决定提前做圣诞。快马传消息至安溪,李光地和堂兄李光斗、叔叔李日煜 商量如何为“升平嘉宴”增辉添彩。当时湖头山高水险林密虎多,山寨大王也不少,百 姓生活极艰难,实在无物上贺。李光地童年时曾被永春帽顶寨大王林日胜捉上山寨, 是安溪县城东岳庙和尚德辉禅师救出。未回家前,李光地在东岳庙学过做水粉。此时, 李光地忽然想到,湖头泉水制作的米粉,口感柔韧细腻,不如把水粉做成粗条再晒干 好带上朝去,到时自己还可当众表演吃法。堂兄和叔叔都说如此甚好,但北方人喜食 干食,御前亦难汤水淋漓,建议带上湖头的笋丝香菇同炒,味道更可显得与众不同。 这样,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他用肉丝、虾仁、香菇炒熟,肉骨汤适量和米 粉入锅油炒翻动,快速提锅倒入瓷盘的炒米粉,竟成为康熙帝“升平嘉宴”中宴请大臣、 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 食材:安溪湖头优质大米,大山顶天然清溪甘泉。
闽南特色小吃之四
厦门沙茶面
小吃名称:厦门沙茶面 典故: 闽南多华侨,闽南先民们漂洋过海,定居南洋,但始终 保持着与故土的血脉联系,海外交通,舟车往来,未曾断绝。 许多海外饮食都辗转流传于闽南,沙茶面便是由马来华侨(一 说印尼)传入厦门的。南洋有“沙茶糕”,“沙茶虾”等美味。 这“沙茶”传到厦门,却一头跳入汤锅,做成了滋味深厚的面 汤——沙茶面,其味道鲜美,甜辣可口,尝过的人就大多为这 色泽红黄、鲜香微辣的美味所倾倒。 食材:主料:碱水油面、沙茶酱30克、高汤800克; 调料:盐9克、料酒20克、鸡粉8克。

闽南文化.ppt

闽南文化.ppt

闽南节日文化
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曰道教中 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曰。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 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 初二杏厝王……”逐曰按序,至七月三十曰。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 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曰至八尺初 二曰,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 “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个村落分属12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 属猴),12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民间有“闻名龟湖大普渡” 之俗谚,泉州的安海镇因为有24个镜,因此这个节日在7月鬼节月令, 分24天举行普度活动。 在漳州,这个节日也大致相同,文章开头提 到的:吃普渡,意思就是大家相互宴请吃好料,而这个举动是因为普渡 带来的,所以他可能就简称吃普渡了吧。我们用图片来了解白水镇的普 渡吧。 在厦门,过普渡的习惯仅在周边的行政区域有,比如同安。 热闹程度和泉州一带比起来就稍逊了。 据说,有的当地政府禁止普 度,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各乡各镜轮流普度请吃喝长达大半个月,不 仅宴席丰富,有的地方还搭台唱戏,节日氛围赛过春节,给生产经营带 去了困扰,也有人非常赞同这个节日,认为大家可以借节日走亲访友, 对于这个节日的好于坏本文就不讨论了,有兴趣的驴友们可以选择每年 的农历7月来旅游。
闽南特色小吃
调查闽南民间艺术种 厦门的也很多 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 类及情况 :杨劲怀.林伟 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 樊.柯婉君 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 1997年,“烧肉棕”、“沙茶肉面”、“花生汤”、 调查政府出台的有关于 “炒面线”等四种厦门小吃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1998年,厦门 保护闽南民间艺术的措 又有28种小吃被福建省烹饪协会认定为“福建名小吃”,其中有好清香大酒店(总 施:苏培进.杨华峰 店地址:湖滨中路85号)选送的韭菜盒、芝麻地瓜、葱糖卷、薄饼,有新南轩酒家 (总店地址:思明南路17-39号)选送的炸五香、鱼丸、年糕、萝卜饼,有吴再添 小吃店(地址:大同路49号,)选送的油葱、芋包、咸,有黄则和花生汤店(地址: 中山路22-24号)选送的馅饼、炸枣、面线糊、豆包,有双全酒家(地址:中山路 321-333号)选送的海蛎煎、肉羹汤等。 由于这几家风味小吃店的品种丰富且规模 较大,在厦门已是家喻户晓,许多来到厦门的外地游客也可慕名而至一饱口福。除 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吃店或由于规模略小,或由于地处深巷,或由于品种单一,也 就不为外地人所知,但是他们在厦门的名声与味道并不亚于上述这几家,外地游客 实地采访:陈凌菲.王雅蓉 很有必要到这些小店中品尝一番,在领略厦门正宗风味小吃的同时,还能在走街串 设计问卷调查:吴莉莉.吴思怡 巷中对鹭岛的风土民情多出几分细致的了解。 分发问卷:林伟樊.柯婉君.苏培进. 杨华峰.吴思怡 PPT:杨劲怀.陈凌菲 撰写报告:吴莉莉.王雅蓉

闽南文化特色展ppt课件

闽南文化特色展ppt课件
• 传说宋徽宗时,河南开封将门之子张蕴,因抗金有功,并 光荣负伤,因此受到朝廷褒奖,特许到海边疗伤。传说中, 他来过福建。后来张蕴出征安南,在同安吃到泉州东石蚝 仔汤后很兴奋,就命人用蚝与绿豆粉做羹,慰劳士兵,这 是蚝仔煎制作的初始阶段。 到了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陈振龙从吕宋岛 带回了番薯种。翌年,广东、福建受灾,番薯成为推广救 灾品种,吃不完即制成番薯粉。同样,礁石上的蚝仔,也 被挖剥来充饥,一些人家,则将蚝仔与番薯粉蒸煮煎炒。 至清代,闽督李鹤年吃到的蚝仔煎已发展到了掺入少 许的葱花和蒜丝,再配上鸡蛋、肉片,煎熟后,再以乌醋、 椒辣等拌和。这,就是我们今天在泉州大街小巷吃到的蚝 仔煎了。
15
• 闽南文化的魅力在古也在今,而古往今来,在这山区海隅, 人文荟萃, 贤才竞秀,后先继踵,如群星灿烂。被誉为“红砖 文化区”的闽南民居;讲究“五境之美”的茶文化;最富 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惠安石雕、漳浦剪纸、厦门 漆线雕等民间工艺美术;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 园戏、南音;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语……无一不向我 们昭示着闽南地方厚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智慧。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克 虏 伯 大 炮
24
远眺的石鹰
25

兜 转 转
只 留 下

看 不 到 海
阶 上 的 无上限的风日 落光了

26
东山岛是不是也是你心向往的地方?
27
• 在福建南端的海面上,有这么一座被万顷碧波荡 漾环抱,被千层苍翠绿林簇拥,被百里奇山秀水 萦绕,被十乡渔村神秘笼罩,被一石随风而动点 缀的静谧小岛,这便是福建东山岛。

特色闽南小吃ppt课件

特色闽南小吃ppt课件
某日,郑成功不想让手下将士为他温热,直接食用凝成冻的土 笋汤,没想到这味道比土笋汤要好,无意中郑成功发明了土笋冻! 安海土笋冻逐渐流传开来,经后人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及佐料,形成 了现在广为人知的安海土笋冻!
闽南名小吃— —水产类21来自十、土笋冻2、主辅料: 主料:海土笋、精盐 辅料:芥末酱、芝麻酱、蒜泥、姜丝、香醋
每天饭后总借口猫仔粥到厨下用鱼虾肉等菜肴快速地为新婚媳妇做好新鲜可口的饭有一回长孙刚把新鲜可口的稀饭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就走进厨房检查来了一脸诧异地问孙子在厨房忙什么
闽南名小吃
漳州师范学院 ×××× ××××
1
一、猫仔粥
1、典故:
据说清朝年间,诏安城内有户官宦人家,祖母太夫人持家严谨, 三对儿子、媳妇以及孙儿、孙女十几口,都谨遵家教,不敢逾矩, 俨然有世家风范。长孙成婚后,新媳妇过门三日即下厨房,亲自动 手料理全家膳食,自己却只能在厨下吃家人用餐后的残羹剩饭。
不仅汤鲜、入味,而且面韧、爽滑,将南北两地面条的特点结合的 恰到好处,且又极具独特个性。沙茶面的汤不是一般的高汤,而是 中西合璧,将南洋的沙嗲调料与本地的饮食口味相结合,形成的这 般色泽红黄、质鲜而稠、甜辣鲜香、滋味浓厚的沙茶汤。
闽南名小吃— —面食类
11
五、沙茶面
2、主辅料: 主料:碱面、沙茶酱、辣椒酱、色拉油 辅料:油豆腐、猪肝,猪心,大肠,鸭血等
长孙不忍心长期让爱妻受委曲,三餐尽吃那残羹剩饭,于是想 出一个妙计:他买了几只猫仔来饲养。每天饭后总借口“猫仔粥”, 到厨下用鱼、虾、肉等菜肴,快速地为新婚媳妇做好新鲜可口的饭 食。
有一回,长孙刚把新鲜可口的稀饭做好,放在桌上,老太夫人
就走进厨房检查来了,一脸诧异地问孙子在厨房忙什么。长孙机灵
地回答道:“做猫仔粥,把剩饭剩菜掺在一起给猫吃。”因为家中

闽南十大小吃ppt课件

闽南十大小吃ppt课件

漳州小吃--豆花
历史典故
• 汉朝时淮南王刘安将母亲最爱的黄豆磨成浆,待冷 却凝固成软冻块状之后献给卧病在床的母亲食用, 后更加上医生开立药方中的石膏,才成为今天的豆 花。时至今日, 豆花中放入已在骨头汤里煮熟晾 凉的粉丝,再配上大肠、笋干等各种佐料,咸辣清 香,爽华利口,单是豆花白玉的光泽和粉丝的透亮, 就让你垂涎三尺却又不忍下口。此外还有另一种 吃法:豆花中加入冰糖水,成为甜豆花,加以冰镇, 丝丝顺滑,口口冰霜,滋养心田,实属夏日避暑之珍 品。
营养素及与健康的关系
• 豆花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 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 物油和 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豆花的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
烧肉粽
历史典故
• 籍贯:泉州 年龄:1000余年 关键人物:陆游 掌故:中国人吃粽子由来已久,最普遍的说法是根据晋人刘义庆写的“世说 新语”,说是为纪念楚国忠臣屈原投江,祭以五角丝角条后演化为粽子。也 有说唐明皇爱杨贵妃,为玉环与梨园弟子用小弓箭射粽,谁射中就赐谁。 其实,粽子早最称为角黍(箬叶包小米成方或有角状)出现于东汉,传说与 关羽有涉。据说关羽本不姓关,是司隶校尉部何东郡县下冯村人。传说他前 世是盐池草龙,因救解州县旱情,溢内陆湖水抗旱,但得罪了玉帝被判斩刑 。在受刑前,他托盐池常与他下棋的寺庙主持帮他转世。主持依嘱盛湖中血 水,百日后化为小男孩,送至下冯交龙家抚养成人。后来为了逃避仇家的追 捕,关羽逃到潼关前的一个破庙里。为了救关羽,神仙化身为村妇,教他以 角黍干粮并加香油以贿赂守军。神仙还在关羽脸上栽了五绺须,让他用黄河 水洗脸。于是关羽变成了个红面有美髯的汉子。守军吃了香烂的角黍果然放 行。但追兵很快就到了,化了装的关羽也没有来得及脱身,在被问话时,慌 乱中,关羽指关为姓,从此便自称关羽,角黍也成为粽子的粗胚。泉州的粽 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 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 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 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
鸭肉粥
.
28
鸭肉粥
大同小学对面的鸭肉粥有没有去尝过?
在大同路近轮渡这一头,要是不知道的话, 从轮渡车站坐到大同小学站就能到,只有 一个站而已。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还 是晚上去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顾客,而且 各个年龄段的都有。鸭肉粥清淡便宜,老 太婆小孩子都适合,咸稀饭和配料是分开 卖的,咬得动的可以加鸭肉、鸭脖子,咬 不动就加海蛎、鱼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 杂七杂八的配料可以搭配。
.
26
虾面
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 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 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 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统一的鲜虾面跟 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 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1999年中国名点、 1998年福建名小吃,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 了。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学可能不太习惯 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
6
土笋冻
西门土笋冻据说是现在惟一一家厦门 正宗的,地点在中山公园西门旁边。这是 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笋冻,用了黄瓜、生 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配呛鼻的土芥 茉和本地甜辣酱。土笋冻不放在冰箱,还 是土箱子加冰块,吃起来冰凉酸辣又呛又 QQ的。5元钱一盘。价钱极其公道。”
.
7
海蛎煎
.
8
海蛎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蛎,也称之为海 蛎子。
.
14
花生汤
.
15
花生汤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 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 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 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 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 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厦门黄则和花生汤最为有名。
.
16
炸五香
.
17
炸五香
.
10
面线糊
.
11
面线糊
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著名特产,用上 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而面线糊, 便是用线面煮成的糊,但讲究糊而不乱。 面线糊,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 蛎、海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 制成面线糊,风味极佳。除海鲜外,还常 加入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 面线糊中煮炖,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 椒末作为调味,吃起.来更为浓烈可口。 12
.
20Βιβλιοθήκη 烧肉粽.21
烧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 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 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 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 引力。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 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 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 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 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 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
24
虾面
.
25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是厦 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 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的人就 不多。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 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 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 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再用纱布过 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 瘦肉片。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鲜风味四季火锅等
风味佳肴, 更是让人吃得香,喝得美,尽兴
而来,满意而归。
.
3
土笋冻
.
4
土笋冻
.
5
土笋冻
这是一种由海产加工而成的冻品。土笋能够 成冻,是因为它含有胶质。它是环节动物,学名 星虫,身长二、三寸,有内脏,还有心脏器官。 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 冻。闽南各地海滨盛产土笋冻,厦门和海沧出产 的尤为肥美,压破洗净制作成冻后,其肉清脆、 味美甘鲜。晶润的土笋冻,配上好酱油、香醋、 甜酱、辣椒酱、芥辣、蒜蓉、海蜇等;还可有芫 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成色香味俱 佳,现在已成为大小宴会的重要冷盘之一。
.
22
炒面线
.
23
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 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 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 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 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 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 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 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厦门出产的牡蛎,是僧帽牡蛎,体 积小,壳成长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 肉白鳃黑,每只1-2厘米,肉粒均匀。 其味道鲜美,临食时,可配上芥辣酱 或辣椒酱、芫荽,甚为可口。
.
9
海蛎煎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 (一种较小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 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 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 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佐 料,方能达到香脆、美味可口之功效。
闽南人 与闽南小吃
.
1
闽南小吃馋煞人
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形成 “鲜、香、淡”的独特风味,在色 香味上独树一帜。如今,闽南各地 大街小巷,云集着各种各样小吃, 吸引大量海外侨胞、台胞及游人前 往品尝。
.
2
厦门的风味小吃款式繁多,乡土味浓, 价格便宜,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 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 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 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 贡糖夹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春卷
.
13
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 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逢年过节,家 家户户都有吃薄饼的习俗,特别是清明节期 间更为普遍。厦门薄饼,颇负盛名,作料主 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 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 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 的津液,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 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将瘦猪肉配上青葱、扁鱼、荸 荠、薯粉、鸭蛋、味精、上等酱油、 白糖和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 包成卷,入油锅炸熟,切成小块; 吃时要配上沙茶辣、红辣酱、芥辣、 萝卜酸、芫荽、甜酱等佐料,味道 可谓鲜美无比。
.
18
韭菜盒
.
19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
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 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 起来做馅,包成一个个圆饼形, 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热 油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 扑鼻,酥脆鲜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