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政策与我省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实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政策与我省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实证分析

【摘要】:自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下,人为地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我省作为是个农业大省,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主择业的权利。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就业政策的调整使我省农民逐步有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然而制度约束并没有完全消除,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依然严峻。

建国初,中国社会整体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经土地改革和工商业改造,开始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为控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减轻国家财政补贴和城市就业压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城乡管理制度,如城乡户籍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城市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人民公社制度,使城乡之间除了财政收入再分配、人员行政调拨、产品调拨外,生产要素和人口不再自由流动。我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为地将全省划为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两大块,二者相互隔绝,壁垒森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形成。

一、就业政策的放开使我省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步优化

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的放开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种放开经历了一个从内到外、由紧到松、从无序到规范、由歧视到公平的过程。具体来说,可分为5个阶段:(1)1979-1983年:控制流动,(2)1984-1988年:允许流动,(3)1989-1991年:控制盲目流动,(4)1992-2000年:规范流动,(5)2000年以后:公平流动。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且使

农民在农村内部的职业流动成为可能。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6年底全国共有乡镇企业2336.3万家,而其中非农业职工数为13172.3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09%。小城镇发展很快,数量庞大,1978—1988年十年间,我国建制镇从2143个增加到10609个,共增加了8466个,年均增长17.4%。小城镇日益多样化的功能满足了农民多种需求,在相当程度上它们成为农民生产、服务、娱乐、教育、信息辐射的中心。农村社会原来简单的同质均等结构瓦解。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态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同时,农村家庭内部出现职业分工,一般是男性、年轻人流动出去从事其他工作,女性、年老者留守家中从事农业生产。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庞大,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08》数据,我省2004年共有1310.6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做工,2005年是1519.79万人,2006年达到1715.52万人,以每年大约200万人的数字递增。可见我省农业劳动力流动数量之巨大。这些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六成以上输出到省外,绝大多数到二三产业。2006年,流动到第二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总流动劳动力的52.95%,流动到第三产业的占46.09%。

我省农村劳动力的分产业分布日趋优化。1978年,就业的三次产业分布为85.58:10.55:8.87,1988年为67.62:16.83:15.55,2006年演变为53.33:23.62:23.05。从比重上看,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的比较多。同时,还应看到,这期间由于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增加,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的绝对数实际上是在增加的。

二、结构偏差系数

为了把握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本文在此引入结构偏差系数的概念,其计算公式为:sei=spi/sli-l,式中:i ——表示部门,sei——结构偏差系数,spi——部门产出构成百分比,sli——就业构成百分比。

结构偏差系数可以反映出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零时,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表明就业比重小于产出比重时的结构偏差;为负值时,则表示就业比重大于产出比重时的结构偏差。计算我省各年结构偏差系数如下表。

1952年-2006年我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结构偏差系数

由于农业总产值比重逐年降低,农业的结构偏差系数绝对值实质上一直是在上升,这表明,我省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进程和速度滞后于第一产业产出比重下降的进程和速度,农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情况有恶化的趋势。就业结构异常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表明在建国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省农业劳动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的转移,从结构意义上讲,是相当微弱的。当然,这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从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应地,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份额小于其产出份额,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1978——2006年,第二产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从3.04下

降到1.28,第三产业的结构偏差系数从0.98缓慢降到0.29,比较而言,基本上处于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均衡状态。说明第三产业吸纳了较多的劳动就业,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相对均衡状态,劳动生产率在逐年降低,对劳动力的吸纳已经趋向饱和。

三、农民流动与城乡二元壁垒的持续存在

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使原来农民固定在农村,城市职业由城市市民包揽的模式得到改变。流入的农民工虽是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但随着农民工的增加,城市日益分化出二元劳动力市场:主要由农民工组成的低层次劳动力市场和原城市居民组成的较高层次劳动力市场。作为对这种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反映,不少城市居民宁愿失业待业也不愿从事低层次劳动。

农民工因无常住户口,与城市居民相比,享受不到城里人的许多福利和保障,受文化素质限制,在城里也不易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他们的衣食住行往往处于最低水平,劳动强度大,且自身权益常受侵犯。流入城市的农民工,虽是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却因他们无户籍形成与原城市居民不同的阶层,城市日益分化出有户籍的原城市居民和无户籍的城市农民工两大阶层。

就目前来说,农村大多数劳动力仍然从事农业,收入的源泉也主要是农业活动。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严格的计划就业制度息息相关;即使就业制度逐步放开,但要最终走出二元经济结构,仍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

四、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是至关重要的。对现有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是当务之急。应大力发展中心城镇,增强以工哺农的力度,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同时,应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制度的改革。城市化最终带来的社会效果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反哺农业的力度就会得到增强。

在大城市战略、城市集群战略的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河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省,应该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域经济并举的方法,并重视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养殖业、林果业和高效农业,不仅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农民,拓宽农民就业渠道。我省在2005年10月以来,组织开展了万名科技专家服务“三农”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从而使我们尽快走出二元经济结构。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2、何道峰等著:《就业、增长与现代化》,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

3、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4(2003)》,社会科学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